浅析中外语言颜色的象征义
试论中西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策略

试论中西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策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颜色所具有的社会、文化内涵也各异。
中西方文化对颜色的看法和运用方式存在较大差异,这也给翻译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本文将分别从中西方文化角度出发,探讨各自文化对颜色所赋予的意义及翻译策略。
在中国文化中,颜色词与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许多中文词汇在意义上就已经包含了某种文化内涵。
比如,红色在中国是一个吉祥的颜色,代表了喜庆、幸福和热情等意义,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颜色。
红色不仅是中国传统婚礼的主色调,也是传统节日如春节和儿童节等喜庆日子的标志性颜色。
此外,红包、红箭牌汽车等都是常见的与红色有关的事物。
在跨国品牌营销中,也常使用红色来吸引中国消费者的注意力。
和红色类似,黄色也是中国人熟悉的颜色之一。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收获、成就和荣誉等意义,是被视为吉祥颜色之一。
南方的习俗还有“穿黄衣,防万灵”的说法,说明了黄色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与此相反的是,黑色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不祥之色,代表着悲伤和死亡等意义。
由于黑色的负面内涵,与之相关的词汇在中国文化中通常都具有不祥的意义。
而在西方,黑色被视为时尚的颜色之一,与中文中的不祥之意没太大关系。
在翻译中,要针对中文颜色词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翻译。
比如,“红包”这个词在翻译成英文时,直译为“red envelope”可能不能很好地传达红包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因此,可以考虑使用“lucky money”或“hongbao”等更加能传递“吉祥”和“喜庆”的词语。
类似地,“黄衣”也可以翻译成“golden dress”等更能传达其吉祥之意的词语。
至于黑色,则可以翻译为“black”,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其并没有悲伤和死亡的内涵。
但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中,也需注意让对方了解到颜色词之间的不同文化内涵。
在西方文化中,颜色词同样内涵丰富。
红色在西方文化中通常与热情、浪漫、暴力等联系在一起。
比如,“red hot”、“red-blooded”等表达方式,都是与红色相关的。
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

试论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摘要】本文探讨了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
首先比较了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不同象征意义,指出中国传统颜色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然后深入探讨了西方颜色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
接着分析了颜色词语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影响。
最后强调了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认为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意义是跨文化交流的关键。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关键词】中西文化、颜色词语、象征意义、对比、中国传统颜色、西方颜色、文化沟通、现代社会、重要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中,颜色词语往往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反映着人们对于生活、情感和价值的理解与表达。
中西方文化各自拥有独特的色彩文化传统,其中的颜色象征意义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了解和探究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方式,也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在文化交流、商业合作等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深入探讨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对于加深文化交流、促进跨文化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对比颜色在中西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象征意义,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同一种颜色在中西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可能存在差异。
在中西文化中,有一些颜色的象征意义是相似的,比如红色在中国和西方都象征着热情、喜庆和力量。
也有一些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中存在明显的差异。
黑色在西方文化中通常被认为是悲哀和死亡的象征,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黑色却代表着神秘和权威。
白色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纯洁和无辜,但在中国文化中却常常被用来表达哀悼和哀伤之情。
蓝色在西方文化中通常象征着宁静和冷静,而在中国文化中则代表着清澈和深邃。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对比

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对比中西文化中颜色词语的象征意义对比孙玉萍美国学者阿思海姆在他的《色彩论》中说:“色彩能有力地表达情感”。
颜色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社会属性,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对人类生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下面,列举几种典型的颜色词,对其翻译的差异进行初步的对比介绍。
1、红色(red)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崇尚色,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如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红红火火,它又象征革命和进步,如红色政权、红军;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还有分红、红包等。
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则是一个极具贬意的词,它象征着暴力、流血、死亡。
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残暴统治a red battle血战。
2、白色(white)在中国文化中,白色与红色相反,是一个基本禁忌词,如办“白事”,设“白色灵堂”,它也象征失败、愚蠢,如在战争中打着“白旗”表示投降;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
西方人认为白色高雅纯洁,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
它象征纯真无邪,如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它又象征正直、诚实,如a wh ite spirit正直的精神,white hand廉洁、诚实;它还有合法、无恶意的意思,如white market合法市场,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
3、黑色(black)在中西文化中,黑色所表示的意义有共同之处。
我们常说黑心肠,黑名单,黑店,黑钱,残暴的统治叫“黑色统治”。
在西方文化中它象征死亡、凶兆、灾难,如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black Man邪恶的恶魔;它也象征耻辱、不光彩,如black sheep败家子;它还象征沮丧、愤怒,如black dog沮丧情绪,T he future looks black前途暗淡4、黄色(yellow)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如旧时人们把宜于办大事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但是它更代表权势、威严,黄色象征中央政权、国土之义,所以黄色便为历代封建帝王所专有,普通人是不能随便使用黄色的,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黄榜”是天子的诏书,“黄马褂”是清朝皇帝钦赐文武重臣的官服。
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颜色词是语言中表示颜色的词语,也是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颜色不仅仅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更是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反映。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颜色词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下面我将对此进行浅析。
英汉颜色词在色彩的基本分类上存在差异。
在英语中,基本颜色词主要包括白色(white)、黑色(black)、红色(red)、黄色(yellow)、绿色(green)、蓝色(blue)等,保守的计算方法认为英语中的基本颜色词只有11个。
而在汉语中,基本颜色词则有更多,传统学说认为基本颜色词有五个,即黑、白、青、赤、黄。
而现代学说则认为基本颜色词有六个,即黑、白、赤、黄、绿、蓝。
这种差异主要源于不同语言对颜色的识别和归类的方式不同,同时也与两种文化中对颜色的重视程度和应用范围有关。
英汉颜色词在象征意义上有所差异。
颜色在文化中往往具有象征性的意义,不仅代表着颜色本身,还代表着一种情感、价值观或文化观念。
在英语中,红色常常代表热情、力量和战争;蓝色代表冷静、无情和忧郁;黄色代表快乐、活力和胆怯等。
而在汉语中,红色代表喜庆、吉祥和祝福;黄色代表贵族、皇家和尊贵;白色代表清白、纯洁和悲伤;蓝色代表清澈、稳重和智慧等。
这些象征意义的差异是由两种文化的历史、宗教、哲学等方面的差异所决定的。
英汉颜色词在文化习惯中的应用不同。
颜色词在文化中有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习惯用法。
在英语中,常用的颜色词组合有“gre en with envy(嫉妒)”、“white lie(善意的谎言)”等。
而在汉语中,常用的颜色词组合有“花枝招展(绚丽多彩)”、“怀绿如盘(嫉妒)”等。
这些用法和习惯的不同反映了两种文化对于颜色的感知和理解方式。
英汉颜色词在文化内涵上存在着差异。
这不仅体现在两种语言对颜色的识别和分类上,还体现在对颜色象征意义的认知和应用习惯上。
通过对颜色词的文化内涵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中对颜色的感知和理解,进一步丰富了语言和文化的研究领域。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从颜色词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一、红色和“red”中国是个崇红、轻黑、忌白的国家,内敛含蓄的汉民族之所以喜欢张扬的红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华夏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火的民族,钻木取火、刀耕火种的生活,加速了先民对火的认识,培养了他们对红色的亲近感。
“红色”常让中国人联想到兴旺、喜庆、热烈。
如“红灯高挂”“红包”“红榜”“红火”等。
在英语国家,“red”也象征喜庆、高兴、幸福,如“a red--letter day”重要、值得纪念的日子。
从15世纪起,节假日和基督教圣徒节在日历上均用红字标明。
因此“a red-letter day”就引申为此意;“paint the town red”痛饮、大肆庆祝,其转义为节日里灯红酒绿、狂欢一场;“roll out the red carpet”热烈欢迎,问候致敬。
但“red”的引申义在英语中贬多褒少,“red”常使西方人联想到残忍、灾难、战争、死亡等,如:“red battle”血腥的战斗、“red vengeance”暴力复仇、“red alert”红色警戒。
二、“黄色”与“yellow”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黄色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威严。
如天子“ 黄袍”、“黄榜”等。
这些词语中的“黄”无不体现出其尊荣的文化意义。
但是,辛亥革命后,随着封建帝制的覆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跨文化交际的频繁,人们对皇帝的盲从心理逐渐消失,黄色的象征意义在中华民族心目中渐渐淡去,最终只作为一个普通的颜色存在,更有了一些普通的引申意义。
如“ 黄毛丫头”指的是不谙世事的少女,“黄口小儿”指幼稚无知的少年等。
甚至,在现代汉语中“黄”具有“色情淫秽”的含义,如黄色电影、打黄扫非等。
这一义项主要源于美国英语,在美国一些淫秽、色情的书刊常用发黄的纸类印刷,传入中国后,其词义扩大,具有了色情、淫秽、反动等含义。
而英语中的“yellow”却没有此引申义,英语中的另一个颜色词“blue”却常用于表示汉语中这类意思。
浅析颜色词在汉语和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浅析颜色词在汉语和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宋薇英汉文化在色彩词的使用上存在差异,不同的文化对同种颜色也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同时文化交流和色彩观在语言中也有相似的现象和重合,本文试图通过对颜色词在汉英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的比较和来分析说明颜色词在汉英文化中不同。
在人类的语言中,色彩是迷人的,你很容易理解颜色是什么,但颜色的象征意义按照国家,种族,文化,地理位置,自然现象和历史背景,使它的意义多样化。
1 黑色黑色在古代文化中是神秘的颜色,然而,黑色受西方文化影响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它意味着正义,如宋朝的法官包公,三国时期的将军张飞,京剧中的黑脸。
另一方面,它意味着可怕的感觉,因为它的黑暗也意味着邪恶。
如邪恶的人a black heart , 黑社会团伙被称为black group, 它也意味着违法,强盗们称之为 the black road, 经常做非法交易的酒店称为黑店,非法贸易被称为黑市。
黑色是西方文话中的禁忌色,它是死亡和灾难的象征。
To wear black for her father为死去的人守丧 ; black words 不吉利的话 a black letter ; 检举信;blackmail; 敲诈 a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a black mark ; 劣迹The future looks black. 前途迷茫 He gave me a black eye. 他狠狠瞪我一下。
在英语中,黑色星期五与基督教和复活结有关,黑色的节日是耶稣死亡的日子。
黑色意味着不幸,灾难,禁忌,抑制和黑暗。
在英语国家,黑色星期五意味着灾难的一天。
2 白色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是红色的对立面,中国人不喜欢与白色有联系的词语,白色体现的让人厌恶和放弃的意义。
在“在中国五行中”据说西方是白虎的象征,它也是死亡和丧钟的象征。
例如,在中国传统的葬礼,人们穿白色的衣服,他们认为白色在过去是对上帝的威胁,如果女人给她的男人带来坏运气,就被叫做“白虎星”。
颜色在英语中的文化知识

颜色在英语中的文化知识颜色在英语中的文化知识非常丰富。
以下是一些关于颜色的英语表达及其文化背景:1. Red(红色):红色通常与爱情、激情和能量相关联。
在中国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好运和繁荣。
在西方文化中,红色也与圣诞节和情人节等节日有关。
2. White(白色):白色通常与纯洁、无暇和神圣相关联。
在中国文化中,白色用于丧葬仪式,表示哀悼和尊重。
在西方文化中,白色是婚礼的传统颜色,象征纯洁和幸福。
3. Black(黑色):黑色通常与悲伤、死亡和神秘相关联。
在中国文化中,黑色用于丧葬仪式,表示哀悼和尊重。
在西方文化中,黑色也与葬礼有关,但在某些场合,如晚宴或正式活动,黑色被视为优雅和高贵的颜色。
4. Blue(蓝色):蓝色通常与宁静、和平和忠诚相关联。
在中国文化中,蓝色代表天空和海洋,象征着广阔无垠和无限可能。
在西方文化中,蓝色也与忠诚和信任有关,如“忠诚如蓝色”的说法。
5. Green(绿色):绿色通常与自然、生命和希望相关联。
在中国文化中,绿色代表春天和新生活,象征着生机勃勃和希望。
在西方文化中,绿色也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有关。
6. Yellow(黄色):黄色通常与智慧、快乐和阳光相关联。
在中国文化中,黄色代表皇家和贵族,象征着权力和财富。
在西方文化中,黄色也与快乐和活力有关,如“欢乐的黄色”的说法。
7. Brown(棕色):棕色通常与地球、稳定和可靠相关联。
在中国文化中,棕色代表土地和丰收,象征着勤劳和节俭。
在西方文化中,棕色也与自然和舒适有关。
8. Pink(粉色):粉色通常与温柔、浪漫和女性相关联。
在中国文化中,粉色代表柔和和温馨,象征着女性的柔情和美丽。
在西方文化中,粉色也与少女心和甜蜜的爱情有关。
9. Purple(紫色):紫色通常与神秘、奢华和权力相关联。
在中国文化中,紫色代表皇室和贵族,象征着高贵和尊贵。
在西方文化中,紫色也与神秘和创造力有关。
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颜色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人类用于传递各种信息的重要语言。
在不同的文化中,颜色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乃至于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在中英两种语言中,颜色词同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
红色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如火如荼、喜庆祥瑞、吉祥如意、勇猛果敢等含义。
红色既是中国喜庆节日的主色调,如春节、婚礼等,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
而在英语语境中,红色代表着热情、爱情、危险、警告等意义。
例如:“red blush”表示害羞、尴尬,“Red Flag”表示警示、倡导,“red meat”表示高脂肪肉类等。
蓝色在中国文化中一般与清明、宁静、寒冷等情感相联系。
无论是山水画还是花鸟画,蓝色都是画家勾勒出天空和水面时所采用的颜色。
而在英语中,蓝色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冷静、稳重、寂寞等情感。
例如:“blue jeans”表示牛仔裤,“feeling blue”表示情绪低落,“out of the blue”表示突然出乎意料,令人意外的等。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明亮、神圣、活跃和繁荣的象征。
黄色是中外国旅游业中最被推崇的颜色之一,不仅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广泛使用,如木偶戏、皮影戏等,还是中国传统五行学说中属土行的颜色。
而在英语中,黄色则常常被用作警告和警示的符号,如交通标志、警告标志等。
此外,黄色还被用来形容嫉妒、胆怯、懦弱等意思。
绿色在中文中代表着青春、活力、自然、生命等意义。
绿色不仅被广泛用于绘画和服装设计中,还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绿色在英语中则代表环保、绿色世界、幸福、平安等。
例如:“green light”表示通过、通行,“greenhouse”表示温室,“green belt”表示绿化带等。
黑色在中国文化中则更多地承载着悲伤、憔悴、压抑、死亡等意义。
在祭奠、丧葬等仪式上,黑色被视为一种合适的颜色。
而在英语中,黑色则被用来表现高质量、高级品质等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语言中颜色词的象征义专业:08级机械系学号:2084020290 "色彩直接影响着精神"。
在人类语言里,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
这些词语在语言中经常被使用,从而使其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
值得注意的是,在跨文化交流中,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或虽属于同一民族、同一文化背景,但分属于不同社会集团或社会阶层的成员,对各种颜色符号的感知是不一样的。
这种不一样在语言学上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使得颜色词具有多种联想意义。
由于使用汉语和英语的民族、国家各有其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相同的颜色词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如黑、白两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黑暗与光明。
在圣经里,黑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因此,黑色也叫做"死色"。
白色则是上帝、天使、幸福、欢乐和美德的象征。
康定斯基认为:"白色象征着欢乐、愉悦、纯洁无瑕,而黑色则象征着悲哀和死亡……";拉夫·沃尔多·埃默森(Ralph WaldoEmerson)有句名言:"The grey past,the white future " (灰色的过去,充满希望的未来)。
在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黑天鹅代表邪恶、欺诈和仇恨;白天鹅则代表善良、纯洁和美好。
黑(Black )用在比喻上总是给人一种可怕的、甚至邪恶的感觉。
如:"a blackvillian"(大坏蛋,恶棍);"black death"(黑死病);"blackflag"(海盗旗,死刑旗);"black ingratitude "(极端的忘恩负义);"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talk black into white"(指鹿为马,诡辩);"B—hand"(黑手党,秘密犯罪集团);" ablack letter day" (凶日,倒霉的日子);"Black mail"(讹诈,勒索);"black money "(黑钱,没有报税的钱);"black —hearted"(黑心肠的,歹毒的);"black art" (妖术)……所有这些词语都表明"Black"(黑)与坏的、邪恶、愤怒的特征相联系。
与"Black"(黑)相对的"White"(白)在西方文化里则有美好、希望、幸福、快乐的涵义。
圣经故事里,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圣诞节是西方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农历春节。
"A white X'mas "(意指"银装素裹的圣诞节");"white hands"(公正廉洁的);"white knight "(白衣骑士,指政治改革家或事业上的得胜者);"white lit"(小谎,圆场谎,为了不使人难堪而说的谎话);"a white day" (吉日);"days marked with a white stone"(幸福的日子)。
西方童话故事中有一位博得世界各国儿童广泛同情和喜爱的主人公就叫“白雪公主”(Snow white),她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
美国华盛顿的"白宫"(White-House)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白厅"(Whitehal l )则是英国伦敦中央政府机关集中的街道;西方国家发布的正式文件叫"白皮书"(white paper)……。
从以上所举的例子不难看出在西方文化里存在着重白忌黑的传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黑、白同属五色,都是正色。
《礼记·礼运》:"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
" 孔颖达疏:"五色谓青、赤、黄、白、黑,据五方也。
”古人认为东方的青色象征万物生长,南方的红色象征万物茂盛,西方的白色属秋,北方的黑色属冬。
秋收冬藏,农事虽得到收获,但气候日趋肃煞,万物渐次凋零,人们的活动半径也越来越小,因而在人们的情绪上,逐渐产生悲凉与哀伤。
古人这种对方位、四季和颜色的感受传承至今,因为至今广大农村仍未能完全摆脱以手工操作的小农生产这一格局的制约。
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黑、白两色都象征不祥。
《史记》云:"秦皇更民曰黔首。
"李善注:"黔首,黑头无知。
"在这里,黑的意义与贱民、愚民联系在一起了。
在现代汉语里,“黑”的派生词总是与坏的、不幸、灾难、邪恶等意义相联系。
如"黑帮"、"黑话"、"黑市"、"黑货"、"黑心"、"黑信"、"黑名单"、"背黑锅"、"黑云压城城欲摧"等。
"黑匣子"表面上看来是一个中性词,指装在飞机上记录飞行状况的密封仪器。
但是当人们开启"黑匣子"时,往往是在空难发生以后。
因此,"黑"在这里象征着灾难。
"白"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平民之色"。
古代老百姓的衣服不能施采,故称"白衣",后世称"布衣" 。
古代没有功名的人称"白丁"、"白身";没有功名的读书人住的屋子称为“白屋”,白屋是用茅草搭的房子。
在汉语里,白字的派生词往往含有徒然、轻视、无价值等贬义。
如:"白搭"、"白费"、"白送"、" 白眼"、"吃白食"、"一穷二白"等等。
在传统戏剧里,"白脸" 象征着奸诈和背叛,舞台上的曹操就是一个大白脸。
"白"和"黑"在当代政治概念上都被当作"红"的对立面,代表反动、落后、顽固的意思。
如:"白区"、"白匪"、"白军"、"白据点"、"白专道路"、"白色恐怖"、"白色政权"……在历史上曾有一个时期,"黑"的派生词常常给人们带来灾难和不幸。
如:"黑材料"、"黑五类”、“黑夫妻”、“黑后台”、"黑干将"、"黑爪牙"、"黑秀才"等等。
今天,在中国人的葬礼上,死者的亲属朋友通常还臂挽黑纱,胸襟上别着白色的小花,以此来表达对死去亲人的哀悼和敬意。
由此可见,中国人在相当多的场合表现出对黑、白两色的厌恶甚至畏惧,以至避讳它们。
这与西方文化中对黑的态度相近似,而与对白的态度则大相径庭。
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居五色之中,是"帝王之色"。
这体现了古代对地神的崇拜,渊源于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
"黄色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
"(班固《白虎通义》);《通典》注云:“黄者中和美色,黄承天德,最盛淳美,故以尊色为谥也。
"黄色是大地的自然之色,亘古不易。
这种色彩代表了"天德" 之美,也就是"中和"之美,所以成为尊色。
"唐高祖武德初,用隋制,天子常服黄袍,遂禁士庶不得服,而服黄有禁自此始。
"(宋王懋《野客丛书·禁用黄》);《元曲章》:"庶人不得服赭黄。
"可见,黄色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是法定的尊色,象征着皇权、辉煌和崇高等。
至今,黄色仍是古老中国的象征。
在汉语里与"黄"有关的词语有,"黄屋"(古代帝王乘的车);"黄榜" (皇帝发布的文告);"黄门"(汉代为天子供职的官署)。
白居易《卖炭翁》:"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这里的"黄衣" 指唐代宫廷里品位高的宦官。
佛教也崇尚黄色,和尚、喇嘛的袈裟皆为黄色。
《释名·释采帛》释:"黄,晃也,犹晃晃,像日光色也",故黄色又象征光明。
在现代汉语里,诸如"黄灿灿"、"黄澄澄"、"黄花闺女"、"黄道吉日"等词语都反映出"黄"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尊贵地位。
黄色在西方就未能享受如此礼遇了。
英语文化里,黄色常常有忧郁的、病态的、令人讨厌的、胆小的等涵义。
成吉思汗西征和义和团运动曾令白种人心惊胆寒,因此他们诬称黄种人为"黄祸"(The yellowperil);"yellow—dog" (卑劣的人);"yellow—dog contract"(以不加入工会为条件的雇佣契约);"yello w—livered "(胆小的);"yellow looks"(阴沉多疑的神色);"yellow streak "(胆小、卑怯);" yellow back"(19世纪流行的通俗小说);"yellowjournalism"(黄色报刊作风,指不择手段吸引读者)……也许有人会说,"黄色"在汉语中也有用作贬义的,如“黄色书刊”、“扫黄打非”等。
不错,但究其实,这里的"黄"的贬义用法是受西方影响的结果。
在传统文化里,今日所谓之"黄色"一般称为"桃色",如"绯闻"一词就是例证。
在皇权统治的封建社会里,黄色既为帝皇所专用,就绝不可能与卑污、下流之类的意义相联系的。
关于这点,下文还要论及。
红色是血与火的颜色。
在西方,"Red"(红)常用作贬义,表示残酷、狂热、灾祸、烦琐、血腥等意。
如:"red hands "(血腥的手,杀人的手);"be caught red—handed"(当场被捕);“red—headed "(狂怒的);"red—light district"(红灯区、风化区);"red—neck"(乡巴佬,美国南部农民);"red—ruin"(战祸);"red skin"(对北美印第安人的贬称);"red—typism "(官样文章,官僚作风,文牍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