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统测(9月)考试物理试题

合集下载

北京市延庆县2021届新高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县2021届新高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县2021届新高考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一物块相对木板向右从板上A点滑至板上B点,木板上A、B两点间距离为5米,同时木板在地面上向左滑行3米,图甲为滑行前,图乙为滑行后,在此过程中物块受到木板对它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20N,则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做功为()A.-160JB.-100JC.100JD.-40J【答案】D【解析】【详解】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做的功为:W=Fxcosθ=-20×(5-3)=-40J.A.-160J,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100J,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C.100J,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40J,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恒力做功公式的直接应用,知道功是力与力的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2.如图,用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绕过两颗在同一水平高度的光滑钉子悬挂一幅矩形风景画。

现若保持画框的上边缘水平,将两颗钉子之间的距离由图示位置逐渐增大到不能再増大为止(不考虑画与墙壁间的摩擦),则此过程中绳的张力大小()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答案】D【详解】分析题意可知,画受到两段轻绳的拉力作用,根据共点力的平衡可知,拉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即合力恒定不变。

随着两颗钉子之间距离的增大,两端轻绳的夹角先减小,后增大,根据力的合成规律可知,两力合成时,合力一定的情况下,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分力的夹角越小,分力越小。

则轻绳的张力先变小后变大,当两轻绳处于竖直方向时,张力最小,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3.图示为一列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 =0.6s 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0.6s ,则( )A .波的周期为2.4sB .波速为103m/s C .在t =0.9s 时,P 点沿y 轴正方向运动D .在t =0.2s 时,Q 点经过的路程小于0.2m【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波的周期T >0.6s ,说明波的传播时间小于一个周期,波在t=0.6s 内传播的距离不到一个波长,则由图知30.6s 4T = 解得=0.8s T故A 错误;B .由图可知,波长为8m ,波速为10m/s λv T== 故B 错误;C .由于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故t=0时P 点沿y 轴负方向运动,故t=0.8s=1T时P 点沿y 轴负方向运动,再过0.1s 即0.9s 时P 点沿y 轴负方向运动,故C 错误;0.2s 4T t == 可知,由于Q 点在t=0时刻从靠近最大位移处向最大位移处运动,则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小于振幅A 即0.2m ,故D 正确。

北京市延庆县2021届第一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县2021届第一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县2021届第一次新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物体A,物体B与一质量不计的弹簧相连并以一定速度与A相碰,如图所示,则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①当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时,两物体速度相等②只有A、B速度相等时,系统的动量才守恒③作用过程中,系统的动量总是守恒的④A、B速度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小下列选项组,完整、正确的一组是()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当弹簧接触A后,A做加速运动,B做减速运动,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则①正确;当AB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动量守恒,则②错误,③正确;A、B速度相等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此时系统动能最小,则④正确;A.①②,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B.①③④,与结论相符,选项B正确;C.①②④,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D.③④,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错误;故选B。

t 时刻起,其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图线0~1s内为直线,1~5s 2.质点在Ox轴运动,0内为正弦曲线,二者相切于P点,则()A.0~3s内,质点的路程为2m B.0~3s内,质点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C.1~5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7m/s D.3s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m/s【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根据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可知,0~2s 内,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3.27m ,路程为3.27m 。

2~3s 内,质点通过的位移大小为1.27m ,路程为1.27m ,故0~3s 内,质点的路程为3.27m 1.27m=4.54m +A 错误;B .根据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知0~3s 内,质点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B 错误;C .1~5s 内,质点的位移大小0,平均速度大小为0,C 错误;D .3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等于1s 末质点的速度大小,为2m/s x v t∆==∆ D 正确。

北京市延庆县2021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1)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县2021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1)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县2021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电用为r 。

闭合开关S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电容器C 上的电荷量增加B .电源的总功率变小C .电压表读数变大D .电流表读数变大【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 .与变阻器并联的电容器两端电压变小,电容不变,则由Q C U=知电容器C 上电荷量减小,故A 错误; B .电源的总功率P EI =,与电流的大小成正比,则知电源的总功率变大,故B 错误;CD .当滑片向左滑动的过程中,其有效阻值变小,所以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知,干路电流变大,电源的内电压变大,路端电压变小,则电流表读数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小,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左侧竖直墙上,另一端连着A 小球,同时水平细线一端连着A 球,另一端固定在右侧竖直墙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是60°,A 、B 两小球分别连在另一根竖直弹簧两端。

开始时A 、B 两球都静止不动,A 、B 两小球的质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若不计弹簧质量,在水平细线被剪断瞬间,A 、B 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 .0AB a a ==B .2A a g =,0B a =C .3A a g =,0B a =D .23A a g =,0B a = 【答案】D【解析】【分析】对水平细线被剪断前的整体和小球B 受力分析,求出两段弹簧中的弹力。

水平细线被剪断瞬间,绳中力变为零,弹簧弹力不会突变,对A 和B 分别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B 各自的加速度。

【详解】设两球的质量均为m ,倾斜弹簧的弹力为1T ,竖直弹簧的弹力为2T 。

对水平细线被剪断前的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01602T cos mg =,解得:14T mg =。

北京市延庆县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县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县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模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为交流发电机发电的示意图,矩形线圈ABCD 面积为S 、匝数为N 、整个线圈的电阻为r 。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磁场中,线圈绕OO '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外电阻为R ,线圈的AB 边连在金属滑环K 上,CD 边连在金属滑环L 上,线圈在转动时可以通过滑环和电刷保持与外电路相连。

关于发电过程中的四个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圈转到图甲位置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NBSB .线圈转到图乙位置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NBS ωC .线圈转到图丙位置时,外电路中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NBS R r ω+D .线圈转到图丁位置时,AB 边感应电流方向为A B →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线圈转到图甲位置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为BS ,与匝数无关,A 错误;B .线圈转到图乙位置时,感应电动势m E NBS Ntω∆Φ==∆ 解得磁通量的变化率BS tω=ΔΦΔ B 错误;C .电流表示数显示的为有效值m22()I R r ==+C 错误;D .线圈转到图丁位置时,根据楞次定律可知线框中的电流为A B C D →→→,D 正确。

故选D 。

2.氢原子部分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不同金属的逸出功如下表所示:铯钙镁铍钛金逸出功W/eV 1.9 2.7 3.7 3.9 4.1 4.8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的所有光子中,能够使金属铯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有几种A.2B.3C.4D.5【答案】C【解析】【详解】氢原子由量子数n=4的能级跃迁低能级时辐射光子的能量有6种;其中:E4-E1=-0.8+13.6eV=12.8eV;E4-E2=-0.8+3.40eV=2.6eV;E4-E3=-0.85+1.51eV=0.66eV;E3-E2=-1.51+3.40eV=1.89eV;E3-E1=-1.51+13.6eV=12.09eV;E2-E1=-3.40+13.6eV=10.2eV;金属铯的逸出功为1.9eV,则能够使金属铯发生光电效应的光子有4种,故选C.3.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B.图乙: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聚变,链式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C.图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D.图丁:汤姆孙通过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内还有复杂结构【答案】C【解析】【详解】图甲:卢瑟福通过分析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图乙: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裂变,裂变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故B错误.图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故C正确;图丁:汤姆孙通过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有复杂结构,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内还有复杂结构.故D错误.故选C.4.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一个光滑弧形槽静止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让一个物块从槽上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滑。

2021年北京市延庆区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1年北京市延庆区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1年北京市延庆区高考物理模拟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热力学系统吸收热量后,其内能一定增加B.一个热力学系统对外做功后,其内能一定减少C.理想气体的质量一定且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其压强一定增大D.理想气体的质量一定且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其压强一定减小2. 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分别沿半径方向由空气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出射光合成一束复色光P,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光一个光子的能量小于b光一个光子的能量B.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C.实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做双缝干涉实验,b光比a光条纹间距大D.若用b光照射某种金属时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则用a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现象3. 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针对核反应方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92238U→90234Tℎ+X②12H+13H→24He+Y③49Be+12H→510B+K④92235U+01n→3890Sr+54136Xe+10MA.核反应方程①是重核裂变,X是α粒子B.核反应方程②是轻核聚变,Y是中子C.核反应方程③是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K是正电子D.核反应方程④是衰变方程,M是中子4.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P点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波速为10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波的振幅为0.5m,频率为2HzB.此时P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C.再经0.9s,Q点有沿y轴正方向的最大加速度D.再经1.05s,质点P沿波传播方向迁移了10.5m5. 嫦娥四号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经过约110小时奔月飞行后,于2018年12月12日到达月球附近进入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圆形轨道Ⅰ,如图所示:并于2018年12月30日实施变轨,进入椭圆形轨道Ⅱ.探测器在近月点Q点附近制动、减速,然后沿抛物线下降到距月面100米高处悬停,然后再缓慢竖直下降到距月面仅为数米高处,关闭发动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落到月球背面。

北京市延庆县2021届新高考一诊物理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县2021届新高考一诊物理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延庆县2021届新高考一诊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键1S 、2S 、3S 、4S 均闭合,C 是极板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间悬浮着一油滴P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油滴带正电B .只断开电键1S ,电容器的带电量将会增加C .只断开电键2S ,油滴将会向上运动D .同时断开电键3S 和4S ,油滴将会向下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A .电容器的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相连,带正电,油滴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电场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故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油滴带负电,故A 错误。

B .只断开电键S 1,不影响电路的结构,电容器的电荷量恒定不变,故B 错误。

C .只断开电键S 2,电容器电压变为电源电动势,则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增大,电场强度增大,油滴将会向上运动,故C 正确。

D .断开电键S 3和S 4,电容器电荷量不变,电场强度不变,油滴仍静止,故D 错误。

故选C 。

2.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激发态能量为E n =12E n ,其中n=2,3,4……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电子的质量为m 。

巴尔末线系是氢原子从n≥3的各个能级跃迁至n=2能级时辐射光的谱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巴尔末线系中波长最长的谱线对应光子的能量为3.40eVB .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后,核外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大,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不变C .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νD .一个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巴尔末线系为跃迁到2能级的四种可见光,红青蓝紫(3→2、4→2、5→2、6→2),则能级差最小的为红光(3→2),其频率最小,波长最长,对应的能量为11323215 1.89eV 9436E E E E E E ∆=-=-=-= 故A 错误; B .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需要吸收能量,则氢原子的总能量(动能和电势能之和)变大,而电子的轨道半径变大,库仑力做负功,则电势能增大,跃迁后的库仑力提供向心力222e v k m r r= 可得v =故半径变大后,电子的速度变小,电子的动能变小,故B 错误;C .基态氢原子中的电子吸收一频率为ν的光子被电离,由能量守恒定律,有211(0)2h E mv ν--= 解得自由电子的速度为v = 故C 正确;D .一个处于n=4的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逐级向下辐射出的光子种类最多为(4-1)=3种,故D 错误;故选C 。

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doc

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理综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14 Cu-641. 下列结构中所含化学成分相同的一组是A. 纺锤体、细胞膜B. 核糖体、HIV病毒C. 质粒、染色体D. 中心体、叶绿体2. 某生物细胞周期中的三个阶段(用①、②、③表示)示意图如下,每个阶段内绘有相应的流式细胞仪分析图谱,据图分析判断下列错误的是注:横坐标表示DNA量纵坐标表示细胞数量阴影表示处于该阶段细胞A. 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①→②→③过程B. DNA复制发生在①阶段且易发生基因突变C. 着丝点分裂和染色体加倍发生在②阶段D. ③阶段的细胞可能是刚刚完成分裂的细胞3. 研究者发现日光照射实验动物皮肤后会使血液里的化学物质(UCA)含量大幅增加,且UCA可进入大脑神经细胞内并转化成谷氨酸。

细胞内的谷氨酸在运动皮层以及海马区的神经末梢释放,并能激活相关的脑内神经环路,从而增强运动学习能力以及物体识别记忆能力。

根据以上资料可推断出A. 谷氨酸不再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原料B. 谷氨酸可作为一种参与神经调节的神经递质C. 光照会使实验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D. UCA在细胞外液中转化成谷氨酸后参与神经调节4. 下列实验材料或用品选择恰当的是A.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双缩脲试剂B.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新鲜牛血C. 用PCR仪对DNA分子扩增——DNA连接酶D. 鉴定纤维素分解菌——刚果红指示剂5. 大蓝蝶幼虫分泌的蜜汁是红蚁最喜欢的食物,红蚁发现大蓝蝶幼虫后会将其带回蚁巢,和同类一起分享其分泌的蜜汁,蜜汁被吃完后,大蓝蝶幼虫会散发出红蚁的气味和声音,让红蚁误认为它是自己的同类,大蓝蝶幼虫就可以在蚁巢内走动且大吃红蚁卵和幼虫,并躲避天敌。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红蚁有助于大蓝蝶幼虫避开与其它蝴蝶幼虫的竞争B.大蓝蝶幼虫和红蚁两者是相互选择的结果C. 大蓝蝶可以在没有红蚁的地方繁衍后代D. 大蓝蝶幼虫与红蚁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6.化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应用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现代中药纳米粉碎B.火力发电C.高炉炼铁D.生活中用暖宝宝取暖7.下列事实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Si与H2高温时反应,S与H2加热能反应B.K与水的反应比Na与水的反应更剧烈C.SO2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D.常温下,Na2SO4溶液的pH=7,Al2(SO4)3溶液的pH<78.下列化学用语解释事实或过程正确的是A. Fe3O4溶于过量稀硝酸中:Fe3O4 + 8H+ =2Fe3+ + Fe2+ + 4H2OB.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CH3CH2OH+CH3CO18OH CH3CO18OCH2CH3 +H2OC. 用足量氨水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 + 2OH-= SO32- + H2OD. 向少量Mg(OH)2悬浊液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H4Cl溶液,固体溶解:Mg(OH)2+2NH4+ Mg2++2NH3·H2O9.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的叙述不相符的是10滴 0.1 mol ·L -1 AgNO 3溶液0.1 mol·L -1 NaCl 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10滴0.1 mol ·L -1 KI 溶液A BC D实验现象 液滴不滴落通入品红溶液中褪色加入氯化铁溶液的试管产生气泡更快。

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统测考试试题

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统测考试试题

北京市延庆区2021届高三生物上学期9月统测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部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在真核细胞中,合成下列物质都需要以RNA作为模板的是A. 性激素和淋巴因子B。

胰岛素和细胞骨架C。

胰蛋白酶和tRNA D。

神经递质和磷脂分子2。

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中都有核糖体和DNA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质粒中都含有核糖C.合成胰蛋白酶的胰岛细胞中内质网发达D.受体、限制酶、抗体都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3。

破骨细胞可吞噬并降解骨组织中的羟基磷灰石(HAP),HAP在溶酶体中水解酶的作用下降解释放出Ca2+等离子,从而促进骨组织的发育和重构。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破骨细胞的吞噬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B. 吞噬过程消耗的能量全部由线粒体提供C. 溶酶体中降解HAP的酶最适pH为碱性D。

HAP降解后的产物不能被回收和再利用4. 下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物蔗糖在不同细胞间运输、转化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蔗糖的水解有利于蔗糖顺浓度梯度运输B.单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至薄壁细胞C.ATP生成抑制剂会直接抑制图中蔗糖的运输D.蔗糖可通过单糖转运载体转运至薄壁细胞5. 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

在相应区域中会发生的生物过程是A.②处发生葡萄糖分解B.①中的CO2扩散穿过内膜C.②处丙酮酸分解为CO2和H2OD.③处[H]与O2结合生成水6. 下列有关酶的探究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选项探究内容实验方案A 酶的高效性用FeCl3和过氧化氢酶分别催化等量H2O2分解,待H2O2完全分解后,检测产生的气体总量B 酶的专一性用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检测是否有大量还原糖生成7。

素的细胞,患者可以免去每天注射胰岛素的麻烦。

科学家将细胞封闭在藻酸盐凝胶(褐藻细胞壁提取物)保护膜中,制成“胶囊”植入患者体内,患者血糖浓度恢复正常。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直接移植外源细胞会引起免疫排斥B.包在保护膜中的应为胰岛B(β)细胞C.内环境的营养物质应能透过保护膜D.该保护膜的结构应为磷脂双分子层8. 真核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蛋白A可促进DNA的复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濰 䠈

D.濰 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58 分)
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
15.“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如图 8 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 橡皮筋与细线的结点,OB 和 OC 为细绳,图 8 乙所示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A.人工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放出的能量 B.天然放射性同位素衰变放出的能量 C.轻核聚变放出的能量 D.重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2.如图 1 是氢原子能级图,大量处于 n=4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发出不同频率的
1
n
E/eV

4 3
0 -0.85 -1.51
2
-3.40
1
-13.6
光,其中甲光是 n=3 向 n=2 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已知乙光的频率低于甲光的频率,则 乙光可能是( )
B.时间可能是 2s
C.速度可能是 15m/s
D.速度可能是 5m/s
3
v/ms-1 2 张三
李四 1 0 2 4 6 t/s
4
7.如图 2 所示是张三和李四同时同地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 v-t 图像,由图可知( )
A.张三在 2s 末改变运动方向
B.在 3s 末张三在李四前面
C.在 5s 内张三和李四相遇两次(不包括 0 时刻)
程中关于小球的加速度 a 与下降位移 x 的变化关系,下列正确的是( )
a
a
a
a
g
g
g
g
x
x
x
x
-g
-g
-g
-g
A
B
C
D
图6
12.将一物体以 v0=10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后经 4s 落地,若 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则物体的水平射程与抛出点的高度的比值是( )
A.0.25
B.4
C.0.5
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统测试卷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本试卷共 8 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包括 14 个小题(共 42

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包括两道大题,6 个小题(共 58 分)。

须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
A.从 n=2 向 n=1 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 B.从 n=3 向 n=1 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 C.从 n=4 向 n=1 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 D.从 n=4 向 n=3 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
图1
3.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C.物体的位置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位置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a
b
C.在 a 离开墙壁之后 a、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D.在 a 离开墙壁之后 a、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机械能都守恒
图7
14.质量为 M 的原子核处于静止状态,突然放出一个质量为 m 速度为 v 的粒子时(以 v 的方向为正方向)剩余部分的速度是( )
A. 䠈

B.濰 䠈

A.红旗轿车先到达下一个路标
B.奇瑞轿车先到达下一个路标
C.吉利轿车先到达下一个路标
D.三辆车同时到达下一个路标
6.将一个小钢球以 20m/s 的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g=10m/s2,则关 于小钢球经过距离抛出点 15m 处的时间或速度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
A.时间可能是 3s
图5
B.“下蹲”过程,体重计的示数一直小于 A0
C.“起立”、“下蹲”过程,都能出现体重计的示数大于 A0 的现象
D.“起立”的过程,先出现失重现象后出现超重现象
11.如图 6 所示,一个轻质弹簧挂在天花板上,处于自由长度状态,现将一个小球挂在
弹簧的下端并从静止释放,直到小球运动到最低点(弹簧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作图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
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物理
2020.09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42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4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 意的,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选出。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 1.我国建造核电站的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其中秦山核电站是我国第一座自主 研究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能量来自于( )
B.地面给长木板的摩擦力是μ2mg
F
C.地面给长木板的摩擦力是μ1mg
D.当 F>μ2(m+M)g 时长木板可能移动
图3
5
F θ
9.如图 4 所示倾角为θ=30º的光滑斜面固定6 在水平面上,重为 G 的物体在水平力 F 的
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N,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7
D.2
13.如图 7,木块 a、b 用一根轻弹簧连接起来,将弹簧压缩后用一根轻质细绳连接,放 在光滑平面上并使 a 紧靠墙壁,现将细绳烧断,则在以后的运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a 尚未离开墙壁之前 a、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B.在 a 尚未离开墙壁之前 a、b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
A.F<G
B.F>G
图4
C.N=G
D.N<G
10.图 5 所示,某同学站在体重计上观察超重与失重现象。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 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 她稳定站立时,体重计的示数为 A0,关于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起立”过程,体重计的示数一直大于 A0
图2
D.在 6s 末张三回到出发点
8.如图 3 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在质量为 M 的长木板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 F 作用向 左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1,长木板与地 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给长木板的摩擦力是μ2 (m+M)g
4.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力方向可能指向曲线的切线方向 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力方向一定与曲线的切线方向垂直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零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某点的瞬时速度方向一定沿着曲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2
5.现有三辆汽车,分别是红旗轿车、奇瑞轿车和吉利轿车。三辆轿车在测试车道上以相 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在以后的运动中红旗轿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奇瑞轿车先 加速后减速,而吉利轿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通过下一路标时速度又相同,则下列正确 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