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第三单元作文教案及作文指导范文(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

合集下载

四下第三单元作文教案及作文指导范文(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

四下第三单元作文教案及作文指导范文(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

四下第三单元作文教案及作文指导范文(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第三单元作文教学(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一、习作内容解读(1)武老师:老师们,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次习作的内容。

写“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活动经过或心得。

“习作”既可写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又可写活动经过或心得。

武老师:老师们,看完习作内容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本次习作内容透露了哪些信息?ü写“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ü也可写活动经过或心得。

(2)武老师:老师们,本次习作指导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1.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

3.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

4.引导学生表达自己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为学生今后的探索播下兴趣的种子。

三、习作备课准备青年教师朋友:教学之前,我们应该做好什么准备呢?武老师: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做好的准备有以下几点: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ü了解过渡和照应的方法ü了解叙述的顺序ü理解如何由物及人的感悟2.关于口语交际课:本次“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是指导学生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要求老师指导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

“口语交际”教学前,教师可简单地创设情境,如,请擅长书画的同学在黑板上题写活动主题:“‘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会”,配上简单的背景图画;自荐或推荐学生主持人,准备开场白与串联词等。

“口语交际”交流时,先分小组人人发言,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不善于说的同学,并请能说会道的同学当好“小老师”,作好示范。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讲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讲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讲解《探索自然的奥秘》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大自然就像一个巨大的魔法盒子,里面藏着好多好多神奇的秘密?我就特别好奇为啥秋天树叶会变黄,然后从树上飘落下来。

有一次我去公园玩,看到地上铺满了金黄的落叶,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我捡起一片落叶,仔细观察,发现它的颜色不再像夏天那么翠绿,变得干巴巴的。

我问爸爸这是为啥,爸爸说:“秋天到啦,天气变冷,树木为了保存能量,就不再给叶子提供营养,叶子就变黄掉落啦。

”原来是这样,大自然真神奇!还有一次,我在花园里看到一只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我就想,它为啥要这么忙呢?妈妈告诉我,小蜜蜂在采蜜呢,它们把花蜜采回去酿成甜甜的蜂蜜。

而且蜜蜂飞来飞去还能帮助花朵传播花粉,让花朵结出果实。

哇,小蜜蜂可真是勤劳的小天使!大自然的奥秘可多啦,比如为啥会有白天和黑夜,为啥彩虹有七种颜色……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更多有趣的事情。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它的奥秘吧!《奇妙的大自然》嘿,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大自然可太奇妙啦!我跟你们说哦,有一回我去郊外玩耍。

那天的天空特别蓝,云朵就像棉花糖一样飘在空中。

我躺在草地上,看着天上的云一会儿变成小兔子,一会儿变成大狮子,可好玩啦!还有啊,夏天的晚上,我总会看到一闪一闪的萤火虫。

它们就像小小的灯笼,在草丛里飞来飞去。

我忍不住去抓一只,放在手心里,感觉它的小屁股一闪一闪的,特别神奇。

大自然里还有很多好听的声音呢。

下雨的时候,雨滴打在窗户上,“滴答滴答”,就像在唱歌。

树林里,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开音乐会。

大自然就像一个超级大的游乐场,有好多好多好玩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

小伙伴们,咱们一起去大自然里玩耍吧,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多惊喜呢!。

四下3单元作文指导大自然的启示

四下3单元作文指导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启示——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习作指导冰之波学了第三单元的课文,你一定感受到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我们人类的发展都建立在大自然的启示中,没有大自然的启示,人类就没有今天这么发达。

这次作文,写的就是大自然的启示。

要想获得大自然的启示,你就得留心观察。

大自然的事物是在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我们只有密切注意,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变化和事物特点。

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就是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积累,写成的。

而且,观察不仅要用眼看,还要动脑质疑,动口问疑,就是有疑问的地方,要有刨根问底的精神;还要动手实践、用心体验,获取启示,就是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边观察边联想边研究,用实践来证实自己的推测是否合理。

这样观察得出的结论,就是大自然给你的启示。

如,看到一群蚂蚁齐心合力搬食物,启示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教我们学会了团结。

这样细致观察,了解就多,感受就深,作文时就不愁无话可写了。

有话可写不一定能写好这次作文,还要弄清这次作文和平时的状物作文有什么不同。

平时写状物的文章,无论写植物还是写动物,一般写清物品的外形、习性或用途,托物言志就行。

然而,这次作文,不但要写植物、动物的外形等表象,更重要的是把发现的原因、原理、性质、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写出来。

如例文《桂树的启示》,在讲清院子里中间的桂树不开花的现象后,重点叙述桂树不开花的原因,和用修剪枝丫、删减桂树等解决问题的办法,尔后谈体会得出桂树的启示:在学习上“‘求多’不一定有收获,合理才是最重要的。

”启示。

这样写启示,不仅使启示明明白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还使启示合乎事理,更具教育意义。

最后,作文还要注意写作顺序。

一般有两种顺序:一种是按照“观察——发现——启示”为重点线索来写;一种是按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写,就是先说明什么给自己启示,再讲获得启示的过程。

这两种顺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小朋友,观察自然,动脑质疑,动手实践,用心体验,就会有启示;拿起笔来,记下你的启示,与大家共享吧!【例文】桂树的启示(312300)浙江省上虞市四年级学生倪艺琳中午回家,还没进家门,我就闻到了一股香味。

人教版语文四下第三单元语文作文范文

人教版语文四下第三单元语文作文范文

人教版语文四下第三单元语文作文范文
《大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老师,它教会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知识和道理。

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玩耍,看到一棵大树的树干上长满了青苔。

我好奇地想:为什么青苔只长在树干的北侧,而南侧却很少呢?回家后,我问了爸爸,爸爸告诉我:“这是因为北侧比较潮湿,阳光照射少,适合青苔生长。

”从这件小事中,我明白了植物的生长是与环境息息相关的。

还有一次,我观察到蜜蜂在花丛中忙碌地飞来飞去。

它们总是能够准确地找到花蜜最多的花朵。

我想,蜜蜂是怎么做到的呢?后来我才知道,蜜蜂能通过感受花朵的颜色、形状和气味来找到花蜜。

这让我懂得了,动物们在大自然中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本领。

大自然真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思考,就能从中学到很多很多。

《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
比如说,鲁班有一次上山砍树,不小心被一种带锯齿的草划伤了手。

他仔细观察这种草,发现草叶边缘的锯齿很锋利。

于是,他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生活中的小细节也可能带来伟大的发明。

再看看燕子吧。

每年春天,燕子都会飞回来,在屋檐下筑巢。

它们用小小的嘴巴叼来泥土和树枝,一点点地搭建出温暖的家。

燕子的
巢非常坚固,能够经受住风雨的考验。

这让我知道,做事情要有耐心和毅力,才能把事情做好。

大自然就像一个智慧的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完美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完美版)

我又回头看了看可爱的小鸡,呀!不少 小鸡都在吃小石子。我马上大喊:“快来呀! 奶奶,它们都在吃小石子,会死的。”我紧 张地看着奶奶,可奶奶笑了,她摸着我的头, 不慌不忙地告诉我:“鸡都会吃小石子的, 它们不会死。为什么吃我就不知道了。”说 完奶奶转身干自己的活去了。而我听了奶奶 的话更加糊涂了,鸡天天要吃小石子吗?鸡 为什么要吃小石子呢?鸡不吃小石子可以吗?
捉蝗虫的启示 大自然是个奇妙无比的世界,有许许 多多令人惊叹的奥秘。 夏天,我来到姑婆家玩,只见草木茂 盛的坡地上,有许多蝗虫在活动,我想捉一 只蝗虫拿回家观察。可正当我准备用手遮盖 住一只蝗虫时,它嗖地一跳,便消失得无影 无踪了。哇,它竟然能跳得这么高,是什么 力量使它跳得这么高?一连串的问题让我迷 惑不解,我决定好好观察一下蝗虫。
通过对蝗虫的观察,我更热爱大自 然了。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探索更多 大自然的秘密。
我发现了小鸡会吃石头 记得上次回老家,我发现奶奶家养了好 多小鸡,它们黄灿灿、毛茸茸,像一只只小 绒球,可爱极了。有一次,我在观察它们的 时候,竟然发现它们爱吃小石子。 那天,我无聊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突 然,一只鸡大叫起来,引起了我的注意。我 发现有一只小鸡正在吃小石子,连忙叫起来: “奶奶,鸡吃小石子了,快来呀!”路过的 人都用惊奇的眼光看着我,这时,奶奶飞奔 出来,以为出了什么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彩开头
童年在我们的一生中是最快乐的时光,也是 最天真、最活泼的时光。在童年的时光中,我们 肯定有着各种各样的发现。 我的童年就像是一个装满了多彩多姿趣事 的匣子,匣子里有我的一些美妙的事,也有我的一 些“傻事”——小“发现”呦! 在我快乐的童年里,有许多发现,尽管不是 惊天动地,但是我依然感到十分兴奋,毕竟我自 己发现的嘛!其中有这么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你处处留心,就会有意 想不到的惊喜和发现。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精)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精)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及范文【单元作文题目及要求】【单元作文题目及要求】1、题目:《大自然的启示》《大自然的启示》2、要求:大自然是丰富的,绚丽多彩;大自然是神奇的,奥妙无穷。

大自然是人类的老师。

大自然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我们和大自然同呼吸、共命运,只要我们热一定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爱大自然、细心观察、用心感受,一定会从中得到许多启示。

【作文思路点拨】【作文思路点拨】1、挑选习作材料。

、挑选习作材料。

首先,挑选观察中的发现和启发来写。

挑选观察中的发现和启发来写。

挑选搜集、调查访问活动来写。

其次,挑选搜集、调查访问活动来写。

挑选实验、发明活动来写。

然后,挑选实验、发明活动来写。

2、讲究习作技巧。

、讲究习作技巧。

要讲究技巧,突出重点,要以观察──发现──启示为重点为线索来写。

还要有序,可以按照观察──发现──启示的先后顺序来写,也可以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来写。

因的逻辑顺序来写。

如果是写观察之中的发现,要写动、植物的外形、自然的现象等表象东西,更重要的是要把发现的本质特征──原因、原理、性质、解决问题的办法等写出来,最后要把自己受到的启示写出来,也就是把分析研究后的结论、观察发现后的见解写出来。

来。

3、表达真情实感。

、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要有感而发,表现出热爱大自然、善待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也可表现同学们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风貌。

团结合作,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精神风貌。

小乌龟小乌龟我家有只小乌龟,它比我的拳头还小一点。

灰褐色坚硬的背壳,成半拱形。

小乌龟的头三角形,大概是为了减少水的阻力。

那双小眼睛又圆又亮,挺有精神的,头部最前端还有两个小鼻孔,怪有趣的。

你再瞧,那四条小腿儿,又短又粗,上面还覆盖着细小怪好玩的。

的鳞片,末端有五个小爪子。

对了,还有那又细又长的小尾巴,拖在背后,怪好玩的。

平时,小乌龟静静地趴在水里,把头伸出水面,一动不动,显得“文静”。

可是稍有动静,哪怕脚步声,它都会发觉,并且立刻把头缩回去,只露出两只小眼睛,机警地张望着,好一会儿,它才将脖子一抖一抖地,试探着一点一点地探出头来。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指导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指导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作文指导篇1教学目标1、按照游览顺序,写一写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

2、能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丰富的想象,具体生动地进行描写,表达自己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几篇文章?(《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七月的天山》)2、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按照游览顺序描写景物,描写时抓住景物特点。

)3、我们的祖国有很多美丽的地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把自己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写文章首先要审题,只有明确习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选材。

2、学生交流:要按游览顺序写;要把印象深刻的景物作为重点来写,写出景物的特点;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自然。

三、启发思路。

1、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

(出示: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世人瞩目的天安门广场,一望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2、刚才老师展示的这些地方,你去过吗?有什么印象?3、同学们在假期里还游览过哪些地方呢?哪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在那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如何才能把你游览过的地方清楚地介绍给大家,使别人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呢?请小组成员讨论交流。

(1)要抓住景物最吸引你的地方来介绍,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记录下来。

(2)要按一定的顺序介绍: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游览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

(3)要用上过渡段或者过渡句。

(4)要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

(5)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习作指导。

1、补充题目。

在横线上填上游览的地方名称,可以是小区附近的公园、果园、田野,也可以是各地的风景名胜等。

2、画路线图。

可以先画出游览的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3、可以用过渡句,使景物转换自然。

例如,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4、习作思路示例:开头:可以总体介绍你所要写的地方。

四年级下第三单元_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指导4(合集5篇)[修改版]

四年级下第三单元_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指导4(合集5篇)[修改版]

第一篇:四年级下第三单元_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指导4四年级下第三单元作文指导大自然的启示什么是大自然的启示?所谓大自然的启示,就是人在观察体验自然中现象中受到的启发。

本组四篇课文有叙事性文章,有的是讲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告诉我们要研究和掌握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有的是讲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明创造,告诉我们大自然也是人类的老师。

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的启示还有很多。

比如:模仿鸡蛋外形的特点,建造了拱形桥;受鸟儿飞翔的启示,发明了飞机;从茅草划破手指,发明了锯……大自然中林林总总的动物,植物以各自独特的生存方式,向我们暗示着一个个自然的奥秘。

【习作要求】1、写“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2、又可写活动经过或心得。

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广开思路我们可以从灾害启示出要保护环境,我们可以从动植物的生长启示出做人要有××的精神,我们奥裔从动植物的生老病死(生命循环)启示出生命的可贵,做人要过得有意义……观察体验大自然第一,会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从不同的方面来细致地观察。

第二,能带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来观察。

第三,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展开充分的想象和联想,把观察到事物活化起来。

第四,在想象、联想时,注意融进饱满、浓厚的思想感情,以便习作时情景交融,物具感情,真切感人。

如何选材1.选材要真实。

2.选材要典型。

3.选材要新颖。

【引入】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在用它们的行动,它们的坚毅,要我们懂得怎样的生活;要我们明白生命的真谛。

生活是美好的,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会迷茫彷徨,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当我们面对挫折时遭遇困惑时,不妨放下包袱,聆听一下这奇妙的大千世界,感受一下这些美好的精神,也许从中我们会找回自我,领会到生活的真谛。

如果你细心地思考一下,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随时都可以从我们的身边找到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下第三单元作文教案及作文指导范文(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2018-05-07第三单元作文教学(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一、习作内容解读(1)武老师:老师们,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次习作的内容。

写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活动经过或心得。

习作既可写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又可写活动经过或心得。

武老师:老师们,看完习作内容我们来试着分析一下本次习作内容透露了哪些信息?ü写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ü也可写活动经过或心得。

(2)武老师:老师们,本次习作指导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呢?1.让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

2.通过师生共同查找有关人类与自然联系的资料,深入感受人类应按自然规律办事,并从自然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这一思想。

3.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下自己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

4.引导学生表达自己从大自然受到的启示,为学生今后的探索播下兴趣的种子。

三、习作备课准备青年教师朋友:教学之前,我们应该做好什么准备呢?武老师: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做好的准备有以下几点: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ü了解过渡和照应的方法ü了解叙述的顺序ü理解如何由物及人的感悟2.关于口语交际课:本次口语交际的训练内容是指导学生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要求老师指导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和同学交流。

口语交际教学前,教师可简单地创设情境,如,请擅长书画的同学在黑板上题写活动主题:‘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会,配上简单的背景图画;自荐或推荐学生主持人,准备开场白与串联词等。

口语交际交流时,先分小组人人发言,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不善于说的同学,并请能说会道的同学当好小老师,作好示范。

在汇报中,听的人可以向台上的同学请教提问,发言者可以当即回答,也可讲完后解答,还可以请台下的老师、同学解答,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

3.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①学生准备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的图文资料、小发明、小创意等。

②教师准备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与发明事例的资料或课件。

四、备课策略思考青年教师朋友:本次习作教学,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呢?武老师:策略预设如下:ü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ü开始上课时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直观图片资料的导入新课,创设了一种情景,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了课程中间,营造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

指导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猜一猜、看一看、采访等环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始至终保持写作的热情。

ü本次习作的教学重点是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教学难点是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感受,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并把这次活动进行了习作指导。

青年教师朋友:本次习作指导,我们应该安排哪些教学环节呢?武老师:本次习作指导,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思路3单元作文教学设计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1.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我国古代的鲁班,上山砍树时,不小心被带有边齿的叶片划伤了手,受到了启发,发明了锯子。

XX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大自然有着无穷的奥秘,投向大自然的怀抱,拥抱大自然,同学们一定都有收获吧。

2.展示图片资料,了解美丽的大自然。

(有条件的可以制作媒体课件。

)3.下面,老师给大家我讲述一个关于兔子的故事──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鸵鸟等少数动物种类。

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

那里没有虎、豹、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

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

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停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同学们议论纷)师:(简单小结)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直观图片资料的导入新课,创设了一种情景,引导学生较快地进入了课程中间,营造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

(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大自然风、云、雷、电、雨虹,读一读下面的的成语,说一说你最子喜欢哪一个。

风流云散风起云涌风调雨顺风雨飘摇风云变幻乱云飞渡黑云压城乌云翻滚天高云淡浮云飘悠云海茫茫云浪滚滚乌云密布阴云密布彤云密布密云不雨千姿万态雷声隆隆电闪雷鸣晴天霹雳闷雷低沉一声春雷春雷滚滚金蛇狂舞电似金箭电如火龙雷霆万钧平地惊雷迅雷不及掩耳淅淅沥沥雨声沙沙大雨淋漓大雨倾泻骤雨大作雨帘悬挂雨过天晴雨声滴答雨声哗啦哗啦哗啦倾盆大雨飘泼大雨雨丝风面雨花纷扬大雨倾泻半圆彩弧长虹贯空七色彩带彩虹飞架空中仙桥2.读一读下面的诗句,体验一下诗中的山水,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一句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李白《》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唐·白居易《忆江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敖》设计意图:引导了学生了解大自然风、云、雷、电、雨虹的成语,可以使学生丰富自己的词汇;引导学生诵读描述山水的古诗,既可以陶冶情操,又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情思。

(三)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小游戏:猜一猜、连一连。

老师搜集了一些图片资料,考考大家,看这些设计是从哪里得到的启示,请连线。

日光灯雷达迷彩服衣服上拉链锯子蝴蝶苍耳籽萤火虫蝙蝠有齿的叶子设计意图:小游戏以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启迪学生热爱科学,积累写作素材。

一、中作文:奇思妙想我能行(一)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师:大自然魅力无穷,只要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乐于观察,善于发现,就一定能得到很多启示。

现在,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成果汇报会正式开始。

1.同学们在头脑中放放电影,静静回想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

2.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惊喜吗?说说你的发现、发现的过程或者你的感受,来和大家共享。

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资料进行介绍。

比一比,谁的发现最有吸引力,谁的资料最全面,谁的点子最新奇。

△我国上海一家医院里的一个大夫,偶然发现一个病人在小便之后,很多蚂蚁都来吃,深受启发,经过研究实验,发现他的尿是甜的,后来发明了今天能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

△我觉得拱形桥梁特点很奇怪。

上网查找资料,才知道这是一种力学原理。

△我觉得大自然太神奇了。

当我们满世界去寻找,原来我们身边的很多东西都是受大自然的启发。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我的体会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和疑问,去寻找答案,一定会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3.你有什么不明白吗?可以向台上的同学请教提问,发言者可以当即回答,也可讲完后解答,还可以请台下的老师、同学解答。

4.怎样把自己的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结果汇报得更精彩呢?根据学生回答,启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教师小结。

(1)说我最感兴趣的,(2)说我观察实验的,(3)说出我的真实体验,(4)说我的思考分析,(5)说我的收获和启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说后写,通过回报交流来打开行文的思路,引导学生理出自己的写作思路,降低了习作的难度。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篇小学生观察大自然的佳作,较好地写出了大自然的启发。

请大家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1)展佳作一:蚌的血液是淡蓝色的我和汪强、汪诚都喜欢玩小动物,也喜欢解剖动物。

有一次,一位农民老伯伯把几只蚌用砖头戳碎后吃,我看见从敲碎的蚌壳里流出一种淡蓝色液体,就问他:这是什么东西?伯伯说:是蚌的血。

我听了感到,心想,血都是红的呀,蚌的血怎么会是淡蓝的呢?这天下午,我们到河里去摸蚌,不一会儿,就摸到了许多。

我们选了一只最大的,决定做一次实验。

我们把蚌养在脸盆里,等它张开了蚌壳,就把一根木棍插进去,使两片蚌壳之间留有一条缝隙;然后我看到一颗轻轻跳动的浅蓝色的心脏。

我们就用锋利的刀,小心地把它剖开,看到从里面流出一种淡蓝色的液体。

这时,我们相信了那们农民伯伯的话、蚌的血液的确是淡蓝色的,这说明,动物的血并不都是红色的。

(2)师生共评析,找出有点供学习:△这篇作文写的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很真实。

△先写一次偶然的事件引起我对蚌的血液颜色的兴趣;接着写实验的经过和观察到的结果;最后,找出规律性,得出结论:蚌的血液的确是淡蓝色的,动物的血并不都是红色的。

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作者把这个过程写清楚了,写得很生动。

别人看了一目了然。

△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很认真做实验,细心观察,值得我们学习。

结论来自对事实的分析,科学可靠。

△作者把自己感兴趣的、印象深刻的内容写下来,引人入胜。

读这样的文章,不仅增长了知识,还能体会到作者在活动中的快乐呢。

(2)展佳作二:蝉发音的秘密蝉为么会发音,对我来说一直是个谜。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我常常躲在树下悄悄地观察。

我发现蝉鸣时,总是挺胸、翘尾。

这是为什么呢?一天,我捉到了一只蝉,进行了观察研究。

我摘掉了蝉的翅膀,把它放在地上,它在地上扑打着小翅膀,叫着;我又折断了它针状式的嘴,可它仍然叫着。

蝉究竟靠什么发音呢?经过反复观察,我发现这声音好像是从胸部发出来的。

于是,我把它捉起来看,发现它凹部的两侧,各有一片鱼鳞似的硬壳,像钳甲一样,里面有一对透明薄膜。

蝉呜时,簿膜地回动,我用手轻轻地一捍这个地方,蝉就叫了。

我不停地捏,它就不停地叫。

我想:这对簿膜就是它发音器吧!我把簿膜刺破,再怎么捏,它也不叫了。

后来妈妈告诉我这是蝉的响板,是雄蝉特殊发音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