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文言文一词多义集锦.

合集下载

2016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第12篇《出师表》

2016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第12篇《出师表》

第12篇出师表知识清单一、重点字词1.重点实词(1)而中道崩殂..崩殂:死(2)益州疲弊..疲弊:穷困疲乏(3)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秋:时(4)盖追.先帝之殊遇追:追念(5)诚宜开张圣听....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6)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7)引喻失义.义:适宜、恰当(8)陟罚臧否..臧否:善恶(9)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刑:罚(1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昭:显示(1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给予(12)悉以咨.之咨:询问、商议(13)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14)遂许先帝以驱驰..驱驰:奔走效劳(15)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尔来:那时以来(16)庶竭驽.钝驽:劣马,走不快的马(17)攘除..奸凶攘除:排除、铲除(18)后值倾覆..倾覆:倾倒覆没,意为兵败(19)察纳..雅言察纳:明察、采纳(20)临.表涕零临:面对2.通假字(1)必能裨补阙漏阙通缺,意思缺点(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意思连接整数和零数(3)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简通拣,意思挑选、选择3.古今异义(1)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今义:今指店铺开业(2)陟罚臧否.古义:恶、坏今义:是否、不是(3)晓畅..军事古义:精通,熟练今义:通顺(4)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古义:……的原因,表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5)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言语、行为恶劣(6)猥.自枉屈古义:辱,这里有降低身份的意思今义:卑鄙,下流(7)由是感激..古义:感动今义:指激动感谢(8)庶.竭驽钝古义:希望,期望今义:众多(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时今义:四季中的秋季(10)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今义:十分憎恨4.一词多义(1)中:①而中道崩殂半②宫中府中内,里(2)道:①而中道崩殂路,途②以咨诹善道道理(3)分:①今天下三分分开②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本分(4)遗:①以光先帝遗德遗留②以遗陛下给予(5)有:①若有作奸犯科与“无”相对②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用来连接整数与零数(6)论:①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判定②每与臣论此事谈论、议论(7)明:①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严明②以伤先帝之明英明、圣明(8)行:①然后施行做,执行②性行淑均品德、品行、名次③必能使行阵和睦行列,这里指军队5.词类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躬,在文中意思为亲身②北定中原北,在文中意思为向北(2)形容词作动词庶竭驽钝竭,在文中意思为用尽(3)使动用法①以光先帝遗德光,在文中意思为使……发光、发扬光大②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在文中意思为使……发扬光大③亲贤臣,远小人亲,在文中意思为使……亲近远,在文中意思为使……疏远④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在文中意思为使……保全(4)动词作名词恐托付不效托付,在文中意思为托付的事(5)形容词作名词①此皆良实良实,在文中意思为善良诚实的人②攘除奸凶奸凶,在文中意思为奸邪凶恶的人③优劣得所优劣,在文中意思为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二、成语积累三顾茅庐猥自枉屈夙夜忧叹攘除奸凶陟罚臧否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察纳雅言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三、名句积累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中考复习文言文一词多义汇集

中考复习文言文一词多义汇集

文言词语虚词整理(1——6册)1 故①原因1、问其故。

《两小儿辩日》原因2、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之而入胡《塞翁失马》原因3、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原因,缘故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缘故②旧的,原来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旧,原来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矣《论语十则》旧知识③所以1、故是有物外之趣。

《童趣》所以2、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山市》所以3、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所以4、故渔者歌日;巴东三狭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山峡》所以5、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国不以山溪之险《孟子二则》所以6、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二则》所以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则》所以8、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所以9、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所以10、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论战》所以11、吾视其乱,望其旗痱,故逐之《曹刿论战》所以1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唐雎不辱使命》所以1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师表》所以14、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出师表》所以15、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大道之行也》所以16、故虽有如马,辱于奴隶人之人《马说》所以17、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所以④因为1、是故谋闭而不兴。

《大道之行也》因为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因此⑤故意1、光故数言欲之。

《陈涉世家》故意2及①到1、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到2、及日中则如盘,及其日中如探汤。

《两小儿辩日》到3、及郡下。

《两小儿辩日》到②比1、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比3乃①于是,就1、蒙乃始就学。

《孙叔权学》于是,就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于是,就3、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岳阳楼记》于是4、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于是5、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就6、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之一词多义

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之一词多义

中考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之一词多义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道:①会天大雨,道不通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③策之不以其道④不足为外人道也⑤咨诹善道,察纳雅言2.居:①不可久居②面山而居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④佛印居右,鲁直居左3.毕:①吾与汝毕力平险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4.亡:①河曲智叟亡以应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④亡羊补牢5.绝:①以为妙绝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③佛印绝类弥勒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⑤奇山异水,天下独绝6.故: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公问其故③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7.意: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②目似瞑,意暇甚8.诚:①帝感其诚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9.易: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10.顾:①顾野有麦场②三顾臣于草庐之中11.举:①举大计亦死②众议举宠为督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12.分:①今天下三分②必以分人③首尾长约八分有奇13.去:①一狼径去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14.业: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②武陵人捕鱼为业15.达: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不求闻达于诸侯16.当:①当奖率三军②木兰当户织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17.伐:①十年春,齐师伐我18.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②初极狭,才通人③感极而悲者矣19.益: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0.会: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②会宾客大宴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整理初中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有很多,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心:
- 指人的内心、思想感情:心念、心情、心愿
- 指心脏:心痛、心跳、心绞痛
2. 手:
- 指人的手:手指、手掌、手腕
- 指手段、方法:手法、巧手、擅长
3. 人:
- 指人类:人民、人口、人才
- 指某个人:人物、人员、人士
4. 头:
- 指人的头部:头发、头痛、头晕
- 指事物的首部:头衔、头目、头绪
5. 目:
- 指眼睛:目光、目标、目睹
- 指事物的目的、意义:目的、目标、目的地
6. 口:
- 指嘴巴:口水、口音、口才
- 指人的言语、口头表达:口头、口号、口试
7. 足:
- 指脚:足迹、足球、足以
- 指数量的充足:足够、足量、足以
8. 地:
- 指地面:地面、地板、地下
- 指地点、地方:地点、地区、地名
9. 水:
- 指液体水:水滴、水流、水面
- 指水域、水源:水域、水利、水库
10. 山:
- 指山脉、山岭:山峰、山川、山水
- 指高地、丘陵:山地、山坡、山谷
这些只是一部分常见的一词多义的例子,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词汇也存在一词多义的情况。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一词多义)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一词多义)

中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一词多义)中考专题复习之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很多字词具备多义的特点,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这就是所谓的“一词多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文言文中常见的一词多义的情况。

首先,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动词的一词多义。

比如,“生”这个字,可以表示生出或产生,如“生民”,意思就是产生民众。

“生”还可以表示养育或成活,如“生长”、“生物”。

此外,“生”还可以表示生气、存活、长期存在等含义。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名词的一词多义。

比如,“目”这个字,可以表示眼睛,如“瞳目”。

“目”还可以表示事物的尽头、部位,如“靶目”、“学规、企图的目标”。

此外,“目”还可以表示规定的范围和方向,如“人目”、“方舆几目”。

除了动词和名词,形容词和副词也会存在一词多义的情况。

比如,“清”这个字,可以表示清楚,如“明明褒扬”,意思是非常清楚地表扬。

“清”还可以表示纯洁、干净,如“清净”、“井水清”。

此外,“清”还可以表示清瘦,如“清苦”、“精神清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介词、连词、感叹词等,也存在一词多义的情况。

比如,“以”这个字,在文言文中可以表示以、用,“以”还可以表示状况、状态,如“以平”、“以少为贵”。

此外,“以”还可以表示理由、目的,如“以岂为荣”。

又如,“乃”这个字可以表示然后、就,如“舟已亡乃使人”,意思是船已经沉了,然后才派人去。

通过对一词多义的复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词义,并能够根据不同的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

在备考中考时,我们要根据题目的需求,灵活运用多义词来理解、分析文言文,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加复习,并取得优异的成绩!继续写相关内容:还有许多其他常见的一词多义的字词,如“行”、“事”、“人”、“道”等。

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它们在不同的语义环境下的具体意义。

首先,我们来看看常见的动词“行”。

根据上下文的不同,它可以表示具体的行走,如“行无忌惮”;也可以表示执行、实行,如“行令”、“行法”;还可以表示有效、适用,如“行得通”、“行得来”。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88.清:1、清澈(水尤清冽/回清倒影) 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89.情:1、实情(必以情) 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90.请:1、请允许,敬辞(请献十金) 2、请求(曹刿请见) 3、请教(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91.穷:1、穷尽,动词(穷山之高而止/穷回溪/欲穷其林) 2、尽头,名词(而不知其所穷) 3、穷尽,形容词(乐亦无穷) 4、深(穷冬烈风)5、贫穷(所识穷乏者得我与)WwghW。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全汇总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
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 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犹得备晨炊《石壕吏》)b5E2R。
4.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
48.好:1、美(秦氏有好女/好鸟相鸣) 2、喜欢(好为梁父吟/好读书,不求甚解) 3、以便、能够(好收吾骨瘴江边)TIrRG。
49.号:háo 1、大叫,呼啸.(阴风怒号《岳阳楼记》) 2、hào,别号.(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亭记》) 3、hào,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4、hào,号召.(号令召三老……)7EqZc。
50.还:1、回家(还以与妻《乐羊子妻》) 2、xuán, 同“旋”,回转、掉转(还走《扁鹊见蔡桓公》)lzq7I。
51.患:1、担忧、忧虑(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且人患志之不立) 2、忧患(无冻馁之患) 3、当作祸害、认为……是祸害(为乡人所患)zvpge。
52.惠:1、恩惠(大王加惠) 2、同“慧”,聪明(汝之不惠)
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 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xHAQX。

初中文言文 一词多义 归纳

初中文言文 一词多义 归纳

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句中的意义往往不同,阅读时应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词在句子中的意义。

现将初中文言文中常见的多义词整理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被:1、影响(被于来世)2、同“披”,穿(皆被绮绣)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2、惩罚驰:1、骑(愿驰千里足)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4、产生(计将安出)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次:1、编次。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八文言文一词多义集锦

中考语文复习知识清单八文言文一词多义集锦
完,消失
②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出师表》)
毫无保留
29.称
①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称赞,赞赏
②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著称
30.光
①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发扬光大
②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光线,光亮
31.出
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国外
全部,完全
5.亡
①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灭亡,死亡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逃跑
④成语:亡羊补牢。
失去,丢失
6.绝
①以为妙绝。(《口技》)
到了极点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停止,消失
③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非常,极
对着,向着
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
介词,在
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占 着,把着
19.伐
①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
砍伐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讨伐,攻打
20.极
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尽、到达
②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非常、很
③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人世隔绝的
⑤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
绝妙
7.故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原来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特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难道
③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探望,拜访
12.举
①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发动
②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推荐,推举
③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举起,抬起
13.分
①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划分,分开
②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看,观赏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景色,景象
37.环
①四面竹树环合。(《小石潭记》)
围绕
②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环绕
③如鸣珮环。(《小石潭记》)
玉环
38.食
①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②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食物
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马说》)
极点,极端
21.益
①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
好处
②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更加,进一步
③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两章》)
增加
22.会
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
会合,聚会
②会宾客大宴。(《口技》)
适逢,正赶上
23.兵
①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出师表》)
距离
16.业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事业,功业
②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职业
③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学业
17.达
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
到,达到
②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得志,显达
18.当
①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应当
②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出去
③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
露出
32.策
①执策而临之。(《马说》)
马鞭
②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鞭打,驱使
③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记录
33.归
①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归依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醉翁亭记》)
回家,回去
④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与人世隔绝的
⑤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与朱元思书》)
绝妙
7.故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原来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特意
③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原因,缘故
④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所以,因此
8.意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③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
量词,表示次数
26.方
①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
方圆
②方欲行,转视积薪后。(《狼》)
刚,将要
27.固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顽固,固执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使……巩固
28.尽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
知识清单九 文言文一词多义集锦
多义词
例 句
意 思
1.备
①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具备
②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周全、详尽
2.道
①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道路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道义,仁道
③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正确方法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说,讲
对着,向着
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技》)
介词,在
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占着,把着
19.伐
①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卖炭翁》)
砍伐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讨伐,攻打
20.极
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岳阳楼记》)
尽、到达
②初极狭,才通人。(《桃花源记》)
非常、很
③感极而悲者矣。(《岳阳楼记》)
34.从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
跟从,学习
②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跟随,跟从
③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依从
④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顺着,随着
35.还
①还于旧都。(《出师表》)
返回,迁回
②计日以还。(《送东阳马生序》)
归还,交还
36.观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喂养
39.舍
①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舍弃,表示离开
完,消失
②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出师表》)
毫无保留
29.称
①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
称赞,赞赏
②不以千里称也。(《马说》)
著称
30.光
①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发扬光大
②仿佛若有光。(《桃花源记》)
光线,光亮
31.出
①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国外
分配,分给
③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
④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fèn)也。(《出师表》)
职分,本分
14.世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时代
②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说》)
世上
15.去
①一狼径去。(《狼》)
走开,离去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为学》)
全部,完全
5.亡
①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通“无”,没有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灭亡,死亡
③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逃跑
④成语:亡羊补牢。
失去,丢失
6.绝
①以为妙绝。(《口技》)
到了极点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停止,消失
③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
非常,极
⑤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
道理
3.居
①居十日,扁鹊复见。(《扁鹊见蔡桓公》)
停留,经历
②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பைடு நூலகம்居住
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处在某种地位
或某个地方
④佛印居右,鲁直居左。(《核舟记》)
在,坐
4.毕
①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竭尽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
兵器,武器
②可汗大点兵。(《木兰诗》)
军队
③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兵士
24.池
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护城河
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池塘
25.度
①道不通,度(duó)已失期。(《陈涉世家》)
揣度、推测、估计
②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越过、过
企图,想要
②目似瞑,意暇甚。(《狼》)
神情、态度
9.诚
①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诚心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的确,确实
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陈涉世家》)
表假设,连词,
如果
10.易
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
容易
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交换
11.顾
①顾野有麦场。(《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