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3-201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2013-2014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必修五2012级高二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考试语文试题(文科)2013.1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庇佑pì央浼měi熟稔shěn蓬蒿hāo更相为命gēngB.险衅xìn矫首jiǎo祈祷qǐ提防dī供养无主gòngC.手腕wàn怏怏yàng泠然líng憎恶zēng战战兢兢jīngD.俨然yán停泊bó流憩qì瘦削xiāo垂头丧气sàng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孤骛消耗笼罩交头结耳没精打采B.洗漱接壤辩护贪脏枉法提心掉胆C.怂恿车蓬慷慨云消雨霁闻名遐迩D.摇撼肮脏孤僻唉声叹气鬼鬼祟祟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经过这几个月的集训,国家足球队的技术战术水平是否能有较大提高,精神面貌是否能有明显改变,广大球迷正拭目以待。
B.某大学副教授认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行为有违交通法规,应将《背影》“请”出中学教材,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闪烁其词。
C.章子怡、徐静蕾、赵薇、周迅等几位青年女演员现在是影视圈炙手可热的人物。
D.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已经成为过去。
十年,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过是吉光片羽,然而对亲历21世纪的我们而言,已经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
13—14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高二语文试卷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
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
在春节这个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春节习俗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
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
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
比如人们会以谐音方式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
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
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
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
的确是这样。
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
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
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了,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
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也和以往大有不同,许多有特色的节俗活动和相关的艺术形式要在城市里展开确有一定的难度。
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贵州省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本试题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时,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散文诗的意义追求,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个现实的课题。
美是一个艺术标准,仿佛它与“意义”无涉。
人们习惯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分立,便是这种认识的典型反映。
于是,意义成了外在附加于“美”之上的“身外之物”,等于承认了“无意义”之“美”的作品有存在的可能性。
这是一种糊涂观念。
不存在所谓“纯美”,美乃是人对于外在事物的主体感知,美感中包含着对事物存在之“真”和理性感知上“善”的认同。
也就是说,美乃是真善美浑然一体的统一,从这一基本理念出发,便会认识到,所谓意义的追求,原出于美自身不可或缺的内在构成,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外在附加,审美和意义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中国古代的“文”,与现代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并不等同,文史哲往往搅在一起,且多以论辩性学术性文章为主体。
在此背景上产生的“文以载道”观,很明确,文章不过是一个载体,她承载的是“道”,即理性的道德伦理观念之类,传道论教为目的,写文章是手段。
在这里,“文”好比是一艘“船”,船上载的是“道”,两者关系,属于外在的叠加或扭结。
现在作为审美对象的散文诗,在性质上与之有着显然的不同。
审美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审美中所包含的“意义”,其内涵与外延也宽泛多了,不仅限于思想、哲理、道德观、政治理想等,举凡人的主观意识,包括对于事物的印象、感受、幻觉,都在其内,既有感性的、理性的,也有情感的、想象的。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3-2014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2014.04)

成都七中高二2013~2014学年度下期语文半期考试考试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请用2B铅笔将1—9题、第15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选择题方框的相应题号处,其他题目的答案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秩.序(chì) 惩.罚(chéng) 汗涔.涔(cén) 混.水摸鱼(hún)B.嫁奁.(lián) 罪愆.(qiān) 刽.子手(guì) 强.词夺理(qiáng) C.无赖.(lài) 蹩.进(bié) 着.火点(zhuó) 冠.冕堂皇(guān) D.恓.惶(xī) 针灸.(jiǔ) 露.头角(lù) 拈.花惹草(niā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剽悍贤惠笔杆子披枷带锁B.绝别烦躁佼佼者完璧归赵C.蹉跎平添将相和礼上往来D.诬赖惋惜热幅射繁文缛节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欢庆的锣鼓敲起来,缤纷的花灯挂起来,市民顾不得严寒料峭..,零下20度的气温,也冷不了闹元宵的热情。
B.近几年,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实力超强,已经具备在本届冬奥会上囊括..该项目全部4枚金牌的实力。
C.对老百姓来讲,生活幸福与否,跟收入是否增加、社会是否有保障、社区是否功能健全这三大指标休戚相关....。
D.这个上午,我们一行人坐在桃花林中,赏着娇艳的桃花,品着可口的美食,真可谓是含.英咀华...,十分惬意。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梵高在离世很多年之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学家发现新星一样仰视他,赞叹他,而这一切和寂寞痛苦的梵高已毫不相干了。
B.小说要有好看的故事,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否则故事不好看,无论想要表达怎样重要的思想也很难吸引读者。
C.中国正在经历从“吃饱”向“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
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3-2014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试卷分值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远岫.(xiù)木讷.(nà)惬.意(xiá)自怨自艾.(yì)B.笃.信(dǔ)悭.吝(jiān)落.枕(lào)否.极泰来(fǒu)C.拓.本(tuò)压轴.(zhòu)饮.马(yǐn)不容置喙.(huì)D.掾.吏(yuàn)模.样(mú)侪.辈(chái)缄.默无言(ji ā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黄梁美梦金钢钻以逸待劳相辅相成B.火中取栗照相机额手称庆原形毕露C.完璧归赵必需品不明就理变换无穷D.黔驴技穷钓鱼杆分庭抗礼不悲不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李大夫用针灸疗法,只用了一个疗程就把张大娘的风湿病治好了,真是起死..回生..啊!B.张民一家三代,十多年来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真可谓举案齐眉....。
C.有的领导为了突出任期内的政绩,在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上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人民群众对此反应强烈。
D.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更应加大处罚力度。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铁路史上修建难度最大、历时最长、单公里造价最高的山区铁路宜万铁路已于12月22日全线通车了。
B.1989年上海率先进行了夜景照明建设,此后,城市光环境建设经历了逐步从大城市及东南沿海向内地推移。
C.最近两年来,蔬菜、肉类、服装、鸡蛋、食用油等农副产品普遍涨价,与之相关的消费品价格也开始提价。
D.据中国社科院相关部门预测,今年中国网络购物总额接近5000多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
2013-2014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2013-2014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案参考答案一——三选择题部分(39分,每小题3分)14.文言文翻译(见译文)(12分)四、(17分)15.(1)上片开头两句写出了寓居环境什么样的特点。
(3分)寂静。
(意思对即可)(2)下片采用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示例:下片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写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不愿栖息,宁愿忍受寂寞和寒冷,表现了自己被贬后内心的幽愤寂苦之情。
(2分,表现手法2分,简要分析2分。
如从“虚实结合”“比喻”“象征”“衬托”等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16、默写名句(略)(10分)17.人可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境遇,但可以选择自己对生活的态度。
(意思对即可)(4分)18.(6分)(1)日历让作者感受到明天的希望;(2)日历让作者思考如何珍惜时间;(3)日历让作者感知到生命的意义。
(意思对即可)19.(6分)(1)作者认为我们的日历大多页码是黯淡无光的,但是记忆却能使我们从黯淡无光的生活中摆脱出来,因为记忆排斥平庸,使人变得独特。
(2)作者认为一个人的记忆是留在日历上的,但人不能只是被动地被记忆,还要用行为去创造记忆,认真地书写每一天的日历,使自己的人生(日历)丰富、充实。
因此,作者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着重谈记忆。
(意思对即可)20.(6分)(1)取材方面:文章取材于人们生活中"用日历"这样熟悉的小事,却从中揭示出生命的意义,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2)语言方面:①寓丰富的感情于平实的语言中。
本文的语言是平实的,却蕴含着作者对日历、对生命的真挚感情,读来令人感到亲切而有意味。
②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意思对即可)附文言文翻译: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
母亲梦见长庚星生下了他,于是用“白”作他的名,用“太白”作他的字。
2013-2014高二上语文期中考试卷

2013-201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高二语文试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1、课内基础知识(本题共36分)(一)填空(每空1分,共10分)1.(1)实迷途其未远,。
(2),鸟倦飞而知还。
(3)木欣欣以向荣,。
(4)登东皋以舒啸,。
(5)潦水尽而寒潭清,。
(6)山原旷其盈视,。
(7),秋水共长天一色。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形影相吊。
(9)臣,死当结草。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精髓(suí) 斟酌(zhēn)混沌(dùn)宁缺毋滥(níng)B.招徕(lái) 憎恶(zēng)嚣张(xiāo)一蹴而就(cù)C.蛊惑(zhōng)星宿(xiù)泥淖(nào) 锱铢必较(zhī)D.咬文嚼字(jué)沼泽(zhǎo)尽快(jǐn)呜咽(yè)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袅娜渎职矫健不既不离B.荟粹蝉联气慨拈轻怕重C.蕴藉付梓岑寂千里迢迢D.漂泊防碍门槛殚精竭虑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十四届亚运会女子100米蛙泳比赛中,名将罗雪娟不孚众望,以1分06秒84的成绩刷新了新的亚洲纪录,并且为中国队再添一金。
B.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C.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踌躇满志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D.荒山造林,既能生产木材,又能保持水土,是一举两得的事。
5.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①使子路反见之②而谁以易之B.①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②道之斯行C.①是鲁孔丘与②久要不忘平生之言D.①无欲速,无见小利②君子去仁,恶乎成名6. 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吾与点也(赞许) ②人能弘道(扩大,光大)B.①小人之过也必文(掩饰) ②君子尚勇乎(尊崇)C.①杀鸡为黍而食之(拿东西给人吃) ②往者不可谏(挽回)D.①回虽不敏(资质愚钝) ②异乎三子之撰(陈述)7.加点词活用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A.①举直错诸枉②端章甫B.①己欲达而达人②足食足兵C.①知者利仁②襟三江而带五湖D.①风乎舞雩②子路从而后8.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②他人之贤者,丘陵也B.①其何以行之哉②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C.①大哉尧之为君也②可使有勇,且知方也D.①博我以文②子路宿于石门9.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请把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超出部分不得分。
第I卷(39分) 一、论述文阅读(1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分,每小题分) 分)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分,每小题分) 分)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分,每小题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分,每小题分) A.通势蹙,或说之降蹙:窘迫,危急 B.帝劳曰:“何相见晚邪?”劳:安慰,慰劳 C.特赉金银六百两、彩千段赉:赏赐,给予 D.自以不习文,固辞习:学习,研究 11.下列全能说明屈突通忠于隋朝的一组是 ( ) (3分) ①通发关中兵击之 ②破其将桑显和于饮马泉 ③阻刘文静兵不得进,相持月余 ④吾蒙国厚恩,事二主,安可逃难 ⑤帝遣其家僮往召,通趋斩之 ⑥判陕东道行台左仆射,从讨王世充 A.①②④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③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屈突通直言进谏,用心良苦。
他受命检查陇西放牧情况,查得当地官员隐藏马匹,文帝大怒,要将相关官员处死。
后经屈突通力谏,文帝全部按照减刑论处。
B.屈突通秉公执法,为人正直。
即使是自己的内外亲属触犯了法律,他也不会包庇纵容任何人。
他的弟弟也同他一样方严。
C.屈突通颇有谋略,善于用兵。
刘迦论造反后,屈突通发兵征讨,最初不与之交战,似乎表现出怯意,后来在刘迦论无备的情况下,调用精兵击溃贼兵。
D.屈突通不爱财物,清正廉洁。
当时贼珍用山积,诸将都争相抢夺,只有屈突通不掠取,又因讨王世充功居第一,被授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一职。
三、基础知识题(12分,每小题题2分) 13.下列各组中加点实词意义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2分) ①日月欲明而浮云盖之 盖:掩盖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故 间:离间 ③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解:消除 ④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负:背着 ⑤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发 :发动 ⑥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则:效法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⑥ 1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古今意义最不相同的一组是 ( ) (2分) ①未尝闻任氏之风俗 ②饰小说以干县令 ③除去天下之害 ④强行者有志 ⑤已而大鱼食之 ⑥人必从而害之 A.①③⑤⑥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⑥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例句: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A.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B.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 C.所以遣将守关者 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分) A.各单位务必完善请假制度,对那些请三天假休息十天,甚至“黄鹤一去不复返”久假不归的人要严肃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高二 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总分150分)一、 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安然无恙 融汇贯通 鸱鸮..(ch ī h áo) 羞赧.(n ǎn)B.贸然行事 仓皇失措 镜框.(ku àng) 黏.性(ni án)C.泛泛之交 轻歌曼舞 攻讦.(j i é) 撂.下(lu ó)D.毛骨悚然 严惩不怠 雉堞..(zh ì di é) 咻.咻(xi ū) 2.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我们虽然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还不知道有多少呢!B .《小崔说立波秀》节目播出后屡遭非议,原因是话题无厘头,笑料尴尬以及两大名嘴配合生涩造成的。
C .有“欧元之父”之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再次告诫中国人,人民币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D .我们家乡美丽而富饶,这里土地肥沃,特别适宜种果树、棉花,此 外,还适宜种梨树和枣树。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别里科夫不仅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还企图将别人装进套子, 城里的所有人都怕他。
②.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 在自己的心血里, 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啊!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③.华威先生的态度很庄严,用从容的步子走进去 他先前那副忙劲儿 像被他自己的庄严地态度给 掉了。
A . 以致 浸在 消解B .以至 浸在 消遣C . 细致 写在 消解D .细腻 写在 消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渐渐地,很多人成了这样的:手机不在身边就手足无措....;听 QQ 的 嘀嘀声比听到门铃声还开心;遇到了麻烦,本能地找谷歌、百度。
B .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决议,“创意”只能在规定围以内驰骋,不能信马由缰....,这是设计人员起码的职业操守。
C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只是对愿意仿效者能产生向心力、感召力,而对一听焦裕禄名字就烦死了的干部,肯定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D. 在前不久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辩论会上,选手们个个摩拳擦掌、 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 朴,多用排比又善用比喻。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
B.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的田园诗人,他的代表作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
《归去来兮辞并序》一文表达了他辞仕归隐的决心。
C. 鲁迅在小说《铸剑》中将古代传说旧材新用,推陈出新,表达了自己的战斗 意志、复仇理念和寂寞的情绪。
此篇收录在《呐喊》中。
D. 契诃夫是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6. 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
② 从1925年延续至今,一批批孩子参加,成为全民关注的带有民族性质,国家精神的活动。
③ 我们的汉字那么美,传承又那么重要,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活动。
④ 这档节目的研发者认为:在美国有英语的全国拼字比赛。
⑤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 A ②③④⑤① B ①⑤④②③ C ⑤①④②③ D .⑤③④①②二、本大题4小题 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北京市新英才学校 班级: 班 姓名: 考号 密 封 线 外 侧 不 要 答 题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大海。
B.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野马:游动的雾气。
C.适.千里者,三月聚粮适:适应。
D.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芥:小草。
8. 下列对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译:到迷茫的郊野去,一日内可以往返,肚子果然还饱。
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译: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C 时则不至。
译:有时或者还飞不到树的高度。
D. 之二虫又何知!译:这两个小虫懂得什么!9. 对于《逍遥游(节选)》一文,叙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逍遥游(节选)》是《庄子》中有代表性的一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最能体现庄子文章的特色。
B.“逍遥”是怡然自得、不为世间万物所束缚的意思。
作者列举大至鹏鸟、小到蜩与学鸠,是为阐明世间万物的活动都是无所恃(不依赖于外在条件)而自由的。
C.《逍遥游(节选)》一文想象丰富,比喻灵活,文笔舒卷自如,令人叹服。
D.《逍遥游(节选)》的主旨在于说明人应当抛弃一切物累,以获取最大的自由。
10. 你认为作者写鹏、写蜩等动物,还有什么深层的含义吗?谈谈你的看法。
(200字左右) (8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0-12)(共18分)《水仙子·夜雨》徐再思①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②,棋未收叹新丰孤馆③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注】①徐再思:元代散曲作家,只做过“嘉兴路吏”,创作此曲时,他旅寄江湖,已十年不归②灯花:油灯结成花形的余烬。
③新丰孤馆:《新唐书·马周传》马周未发迹时,曾旅居新丰,受尽店家冷遇。
11. 对本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句写秋雨绵绵,梧叶声声,烘托出秋天萧瑟的氛围。
B. “三更归梦三更后”一句,写作者半夜才回到故乡,更显出漂泊江湖的凄苦。
C.“一声”“一点”“三更”的反复咏叹,更使人感到长夜难挨的凄凉和寂寞。
D.末句“都到心头”四字戛然而止,欲语还休,却有引人遐思、令人回味。
12.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三句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念亲而以年迈双亲的忧思把自己的思念抒发的更加深婉动人。
下列诗句中使了相似手法的两项是(4分)()()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归》)B.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江汉》)C.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D.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唐·张籍《秋思》)E.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人心(唐·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13.“落灯花”一句源自南宋赵师秀的《约客》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请分析徐诗与赵诗在内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5分)14.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
(选填其中6句)(6分)①云无心以出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悟以往之不谏_,。
③举世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至人无己,____________,圣人无名。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乐夫天命复奚疑?⑦青,取之于蓝,_________________ 。
⑧君子生非异也,______________ 。
⑨驽马十驾,____________ 。
⑩______________,风飘飘而吹衣。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客观存在。
它涉及以下基本认同:每种文明和文化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特定的人群中产生和发展的。
它不仅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还包括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宗教信仰、工艺技能、传统习俗等极其丰富的内容。
尊重多样性,就是尊重文化的异质性。
文明和文化有发展先后之差别,却无优劣高下的区分,它们都应获得同等的尊重和人类共同的保护。
文化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如同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关系到生命在地球上续存的根本问题,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关系到人类文明续存的根本问题。
每一种文明和文化都拥有自己的历史精神和人文传承,有独特的魅力和智慧。
多样性的价值不仅在于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而且在于为社会的更新和适应性变化提供了资源。
一种文化如同一种基因,多基因的世界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文化是与经济、环境和社会并列的可持续发展的第四大支柱。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集体力量,在可持续发展思想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
2001年“9·11”事件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适时的承担了制定《文化多样性公约》的重任,《文化多样性公约》的诞生是对经济全球化的逆向思考的结果。
经济强国的文化产品在“自由贸易”的旗帜下,伴随资本在全球的流动和扩张,冲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其势之猛,使世界上许多国家猝不及防。
它造成的后果是文化产品的标准化和单一化,致使一些国家的“文化基因”流失。
如同物种基因单一化造成物种的退化,文化单一将使人类的创造力衰竭,使文化的发展道路变得狭窄。
《文化多样性公约》正是在此背景下获得通过的,它确认文化产品不同于一般产品,具有物质和商品两重属性。
公约生效后,各国自主制定和保护文化表达方式多样性政策有了保障,在多边国际组织框架内推动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合作有了保障,它尤其为支持弱势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通过制定《文化多样性公约》这项行动,教科文组织的绝大多数国家表明了己的立场:只有不同文化间的对话才是和平的保证。
不同文化的真诚交流、和相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动力,也是建设和谐世界的保障。
1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明和文化有发展先后之差别”,意思是:一般说来,文明的出现在前,文化的发展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