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_人教版小学三下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书内容有哪些?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单元
1、燕子
2、古诗两首
《咏柳》、《春日》
3、荷花
4、珍珠泉
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
5、翠鸟
6、燕子专列
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8、路旁的橡树
语文园地二
第三单元
9、寓言两则
10、惊弓之鸟
11、画杨桃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语文园地三
第四单元
13、和时间赛跑
14、检阅
15、争吵
16、绝招
语文园地四
第五单元
17、可贵的沉默
18、她是我的朋友
19、七颗钻石
20、妈妈的账单
语文园地五
第五单元
21、太阳
22、月球之谜
23、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24、果园机器人
语文园地六
第六单元
25、太阳是大家的
26、一面五星红旗
27、卖木雕的'少年
28、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 语文园地七第七单元
29、古诗两首
30、西门豹
31、女娲补天
32、夸父追日
语文园地八
第八单元
1、山城的雾
2、我爱故乡的杨梅
3、小狮子爱尔莎
4、在金色的海滩上
5、七色花
6、妙不可言的位置
7、手术台就是阵地
8、除三害第九单元生字表(一) 生字表(二)。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咏柳春日》PPT课件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咏柳春日》PPT课件

平常人们 只知道有 春风
Wàn zǐ qiān hóng zǒng shì chūn 总 是 春。 但只有 万 紫 千 红
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的时候 真正认识它
但是只有到 百花盛开、 万紫千红的 时候,人们 才能真正认 识它。
[思考讨论]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 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 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 说说吗? (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 春天的美丽景象)
那里风光无限,一时 之间许多新鲜奇丽的 景物映入眼帘。
新鲜奇丽的景物映入眼帘
Wú biān guāng jǐng yī shí xīn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无限的 风光景物 一时之间
人们
děng xián shí dé dōng fēng miàn 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平常 知道 春风
春 日
南宋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诗人简介 • 朱熹 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 学渊博,他的文化对后世影 响深远。


水 滨
bīn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春 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胜日: 阳光明媚 的日子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
春 日
寻芳: 游览、赏 玩美好的 风景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咏柳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咏柳

对柳树的赞美
对春天的赞美
赞美大自然的生机勃勃
两个黄鹂lí 鸣翠柳,
一行白鹭lù上青天。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日出江花红胜火,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来江水绿如蓝。颂、赞美的意思。
贺知章 唐代诗人。字季真, 晚年自号“四明狂客”。少 年就以文词而出名,做过工 部侍郎等官。晚年与李白交 友,善酒后作诗文。还有 《回乡偶书》广为传诵。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全句的意思是:不知道这细细的嫩叶是 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
似:好像 句子的意思:原来是二月这把 剪刀裁出来的。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 实景 } 比喻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 想象 } 自问 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 新叶,好像是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全句的意思是:无数条柳条从树上垂下来, 好像绿色丝带一样。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细叶谁裁出,
知:知道 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 子。 裁:裁剪。
咏 柳
(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碧玉妆成一树高,
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分别是《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的主题是一致的,即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课文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第二课《古诗两首》学习要点这篇精读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描写和赞美了春天的景色。

《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两首诗把春天描写得姹紫嫣红,多姿多彩,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咏柳》,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

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碧玉妆成一树高”:“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

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万条”,泛指柳树枝条多。

“绦”,一种丝织的带子。

全句的意思是: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细叶”,柳树新萌发滋生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裁”,裁剪。

全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剪裁出来的?“二月春风似剪刀”:似,好像。

全句的意思是: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人教三下 《古诗两首_咏柳、春日》教学设计

人教三下 《古诗两首_咏柳、春日》教学设计

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语。

2、背诵两首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咏柳》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通)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喜一起走进迷人曲春天,看着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⑴“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⑵“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⑶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⑷“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⑴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⑵指名读,师生评议。

⑶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

师:你看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四、背诵古诗第二课学习《春日》一、复习导入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年级语文下册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三年级语文下册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细叶:柳树新生的又细又嫩的叶 子。 裁:裁剪。 似:好像。

· · · ·
《 古 诗 两 首 》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课文朗读 插图欣赏 作者简介 退出
· · · ·
《 古 诗 两 首 》
碧玉: 绿色的玉。 碧玉妆成一树高, 这里用来比 喻春天嫩绿 万条垂下绿丝绦。 的柳枝。
春 日
南宋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自学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 2、根据注释了解诗歌大意。 3、和同桌说说诗歌的意思。
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泗 水 滨
Shèng rì xún fāng sì shuǐ bīn 胜 日 寻 芳 到 泗 水 滨,
无数柳条垂下来像是绿色的丝带。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不知道这细细的嫩 叶是谁的巧手裁出 来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
原来是二月的春风这 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比喻 拟人
我来说
春风还剪出了……
诗意
春晓 返回
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能 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
在和暖的春风里,远远地看见了 一排柳树,那柳树…… 走近一看……
你看那高高的柳树, 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 真是青翠欲滴啊! 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 柔软绵长, 随风摇曳,多像绿色的丝带!
碧玉妆成一树高,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两首 咏柳 春日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两首 咏柳 春日 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案教案名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咏柳》与《春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诵读并背诵《咏柳》和《春日》这两首古诗,理解诗歌大意,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创设、朗诵示范、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验诗人的情感,学会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他们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作者贺知章和朱熹及其创作背景。

2. 学习《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理解诗句含义,解读诗词中的艺术形象和表达手法。

3. 引导学生通过诗词领略古代文人墨客对于春天的独特审美视角。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PPT课件,包括作者简介、古诗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等内容;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现春景与柳树的形象。

2. 学生准备:预习《咏柳》和《春日》两首古诗,查阅相关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春天在哪里”的话题引入,展示春日景象图片,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联想和讨论。

2. 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简述贺知章与朱熹的生平事迹以及两首诗的创作背景。

3. 古诗学习:逐句讲解《咏柳》与《春日》的诗意,辅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引导学生理解和想象诗句所描述的画面。

4. 分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诵或绘制诗词画面等活动,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对比两首诗在表现春天主题上的异同点,探讨诗人的情感寄托和艺术特色。

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仿写一首关于春天的小诗,并在课堂上分享。

同时,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更多的古诗,进一步提高文学素养。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咏柳》与《春日》中诗人如何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春天,以及古诗带给我们的美学享受和生活哲理。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朗诵、讨论、表演等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其对古诗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_咏柳_春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古诗两首_咏柳_春日

全文翻译
•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一样, • 千万枝柳条像那飘动的绿色丝带。 • 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 • 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简介
• 朱熹南宋著名的理 学家、思想家、哲 学家、教育家、诗 人、闽学派的代表 人物,世称朱子, 是孔子、孟子以来 最杰出的弘扬儒学 的大师。
古诗两首
咏。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简介
• 贺知章,字季真, 唐代诗人,著名书 法家。是李白的好 朋友,年少时就以 文章出名。代表作 《回乡》《咏柳》 传诵至今。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情朗读]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字词理解]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
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 装饰,打扮。 3.丝绦: 丝线编成的带子。这
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感情朗读]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诗句注释]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 作什么? (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枝是 “绿丝绦”?
[感情朗读]
咏 柳
贺知章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句注释]
“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 什么?
[填空练习]
1.(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
不知( 细叶)谁裁出,
剪刀)。 二月春风(
2 .《咏柳》的作者是( ), 他是 贺知章
( 唐 )代诗人。 言绝句。
3 .《咏柳》是一首咏物诗,是一首(七 )
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南宋 朱熹
朱熹 南宋哲学家。字 元晦(huì ), 他是宋 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也写过一些好诗,善 于寓哲理于形象,以 《春日》、《观书有 感》等较著名。
万 紫 千 红 总 是 春 。
等 闲 识 得 东 风 面 ,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 。
胜 日 寻 春 芳 朱日 泗 熹 水 滨 ,
[字词注释]
1 . 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 子,这里是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2 . 寻芳:游春,踏青赏花,寻找优美的 景色。 3 .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 . 等闲: 平常、轻易,不用费心。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 . 东风: 春风。n
[思考讨论]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 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 (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 “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 说说吗? (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 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知章
[了解作者]
贺知章
唐代著名诗人,书 法家,自号“四明狂客”。 会稽(jī)永兴(今浙江省萧 山)人。少年时以文章出 名,公元695年考中进士, 做过礼部侍郎。除《咏柳》 外,《采莲诗》、《回乡 偶书》也很有名。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在晴朗的日子里,我到泗水河边寻找春 色, 看到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轻易就可以看到春天的面貌,
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春天的景色。
[感情朗读]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