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复习概要

合集下载

完整版毛概复习要点

完整版毛概复习要点

---------------------------------------------------------------最新资料推荐------------------------------------------------------完整版毛概复习要点第一、六、七、八、九、十、十一章出大题,题型简答、论述、辨析第二、三、五、八、十二、十三、十四、十五章出选择题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大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3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P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的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创造性回答了在中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使之顺利地向社会主义转变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 3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带变得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推进化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江泽民创造性地回答了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概复习要点

毛概复习要点

毛概复习要点第一篇:毛概复习要点《毛概》复习要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3~4页)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及其相互关系(5~6页)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9~12页)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19~21页),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27页)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29页)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的国情和社会的主要矛盾(34页)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38页)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44~46页)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47页、49~53页)。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58页)2、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61~67页)3、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71~73页)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党的八大指出的国内主要矛盾(78页)2、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取得的意义以及必须汲取的经验教训(85~89页)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96~98页)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02~103页)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04页、108页)。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论断及重要意义(113页、115页)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115~119页)3、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的具体内容(121页)4、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及实现途径(123~124页)。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129~131页),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135~136页)3、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37~142页)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要点与特征(145)2、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145~146)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46)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151~152)5、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155~156)6、我国的国体与政体(157)7、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158)8、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160)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165)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163)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及重要意义(170)12、树立生态文明理念(174~175)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187~189)2、新形势下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192~193)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1、时代主题的涵义(196)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203~212)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214~217)2、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218)3、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221)4、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228~237)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1、党的性质和宗旨(238~239)2、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238~244)3、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243)4、新阶段党的建设面临的考验和危险(245),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44~252)第二篇:毛概考试复习要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要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历史进程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3.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4.实事求是路线的基本内容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三大法宝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8.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9.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1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14.“三个有利于”标准15.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16.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基本框架、基本特征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18.建设创新型国家19.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内容20.“三农问题”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21.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22.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2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2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6.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科学含义27.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发展29.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第三篇:毛概考试复习要点复习要点1、科学发展观2、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4、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的启示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8、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10、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1、新旧民主革命的区别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动力13、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14、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15、没收官僚资本16、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启示17、三大优良作风18、三大法宝19、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20、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2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2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2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24、社会主义本质2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26、发展是硬道理27、“三个有利于”标准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3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2、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3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34、改革是全面的改革3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3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37、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38、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39、非公有制经济成分4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1、新型工业化道路41、人民民主专政42、人民政协的职能43、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4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45、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46、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47、社会主义民主4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4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50、意识形态不能搞多元化5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52、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53、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与实质5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55、当今时代的主题5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7、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5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59、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两个范围的联盟60、如何看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61、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6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64、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65、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四篇:毛概要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概括和总结(2)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3)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2.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1)时代背景:革命战争,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转变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2)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实践3.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思想条件(2)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形成和无产阶级的发展——阶级基础(3)十月革命后世界历史进入了无产阶级革命与帝国主义战争时期——时代条件(4)对中国传统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文化基础(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实践——实践基础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5.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时代条件和国际背景:战争和革命——和平和发展。

毛概的概要

毛概的概要

毛概的概要第一章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4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P36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二章1、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P48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1)根本前提:一切从实际出发(2)根本途径:理论联系实际(3)实质和核心:实事求是(4)根本目的和验证条件: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P52(1)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发展和丰富。

(2)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3)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3、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以理论形态表现出来的党的思想路线,是由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和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

从理论结构上看,这四个基本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互相补充的统一整体,但它又不是不分主次的并列关系。

“实事求是”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三者相统一的概括,它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包含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原则,正确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等内容,因而是其它三个基本点的核心,但它并不能代替其他三个基本点。

4、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为什么要继续解放思想?怎样科学地理解理论创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1)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毛概复习概要

毛概复习概要

2010~2011学年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主义,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

在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把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长处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们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找到了一种新的实现形式,为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18.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战争与革命)19.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新民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1956年以前)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党的十四大(1992年):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现的;5,从经济运行看,法治起着基本的保障作用。

这些共性是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特征和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又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结合,就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如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性)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培育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3.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4.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它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毛概复习概要

毛概复习概要

1、【选择题】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哪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在知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把中国革命、见者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辨析】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多选题】3、中国共产党的哪次会议先后把【毛泽东思想】1945年党的七大,【邓小平理论】十五大正式使用,【三个代表】党的十六大,【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分别写进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几个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哪三大问题展开【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 {大题}5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6、【名词解释】实事求是的含义:【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7【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本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什么【实事求是】8、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主要矛盾、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P34【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生活,确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前提。

毛概 复习总概括

毛概  复习总概括
7.改善党的领导就是否定党的领导。
命题错误。(1)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2)改善党的领导并不是要否定党的领导,它和坚持党的领导是统一的。坚持党的领导是目的和方向,改善党的领导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手段和途径。改善党的领导是党为了应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作出的调整和完善,是为了更好的坚持党的领导地位。
因此,完全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容易导致对社会主义本身的否定;不承认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失误和不足,也无法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改革作出合理解释。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4.简述我国“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为“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所以新民主义社会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命题错误。(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两个概念虽然只有两个字的差别,但其性质却有很大的不同。(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所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3)新民主主义社会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但因为社会主义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所以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

毛概考试重点归纳2022

毛概考试重点归纳2022

毛概考试重点归纳2022一、历史背景与基本概念1. 中国革命前的历史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面临着帝国主义压迫和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初期的斗争•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党的初期的主要斗争形式为农民运动和工人运动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与实现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的新中国•实现道路是农民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统一战线为主要形式的革命道路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进行了英勇的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斗争•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最终取得了全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体系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2.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独立自主的经济建设道路•战略防御的军事路线•革命群众路线3.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4.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要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和实践要求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与实践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任务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当代中国发展的紧密关联3.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性成就•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重大成就•政治制度改革的历史性突破和取得的重大成就•社会事业发展的历史性进步和取得的重大成就4.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任务和历史性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任务和总体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过程和历史性变革四、党的建设和反腐败斗争1. 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和理论创新•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和根本任务•党的建设的新要求和新举措2. 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取得的历史性成果•反腐败斗争的基本原则和路径•反腐败斗争的历史性成果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3. 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和基本路径•全面从严治党的总要求和基本路径•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使命以上是对2022年毛概考试的重点内容的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完整版)毛概复习提纲

(完整版)毛概复习提纲

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有什么相互关系?(第5-8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选择: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a.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b.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c.独立自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2、毛泽东思想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如何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第10-17页)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的灵魂,贯穿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5.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3、“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什么?为何提出?它们相互之间有何关系?(第26-27页,也可参考专题课件)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的发展实际,顺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从破解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出发,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有制就主体地位的体现及其理解
●2、效率和公平关系的处理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重点)
●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意义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手段及其目标
●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7、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的原则
●第九章:
●1、我国的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制度
●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不可以照搬照抄西方的政治发展模式
●3、我国民主党派的地位与参政方式
●4、依法治国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意义
●第十章: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目标与指导方针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与构建、怎样看待文化软实力
●第十一章:
●1、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新时期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针和意义3、当代大学生如何积极投身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洪流
●4、对教育、收入分配、房地产调控、医疗制度改革等几大民生问题的思考
●第十二章:
●1、“一国两制”的最初提出和最早实践应用
●2、“一国两制”的内涵和意义
●3、台湾问题的由来和性质
●4、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第十三章: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政策
●2、对当今时代主题和国际形势的把握
●3、当今世界最大的全球性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经济组织
●4、经济全球化的体现和动力
●5、我国新时期的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之路)
●第十四章: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包括个体户、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人员等,他们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主体和性质
●3、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
●2、为什么要加强和改善党的建设
●3、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相关问题
●解题思路与技巧:
●选择题:体现选择特征,有取舍
●辨析题:判断分析,思辨性
●材料分析题:认真阅读,具体回答
●论述题:根据问题充分阐述自己观点和见解
●1、第一次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目标的会议分别是党的( )
●A、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B、十三大十五大十六大
●C、十四大十五大十七大D、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调控主要应当运用( )
A、单一的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D、财政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
●3、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文化成果
●D、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4、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出口和进口贸易额都位居世界第一
●B、我国目前是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的理事国
C、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提出了单位GDP碳减排的量化目标
D、我国已与亚洲和非洲所有的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有()
●A、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
●B、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
●C、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可以就国家大政方针和具体的重大问题向中共中央提出书面建议,或约请中共中央负责人交谈
●D、吸收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中的优秀人才到国家机关担任领导职务
●E、民主党派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重大问题提出建议和批评
6、当今世界格局和国际政治关系的基本特点是( )
●A、和平和发展仍是世界的两大主题
●B、求和平、促合作、谋发展成为时代的潮流
●C、世界已完全形成多极化的格局
●D、以联合国为主的全球性、区域性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E、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日益增大
●7、以下对经济全球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A、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B、经济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和合作
●C、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加速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参与的程度越高越好●D、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发展中国家应当联合起来抵制全球化进程
●E、中国应该循序渐进地参与全球化并注意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辨析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反映到思想文化上,必然要求“指导思想多元化”。

●人权问题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问题。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体现为在任何地方任何产业都占优势
●材料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