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化验管理制度
污水厂水质化验管理制度

污水厂水质化验管理制度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依据为了做好污水厂水质化验管理工作,加强对污水厂出水水质的监测和控制,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制定的依据是《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同时也结合污水厂水质检测实际情况,对水质监测工作进行规范管理。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污水处理厂的水质化验管理工作。
第二章水质样品采集与保存一、水质样品采集1. 水质样品采集应根据水质监测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点进行采集。
采样点应该是代表性的,能够准确反映出水体的整体情况。
2. 采集水样时,应使用干净的玻璃瓶、塑料瓶或其他合适的采样容器进行采样,避免受到外部杂质的污染。
3. 采集水样时,应注意采样点的水质变化情况,尽量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采集水样,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4. 采集水样时,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和污染,确保采样质量。
二、水质样品保存1. 采集的水样应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严禁过长时间保存。
2. 未送实验室检测的水样,应保存于4℃以下的环境中,避免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
3. 实验室已检测完毕的水样,应将其标注好,并严格保存,以备日后复核和比对。
第三章水质化验管理一、水质化验人员1. 水质化验工作由具备相关专业资质的人员进行,对水质化验人员的资质和技术要求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具备相关的化验能力和水质分析技术。
2. 水质化验人员应遵守相关的化验纪律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水质分析。
3. 水质化验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培训,提高水质分析技术和操作水平,不断提高水质化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水质化验设备1. 水质化验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化验设备和仪器,确保水质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实验室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测和校准,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3. 对实验室设备使用和维护进行规范管理,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水质化验质量控制1.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水质化验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标准、质控样品的准备和使用等方面。
水质检测化验室管理制度(合集5篇)

水质检测化验室管理制度(合集5篇)水质检测化验室管理制度第1篇1、化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试剂应有专人保管,分类存放,并定期检查使用及保管情况。
2、加强对剧毒、易燃、易爆物品、放射源及宝贵物品的管理将其放在阔别试验室的阴凉通风处。
凡属不安全品必需专人保管。
剧毒药品或试剂应存储于保险柜中。
要严格领用手续,随用随领,严格掌控领用量,并做好使用记录,不准在化验室内任意存放。
3、取用化学试剂的器皿应洗涤干净,分开使用。
倒出的化学试剂不准倒回,以免沾污。
4、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试剂要先了解其物理性质,再遵守有关规定进行操作。
5、配制各种试液和标准溶液必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配完后立刻贴上标签,以免拿错用错,不得使用过期试剂。
6、挥发性强的试剂必需在通风橱内取用。
使用挥发性强的有机溶剂时要注意避开与明火接触。
7、纯度不符合要求的试剂,必需经提纯后再用。
水质检测化验室管理制度第2篇1、精密仪器及宝贵器皿需有专人保管,并做好相关记录。
2、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和保养维护和修理,均应严格遵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上机人员上岗前应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机操作。
3、使用仪器前,要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仪器发生故障时,要查清原因,排出故障后方可连续使用。
决不允许仪器带病运行。
4、仪器用完后,要摆放到所要求的位置,做好清洁工作,盖好防尘罩。
5、计量仪器要定期校验、标定,以保证测量值的精准度。
6、对化验室内的仪器设备要妥当保管,常常检查,适时维护和修理保养,使之随时处于完好状态。
水质检测化验室管理制度第3篇1、化验人员必需认真学习化验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把握防备和处理事故的方法。
2、使用易挥发有毒有害的药品进行化验时,必需在通风良好的通风厨内操作。
使用极毒药品时,应注意防止中毒。
3、化验室的仪器、药品的摆放是依据取用便利及性质合理布置的,取用后必需放回原处,不得任意乱放。
4、禁止在化验室内吸烟、进食。
水质化验室室管理制度

水质化验室室管理制度一、室内环境管理1.1室内温度控制在20~25℃,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
1.2室内应保持清洁整齐,不允许堆放杂物,特殊物品应分类存放。
1.3室内墙壁、地面、照明设备等定期清洁,保持室内环境整洁。
1.4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清除室内异味。
二、仪器设备管理2.1室内仪器设备的放置应按照一定的规划和布局,确保室内空间的合理利用。
2.2仪器设备的运行、使用和维护应符合相关规定和说明书要求。
2.3每件仪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清洁、检查和校准,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2.4仪器设备应使用专用电源,并按照规定接地,确保安全使用。
三、耗材管理3.1耗材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
3.2耗材应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标识和存放,确保使用的合理性和方便性。
3.3耗材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工作台和仪器设备,确保室内环境的整洁。
四、样品管理4.1水样应按照规定的采集方法采集,并在规定时间内送至化验室进行检测。
4.2样品接收后,应及时进行编号、记录和存档,确保样品信息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3样品应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保存,不同样品应分类存放,避免互相污染。
4.4样品的处理和分析过程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避免误差和污染。
五、安全管理5.1室内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保证员工的安全。
5.2室内应建立安全意识和操作规程培训制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
5.3室内应制定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并在实际应急情况下及时启动预案。
六、人员管理6.1室内人员应遵守室内纪律,服从管理,不得随意更改实验操作和记录。
6.2室内人员应按照工作任务进行合理分工,确保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6.3室内人员应定期参加岗位培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技术素养。
6.4室内人员在工作中应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和经验分享。
七、资料管理7.1室内应建立完善的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对各类相关资料进行归档和存档。
水质检测制度

水质检测制度篇一:水质检验制度水质检验制度1、化验人员每天测定出厂水余氯、浑浊度、PH值四次,每天测定源水浑浊度、PH值、肉眼可见物等指标二次,并做好记录。
2、每月在管网末梢水采样点上采集水样一次,进行常规指标及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等指标检验。
并做好原始记录。
3、每年采集一次出厂水、管网末梢水、源水水样进行全分析,并做好原始记录。
4、化验人员进行水质检测时,发现超标现象,立即通知净水厂当班人员进行调整控制,确保水质达标。
篇二:水质检测制度水质检测制度 1 、碱度的测定A、当碱度>0.25mol/L时,取100ml透明水样,加人2-3滴酚酞指示剂,用0.05molH2SO4标液体滴定至无色,记录耗酸体积a;再滴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2SO4标液滴定至橙红色即为终点,记录耗酸体积b;B、当碱度<0.25mmolH2SO4/L水样时,取100ml透明水样,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此时溶液显红色,用0.005molH2SO4标液滴定至无色,记录耗酸a,再滴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0.005molH2SO4标液滴定至紫色即为终点,记录秏酸体积b。
2硬度的测定;A当碱度>0.25mmol/L按下表取透明水样,用高水样稀释至100mL.加人5mL NH3-NH4Cl缓冲溶液,2滴络黑T指示剂,在不断摇匀下,用0.005MEDTA标液体滴定至蓝色即为终点,记录耗标准溶液的体积;B、当水样在,<0.25mmol/L时的测定;取透明水样100mL加3MLNH3.NH4Cl缓冲溶液即2滴酸性铬蓝K指示剂在簖摇匀下,以0.001MEDTA标液用微量滴定管滴至蓝紫色即为终点,记录耗标液的体积。
3、氯化物的测定;取透明水样100mL,加入酚酞指示剂,若显红色用H2SO4标液滴至无色,若不显色则用NaOH滴至微红色,再用H2SO4标液滴至无色,再加入1mL铬酸钾指示剂,用AgNO3滴入至橙色即为终点,记录耗AgNO3体积测定后同时做空白试验,记录耗AgNO3的体积。
污水厂水质化验管理制度范文

污水厂水质化验管理制度范文污水厂水质化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污水厂水质化验管理,提高水质化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污水排放的水质安全,并保障环境的健康和生态的平衡,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该制度适用于污水厂水质化验工作。
第三条污水厂水质化验管理应遵循准确性、可靠性、保密性、合理性的原则。
第四条污水厂应设立专门的水质化验室,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确保水质化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水质化验监测第五条污水厂应每日进行水质化验监测,确保污水处理达标。
第六条污水厂水质化验监测内容包括主要污染物的浓度、PH 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
第七条污水厂水质化验监测应采用国家标准的化验方法和设备,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污水厂水质化验监测应按照固定的时间进行,如检测不合格,应立即进行复测,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水质化验报告第九条污水厂应定期编制水质化验报告,按时上报给上级环保部门,并向社会公示。
第十条水质化验报告内容应包括水质监测数据、化验方法、化验设备、结果分析及处理建议等。
第十一条污水厂水质化验报告应由专职水质化验人员编制,具体编制要求由环保部门制定。
第四章设备和试剂管理第十二条污水厂应配备适用的水质化验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污水厂应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试剂,并按照要求保存和使用。
第五章水质化验人员管理第十四条水质化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规定。
第十五条水质化验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水质化验工作,确保操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十六条水质化验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第六章计量器具管理第十七条污水厂应配置适用的计量器具,并定期进行校准和检验,确保计量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八条污水厂应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账和档案,确保计量器具的跟踪管理。
第七章环境安全管理第十九条污水厂应定期对水质化验室进行环境安全检测和保养,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水质化验室的管理制度

水质化验室的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水质化验室的管理工作,保障水质化验室的正常运转,提高水质化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水质化验室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水质化验室是水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对水质进行监测和分析,为保障水质安全提供数据支持。
第四条水质化验室应当遵循《水质监测规范》、《水质分析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化验工作。
第五条水质化验室应当定期对化验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第六条水质化验室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化验数据和文档的管理和归档。
第七条对于水质化验中的异常情况,水质化验室应当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八条水质化验室应当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内部审核机制,保证化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九条水质化验室应当设立化验室负责人,负责整个化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条水质化验室应当设立化验室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并明确其岗位职责和权限。
第十一条水质化验室应当定期组织化验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二条水质化验室应当建立化验数据的审核和复核机制,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三条水质化验室应当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指导手册,对常见的化验故障和事故进行预案编制和培训。
第十四条水质化验室应当定期召开例会,对化验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质量管理第十五条水质化验室应当建立质量管理手册,明确各项管理制度、流程和要求。
第十六条水质化验室应当建立标准操作流程,确保化验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第十七条水质化验室应当建立化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记录和保养计划,确保化验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八条水质化验室应当建立化验原始记录和化验结果的存档和归档制度,确保化验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完整性。
第十九条水质化验室应当定期参加国家、地方水质监测组织的质量评价和比对活动,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质化验室的管理制度

水质化验室的管理制度1.引言水质化验室是负责对水体进行化学和生物分析的重要实验室。
为了确保水质分析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质化验室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试剂管理、样品管理和质量保证等方面。
2.人员管理2.1 岗位职责水质化验室需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包括实验员、质控员、主管等。
实验员负责进行水样分析实验,质控员负责监督实验过程的质量控制,主管负责对实验室的总体管理和指导。
2.2 培训与考核水质化验室需定期组织培训,包括实验技能培训、安全培训和质量管理培训等。
培训内容应与实验室的具体需求相结合。
此外,应建立考核制度,对实验员的实验技能、安全操作能力和质量意识进行考核。
2.3 安全保障水质化验室需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实验员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此外,还需建立紧急事故应急预案,做好事故应急处理准备工作。
3.设备管理3.1 设备验收与登记水质化验室在引进新设备时,应做好验收工作,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
验收合格后,应及时登记设备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规格型号、购入日期等,方便设备管理和维护。
3.2 设备维护与保养水质化验室应制定设备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校准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此外,还需建立设备故障处理制度,及时解决设备故障和损坏问题。
3.3 设备存放与管理水质化验室应建立设备存放管理制度,明确设备存放的位置和条件要求。
设备存放时应注意防潮、防尘和防震,并做好设备清理工作,保持设备的整洁。
4.试剂管理4.1 试剂采购与验收水质化验室应建立试剂采购管理制度,确保试剂的质量和适用性。
采购试剂时应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并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验收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2 试剂标识与储存水质化验室应对试剂进行标识,包括试剂名称、浓度、保存条件等信息,并按照试剂的特性和要求进行储存,防止试剂受潮、受热和受到其他污染。
水厂水质检验制度范本

水厂水质检验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供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自来水厂水质的检验、管理及监督工作。
第二章水质检验组织机构第三条自来水厂应设立水质检验室,负责供水水质的检验工作。
水质检验室应配备与供水规模和水质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人员和仪器设备。
第四条水质检验室的主要职责:1. 负责对水源水、净化构筑物出水、出厂水和管网水进行水质检验。
2. 制定和实施水质检验计划,对水质进行全程监控。
3. 建立水质检验档案,记录检验数据,及时向厂领导报告水质情况。
4. 负责水质检测仪器、设备、化验药剂的购置、配备、使用和管理工作。
5. 对检验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提高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第三章水质检验内容与方法第五条水质检验内容包括:1. 水源水检验:包括水质硬度、pH值、浑浊度、色度、嗅味、微生物指标等。
2. 净化构筑物出水检验:包括水质硬度、pH值、浑浊度、色度、嗅味、微生物指标等。
3. 出厂水检验:包括水质硬度、pH值、浑浊度、色度、嗅味、微生物指标等。
4. 管网水检验:包括水质硬度、pH值、浑浊度、色度、嗅味、微生物指标等。
第六条水质检验方法应采用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检验法,包括化学分析、生物检验、仪器检测等。
第四章水质检验制度与流程第七条水质检验应实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从水源水到管网水每个环节都要进行水质检验。
第八条水质检验流程:1. 水源水检验:对水源进行人工巡查、在线监测和人工检测,确保水源水质合格。
2. 净化构筑物出水检验:对净化构筑物出水进行每小时检测,确保水质合格。
3. 出厂水检验:对出厂水进行三级检测,即净水车间每小时检测、水厂化验室每天检测、水质监测站按照国家卫生标准检测。
4. 管网水检验:对管网末梢水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水质合格。
第五章水质异常处理第九条一旦发现水质异常,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鹏跃供暖有限责任公司
水质化验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和《低压锅炉水质标准》,防止锅炉结垢、腐蚀,确保锅炉安全经济运行。
2、认真做好化学监督和水处理工作,锅炉的软化水、锅水应达到现行GB1576《低压锅炉水质标准》的规定。
3、化验人员在正常班每班对原水化验一次,化验项目包括硬度和PH值;正常班每2小时对补给水化验一次,化验项目包括硬度,PH值,并监视除氧器显示仪;正常班每两小时对循环水化验一次,化验项目包括硬度;正常班每2小时对软化水化验一次,化验项目包括PH值。
4、水处理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做到“四标一保”即仪器、设备符合标准;试剂、溶剂符合标准,采样方法符合标准;分析操作符合标准;保证分析数据准确。
5、及时向司炉工,班长和管理人员反映情况,提供水处理的准确数字,当好锅炉安全的参谋。
6、认真填写水质化验记录和软水设备的运行记录,对水处理设备要经常检修,保持清洁和正常使用。
7、爱护仪器、设备,经常保持室内整洁,认真填写水质记录、洗罐记录,交接记录,以便备查,填写时要认真、准确、真实、可靠。
8、水处理设备每年进行一次外部检查,每两年进行一次内部检查。
密切注意树脂的交换性能,必要时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