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号教室奇迹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师读书感悟7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师读书感悟7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教师读书感悟【篇1】这本书却让我第一次知道,那个教师在校园中遇到的事情,和我们老师现实生活中遇到过的差不多;那个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相处中产生的困惑,在我们的校园中也会困扰着多数教师。
一直以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巨大,以为我们在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他们不存在,甚至以为他们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和我们不一样。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个充满惊讶和感动的过程。
这是因为我从这本来自大洋彼岸的、以前从未知晓的教师的书中,竟然读到那么多熟悉的东西。
雷夫用自己的教育的热忱感染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使他们步入成功,终生受益。
他的开头非常有趣,是写发生在教室里的一件事,这件事雷人在帮学生点燃酒精灯时不小心点燃了自己的头发却没有发现,其他的学生都来拍打教师的头。
这一故事,看似简单,却发人深省:第一:什么时候我能这么投入教学?第二:什么时候可以让学生这样“打”教师?也正因为有上面的一把教室里的火让雷夫从一个普通的教师向一个伟大的教师转变,“要达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牺牲的,需在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同时付出巨大的努力。
毕竟,教育是没有捷径的”。
雷夫老师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以信任取代恐惧。
这应该是每一个教师应该明确的,破裂的信任是无法修补的,除此之外其他事情都可以补救。
“以信任取代恐惧,要是你破坏了我对你的信任,也应该有赢回信任的机会,但这要花很长的时间。
”我们平时都是强调同学之间要互相信任,学生要信任老师,好像学生信任老师是必然的,是应该的,但信任应该是相互的,很多时候老师对于学生却一直不太信任……今年班里转来一位新学生,这个学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学生,纪律差,上课说话声音大,不写作业,撒谎,破坏纪律……每天来的班里,学生和任课老师都会向我投诉于航今天的表现简直差急了,可以说他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差生。
开学第一个月对我和于航来说都是艰难的,我要好好教育他,让他尽快把纪律搞好;而他要试着调整自己,尽快的适应环境,因为我知道他每天也生活在惶恐中,害怕管不了自己又破坏纪律,同学们又向我告他的状,在我苦口婆心的引导和他的努力下,他的进步很快,但是还是会说有谎不写作业的情况,我对他也渐渐失去了耐心。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第56号教室的奇迹》是一本杰出教师写的敢于创新、坚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正确教育之书。
这本书讲述的是:美国一位小学教师雷夫静心教育他班里的学生,使一届又一届平常的学生成长为一批批的人才。
本书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重在教育的过程。
作者以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56号教室中他和学生的故事。
这些故事,在许多教师身上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
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使人们看到教室与教室原来可以如此不同!教室与操场原来有如此大的差别。
“数以万计的教师都在努力的另辟蹊径,我亦如此。
”作者雷夫·艾斯奎斯在自序开头的一句话吸引了我。
我认为自己从事“真正的”教育才一年的时间,我也正如作者所说的那样在“努力的另辟蹊径”。
每一个班,每一批孩子都是不同的,所以尽管经验丰富也需要不断的改良,不断的“另辟蹊径”。
就在洛杉矶的中心,一间又小又破的被称作56号的教室里,把各种各样的知识以快乐的身边事的形式出现在孩子们的周围,让孩子们在快乐中体验和接收这些信息。
在这种正向的指导下,雷夫老师把一批批的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
开篇,他就告诉我们要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和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全面而详细地阐述和介绍了雷夫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有效行动。
雷夫倡导“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他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他运用了“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取悦某人---我要遵守准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这第六阶段的道德要求与儒家思想所倡导的“慎独”不谋而合。
他在教学中,培养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注重写作的培养,并在游戏中学习数学,他让学生热爱地理和历史,和学生做实验,培养学生音乐和美术的修养,热爱运动,学会管理自己的财务。
感悟《第56号教室的奇迹》

感悟《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作者:李海远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8期摘要: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中不免迸发诸多感叹,深深的为雷夫老师的智慧和真诚所感动。
于是在心底就有着些寻求这本书的真谛的想法,在这本书里,读到教育方法、读到教育智慧、读到教育理念、读到教育的精髓。
关键词:教育理念;爱;思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中不免迸发诸多感叹,深深的为雷夫老师的智慧和真诚所感动。
于是在心底就有着些寻求这本书的真谛的想法,在这本书里,读到教育方法、读到教育智慧、读到教育理念、读到教育的精髓。
可谁又曾深深地挖掘到这些动人的教育故事背后是否又有怎样的曲折在启示着我们,在鼓舞着我们。
在这本书里,我至少读出了以下东西:第一,教育的真谛就是“爱”。
我们经常说,没有爱就沒有教育。
可真正在教育实践中,是否用一颗真诚的心灵去爱学生,就表现在教育行为的细细点点的事情中。
在《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里,不乏这样的故事在敲击着我们每位老师的灵魂。
在处理“三年级生艾力克斯的书包很乱”这件事中,“艾力克斯的老师原可以利用他的书包进行机会教育,但他却对着艾力克斯大吼大叫,还把书包里的东西全都倒在桌上给同学看。
接着,他叫学生去他车上拿照相机,把桌上的一片狼藉拍下来,还对艾力克斯说,他会在家长返校夜向所有来宾展示这张照片,让大家知道他有多邋遢。
最后,这位老师还做了一件事情;他对全班同学说,大家如果有垃圾要丢,不要丢到垃圾桶,直接丢到艾力克斯桌上就好了。
”这个故事也很可能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为了管好清洁卫生,我们也照过相,也这样“严厉批评”过不讲究清洁卫生的孩子。
但雷夫老师认为“艾力克斯的老师显然残忍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对的”。
读过全文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雷夫老师的对这件事的反应是自己的一种本能的行为,也没有上升到如何的理论高度去认真学习和研究,而是发自内心的出于对孩子的真诚的爱。
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爱孩子,一切正确的判断和行为是不需要经过思考的。
56号教室的奇迹介绍

一、漫遊世界(續)
另一種挑戰是開放給全班學生答題, 稱之為-「舉手搶答題」。不過,必頇附 加「得四扣七」的重要規則,也就是答對 得四分,猜錯扣七分。 會這麼做的原因是要強調-「先思考 再說話」。學生們一旦學會三思而後行的 技巧,在學校和人生中的每個領域都會有 更好的表現。
二、學習的延伸
(一)影片欣賞-優質的紀錄片可以啓
孩子用功讀書的理由大致可分為下列三項〆 1. 學生置身第56號教室讓他們感到自在,他們不怕 犯錯。他們知道沒有人會嘲笑獲斥責他們。 2. 不用帶功課回家。在課堂上,孩子們有三十分鐘 的時間回答二十個問題。老師大概用約五分鐘教 授文法技巧,剩下二十三分鐘讓他們答題。只要 在上課沒完成的,都算是回家作業。所以他們知 道利用上課時間全部寫完比較好,如果不懂的地 方可以問同學和老師。 3. 孩子們想在課堂上寫完功課最主要的原因,是 「恐怖重寫」的東西。老師要求學生至少要答對 九題文法題才會過關,只是要他們一次又一次地 重寫作業,直到熟稔作業所練習的技巧為止。
〄用信任取代恐懼 多數人都有玩過信任練習的經驗〆有人 向後倒,另一名同學接住。這種接人遊戲就 算連續玩過一百遍,只要有一次朋友開玩笑 故意不接住你,你們之間的信任就永遠破裂 了。破壞信任是無法修補的,除此之外其他 的事情都可以補救。 為人父母、師長,總是對孩子們發飆, 往往也氣得很有理由。然而,遇到學生不懂 的時候,絕對不該感到沮喪。我們應該用積 極的態度與耐心來面對問題,打造出立即、 持久,而且凌駕恐懼的信任。
步驟二、三 每週作文和每月讀書心得
每週作文
每個星期五都會出「每週作文」的作業給學生, 並在隔週繳交。 每月讀書心得 指定學生閱讀難易度較低的書籍,並將說做評 估,將讀書心得分成幾個小單元,每個單元都反應 了小說中的某個元素,包括〆主角、反派、衝突、 故事背景、情結、高潮、結局,以及主題。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

《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读书笔记这段时间静下心来拜读了《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我想作为一名教师,不论身处何处,都需要对职业的热爱、人性的洞察和对生命的尊重。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主角雷夫老师一直在洛杉矶市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的老师。
这所学校是美国第二大小学,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家庭贫困,多是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移民子女。
而且第56号教室是一间漏水的教室。
硬件不行,软件也不行,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在同一间教室包揽了所有的课程,从1981年工作至今,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那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在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
雷夫老师因为自己的创新工作而成为美国最受尊敬的教师之一。
他是惟一同时获得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M.B.E勋章和世界知名主持人欧普拉“善待生命奖”的人。
他把奖金捐给了所在学校和学生,并成立了“霍巴特莎士比亚”慈善基金。
每年都有上千普通家庭的学生希望加入雷夫的班级来改变人生,也有人用百万年薪来挖这位小学教师,但雷夫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雷夫老师提供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包班教学(由一个老师教授所有的课程)的典范,无论在语文、数学、社会、自然、体育、综合活动,甚至班级管理,都有很好的策略。
他组织学生旅行、欣赏电影、表演戏剧。
最特殊的是,他们透过教室内的一套经济体系学习如何处理金钱。
他要孩子每天阅读,不是为了参加测验、更不是做表面给人家看,而是因为喜欢书本才阅读,雷夫老师说:“阅读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最乐此不疲的一个活动。
”孩子们借由阅读及观赏伟大的文学作品及影片,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
每个老师都抱怨上课时间不够,无法教课外的东西,但是第56号教室却可以,雷夫老师是怎么办到的呢?他做的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推广的课程整合。
任何跟生活或社会有关的知识都可以融入题目。
读书分享《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PPT课件

作者:雷夫·洛杉矶市霍巴特小学的五年 级教师。荣获“总统国家艺术 奖”、1992年“全美最佳教师 奖”、 以及英国女王颁发的大 不列颠帝国勋章(M.B.E)等。
-
2
这是一名教师倾其所有精力、美德与创造力,赋予 学生的厚重的爱!
-
3
这所学校是美国第二大小学,高达九成的学生家庭 贫困,且多出自非英语系的移民家庭。可是,就是在这 样恶劣的环境下,雷夫老师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 他独创的阅读、数学等基础课程深受孩子们喜欢,他们 如着迷般每天提前2小时到校,放学后数小时内仍不愿离 去。学生不仅能在全国标准化测试中取得高居全美标准 化测试前5%,而且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 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这一切奇迹的谛造者就是 ——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这位心灵导师,教给学生一生 受用的技巧,以及人格、信念的培养。
-
5
丽莎,是雷夫老师班中学习基础很差的一名学生,有 一天交作业时丽莎没有找到她的作业。雷夫老师并没有 大发雷霆,而是轻声地,带着微笑对她说“我相信你已经 把作业做好了。”并借此机会让诉丽莎认识到不应乱放东 西,让丽莎找两名好朋友帮她整理资料夹。他的这种做 法“让原本会往坏处发展的事情朝好处发展。”“再接下来 的一整年里,丽莎再也不曾忘记带作业。”这正是“随风潜 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做好的教育。
-
7
这本书其实就是雷夫老师在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 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创造了一间充满爱与奇 迹的第五十六号教室。诠释着一个老师的爱,也证明着 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
-
8
1、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 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2、以信任为基础、毫无恐惧的教室,是孩子们学习的绝 佳场所。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体会---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怀着欣喜的心情,我读完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
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最初走上教师岗位的那份希冀:带着每一个天真快乐的孩子,徜徉于知识的海洋,度过多彩而欢快的童年。
年轻人的激情总是来得热烈,也容易在挫折中退却。
当在工作中总遇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孩子,并且多次努力无果之后,无奈渐渐取代了当初的希冀,我也成了众多平凡中的一员。
而雷夫老师用25年的坚持告诉了我。
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事业,小小的教室的也能创造出奇迹。
他让我知道了“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这个简单而又崇高的教育境界凝聚了多少关爱与智慧。
是的,“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
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
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教师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教师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读完了这本书,我觉得雷夫老师不仅让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更重要的是他让孩子有了积极向上,认真做事的人生态度。
“Be nice,Work hard.”是他们的班训,也是孩子们受益终身的人生信条。
从雷夫老师的身上,我学会了很多,也思考了许多,改变了许多。
这本书让我收获颇丰,也让我的孩子们获益非浅。
我学会了宽容。
“在第56号教室,我们不取笑或揶揄他人,无论我们做什么,这个原则不会变。
”“犯错的队友需要我们的支持,而非嘲弄。
”是的,犯错的学生也需要我们的帮助,而非呵斥。
班上的孩子总喜欢向老师打小报告。
对于这种现象,我一直认为,从管理层面来讲这样的现象有利于老师管理班级,但从学生发展的层面来说,这种行为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影响了同学之间的和谐。
如何处理好这种现象,我一直很为难,置之不理吧,纵容了学生的错误;管了吧,又滋长了打小报告的不正之风。
看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之后,我终于想出一个比较折中的办法。
第56号教室的奇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耐人品读,韵味隽永。
这本书既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煽情的文字,但为什么能成为风靡全球,畅销的如火如荼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再一次品读了这本书。
雷夫老师把一间40平米的教室延伸至更大。
正如伊建立在为本书写的序中提到的,“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
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
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
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雷夫老师用爱心和信任让学生失去了害怕之心,让他们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
下面是我拜读此书的几点收获和看法:一、“道德发展六阶段”其实是一种“自我革命”我们知道蔡林森老师的《教学革命》是一种提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法。
细细品读之后,我发现雷夫老师其实也是在推广一种革命,它是“道德发展六阶段”。
其内容是: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别人。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别人。
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因为“六阶段”体现了自我的过渡与飞跃,所以说“道德发展六阶段”其实是一种“自我革命”。
二、只有有理想、有激情的优秀教师才能创造奇迹朱永新先生说过“一个有理想的教师,必须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的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
对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来说,平静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激情。
”我认为只有爱岗敬业,并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才能创造辉煌。
决不能像红楼中的贾雨村具备教师的能力,而一心以为有鸿鹄,没有职业的兴趣,不肯“恋栈”,息隐园林,垂钓溪上。
在这一方面雷夫堪称楷模。
我佩服雷夫老师的智慧,更惊叹于他的谦和,耐心,毅力和对工作的热情。
雷夫老师有着旺盛的精力,他带着学生搞乐队、看电影、排练莎士比亚的剧本、做实验、出去旅游,并且乐此不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本好书一生受益
读《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体会
华龙区四中冯焕芬
昨天学校共同谈了《读56号教室的奇迹》的感受,与大家一样,我也有同感。
这本书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而且可以学到许多可以直接操作的东西。
书中第4页有这么一段话:这年头,大多数教室都被一种东西控制着,那就是“害怕”。
老师们害怕:怕不受爱戴,怕说话没人听,怕场面失控。
学生们更害怕:怕挨骂,怕被羞辱,怕在同学面前出丑,怕成绩不好,怕面对父母的盛怒。
读到这里,我很受触动,雷夫将我们教室的现状概括为“害怕”两个字,一针见血。
就像雷夫所说的,我也必须痛苦地承认这个事实,班上很多孩子之所以守规矩,是因为他们害怕。
就在不久前药家鑫一案中,法庭上药家鑫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我害怕".因为他有一个标准的严父,父亲是”恐惧”的代名词.出事后他怕父亲知道,以至于酿成大错。
可见害怕会导致人品格扭曲。
而雷夫老师的教育六阶段则把学生的品格和态度培养到了最高境界。
雷夫老师把一批批的孩子变成了“爱学习的天使”,他之所以成为优秀的教师是因为教出了优秀的学生。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以数学的教学为例。
正像文中提到的,“数字的研究是门极端的学科,孩子不是爱它,就是恨它”。
好多学生觉得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没有语文那种诗意、伤感、欢乐,也没有音体美的愉悦、宁静、伤
感。
那么,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呢?雷夫的观点就是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恐惧感,他没有把整堂课的时间拿来做练习,而是尽力去帮助孩子理解数学,学着喜欢数学。
第一,让学生克服对数学畏难心理。
作为数学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不能让自己的一些无心之语伤害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发现,让孩子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好多老师喜欢运用“题海战术”来训练学生,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来换取所谓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二,让孩子喜欢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喜欢数学,就一定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呢?有时我会责怪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发言不积极,其实想想这都是因为课上的内容枯燥不能吸引孩子造成的。
雷夫老师有时整晚不睡觉就是在研究如何让课堂有趣,但又是包含很多知识的。
不同年级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不同内容的游戏。
这个游戏带来的欢笑和兴奋感受,以及让学生们学到的许多事情,都是做练习题无法达到的。
回到现实,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我将努力以“让学生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为目标,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学习方法指导,使学生不断地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