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产业年度大典 安全决定应用成败 -下共21页文档
浪潮KaiwuDB_1.0__打开数字化转型新思路

■邹玉泽1.0当前,数字化转型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从中国制造新基建到“十四五”规划政策的主基调,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时代发展的新机遇。
Gartner认为,数字化利用数字技术来改变商业模式,并提供新的收入和价值创造机会,是转向数字业务的过程。
从中可以提炼出数字化的3个关键点:改变商业模式、实现价值创造、转向数字业务。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企业数智化转型分为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3个阶段,数据是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的核心基础,催生了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能源、智慧交通等新领域新赛道。
究竟什么是数字化转型?以制造业为例,数字化转型将制造商智能传感器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结合,赋能企业的监控、采购、生产和运营等各个环节,并识别潜在风险,从而帮助企业持续优化流程,规避问题发生,保持最优级别的业务运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数字化,最大的难题不在技术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个简单项目,而是一个复杂且漫长持续的过程,会面临很多问题。
随着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发展,标志着我们正在加速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
IDC发布报告称,中国物联网连接规模2022年达56亿个,预计到2026年将增至约102.5亿个,复合增长率约18%。
面对如此量级的物联网设备所产生的数据,及其衍生的数据又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
与此同时,海量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决策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要求访问速度逐渐加快,对数据价值的挖掘越来越重视。
这些对系统的收集、存储和计算能力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然而,现有大数据处理平台普遍架构复杂臃肿,不同厂商的组件并非全部开源;同时现有处理方式在性能上很难满足实时分析决策的需求;再者,随着越来越多的生产环节开展了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导致业务系统愈发庞大和复杂,海量并发和低时延的需求骤增。
此外,随着边缘技术的发展,更多对实时性要求非常高的业务逻辑被顺延到边缘端,如何使得云边端相互协同成为了新的刚性需求。
在物联网场景下,面对庞大的时序数据处理需求,Oracle、PostgreSQL等传统关系型数据库越来越吃力,时序数据库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