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2019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单元综合测试题 (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一、选择题1.小明和小丽站在路边等校车,小丽说自己是运动的,她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路灯B. 路边的树木C. 小明D. 驶来的校车2.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1/3,则( )A.甲通过的路程是乙通过路程的1/3B.乙所用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1/3C.通过相同的路程,乙所用的时间是甲所用时间的3倍D.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是甲通过路程的3倍3.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 山B. 船C. 房屋D. 河岸4.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方法是()A. 看速度大小B. 选定参照物C. 看路程长远D. 看地面5.我们都知道“刻舟求剑”的故事,当船行靠岸后,从记号处下水不能找到剑,这是因为剑主选错了参照物.要确定落水之剑的位置,剑主应选择的参照物是()A. 船夫B. 其它行驶的船C. 流水D. 河岸上的树木6.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选项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A. B. C. D.7.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A. 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 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 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D. 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也不是变速直线运动8.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可以先把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

如图12-3-5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为长度相同的三段,分别测量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确定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

由图可知,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图12-3-5A. 不变B. 逐渐变大C. 逐渐变小D. 先减小再变大9.汽车的速度是10m/s,读作()A. 每秒10米B. 10米每秒C. 10每秒米D. 10米秒10.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A. 天平B. 温度计C. 刻度尺D. 钟表11.如图所示为“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飞行器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 在完成对接后,“神舟八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是静止的C.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质量D.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在轨道上运行时没有惯性12.如图是小明做“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图中的停表(停表每格为1s)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关于小车通过上、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和平均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 t AB<t BCB. t AB=t BCC. v AB>v BCD. v AB<v BC二、填空题13.南京到北京的特快列车,第一天21:30从南京出发,第二天7:30到达北京,共经历了________h.14.如图所示是刻度尺测一物体长度时的情景,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2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新沪科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2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新沪科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全册2 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新沪科版)一、填空题1、完成下列填空:(1)270km/h= m/s(2)40m/s= _____ km/h2、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1)课桌的高度大约是80(2)大人行走的速度是130(3)运动员100米跑的时间是11(4)教室的面积是753、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河岸上有树木和房屋,以树为参照物,人是的,小船是的;以船为参照物,人是。

4、传送带上正在传送井下开采出的煤,选择为参照物,煤是运动的,如果选择为参照物,煤是静止的。

二、选择题7、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测量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B、误差是测量时未遵循操作规则而引起的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D、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试验方法,可以减少误差8、新《龟兔赛跑》的寓言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大觉,等它突然醒来,发现不好,撒欢似的跑到了终点后发现乌龟还未爬到终点,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兔子比乌龟运动的路程长B、乌龟始终比兔子运动的路程长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9、在室外量出40m的直线路程,每隔10m做一记号,在各处均站有一人记时,发令抢响,一同学开始起跑,各记时员同时记时,分别记下该同学经过他们记号处所用的时间,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析数据得到:通过第1个10m,所用的时间为 s;通过第2个10m,所用的时间为 s;通过第3个10m,所用的时间为 s;显然通过相等的路程,10、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若加油机的速度为600km/h,则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尽可能是()A、0 km/hB、等于600km/hC、大于600 km/hD、小于600 km/11、有位诗人做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船D、风和地面12、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或路程无关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速度随时间或路程的改变而改变13、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A、3:1B、3:4C、5:3D、4:314、测一张报纸的厚度,下列方法可行而正确的是()A、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量B、将报纸连续对折5次,测出总厚度再除以10C、将报纸连续对折5次,测出总厚度再除以32D、上述方法都不正确15、物体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则整个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为()A、5m/sB、4.8m/sC、17.5m/sD、16.7m/s16、小红在学校百米跑道上测自己正常步行的速度,他计时开始为9时5分10秒,计时结束为9时6分40秒,则小红正常步行的速度为()A、0.6m/sB、0.9m/sC、1.1m/sD、5.0m/s三、实验题17、在测量纸片下落速度的实验中:A、应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B、所选用的器材有哪些?C、写出测量步骤和下落速度表达式?D、设计表格,记录测量数据。

2019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练习题 (新版)沪科版

2019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练习题 (新版)沪科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考点1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成绵乐高铁开通两年来,极大地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

列车启动后,坐在车上的小明同学觉得站在站台上的安全员在向后运动,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列车是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

图12.两列火车如图2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考点2 长度、时间、速度的估测3.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 )A.158 mm B.158 cmC.158 m D.158 km4.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 mm的细颗粒物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 km/h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5 s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 dm5.小蒋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A.实心球成绩为40 mB.立定跳远成绩为10 mC.跳绳1 s跳100次D.1000 m跑步用时4 min考点3 长度、时间和速度的测量6.如图3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图37.小军用刻度尺和数字钟(时:分:秒)测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速度,木块滑动的位置与时间如图4所示,则木块在A、B间滑行的距离为______ cm,滑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cm/s。

图48.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柳测量小明跑40 m的速度。

(1)小龙和小柳用_____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 m的路程。

(2)小柳担任计时员,他用___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测量小明跑步的时间,他应站在________(选填“起点”或“40 m”)处。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学科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学科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学科单元检测卷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I 卷)一、单选题1.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地球绕着太阳转 B .高速列车疾驰而过 C .溪水潺潺地流动D .小明今年长高了2cm2.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 .“歼10”战斗机B .加油机中的飞行员C .地面上的房屋D .“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3.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 .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C .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 .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4.在《与朱元思书》中有这样一句诗句“风烟俱静,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乘坐着船随江水飘荡,任凭船随水漂去。

从物理学角度,若诗人认为船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诗人自己B .空中飞鸟C .岸边青山D .天上云朵5.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A .v v >甲乙B .v v <甲乙C .v v =甲乙 D .无法确定6.三个物体在运动,甲在30min 内前进了1.75km ,乙在1 h 内前进了3780 m ,丙在10 s 内前进了10m ,那么甲、乙、丙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关系是( ) A .v v v 甲乙丙>> B .v v v 甲乙丙<< C .v v v 乙甲丙>> D .v v v 乙甲丙>>7.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作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生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 .前2s 内,小华跑得较慢D .在0-8s 内,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等8.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D.9.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如图所示,分别为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而世界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而世界单元综合测试(新版)沪科版

第二章运动而世界一、单选题1.在测量学生用课桌高度时,下列各种刻度尺中应该优先选择 ( )A. 3米长的厘米皮卷尺B. 20厘米长的毫米直尺C. 1米长的毫米钢卷尺D. 10厘米长的0.1毫米的游标卡尺2.下列各种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A. 百米赛跑中正在进行冲刺的运动员B. 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匀速转动 D. 小孩从滑梯上沿直线匀速下滑3.如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4.下列记录结果中,正确的是()A.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 小明的身高约为168cmC. 教室的宽度约为60cm D. 一张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70cm5.小明坐在行驶的汽车上,他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后退。

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 树木B. 电线杆 C. 房屋 D. 汽车6.下列仪器中,用来测量时间的是()A. 刻度尺 B. 量筒 C. 天平 D. 停表7.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每小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下面哪个科学概念()A. 质量B. 时间 C. 路程 D. 速度8.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9.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 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C. 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10.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 你的指甲宽度约为1dm B. 你的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 人正常眨一次眼的时间约为10s11.下列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踢出去的足球B. 手表上的秒针C. 从树上掉下的苹果D.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快慢不变地行驶12.图所示是小明在实验室中测小球在斜面上的平均速度,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拍摄一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球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B. 小球从点运动到点用时C. 小球从点运动到点通过路程D. 整个运动过程平均速度为二、多选题13.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车相对于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动,下列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甲车必向西行驶B. 乙可能向东行驶C. 丙车可能向西行驶D. 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14.经典故事《闪闪的红星》主题歌中有句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写的是竹排随水漂流时主人公看到的景物.从运动和静止的观点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以水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 B. 以大地作为参照物竹排在“游”C. 以大地为参照物青山在“走” D. 以竹排为参照物青山在“走”15.如图所示为小车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即通过频繁开启闪光灯在同一张照相底片上得到小车运动到不同位置的照片,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间隔时间均为0.1s,且第一次闪光时小车的前轮恰好从A点开始运动。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沪科版八年级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如图1,物体的长度为____。

图1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某物体长度时,四次测量结果记录如下:24.49 cm、24.47 cm、24.38 cm、24.48cm,该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

3、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____________叫机械运动,简称_______。

这里的另一个物体,即事先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__________。

4、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以_______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以为________参照物是运动的。

由此可见,同步卫星绕地球转动一周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

5、⑴5m/s=________km/h ⑵36km/h=________m/s6、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1,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________。

7、“朝辞白帝彩云间,前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

从物理学角度看,以________为参照物,舟中人是运动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舟中人是静止的。

8、如图1所示是骑自行车的人与跑步者在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该图象能够获得的有关运动方面的信息有:信息一:他们同时开始运动;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信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图21、一只茶杯的高度最接近()A、1mmB、1dmC、1cmD、1m2、用一把尺子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3、在特别潮湿的环境中,木制的刻度尺因受潮而膨胀,现用受潮后的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会()A、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大B、测量值的误差大,测量值将比真实值小C、测量值没有误差D、测量值将是错误的4、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齐摄入镜头。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沪科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综合测试题(新版)沪科版含答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如图1所示为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

某顾客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该顾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图1A.顾客本身B.扶梯C.大楼地面D.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2.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的运动情况是()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3.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PM”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mm的细颗粒物2.5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大可达约40km/h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s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dm4.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中单位是mm的是()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B.茶杯的高度是10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5.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长为25.91cm,宽为18.35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mm B.1cm C.1dm D.1m6.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63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C.2.35cm D.2.4cm7.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2所示,其中能说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图28.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s与时间t关系图像的是()图3图49.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

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

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5A .0~t 1 时间段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的B .t 1~t 3 时间段甲做匀速直线运动,t 2 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C .t 2~t 4 时间段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 .0~t 4 时间段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11.在百米短跑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起跑时的速度为 6 m /s ,中途的速度为 9 m /s ,最后冲刺时的速度为 10 m /s ,如果他的成绩为 12.5 s ,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 .9.67 m /sB .12 m /sC .8 m /sD .9 m /s12.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 ),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 0.5 s ,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 0.5 s 刹车。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沪科版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某同学的身高是176.4________;一本书的厚度大约为1________;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5__________;光年是__________的单位。

【答案】cm;cm;km/h;长度2.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对一木条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3.34 cm、3.23 cm、3.24 cm、3.25 cm,该木条的长度记为________cm。

【解析】4次测量中第1次测量的数据是错误的,把后三次的测量值相加求平均值可得3.24cm。

3.如图所示,我国先后发射的“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两个飞行器在太空中自行交会对接,之后,它们一起绕着地球高速飞行。

此时,它们相对于地球是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

【答案】运动【解析】“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两个飞行器以地面为参照物来讲,它们和地球的方位在不断发生变化,故相对于地球,它们是运动的。

4.小黄测得自己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为70次,他用脉搏作为计时工具,测得从跑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脉搏跳动的次数是140次,则他用的时间约为________秒。

【答案】120【解析】小黄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为70次,当小黄脉搏跳动的次数为140次时,他用的时间约为t=n′n=×60 s=14070×60 s=120 s。

5.为了能较准确地测量出小球的直径,请用作辅助线的方式在图中画出测量方法,并读出小球的直径为________cm 。

【解析】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示刻度尺1 cm 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分度值为1 mm ;末端刻度值为3.10 cm ,则小球的直径为3.10 cm 。

6.随着中国高铁铁路的飞速发展,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

“和谐号”列车从合肥南站出发行驶到北京南站全程为980 km ,行驶时间只需约4 h ,则列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图1所示为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

某顾客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该顾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
图1
A.顾客本身B.扶梯
C.大楼地面D.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
2.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人沿该公路的人行道向西散步,以人为参照物,汽车的运动情况是( )
A.向西运动B.向东运动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
3.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大于2.5 mm的细颗粒物
B.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大可达约40 km/h
C.正常情况下,用停表测量人的脉搏,每跳动10次所用时间约为4 s
D.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65 dm
4.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数据中单位是mm的是( )
A.普通课本一张纸的厚度是7
B.茶杯的高度是10
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
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
5.某同学测得物理课本长为25.91 cm,宽为18.35 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
A.1 mm B.1 cm C.1 dm D.1 m
6.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 cm、2.36 cm、2.63 cm、2.36 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2.36 cm B.2.357 cm
C.2.35 cm D.2.4 cm
7.小球从左向右运动,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如图2所示,其中能说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图2
8.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3所示,则图4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s与时间t关系图像的是( )
图3
图4
9.在《龟兔赛跑》的故事中,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出发。

当兔子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当它醒来后,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

在龟兔赛跑的全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乌龟的速度始终大于兔子的速度
B.兔子的速度始终大于乌龟的速度
C.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乌龟的平均速度
D.乌龟的平均速度大于兔子的平均速度
10.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t图像如图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0~t1时间段内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的
B.t1~t3时间段甲做匀速直线运动,t2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C.t2~t4时间段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D.0~t4时间段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
11.在百米短跑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起跑时的速度为6 m/s,中途的速度为9 m/s,最后冲刺时的速度为10 m/s,如果他的成绩为12.5 s,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9.67 m/s B.12 m/s C.8 m/s D.9 m/s
12.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 s,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 s刹车。

在限速为110 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
A.3 m B.7 m C.15 m D.25 m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3.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6所示,测量值是__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

图6
14.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对运动的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不觉”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7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___(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

图7
16.图8是竖直向上抛出的小球上升过程中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所得的照片。

从图中可以判断:小球在a、b位置间的平均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c、d位置间的平均速度。

图8
17.某同学郊游时,用0.5 h走完1.4 km的路程,休息0.5 h后,再用0.5 h走完1.3 km的路程,那么,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km/h,合________m/s。

18.如图9所示,图甲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我国杭州湾跨海大桥的一部分。

该桥全长36 km,某车刚行驶到桥面时,车内速度表表盘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该车此时的速度为________km/h,车辆以该速度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________h。

甲乙
图9
三、实验探究题(共22分)
19.(12分)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10甲所示。

图10
(1)小明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的长度如图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________cm。

但只测量一次是不行的,应该多次测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s。

(3)由一块地砖的长度,可知小明走完长廊AB通过的路程为________,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________,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________m/s。

20.(10分)如图11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图11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

(3)如果小车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前半段的平均速度v1会偏________。

(4)图中停表的1格表示1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中点和终点位置的时间。

其中s1=90 cm,小车长10 cm,则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________m/s。

(5)由计算得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四、计算题(共18分)
21.(8分)小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段路时,小华发现一标志牌,如图12所示:
(1)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 min,则车的速度为多少?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冢最少需要几分钟?
图12
22.(10分)成渝高铁是“十一五”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从成都东站至重庆北站全程长308 km,设计时速350 km/h。

2016年1月10日成渝高铁日开行32对动车组列车。

下表是G8541次列车时刻表,如果你乘坐该次列车旅游。

求:
(1)从资中北至永川东的距离和平均速度。

(2)该次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
1.B
2.A
3.B
4.C
5.A
6.A
7.A
8.B
9.D 10.D 11.C
12.C 13.2.80 1 14.河岸 人 15.甲 乙 向后运动 16.大于 17.1.8 0.5 18.80 0.45
19.(1)60.00 取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 (2)20 (3)18 m s t
0.9
20.(1)v =s
t
(2)小 (3)小 (4)0.225 (5)变速
21.(1)标志牌“熊家冢15 km ”是指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冢的路程:s =15 km ,t =30 min =0.5 h ,
v =s t =15 km 0.5 h
=30 km/h 。

(2)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 km/h 。

由v =s t
得,从此标志牌所在的位置到达熊家冢最少需要的时间:
t ′=s v ′=15 km 40 km/h
=0.375 h =22.5 min 。

22.(1)由表知G8541次列车从资中北至永川东的运行时间:t =18:29-17:59=30 min =0.5 h ; 从资中北至永川东的运行路程:
s =276 km -187 km =89 km ,
从资中北至永川东的平均速度:
v =s t =89 km 0.5 h
=178 km/h 。

(2)总路程为s 总=308 km ,
总运行时间:t 总=19:03-17:23=1 h 40 min =5
3 h ,
则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 总=
s 总t 总=308 km 5
3 h
=184.8 km/h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