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2课时 意识的作用课堂达标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学案【课前预习案】【学习目标】1.意识的作用。
(理解并运用)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运用)3.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运用)【知识梳理】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是指意识通过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别是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反作用)——指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能把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理解为它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人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内容: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能正确的反映世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注意: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和基础,是第一性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是第二性的,意识的能动作用要受到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2)方法论要求: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要性:①这是我们做好各项事业的基本要求;②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高中政治】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第五课 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

同层次的学生,给所有人机会的答案和老师的点评第三层级课内巩固布置学生完成P34~P35《基础智能检测》和《全新视角拓展》中的练习,根据时间进行提问和讲解快速完成练习并同桌对比答案、进行讨论第四层级课堂总结反思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完成P35《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完成并理解掌握《思维导图》,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课后进行反思PPT展示板书设计课后巩固布置学生完成《固学案》P19~20(必做1、2、4、7、9、10题,其余选做)主观题类型及其答题技巧1、体现类体现型的设问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从材料中概括出什么道理?”等。
一般来说,它的设问是上述材料体现了所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
应把教材中所有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然后将这些知识点与材料中的关键语句加以比较,符合的就是答案的一个要点。
答题时,可先把材料中的关键句组合摘抄(有分有合),后说明它符合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
或者先指出教材中的什么原理、观点或知识点,然后列出材料的相应措施或做法。
2、依据类依据型问题的问法一般是让你说出“做这样一件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基本上是课本上的基本观点、原理。
答依据题不要答重要性或意义。
3、为什么类为什么型的设问有“为什么说?为什么要?”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必要性)、意义(重要性),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四)意义类此类简答题是针对某一“做法”或“事件”的意义来设问的,一般用“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作引导词。
答题时一般采用“才能…;才能…”或者“有利于…;有利于…”这样的排比句。
4、怎么办类“怎么办型”一般以“如何”或“怎样”等字眼来设问。
“怎么办型”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定了主体是谁应该怎么办,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认真审查给定的材料,找出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寻找措施。
2021年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课时 意识的作用课堂达标 新人教版必修4

2021年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第五课第2课时意识的作用课堂达标新人教版必修4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动物的活动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现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我国在航天发射方面,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绝对安全和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科研人员共制订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九号飞船相关的500多种故障预案,并进行了充分的故障应急处置演练和全系统合练,积极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制订了500多种预案,反映了人的意识活动有什么特点?提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雕塑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要严谨构思,创作前要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创作出完美的雕塑作品。
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需要先有时尚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提示:材料说明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雕塑艺术家、服装设计师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作品,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高中政治 人教版 必修4第二单元 第五课 课时2 意识的作用

课标要求表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态度。
探究点一意识的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3)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试判断: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提示×。
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①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②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试判断: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提示×。
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议题:如何发挥意识的作用?在黄河“几”字湾,阴山山脉南的鄂尔多斯高原,横卧着我国第七大、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库布齐沙漠,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
过去,这里寸草不生,风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
传统方式治沙,规模小、力量散、见效慢,库布齐沙漠治理曾一度陷入“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
1998年以来,国家相继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库布齐沙漠治理进入点面结合、遍地开花的新时期。
在沙漠南缘干旱区,飞播造林;北缘种植乔木锁边林;中部护路林;腹地建设绿岛、绿洲。
从盲目治沙到科学治沙,从分散治理到统一规划,从土法造林到工程化作业、产业化治沙,库布齐人找到一条治理沙漠的科学之路。
治沙、扶贫、产业发展,构筑起初具规模的生态经济体系。
几十年来,库布齐人一代接着一代干,淬炼出艰苦奋斗、锲而不舍、改革创新的“库布齐精神”,书写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诗。
2015-2016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五课 第2课时 意识的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精讲 阐释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 着能动的反作用。
栏 目 栏 链 目 接 链 接
2)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
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精讲 阐释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坚持一 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精讲 阐释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 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2)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 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栏 目 栏 链 目 接 链 接
精讲 阐释
(3)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 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 界。这与动物的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的直观
人说:“现代科学只不过是将凡尔纳的语言付诸实践
的过程而已。”作为人类意识花朵的科学幻想的付诸 实现,表明( )
栏 目 链 接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
应用 示例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
①目的性
②自觉选择性
③主动创造性
④直接改
造客观世界的功能
栏 目 栏 链 目 接 链 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应用 示例
解析:④说法错误,意识不能直接改造客观世界,要 借助于实践。
栏 目 栏 链 目 接 链 接
湖南省高二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全套教案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内涵。其内涵带领学生阅读课本之后,让学生谈理解,并且引导和点拨,使学生初步理解即可,不作深入理解。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要求。学生对“高原湖城”引发的争论(支持和反对意见)进行分析,理解如何才能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鼓励学生联系本地实际,身边的事例进行讨论分析。
三、教学过程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课堂探究: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通过问题的了解,使学生明白人和动物是有区别的,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出示幻灯片资料——图片(湖泊湿地)银川湖泊湿地的历史和规划资料,请学生围绕图片资料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进而理解人类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和主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出示幻灯片资料——“可笑的预言”,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思考明确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2.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引导学生举例分析理解)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积极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联系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通过学习和分析,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能够正确认识意识的作用,发挥意识调节和控制方面的积极作用,确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第5课 第2课时 意识的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4

______的。
无限
•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 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______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
下________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______的东西变成
______的东西。
指导
能动地
观念
现实
配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4
•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___调__节_和____控__制作用。意识活 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 ________。
配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4
配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4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二课时 意识的作用
配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4
知识梳理
• 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 1.意识活动具有___目__的__性_。 • 2.意识活动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1)意识对客观世界自的觉反选映择是性____主__动的创、造__性______的。意识
配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4
问题解读
• 1.如何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 (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
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就是物 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配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4
• (2)正确理解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 ①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先有物质(物质是本原的),后有意识
配人教版 思想政治 必修4
• ③要正确认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与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之间的关系。第一,物质的决定作用与意识的反作用,是物 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第二,物质 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 量齐观。因为前者是基础、前提,是第一位的,而后者受前 者制约,是第二位的。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第五课 第二框《意识的作用》说课稿

必修四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面试高中政治教师的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意识的作用》,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说说我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首先一、说教材本节课是教材《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意识的本质》,了解了意识是客观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为过渡到本框题——人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个知识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
上好这节课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二、说学情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研究教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着清晰明了地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高二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对于抽象的哲学原理不易理解。
所以要求不宜过高,要尽可能从形象的具体事例中抽象出哲学原理,这样学生较易接受。
为调动学生兴趣,选取了一个相关的视频从中抽象出哲学原理。
为了避免喧宾夺主,事例也没举很多,尽量对一个事例进行多个分析。
借此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整个教学活动通过三个探究活动来完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格外注意的地方。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基于教材分析,学生特点以及新课标要求我确定以下三维目标:本框内容是高频考点,也是唯物论中主要理论,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初步运用理论。
知识与技能理性精神:1、意识的作用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过程与方法公共参与:1、运用哲学原理说明人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人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2、列举生活实例依据原理说明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既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能力目标:1、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理解意识活动的特点,增强对事物的分析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第2课时意识的作用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动物的活动纯粹是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1)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它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现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2)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我国在航天发射方面,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绝对安全和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成功,科研人员共制订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九号飞船相关的500多种故障预案,并进行了充分的故障应急处置演练和全系统合练,积极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
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提前制订了500多种预案,反映了人的意识活动有什么特点?提示: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
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又对生理活动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雕塑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要严谨构思,创作前要做到“胸中有数”,才能创作出完美的雕塑作品。
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设计,需要先有时尚的设计理念,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提示:材料说明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雕塑艺术家、服装设计师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作品,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要求。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2)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3)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某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陲,风景秀丽,四季如春,但基础产业薄弱,科技和教育事业落后。
根据这种状况,该地区制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建立了绿色经济产业带、民族文化特色区等。
这一战略即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
该地区是根据什么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的?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什么?提示:①该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从本地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客观情况的政策,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因而在生活中,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天体位置历表的精度不断提高,只要能算出太阳、月球和地球这三者在某一时刻的相对位置,就能精确预报日、月食。
这表明( )①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②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材料体现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人类认识的无限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④“改造世界”的说法错误,应为“认识世界”。
答案:B2.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终究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
”这是因为(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解析:因为意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造客观事物,A项错误;正确的意识发挥能动作用才能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B项错误;错误的意识也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只是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C项错误。
答案:D3.“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郑板桥的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解析: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C、D三项均不是意识活动的特点,排除。
答案:A4.一位患者总是疑心自己吞食了一条虫子。
医生用药使其呕吐,并将一虫放入呕吐物中,告知病人虫子已经吐出,那人的病随之痊愈。
这表明( )A.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意识对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解析:正确的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则会起到阻碍作用,D项错误;A、C两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5.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发展的四大重点领域和近期的发展目标。
可见(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④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解析:材料强调国务院对未来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作出安排,故①②符合题意;③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故④说法有误。
答案:A一、单项选择题1.作家萧伯纳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学者周国平则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寻求和创造,另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从哲学角度看,两个观点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意识对于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B.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是完全不相同的C.客观事物自身的差异性D.意识由客观事物决定解析:B、C两项说法错误;D与项材料不符合。
答案:A2.“揠苗助长”却事与愿违,“庖丁解牛”则事半功倍。
这两个寓言故事所反映出的不同结果共同说明(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巨大的反作用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自觉地利用和创造规律C.人在规律面前将一无所为D.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基础解析: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两个寓言故事从正反两个方面反映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答案:D3.“脑子决定步子”“思路决定出路”是许多成功者的经验之谈。
这主要强调了(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解析:“脑子”“思路”体现的是意识的作用,选C项;A、B两项与题意无关;D项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C4.陶渊明说“结庐在人境”,却感到“而无车马喧”。
朱自清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却认为“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出现这些认识现象是因为(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②意识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主动性和自觉选择性③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的局限性影响意识的产生和发展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在不同处境下人们对事物产生了特殊的认识,①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②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人脑的局限性,③与题无关。
答案:C5.下边的漫画《爱鸟工程》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能够认识和改造世界B.要勇于突破和改变现状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D.要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析:漫画中的爱鸟者砍倒大树建鸟窝的做法,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故C 项正确;A、B、D三项说法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C二、非选择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
西藏林芝的酥油蜂蜜、四川成都的麻婆豆腐、浙江杭州的笋干老鸭煲、贵州雷山的糯米稻花鱼……,风味美食数不胜数。
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应时而作,搭配姜、葱、蒜、椒等多种辅材佐料,或煎、或炸、或煮、或蒸、或腌、或酿,精致而成。
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
近期,一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添乡愁。
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答案:①美食的创造,从食材的获取、辅材佐料的搭配到烹制方法的选择,无不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发挥了意识在认识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②美食的创造是在意识的指导下利用、改造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动,体现了劳动者的意志和追求,发挥了意识在改造世界中的指导作用。
③在这一过程中,就地取材、应时而获、因材烹制符合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从而正确地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内涵1.从意识的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人脑的生成和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
人脑是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3.从意识的内容(本质)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
二、意识的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能动的反映)(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2)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限于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
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对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推测未来,能够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
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能动的反作用)(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总之,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