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环保工程师《大气污染防治》知识点辅导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点知识点考试范围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点知识点考试范围

填空题重点及考试范围:1、大气污染物来源:自然污染源、人为污染源:点源和面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

2、大气污染源: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3、大气污染物:气溶胶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霾、雾)、气体状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TSP)可吸入颗粒物(PM10)4、静电除尘过程:放电、尘粒荷电、带电粒子在电场内迁移和捕集、将捕集物从集尘表面上清除5、有效燃烧条件:可燃比、温度、时间、湍流度6、烟气脱硫方法:抛弃法、再生法7、烟气脱硫处理工艺:湿法抛弃系统、湿法回收系统、干法抛弃系统、干法回收系统8、VOC去除方法:燃烧法、吸收洗涤法、冷凝法、吸附法、生物法9、VOC特点:常温下蒸发速率达、易挥发10、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陶瓷蜂窝、板式11、SNCR:尿素、氨基化合物12、控制SO2方法:采用低硫燃料和清洁能源替代、燃料脱硫、燃烧过程脱硫、末端尾气脱硫13、气溶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 P414、气态污染物总体上可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

P515、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16、逆温有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五种。

(P74)17、吸附再生方法有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18、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带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19、煤中含有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四种形态的硫20、地方性风场有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种21、烟囱有效高度为烟囱几何高度HS 与烟气抬升高度△H 之和22、大气稳定度分类:不稳定、稳定、中性三种(书上)23、在我国分为极不稳定、较不稳定、弱不稳定、中性、较稳定、稳定六种24、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25、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26、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有二次效应、比例尺寸、烟尘的物理性质、操作变量。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知识总结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知识总结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知识总结大气污染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知识。

1. 移动源污染控制技术移动源污染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和移动设备排放的污染物。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移动源污染控制技术:- 排放标准: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 燃烧控制技术: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如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和车用电池技术。

- 替代燃料:推广使用替代燃料,如天然气、生物柴油和电动车辆。

2. 工业源污染控制技术工业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采取适当的控制技术可以减少污染排放。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工业源污染控制技术:- 环保设备安装:安装和使用空气净化器、废气处理设备等,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 生产工艺优化: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废气和废水产生。

- 循环经济: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

3. 建筑和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技术建筑和室内环境也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采取合适的控制技术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建筑和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技术:- 建筑设计优化:优化建筑设计,提高空气循环和通风系统效能。

- VOCs控制:限制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含量。

- 空气净化技术:使用空气净化器和过滤器,去除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

4. 监测与管理技术监测和管理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提供数据支持和有效的管理手段。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监测与管理技术:- 环境监测:建立大气污染监测网络,及时掌握大气环境状况。

- 数据分析: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评估大气污染的程度和趋势。

- 政策制定: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大气污染防治政策。

以上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知识的简要总结。

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大气污染问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要知识点汇总五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要知识点汇总五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要知识点汇总五121.大气静力稳定度大气静力稳定度是大气在静力作用下铅直方向的稳定程度。

某一气块受力作用产生向上或向下的运动以后可能有3种情况:运动逐渐减速,并有返回原位的趋势;运动逐渐加速,呈远离原位的趋势;运动既不加速,也不减速,可随处保持平衡。

第一种情况为大气稳定状态,第二种情况为不稳定状态,第三种情况称其为中性状态。

122.逆温大气温度层结一般是γ>0,即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但在某些条件下也会出现γ=0或γ<0。

通常将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空气层称为逆温层。

逆温层内空气铅直对流很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高于地面的逆温层会阻挡下方的污染物向高空扩散。

所以空气污染事件大多数与逆温和静风等气象条件有关。

123.辐射逆温由于地表强烈辐射冷却形成的逆温。

晴朗少云、风速不大的夜晚,地表很快因辐射而降温,空气自下而上被冷却。

近地面空气降温多,远地面空气降温少,因而形成自地面起的逆温层。

日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表升温,逆温层便自下而上逐渐消失。

辐射逆温在陆地上常年可见,冬季白天也可能出现。

在中纬度地区的冬季,辐射逆温层厚度可达200~300 m,有时可达400 m左右。

辐射逆温与大气污染关系最为密切。

124.下沉逆温由于空气下沉时受到压缩而引起的逆温。

高压区内某一空气团出现下沉运动,气压逐渐增大,气层在水平方向辐散,厚度减小。

由于气层顶部下沉距离比底部下沉距离大(H>H′),绝热压缩升温程度比底部升温高,因而出现逆温,下沉逆温范围广、厚度大、持续时间长,一般出现在高空。

冬季下沉逆温与辐射逆温相结合,会形成很厚的逆温层。

125.平流逆温暖空气平流到冷地面上,下层空气受地面影响大,降温多,上部降温少,因而形成逆温。

海上暖空气平流到陆地上,或暖空气平流到低地,盆地聚集的冷空气上方,都可能形成平流逆温。

126.湍流逆温低层空气由于湍流混合,在混合层的上方形成逆温层。

在下部湍流混合层与上部未发生湍流混合层之间形成温度过渡的逆温层。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复习资料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复习资料

环境污染与防治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理论知识复习资料(一)大气污染物的形成1、大气污染(1)了解地球大气层:大气组成和大气结构A:大气组成:自然状态下,大气是由混合气体、水汽和杂质组成。

除去水汽和杂质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为78.09%的氮,20.94%的氧,0.93%的氩。

这三种气体占总量的99.96%,其它各项气体含量计不到0.1%,这些微量气体包括氖、氦、氪、氙等稀有气体。

在近地层大气中上述气体的含量几乎可认为是不变化的,称为恒定组分。

在干洁空气中,易变的成分是二氧化碳(CO2)、臭氧(O3)等,这些气体受地区、季节、气象以及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含量在20km以上明显减少。

B:大气结构:大气结构是指大气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分布不均匀性的状况。

在垂直方向上,根据温度、成分、电荷等物理性质,同时考虑大气垂直运动的情况。

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等5个层次。

随着距地面的高度不同,大气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很大的变化。

按气温的垂直变化特点,可将大气层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上界为85km左右)、热成层(上界为800km左右)和逸散层(没有明显的上界)。

(一)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圈中最靠近地面的一层,平均厚度约12km.对流层集中了占大气总质量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汽量,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

该层的特点有: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这是由于对流层的大气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但能吸收地面反射的能量所致。

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近地表的空气接受地面的热辐射后温度升高,与高空的冷空气形成垂直对流。

人类活动排入大气的污染物绝大多数在对流层聚集。

因此,对流层的状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最大,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二)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其上界伸展至约55km处。

在平流层的上层,即30~35km以上,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大气污染复习重点

大气污染复习重点

大气的主要层次: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

对流层特点:①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上升100m.温度降低0.6℃②密度大,大气总质量的3/4以上集中在对流层。

并且还含有一定量的水蒸气,对人和动植物的生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③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没升高100m下降0.65℃④天气现象都在这一层发生,污染物的迁移扩散和转化主要在这一层进行。

平流层特点:存在臭氧层,能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是气温增高,对地面生物起重要保护作用。

在平流层中,大气多处于平流流动,因此,不利于进入平流层的污染物扩散,致使污染物在此层停留时间较长,甚至可达数年之久。

大气污染定义: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

大气污染分类:局限性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性污染,全球性污染。

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放到大气中对人或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全球性大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大气污染防治措施:①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规划②严格环境管理③控制污染的技术措施④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燃料:指能在空气中燃烧,其燃烧热可经济利用的物质。

代表性:固体燃料:媒;液体燃料:石油;气体燃料:天然气。

燃烧:指可燃混合物的快速氧化过程,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同时使燃料的组成元素转化为相应的氧化物。

燃烧基本条件:温度,空气,时间,燃料和空气混合。

三T:温度,时间,湍流。

燃烧过程生成的NO分类:①燃料中固定氮生成的NO称为燃料型NO②由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送进炉膛内空气中含有的氮形成称为热力型N O或温度型③由于含有自由基的存在还会生成第三类NO称为瞬时型燃烧过程NO的控制技术:排烟再循环法和二段燃烧法物料衡算的基本方法:(1)搜集计算数据,如输入或输出物料的流量、温度、压力、浓度、密度等,使用统一的单位制。

(2)画出物料流程简图,表示所有物料线,注明所有已知和未知变量。

大气污染控制篇-基础知识(工程师培训PPt).

大气污染控制篇-基础知识(工程师培训PPt).
浓度在0.5ng/m3以上,对人体健康已有潜在影响,1~3ng/m3时多 数人开始受到刺激,10ng/m3时刺激加剧,个别人还会出现严重的 支气管痉挛。与颗粒物和水分结合的硫氧化物是对人类健康影响 非常严重的公害(如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当大气中的SO2氧化 形成硫酸和硫酸烟雾时,其毒性是SO2的4~20倍。
培训资源
6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③碳氧化物:CO和CO2是各种大气污染物中发生量最大的一类污染物,主要来 自燃料燃烧和机动车排气。CO是一种窒息性气体,在城市冬季采暖季节或在交 通繁忙的十字路口,当气象条件不利于排气扩散稀释时,CO的浓度有可能达到 危害人体健康的水平。 CO2是无毒气体,但当其在大气中的浓度过高时,使氧气 含量相对减小,对人产生不良影响。地球上CO2浓度的增加,能产生“温室效应 ”,迫使各国政府开始实施控制。 ④有机化合物:种类很多,其中包括碳氢化合物(烃类、芳香烃等)、含氧有机 物(醇、醛、酮、酸、醚)以及含有卤素的有机物(例如氯仿、三氯乙烯等)。
1.3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①硫氧化物:主要是SO2,是目前大气污染物中数量较大、影响范围广的一种 气态污染物,几乎所有工业企业都可能产生。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过 程 ,以及硫化物矿石的焙烧、冶炼等热过程。火力发电厂、有色金属冶炼厂、硫 酸厂、炼油厂以及所有烧煤或油的工业炉窑等都排放SO2烟气。
培训资源
培训资源
10
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对植物的伤害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伤害,通常发生在叶子结构中。最常遇到的毒害植物的 气 体是:二氧化硫、臭氧、PAN、氟化氢、乙烯、氯化氢、氯、硫化氢和氨。 (3)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金属制品、油漆涂料、皮革制品、纸制品、纺织品、橡胶制品和建 筑物的损害也是很严重的。这种损害 包括玷污性损害和化学性损害两个方面。 (4)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 大气污染最常见的效应是大气能见度降低。大气污染对气候产生的影响越来越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要知识点汇总一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要知识点汇总一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重要知识点汇总一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的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持续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自然过程包括火山活动、森林火灾、岩石和土壤风化、动植物尸体的腐烂等,自然过程的污染往往不会超过自然的承受容量。

目前,我们所关注的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是由人类活动所造成的。

大气污染影响着我们全部的生活,它来自生产、运输过程以及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娱乐等提供能量和能源的使用过程。

其中各类燃烧产能过程是造成大气污染最主要的原因。

2.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是指由于人类的活动或自然过程所直接排入大气或在大气中新转化生成的对人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影响健康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悬浮颗粒物(烟雾、灰尘、PM10、PM2.5、PM0.1)、二氧化硫(进一步氧化产物三氧化硫、硫酸盐)、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物)、臭氧、铅和其他有毒金属。

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频发的雾霾现象就是由于区域大气中积聚或二次生成的细微颗粒物所造成的。

3.颗粒态污染物颗粒态污染物指分散在气体相中的固态或液态微粒,其与载气构成非均相体系。

按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1.粉尘(dust)固体颗粒,能重力沉降,但可以在某段时间内保持悬浮,由物理破碎、风化等形成。

粒子范围在1~200um。

2.烟(fume)指冶金过程中形成的固体离子气溶胶,为熔融物质挥发后的冷凝物,往往为氧化产物。

烟的粒子尺寸很小,一般为0.01~lum。

3.飞灰(flyash)系指随燃烧过程产生的烟气飞出的分散得较细的灰分。

4.黑烟(smoke)一般是指由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可见气溶胶,我国将冶金和化学过程形成的固体粒子气溶胶称为烟尘,燃烧过程的飞灰和黑烟也称为烟尘,而其他情况或泛指小固体粒子时则统称粉尘。

5.雾(fog)是气体中液体悬浮物的总称。

6.烟雾(smog)是固液混合态气溶胶。

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知识

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知识
违反本法规定,在当地人民政府禁止的时段和区域内露天 烧烤食品或者为露天烧烤食品提供场地的,由县级以上地 方人民政府确定的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烧烤工具 和违法所得,并处五百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大气污染法律法规
8、第一百二十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 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有下列行为之一,受到罚款处罚, 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 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 按日连续处罚:
二、大气污染法律法规
(二)法律责任
1、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大气污 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大气 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2、第九十八条 违反本法规定,以拒绝进入现场等方式拒 不接受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及其环境执法机构或者其他负有 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的监督检查,或者在接 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 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大气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责令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 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罚。
一、大气污染物基本知识
(一)大气污染源的概念 是指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
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一、大气污染物基本知识
根据来源分类(两个):
1、天然污染源:非生物:火山、地震、森林火灾、植物 动物腐烂的甲烷等
2、人为污染源: (1)、生产污染源: 工业、农业、交通 (2)、生活污染源: 住宅、学校、医院、商业 、餐饮、 公共厕所、畜牧养殖业
一、大气污染物基本知识
根据产生途径分类(四个): 1. 燃料燃烧 ⑴ 工业用煤: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焦化厂、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保工程师《大气污染防治》知识点辅导
泵的选择与造型计算
泵是利用外加能量输送液体或液固两相流的流体机械。

在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中经常使用。

如湿法脱硫工程、湿法除尘工程、气-水换热器冷却水循环等。

1.泵的分类
泵的种类很多,有离心泵、往复泵、旋转泵、喷射泵等。

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主要使用的是离心泵。

常用的有:清水泵、油泵、泥浆泵、砂泵、耐腐蚀泵(酸、
碱液泵)等。

2.离心泵的性能参数
流量:单位时间内抽吸或#隧液体的体积,一般由工艺提出。

扬程:输送单位体积液体由泵进口至出口的能量增加值。

一般用m液柱表示。

扬程计算是选泵的重要依据,由管网系统的敷设、安装和操作条件决定。

计算前先绘制流程草图、平面和竖向布置,从而计算
管线长度、管径及管件型式和数量,最终计算系统阻力。

3.泵的选择方法及步骤.
①列出基础数据
a.介质的物性:介质名称、输送条件下的比重、黏度、腐蚀等。

b.介质中包含固体颗粒粒径和含量。

c.操作条件:温度;压力(进口侧设备压力,排出侧设备压力,排出侧管系压力降);流量(正常、最小及)。

d.泵所在位置情况:环境温度;海拔高度;管线平、立面要求;进口和排出侧设备液面至泵中心距离及管线当
量长度等。

②确定流量及扬程
a.流量:选泵时应按流量考虑;如果只给出正常流量,则应按装置及工艺过程的具体情况采用 1.1的安全系数。

以上所指是体积流量。

b.扬程(或压差):按泵的布置情况,利用伯努利方程求出泵的扬程。

③选择泵型及泵的具体型号
根据介质的特性、已确定的流量、扬程,以及有关选用原则和泵的工作范围选出合适型式的泵。

再从有关泵制造厂的样本和说明书选择泵的具体型号,并列出该型号以及以清水为基准的性能参数(流量、扬程或压差、
效率、临界吸上真空高度或临界气蚀余量)。

④核算泵的性能
按实际情况对泵进行性能核算。

列出核算后的性能参数,如符合工艺要求,则所选泵是可用的。

必要时,可绘制核算后的性能曲线及管路系统性能曲线,以确定泵的工作点。

⑤确定泵的几何安装高度
⑥计算泵的轴功率
⑦选定泵的材料及轴封
⑧确定冷却水(或加热蒸汽)耗量
⑨选用电动机
⑩确定泵的备用率和台数
4.离心泵的并联和串联
①并联
在工程中,当流量要求有较大变化,即在某一定时间内要求减少或增大流量;或者一台泵不能满足流量要求时,可采用两台泵或多台泵并联工作。

泵并联工作时流量小于各台泵单独运行时的流量之和,而且管路阻力曲线越陡(即管路阻力越大),并联运转时流量减少得越多。

②串联
在工程中,当用单台泵时,其流量己能满足,而扬程达不到预定要求或原有设备不能使用,要求改用于更高扬程的系统时,可采用两台或多台泵串联以达到所需扬程。

但要注意各台泵串联后,其泵体强度是否能满足,以保安全。

为充分发挥单泵的效率,无论串联、并联工作,均宜采用相同规格的泵。

5.离心式泵的安装与运行
泵在安装与运行方面有一定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