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技术与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
加速康复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管理

THANKS
感谢观看
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以促进肺部的 膨胀和减少肺部感染的风险。
疼痛者的术后疼 痛,以促进患者的早期活动。
04
胸外科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的挑战 与对策
疼痛控制
挑战
胸外科手术后,患者常常经历中度至 重度的疼痛。控制疼痛是加速康复计 划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对策
应使用多模式镇痛方法,包括非甾体 抗炎药、阿片类药物和局部麻醉,以 提供更有效的疼痛控制,同时减少阿 片类药物的副作用。
日期:
加速康复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管理
汇报人:
目 录
• 加速康复外科概述 • 胸外科围手术期管理 • 加速康复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 • 胸外科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的挑战与对策 • 加速康复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前景展望 • 胸外科围手术期加速康复的案例分享
01
加速康复外科概述
定义与理念
定义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一种采用多 学科方法来优化围手术期处理的策略,旨在减少手术应激、加快恢复并缩短住 院时间。
03
加速康复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应 用
优化术前准备
术前教育
对患者进行有关手术和术 后加速康复的宣教,以增 加患者的信心和配合度。
术前饮食
在手术前给予患者适当的 饮食指导,如低脂、高蛋 白的饮食,以增加患者的 耐受能力。
术前锻炼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适当 的锻炼指导,如呼吸功能 锻炼等,以增加患者的肺 功能和耐受能力。
手术过程中,医生采用微创手术技术, 减少手术创伤和疼痛。
案例三: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加速康复策略优化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胸外科手 术患者数据,医生可以找出影响
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
共识
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为骨科手术后患者提供全面的康复管理指导。
背景
骨科手术后的康复管理对于患者的愈后恢复至关重要。
然而,
在中国,目前缺乏针对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的明确指导。
目标
本文档的目标是制定一套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
专家共识,以指导医生和患者在手术后的康复管理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方法
我们通过对现有文献和临床经验进行综合分析,结合专家讨论
和共识形成的方式,制定了本文档中的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
管理专家共识。
专家共识内容
1. 术前评估: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身体状况、骨折类型和手术难度等,以确定适当的康复管理计划。
2.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采用多模式镇痛策略,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等,以减轻患者的手术疼痛。
3. 早期康复训练:在手术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主动和被动运动、步态训练和肌力锻炼等,以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4. 术后教育和指导:向患者提供详细的术后护理指导,包括伤口护理、药物使用和饮食调整等,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康复过程。
5. 康复效果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及时评估康复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康复管理计划。
结论
中国加速骨科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对于提升骨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希望这份专家共识能够在中国的骨科康复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为患者的康复带来积极的影响。
请注意:本文档中所述内容仅为专家共识,并不代表法律建议。
2023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中西医结合-干预指南TCACM-1408-2022精选全文完整版

结直肠癌加速康复外科中西医结合干预指南1 范围本文件描述了结直肠癌围手术期ERAS中西医结合方案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综合医院、肿瘤专科医院的相关医生,为开展结直肠癌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657—2021 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 16751.1—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2—1997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症候部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基于证据体的中医药临床证据分级标准(2019版)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证据的构成及分级标准建议(2021版)3 术语和定义GB/T 15657—2021、GB/T 16751.1—1997、GB/T 16751.2—1997、《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结肠或直肠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注1:结直肠恶性肿瘤包括:盲肠恶性肿瘤、升结肠恶性肿瘤、结肠肝曲恶性肿瘤、横结肠恶性肿瘤、脾曲恶性肿瘤、降结肠恶性肿瘤、乙状结肠恶性肿瘤、直肠恶性肿瘤等。
注2:结直肠癌属于中医“内科癌病、积聚、脏毒、肠风、肠癖、锁肛痔”等范畴。
3.2加速康复外科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科室协作,对涉及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通过缓解病人围手术期各种应激反应,达到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及促进康复的目的。
3.3围手术期 perioperative period以手术治疗为中心,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个时间段,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开始,直到与本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
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专家组(发布时间:2016-06) 一、前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同时降低医疗费用。
近年来,ERAS理念在全球的应用已逐步拓展至骨科、心胸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目前ERAS理念在国内尚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ERAS 路径。
在此背景下,普通外科、麻醉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的专家结合文献及ERAS在国内开展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此共识,以进一步规范并促进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下ERAS理念在国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术前准备完善的术前准备可使患者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生理条件,包括术前宣教、营养筛查、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及抗血栓治疗、个体化的血压和血糖控制及相应的管理方案等。
(一)术前宣教多数患者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慌与焦虑情绪,担心手术的成功与安全,害怕术中术后的疼痛及并发症,个别患者还会产生严重的紧张、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均会造成不良的应激反应,妨碍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的康复。
个体化的宣教是ERAS成功与否的独立预后因素[1],医护人员应在术前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知识及促进康复的各种建议,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以使患者理解与配合,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二)营养不良的筛查和治疗营养不良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后因素[2],筛查与治疗营养不良是术前评估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快速康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营养与代谢协会建议采用以下指标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重度营养风险:(1)6个月内体重下降10%~15%或更高;(2)患者进食量低于推荐摄入量的60%,持续>10d;(3)体重指数<18.5kg/m2;(4)清蛋白<30g/L(无肝肾功能不全)。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中医适宜技术在痔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Vol.27No.2Apr.2021[摘要]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 )理念日益受到重视,基于ERAS 理念的中医适宜技术(包括五音疗法、功法、针灸治疗等)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痔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在缓解焦虑、改善睡眠、减轻术后并发症症状、促进创面愈合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然而大部分技术仍缺乏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如何建立统一的诊疗规范,整合中医适宜技术并按照规范化流程合理有序应用于痔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依旧任重道远。
[关键词]痔;中医适宜技术;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DOI:10.19668/ki.issn1674-0491.2021.02.001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ppropriate techniques based on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for th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oidsJiang Jiaqi,Cui Can,Gan Dan,Yang Haojie,Wang Zhenyi,Li Ying △Department of Anorectal Diseases,Yueyang Hospit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0437,China[Abstract ]The concept of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has gained increasing interes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appropriate techniques based on ERAS,consisting of a wide range of treatments and exercises such as pentatonic therapy,Kungfu,and acupuncture,have emerged as a popular treatment option for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oids.It can alleviate anxiety,improve sleep quality,lessen the symptom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facilitate wound healing.Nonetheless,high-quality evidence for its effectiveness is still lacking.Future research should focus on establishing uniformed treatment strategies,integrating various TCM treatments,and incorporating them into the standardized process for the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oids.[Keywords ]hemorrhoids,TCM appropriate technique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perioperative period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中医适宜技术在痔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蒋嘉奇,崔灿,干丹,杨豪杰,王振宜,李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上海200437*上海市卫健委(青年)项目(20174Y0233)△通信作者,E-mail :******************痔临床发病率高[1],术后疼痛、水肿等并发症多[2],创面愈合慢,如何减轻痔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是困扰肛肠科医师的难题。
加速康复外科 指南 共识 标准

加速康复外科指南共识标准
加速康复外科指南是指通过一系列科学、系统的康复措施,促进手术患者尽早恢复功能并缩短住院时间的方法。
该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统一的临床治疗方案,以提高手术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质量。
本文将介绍加速康复外科指南的共识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围手术期管理:应以多学科协作为核心,提前进行评估和干预,进行术前准备和术后监护,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2、镇痛管理:采取个体化、多模式、及时有效的镇痛策略,减轻手术后疼痛,促进康复。
3、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是加速康复外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手术类型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促进患者的康复。
4、运动康复:手术后尽早进行运动康复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功能和减少住院时间,应在团队协作下制定恰当的运动康复计划。
5、心理干预:手术患者常常面临情绪波动和心理压力,应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康复。
加速康复外科指南是一项新型医疗模式,其共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1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及其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及其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摘要】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一种新型的外科管理理念,通过精细化的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方案,旨在提高患者手术后的康复速度和质量。
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使患者更快地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准备阶段的应用包括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和设定个性化的术前训练目标,而术后康复阶段的应用则包括早期积极的康复训练和持续的康复指导。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提高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未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将继续发展,更加注重个性化康复方案和技术的创新,以满足患者不断增长的康复需求。
通过实践和研究,不断完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准备、术后康复、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及其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现代医学对患者的康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方式。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即ERAS (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旨在通过系统性、多学科、多层次的治疗方法,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提高病患生活质量。
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被广泛认可。
通过术前准备阶段的有效管理,患者的身体状态得到了有效调整,手术风险明显降低;在术中,减少术后的呼吸、心血管、免疫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康复中,提供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指导,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理念的不断完善,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
2. 正文2.1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理论基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

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加速康复外科(Accelerated Recovery Surgery,ARS)逐渐成为一种先进的治疗方式,其通过减轻手术创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减少康复期的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效果。
在骨科领域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可用于围手术期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一、术前准备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手术前准备的重要性,使患者能够在手术前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工作。
在骨科患者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术前准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营养支持在手术前几天,应为患者提供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以促进体内营养物质的储备和增加免疫力。
2.疼痛管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强调疼痛管理的重要性,因为术后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还会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可以通过给患者口服镇痛药等方式减轻疼痛。
3.心理支持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减轻术前焦虑和恐惧,提高对手术后康复的信心和意愿。
二、手术中的护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提倡创伤缩小技术,如将切口大小、骨钉数量和骨钉的位置尽量减少。
这种技术能够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并缩短手术时间。
在骨科手术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体位管理在手术中,应采用适当的体位,避免压迫和磨擦皮肤,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普遍采用间歇性止血技术,减少出血量和输血量,同时避免术中缺氧。
通过有效的疼痛管理措施,如麻醉药物的靶向输注、局部麻醉和镇痛药物的联合使用,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三、术后康复1.早期康复锻炼在手术后的早期,应通过早期康复锻炼,如肌肉运动、关节活动和平衡能力训练等,促进患者的康复,加快病情的恢复速度。
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对康复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提供高蛋白、低脂肪的饮食和足够的水分,以促进患者的恢复。
在术后的康复期间,应根据疼痛的程度适当进行疼痛管理,减轻术后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速康复外科技术与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介绍了加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这一理念的发展与该技术所包含具体措施,并尝试将该理念运用于围手术期的中医药干预。
认为在加速康复外科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针对围手术期处理中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关键问题,进一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对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患者采取一系列综合有效的措施,可以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
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有望逐步被整合到各类手术中,为手术患者提供最佳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进而全面促进手术患者预后的快速、良性转归。
【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中医疗法”加速康复外科”亦即”快通道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尽量降低手术治疗对病人引起的应激反应,加速病人的康复。
与”外科快速康复方法”(fast track rehabilitation in surgery)、”促进外科手术后康复程序”(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的涵义相近。
加速病人康复采取的主要措施涉及3个方面:一是术前病人应有体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准备,二是减少治疗措施的应激性,三是阻断传入神经对应激信号的传导[1]。
1 FTS理念的发展手术的目的是去除病灶、修复组织与重建功能,外科治疗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治愈患者,但手术成功、治疗失败甚至患者死亡的情况并非罕见。
手术患者的机体经过病变所造成的损害后,再一次接受手术治疗所致的创伤,然后再进入到修复、康复的阶段,故患者术后机体的恢复并不只取决于外科医生所能决定的手术过程,还在于对围手术期病理、生理改变引起的应激反应和对延迟术后恢复的危险因素的有效控制[2]。
应激是机体受到物理性创伤、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害或情绪等引起机体神经、内分泌、内稳态的改变后,内分泌激素增加,导致了机体的炎性反应和一系列改变。
因此,术后的康复是否顺利、快速,无疑与手术创伤及围手术期处理所致的应激直接相关。
同时,术后较高的并发症、术后疼痛、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术后疲劳及睡眠障碍、术后各类留置管等,均可成为影响术后康复的因素,如腹部手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仍高达20%以上[3]。
”Fast track”技术最初于20世纪70年代用于急救患者的救治,是通过特别设置的一系列特别的措施而使患者得到快速的入院及救治。
20世纪90年代快通道外科最早用作冠脉搭桥手术加速康复一组的治疗措施,2001年这一理念被推广应用到其他类手术,并将其命名为”fast track surgery”,目的在于加速手术患者的康复[4-7]。
这一新的外科模式现已扩展到多类手术中,是一种利用多学科技术密切协作,将一组疼痛控制、麻醉、手术方式等新的技术与术前术后促进康复的方法有效结合,从而达到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的目的[8-11]。
例如,利用FTS技术可使腹腔镜肾切除患者术后疼痛减轻、住院时间缩短,患者术后满意程度提高,加快了患者的恢复[12]。
Husted H等[13]在关节成形术中应用FTS技术使患者住院时间缩短,住院费用减少。
在围手术期应用一系列的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缓解手术应激,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的FTS理念[14]有望逐步被整合到各类手术中,进而全面促进手术患者预后的快速、良性转归。
2 FTS技术的主要措施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1 FTS的主要措施国内外的文献中,FTS技术较多应用于胃肠外科,其实施要点主要包括术前告知病人手术计划以取得病人的合作、适当的术前营养支持、合理的麻醉方法、积极采用微创技术、不常规应用鼻胃管和引流、术前应用镇静止痛剂(非鸦片类)、应用持续胸段硬膜外置管止痛、术后早期促肠蠕动、术后早期经肠进食、术后早期病人下床活动等。
在这些措施中,除提到应用微创外科外,其他的结肠手术技术操作主要是改善了围手术期处理,亦即采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以减少常见并发症,减少病人的痛苦,减少医疗措施带来的应激,加速病人术后的康复[1,15-18]。
FTS不是简单的手术操作,而是应用现在临床上已成熟的理论与方法来减少与阻断对病人机体的应激,降低机体由此而产生的反应,尤其是负效应反应,加快病人从手术创伤中恢复过来,更快地康复。
更多手术可望依据FTS的理念制定关键性的步骤(criticalpathways),以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1]。
目前,FTS的理念和方法已运用于更广泛的外科领域,术前、术中、术后的各种有效措施被充分应用,如术前患者教育,术中采用更好的麻醉、止痛及外科技术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疼痛及不适反应,强化术后康复治疗,包括早期下床活动及早期肠内营养,都是实施FTS的主要措施[7]。
术前告知患者手术可能采取的方案及围手术期处理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恐惧、焦虑以及对镇痛的需要,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手术的实施[19]。
术中FTS的重点在于减轻外科应激。
研究证实微创技术的应用较传统的手术更能减少手术应激,从而利于术后的康复[20];持续的术中低温可抑制血小板功能、损害凝血机制,甚至引发低温、凝血障碍和代谢性酸中毒致死三联征[21];Nisanevich等[22]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腹部手术中补液量少于2500mL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总结了快通道麻醉在加速康复外科中的作用[23],认为快通道麻醉(fast track anesthesia)可使麻醉医生从仅提供最佳的手术条件和术后镇痛的医生转变为围手术期医生,其提供的技术也包括了优化术前治疗、保证最好的术中条件、加快麻醉后恢复、避免术后的副反应及早期并发症、降低术后应激反应、止痛消除不适、加速术后功能重建等。
术后强化康复治疗。
如术后止痛,近来的研究重点是多种药物的联合使用,如非甾体类抗炎药、COX2抑制剂、对乙酰氨基酚、氯胺酮、糖皮质激素和系统应用利多卡因等。
今后研究的方向是如何联合应用上述药物增加止痛效果、减少应激,减少对硬膜外麻醉的依赖[7]。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认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6h即可服用流质饮食[14],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3]在快通道外科促进术后肠麻痹恢复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术后肠道休息并非必需,相反早期、小量口服饮食,不仅胃肠道能耐受,并且能明显缩短术后肠麻痹恢复时间;鼻胃管减压不宜用于所有的术后患者,只有那些腹胀及呕吐严重或者一些特定的腹部手术患者才考虑使用;尽可能使用微创手术;目前并无特效药物能够迅速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持续胸椎硬膜外麻醉加用布比卡因可促进肠麻痹的恢复;减少阿片类镇痛药用量,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可降低术后肠麻痹的严重度,加速康复;肠内营养的耐受程度及腹部检查的正常化,利于更准确地判断术后肠麻痹发生、发展及转归;正确使用直肠栓剂或缓泻药可使腹部大手术患者肠排空加速,康复加快。
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并把它们作为快通道外科的治疗的一部分,可明显改善腹部手术患者全身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24]。
2.2 FTS应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FTS是微创和损伤控制理念的深化,是为了在整体上最大程度地减少损伤,以期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这种理念的形成是外科医生的不懈追求的结果,也是现代医学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在此理念指导下的围手术期全程处理的效果,尚需要大样本临床研究资料的数据支持。
目前,在具体应用该技术时,首先需要正确理解FTS理念。
应充分地考虑患者的病情、整体状态、医疗技术水平和后续治疗等客观条件,综合评价选择FTS技术的代价及获益,遵循一般原则与个体化选择应用相结合。
2l世纪是外科微创化的时代,患者的利益将主导一切医疗活动。
FTS患者术后的恢复应是生理、心理及社会协调适应能力等方面全方位综合的”快速”,而非单纯时间意义上的”快速”。
一味地追求缩短住院时间而患者恢复质量差、再入院率高或远期生存率低并不是FTS追求的理念和目的[19]。
其次,目前尚缺乏FTS的实施标准和规范。
FTS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手术患者快速康复。
随着其技术内容的不断完善,现已逐步成功地应用于外科各个领域,并为外科各类病人、各种手术围手术期的规范化处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1]。
虽然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FTS可以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但这一领域仍处于探索之中,FTS 技术的实施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尚未形成处理常规而广泛应用于外科实践[2],今后仍有待于深入的研究。
3 FTS与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围手术期中医药的应用己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近10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较快,包含了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干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促进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具有一定意义。
(1)术前评估和有效的中西医结合干预。
术前科学评估有利于正确的手术决策;合理的术前准备包括利用中医中药”通里攻下”的治疗原理开展结直肠手术前肠道准备,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的抗生素肠道准备,减少了抗生素带来的不良反应,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整体的康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和外科感染性疾病,利用中医中药的临床疗效优势,可以缓解急性症状,提高患者的抵抗能力,变急诊手术为择期手术,可降低手术病死率和术后并发症;根据中医学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运用中医中药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25-27]。
(2)将中医”扶正祛邪”的理念运用于新型手术设备和手术技巧的应用之中。
手术应激、术后疼痛和术后肠麻痹是影响术后病人康复的主要因素。
中医学理论与现代手术技术的有机融合为围手术期中西医结合处理提供了新的理念,从而有利于减少手术应激。
如刮吸解剖技术中以”阴阳平衡”为纲,达到了”去留清晰、刚柔相济、厚薄适宜、快慢结合”。
近10年来10000多例的普通外科手术实践证实了中医理念贯穿于外科手术之中,能使中医院的外科治疗突破传统中医外科的局限,提高手术技术,利于现代中医外科的发展[28]。
(3)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应用中医药调节全身功能可促进术后康复。
中医药在防治手术后并发症如术后感染、术口愈合、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29-30]。
如目前国际公认的”只要肠道许可,首选肠内营养”所主张的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这与中医学脾胃学说理论是一致的[31]。
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和中医药治疗的研究认为[32-33],术后并发症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能降低病死率,可能与中医药辨证论治、整体调理、减少全身并发症的发生尤其是肺部感染有关。
另一项研究成果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研究[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