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
加速康复外科的五大核心内容

加速康复外科的五大核心内容
一、术后病人复健:对有全身性负担或已完成手术病患进行恢复治疗,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增强体能,恢复关节运动能力,改善高位坐姿及站立,改善活动能力,改善肌肉力量,改善肌关节协调功能等。
二、功能性恢复:以术后恢复功能、恢复耐力、改善伤口对应部位功能等为主,内容涉及失语治疗、失写治疗、吞咽及呼吸技术治疗及神经功能治疗等常规治疗。
三、康复训练技能:包括护理护理、技术、知识及应用,具体内容有熟练操作各种拐杖、三角架及扩大辅助设备,理解各类康复理论,掌握专业护理技术及常用辅助仪器及部件,掌握康复训练各种基本动作及修正动作,掌握锻炼技巧及操作技能,深入了解各类康复项目的特点、使用规则及各种训练方法技巧等。
四、安全和规范操作:熟练掌握每项康复训练的安全和预防步骤。
确定每项康复训练的训练密度、训练强度、训练技术以及多少时间内完成;学会规范操作康复辅助器械,例如三角架、拐杖、电动轮椅等,合理使用仪器及部件,减少发生体力损伤及意外风险;及时伸展收缩动作,改善肌肉、韧带紧张及腰椎斜弯等损伤。
五、沟通交流: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建立非正式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要积极促进病人的社交交流,以促进舒适、和谐的环境,创造更有效和良好康复治疗环境,给予病患必要的护理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心里负担等。
并且根据病人情感和身体状况给出可操作的建议,让病人能够轻松接受护理并提出合理的保健建议。
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

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一、本文概述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作为一种全新的外科治疗理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方法、实践及其相关管理指南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实用的参考,推动我国加速康复外科的发展。
加速康复外科强调在围手术期通过一系列优化的处理措施,减少手术应激和并发症,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
这些措施包括术前宣教、营养支持、肠道准备、疼痛管理、早期活动等多个方面,涉及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个学科。
本文首先介绍了加速康复外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然后详细阐述了加速康复外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实践,包括术前评估与准备、麻醉管理、术中处理、术后监测与康复等方面。
本文还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路径管理指南,包括患者教育、多学科协作、质量控制等方面,以期为我国加速康复外科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加速康复外科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方法,掌握加速康复外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二、ERAS核心理念与基本原则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核心理念在于优化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以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这一理念强调多学科协作,包括外科、麻醉、护理、营养、康复、心理等团队共同参与,确保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内得到全面、系统的照护。
术前准备:强调术前宣教,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及可能的康复过程,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
同时,优化术前饮食、营养支持、肠道准备等,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手术风险。
术中管理:注重术中保温、减少不必要的液体输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及药物,以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
同时,提倡微创手术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加速术后恢复。
加速康复外科

加速康复外科加速康复外科是近年来医学界发展迅猛的一个领域,它致力于通过前沿技术与专业知识来帮助人们更快地康复。
本文将介绍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方法和技术,并探讨其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加速康复外科,顾名思义,是指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加快患者康复的外科学科。
它主要针对手术后的康复过程,通过使用精确的手术技术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功能和重新融入社会。
在加速康复外科中,医生会采用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方法,以提高手术的效果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首先,手术技术方面,医生会使用微创手术技术进行手术。
微创手术相比传统手术更加精确和安全,切口较小,减少了组织损伤,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和功能,加速术后康复。
其次,在手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这包括康复训练、营养补充、疼痛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治疗。
康复训练主要是通过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和康复训练等手段来恢复患者的功能。
营养补充则是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和营养补充剂来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疼痛管理则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心理支持等手段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康复的效果。
此外,加速康复外科还借助于先进的医疗技术,如智能康复设备和生物材料的应用。
智能康复设备可以监测患者的运动情况和康复进展,帮助医生更好地评估康复效果并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生物材料则可以促进组织再生和愈合,提高手术效果和康复速度。
加速康复外科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广泛。
它可以用于各种手术的康复,包括关节置换手术、脊椎手术、肿瘤切除手术等。
通过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的方法和技术,患者可以减少住院时间,减轻康复过程中的痛苦和不适,更快地恢复功能和重返社会。
总之,加速康复外科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康复体验和效果。
通过精确的手术技术、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和先进的医疗技术,加速康复外科为康复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患者提供了更快、更安全、更有效的康复解决方案。
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方案

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方案
摘要
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新兴的外科手段,其基本原则是减少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增加手术后康复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以及减轻患者负担,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本文提出了十条实施方案,包括对患者的评估,手术前的准备,术中外科护理,术后的病患早期照料,营养和康复训练,以及与多个疾病的术后护理。
通过综合运用上述实施方案,可以更有效地实施加速康复外科,增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改善患者康复生活质量。
1. 对患者的评估
要实施加速康复外科,必须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估,以确定术后康复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患者评估时,除了手术本身的情况以外,还应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以及术后康复需要的资源,确定是否可以实施加速康复外科。
2. 手术前的准备
在实施加速康复外科之前,必须充分准备手术,以减少患者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
具体来说,包括为患者安排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确定手术方法及术中所需的器械,还要为患者安排康复计划,保证术中及术后的稳定。
3. 术中外科护理。
加速康复外科相关工作评价指标

加速康复外科相关工作评价指标1.康复期缩短:加速康复外科的目标之一是缩短患者的康复期,即治疗开始到恢复功能的时间。
通过比较加速康复外科患者与传统康复外科患者的康复期的长短,可以评估加速康复外科的效果。
2.住院时间减少:加速康复外科致力于减少患者住院时间,以降低医疗费用和提高医院资源利用率。
通过比较加速康复外科患者与传统康复外科患者的住院时间,可以评估加速康复外科的效果。
3.并发症发生率:加速康复外科的方法和技术的应用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如感染、深静脉血栓等。
通过比较加速康复外科患者与传统康复外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可以评估加速康复外科的效果。
4.生活质量提高:加速康复外科的目标之一是通过加速康复和提高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通过调查和评估加速康复外科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疼痛程度、活动能力、社交功能等方面,可以评估加速康复外科的效果。
5.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反映了患者对加速康复外科的整体评价。
通过调查和评估患者满意度,可以了解患者对加速康复外科的治疗效果、沟通效果、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主观评价。
6.医生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反映了医生对加速康复外科的整体评价,包括手术技术、治疗效果、团队协作等方面。
通过调查和评估医生满意度,可以了解医生对加速康复外科的评价,并提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7.经济效益: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应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医院资源利用率。
通过比较加速康复外科和传统康复外科的经济效益,例如住院天数、医疗费用等方面,可以评估加速康复外科的效果。
总之,评价加速康复外科的工作效果需要综合考虑康复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经济效益等多个指标。
这些指标将帮助我们全面评估加速康复外科的效果,并为改进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加速康复外科质控措施

加速康复外科质控措施
加速康复外科质控措施是指在外科手术加速康复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质控措施,旨在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康复时间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速康复外科质控措施:
1. 多学科团队合作:加速康复外科团队由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康复医师、护士等多个专业人员组成,他们共同制定康复计划、监测患者情况、评估康复效果等,提高治疗效果。
2. 减少术前禁食时间:传统上,手术前一定要进行一段时间的禁食,以减少手术风险。
然而,研究表明适当减少术前禁食时间可以减少术后肠道功能障碍,加速肠功能恢复。
3. 麻醉管理:采用局部麻醉或区域麻醉等技术,减少全身麻醉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减少术后恢复时间。
4. 术后镇痛:通过采用静脉镇痛、硬膜外镇痛等方式,减少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早期康复。
5. 早期活动:尽早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包括早期床边起床、早期下地活动等,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进程。
6. 营养支持:合理调整患者的饮食,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保证患者足够的营养摄入,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7. 康复评估和干预: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康复干预措施,包括康复体操、物理疗法、心理疏导等,加速康复进程。
8. 术后随访:术后定期随访患者,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康复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加速康复外科质控措施,通过合理应用这些措施可以促进术后康复,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加速康复外科的名词解释

加速康复外科的名词解释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医学的发展,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逐渐受到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关注。
本文将从解释加速康复外科的定义、原理和应用等方面,探讨这一先进医疗理念的背后。
一、加速康复外科的定义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综合疗法,旨在通过优化外科手术过程和术后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俗地说,就是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并尽量减少手术后的不适和并发症。
二、加速康复外科的原理1. 多学科团队合作:加速康复外科强调多学科协作,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营养师、社工等。
他们联合制定完整的术前计划、手术技术和术后护理方案。
2. 规范化手术技术:加速康复外科要求医生使用尽可能少的创伤性手术技术,减少术中出血和组织损伤,并保护病人的免疫功能。
3. 个性化的术前准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情况,定制个性化的术前准备方案。
这包括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讲解和准确的麻醉评估,以降低手术风险。
4. 多模式镇痛:在手术过程中,加速康复外科通过联合应用镇痛药物、神经阻滞和物理疗法等多种方式,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早期活动。
5. 早期营养支持:加速康复外科强调术后早期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补充患者术后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素,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
6. 早期活动与康复:加速康复外科鼓励患者在手术后尽早进行主动的身体活动。
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增加肺功能和肠道蠕动,加快康复过程。
三、加速康复外科的应用领域1. 腹部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在腹部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胃癌切除术、结直肠癌切除术等。
通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加快胃肠功能恢复,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速度。
2. 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外科也在骨科手术中发挥重要作用,如关节置换手术和骨折修复术。
通过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患者可以更快地恢复行走和进行康复训练。
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

$number {01}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日期:汇报人:目录•引言•加速康复外科概述•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加速康复外科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的未来展望•参考文献01引言0102背景介绍疼痛管理是ERAS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术后疼痛控制有助于减轻患者身心负担,促进康复进程。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采用多学科团队合作的方法,旨在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加速患者康复速度的新型外科理念。
探讨ERAS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和借鉴。
ERAS理念的引入为骨科术后疼痛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和意义意义目的02加速康复外科概述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一种采用多学科团队合作的方法,通过优化围手术期处理,以减轻手术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应激,从而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的医疗模式。
ERAS的理念是减少不必要的医疗干预,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同时降低医疗成本和资源消耗。
定义和理念ERAS的流程包括术前评估、优化、宣教,术中控制应激和疼痛管理,术后快速康复和早期出院计划等。
ERAS的内容涵盖了术前营养支持、功能锻炼、心理疏导,术中保温、控制出血、减轻应激反应,术后早期活动、口服镇痛药、快速康复锻炼等多个方面。
加速康复外科的流程和内容加速康复外科的优势和应用范围ERAS的优势在于加速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再入院率,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
ERAS已广泛应用于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03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手术创伤、组织损伤、炎症反应等。
这些因素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信号。
术后疼痛的机制术后疼痛的原因可以是生理的,也可以是心理的。
生理原因包括手术创伤、组织损伤等;心理原因包括焦虑、恐惧、抑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速康复外科
➢在我国,南京军区总院的黎介寿
院士等2006年率先将此概念引入 并在临床加以应用,取得显著效果
ERAS在中国
2015年7月,在南京召开了中国第一届的加速康 复外科的大会;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加速康复外 科协作组;并且发布了第一个《结直肠手术应 用加速康复外科的中国专家共识》(江志伟, 李宁执笔),以此为标志,中国加速康复外科 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通道。
住院较短的手术-1-4天
结肠切除术 全髋/膝关节置换术 主动脉瘤手术 肺切除和肺叶切除术 前列腺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外周血管重建
如 何 实 施 ERAS
加速康复外科
ERAS 的实施离不开多学科有效协作
1. 麻醉方法的改进 –联合局部麻醉 –常规手术日晨口服葡萄糖水 –减少阿片类药物的用量 –早苏醒、早拔管
加速康复外科
更全面地重视 微创理念
ERAS 应用现状
ERAS在当今的应用已由心胸外科逐步拓展至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妇产科等各个领域,几乎 适用于所有的择期手术
CONTENTS
目 录
门诊/24小时内手术
肩/膝关节重建术(内镜) 子宫切除术(经阴道) 胃底折叠术(腹腔镜/内镜) 脾切除术(腹腔镜/内镜) 肾上腺切除术(腹腔镜/内镜)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内镜) 供体肾切除术(腹腔镜/内镜)
ERAS 提倡避免严格的机械性肠道准备
加速康复外科
合理放置导 管
传 统: 常规放置鼻胃管 F T: 不常规放置鼻胃管
研究表明:术前未放置鼻胃管的患者,术后发热、肺炎等并发 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置管者,而且放置鼻胃管本身会引起恶心呕 吐等不适,影响术后早期下床活动.
FT建议: 假如术中放置了鼻胃管,麻醉清醒前一定要去除.
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可防止手术部位感染,应该在 切皮前30-60分钟单剂量的方式使用。
术间也可能使用重复剂量,这个由药物的半衰期和 持续作用时间来决定
加速康复外科
结直肠手术前口服泻药和灌肠等机械性肠道准备
传统机械性 肠道准备
病人不适 肠道菌群易位 电解质失衡 酸碱失衡 丢失液体过多
增加术中术后补液量 增加术后腹腔感染 增加术后吻合口瘘
加速康复外科
ERAS关于术前禁食的要求
传统方案 术前禁食12h,禁饮6h
新理念
术前6h禁食固体食物 术前2h禁饮,之前可口
服流质碳水化合物
胰岛素抵抗和术后不适
未增加相关并发症减 减少术前不适
加速康复外科
ERAS对麻醉前抗焦虑用药的推荐
加速康复外科
ERAS建议术前抗血栓治疗
胰十二指肠手术
推荐: 低分子量肝素减少血栓并发症风险(术前2-12小时开始使用),应持 续使用至出院后4周。与硬膜外麻醉一起使用时,必须严格跟随指南。 机械装置预防应当用于高血栓风险的患者
02
术中项目
麻醉 切口及术式 体温控制 引流管鼻胃管放
置 体液管理
加速康复外科
03
术后项目
术后镇痛 术后尽早下床活动 防止术后恶心呕吐
术后血糖控制 术后营养支持 防止术后肠梗阻
系统评估
ERAS要求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
01
LORE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02
LOREM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加速康复外科
CONTENTS
哪些因素影响着患者术后康复?
外科手术
疼痛 应激反应/器官功能障碍 恶心、呕吐、肠梗阻 营养不良、睡眠障碍 疲乏 运动受限、半饥饿 引流管/鼻饲管、束带
康复延迟
加速康复外科
减少创伤及应激——ERAS理念的核心
减轻应激反应的干预措施
合理充分的镇痛药物 手术切口最小化 缓解疼痛 营养物质给予 调节合成代谢/分解代谢 防止低体温 减轻炎症反应(药物)
➢ 黎介寿. 中华医学杂志 (2007)
➢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 (2007) ➢ 江志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7) 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意义
加速康复外科
2016年1月28日国家卫计委加速康复外科专家研 讨会在南京军总成功召开,这是我国加速康复外科 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加速康复外科已上升至国家 医疗工作战略层面!
中国 E R A S 围手术期
管理 专家共识
十五病区 加速康复外科
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
ERAS---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定义:为促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
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术后心理 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降低患者再入院风险,同时降低住院费用。
无需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这并不会增加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的 发生率.
加速康复外科
营养支持
对于围手术期已存在严重营养不良的病人,不主 张立即手术,应通过10-14天的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 况后再手术,以减少手术的风险
加速康复外科
术中预防低体温(证据等级:高;推荐等级:强烈推荐)
2. 液体治疗 –以病人的需求为目标的导向治疗 –避免液体过多导致的胃肠道水肿 1.以口服补充为主
围术期疼痛治疗 –预防性镇痛: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 –多模式镇痛:以局部麻醉技术为主的多模式镇痛
其他措施 –体温监测和保温 1.抗血栓治疗加速康复外科
ERAS在普外科围术期的应用
01
术前项目
术前宣教 优化患者身体状况 术前肠道准备 术前禁食 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及营 养 抗焦虑用药 抗血栓治疗预防性镇痛 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择期结肠手术
推荐: 患者应穿好合适的弹力袜,有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并接受低分子 量肝素药物预防。大肠癌患者的预防应延长28天。
直肠、盆腔择期手术
推荐: 患者应穿好合适的弹力袜,并接受低分子量肝素药物预防。大肠癌或其 他静脉血栓风险增加患者的预防应考虑延长28天。
加速康复外科
ERAS推荐术前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欧洲的一些国家极力推广一种称之为快速康复
外科的理念,病人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显著改善
了病人术后康复速度,使得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
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加速康复外科和微创外科是21世纪正在引领现
代外科快速发展的两个重要方向
加速康复外科
ERSA的由来
•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Henrik Kehlet 教授与 1997 年提出 ERAS 概念, 并积极探索其临床可行性及优越性,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