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斜齿轮课程设计
二级斜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

3.传动零件的设计1)高速级齿轮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两级斜齿轮减速器的高速级齿轮传动。
已知减速器的输入功率13P kw=,小齿轮转速nI=960r/min,齿数比u=4.5,已知带式运输机单向转动,原动机为电动机,减速器使用期限是五年,双班制工作。
解设计计算步骤列于表2-2如下。
表2-2斜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步骤3)小齿轮传递转矩T I小齿轮名义转矩:11611055.9n P T ⨯= 639.551029840960=⨯=N ·mm T I =29840 N ·mm4)选取齿宽系数d φ由表13-8,选齿宽系数d φ=0.8 d φ=0.85)端面重合度αεβεαcos )]11(2.388.1[21z z +-= 11[1.88 3.2()]cos1024108=-+︒=1.684 αε=1.6846)重合度系数Z ε77.0684.111===αεεZ 77.0=εZ7)纵向重合度βε111sin sin sin cos 0.318tan d d n n n n d d m z b m m m z βφβφββεπππβφβ====0.3180.824tan10=⨯⨯⨯︒=1.077βε=1.0778)螺旋角系数Z βZ β===βZ 0.999)弹性系数E Z 由表13-6查取弹性系数E Z =189.8MPaE Z =189.8MPa10)节点区域系数H Z由表13-21,节点区域系数H Z =2.47 H Z =2.4711)接触疲劳强度极限1lim H σ、2lim H σ由表13-61lim H σ=590MPa ,2lim H σ=480MPa1lim H σ=590MPa 2lim H σ=480MPa12)接触疲劳强度寿命系数1N Z 、2N Z由图13—8查取接触疲劳强度寿命系数1N Z =1 、2N Z =11N Z =1 2N Z =1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机械设计用纸313环次数1415触应力16)17度18数K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机械设计用纸52)低速级齿轮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两级斜齿轮减速器的高速级齿轮传动。
二级斜齿减速器课程设计

二级斜齿减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二级斜齿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机械传动中的应用;2. 学生掌握二级斜齿减速器的设计步骤、参数计算和图纸绘制方法;3. 学生了解二级斜齿减速器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及装配要求。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二级斜齿减速器的设计计算;2. 学生具备运用CAD软件绘制二级斜齿减速器图纸的能力;3. 学生能够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加工工艺并进行装配。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 学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学生增强对机械设计专业的热爱,提高职业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机械设计专业课程,以实践性、应用性为主,结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具备二级斜齿减速器设计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但缺乏实际设计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二级斜齿减速器设计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
二、教学内容1. 引言:介绍二级斜齿减速器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理论知识:- 二级斜齿减速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 减速器的设计计算方法,包括传动比、模数、齿数等参数的计算;- 二级斜齿减速器的受力分析及强度计算。
3. 实践操作:- 运用CAD软件绘制二级斜齿减速器图纸;-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及装配;- 完成二级斜齿减速器的组装与调试。
4. 教学案例:分析典型二级斜齿减速器设计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设计过程。
5. 教学进度安排:- 理论知识学习(1课时);- 设计计算方法学习(2课时);- 实践操作(3课时);- 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1课时)。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章节:1. 引言:教材第1章,概述;2. 理论知识:教材第2章,齿轮传动设计;3. 实践操作:教材第3章,机械设计CAD;4. 教学案例:教材第4章,典型机械设计案例。
二级斜齿轮减速器 课程设计

二级斜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默认分类 2009-11-23 21:54 阅读56 评论0字号:大中小一、设计题目:二级斜齿轮减速器1.要求:拟定传动关系:由电动机、V带、减速器、联轴器、工作机构成。
2.工作条件:双班工作,有轻微振动,小批量生产,单向传动,使用6年,运输带允许误差5%。
3.知条件:运输带卷筒转速,减速箱输出轴功率马力,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1. 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 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3. 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传动功率大,将V带设置在高速级。
其传动方案如下:三、选择电机1. 计算电机所需功率:查手册第3页表1-7:-带传动效率:0.96-每对轴承传动效率:0.99-圆柱齿轮的传动效率:0.96-联轴器的传动效率:0.993—卷筒的传动效率:0.96说明:-电机至工作机之间的传动装置的总效率:2确定电机转速:查指导书第7页表1:取V带传动比i=2 .5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i=8 40所以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是:符合这一范围的转速有:750、1000、1500、3000根据电动机所需功率和转速查手册第155页表12-1有4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4种传动比方案如下:方案电动机型号额定功率同步转速r/min 额定转速r/min 重量总传动比1 Y112M-2 4KW 3000 2890 45Kg 152.112 Y112M-4 4KW 1500 1440 43Kg 75.793 Y132M1-6 4KW 1000 960 73Kg 50.534 Y160M1-8 4KW 750 720 118Kg 37.89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的尺寸、重量、和带传动、减速器的传动比,可见第3种方案比较合适,因此选用电动机型号为Y132M1-6,其主要参数如下:额定功率kW 满载转速同步转速质量 A D E F G H L AB4 960 1000 73 216 38 80 10 33 132 515 280四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总传动比:分配传动比:取则取经计算注:为带轮传动比,为高速级传动比,为低速级传动比。
二级斜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1

23176.571.5248.25L L mm mm mm +=+=。
根据轴的计算简图做出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图3-1)。
现将计算截面Ⅶ处的H M 、V M 与M 的值列于下表3-1。
表3-1 截面Ⅶ处支反力、弯矩与扭矩载荷 水平面H 垂直面V支反力F 11000NH F N =22460NH F N =1471NV F N =2827NV F N =弯矩M176500H M N mm =⋅183132V M N mm =⋅259312V M N mm =⋅总弯矩 1195098M N mm =⋅,2186120M N mm =⋅扭矩T341910T N mm =⋅38d mmI-II =82L mm =160L mm =43d mm-=ⅡⅢ160L mm =58l mm -=ⅠⅡ43d mm-=ⅡⅢ508016d D T mm mm mm⨯⨯=⨯⨯50VII VIII d d mm--==ⅢⅣ65d mm-=ⅣⅤ65d mm-=ⅥⅦ77VI VII l mm-=70d mm-=ⅤⅥ图3-1 轴的弯矩图和扭矩图3.6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进行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险截面Ⅶ)的强度。
根据上表资料,以与轴单向旋转,扭转切应力为脉动循环变应力,取6.0=α,轴的计算应力2213()17.52ca M T MPa Wασ+==前已选定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由《机械设计》表11.2查得MPa 60][1=-σ 因此][1-<σσca ,故安全。
3.7 精确校核轴的疲劳强度 (1).判断危险截面截面A ,Ⅱ,Ⅲ,B 只受扭矩作用,虽然键槽、轴肩与过渡配合所引起的应力集中均将削弱轴的疲劳强度,但由于轴的最小直径是按扭转强度较为宽裕确定的,所以截20l mm-=ⅤⅥ50l mm-=ⅡⅢ16a mm = 8s mm = 27.75T mm= 45L mm =54.75VII VIII l mm -=64IV V l mm-=23248.25L L mm+=11150.4NH F N=22468.5NH F =1564.4NV F N=156742H M N mm=⋅176900V M N mm =⋅250279V M N mm =⋅1195098M N mm=⋅2M 186120341910N mm T N mm=⋅=⋅3113.71a mS K τττττφτ-==+2210.5 1.5ca S S S S S S στστ==>=+故该轴在截面Ⅶ右侧的强度也是足够的。
二级斜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正本.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2011/5/22设计课题: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院系:机电工程系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Z090358组:第五组指导教师:张旦闻目录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3)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4)1.电动机的选择 (4)(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4)(2)选择电动机容量 (4)(3)选择电动机的转速 (4)2.计算总传动比并分配各级传动比 (5)(1)总传动比 (5)(2)分配各级传动比 (6)3.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6)(1)各轴的转速 (6)(2)各轴的功率 (6)(3)各轴的转矩 (7)三、V带传动设计 (7)四、齿轮传动设计 (12)1.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12)2.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 (17)五、轴的设计 (22)1.中间轴的设计与计算 (22)2.高速轴的设计与计算 (30)3.低速轴的设计与计算 (37)六、参考文献 (44)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上两级斜齿轮减速器第五组指导老师:张旦闻带式输送机减速器结构简图1-Ⅰ轴、2-Ⅱ轴、3-Ⅲ轴、4-卷筒轴设计参数运输带工作拉力:F(N)=3200N运输带工作速度:V(m/s)=1.1m/s卷筒直径:D(mm)=300mm工作条件连续单向运转,载荷有轻微振动,室外工作,有粉尘;运输带速度允许误差土5%;两班制工作,3年大修,使用期10年。
(卷筒支承及卷筒与运输带间的摩擦影响在运输带工作拉力F中已考虑) 。
加工条件生产20台,中等规模机械厂,可加工 7—8级齿轮设计工作量1.减速器装配图1张(AO或A1);2.零件图1—3张;3.设计说明书1份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1.电动机的选择(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根据工作要求和条件选取Y 系列一般用途的全封闭自扇冷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2)选择电动机容量 工作机所需功率: P w =WW wv F η1000= 96.010001.13200⨯⨯kW=3.71Kw 式中,带式输送机的效率 96.0=w η(由查参考文献1中表1—7可得)。
二级斜齿轮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起吊装置: 作用:搬运减速器
2、减速器的润滑
A、齿轮的润滑 油池浸油润滑
最低油面, 最高油面与 最低油面高 10mm左右
V<12m/s,速度高时浸油深度约为0.7个齿高,但不得小于10mm V=(0.5~0.8)m/s时,浸油深度可达1/6~1/3齿轮半径
喷油润滑
润滑油的粘度: 按表15-1、15-2来选择
B、滚动轴承的润滑 润滑方式: 1)润滑油润滑
飞溅润滑(v≥2m/s)
2)润滑脂润滑 v<2m/s
3、绘制装配图的准备
A、必要的感性与理性知识 认真阅读四、五章的内容
B、有关设计数据的准备 齿轮传动的主要尺寸、电机的安装尺寸、联轴器的有 关尺寸、润滑方式
C、箱体结构方案确实定 铸造箱体、剖分式
放油孔和油塞:
表14-14
作用:更换箱体体的污油。
注意:放油孔应设置在箱体底部油池最低处,且箱座底面应做成倾斜 面,在油孔附近应做成凹坑〔便于污油流干净〕 。为防止漏油,应用 封油垫片,油塞用细牙螺纹。
起盖螺钉〔栓〕:
作用:方便拆卸箱减速器箱盖的 注意:数量1至2个,直径与d1一样,长度大于箱盖凸缘厚度
注意:如果轴承是透盖,那么中间局部因为要放密封件,所以其厚度 需根据密封件来确定
定位销:
作用:定位。
保证轴承座孔的镗 削和装配精度,保 证减速器每次装拆 后轴承座的上下半 孔能保持加工时的 位置精度
表11-31
注意:只能用2个圆锥销,销的长度不能太短,否那么不利于拆卸。布 置时销的距离尽量远一些,且不能与其它的零件发生干预
通气器:
表14-9、10、11
作用:平衡箱体内外气压,防止润滑油渗出 装在箱顶或窥视孔盖板上,干净环境用通气式的,灰尘多用网式的
二级斜齿轮课程设计

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其工作条件是:1.鼓轮直径D=350mm2.传送带运行速度v=0.64m/s3.鼓轮上的圆周力F=2.5KN4.工作年限5年2班制5.小批生产参考方案:电动机→V带传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工作机(鼓轮带动运输带)图(1)传动方案示意图1——电动机 2——V带传动 3——展开式双级齿轮减速器4——连轴器 5——底座 6——传送带鼓轮 7——传送带(二)设计任务:设计一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按照给定的传动方案:1.选择适当的原动机2.设计计算传动零件(带、齿轮及选择联轴器)3.设计计算部分支承零件和连接件4.完成减速器设计装配图一张5.完成零件工作图两张6.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约30页左右(三)设计要求:1.鼓轮转速允差±5%即:2.齿轮减速器中心距为(0或5)毫米结尾的整数。
二、传动方案设计(一)传动方案说明⑴合理的传动方案,首先应满足工作机的功能要求,其次还应满足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尺寸紧凑,传动效率高,重量轻,成本低廉,工艺性好,使用和维护方便等要求。
⑵带传动具有传动平稳,吸震等特点,切能起过载保护作用,但由于它是靠摩擦力来工作的,在传递同样功率的条件下,当怠速较低时,传动结构尺寸较大。
为了减小带传动的结构尺寸,应当将其布置在高速级、⑶齿轮传动具有承载能力大,效率高,允许高度高,尺寸紧凑,寿命长等特点,因此在传动装置中一般在首先采用齿轮传动。
由于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承载能力和平稳性比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好,故在高速或要求传平稳的场合,常采用斜齿轮圆柱齿轮传动。
综上所述,本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及可行性。
1.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型式2. 选择电动机容量(1)工作机所需功率P w(2)电动机所需输出功率P(3)电动机的转速(4)确定电动机型号(二)电动机的选择根据直流电动机需直流电源,结构复杂,成本高且一般车间都接有三相交流电,所以选用三相交流电动机。
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名称:二级斜齿轮减速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过控071学生姓名:乔国岳学号:2007112036指导老师:成绩:2009年12月27日目录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1)1绪论 (2)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2确定传动方案 (4)3机械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4)3.1 选择电动机 (4)3.1.1 选择电动机类型 (4)3.1.2 电动机容量的选择 (4)3.1.3 电动机转速的选择 (5)3.2 传动比的分配 (6)3.3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7)3.3.1各轴的转速: (7)3.3.2各轴的输入功率: (7)3.3.3各轴的输入转矩: (7)3.3.4整理列表 (8)4 V带传动的设计 (8)4.1 V带的基本参数 (8)4.2 带轮结构的设计 (11)5齿轮的设计 (12)5.1齿轮传动设计(1、2轮的设计) (12)5.1.1 齿轮的类型 (12)5.1.2尺面接触强度较合 (13)5.1.3按轮齿弯曲强度设计计算 (14)5.1.4 验算齿面接触强度 (16)5.1.5验算齿面弯曲强度 (17)5.2 齿轮传动设计(3、4齿轮的设计) (17)5.2.1 齿轮的类型 (17)5.2.2按尺面接触强度较合 (18)5.2.3按轮齿弯曲强度设计计算 (19)5.2.4 验算齿面接触强度 (22)5.2.5验算齿面弯曲强度 (23)6轴的设计(中速轴) (23)6.1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 (23)6.2选取材料 (24)6.2.1轴最小直径的确定 (24)6.2.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 (24)6.3键的选择 (25)6.4求两轴所受的垂直支反力和水平支反力 (25)6.4.1受力图分析 (25)6.4.2垂直支反力求解 (26)6.4.3水平支反力求解 (27)6.5剪力图和弯矩图 (27)6.5.1垂直方向剪力图 (27)6.5.2垂直方向弯矩图 (27)6.5.3水平方向剪力图 (29)6.5.4水平方向弯矩图 (29)6.6扭矩图 (30)6.7剪力、弯矩总表: (31)6.8 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 (32)7减速器附件的选择及简要说明 (32)7.1.检查孔与检查孔盖 (32)7.2.通气器 (32)7.3.油塞 (33)7.4.油标 (33)7.5吊环螺钉的选择 (33)7.6定位销 (33)7.7启盖螺钉 (33)8减速器润滑与密封 (34)8.1 润滑方式 (34)8.1.1 齿轮润滑方式 (34)8.1.2 齿轮润滑方式 (34)8.2 润滑方式 (34)8.2.1齿轮润滑油牌号及用量 (34)8.2.2轴承润滑油牌号及用量 (34)8.3密封方式 (34)9机座箱体结构尺寸 (35)9.1箱体的结构设计 (35)10设计总结 (37)11参考文献 (39)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设计一用于带式输送机传动用的二级斜齿圆柱齿轮展开式减速器给定数据及要求:设计一用于带式运输机上的展开式两级圆柱斜齿轮减速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度系数得=1.17
d3%d
=25.42mm
30 1.4h
30
55
1.4h
(常温)
八、设计小节
这次关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两级展开式圆柱斜齿轮减速器的课程设计是我们真正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设计概念和设计过程的实践考验,对于提高我们机械设计的综合素质大有用处。
通三个星期的设计实践,使我对机械设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业的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相当强的技术课程,它融《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手册》等于一体。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过程中,我的耐心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这些参数的计算中要求严肃认真,不能有半点马虎,更不能容忍错误,防止下一阶段有更大的错误。
本次设计得到了指导老师的细心帮助和支持。
衷心的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设计中还存在不少错误和缺点,需要继续努力学习和掌握有关机械设计的知识,继续培养设计习惯和思维从而提高设计实践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