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1系“沙漠怪圈”病毒营销事件案例分析.docx
病毒营销成功案例_病毒营销案例分析(2)

病毒营销成功案例_病毒营销案例分析(2)病毒营销成功案例篇六GoPro:是一家生产高清摄像机的公司。
现在如果你要录制滑板、冲浪和其他极限运动视频,GoPro几乎成了该领域的代名词。
但GoPro在社交媒体里面用另一种方式获得了成功。
他们推出了一部关于消防员救小猫的视频,和极限运动毫无关系。
这个故事发生在2013年中,当时加利福尼亚州的佛雷斯诺小镇上发生了一起火灾,消防员Cory Kalanick在营救过程中救出了一只小猫。
刚好他的头盔上安装了GoPro Hero3高清摄像机,整个过程都被记录下来。
之后这部视频被上传到YouTube,几周内吸引了150万浏览量(不幸的是,最后这只小猫因吸入烟雾颗粒而死亡)。
2013年秋季,GoPro重新编辑了视频,新增公司Logo并发布在自己的官方YouTube频道上。
这次经过重新剪辑的视频更加饱含深情,并吸引了更多关注。
视频上传后仅一周就获得了500万访问浏览量。
营救小猫的视频获得成功也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它让人心碎,同时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感触;另一方面,它向人们展示了GoPro摄像头在极端环境下的超高性能和有效捕捉感人瞬间的高科技。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子产品制造商富士康在2012年末以2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了GoPro公司8.88%的股份,而在2014年2月,GoPro已经提交了IPO申请,并于6月底上市。
病毒营销成功案例篇七HelloFlo:走在纽约麦迪逊大道上,你会发现女性卫生用品的广告画面总是比较婉转——一群穿着白裤子的女人在海边嬉笑打闹,这类广告的用词“保护”“清新”也格外隐晦。
HellFlo是一家提供经期护理包订购服务的公司,它并不认同如今女性卫生用品广告的形式,并决心改写游戏规则。
该公司推出一部关于夏令营的广告视频The Camp Gyno,用坦率、幽默和真诚打动了消费者。
视频讲述了一个青春期少女参加夏令营时遭遇月经初潮的故事,但她并未慌张,而是成为夏令营里的生理卫生员,给同寝室姐妹发放卫生棉。
十大成功病毒营销案例解析

十大成功病毒营销案例解析目录一、病毒营销概述 (2)二、十大成功病毒营销案例 (3)1. 案例一 (5)1.1 背景介绍 (6)1.2 营销策略与实施 (6)1.3 营销效果 (8)1.4 案例分析 (9)2. 案例二 (11)2.1 背景介绍 (13)2.2 营销策略与实施 (15)2.3 营销效果与数据展示 (17)2.4 案例解析与启示 (18)3. 案例三 (19)3.1 背景介绍及事件起源 (20)3.2 跨界合作与营销策略 (21)3.3 营销效果及影响分析 (22)3.4 经验总结与启示 (23)4. 案例四 (24)4.1 品牌背景与市场定位分析 (25)4.2 口碑传播策略与实施过程介绍 (27)一、病毒营销概述病毒营销是一种利用社交网络、人际传播等方式,以低成本实现信息传播、品牌形象塑造、产品或服务销售的市场营销策略。
其核心在于设计具有吸引力、易于传播的内容,通过用户的自发传播行为,使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至更广泛的潜在受众群体,以实现品牌推广和业务增长的目标。
病毒营销的主要特点是其信息传播的高效性和低成本性,通过与目标受众的情感共鸣点,以具有独特创意和吸引力的内容作为载体,病毒营销能够迅速激发用户的分享欲望,使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至社交媒体平台、论坛、博客等各个角落。
成功的病毒营销案例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能带动销售额的快速增长。
在实现病毒营销的过程中,设计独特的传播内容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传播内容需要紧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兴趣点,激发其共鸣和情感共振,从而实现自发传播的效果。
合作渠道的选择、传播时机的把握以及后续的用户互动管理等因素,也是影响病毒营销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精准把控,病毒营销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信息的快速扩散和业务的快速增长。
我们将通过解析十大成功病毒营销案例,深入探讨病毒营销的策略设计、执行过程、效果评估以及启示意义,为企业在实践中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参考。
病毒式营销成功案例3个_成功励志

病毒式营销成功案例3个病毒式营销,又称核爆式行销,听着有些瘆人,但它却是一种已然普遍的网络营销方式,是通过利用公众的积极性和人际网络,让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营销信息被快速复制传向数以万计甚至是数以百万计的受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病毒式营销案例,欢迎阅读!病毒式营销成功案例1:我们小时候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总是插上一个广告词为”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的广告,广告的投放量十分巨大,经常出现三遍连播。
因为很多电视台都在插播这个广告,很多人都几乎都被它彻底洗脑了,史玉柱的销售团队居然还放出了“脑白金体”的神论,但是现代的文献里根本没有这个名词,只有松果体这个词,因为脑白金的主要成分为松果体,不过现在也没有科学实验证明松果体对大脑有很好的疗效,不过副作用倒是不少,这些神论导致市面各大药房里的脑白金几乎销售一空,就连一些小学生在教师节的时候也会给老师送脑白金,可见脑白金的广告影响力之大。
这就是脑白金的病毒式的营销策略。
我们来分析一下脑白金这种病毒式营销策略的实施步骤和战略方式。
一:提炼产品或服务传播价值。
这一点脑白金做的真的很优秀,史玉柱曾在演讲上提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在商场看见一个戴眼镜的男士买了脑白金,就上去跟男士聊天,问他为什么要买脑白金,男士几乎迅速的说他自己十分讨厌脑白金广告,那问题来了,他为什么要买呢,答案是:一是过年了要送给父母,市面上有太多的礼品种类,不知道挑哪个好。
二是在这些礼品里面自己唯一熟悉的就是脑白金。
它还在做广告,做铺天盖地的广告。
仔细想想这个企业应该还是很有钱的,这样推理至少产品的质量还能有保证吧。
二:创造信息传播的引爆点。
脑白金魔性广告的轮番式轰炸,让众多市民都有这三个感觉:俗、多、单调。
但与其相反的却是脑白金的销售量极高,销售异常的火爆。
三:提供便捷的传播渠道。
病毒式营销的关键点就是让用户无意识的接受并且参与病毒性信息的传播。
面对380多家电视台同时在黄金不低于2分钟的广告轰炸,意料之中的引起了市民对脑白金的热烈讨论。
病毒营销案例

病毒营销案例病毒营销是一种通过社交分享和口碑传播的营销方式,通常通过有趣、独特或令人震惊的内容引起大众关注,从而达到推广产品或品牌的目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病毒营销已经成为许多广告和推广活动中常见的策略之一。
红牛能量饮料红牛是一家全球知名的能量饮料品牌,而其病毒营销案例被认为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在2005年,红牛在澳大利亚推出了一项名为“红牛空中方程式”的活动。
活动内容是让一辆赛车在城市街道上进行极限赛车表演,并在空中飞跃过大楼和其他障碍物。
这一独特而惊险的表演吸引了大量民众和媒体关注,成为当时的热门话题。
Airbnb体验分享Airbnb是一家知名的在线房源预订平台,其病毒营销案例主要体现在用户体验分享方面。
许多用户在使用Airbnb预订住宿后,会分享自己在民宿的体验和照片,并将这些信息传播到社交媒体平台上。
这种口碑传播和用户分享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到Airbnb这一品牌,并增加了人们对于使用该平台预订住宿的信心。
美国冰桶挑战美国冰桶挑战是一项慈善活动,旨在为AL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筹集资金。
活动规则是参与者需要向自己倒上一桶冰水,并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视频,并邀请更多人参与挑战或捐款。
这一活动在社交媒体上迅速蔓延,吸引了众多明星和普通人的参与,成为了一场引起全球瞩目的病毒营销事件。
总结病毒营销作为一种创新的推广方式,逐渐在商业和社会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吸引人们的兴趣和参与,病毒营销可以有效提升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售,并为推广活动带来更多的曝光和口碑传播。
以上案例表明,病毒营销的关键在于提供有趣或有价值的内容,激发用户分享和传播,从而实现推广的效果。
宝马病毒事件营销:沙漠怪圈

宝马病毒事件营销—“沙漠怪圈”☐时间:2011年8月17日☐事件介绍:摄影师@摄影ER在他的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条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消息:“距离西宁开车3小时左右的戈壁上发现巨型怪圈,圆环和线条都十分规整且精确对称,沟壑很深,目测3-5cm,疑似外星人所为”,立即引发社会公众关注。
☐事件传播:1.不到一周时间,该微博已被转发了15万余次,接近5万条网友讨论。
在搜索引擎中超过12,000条相关链接,在新浪微博中#沙漠怪圈#的关键字接近20万条,连续3天位列新浪微博热门转发评论榜第一位。
2.同时,猫扑论坛也出现此“沙漠怪圈”贴子,并且点击率短时间内超过2万次。
“沙漠怪圈”营销全过程事件发生:“沙漠怪圈”突现宝马“沙漠怪圈”事件营销,无论从前期的预热,升级,直至揭秘,整个环节衔接缜密,运用多种媒体渠道联合发声(微博/论坛/公关软文/报纸/杂志/电视/视频),给所有接触到这次事件的受众留下深刻记忆……☐主流媒体报道:由凤凰视频发布的航拍报道也吸引了不少其他媒体的关注,如北京卫视、搜狐视频等。
☐神秘现象猜测:类似“沙漠怪圈”的现象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秘鲁“纳斯卡线条”和英国“麦田怪圈”,至今科学家也无法解释是如何形成的,最终将矛头指向地外文明。
而“沙漠怪圈”因为沙子或荒漠的易流动,不易保存的特性,更显神秘。
☐社会关注高涨:通过与世界各地其它神秘现象的对比,“沙漠怪圈”成为众多媒体和网友关注的最热点话题之一。
事件扩散:主流媒体跟进☐时间:2011年8月24日☐宝马揭秘:在“沙漠怪圈”事件引起的反响越来越热烈时,宝马通过多渠道对此事件进行揭秘1.公关软文:在各报刊媒体发布《不可思议!宝马导演“沙漠怪圈”事件》。
2.微博:@宝马中国V微博揭秘。
3.视频:揭秘“沙漠怪圈”制造全过程。
☐宝马1系“沙漠怪圈”事件营销介绍1.“沙漠怪圈”形成原因:三辆宝马1系加上导航仪,在经过精确计算并控制驾驶路线之后最终碾压而成。
2.新车上市预热:为宝马1系家族和年底上市的全新1系制造出的创新营销形式。
网络营销:病毒式营销成功案例分析

⽹络营销:病毒式营销成功案例分析病毒营销⼜叫病毒式营销、核爆式营销,这⼀概念由⽇本游戏公司任天堂前任社长内⼭溥⾸先提出。
在普通⼈看来,“病毒”并不是⼀个讨喜的词,但却能很形象地传达出这种营销⽅式的特点:像病毒⼀样迅速传播,深⼊⼈⼼。
它利⽤的是⼤众的积极性和社交⽹络,主动传播和扩散信息,让这些信息像病毒⼀样在⼈群中疯传,在短时间内引发巨⼤的关注和讨论。
作为⼀种常见的营销⽅式,它需要的是公众们的⾃发⾏动,由于商品本⾝付出的成本⾮常少,⽽最终这点成本也转嫁到消费者⾝上,所以基本称得上是零成本,性价⽐⾮常⾼。
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案例,分析病毒式营销的特点和原理。
案例⼀:微信⼩游戏“跳⼀跳”的⾛红在2017年末到2018年,微信有⼀款游戏⼩程序红了起来,那就是“跳⼀跳”。
打开⼿机微信,点击这个⼩程序进⼊游戏,依靠⼿指的点触就能玩,当时地铁、公交等各种公共场合,只要是闲着,就能看见很多⼈沉迷于这款游戏。
与此同时,各⼤媒体平台也争相讨论发布关于这款游戏的内容,⽽在线下,甚⾄还有⼈组织了”跳⼀跳“的⽐赛。
在它⾛红后,其他的微信游戏⼩程序也被⼈先后发现,⽽与它同款的⼩游戏也相继开发出来。
不过,到了现在,这个游戏已经过⽓,⽆⼈再提。
案例⼆:⽀付宝中国锦鲤微博转发2018年9⽉29⽇,⽀付宝官⽅微博发布了⼀条抽奖微博,从转发的⽤户中抽取⼀名中国锦鲤,只要”⼗⼀“期间在境外使⽤⽀付宝⽀付指定产品,就能统统免单。
微博发出后,⽹友们纷纷转发参与,到10⽉7⽇抽奖当天,已经有三百多万转发。
⽽后,在双⼗⼀即将到来之际,⽀付宝故技重施,从转发中抽取⼀名⽤户帮还⼀年花呗,该条微博的转发量也相当惊⼈。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病毒式营销具有以下⼏个特点:1. 性价⽐⾼。
”跳⼀跳“基本上只是游戏开发成本,在宣传上⼏乎没有明显投⼊,伴随着⼩程序功能的推出,这款游戏被⼈们发掘出来,并且由⽤户⾃发传播开,成为当时现象级的⼩程序游戏。
⽽⽀付宝就更容易了,⼀条微博,加上出境费⽤⼏乎全免的利益引诱,简单粗暴;从指定商品清单上来看,这或许是⼀笔惊⼈的费⽤,但从实际的消费时间与消费⾏为上来看,⽀付宝实际⽀付的其实完全不可能是清单上的全部商品。
病毒性营销案例

病毒性营销案例病毒性营销,顾名思义,就是像病毒一样迅速传播的营销方式。
它通过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从而让信息在网络上快速传播,达到营销的目的。
病毒性营销案例屡见不鲜,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成功的案例,探讨它们的成功之处。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2014年的一则病毒性营销案例,冰桶挑战。
这一活动旨在为渐冻症患者筹集善款,参与者需要倒上一桶冰水,然后向社交媒体上的朋友发出挑战,要求他们也完成同样的动作或者捐款支持。
这一活动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吸引了众多名人和普通网友的参与,成为当年最具影响力的病毒性营销案例之一。
其成功之处在于它具有鲜明的主题性、社交分享性和公益属性,同时又结合了挑战和互动的元素,让参与者感到有趣和有意义。
另一个成功的病毒性营销案例是2016年的Pokémon Go游戏。
这款游戏利用了增强现实技术,让玩家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捕捉虚拟的口袋妖怪。
游戏一经推出便迅速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吸引了数百万玩家的参与。
其成功之处在于它充分利用了现实与虚拟的结合,让玩家可以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游戏的乐趣,同时也促进了玩家之间的互动和社交。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病毒性营销案例是通过视频内容来实现的。
比如2012年的“江南style”音乐视频,该视频在短时间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成为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其成功之处在于它融合了时尚、音乐和幽默,让人们在观看的同时感到愉悦和快乐,从而愿意将它分享给更多的人。
总的来说,成功的病毒性营销案例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首先,它们都具有鲜明的主题性和吸引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注意;其次,它们都具有社交分享的属性,能够让人们愿意将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和亲人;最后,它们都具有一定的互动性和参与性,能够让人们参与其中,产生共鸣和情感连接。
总之,病毒性营销是一种高效的营销方式,但要想取得成功并不容易。
只有在内容具有吸引力、分享性和参与性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病毒式的传播。
案例分析“病毒式营销”的中国实践

案例分析“病毒式营销”的中国实践在这个世界上,谣言没有一天停过。
前些天,几乎周围所有的人都同时知道了服用某种感冒药会引起血液病这一事情。
接着,国内最大的新闻网站“新浪”立即刊文章避谣。
这一传言来自于一封电子邮件,内容大致如下:“亲爱的各位:这是我朋友给我的,请大家一定注意!各位朋友:我公司的一个小姑娘因为感冒,吃了“日夜XXX”这种感冒药,现在得了血液病。
现在在她住院的医院中有许多人因为吃了这种感冒药而得了白血病。
吃这种药后的症状是手臂处出现血点,这是因为血小板太低造成的,如果你正在吃这种药,请你马上停止服用,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到医院中做血液化验,我身边已经有两个人化验出血小板过低,此药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使你的白细胞降低,俗称白血病。
我决不是道听途说,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的事情。
请你们告诉你们身边的人。
千万不要吃这个感冒药。
”笔者由于用电子邮件非常频繁,因此,接收到来自于不同发送者的相同邮件有五六封之多,而且每个邮件的接收者名单上都不下十个人的邮件地址,难怪这个消息传播得如此之快。
虽然,这件事情极有可能是竞争对手用来攻击该药品制造商的一个狠招(这里暂且不讨论它是不是一种不道德的竞争行为),但细细想来,它倒是一个“病毒式营销”的成功案例。
所谓“病毒式营销”,并非真的以传播病毒的方式开展营销,而是通过利用公众的积极性和人际网络,让营销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营销信息被快速复制传向数以万计、数以百万计的受众。
通常,一个有效的病毒性营销战略有六项基本要素,虽然一个病毒性营销战略不一定要包含所有要素,但是,包含的要素越多,营销效果可能越好。
这六个基本要素是:(1)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2)提供无须努力地向他人传递信息的方式;(3)信息传递范围很容易从小向很大规模扩散;(4)利用公共的积极性和行为;(5)利用现有的通信网路;(6)利用别人的资源。
上述说到的那个电子邮件,它几乎包含了所有六个要素。
从整体上看,它要达到诋毁竞争对手的目的(贬低竞争对手无形中抬高自己,这也是一种营销方法),事实上的效果显而易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马1 系“沙漠怪圈”病毒营销事件案例分析
一、病毒营销总揽
1. 传播目标
为宝马1 系家族和年底上市的全新1 系赚眼球,吸引各方关注度。
2. 面临挑战
-如何在吸引眼球的同时,很好地传递1 系车型后驱和运动性能出色的巨大亮点;
-如何将诸多营销手段进行整合,最大程度影响全国消费者。
3. 营销策略
I. “UFO”概念全新解读
宝马为UFO 赋予了新的诠释“Un1que For One”- 而这个“One”指的就是视频中宝马1 系车型。
UFO 概念与1 系后驱特性良好结合,就形成了用赛车手开1 系打造沙
漠怪圈,引注意的核心概念。
II. 紧贴消费人群特性
宝马1 系目标消费者年轻有活力,喜欢探索未知事物,喜欢创新,更是网络媒体的深度使用者,特立独行的悬念式营销方式更能引起其关注。
III. 传播平台整合运用
本次营销运用了多种媒体渠道联合发声,微博、论坛、视频、公关软文、报纸、杂志所有可以利用的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形式都涵盖其中。
4. 事件还原
三次传播高潮,赚足公众关注度
I. 第一步,悬疑视频传播,刺激网友兴趣
8 月17 日青海#沙漠怪圈#视频在网络上疯狂转载播放,引发第一轮关注热潮,吊足网友的胃口,吸引持续关注。
II. 第二步,以假乱真,倾力炒作
以“首个漠怪圈”青海外星人遗址为传播事件,通过新闻、微博、论坛,以大量的帖子、图片、视频在网络上全面曝光,通过利用“UFO”、世界著名自然现象“麦田怪圈”等神秘性引发大量的关注,形成话题热点,配合报纸、电视新闻报道,相关政府部门去现场考证,增加事件的真实性,更加引发网友大范围转发与讨论,无数专家出来拍砖发声。
III. 第三步,官方证言
经过网络疯狂转载,形成讨论狂潮后,宝马微博官方证言,通过图片和视频将“沙漠怪圈”事件制作过程重现,再次聚焦眼球,引发第三次关注高潮,更为宝马1 系后续的营销活动埋下伏笔。
5.对于大众进口汽车的参考意义
a)这不是一次简单的网络营销,事件的背后除了精细的策划、严格的保密工作之外,更涉及了多个部门的协调互动。
在解密微博视频中,我们看到了源于北京(或上海)的拍摄团队、设计创意团队,并邀请了赛车手、美女模特等多方人员参与拍摄。
而公关部或微博营销团队,只是推波助澜的背后英雄。
当然,其资金支出也是相当可观的。
b)一次上好的创意,胜过无数平淡的内容。
宝马1 系本来在年轻人群中的关注度不算太高,但凭借这次病毒营销,宝马1 系正式入驻了亿万人民的记忆。
而巧用近期热点UFO,正是此次创意赢得关注的最关键因素。
c) 最好借力的产品一定是面向年轻时尚人群的产品。
年轻人好奇,愿意追赶潮流,探讨热门新鲜话题,最重要的是,论坛微博等social media 使用频率极高,面向这些人群的产品更适合在social media 上做深度策划项目,以较小投入博得极大关注。
建议全新甲壳虫、尚酷、西雅特不妨一试。
二、事件拆解与还原
1. 巧妙借力
I. 借“地”
青海德令哈——由于当地岩洞内有一些管状物,疑似UFO 的标记,被认为是外星人遗址,充满神秘色彩,青海“沙漠怪圈”惊现此处,更能增加可信度。
II. 借“事”
“UFO”本身就是令媒体,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宝马1 系将其推崇的“UN1QUE”精神即UFO (UN1QUE For One)与”UFO”事件结合,借此炒作,更加容易引发关注,形成公众热烈的讨论。
2. 微博分段炒作,整个过程安排非常缜密,极好地抓住网友的好奇心理
I. 前期炒作阶段
8 月17 日10:09,新浪微博认证用户@摄影ER 发博:“距离西宁开车3 小时左右的戈壁上发现巨型怪圈!!圆环和线条都十分规整且精确对称,沟壑很深,目测3-5cm。
司机邹师傅说上周还没有出现,当身处在这个巨大怪圈之内的时候,那种感觉实在难于用语言表达,这样的现象唯一可以接受的解释就是外星人所为!!”在微博里附《青藏公路上出现大面积有规则的怪圈》的大热视频。
该视频由“迎着夕阳奔啊奔”上传,是在汽车内拍摄的,已播放了40 多万次。
8 月22 日11:14,@凤凰视频发布微博:“青海沙漠怪圈”事件终于有媒体正面报道了,高空航拍让沙漠怪圈的谜团渐渐揭开,其图案不但是规则的圆形,其中还有复杂对称的图案,十分规则的巨型图案不可能是人为短时间内制造,此怪圈比一般的“麦田怪圈”要大很多,也更为壮观。
目前怪圈事件还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
”
在所附时长50 秒的视频《媒体首度航拍“沙漠怪圈”》中,女出镜人自称为“全天候采访吴姗姗”,以播报新闻的方式介绍“沙漠怪圈”近期备受关注,其身后随之出现了“由非常有规则的线条组成”的怪圈的画面,并有未注明身份的外籍人士和牧民出镜。
8 月22 日11:16,仅隔两分钟,@摄影ER 即以赞叹的口气转发了凤凰视频的这条微博:“啊!原来航拍这么震撼,近看的时候就是看到每条线条很规整,原来大的图案是一个这么完整的图形,这个图案是不是代表着什么意思啊?”1 小时后,再次发博,称“沙
漠怪圈”确实太神奇,并重申,“除了外星人,这么精准的图形能会是谁画出来呢?”@摄影ER 与@凤凰视频微博,以及两个相关视频,迅速在网上引发了巨大关注,超过10 万人转发,数万人评论。
II. 微博证言阶段:
8 月22 日23:31,@青海经视帮女郎--艺清(青海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百姓1 时间》
“帮女郎”版块出镜记者武艺卿)发布微博:“我是怪圈视频的出镜人,这是今年5 月15 日某汽车品牌拍摄的广告片段,我被邀出演角色之一记者吴珊珊,身份是虚构的,台词是广告商给我的,当时我的身后没有任何所谓怪圈,视频中的怪圈极有可能是后期处理上去的,这样的虚构广告,却不知怎么会被刻意剪辑成新闻到处传播。
”
8 月24 日10:09,@宝马中国官方解密:“时间崇尚自由,喜欢创新,独具一格;你总是希望用极具个性化的行为来表达性格?这就是UN1QUE 精神!和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1 系的新玩法#沙漠怪圈#,相信你已经关注到这一神秘的事件,TA 就是UFO (UN1QUE For One) ,One 就是我们的1 系,纯粹的UN1QUE 精神的自我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