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2 4 h, 4 8 h i n h o s p i t a l t r e a t me n t ,T BI L l e v e l o f h i g h d o s e I VI G g r o u p w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d o s e I VI G

临床 药物应 用 ・
中 啊 医 药 科 学2 0 1 5 年 4 月 第 5 卷 第 7 期
大剂量丙种 球蛋 自治疗新生J L A B O 溶 血 病 的疗 效 观 察
朱文 澡 广东省陆河 县人 民医院儿 科 , 广 东陆河 5 1 6 7 0 0
[ 摘要 】 目的 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WI G) 治疗新生儿 A B 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临床纳入 9 7例诊 断为 A B O溶血病的新生儿 , 根据患者治疗方案 的不同分为大剂量 WI G组 、 低剂量 I V I G组以及对照组。大
院治疗2 4 、 4 8 h , 大剂量WI G 组T B I L 水平显著低于低剂量 WI G 组以及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o
结 论 早 期 给予 大 剂量 I V I G治疗 新 生 儿 A B O溶血 病 , 能 够有 效 减低 患儿 血 清 T B I 1 水平 , 减少 黄 疸 以及相 关 后遗 症 的发 生 。 【 关 键词 】 丙种 球蛋 白 ; 新 生儿 A BO 溶血 病 ; 疗 效 【 中图分 类号 】 R 7 2 2 . 1 【 文献 标识 码 1 B 【 文章 编号 1 2 0 9 5 — 0 6 1 6( 2 0 1 5) 0 7 — 9 6 一 O 3
o f n e o n a t a l ABO h e mo l y t i c d i s e a s e . Me t hod s 9 7 p a t i e n t s wi t h d i a g n o s i s o f ABO h e mo l y t i c d i s e a s e o f t h e n e wb o r n we r e s e l e c t e d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 t h e y w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WI G o f h i g h d o s e g r o u p , l o w d o s e WI G g r o u p a n d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La r g e d o s e s o f I VI G g r o u p we r e g i v e n I VI G 1 g / k g , l o w d o s e I VI G g r o u p

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340例随机分为两组,IVIG组(159例)和对照组(181例)。

对照组给予白蛋白、茵栀黄静脉滴注、蓝光照射、肝酶诱导剂等常规治疗,IVIG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IVIG)1.0g/kg.d,连用2天。

对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胆红素降至正常值时间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研究结果显示,IVIG组中有128例显效,26例有效,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6.23%,对照组中有88例显效,48例有效,45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5.14%,IVIG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3天后均得到明显降低(P<0.01),且IVIG组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IVIG组患者胆红素降至正常值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

结论: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关键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新生儿;ABO溶血病新生儿ABO 溶血病(HDN)属于新生儿期的一种常见病症,该病也是引起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因素之一,患儿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黄疸、血清总胆红素升高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严重贫血等严重后果,对患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1-2]。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积极诊治非常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特收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期间诊治的340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

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

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生儿ABO溶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溶血性疾病,通常是由母亲和胎儿之间的ABO血型不配引起的。

当母亲的血液中含有的抗A或抗B抗体与胎儿的红细胞发生反应时,就会引起溶血现象,导致新生儿出生后出现黄疸、贫血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光疗、输血、静脉注射吡嗪酮等,但这些方法可能存在一些副作用和不足之处。

近年来,研究表明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成为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本文旨在探讨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并促进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治疗和预防工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ABO 溶血病的治疗效果,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通过系统总结已有文献和临床案例,深入分析丙种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ABO 溶血病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进一步完善治疗方案,并为患儿的康复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适用情况和副作用,为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更全面的了解和管理策略。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促进丙种球蛋白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应用和发展,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

1.3 研究意义新生儿ABO溶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在临床上需及时干预治疗,以减轻患儿的症状和并发症。

而丙种球蛋白作为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一种方法,其疗效及安全性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机制、疗效、适用情况、副作用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这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提供参考。

研究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临床应用前景,有助于推动该治疗方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刘春贤;胡艳松
【期刊名称】《数理医药学杂志》
【年(卷),期】2017(030)011
【摘要】目的:评价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某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84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采用小剂量IVIG治疗)和治疗组
(n=42,采用大剂量IVIG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24h、48h、72h的TBI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小剂量IVIG,值得临床选择和进一步应用推广.
【总页数】3页(P1679-1681)
【作者】刘春贤;胡艳松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妇幼保健院许昌461000;河南省许昌市妇幼保健院许昌46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2.18
【相关文献】
1.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陈志强
2.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J], 周玉
3.早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J], 郭旭丽
4.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 [J], 廖亮荣
5.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诱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J], 汪瑜;李占魁;张莉;于西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

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

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摘要】新生儿ABO溶血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

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

研究对象为患有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患儿,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方法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丙种球蛋白治疗能有效减轻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症状,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讨论部分分析了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机制和优势,并对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

结论总结认为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是一种有效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方法,未来有望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望部分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丙种球蛋白治疗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作用将会更加明显,为患儿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ABO溶血病、丙种球蛋白、大剂量、治疗、效果、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结果分析、讨论、临床应用、结论总结、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新生儿ABO溶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母亲和胎儿之间的ABO血型不兼容所致。

在母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下,胎儿红细胞受到破坏,导致溶血反应发生。

丙种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可通过中和自身抗体、清除免疫复合物等方式减轻溶血反应的发生。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治疗效果,评估其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分析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降低患儿的疾病风险和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旨在为丙种球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和临床数据支持,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实际观察和数据分析,旨在为改善新生儿ABO溶血病治疗效果及预后,提供更为可靠的临床依据和参考,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全面的指导,促进患儿的康复和健康发展。

2. 正文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包括经实验室检测确诊具有血型不合并出现溶血反应的新生儿。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观察朱文澡【摘要】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large dose of gamma globulin (IVIG)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ABO hemolytic disease.Methods97 patients with diagnosis of 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 they were divided into IVIG of high dose group, low dose IVIG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Large doses of IVIG group were given IVIG 1g/kg, low dose IVIG group received daily IVIG 0.4g/kg,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use IVIG treatment. The serum total bilirubin (TBIL) level change of neonatal 1、2、3~5d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after birth were observed.Results After the birth of 1, 2, 3-5d, 24h, 48h in hospital treatment, TBIL level of high dose IVIG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low dose IVIG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Early high-dose IVIG treatment of 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evel of serum TBIl in childre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jaundice and related sequelae.%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

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

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效果ABO溶血病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体与胎儿血型不兼容引起的。

在ABO 溶血病发生时,胎儿的红细胞(RBCs)会受到母体产生的抗体的攻击,导致溶血反应。

丙种球蛋白是一种含有丙种球蛋白的血浆制品,丙种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可以中和母体的抗体,从而减轻溶血反应。

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丙种球蛋白的治疗机制主要是通过中和母体的抗体,阻止它们与胎儿红细胞的结合。

丙种球蛋白中含有多种不同的抗体,可以中和母体产生的抗A和抗B抗体,从而减轻胎儿溶血的程度。

研究表明,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于新生儿ABO溶血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一项研究发现,在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新生儿中,溶血指标显著下降,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

治疗组的转化率也显著降低,表明丙种球蛋白可以有效预防严重的溶血反应。

丙种球蛋白治疗还可以减少新生儿疾病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

一项研究发现,在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的新生儿中,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这可能是由于丙种球蛋白的抗体活性可以减轻溶血反应引起的神经系统损伤。

丙种球蛋白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丙种球蛋白的疗效可能受到剂量和给药时间的影响。

目前,丙种球蛋白的最佳剂量和给药时间尚不确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

丙种球蛋白治疗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传染病的传播和过敏反应等。

单次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方法。

它可以显著减轻溶血反应的程度,降低胆红素水平,并减少疾病相关的并发症的发生。

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以优化治疗方案和提高疗效。

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疗效观察

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疗效观察
2 结果
采 用 t检验 。
两组 患 儿治 疗 前后 T L水 平 及所 需 蓝 光 照 射 BI
时 间 的 比较 见 表 1 对 照 组 有 2例 需 换 血 治 疗 , 。 而
治 疗组 则 无 1例需 要 换血 治疗 。
表 l 两 组 治 疗 前 后 T I 平 及所 需蓝 光照 射 时 间 ( ±S BL水 )
入院 年龄 <2 2例 ,4 8h4例 , 8 h2例 。 4 h1 2 ~4 >4 ( ) 照组 ( 4例 ) 男 8例 , 6例 ; 型 血 1 2对 1 : 女 A 0例 , B型血 4例。 出生体重 <3 0 , 0 ~35 0g 0g 0 2例 30 0 0
王子 斌 韩 , 曼 黄 , 敏
[ 要】目的: 摘 观察静脉用 丙种球蛋 白( I ) I G 治疗 新生儿 A O溶血病 的疗效 。方法 : V B 在常规抗高 胆红 素治疗 的同时 , 治疗组一
次 性 给予 大 剂 量 I G( /g 静 脉 滴 注 , VI 1g k ) 比较 两 组 总 胆 红 素 ( B L 的 变 化 及 光疗 时 间 。 结 果 : 疗 组 治疗 后 2 、8hT I T I) 治 4h 4 B L 及 光 疗 时 间均 低 于 对 照 组 ( P<0 0 1 。 结 论 : G 治疗 0 溶 血症 有 一 定 疗 效 。 .0 ) I VI
HDN, 现作 报 道 。
胆 红 素 ( B L) 间 接 胆 红 素 (B L) 并 分 别 于 T I 及 II ,
2 、8 h 复查 , 计蓝 光 照射 时 间总数 。治疗 期 4h4 后 统
间密切 注 意黄 疸 进 展 和 临 床 症 状 , 旦 符 合 换 血 指 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陈敏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就运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究及分析。

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符合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标准的患儿48例,将其分为对照、治疗两组,均给予光疗、口服微生态制剂及茵栀黄口服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早期加用1g/kg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1次/d,连续72h。

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72h治疗后,治疗组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降低换血率,并发症、后遗症少。

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有效阻断溶血过程,避免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继续进展,降低ABO溶血病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换血率,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关键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新生儿ABO溶血病;胆红素脑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由于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反应,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1]。

在新生儿溶血病中,母婴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最常见,所占比例高达85.5%。

在早期若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发生胆红素脑病而导致智力低下[2]、脑性瘫痪等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及时有效的干预新生儿ABO 溶血病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3]。

本文通过在新生儿ABO溶血病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后遗症发生率,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48例,诊断标准参照文献xxx,均为母亲血型为O型,新生儿血型为A或B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8、20例。

其中治疗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为13~72h,体重为2100~4600g;早产儿为8例,足月儿为20例;剖宫产为10例,顺产为18例。

对照组男11例,女为9例,年龄16~72h,体重为2200~4800g,早产儿5例,足月儿为15例,剖宫产9例,顺产儿11例。

其中将曾使用过其他免疫疗法、伴有Rh溶血者、肝炎综合征、消化道畸形及胆道闭锁等有其他疾病的患儿排除。

1.2方法对照组:在患儿入院后即给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8~16h/次,1次/d,待皮肤黄疸消退,可暂时停止照射,待黄疸加重较之前水平高,可再次施行照射,连续72h;给予10%人血白蛋白静脉滴注,每天1g/kg,连续72h;给予苯巴比妥片5mg/kg/d,分2次给药,连续72h。

给予微生态制剂的双歧三联活菌,0.21g/次,2次/d。

给予茵栀黄口服液,3.3ml/次,3次
/d。

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剂量为1g/kg,1次/d,连用72h。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以上48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间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及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P
2 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情况下,经72h治疗后,治疗组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比对照组要短,且治疗组均无需要换血,常规头颅MRI检查无胆红素脑病发生,对照组头颅MRI检查发现胆红素脑病改变者2例,并转入上级医院换血治疗。

3 讨论
控制溶血是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关键词环境。

当人体静脉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后,可与机体内单核-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而阻断FC受体,抑制吞噬细胞破坏已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从而可阻断溶血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减少人体内胆红素的生成[4]。

而在本次研究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中,其常规的药物治疗可以降低血液中胆红素,并不具有阻断溶血病发展的功能,但是在大剂量应用丙种球蛋白并联合光疗等治疗手段进行治疗后,可有效地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降低并缩短黄疸消退时间[5];在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运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运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静脉滴注的治疗组,经研究分析发现,两组患者的胆红素在治疗前存在差异,经72h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黄疸症状消退的时间要远远小于对照组,并且降低了换血的机率及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这充分表明了运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以阻断溶血病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避免红细胞遭到破坏[6,7],进而可有效地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的浓度。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其疗效比常规治疗的要好,且并发症、后遗症少,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艳华等.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临床观察[J].小儿急救医学,2002,2(9):109-110.
[2]何小云.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7(8):6-7.
[3]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31532.〖1〗
[4]Ergaz Z,Arad I.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therapy in neonatal immune hemolytic jaundice[J].J Perinat Med,1993,21:183.
[5]杨彩云.静脉注射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ABO溶血病48例疗效观察[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3,6(1):28.〖1〗
[6]陈光明.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病[J].新生儿科杂志,2002,17:185.
[7]李锐钦,邓皓辉,邝玉子,等.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量与胆红素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11):660662.编辑/许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