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必修三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第4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单元小结与测评教案(含解析)岳麓版必修3

第4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主题时空线索串联]
[主题发展历程纵览]
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历程
项目背景文学美术音乐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
代法国大革
命的影
响;人们
对现实的
不满与失
望
浪
漫
主
义
(1)特点:反
理性、重感
情、情节跌宕
起伏
(2)代表:拜
伦《唐璜》;
雪莱《西风
颂》
新
古
典
主
义
(1)特点:
题材重
大、理性、
严整和谐
(2)代表:
大卫、安
格尔
浪
漫
主
义
(1)特点:抒情
性、自传性、
突出个人感受
(2)代表:贝多
芬、约翰·施
特劳斯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上
半期工业革命
的进行,
资本主义
的发展,
社会矛盾
的尖锐
批判
现实
主义
与无
产阶
级革
命文
学
(1)特点:反
映现实,揭示
矛盾,批判社
会秩序
(2)代表:19
世纪:巴尔扎
克、托尔斯
泰;20世纪:
萧伯纳、罗
曼·罗兰、海
明威
浪
漫
主
义
(1)特点:
重感情、
重色彩、
不拘小
节,整体
完整
(2)代表:
德拉克洛
瓦
意大利歌剧:威尔第
法国歌剧:比才
民族乐派:柴可夫斯
基。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四单元

创作上追求完善和谐
皆来源于生活,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
一个时期社会政治的反映 B
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三个文学流派,其共同点不包括
《战争与和平》被称为人民战争的英雄史诗,是因为它 ①描写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②赞扬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 ③展现了在战争与和平交替年代中俄国社会广阔的生活画面 ④反映了农奴制改革后的主要问题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C
主要影响
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各国间的音乐交流和交融日益增强,加深了对不同民族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推动着世界音乐的繁荣
流行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
全球年收入最高的 女子辣妹演唱组
有史以来全球销量 最高的甲壳虫乐队
排行榜上停留时间最 长歌手猫王普莱斯利
音乐与美术
f.现代美术(20世纪以来)
பைடு நூலகம்革命和战争频繁,政局动荡对革命后的社会现实失望
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
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音乐 (贝多芬) 浪漫主义美术
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初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印象派音乐 (德彪西) 印象派美术 (后、新印象派)
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复杂
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的冲击;社会问题日趋严重:迷茫、怀疑、苦闷
代表作品
荷兰凡高《向日葵》、法国高更、塞尚(现代绘画之父)
凡高《向日葵》
(1)后期印象画派与莫奈印象派比较,有什么特点? (2)在中国画里,有没有同印象画派相仿的画派,在 表现手法上又有什么不同?
写意画;印象画派是油画,中国画是水墨画。
前期印象派----瞬间印象,客观再现
前期印象派----瞬间印象,客观再现
2018高考历史岳麓版大一轮复习必修三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35讲

评论( B ) A.描绘了作家对浪漫主义的向往 B.揭示了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 C.揭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精神
历 史
D.反映了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否定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 解析 ]
浪漫主义文学是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
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与材料意思不符,故 A项错误;现代主义文学强调夸张 怪诞,与现实脱节,表现现代人的心理创伤,与材料 “ 他们唯一的避难是艺 术、酒精或毒品 ” 和 “ 孤独和 ‘ 老死不相往来 ’” 相符,故 B项正确;据材料
4.地位:是荒诞派的经典之作,是世界戏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图解识记]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苏联文学的差别
历 史 岳 麓 版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历 史 岳 麓 版
考 点 突 破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史料探究]
史料 ……当纯洁而辉煌的夕光照着这个地方 /想象那些死者吧!在这神奇 ——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之《角斗场》 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总共只有 五六百法郎;至于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 60法郎……可怜的拿侬老是赤着 脚,穿着破衣衫,睡在过道底下的一个昏暗的小房间里。 ——小说《欧也妮·葛朗台》
3.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推动影视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岳 麓 版
历 史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网
络
岳 麓 版
感
历 史
知
返回导航
必修三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2018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测试卷 岳麓版必修3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表达了一种积极乐观而坚强的人生态度。
其所体现的文学风格在欧洲产生的原因是( ) A.资产阶级革命引起人们对未来的憧憬B.工业革命引起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满足C.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民主自由氛围D.现实与期望的巨大反差答案:D解析:材料所述作品风格与浪漫主义一致。
这种风格出现的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社会现实与革命前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社会蓝图差距太大,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表现为浪漫主义。
D项所述正确。
2.斯塔尔夫人说:“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
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
”具有这种文学创作特点的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B.《西风颂》C.《人间喜剧》 D.《双城记》答案:B解析:材料主张文学创作重视对内心情感的发掘与描写,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特点。
只有B项的《西风颂》是浪漫主义作品。
3.英国19世纪诗作《苦舟子咏》描写了一个充满了奇幻之美的航海故事。
诗中把水手的心理活动刻画得细致入微。
他除掉了深爱自己并代表超自然的事物,也就除掉了对这个世界的感情。
最后水手内心发生转变,以新的态度对待自然,为此他才得以解脱。
该作品属于( ) A.古典主义文学 B.浪漫主义文学C.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D.现代主义文学答案:B解析:材料中反映的诗作对主人公内心感情的描写、故事的“奇幻之美”体现的想象手法等,正与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相符。
4.文学是特定社会生存现状的审美表达。
19世纪30年代,欧洲国家兴起的现实主义文学表达出“否定”的审美倾向。
这一审美倾向的形成源于( )A.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B.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C.资本主义社会复杂尖锐的矛盾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答案:C解析: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现实主义所要否定的是它兴起的那个时代的黑暗、丑恶现象。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3(岳麓版)课时同步检测卷: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
这就是英国诗人拜伦笔下的“拜伦式英雄”。
这些“拜伦式英雄”反映了()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B.启蒙运动时代的浪漫之声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D.蒸汽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解析材料信息“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拜伦”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故C项正确;欧洲的浪漫主义思潮发生在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是在人们对启蒙运动“理性王国”的失望,对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的幻灭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A、B两项是对应启蒙思想,D项是对应现实主义文学,故都排除。
答案 C2.有文学家宣称:“我赋予古老文字以赤色,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我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
”下列作品符合这一创作理念的是()A.《西风颂》B.《安娜·卡列尼娜》C.《人间喜剧》D.《等待戈多》解析由“不再有元老!不再有平民!”可以分析出这种文学风格是超越现实、革命的理想主义,属于浪漫主义。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浪漫主义;B、C两项是现实主义;D项是现代主义。
答案 A3.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
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解析题干材料“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说明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客观、如实地反映了当时俄国农民的状况,因此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A、B、D三项在材料中未涉及。
答案 C4.下图分别是西方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作,这两种文学流派的相同点是()A.塑造英雄形象B.揭露社会问题C.强调集中表现自我D.强调感情抒发解析《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战争与和平》是现实主义文学。
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一、单选题1、某同学看到一张歌剧海报(如图),如果他去观看这场歌剧,他会( )①领略到19世纪欧洲歌剧的风采②直观地体会到浪漫主义音乐的感染性③感受圆舞曲优美的旋律④品味到通俗音乐给人们带来的快乐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2、明清时期的山水画和19世纪中期的英国风景画,通常都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西文化交流使两国的绘画风格相互交融B、相似的社会环境使两国绘画主题趋于一致C、明清山水画是商品经济发展在艺术上的反映D、英国风景画的出现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3、以《渔光曲》为代表的中国早期左翼电影关注社会底层,将他们凄惨的生活艺术化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作为中国最早的有声影片之一,《渔光曲》上映后颇受欢迎,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记录。
下列作品与《渔光曲》艺术风格一致的是()A、《巴黎圣母院》B、《蓝色的多瑙河》C、《马拉之死》D、《安娜·卡列尼娜》4、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发誓:“拿破仑用剑没有办到的,我要用笔来完成。
”他创作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人间喜剧》,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这部作品反映出()①法国社会的阶级变动②金钱对人的灵魂的腐蚀③封建贵族的日趋没落④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强烈要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欧·亨利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与虚伪......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
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6、20世纪五六十年代,《等待戈多》的面世以与传统戏剧风格迥异的荒诞剧的形式为贝克特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种荒诞剧所反映的主题是()A、人的一生是痛苦的、绝望的B、世界是荒诞的,现实是丑恶的C、街头流浪汉、残疾者或精神病人的生活情形,他们每天都在等待D、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的失望、苦闷和迷惘7、对下面作品表述正确的是()①此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绘画特色②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品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④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8、某画家目睹一桩抢劫案,根据该画家提供的嫌疑人肖像画,有警察判断嫌犯是一位妙龄少女,有警察认为是一位耄耋老头,甚至有警察认为是一台洗衣机。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三习题: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单元检测四 含答案 精品

单元检测(四)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19世纪有些美国文学家强调情感而非理性,热衷于古代及异国故事。
热衷于神秘、奇迹和异域风情。
据此判断,这一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答案 A解析材料中这一文学流派强调情感而非理性,强调人的感情而不再突出人的理性,表达了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热衷于神秘、奇迹和异域风情”充满大胆神奇的想象,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故A项正确。
2.浪漫主义文学在19世纪初主要宣扬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颓废思想和复辟倒退的反动主张。
到30年代前后,浪漫主义文学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 )A.逐渐以想象为其特征B.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C.在发展中呈现融合性D.其优秀元素逐渐丧失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在19世纪初主要宣扬……到30年代前后……则注重……”,反映了浪漫主义文学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特点,故B项正确。
3.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使自己成为当代社会的风俗史家。
小说家的任务不仅在于摹写社会现实,还须阐明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指出人物、欲念和事件背后的意义。
能够充分体现这些创作原则的文学作品是( )A.《人间喜剧》B.《悲惨世界》C.《唐璜》D.《等待戈多》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小说家必须面向现实生活”可以看出该作品是现实主义,故A项正确。
4.“两次世界大战彻底打破了欧洲社会岌岌可危的旧秩序。
战争给整个欧洲带来的巨大灾难,致使敏感的知识分子,尤其是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产生严重的怀疑,并滋生反叛情绪。
”以下作品体现“反叛情绪”的是( )A BC D答案 D解析《等待戈多》是爱尔兰现代主义作家贝克特于1952年创作成功的现代派作品,反映的正是“欧洲文学家和艺术家们,对资本主义的价值体系和伦理体系产生严重的怀疑,并滋生反叛情绪”的社会现实,故D项正确。
高中历史综合学习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综合学习第四单元 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岳麓版必修3【课标要求】1.认识 19 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2.赏识 19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认识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 19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4.认识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课前操练】1.巴尔扎克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
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①他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②要使自己的作品成为一部完好的历史,反应社会现实③要发奋在法国的政坛上有所作为④经过改变法国政坛的腐败现象来解决人民的疾苦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②2.( 2002 年全国文综卷) 20 世纪 50 年月,有名话剧《茶社》和《等候戈多》的演出均惹起惊动。
它们的共同之处是A.属于现实主义的文艺作品B.拥有激烈的社会批评精神C.描绘了社会历史的演变D.反应了今世人的精神创伤3.属于印象派绘画的特色:①直接描述阳光下的物象②追求激烈的个人感觉③采纳夸张、变形等表现方法④运用新资料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②4.影视艺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主要有①以其独有的技术手段令人感觉到视觉冲击和心灵启示②丰富和充分了人们的生活③促使了社会制度的更替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⑤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滞缓作用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考点串讲】一. 19 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1.浪漫主义文学(18 世纪末至19 世纪 30 年月)(1)背景:欧洲的财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却没出现启发思想家描述的自由、民主、同等、仁爱的美好情景。
人们对此感觉绝望和激烈不满,于是反应人们对现实不满、从而追求新的理想的浪漫主义潮流应运而生。
(2)特色:①反对崇尚理性,重申颂扬人的本能感情,踊跃追求理想世界。
②在创作中采纳夸张手法,富于想象和传奇色彩,重申个性自由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综合过关规范限时检测(必修三第四单元)(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2016·宜昌)《欧美文学》在讲述某一文学流派的思想基础时写道:“不少作家将动物学、生理学、解剖学等最新自然科学成果用之于文学创作,将自己看作社会的研究家、解剖家、记录员等。
”下列哪部作品属于这一文学流派(B)A.《哈姆雷特》B.《人间喜剧》C.《巴黎圣母院》D.《老人与海》[解析]“将自己看作社会的研究家、解剖家、记录员等”,反映出对社会现实的剖析与批判,符合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
《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故A项错误;《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故B项正确;《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故C项错误;《老人与海》属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故D项错误。
2.(2016·长沙)在西方近现代文化史上,英国某文学家从写印度的故事和关于英国的诗歌转而写作儿童文学,后来又转向描写野生动物、社会讽刺和关于船舶机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的故事。
时人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说:“只有艺术家才能使成人读者对关于动物行为和机器的书读得津津有味。
”这一评价反映了当时(A)A.西方社会精神信仰面临危机B.进化论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C.社会大众对工业文明的赞美D.现实主义文学引发社会共鸣[解析]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文学的繁荣。
根据材料“描写野生动物、社会讽刺和关于船舶机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的故事”可知这位文学家的作品是现代主义文学,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文学成为文学主流,强调表现自我,反传统和反理性,故本题答案为A项;“进化论”“工业文明”从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B、C两项;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是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故D项不符题意。
3.(2016·玉林)屠格涅夫在评论法国文学时指出:“没有一个作家像俄国的果戈理和英国的萨克雷那样,敢于公开地向他们坦率地说出全部真实情况……只有少数作品的作者试图在其中向自己的同胞指出他们的劣根性。
”材料中“少数作品”包括(B) A.《西风颂》B.《人间喜剧》C.《战争与和平》D.《毕加索自画像》[解析]根据材料“法国文学”以及“没有一个作家像俄国的果戈理和英国的萨克雷那样,敢于公开地向他们坦率地说出全部真实情况……只有少数作品的作者试图在其中向自己的同胞指出他们的劣根性”可见强调的是法国的现实主义文学。
《西风颂》是浪漫主义文学,故A项错误;《人间喜剧》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故B项正确;《战争与和平》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故C项错误;《毕加索自画像》是西班牙立体派画家毕加索的作品,故D项错误。
4.(2016·安徽示范高中)1934年4月,著名作家高尔基在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时说:“我们所有民族的各个种族的文学成为统一的整体出现了。
”据此推理,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文学的发展特征是(D)A.社会主义垄断倾向明显B.呈现出现代主义的风格C.浪漫主义色彩比较突出D.民族性和统一性相结合[解析]苏联文学会有体现社会主义的内容,但社会主义垄断倾向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现代主义特征是反传统、反理性,具有荒诞性,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特点是感情充沛、想象丰富,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从“我们所有民族的各个种族的文学成为统一的整体出现了”可知,体现了各地文学具有了统一的民族性的特征,故D 项正确。
5.(2016·黔东南州一模)“启蒙学派的哲学家曾经哀叹中世纪是理智的谬误时代,而他们却怀着尊敬甚至留恋的心情去看待以往的年代,从中找到一种富有魅力而又丰富多彩的东西,或者是寻觅到在当代已经看不到的一种灵魂深处的东西。
”材料中的“他们”是指(A)A.浪漫主义者B.批判现实主义者C.现代主义者D.革命现实主义者[解析]浪漫主义追求个性解放,既揭露现实,又憧憬未来,体现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想象力丰富,注重心理描写。
依据材料“……,从中找到一种富有魅力而又丰富多彩的东西,或者是寻觅到在当代已经看不到的一种灵魂深处的东西”可知,反映的是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所以应选A。
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是力图真实表现现实生活,深入剖析揭示社会矛盾,对现存社会秩序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又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
故排除B、C、D三项。
6.(2016·衡阳一模)《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于191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
小说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
小说用许多笔墨描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格里高尔善良、忠厚、富有责任感,他渴望被人理解和接受。
只是这种愿望最终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
由此可见,作品创作风格属于(C)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现实主义[解析]古典主义是17世纪兴起的文学思潮,与题目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主要是描写人们对未来的乐观主义和美好希望,与题目描写特点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描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愿望最终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弥漫在人物心头的是无边的孤独、冷漠与悲凉”可以判断是现代主义,故C项正确;现实主义是19世纪中期兴起的,主要通过写实的手法描述资本主义的黑暗现实,与题目中的文学特点不符,故D项错误。
7.(2017·黄石)巴尔扎克以客观、冷静和准确的笔法,创作了有上千个人物的社会百科全书式小说《人间喜剧》。
小说中的人物性格鲜明,他们是一个个典型的“社会人”形象。
下列作品与他的风格相似的是(B)A.《自由引导人民》B.《拾穗者》C.《向日葵》D.《格尔尼卡》[解析]本题考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的是现实主义文学,与此风格类似的是现实主义美术,联系所学知识,B项《拾穗者》是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符合题意,正确;A项是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C项是印象派;D项是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8.(2016·常州一模)某一画派在绘画时,把打字的信和数字弄到画里去,并把纸、标签、扑克牌、仿木纹、大理石花纹等杂七杂八的东西粘在画布上,表达他们否定一切、批判一切的态度。
这个画派是(D)A.浪漫主义画派B.现实主义画派C.印象画派D.现代主义画派[解析]浪漫主义画派在绘画上主张有个性、有特征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使画面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故A项错误;现实主义画派主张以写实的手法来表现一切,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故B项错误;印象画派强调光与色,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画派把自然形体分解为几何切面,然后将它们互相重叠,极力夸张变形,任意组合或同时展现无数个面,与材料信息符合,故D项正确。
9.(2016·湛江)库特·冯尼格的《猫的摇篮》里,宗教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令人伤心的是必须粉饰现实,同样令人伤心的是实在无法粉饰现实。
”这种后一句话推翻前一句的创作方法,使全书的叙述者摇摆于不可调和的欲望之间,下列哪部作品与之相似(B) A.《巴黎圣母院》B.《等待戈多》C.《大卫·科波菲尔》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解析]《巴黎圣母院》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想象力丰富,注重心理描写,同情下层群众,希望通过人道主义改变世界,材料未体现,故A项错误;《等待戈多》是反传统、反理性的荒诞剧,与材料《猫的摇篮》中前后矛盾的表现手法类似,故B项正确;《大卫·科波菲尔》属于现实主义文学,选取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揭露社会的本质,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故D项错误。
10.(2016·呼和浩特一模)浪漫主义画家布莱克的作品《牛顿》,常常被人们理解为:牛顿像神一样在制定宇宙规律。
他却讽刺道:牛顿专注于科学研究、探索,却不知道自己其实跟动物一样。
这表达了他对(B)A.人文主义的否定B.理性主义的批判C.古典主义的反对D.现实主义的失望[解析]布莱克提到牛顿专注于科学研究、探索,却不知道自己其实跟动物一样,其实正是从侧面表达他认为人除了科学研究,还应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像动物一样,这是表达一种人文主义,故A项错误;布莱克否定牛顿专注于科学研究、探索,也就是他批判科学理性,故B项正确;浪漫主义美术是对古典主义美术的继承,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没有提及作者对现实的失望,故D项错误。
11.(2016·安徽六安)为反对学院派独霸艺坛,也为争取艺术独立,一群美国画家在20世纪初走到了一起,他们以真挚、热情的态度描绘贫穷肮脏的现代城市角落,被评论家称为“传播丑陋的人”,被嘲讽为“垃圾箱画派”。
从艺术风格上,他们应属于(A) 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现代主义D.独立主义[解析]题干中材料的信息说明“垃圾箱画派”等城市面貌,尤其是城市生活的阴暗面描绘出来,暴露出“丑陋”的一面,其有批判现实的功能。
他们追求画出“真实的生活”和“社会现实”,“垃圾箱画派”的作品所反映出的是一个真实的美国,A项正确;B、C、D 三项均排除。
故选A。
12.(2016·皖南八校联考)看电影吃爆米花是一种纯正的美式习俗,但20世纪20年代美国五大影院在观影时是禁吃爆米花的,看电影吃爆米花真正流行于30年代,随后风靡全球。
这种改变最能说明(B)A.电影技术的进步带来观影习惯的改变B.电影艺术呈现出了大众化、商业化趋势C.大萧条给影院经营造成了巨大经济困难D.电影从业人员的地位、心理预期得到提升[解析]由材料可知看电影吃爆米花原先是禁吃,后来流行起来,并风靡全球。
这表明影院观影习惯是适应观众的需要。
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15题15分,共计52分)13.(25分)(2016·玉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霍布斯鲍姆在其《革命的年代》一书中着重表现了19世纪的历史。
他认为,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
——《英国工业革命的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有益启迪》材料二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1812~1870年)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