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全国卷历史选择题专项训

合集下载

高考真题-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高考真题-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00分)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2.(4.00分)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3.(4.00分)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4.(4.00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

”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5.(4.00分)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6.(4.00分)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和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和答案

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项训练和答案1. 下列哪个城市是唐朝时期的首都?A. 北京B. 西安C. 南京D. 洛阳答案:D2.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3. 《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4.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A. 魏晋南北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5.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五胡乱华B. 三国时期C. 安史之乱D. 百家争鸣答案:C6.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A. 仁爱B. 君主专制C. 社会和谐D. 礼治答案:D7.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三国时期B. 靖江王之乱C. 唐朝盛世D. 清朝入关答案:B8.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A9.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被称为什么?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文化大革命D. 抗日战争答案:A1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唐朝盛世C. 义和团运动D. 辛亥革命答案:C1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统一的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B1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宋朝时期?A. 百家争鸣B. 安史之乱C. 八国联军侵华D. 开埠运动答案:A13. 以下哪个思想家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哲学家”?A. 孔子C. 庄子D. 墨子答案:B1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鸦片战争B. 抗日战争C. 三国时期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1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個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A. 魏晋南北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C16.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义和团运动答案:C17.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1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清朝入关B. 百家争鸣C. 安史之乱D. 三国时期答案:C19. 以下哪个思想家被称为“道家的创始人”?A. 孔子B. 老子C. 庄子答案:B2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宋朝时期?A. 唐朝盛世B. 百家争鸣C. 开埠运动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C2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2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三国时期B. 唐朝盛世C. 鸦片战争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23.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统一的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B2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义和团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秦始皇统一六国答案:A25. 以下哪个思想家被称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墨子答案:A26.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清朝入关B. 百家争鸣C. 安史之乱D. 三国时期答案:C27.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A2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宋朝时期?A. 百家争鸣B. 开埠运动C. 唐朝盛世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2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3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鸦片战争B. 抗日战争C. 三国时期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3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A. 魏晋南北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B3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义和团运动答案:C33. 《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庄子答案:A3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清朝入关B. 百家争鸣C. 安史之乱D. 三国时期答案:C3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36.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鸦片战争B. 抗日战争C. 三国时期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37.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A3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宋朝时期?A. 百家争鸣B. 开埠运动C. 唐朝盛世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3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4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清朝入关B. 百家争鸣C. 安史之乱D. 三国时期答案:C41. 以下哪个思想家被称为“道家的创始人”?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墨子答案:B4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三国时期B. 唐朝盛世C. 鸦片战争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43.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统一的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B4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义和团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秦始皇统一六国答案:A4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A. 魏晋南北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C46.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A. 仁爱B. 君主专制C. 社会和谐D. 礼治答案:D47.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五胡乱华B. 三国时期C. 安史之乱D. 百家争鸣答案:C48.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49.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被称为什么?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文化大革命D. 抗日战争答案:A5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鸦片战争B. 抗日战争C. 三国时期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5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52.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义和团运动答案:C53.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A54.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宋朝时期?A. 百家争鸣B. 开埠运动C. 唐朝盛世D. 八国联军侵华答案:B55.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A. 商朝B. 春秋时期C. 秦朝D. 汉朝答案:A56.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唐朝时期?A. 清朝入关B. 百家争鸣C. 安史之乱D. 三国时期答案:C57. 以下哪个思想家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哲学家”?A. 孔子B. 老子C. 庄子D. 墨子答案:B58.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明朝时期?A. 三国时期B. 唐朝盛世C. 鸦片战争D. 嘉靖年间的海瑞事件答案:D5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族统一的王朝?A. 秦朝B. 汉朝C. 魏晋南北朝D. 唐朝答案:B60.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是发生在清朝时期?A. 义和团运动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秦始皇统一六国答案:A6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A. 魏晋南北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C。

2018高考全国卷1文综(历史部分,含答案)

2018高考全国卷1文综(历史部分,含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

这反映出,《墨子》()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

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27.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

最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冲刺试题历史(二)参考答案 精品

最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后冲刺试题历史(二)参考答案 精品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历史(二)参考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D解析:本题的错选主要集中在C项,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2. B解析:解题时应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方面去分析。

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手工业部门中开始大规模使用奴隶劳动,奴隶制的实行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商朝青铜制造业发达。

通过分析,可知本题所给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题意,因此B项为正确答案。

3. A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明确,“鼎”是古代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强盛时期,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严格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段材料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周王对不同阶层用鼎的数量有严格的规定,这一规定说明西周时期等级制度森严,周王严格维护奴隶制统治秩序。

本题所给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没有反映材料的本质问题,因此A项为正确答案。

4. C解析:解题应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它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的。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分封制也随之动摇,到了周朝后期,分封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形成了分裂割据势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本题所给A、B、D三项都不是造成分裂割据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项。

5. B解析:根据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地丁银的内容及其中反映生产关系的内容来看。

6. A解析:从整个材料看,商贾与小民之间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包买商与雇佣工人的关系,所以,材料实质上反映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7. C解析:此题为历史结论选择题,主要考查对戊戌变法性质的理解和对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认识。

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是发展资本主义和民族独立。

A项说得过于笼统,语焉不详。

B项不符合实际,美国走的是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戊戌变法中维新派只要求对清政府进行改良,企图实行君主立宪制。

2018年高考全国3卷历史Word版含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3卷历史Word版含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

据此可知,战国以前A. 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 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 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 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答案】D【解析】由图片信息可知,铁器实物的分布主要是在经济较为发达的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铁器分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D符合题意;从图片材料中铁器分布的地区可知,当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还没有铁制农具,故A中“普遍”说法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铁器实物的分布情况,不能得出新疆和中原地区的关系,也得不出冶铁技术的发展情况,故B、C不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情况,属于图片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处时代背景及古代中国铁制农具的状况进行分析。

2. 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 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 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 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 科举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3.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

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 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 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C. 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 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答案】B【解析】由材料“《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可知,古代中国药物学著作大都是由国家或者朝廷制定或颁行的,由此得出,古代药学的发展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B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对药学发展的支持,没有体现政治制度的影响,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C不正确;药学的发展与宋明理学没有必然联系,D不正确。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题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5.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6.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2018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7 高考历史全国2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48 分)24.图 5 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 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

所在山积” 。

据此可知,唐中期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 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28.1879 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 派播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 协造” 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A.军用工业由官版专为商办B.“ 协造” 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用工业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28.年,《申报》登载的“ 艾罗补脑汁” 广告称:“ 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 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

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28.188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 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1% 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31.1977 年,我国个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 万人,至1988 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 万人,2001 年增长至719 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真题全国2卷历史(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卷一、单选题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

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

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题文)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5.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6.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

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历史评价影响类1.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

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的罪名。

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

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A.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B.历史研究需要注意史料的互证C.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D.历史记载要经过考古发现证实2.钱穆评价某一朝代的社会阶层流动:“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

”此现象()A.以诗取士促进唐诗繁荣B.促进民族融合高潮到来C.促使庶族地主开始崛起D.使平民阶层影响力上升3.近代学者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说:“今无慈惠廉爱,则民为虎狼也;无文学,则士为牛马也。

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

”他评价的应是()A.孔孟的仁义之道B.老子的辨证思想C.韩非的重刑理论D.墨子的非攻主张4.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叫作“隶变”,几乎使当时的汉字全部失去了象形的特点。

隶书的形体、笔画也比小篆有很多俭省,容易辨认。

郭沫若认为:“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绩是采用了隶书。

”可见,郭沫若这一评价的着眼点是()A.“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B.“隶变”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要求C.隶书的出现标志着书法艺术的成熟D.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5.有学者评价雅典民主政治时指出:“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它以绝对真理的面目向少数派和少数意见呼啸着压过去,轰然一声,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

”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A.实质是对广大奴隶的专政B.容易产生多数人的暴政C.调动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D.大大削弱了贵族的权力6.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这样评价梭伦:“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

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

”梭伦改革时,“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主要得益于()A.实行财产等级制B.废除债务奴隶制C.实行陶片放逐法D.建立四百人会议7.古代雅典制度在当时就有人视其为理想政体,也有人称其为暴民统治。

中世纪时期,雅典民主制基本不为人知。

文艺复兴后,雅典民主制被西方人重新发现,17~18世纪,民主仍是一个贬义词。

19世纪中叶以后,肯定雅典民主制成为西方学界和政治界的主流观点。

对雅典民主制评价的历史变化反映出()A.民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B.历史结论取决于现实的需要C.历史评价总带有时代性D.人们对历史的探究永无止境8.《西方文化概论》在评价罗马法时说道:“它具有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特点,反映了极其复杂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此属于罗马法中常变常新的动态部分。

”这里的“它”指的是()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9.对于二战中的中日战争,一种叫法为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Japan),另一种叫法为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对此评价合理的是()A.两种叫法无本质上的区别B.前者凸显了战争的反法西斯性质C.两种叫法都不利于史学研究D.后者模糊了正义与非正义的差别1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增加了总统解散众议院必须获得参议院同意的规定,而议会的不信任权却没有类似的限制。

与英国相比,此规定的政治影响是()A.让总统权力进一步扩大B.使议会的权力急剧膨胀C.有助于权力结构的制衡D.导致倒阁现象频繁发生11.一位历史学家写道:“从民族的历史看,军事失败不是民族的致命伤。

失败以后还不明白失败的缘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文中的“军事失败”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有人在评价领事裁判权时说:“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从而开阔了中国人的法律视野,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对领事裁判权理解正确的是()A.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司法与国际接轨B.是一项符合时代需要的法律规定C.实现了中国由人治走向法治的进程D.直接引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3.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马克思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曾称太平天国为“中华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

1902年,孙中山则说“太平天国一朝为吾国民族大革命之辉煌史……为今日吾党宣传排满好资料”。

马克思、孙中山对太平天国的评价()A.符合革命史观,角度相同B.符合现代化史观,立场相同C.符合革命史观,角度不同D.符合文明史观,立场不同14.“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

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下列对“这一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B.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C.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D.推动了农业生产合作化进程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欧各国经济的增长,美国的对外扩张及战争,美国国际收支由顺差转为逆差,资金大量外流,形成“美元过剩”。

“美元过剩”的影响是()A.冲击了布雷顿森林体系B.标志着美元体系的崩溃C.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平衡D.不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16. 1961年,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指出,全国人民继续高举党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取得了国民经济继续跃进的胜利。

工业总产值过去三年中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达到40%以上,农业方面,由于1959~1960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生产计划没有完成。

全会正式批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由此可知这次会议()A.客观评价了“三面红旗”的作用B.主要针对工业进行必要调整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准确分析了工农业生产状况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材料中“对刘贺的不同评价”不一定就是文献史料作伪,故A项错误;孤证不立,多种史料的互证更能接近历史的真相,与材料中“考古专家”“据史书记载”相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反映了该项历史研究个案的阶段性成果,会逐步接近真相,并非所有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故C 项错误;历史记载可以互证,不一定“要经过考古”,故D项错误。

2.答案D解析材料仅体现科举制对社会阶层的影响,未体现对文化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内容并不能得出科举制促进民族融合的影响,故B项错误;科举制推动庶族地主的崛起,但庶族地主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凭借军功就逐渐崛起,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科举制推动平民升入社会上层,因而会使平民阶层影响力上升,故D项正确。

3.答案C解析A选项属于儒家思想,与材料“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不符,故A 项错误;B选项属于道家思想,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材料“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慈惠廉爱……无文学”可知是法家重刑罚的法治思想,这一思想违背了人性,因而“有虎狼之民、牛马之士,国虽治、政虽理,其民不人”,最终因暴政而灭亡,故C项正确;D选项属于墨家思想,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与材料“无慈惠廉爱,则民为虎狼也”不符,故D项错误。

4.答案B解析“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的转折点,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A 项错误;因为隶书相比小篆更简化而且更容易辨认,从而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纵深交流与融合,故B项正确;书法艺术成熟于魏晋以后而非秦汉时期,故C 项错误;秦始皇创建大一统帝国属于政治方面的功绩而非文化领域的成就,故D项错误。

5.答案B解析雅典民主政治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材料未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这种专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调动一切能够调动的力量”可知是多数人专政,“连呻吟都一并埋在尘土之中”可知易产生多数人的暴政,故B项正确;调动了公民参政的积极性,材料未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加强了贵族的权力,故D项错误。

6.答案A解析材料中“权威的根基”表明贵族对政治的垄断,根据梭伦改革内容,实行按照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削弱了贵族的特权,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的提高,故A项正确;废除债务奴隶制,与材料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不符,故B项错误;克利斯提尼改革实行陶片放逐法,与材料中“梭伦改革时”不符,故C项错误;建立四百人议事会,是基于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与材料中“主要得益于”不符,故D项错误。

7.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得不同时期对雅典民主制评价的不同,A项在材料无体现,故A项错误;据材料结合“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后”“17~18世纪”“19世纪中叶以后”可得从现实的需要来肯定或否定雅典民主制,故B项正确;C项在材料无体现,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出对雅典民主制评价的变化,不涉及人们对历史的探究,故D项错误。

8.答案C解析在罗马帝国时期,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不断加入对法律制度造成的影响,习惯法本身没有变,问题是法官解释法律的随意性,故A项错误;公民法只适用于共和国的公民,不会常变常新,故B项错误;由于罗马帝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不断有其他的法律加入,所以造成了万民法常变常新的现象,故C项正确;自然法强调自然通行一种普世的原则,与社会道德的正义相关,不会经常变化,故D项错误。

9.答案B解析女王什么都不做说明她并不独断专行,故A项错误;女王什么都不做,体现了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的特征,故B项正确;女王什么都不做,说明她没有掌控议会,故C项错误;英国内阁是首相领导的,不是女王,故D项错误。

10.答案D解析材料讲的是限制而非扩大总统权力,故A项错误;材料中宪法的内容只是在限制共和国总统的权力而非扩大议会权力,故B项错误;与英国相比,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相关规定只能使以总统为首的行政权进一步萎缩,而这并不利于权力结构的制衡,故C项错误;总统解散议会的限制较为严苛,而议会对内阁行使的不信任权却没有制约,这种规定必然使得内阁由于议会频繁的使用不信任权而频繁倒台,故D项正确。

11.答案B解析《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9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作品,与材料中描述的文学艺术流派风格相吻合,故B项正确。

12.答案B解析从材料“在意的不是局部细节的真实和完善,而是变动不居的光色和由此产生的氛围”,可知是重视光与色变化的印象画派风格,A项是浪漫主义风格作品《自由引导人民》,故A项错误;B项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故B项正确;C项是20世纪中国画家徐悲鸿的《奔马图》,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D项是现代主义美术风格,故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