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 我的好习惯 2 我们有精神》导学案_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有精神才好》

《有精神才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我们有精神》第二课时【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第二课。
这一课的编写,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本节课是第二课《我们有精神》的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保持“有精神”的方法和技能,乐于展示良好的精神面貌,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在正式场合和日常生活中有精神的状态,初步了解“有精神”是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但由于年龄小,缺乏意志力、自控力,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难以保持正确的姿势。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意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认识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养成正确姿势,保持良好精神面貌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知道有精神能使人身体好、面貌好。
2.学习并掌握保持有精神的方法。
3.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做到天天坚持。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保持有精神的方法【教学难点】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做到天天坚持【活动准备】课件、音频、视频【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同学们好,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才是有精神的样子。
今天,老师请大家拿出最有精神的样子,开始我们的学习之旅!今天要学习的是一年级下册第二课《我们有精神》中的第8到第9页的内容。
下面,同学们一起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有精神能使人身体好、面貌好。
2.学习并掌握保持有精神的方法。
3.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做到天天坚持。
一、故事导入:饱满的精神对小朋友们是非常重要的。
可是,有一个小朋友,她却不这么认为,我们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播放:欢欢故事的音频)(画外音:有一个淘气的小朋友,她叫欢欢,她喜欢驼着背、耷拉着脑袋写作业。
爸爸妈妈提醒她:“欢欢,你写作业时要坐端正哦。
”欢欢不听。
第二次,爸爸妈妈又提醒她,欢欢还是不听。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单元第2课《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单元第2课《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单元第2课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围绕“我们有精神”这一主题,通过活泼有趣的故事和插图,引导学生了解和培养良好的精神风貌。
课文内容丰富,涵盖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如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勤奋努力等。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模仿能力。
在学习本课内容时,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插图、听故事、参与讨论等方式,了解和掌握良好的精神风貌。
然而,由于年龄较小,学生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可能难以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举例说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良好的精神风貌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勤奋努力等良好的精神风貌。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自信自强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良好的精神风貌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难点:培养学生具备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勤奋努力等良好的精神风貌。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插图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单元第2课《我们有精神》。
2.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3.教学资源: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快乐和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边听课文边观察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具备的良好精神风貌,并互相鼓励和学习。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我们有精神》教案

2. 我们有精神教学目标: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愿意做一个有精神的小学生。
2.能在公众场合及生活中保持外貌整洁有精神。
3.知道良好的精神面貌的表现会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乐于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提醒学生有精神,面貌好,才健康。
学生准备:完成课前小调查,准备一张自己认为最精神的近期照片。
教师准备:教师精神的照片及故事;课前和家长保持信息沟通,了解本班学生在家中的真实表现,以便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绘本故事《谁精神?》导语: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绘本故事。
请大家一起来欣赏小故事,找找看,故事中谁精神?出示任务:看这个绘本故事,说说自己的理解。
出示ppt,呈现绘本内容〔第6页中1图2图,第7页中3图4图〕。
反馈指导:同桌或小组同学互相讨论,看看绘本故事中,谁精神?分析漂亮、眼睛大、声音响亮、姿势好就是“精神”吗?提出自己对“精神”的理解。
小结:有精神不仅仅是外表漂亮,也不仅仅是眼睛大又明,还要包括内心的神采,声音的响亮,姿势的挺拔,唱歌的技巧等。
总之,内外都有精神,做到内外统一,才能表现一个人从内而外的“精”、“气”、“神”。
二、我们真精神出示任务:“精神”的我是什么样?反馈指导:学生交流,“精神”的我是什么样?将学生发现的班里有“精神”的学生请到前面来,请发现的同学为其点赞。
1.追问:大家一起看一看,从哪儿能够看出她〔他〕很精神呢?“精神”,顾名思义是指“精”、“气”、“神”。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同学的“精”、“气”、“神”。
说说你的发现,看看自己身上的“精”、“气”、“神”是怎么表达的。
请观察第6页中的图片,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些小朋友很精神?可以从站姿、外貌、眼神、服装、头发等不同方面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带给你什么感受?2.生活中我们会参加很多集体活动,有时候有些集会的场合非常严肃,例如升国旗的时候,你知道为什么升国旗的时候大家都要精神抖擞的站立,并向国旗行礼吗?为什么国旗班的战士面对国旗的时候,比我们更庄严更精神呢?是因为他们是大人吗?是因为他们平时经常训练自己的“精”、“气”、“神”吗?是因为他们内心非常热爱国旗,所以表现出来最正确的精神面貌吗?与小组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想法,并听听小组其他同学的意见。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课《我们有精神》优质教案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验正确姿势的优美。
产生对坐立走姿势正确者的欣赏。
愿意做一个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人。
行为与习惯:保持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在不同场合,行为举止得体。
知识与技能: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的关系。
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拟演练、对比分析、亲身体验的过程,探究保持正确坐立走姿势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
教学难点初步懂得正确的姿势与身体健康、与人的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五角星”若干颗。
教学过程一、这样才精神1.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谁立得正?表现好的同学将得到第一颗礼仪星。
2.试一试。
(1)实践演示:请同学上台做一做,并说说你认为怎样才算立得正。
(2)同学评价:看看书本几幅图,夸夸他们哪里做得好?(3)提问:怎样才算走得齐?这样看上去感觉怎么样?师:这些同学真有精神。
3.学一学。
(1)看一看,听一听。
认真的读书。
[播放动画:跟我学——坐姿](2)全体学生交流互动,教师同时讲解示范。
正确的坐姿是上身为头正、肩平、身正、立腰、挺胸;下身应当是臀部坐在椅子或凳子上,两腿上半部(即大腿部分)自然并拢平放,从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自然并拢垂直,两脚自然平放在地上。
(3)唱一唱,做一做。
4.比一比。
全体演练:全体同学坐好,请刚才在前面演示的同学来看一看,坐得正、有精神的同学,颁给他第一颗礼仪星。
(学生比赛,教师巡视提示。
)5.提问:如果我们坐不正会怎样呢?(1)议一议: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自由谈一谈。
(2)摸一摸:让学生找小伙伴相互摸一摸脊椎,当斜歪着身子或低头趴在桌上与背挺直、胸挺起时有什么不同?(3)谈一谈:全班交流相互摸一摸后的感觉。
6.小结:同学们现在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良好的坐姿会促进骨骼的发育,促进我们健康成长,还有助于保持旺盛的精力,学习效果好;长期姿势不正确,不仅会使我们眼睛近视,而且可能使我们的脊柱变形,还会造成血管、神经受压,肌肉紧张,影响内脏器官的功能,降低学习能力。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有精神》教案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有精神》教案教学反思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们有精神》教案教学反思李亚兰北京市海淀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收藏文章一、教学目标: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愿意做一个有精神的小学生。
2. 能在公众场合及生活中保持外貌整洁有精神。
3. 知道良好的精神面貌的表现会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
二、课程标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出健康、安全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它旨在使儿童从小懂得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初步了解环境与人的生存的关系,为其一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打下基础。
《我们有精神》一课侧重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因而体现了“健康、安全地生活”所反映的“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中的第1条“按时作息,生活有规律”,第2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三、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孩子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自我管理能力较弱。
一年级学生对于“我们有精神”理解比较简单。
他们认为坐得端正、声音响亮、穿得干净漂亮就是有精神了,即使这样,学生也不容易做到。
比如,坐得端正也就能坚持一两分钟;回答问题时往往是第一句话声音很响亮,接下来声音就小了;有的学生被提醒要响亮地回答问题时才能够做到,不提醒就做不到了;有的学生根本就不敢大声说话;还有的学生由于习惯问题,无论是走路还是坐着,肩部都打不开;有的学生甚至不敢用正眼看人。
如何引导学生养成有精神的好习惯,在学习、活动、表达、生活方面都能够从内而外地有精神;怎样才能既不伤害儿童的自尊又能引起儿童重视有精神的问题,这些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活动环节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一些有精神的好办法,并督促学生在生活中不断这样去做,从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的好习惯《2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2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精神饱满,以及如何做到精神饱满。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会保持精神饱满的生活状态。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精神饱满的生活状态,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第二篇课文。
本课以“我们有精神”为主题,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精神饱满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做到精神饱满。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场景和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思考和行动,从而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什么是精神饱满以及如何做到精神饱满尚未完全理解。
因此,本课的教学对于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实践,让他们在情境中感受精神饱满的重要性,从而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重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精神饱满,以及如何做到精神饱满。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一段充满活力的音乐,让学生感受精神饱满的状态。
2.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这段音乐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3.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4.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出本课的主题——我们有精神。
(二)探究精神饱满的重要性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精神饱满和缺乏精神的状态,让学生对比观察并思考精神饱满的重要性。
2. 教师提问:“精神饱满的人和缺乏精神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什么不同?”3.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4.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出下一步的教学内容。
(三)如何做到精神饱满1. 教师介绍做到精神饱满的基本方法,包括早睡早起、饮食健康、适当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
2.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做到精神饱满的计划。
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我们有精神》教案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2课〔我们有精神〕教案教学设计2.〔我们有精神〕教案教学目标1.感情与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坐、立、行〞姿态要正确,使人看上去有精神。
2.行为与习惯:初步养成保持“坐、立、行〞的正确姿态的习惯,树立良好的精神风貌。
3.知识与技能:了解并初步掌握正确的“坐、立、走〞姿态。
4.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归纳及情景操练,能在生活中注意“坐、立、行〞的正确姿态,表达良好的精神面貌。
教学重难点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态,初步懂得正确的姿态与身体健康、与人的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
教学流程活动一:教室里,桌椅围成圈,中间留出肯定的活动空间。
1.今天,老师请了几位客人来到我们教室做客,你想了解他们是谁吗?我告诉你们,他们有的时候像“钟〞,有的时候像“松〞,有的时候像“风〞,你能猜猜他们是谁吗?〔边说边出示钟、松、风的图片〕〔学生猜猜,说说理由〕2.我们来看看谁猜对了,请我们的客人进来吧。
〔放音乐,三位旗手精神抖擞地走进教室〕啊,欢迎你们,请坐。
〔旗手就坐〕3.小朋友,你认识他们吗?你觉得他们坐、立、走的时候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吗?〔生商量〕4.对呀,因为他们“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显得特别有精神,所以从全校的学生中被挑选出来,成为荣耀的旗手。
〔揭题,并出示坐、立、走的正确姿态图片〕5.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坐、立、走这样有精神的人吗?〔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提出的,出示一些图片或录像。
如:解放军、运发动、礼仪小姐等坐、立、走的姿态。
〕活动二1.小朋友,我告诉你,我们的客人还带来了三句秘诀,只要你学会了,你也能像他们一样有精神的坐、立、走。
〔旗手分别动作示范并讲解秘诀〕坐抬头挺胸眼平视,两膝并拢坐如钟。
立头正身直手放下,两脚并拢像棵松。
走教室里,轻轻走,走廊上,渐渐走,转弯口,减速走,上下楼梯,靠右走。
2.请你和小组同学一起学习、相互改正。
3.我们请大家一组一组来表演比赛,对特别有精神的同学要奖给“礼仪果〞。
新人教版(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 我的好习惯 2 我们有精神》导学案_20

《我们有精神》教学设计一、课程标准:《我们有精神》一课旨在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本课从不同的方面展示儿童的精神风貌,让学生认识到良好精神面貌的重要性,并激发起学生内心的这种冲动,从小培养儿童文明健康的精神风貌,蓬勃向上的情感态度。
知道良好精神面貌有利于健康,同时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表现。
二、教学目标:1.知道有精神的样子体现了人的精神面貌,欣赏精神面貌佳的人。
2.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
树立保持良好精神面貌的愿望。
3.知道怎样做到每天都有精神,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
4.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体验快乐。
教学重点:1、知道有精神的样子体现了人的精神面貌,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
2、认识了解自己在不同状态中“有精神”的感受,体验精神面貌带给我们的快乐,并能做到有精神。
教学难点:体验精神面貌带来内心的快乐,珍视自己外在的精神,树立保持良好精神面貌。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每天都有精神。
三、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于“我们有精神”理解的比较简单。
他们认为坐得端正、声音洪亮、穿的干净就是有精神了。
即使这样,也不容易做到。
比如:坐得端正也就坚持几分钟,一会儿就坐不住了,东摇西晃;回答问题往往是第一句声音洪亮,接下来就越来越小,甚至没了声音;还有就是有的同学不敢抬头用正眼看人,羞涩扭捏……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形成对“有精气神”的人的欣赏,让他们在活动中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体验精神面貌带给他们的快乐,从而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
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养成正确姿势,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让其终身受益。
四、教材分析:“我们有精神”旨在从不同的方面感受到“有精神”,让学生认识到拥有良好精神面貌的重要性,并激发起学生内心的冲动,愿意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知道精神风貌好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本课主旨落在“有精神”这个关键词上,通过三个主题展开话题,第一个话题“这样真精神”以正面角度呈现图片和视频,展示有精神的状态是怎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教材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我们有精神》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期。
良好的精神面貌有助于其健康成长,还能表现优美的体型和振奋的精神面貌。
从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他们知道应该有精气神,但具体怎样做就显得很茫然,既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做,又难以明白为什么要有好的姿势,更是缺乏毅力,难以坚持正确的姿势。
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形成对精神面貌佳的人的欣赏,让学生在活动中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养成正确姿势,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
引导学生分析人的内在精神,让学生知道:只有当外在的精神与内在的精神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有精神,理解了精神的价值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二、教材分析
“我们有精神”旨在从不同的方面感受到“有精神”,让学生认识到拥有良好精神面貌的重要性,并激发起学生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的冲动,愿意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姿势。
知道精神风貌好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本课主旨落在“有精神”这个关键词上,通过三个主题和一个绘本故事
展开,第一个话题“这样真精神”以正面角度呈现五幅图,展示有精神的状态是怎样的。
第二个话题“有精神才好”呈现两组对比图,让学生体会有精神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话题“我们天天有精神”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想想怎样才能保证天天有精神,同时,进行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文明仪表的教育。
绘本故事,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感知什么是有精神,从而强化了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领会在正式、庄严的场合“有精神”的样子。
知道有精神的样子体现了人的精神面貌,欣赏精神面貌佳的人。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2.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文明的表现。
树立保持良好精神面貌的愿望。
3.知道怎样做到每天都有精神,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
4.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
对良好精神面貌有自我认同感。
5、引导学生分析人的内在精神,让学生知道:只有当外在的精神与内在的精神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初步了解有精神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良好的精神会使自己终身受益。
2、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有精神。
3、让学生知道“有精神”的价值
四、教学准备:
准备自己的照片、PPT、
五、课时安排: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主题话题“这样真精神”和绘本故事。
第二课时完成主题话题“有精神才好”和“我们天天有精神”。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领会在正式、庄严的场合“有精神”的样子。
知道有精神的样子体现了人的精神面貌,欣赏精神面貌佳的人。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良好的精神风貌。
2、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对良好精神面貌有自我认同感。
并激发树立良好精神面貌的愿望。
3、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
对良好精神面貌有自我认同感。
4、引导学生分析人的内在精神,让学生知道:只有当外在的精神与内在的精神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有精神。
初步了解有精神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良好的精神会使自己终身受益。
2、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有精神。
3、让学生初步知道“有精神”的价值
教学准备:
准备自己的照片、PPT
一、导入新课
你们的声音真响亮,现在又坐得这么端正,你们可真精神!老师好喜欢你们!
1、老师这里有一些图片请你看一下,猜猜他们是谁?
(点ppt)引出这样真精神。
2、欣赏:播放多媒体课件《天安门前阅兵仪式》片断。
看完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威风!整齐!有精神!神气! 这
样有精神他们需要,我们也需要!
二、教学第一部分——这样真精神
1、请学生谈看后的感想
小结:看来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用精神抖擞的姿势展示着自己的风采(端正、优美、规范、整齐、文明都是有精神的体现。
)良好精神面貌多么重要啊!
1.大家一起看一看,从哪儿能够看出她(他)很精神呢?
2.出示第一幅图
请观察第6页中的图片(点ppt),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
这些小朋友很精神?可以从站姿、外貌、眼神、服装、头发等不同方面仔细观察,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带给你什么感受?
师问:同学们在站队时表现得怎么样?(很精神)
从哪里看出来的?(站立时:抬头挺胸,眼睛平视;双手下垂,双脚合拢;面带笑容,仪表整洁。
真精神!)
3、出示第二幅图
师问:国旗班的同学们表现得怎么样?(很精神)
从哪里看出来的?(升旗时:昂首阔步,步伐整齐;头不摇动,身体不晃;眼睛平视,面带笑容。
真精神!)
预设学生
学生甲:站着的同学站的笔直,衣服整洁,感觉很精神!
学生乙:他们抬头挺胸,走路整齐,这样真精神。
4、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样子很精神?
依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三幅图
(对,认真地读,很精神)
出示第四幅图
(真是太好了,想你这样响亮地说的确很有精神)
出示第五幅图
(很好,高兴地唱也很精神)
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他们唱,你们想不想唱?好,下面我们一起唱,出示少儿歌曲《小燕子》学生边拍手边唱。
要求:唱出我们班孩子的精气神。
小结:哇,孩子们唱的真的太有精神了!有精神不仅让别人赏心悦目,得到别人赞美,关键是能够让自己自信。
瞧,一个个精神的宝贝坐的端正,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好美,好棒。
瞧,你们的歌声引来了动物王国的动物们!
三、教学绘本部分——《谁精神?》
导语:动物王国选精神之星,浣熊是裁判,浣熊俺傻乎乎的,这可把它急坏了,你们能帮帮它选一选谁最精神吗?
出示任务:出示PPT绘本故事《谁精神?》,请学生认真看绘本故事,想想故事中谁有精神?
反馈指导:1、听一听:绘本故事《谁精神》第6-9页内容。
感受小动物们不同的精气神。
2、说一说:绘本里谁最精神。
说说理由。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去帮浣熊选一个精神之星吧!现在咱们先来听听参赛选手的参赛宣言。
ppt出示绘本故事——《谁精神?》
(2)要求:
小组同学互相讨论,看看绘本故事中,谁精神?
分析漂亮、眼睛大、声音响亮、姿势好就是“精神”吗?
提出自己对“精神”的理解。
(3)预设学生
学生甲:我觉得孔雀精神,因为孔雀漂亮……
学生乙:我觉得……
(4)师过渡:来请小组同学上来说说你支持谁?为什么?
同学们,有精神不仅仅是外表漂亮,也不仅仅是眼睛大又明,还要包括内心的神采,声音的响亮,姿势的挺拔,唱歌的技巧等。
总之,内外都有精神,做到内外统一,才能表现一个人从内而外的“精”、“气”、“神”。
我觉得他们都是精神之星。
师:想想怎么才能得冠军吧!
师:其实,只要我们做到外表整洁,坐站笔直,大声表达自己,从心里有自信,有精神,每个孩子都是精神之星。
四、秀一秀你的照片。
展示学生课前准备的生活中显示自己的精神饱满和自信的照片。
PPT出示,边播放边点评,
五、快乐驿站
体验场:《我说你做》根据老师的口令,做相应的动作,还要保持端正的姿态,看谁的反应又快又好。
升国旗站立的姿势
听老师讲课的姿势
认真读课文的姿势
举手、发言的姿势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做一个有梦想、有道德的人,才可以成为内外都精神的小学生。
七、作业
选一张自己认为最精神的照片,写上鼓励自己的一句话,放入成长记录袋里,让它激励自己茁壮成长!
板书设计
我们有精神
认真地读
响亮地说有精神
高兴地唱
内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