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如何才能正确理解晨昏线

合集下载

[全]高中地理(晨昏线、昼夜长短、东半球西半球)考点详解

[全]高中地理(晨昏线、昼夜长短、东半球西半球)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晨昏线、昼夜长短、东半球西半球)考点详解•1、晨昏线地球上白天与黑夜的分界线,叫做“晨昏线”。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顺着自转的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分界线,叫做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分界线,叫做昏线。

根据晨昏线,可以判断时间、季节和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①判断时间。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早上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晚上18:00;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00,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正午12:00;②判断季节。

a)晨昏线与北极圈相交,且北极圈以北一直处于白天,则为夏至;若北极圈以北一直处于黑夜,则为冬至;b)晨昏线与北极点相交,则为春分或者秋分;③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

a)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b)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晨昏圈最北端的纬度,例如晨昏圈最北端为66°34′N(北极圈),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26′N或23°26′S,然后根据北极点的极昼极夜情况,进一步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图1 晨昏线示意图•2、昼夜长短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即与季节有关:①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移动,移动到北回归线,北半球所有地区的昼长≥12小时,且逐渐变长(昼长≥夜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②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移动到赤道,北半球所有地区昼长逐渐变短(但昼长≥夜长),但仍然≥12小时;③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移动,移动到南回归线,北半球所有地区昼长≤12小时,并且逐渐变短(昼长≤夜长),且越往北,昼越短,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④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移动到赤道,北半球所有地区昼长逐渐变长(但昼长≤夜长),但仍然≤12h。

⑤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昼长=夜长=12小时。

图2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例题图3 例题答案:D精讲精析:(1)分析白天与黑夜的位置。

高中地理如何才能正确理解晨昏线

高中地理如何才能正确理解晨昏线

解读晨昏线在地球运动的有关内容中,晨昏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往往是解答相关题目的关键。

正确理解晨昏线的有关知识,对高中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从晨昏线的概念和特点、晨昏线平面与地轴、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极圈、晨昏线与赤道、晨昏线与纬线、晨昏线与昼夜长短、晨昏线与日出日落时间、晨昏线与极昼极夜X围、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时间、晨昏线是运动的、如何判别晨线和昏线、如何判别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与日界线的对比、晨昏线的画法、晨昏线的运用等多个方面来解析晨昏线。

一、晨昏线的概念和特点1、晨昏线也叫晨昏圈,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2、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且平分地球的大圆;3、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º;4、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且晨线与昏线等长;5、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赤道也平分晨线和昏线;6、晨昏线是时刻移动的;二、晨昏线平面与地轴晨昏线平面与地轴有重合和相交两种位置关系。

具体情况是:每年的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线平面与地轴重合,其它日期晨昏线平面与地轴之间总有一个夹角,此夹角的度数等于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度数,此夹角的度数与当日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的纬度数互为余数,此夹角的度数也与当日极昼极夜X围的最低纬度互为余数。

即:晨昏线平面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度数;晨昏线平面与地轴之间的夹角=90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的纬度数;晨昏线平面与地轴之间的夹角=90º-当日极昼极夜X围的最低纬度;晨昏线平面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大小在0º—23º26´之间变化。

其变化规律如表〔1〕所示:表〔1〕:晨昏线平面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大小及其变化规律三、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有重合、相交、垂直〔相交中的特例〕三种位置关系。

具体情况是:每年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线过极点且与经线重合。

其它日期晨昏线与经线之间总有一个夹角。

高一地理——如何判断晨昏线

高一地理——如何判断晨昏线

如何判断晨昏线?一、什么是晨昏线?晨昏线即晨昏圈。

因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地球上就有了昼、夜半球之分。

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的大圆圈,就是晨昏圈,它由晨线和昏线组成(如右图)1、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就称为晨昏线。

晨线:以东为昼半球,以西为夜半球昏线:以西为昼半球,以东为夜半球二、晨昏线有什么特点?晨昏线的特点归纳如下:1、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大到小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其次,根据昼夜所在方向判定晨线和昏线。

东边是昼半球即为晨线,东边是夜半球即为昏线。

如左上图,根据经度变化可以判断地球顺时针自转,即为南半球。

晨昏线为弧AMB,AM为晨线,BM为晨线。

)题。

(l)该图表示的是每年??????(节气)日的情况,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线上,乙地日出时刻是????????点钟。

(3)按图中所示情况,北京时间是?????点钟,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小时。

(4)在图中所示的这一天,下列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A.北京???B.广州????C.甲地????D.乙地(5)按图中所示,如果是晴天,过40小时后能看到北极星的有下列地点中的(???)A.北京????B.纽约????C.悉尼????D.莫斯科例5?右图为西半球侧视图,若西半球和夜半球完全吻合,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则北半球进入???????季。

(2)此时晨昏圈的位置是????????,其中???????是晨线,??????是昏线。

(3)将该图转换为昼夜各半的侧视图,标注经度。

(4)写出B点的经度,并在新画的图上标出其位置。

(5)此时,图中A点的地方时是???点钟,C点的昼长是????小时,北京时间是?????。

五、晨昏线在解答地球运动问题中的应用:(1)确定自转方向(2)确定东西经(3)确定地方时(4)确定日期和季节AB123同此日是?????????ABA(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晨昏线判读方法

晨昏线判读方法

晨昏线判读方法一、晨昏线的基本内容1.基本概念: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一个大圆,由晨线和昏线组成,都是半圆。

2.运动方向:随地球自转,自东向西运动,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晨昏线以直射点为中心,在极圈和极点之间摆动。

3.判读方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向昼半球转化的线叫晨线,由昼半球向夜半球转化的线叫昏线。

4.拓展引申:直射光与线晨昏线所在的平面垂直;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小的夹角为0º,最大夹角为23º26¹;晨线与某一纬线相切,最低纬度为66º34¹;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

赤道以北的晨昏线与经线夹角处在昼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赤道以北的晨昏线与经线夹角处在夜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二、利用晨昏线解题的一般方法1.直观法直观法是指直接利用题目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通过简单的思维能够直接获取问题答案。

直观法又叫直选法,相比较而言适合于难度不大的题目,着重考查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例1(极地图)下图的中心点为南极点,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且与西半球重合。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0º,70ºEB.0º,110ºWC.23º26¹N,90ºED.23º26¹S,110ºW解析:此图为从南极上空观测所获得的极地图,地球顺时针自转。

晨昏线通过极点,与经线重合,故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

夜半球与西半球重合,昼半球(20ºW以东,160ºE以西)与东半球重合,昼的一半所对应经线为70ºE,即为直射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点)。

答案:A2.信息法信息法是建立在获取直观信息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对信息的充分解读,是建立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的逻辑推理和判读,从而构建信息间的因果联系。

晨昏线的特点判断和应用

晨昏线的特点判断和应用

晨昏线的特点判断和应用晨昏线,也叫极昼极夜线,是指在地球上绘制的分界线,分隔了晨昏两个时区。

在晨昏线的东半球,当太阳升起时,表示开始进入晨时;当太阳下山时,表示进入昏时;而在晨昏线的西半球,则是刚好相反,当太阳升起时,表示开始进入昏时;当太阳下山时,表示进入晨时。

1.一天只有两次晨时和两次昏时。

晨时即为太阳升起之后的时段,昏时即为太阳下山之后的时段。

晨昏线上,一天只有两次太阳升起和两次太阳下山,因此只有两个晨时和两个昏时。

2.晨昏线的位置会随着季节和地理位置的变化而移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导致太阳的直射点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晨昏线的位置。

例如,北半球的晨昏线在夏至时位于北极圈附近,而在冬至时则位于南回归线附近。

3.晨昏线上的时间变化快。

由于晨昏线的位置会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而移动,因此晨时和昏时的长短会有所不同,时间变化也较快。

在赤道附近的晨昏线上,晨时和昏时大致相等,而在高纬度地区,晨时或昏时的持续时间会更长。

晨昏线的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标准的设定。

晨昏线的位置可以用来划定不同地区的时间标准,例如国际标准时间(UTC)的设定就是以格林威治子午线为基准,但在实际应用中,也会考虑到晨昏线的位置来进行调整。

2.气候和季节变化的研究。

晨昏线的移动和变化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利用晨昏线来研究气候和季节的变化规律。

例如,通过观测晨昏线的变化,可以了解到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和温度变化情况。

3.旅行和旅游的参考。

对于旅行者和旅游者来说,晨昏线的位置可以提供一些参考,例如可以根据晨昏线的位置来判断一些地区的白天和黑夜的时长,以便更好地安排行程和活动。

总之,晨昏线作为地球上的一个特殊分界线,在时间标准设定、气候和季节研究以及旅行和旅游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同时,了解和理解晨昏线的特点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地理关于晨昏线的知识点

地理关于晨昏线的知识点

地理关于晨昏线的知识点嘿,小伙伴们,今儿咱们来聊聊地理里头一个挺有意思的知识点——晨昏线。

你们可别一听这名字就觉得头疼啊,其实它挺有意思的,就像咱们每天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一样,晨昏线就是地球上白天和黑夜的分界线。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地理老师一讲到晨昏线,我就特别来精神。

为啥呢?因为我觉得它就像个神奇的魔法棒,一挥,白天就变成了黑夜,黑夜又变成了白天。

那时候啊,我还特意观察过晨昏线的变化呢。

那天早上,我起了个大早,特意跑到阳台上,准备亲眼看看晨昏线是怎么“工作”的。

那时候天还没亮透,周围一片漆黑,只有几颗星星在闪烁。

我瞪大眼睛,盯着远处的地平线,生怕错过什么。

等啊等啊,终于,天边开始泛起了一丝鱼肚白。

我兴奋极了,心想:这不就是晨昏线开始“工作”的预兆吗?果然,没过多久,太阳就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从地平线上升了起来。

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晨昏线在悄悄地移动,把黑夜一点点地推向远方,把白天一点点地带到了我们身边。

我仔细观察着,发现晨昏线其实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个弯弯曲曲的弧线。

它随着地球的自转,不断地在移动,就像咱们平时跑步一样,一圈又一圈,永不停歇。

而且啊,晨昏线的位置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呢。

夏天的时候,它靠北一些,冬天的时候,又靠南一些。

这可真够神奇的!那时候啊,我还特意查了查资料,发现晨昏线不仅仅是个地理概念,它还跟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呢。

比如啊,航海的人要利用晨昏线来判断方向;农民伯伯要根据晨昏线的变化来安排农活;就连咱们平时看日出日落,也是晨昏线在起作用呢。

所以啊,每次想到晨昏线,我就觉得它真是个挺有意思的东西。

它就像个默默无闻的“工作者”,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却从不张扬。

而且啊,它还教会了我一个道理: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只要你用心去观察、去发现,就能学到很多有趣的知识。

好了啊,今儿就跟你们聊到这儿吧。

如果你们也对晨昏线感兴趣的话,不妨也起个大早,亲自去看看它是怎么“工作”的吧。

我保证啊,你们一定会觉得特别有意思的!。

晨昏线知识点

晨昏线知识点

晨昏线知识点晨昏线,也称黄昏线或双子线,是地球上一个特殊的地理线。

它将地球分为两个部分:处于日出时刻的区域称为晨昏线的东侧,而处于日落时刻的区域则是晨昏线的西侧。

在太阳升起时,晨昏线正好经过地球上的一条纬度线,从而将地球划分为白天和黑夜的两个部分。

当地球自转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晨昏线将从东向西移动,直到太阳落下并进入黑夜。

我们可以通过晨昏线的知识来了解世界各地的时差和日照时间的变化。

随着季节的变化,晨昏线会发生移动,导致日照时间的差异。

当地距离晨昏线越近,其日出和日落时间也会越接近真正的天亮和天黑的时间。

晨昏线的位置也与地球的轴倾角有关。

当夏至时,地球的南半球将远离太阳,晨昏线将向南方移动,导致南半球的夏季日照时间较长。

与此相反,当冬至时,地球的南半球会靠近太阳,晨昏线将向北方移动,导致南半球的冬季日照时间较短。

除了季节变化,晨昏线还受到经度和经纬度的影响。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每个经度线上的时间并不完全相同。

而晨昏线的位置则会根据经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比如,在经度为0度的地方,通常是格林威治标准时间(GMT),晨昏线将经过该地区。

而当我们向东或向西移动时,晨昏线的位置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晨昏线不仅仅是一条虚拟的线,它还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分界。

当人们站在晨昏线上,一半的地球在傍晚进入黄昏,而另一半的地球则迎来黎明。

这种奇妙的场景,让人感受到地球的辽阔与多样性。

晨昏线的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动和地理分布的影响。

在旅行时,了解晨昏线的位置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行程和理解不同地区的日照时间。

同时,晨昏线也是我们认识地球多样性的一个窗口,在我们欣赏黄昏或迎接黎明的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地球的探索和研究的兴趣。

总结起来,晨昏线是地球上划分白天和黑夜的重要地理线。

它的位置受到季节、纬度、经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了解晨昏线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各地的时差和日照时间的变化。

同时,晨昏线也象征着地球上的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分界,为我们探索地球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动力。

晨昏线知识点总结

晨昏线知识点总结

晨昏线知识点总结一、晨昏线的定义晨昏线是连接地球上所有处于黎明状态的点与所有处于黄昏状态的点的虚拟线。

在地球的自转过程中,晨昏线的位置会不断变化。

当地球的自转将一个地方送入黎明时,晨昏线通过该地方,将其同一时刻的其他处于黎明状态的地点连接起来。

同理,当地球的自转将一个地方送入黄昏时,晨昏线通过该地方,将其同一时刻的其他处于黄昏状态的地点连接起来。

因此,晨昏线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每天都会出现两次。

通常情况下,晨昏线的位置被定义为地方时正好处于12:00的地点。

由于地球的自转是相对速度的,所以晨昏线的具体位置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曲线。

二、晨昏线的影响1. 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晨昏线的位置决定了地球上每个地方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晨昏线上的地方会在同一时刻迎来日出或日落,而随着地球的自转,其他地方的日出和日落时间也会逐渐到来。

2. 天文现象的观测:晨昏线的存在也影响了天文学家对天文现象的观测。

在晨昏线上的地方,日出和日落的时间会对观测天文现象造成一定的影响,天文学家需要根据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来合理安排观测任务。

3. 生物节律的调整:晨昏线的变化也会对生物节律产生影响。

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阳光的照射时间和强度对生物的生长和活动都有着重要影响。

晨昏线的位置变化会带来不同地区的生物生活节律的调整。

4. 旅行和通讯:晨昏线的存在对旅行和通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穿越晨昏线时,会出现时间的变化,需要重新调整时区。

对于跨时区的通讯,也需要考虑晨昏线的影响。

5. 气候的变化:晨昏线的位置会对不同地区的气候产生一定的影响。

处于晨昏线附近的地区,日照时间和温度等因素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当地的气候变化。

三、晨昏线的应用1. 天文学观测:晨昏线的位置对天文学家观测天体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晨昏线上的地方,日出和日落的时间会对观测任务产生影响,需要根据这一因素来合理安排观测任务。

2. 旅行规划:晨昏线的位置决定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日出和日落时间,在旅行规划中,这一因素也需要被充分考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晨昏线在地球运动的有关内容中,晨昏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往往是解答相关题目的关键。

正确理解晨昏线的有关知识,对高中地理相关内容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下面从晨昏线的概念和特点、晨昏线平面与地轴、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极圈、晨昏线与赤道、晨昏线与纬线、晨昏线与昼夜长短、晨昏线与日出日落时间、晨昏线与极昼极夜范围、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时间、晨昏线是运动的、如何判别晨线和昏线、如何判别昼半球和夜半球、晨昏线与日界线的对比、晨昏线的画法、晨昏线的运用等多个方面来解析晨昏线。

一、晨昏线的概念和特点1、晨昏线也叫晨昏圈,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2、晨昏线是一个过地心且平分地球的大圆;3、晨昏线所在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º;4、晨昏线由晨线和昏线组成,且晨线与昏线等长;5、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赤道也平分晨线和昏线;6、晨昏线是时刻移动的;二、晨昏线平面与地轴晨昏线平面与地轴有重合和相交两种位置关系。

具体情况是:每年的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线平面与地轴重合,其它日期晨昏线平面与地轴之间总有一个夹角,此夹角的度数等于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度数,此夹角的度数与当日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的纬度数互为余数,此夹角的度数也与当日极昼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互为余数。

即:晨昏线平面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度数;晨昏线平面与地轴之间的夹角=90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的纬度数;晨昏线平面与地轴之间的夹角=90º-当日极昼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晨昏线平面与地轴之间的夹角大小在0º—23º26´之间变化。

其变化规律如表(1三、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有重合、相交、垂直(相交中的特例)三种位置关系。

具体情况是:每年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线过极点且与经线重合。

其它日期晨昏线与经线之间总有一个夹角。

但无论何时,晨昏线永远会与一个经线圈垂直相交,交点是晨线与昏线的界点,交点是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交点也是晨昏线与极昼极夜范围最低纬线的切点,与晨昏线垂直的这条经线是昼半球或夜半球的平分经线。

如图①,晨昏线BAC与经线圈ab垂直相交于点A,A点是晨线AC和昏线AB的界点,也是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A点也是晨昏线与一纬线圈的切点,此纬线圈是当日极昼极夜范围的边缘,与晨昏线垂直相交的经线圈ab是夜半球或昼半球的平分经线。

晨昏线与不同的经线之间的夹角大小是不一样的,如图②,最小,与昼半球或夜半球的平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α1分经线之间的夹角α最大(90 º)。

其中,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4的度数等于晨昏线平面与地轴的夹角度数,也等于当日太阳直射点间的夹角α1的纬度度数,且与当日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的纬度度数互为余数。

即: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度数;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90 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的纬度度数;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90 º-极昼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图①图②的大小在0º—23º26´之间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α1四、晨昏线与极圈晨昏线与极圈之间有相切、相交、平分(相交中的特例)三种位置关系。

具体情况是:夏至日和冬至日这两天,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切点是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切点也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切点的一侧是晨线,另一侧是昏线,过切点的经线是昼半球或夜半球的平分经线;春分日和秋分日这两天,晨昏线过极点且平分极圈;其它日期晨昏线均与极圈相交;晨昏线平面与极圈平面之间永远有一个夹角,其大小在66º34´—90º之间变化。

五、晨昏线与赤道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为两半,一半位于昼半球,另一半位于夜半球,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赤道也平分晨线和昏线,晨线的一半位于北半球,另一半位于南半球,昏线也是如此。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06:00,因而过此交点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也是0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18:00,所以过此交点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也是18:00。

晨昏线与赤道之间永远有一个夹角,此夹角的大小在六、晨昏线与纬线、晨昏线与昼夜长短春分日和秋分日,晨昏线与纬线圈垂直且平分所有的纬线圈,此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其它日期晨昏线总与南北极圈内各一条纬线相切,而与纬度低于这两条纬线的其它纬线斜交。

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是极昼极夜范围的边缘,过切点的经线是昼半球或夜半球的平分经线。

晨昏线把相交的纬线圈分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称昼弧,位于夜半球的部分称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所跨经度的多少就可以确定某地的昼夜长短。

计算公式为:昼长=昼弧所跨经度度数×4分钟,夜长=夜弧所跨经度度数×4分钟。

赤道上昼弧=夜弧=180º,所以赤道上昼长=夜长=180º×4分钟=720分钟=12小时。

七、晨昏线与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因而某地处于晨线上时的地方时就是当地当日的日出时间;某地的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因而某地处于昏线上时的地方时就是当地当日的日落时间。

即:某地的日出时间=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某地的日落时间=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八、晨昏线与极昼极夜范围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就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该点的纬度就是极昼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

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是极昼极夜范围的边缘。

即:极昼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的纬度;极昼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90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极昼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的纬度;九、晨昏线与太阳直射点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是晨昏线上的纬度最高点,也是晨昏线与极昼极夜范围最低纬线的切点,过此点的经线圈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平分经线圈,其中太阳直射点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经线上,因而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等于昼半球的平分经线的经度数。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度数,也与极昼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数互为余数。

即: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昼半球的平分经线的经度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度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º-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圈的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º-极昼极夜范围的最低纬度;十、晨昏线与时间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所在的经线是昼半球或夜半球的平分经线,此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或0时。

图③如图③,A、B是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其中A点所在的经线a是昼半球的平分经线,此经线上地方时为12时; B点所在的经线b是夜半球的平分经线,此经线上地方时为0时。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06:00,因而过此交点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也是06:00;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18:00,所以过此交点的经线上的地方时也是18:00。

十一、晨昏线是运动的1、晨昏线的日运动任何一天,晨昏线都随着地球的自转而不停的移动,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直射点就自东向西移动,晨昏线也随之自东向西移动,可见,晨昏线的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是相反的,但移动速度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为每小时15º。

下面以冬至日这一天为例,来说明晨昏线在这一天中是如何自东向西移动的。

冬至日这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如图④,当北京时间0点时,太阳直射点A的经度是60ºW,晨线与赤道的交点D1的经度是150ºW,昏线与赤道的交点D2的经度是30ºE,晨昏线的位置为a;两小时后,北京时间为2时,太阳直射点B的经度是90ºW,晨线与赤道的交点E1的经度是180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E2的经度是0º,晨昏线的位置为b;再两小时后,北京时间为4时,太阳直射点C的经度是120ºW,晨线与赤道的交点F1的经度是150ºE,昏线与赤道的交点F2的经度是30ºW,晨昏线的位置为c。

可以看出,北京时间从0点到2点再到4点,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从60ºW到90ºW再到120ºW(自东向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经度从150ºW到180º再到150ºE(自东向西),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经度从30ºE到0º再到30ºW(自东向西)。

可见,在一天中,太阳直射点和晨昏线均自东向西移动,且每小时移动经度15º。

图④2、晨昏线的年运动在一年当中,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就造成了晨昏线平面与地轴的夹角在0 º—23º26´之间变化,这在地球表面有三个与晨昏线有关的明显的现象:第一,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在0 º—23º26´之间变化;第二,晨昏线与极圈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相切、相交、平分(相交中的特例)之间更替;第三,晨昏线与赤道之间的夹角在66º34´—90 º之间变化。

如图⑤,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23º26´、晨昏线与赤道之间的夹角为66º34´,此时的日期是冬至日;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晨昏线与赤道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晨昏线与极圈相交,如图⑥;第二年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为0度(即重合),晨昏线与赤道之间的夹角为90 º,晨昏线过极点且平分极圈,如图⑦;春分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大,晨昏线与赤道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晨昏线与极圈相交,如图⑧;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达到最大的23º26´,晨昏线与赤道之间的夹角变成最小为66º34´,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如图⑨;夏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赤道移动,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又逐渐变小,晨昏线与赤道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大,晨昏线与极圈相交,如图⑩;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为0度(即重合),晨昏线与赤道之间的夹角为90 º,晨昏线过极点且平分极圈,如图⑾;秋分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大,晨昏线与赤道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晨昏线与极圈相交,如图⑿;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又回到南回归线上,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晨昏线与在赤道上相交的那条经线之间的夹角23º26´、晨昏线与赤道之间的夹角为66º34´,如图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