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合集下载

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课程准备〗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师拟好的专题,分组选题,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整理工作,在课堂上表达观点、质疑解疑,增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选取优秀的影视片断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通过课堂学习展示活动,掌握重点内容,培养能力,培育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材分析〗本课题的主旨是“五四运动”这一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开端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篇章,改变了20世纪的中国命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优秀的精神品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了解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一些基本史实。

难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并将它们融入到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在师生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展示活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师在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以下几个专题供学生分组准备、探究、汇报:(1)整理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的线索;(2)介绍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有关情况;学生准备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

2.由科代表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7~10人为一小组,对老师提供的几个主题进行分配,合理分工后着手准备汇报材料。

由同学们推选主持人,准备课堂学习活动的主持事宜。

3.搜集资料,准备与本课题时段有关的历史小故事。

4.通过搜集阅读资料、请教老师,理解“五四精神”。

5.通过阅读教材、课外资料,发现疑难问题,准备课堂质疑交流。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3课 人民军队和革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课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3课 人民军队和革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课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3课人民军队和革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课后练习第三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林觉民被誉为黄花岗“福建十杰”之一,他的主要事迹是( )A、译著《天演论》B、开发“新福州”C、参加1911年广州起义D、揭开制碱奥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

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

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国民大革命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新民主主革命时期所发生的四个重大历史事件。

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会师②南昌起义③西安事变④重庆谈判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①③②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中的哪一位置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所在的位置( )A、AB、BC、CD、D【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中国共产党打响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起义是(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广州起义D、秋收起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南昌起义前夕,朱德设鸿门宴请军官教育团的团长、公安局的头头吃饭,将他们调离了自已的队伍。

起义开始后,他们的队伍很快就被起义军消灭了。

这是朱德成功运用古代兵法的一个典范,他用的计策是( )A、破釜沉舟B、围魏救赵C、调虎离山D、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同学准备做一个题为“红色江西,红色故事”的报告,下列史实可以作为他报告的素材的有( )①八一起义②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创建③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的建立④遵义会议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我国有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农村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经济体制改革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知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 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知

2019-2020学年度岳麓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知识点练习第四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吴孙张三军阀,汀贺桥两役胜。

”这是小阳在学习完某一知识点后写下的一副对联,由此判断他写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北伐战争中,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冲锋陷阵,屡破强敌的北伐名将是( )A、周恩来B、叶挺C、蒋介石D、张作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鲁迅先生说:“中国现代的社会情况,只有实地的革命战争。

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

”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鸦片战争D、甲午战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吴孙张三系军阀,汀贺桥两役决战”.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 )A、袁世凯B、张作霖C、吴佩孚D、孙传芳【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平型关大捷的战斗情景B、辽沈战役的战斗情景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语汇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与如图形势图相符的语汇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B、打倒孔家店C、打倒列强除军阀D、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鲁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国现代社会的情况,只是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

”这里的“一炮”指的是( )A、辛亥革命B、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D、五四运动【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胡适回忆说:“民(国)十五六年之间,全国大多数人心的倾向国民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 )A、国民革命B、武昌起义C、红军长征D、西安事变【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和继承者。

最新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doc

最新岳麓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案.doc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检索课标基础知识五四爱国运动1、背景:(1)国内:①北洋军阀对外卖国,对内掠夺,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根本原因)。

②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条件)。

③新文化的推动(思想条件)。

(2)国际:一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

2、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3、经过:(1)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主力是青年学生(2)第二阶段:中心在上海,主力是无产阶级(表明无产阶级已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4、结果: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5、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运动中,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

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的舞台,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运动波及全国广大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它扩大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的成立1、条件:(1)内因: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诉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④干部基础:一批先进知识分子成为马克思主义者(2)外因: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2)内容:①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②中心任务: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③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

它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1922.7)国民革命运动1、背景:“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共同呼声2、准备:1)、国共合作:(1)条件:①必要性:二七惨案的教训。

②可能性:国民党是真正的革命派,孙中山欢迎中共与其合作,③国际因素:共产国际的帮助(2)方针:中共三大确定国共合作方针(4)形成: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2)军事:1924年黄埔军校的建立(其办学方针是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3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简案岳麓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3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简案岳麓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3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简案岳麓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3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简案岳麓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马厂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3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简案岳麓版的全部内容。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学习目标】1、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共产党成立的影响【教学重、难点】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影响【学习课时】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师生问好二、板书课题三、出示教学目标四、先学第一次先学后教:比知识点归纳、记忆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页到页,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要点,6分钟后,看谁回答的准确。

1、归纳五四运动的史实(1)时间(2)原因(3)主力(4)地点(5)口号(6)性质(7)结果(8)意义2、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1)全国各地党小组的建立(2)党的“一大”时间:地点:人物:内容:意义:五、后教--课文梳理思考:六课堂总结七、教学反思。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5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简案岳麓版word版本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5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简案岳麓版word版本

国民革命失败与南京国民政府【学习目标】
1、知道国民革命失败的史实
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的史实
【教学重、难点】
1、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学习课时】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板书课题
三、出示教学目标
四、先学
第一次先学后教:比知识点归纳、记忆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页到页,划出下列问题的答案要点,6分钟后,看谁回答的准确。

1、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事件有哪些?
2、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时间
(2)首都:
(3)性质:
(4)宁汉合流:
(5)东北易帜
五、后教——课文梳理
思考:
六课堂总结
七、教学反思。

2017秋新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速写速记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2017秋新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速写速记 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3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1)导火线:1919年5月,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等口号,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

(3)爆发:1919年5月4日,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并举行游行示威。

(4)经过:第一阶段以学生为主;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斗争的主力军。

(5)结果: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6)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召开: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

(2)内容: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消灭资本私有制,没收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确定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为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

(3)性质: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

(4)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3.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内在联系(1)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2)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中的骨干和领导为党成立早期组织奠定了干部基础。

(3)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并领导革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第14课国共合作的实现和北伐胜利进军1.国共合作(1)中共“三大”:1923年,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红军长征课件岳麓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3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红军长征课件岳麓版

三、意义 1.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 2.长征的胜利,保存了_中__国__共__产__党__和_红__军__的基本力量,使中国 革命_转__危__为__安__,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征,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 军与陕北的红军在陕西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 在甘肃会宁会师,从而宣告长征的结束。 2.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 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 熟。 3.我们要学习红军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革命协作主义精神。 要学习红军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要学习 红军百折不挠、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战地日记(三) 1936年10月21日 晴 虽经历了千辛万苦,付出了很大代价,但我们却保存了党和 红军的基干力量,摆脱了老蒋追击。这两天,我们同红二、红四 方面军会合了,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我们相信只要保存下 革命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3)红军长征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 因有哪些?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认为长征精神 是什么?
第14课 红 军 长 征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1)红军长征的原因、过程、结果及意义。 (2)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意义。 (3)掌握“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遵义会议会址”“大渡河 上的泸定桥”“油画《三大主力会师》”等图片。 2.重·难点: (1)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2)难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和长征精神。
(2)红军不仅摆脱了敌人,而且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从瑞金出发 后,他们又经过了哪些地方(或经历了什么事件),才取得了红军 长征的最终胜利? 【参考答案】瑞金出发→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渡过乌江 →夺取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抢渡大 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吴起镇会师→会宁会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课程准备〗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理解五四精神。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简述五四爱国运动的基本史实。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师拟好的专题,分组选题,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整理工作,在课堂上表达观点、质疑解疑,增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选取优秀的影视片断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通过课堂学习展示活动,掌握重点内容,培养能力,培育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五四运动基本史实的学习和讨论活动,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五四精神,激发其学习五四青年“彻底地不妥协”的爱国精神,学习他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教材分析〗本课题的主旨是“五四运动”这一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开端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篇章,改变了20世纪的中国命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学习五四青年优秀的精神品质,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了解关于五四爱国运动的一些基本史实。

难点初步理解“五四精神”,并将它们融入到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在师生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展示活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师在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以下几个专题供学生分组准备、探究、汇报:(1)整理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的线索;(2)介绍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有关情况;学生准备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

2.由科代表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7~10人为一小组,对老师提供的几个主题进行分配,合理分工后着手准备汇报材料。

由同学们推选主持人,准备课堂学习活动的主持事宜。

3.搜集资料,准备与本课题时段有关的历史小故事。

4.通过搜集阅读资料、请教老师,理解“五四精神”。

5.通过阅读教材、课外资料,发现疑难问题,准备课堂质疑交流。

〖教学过程〗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第10课学习展示活动开始。

2.请历史教师发表祝辞。

3.宣读展示活动的评委及注意事项。

(1)采用小组竞赛评分制。

(2)竞赛分小组专题学习汇报(15分)、小组历史故事讲述(15分)、小组质疑能力表现(15分)、自由竞答(20分)、现场影评(20分)、畅谈五四精神(15分)六部分。

前两部分和后两部分每个小组每个项目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汇报、讲述、评价、畅谈感受;第三部分每组派四名代表针对本课题学习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的内涵价值评分;第四部分采用抢答的形式,由主持人主持,抢答问题。

(3)每一项取评委的平均分。

4.展示竞赛活动过程。

(在学生发言汇报时同步播放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资料性课件)(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对所分配的历史专题进行逐一介绍;第一小组,介绍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发展的线索;第二小组,介绍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有关情况;(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讲述历史故事。

(3)各小组派四名代表针对本课提问(按组轮换,分四轮),部分问题教师可做简要点拨、释疑。

(4)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在主持人主持下进行两轮抢答。

(5)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谈五四精神。

5.评委公布各组的最终分数,评选出优秀小组前三名,并选出展示活动最佳表现者3人,进行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

6.学生代表总结本课题线索,谈学习感受。

7.教师总结性发言。

作业:课外阅读反映五四运动或中共诞生的书籍,利用专门时间进行介绍、推荐。

通过预习,整理出下一课的基本线索。

第11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课标内容〗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简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史实。

根据中共一大的主要内容、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和课外知识等,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提高史论结合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师拟好的专题,分组选题,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整理工作,在课堂上表达观点、质疑解疑,增强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选取优秀的影视片断或有代表性的图片等资料,运用多媒体手段再现历史画面,增强感性认识。

通过课堂学习展示活动,掌握重点内容,培养能力,培育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等史实,初步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

〖教材分析〗本课题的主旨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开端意义的伟大历史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篇章,改变了20世纪的中国命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理解和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了解中共一大的一些基本史实。

难点认识中共成立的伟大意义,并将它们融入到内心世界。

〖教学方法〗在师生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学习展示活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教师在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以下几个专题供学生分组准备、探究、汇报:(1)介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历史意义;(2)中国共产党与近代中国其他政党的不同之处(3)简单介绍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2.为同学们提供《开天辟地》等相关历史影片,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观看影片。

3.帮助同学们搜集有关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及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有关课外资料。

4.制作多媒体资料课件,在学生发言汇报时同步播放。

学生准备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进行有针对性的整理。

2.由科代表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7~10人为一小组,对老师提供的几个主题进行分配,合理分工后着手准备汇报材料。

由同学们推选主持人,准备课堂学习活动的主持事宜。

3.搜集资料,准备与本课题时段有关的历史小故事。

4.通过阅读教材、课外资料,发现疑难问题,准备课堂质疑交流。

〖教学过程〗1.主持人开场白,宣布第11课学习展示活动开始。

2.请历史教师发表祝辞。

3.宣读展示活动的评委及注意事项。

(1)采用小组竞赛评分制。

(2)竞赛分小组专题学习汇报(15分)、小组历史故事讲述(15分)、小组质疑能力表现(15分)、自由竞答(20分)、现场影评(20分)、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15分)六部分。

前两部分和后两部分每个小组每个项目推选一名学生代表汇报、讲述、评价、畅谈感受;第三部分每组派四名代表针对本课题学习提出问题,根据问题的内涵价值评分;第四部分采用抢答的形式,由主持人主持,抢答问题。

(3)每一项取评委的平均分。

4.展示竞赛活动过程。

(在学生发言汇报时同步播放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资料性课件)(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对所分配的历史专题进行逐一介绍;第一小组,介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历史意义;第二小组,中国共产党与近代中国其他政党的不同之处;第三小组,简单介绍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

(2)各小组派一名代表讲述历史故事。

(3)各小组派四名代表针对本课提问(按组轮换,分四轮),部分问题教师可做简要点拨、释疑。

(4)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在主持人主持下进行两轮抢答。

(5)播放影片《开天辟地》,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谈观后感(影评)。

(6)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谈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各组的最终分数,评选出优秀小组前三名,并选出展示活动最佳表现者3人,进行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

6.学生代表总结本课题线索,谈学习感受。

7.教师总结性发言。

作业:课外阅读反映中共诞生的书籍,利用专门时间进行介绍、推荐。

通过预习,整理出下一课的基本线索。

第12课北伐战争和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课标内容](1)知道南昌起义。

(2)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风山会师的故事。

(3)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共产党人独立领导武装起义史实的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革命特点即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进行客观分析的能力,并由此加深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理解。

(2)指导学生分析“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最基本经验。

同时,要使学生认识到: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井冈山和其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创举。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统一战线关系着中国革命的成贩,国民革命运动的成败就是最好的佐证。

(2)通过了解叶挺独立团的光辉战绩,充分认识到共产党员在北伐战争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学习叶挺等共产党人英勇奋战、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3)张学良冲破日本阻挠,毅然宣布东北易帜,体现了张学良维护统一的爱国之心,这是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正义之举,有利于中国的团结和统一,应给予充分肯定,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重点和难点]重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难点: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故事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一、黄埔军校的创建1、黄埔军校的建立2、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和功绩二、北伐的胜利进军1、北伐的目的、对象和方针2、叶挺独立团的英勇作战及北伐的胜利进军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和宁汉合流2、皇姑屯事件和东北易帜[作业]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第13课人民军队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课程标准〗知道南昌起义,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南昌起义。

讲述朱德和毛泽东井冈山会师的故事。

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的有关史实,学习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通过讨论交流,回答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归纳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识读“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学习文图结合、灵活处理学习材料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人民的光明前途而抛头颅、洒热血,与国民党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们不怕困难、敢于同敌人作斗争、坚信必胜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

〖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革命进程当中的三件大事:八一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三件事对今后中国革命的道路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尤其是“农村包围城市”为今后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在八年级上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没有八一南昌起义,就没有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诞生;没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红军就无立足之地;没有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就不会保存革命的火种。

鉴于以上原因,就必须讲清楚每个事件的过程、重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