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参考文献范文
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3篇)【范本模板】

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3篇)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一)Nor Berg-Schulz,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K。
Lynch,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刘晓晖、杨宇振,商业建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曾坚、陈岚、陈志宏。
,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布恩(美),心理学原理和应用[M],知识出版社,1985;魏伦杰,张卫华,关注城市地下商业建筑的安全性与舒适性[J]。
四川建筑,2007 年第 27 卷;I. L. Mcharg,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高履泰,光环境的剖析,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照明工程学报 200(04);王紫雯、涂银霞,城市居住环境中的人文要素研究以杭州市的人居环境调查为例,建筑学报,2002。
1. p40;韩晶,张宇星,城市流线空间连续性设计的方法.规划师,2004, 09 : 90—93;童林旭,地下空间概论,地下空间,2004 年 3 月,24 (1):133—142;童林旭,地下空间与未来城市,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 年 06 月,1 (3 ) : 323-328;束昱、彭方乐,地下空间研究的新领域一一地下环境心理学、地下空间,1990,1(3);王保勇,束昱,影响城市地下空间环境的因素分析,同济大学学报,2000,28(6) : 656—660;陈秋琼,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几种方法,上海建设科技,2000,03;[美]吉迪恩、S、格兰尼,[日]尾岛俊雄.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赵景伟,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与地下空间利用.隧道建设,2008,28 (2); 154-157;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长安大学学报,2003,2(4);30—33;郭红、莫鑫,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评析,四川建筑,204, 24 (5);胡映东,场所精神的回归,山西建筑,2007,33(18): 26-27;费彦,现象学与场所精神,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9,16(4);25.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刘力,商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丹)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松,公共空间、公共生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赵慧宁、赵军,现代商业环境设计与分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鲁睿,商业空间设计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张伟.,商业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最新建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范文(二)Nor Berg-Schulz,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杨、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K. Lynch,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童林旭,地下空间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刘晓晖、杨宇振,商业建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曾坚、陈岚、陈志宏。
2019年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2019年论文参考文献范文篇一:论文参考文献中J、M、D等是什么意思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中的[J]、[M]等都是指代什么?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S——标准P——专利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5、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8、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9、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1、根据GB3469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①期刊〔J〕②专著〔M〕③论文集〔C〕④学位论文〔D〕⑤专利〔P〕⑥标准〔S〕⑦报纸〔N〕⑧技术报告〔R〕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①磁带〔MT〕②磁盘〔DK〕③光盘〔CD〕④联机网络〔OL〕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例如: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②磁带数据库〔DB/MT〕③光盘图书〔M/CD〕④磁盘软件〔CP/DK〕⑤网上期刊〔J/OL〕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篇二:参考文献格式(期刊论文)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一、参考文献的类型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M]——专著,著作[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书法论文参考文献范文

书法论文参考文献范文[1]刘纲纪著:《书法美学简论》。
湖北省人民出版社,1985。
[2]叶秀山著:《书法美学引论》。
宝文堂图书店,1987。
[3]宋民著:《中国古代书法美学》。
北体大出版社出版。
1989。
[4]天白著:《书法线条美的发现》。
北体大出版社出版,1992。
[5]陈振濂著:《书法美学》。
陕西省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3。
[6]邱振中著:《书法的形态与阐释》。
重庆出版社,1993。
[7]金学智著:《中国书法美学》。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
[8]张稼人著:《书法美的表现》。
上海市字画出版社出版,1994。
书法论文参考文献:[1]吕文明行为.明末清初中国书法思想新论——古典派和浪漫派的对立面与结合[D].山东师范大学,2019.[2]周韶华.民族化与当今性是书法家的言行合一[J].美术观察,2019,13(4):62-63.[3]陈怀宣.林邦德试验书法字画的创新能力与当今性[J].文化交往,2019,14(11):66-67.[4]曹亚彬,葛复昌.明末清初浪漫派书风的当今性诠释[J].中国书画,2019,24(12):192-193.[5]徐敏,徐德.思维的觉解:情感与形式——论胡抗美的书法艺术美学观[J].艺术百家,2019,32(5):209-212.[6]高喜锋.历史时间与审美观视角中的当今陕西省书法文化意识探讨[J].大西北工艺美术,2019,22(2):103-106.[7]李思航.用传播学角度看清朝书法史——对传统式"碑帖两条线方式"的了解[J].大众文艺,2019,12(19):132-134.[8]李砚祖.传统式工艺美术品的当今性与地区性——再谈传统式工艺美术品的维护与发展趋势[J].南艺学刊(工艺美术与设计方案版),2019,25(1):5-9.书法论文参考文献:[1]梁:《评书帖》,《历代书法论文选》第575页,上海市字画出版社出版2019年版。
[2]在"我国现代派书法艺术学术会议"上的讲话,见《江苏画刊》1989年第7期。
管理学论文3000字范文参考文献至少五篇

管理学论文范文参考文献引言管理学是研究组织和个人如何有效地实现目标并管理资源的学科。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管理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组织提供指导和支持。
本文将以管理学为主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分析,探讨管理学的重要概念和原则,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文献一:《现代组织管理的发展趋势》该文献探讨了现代组织管理的发展趋势。
研究表明,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组织管理需要适应变化,采取灵活的方法。
该文献提出了几种管理方法的变革,如团队管理、开放式创新和领导者的角色转变。
这些观点对于现代组织在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二:《有效的领导和团队绩效》该文献研究了有效的领导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领导者的行为和决策对于团队的绩效起到关键作用。
文章强调了领导者应具备的一些重要特质和技能,如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激励团队成员的能力。
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团队合作和相互支持对于团队绩效的重要性。
这些研究结果对组织中的领导者和团队成员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文献三:《创新管理的关键要素》该文献分析了创新管理的关键要素。
研究表明,创新是组织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保持竞争力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
文章提出了创新管理的几个关键要素,包括创新文化、创新过程和创新人才的培养。
研究结果显示,组织在这些方面的投资和努力将有助于促进创新和组织的长期发展。
文献四:《有效的决策模型和方法》该文献探讨了有效的决策模型和方法。
研究表明,决策是管理者工作中的核心任务之一,而有效的决策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文章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决策模型和方法,如SWOT分析、决策树和成本效益分析。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做出明智的决策,并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
文献五:《组织发展和变革管理》该文献探讨了组织发展和变革管理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组织的发展和变革是保持组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文章介绍了组织发展和变革管理的一些关键概念和方法,如变革管理模型和组织文化的塑造。
论文参考文献j

论文参考文献j论文参考文献j范文示例:[1]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研究吕天群科技资讯- 2006 年15 期.[2] 浅谈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措施陈新永江苏环境科技- 2006 年01期.[3] 浅议水利工程建设期的环境保护措施陈刚[1] 戴凤霞[2]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 年3 期.[4] 水利工程水环境效益的影响因子与量化模型具杏祥[1] 宋春山[2]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6 年1 期.[5] 论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对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孙景亮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 年2期.[6]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胡建军科技园地- 2005 年2 期.[7] 浅谈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张伟龚爱民河北水利- 2005 年9 期.[ 8] 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形成负面影响的对策探讨陆孝平、徐世钧水利发展研究- 2005 年10 期.[9]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曹永强, 人民黄河- 2005 年1 期.[10] 城市环境水利工程的水环境定量评价徐晶、宋东辉四川水利- 2005 年1期.[1]黄学群.天津市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定位及类型选择.天津农业科学2004,10(1):51-54[2]张聚臣,陈祥等.对农业科技园区存在必要性及经营发展策略的思考[J].农业纵横,2005(5).[3]马永清,赵宪军,张志鹏.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5(12).[4]王朝全.从农业技术的物品性质论农业科技园的`制度逻辑[J].中国科技论坛,2003(6).[5]王树进.农业科技园区经营亏损原因探析[J].科技与经济,2003(3).[6]朱清海,李崇光.农业科技园区企业化经营的理论和优势效应分析及策略[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5).[7]甘顺.农业科技园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贵州:贵州大学,2005.[8]黄小晶.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2.[9]孙振玉.试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总体思路[EB/OL].,2003-05-12.[10]龙丽丽.河北省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与个案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5.[11]查金祥.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开发与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1.[l2]许亚东.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研究[D].四川:四川农业大学,2003.[13]查金祥,陈世雄,雷海章.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运行机制研究[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8(8).[l4]杨白玫.农业科技园区与内驻企业互动动作过程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5.[15]白玉华.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16]河北科技厅.河北实施4大农业科技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EB/OL].,2006-05-20[17]宁夏科技厅.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EB/OL].,2006-04-07[18]王涛.重庆渝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6.[19]贺志胜.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运作的基本特征[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20]杜彦坤.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21]欧阳欢.科技园管理系统建立的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5(24).[22]郭振宗.中国农业企业化研究[D].山东:山东农业大学,2005.[23]李保会,陈焕英,等.河北农业大学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实践及发展方向[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24]何仙珠.福建省农业科技园区运营管理的研究[D].福建:福建农林大学,2006.[25]王朝全.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模式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4(2).[26]杨军.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生的原因、现状和发展对策研[EB/OL].,2006-02-14[27]温铁军.农村经营制度研究[R].北京:中国农科院,1998.[28]蒋和平.农业科技园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模式研究[J].北京:中国科学院,2003.[29]王树进.透视农业科技园发展的盲点[J].中国高技术产业导报,2006(4).[30]顾俊,王铁山.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3(2).[31]周小琴,查金祥.农业科技园区:功能定位、建园模式与运行机制[J].浙江工业学院学报,2005(9).[32]李其才,盖会全.农业科技示范园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06(1).[33]王建文.河北省农业融资需求调查与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5(3).[34]薛元龙.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浅析[EB/OL].华容科协网,2007-05-12[35]孙振玉.浅谈我国农业科技传播与体制创新[EB/OL].华容科协网,2005-02-03[36]杨其长.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匡[EB/OL],华容科协网,2007-05-13[37]王树进.我国农业科技园区需要研究解决的儿个问题[J].农业技术经济,2003(1).[38]李向伟,商春荣等.农业科技推广中科技园区的地位及作用探讨—以广东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广东农业科学,2009(1)[39]李海,景炜明等.宝鸡市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与发展初探.安徽农学通报,2009,15(9):31[40]熊元,向华.贵州贵阳乌当区农业发展理论与因素分析—以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5):15716—15719[41]陈莉.合肥市农业科技示范园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现代农业科学,2009,l6(6)[42]陈莉.合肥市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l9(22)[43]孙雪梅,缪祥辉.青海西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与思路.现代农业科学,2008,15(12)[37]李瑞芳.农业科技园区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机制及制约因素.农技服务,2008,25(11):145-151[44]谭江林,罗光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思考.农村经济,2009,27(5)[45]陈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村科技,2007(12).[46]蒋和平,崔凯.农业科技园区:成效、模式与示范重点[J].农业经济问题,2009(1).[47]关静,牟学君.阜新经济转型农业园区在探索中前进[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1).[48]尤飞,蒋和平.农业科技园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趋势[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2).[49]张建忠,李同升,李慧栋.我国农业科技园的发展现状及其动力机制[J].农村经济,2006(12).[50]周文静,杨忠国.农业科技园区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J].南方农业,2007(3).[51]程向明.农业科技园区品牌建设问题与对策建议.绿色科技,2010,(5)[52]蒋和平,王有年,孙炜琳.农业科技园的建设理论与模式探索[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24-75,89-147.[53]陈栋.甄双七,刘建峰等.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广东农业科学,2006(12):116-120[54]周立军.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来源分析—基于知识、学习和社会资本的综合框架.广东农业科学,2010(9):27l-273[55]张燕飞,陈忠购.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探析.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375—5376。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范文(2)

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范文(2)行政管理论文参考文献范文篇二对精细化行政管理的探究摘要:行政管理是我国社会事务管理的重要手段,行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了对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社会秩序、公共卫生以及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行政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
精细化行政管理是在行政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管理手段,强调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实现行政管理管理的高效化和精细化,既能够有效的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又很大程度上优化行政管理质量,将是我国行政管理的重要改革和发展方向。
1.施行精细化行政管理的作用分析1.1有利于降低行政管理成本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管理的工作内容不断增多,行政管理环节趋向于复杂化发展,这就很大程度使行政管理的开展压力不断加重,也导致了行政成本的急剧上升,低效率的行政管理模式和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现代行政管理的实际需求。
精细化行政管理的应用和实施,将有效的保证我国行政管理观念和方法同时代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在不断加快的社会发展当中持续跟进,确保现代建设成果的巩固和扩大。
社会改革指引社会的发展方向,而社会管理是确保社会改革成效的基础,缺乏良好的行政管理,将会影响到社会改革的根基,改革也将难以推进,降低了改革的实际作用和效果。
实施精细化行政管理正式促进现代社会经济改革的重要手段,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1.2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实施精细化行政管理,是提高我国行政管理效率的重要途径。
社会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社会改革,而改革的成效则取决于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如果行政管理效率无法保证,则社会改革也将会受到严重制约。
夯实基础是发展的前提,精细化行政管理强调精、准、细、严的管理目标,以管理工作和流程的细致化和标准化,实现对行政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的提升,最终实现社会改革的顺利进行。
因此,精细化行政管理成为我国现代行政组织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2.我国行政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分析2.1结构较为混乱结构混乱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主要问题。
关于企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的范例供你参考

关于企业管理论文参考文献的范例供你参考[1] 缪清照刘焕荣: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培训的变革.石油教育,2003(1).[2] 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李小勇:100个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 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12-213.[5] 章景萍.企业员工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安徽大学,2007.[6] 崔毅:人力资源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7] 李浩:企业培训与企业创新.成人教育,2001年第10期.[8] 陈良政黄俭: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 张晓彤:员工关系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 郭福春.股权激动机制的理论基础及效应介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2,(9):45-48[11] 国资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J].2006.12.6[12] 黄俊峰,股权激励:证券市场新期待[J].中国证券报,2006.12.11[13] 黄湛冰,万迪日方.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行为因素比较分析[J].预测,2005,(6):37-39[14] 蒋文杰.回归模型中虚拟变量的设定与应用[J].探索争鸣,2007(2):12-13[15] 隽娟.管理层持股与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深市的经验证据[J].市场论坛,2007,(2):64-65[16] 李广林,周来振.国有企业产权的改造与激励[M].南海出版公司,2004[17] 李维友.中国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可行性研究[N]. 中国证券报2001-7-26[18] 李曜.股权激励与公司治理案例分析与方案设计[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19] 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1):41-45[20] 梁洪学,李慧燕.七种股权激励模式的利弊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3(5):32-34[21] 米红,张文璋.实用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spss应用[M].当代中国出版社2000:121-193[22] 宁相东.公司治理理论[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3] 潘颖.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于公司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24] 彭祥敏.股权激励模式效果比较的实证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5] 少波.黄欣.企业激励机制创新-对三种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4):27-28[26] 沈沛.中国资本市场前沿理论研究文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7] 沈学军.我国实施股权激励主要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28] 石建勋.中国企业家的股权革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9] 童晶骏.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的实证分析[J],理论探讨,2003,(5):48-51[30] 魏刚.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0(3):32-39[31] 吴叔平,虞俊健.股票激励[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32] 徐振斌,方宇.股权激励要慎用限制性股票[J].中国改革报,2007-2-13[33] 许晔珉.股票期权:一把双刃剑[J].新理财,2006,(3):27-27[34] 杨贺,柯大钢,马春爱,等.经理层持股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互作用机制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2005,(1):24-26[35] 杨红炳.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8):42-43[36] 杨家亲.对股票期权及其会计处理的系统认识[J].会计研究,2000,(12):34-37[37] 杨志刚.股票期权方案一枝独秀--股权激励方案综述[J] ,中国证券报:2006-05-31[38] 于东智,谷立日.公司的领导权结构与经营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2,(2):70-78[39] 于武等.国有企业经营者物质激励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1999,(7).21-24与经济管理,2000,(5):40-45[40] 岳旭琴.期权期股两种股权激励方式的比较及其在我国的运用[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2,(1):41-42[41] 张俊瑞,赵进文.,张建,等.高级管理层激励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相关性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2003,(9):29-34[42] 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43] 张维迎.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44]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45] 张湛彬.股票期权与国有企业激励制度[M].辽海出版社,2002[46] 证监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 [J].2005年12月31日[47] 周建波,孙菊生.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J].经济研究,2003(5):74-82[48] 周璐高管人员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J].内将科技,2006(5):32-33[49] Aggarwal, R. K. and A. A. Samwick. Executive Compensation, Relat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Strategic Competition: 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Finance, 54(6), 1970-1999, 1999b.[50]Berle, A. A., and G. C. Means. 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M].New York, 1932.。
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

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怎么写论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1[1] 夏凤连.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3[2] 银丁山. 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在洪江古商城旅游景区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3] 应吉.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策略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4] 王钰. 大型体育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5] 谭玲玲. 意象符号转化视域下的红色文化产品设计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6] 彭元. 中国书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D]. 湖南科技大学 2013[7] 王兢. 南京城乡统筹工作的思考和优化[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8] 倪太婷. 城市老商业街地域性色彩景观设计[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9] 钱忱. 产权式休闲养老社区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2[10] 李婷婷. 大型综合超级市场环境设计研究[D]. 南京工业大学 2013[11] 应维佳. 高层住宅景观单方造价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 2014[12] 宋锡祥. 欧盟REACH规则对我国化学产品出口企业的影响与法律对策[J]. 政治与法律. 2009(05)[13] 乔生. 国外绿色贸易措施动向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 国际贸易问题. 2007(10)[14] 黄桂琴,李慧英. 反思我国环境法制建设,应对“绿色壁垒”[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4(04)[15] 陈学敏. 绿色壁垒的重新定位[J]. 世界环境.2004(01)[16] 李艳芳. 论国际环境保护措施与世贸规则的协调[J]. 法学杂志. 2004(01)[17] 王丰年,陈强. 我国跨越绿色贸易壁垒的生态学研究[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11)[18] 刘波. 论中国环境标志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J].法学论坛. 2005(04)[19] 陈军,张颖. 我国防止国外污染转移的.现状与对策[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5)[20] 沈木珠. WTO环境规则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完善及创新思考[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3(04)[21] 庞玉娴. 我国现行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诊断与创新[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2(04)[22] 杨勇. 现代城市公共设施候车亭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 湖南科技大学 2014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2[1] 马玲.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J].消费导刊. 2008(11)[2] 孙洪波. 中国与拉美油气合作的机遇、障碍和对策[J]. 国际石油经济. 2009(03)[3] 孙贤胜,裴国平. 海外石油作业公司建立国际化管理机制初探[J]. 国际石油经济. 2008(09)[4] 冯保华. 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环境和策略分析[J].消费导刊. 2008(15)[5] 余立. 应对世界石油石化工业新格局提高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水平[J]. 当代石油石化. 2008(07)[6] 付晓东,文余源编着.投资环境优化与管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7] 张汉亚,张长春主编.投资环境研究[M].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5[8] 卢进勇,杜奇华编着.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M].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4[9] 赵振智,胡婧潇. 我国石油公司跨国经营中的战略控制力研究[J]. 化工管理. 2009(04)[10] 郭鹏,韩文杰,陈振贵. 海外项目投资管理探索[J]. 中国石油企业. 2008(10)[11] 赵鹏大等编着.非传统矿产资源概论[M]. 地质出版社, 2003[12] 何晓群编着.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13] 张敦富主编.中国投资环境[M].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14] Katsuaki Koike,Setsuro Matsuda,ToruSuzuki,Michito Ohmi. Neural Network-Based Estimationof Principal Metal Contents in the Hokuroku District, Northern Japan, for Exploring Kuroko-Type Deposits[J].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 2002 (2)[15] 刘鸿斌. 中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浅议[J]. 消费导刊. 2008(18)[16] Margaretha Scott,Roussos Dimitrakopoulo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Mineral Resources forStrategic Planning: Implications for Australian Geological Surveys[J].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 2001 (3)[17] 唐金鸽,邵万钦. 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探讨[J]. 国际经济合作. 2008(05)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3[1] 林闯,苏文博,孟坤,刘渠,刘卫东. 云计算安全:架构、机制与模型评价[J]. 计算机学报. 2013(09)[2] 陈康,郑纬民. 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 2009(05)[3] 王鹏翩,冯登国,张立武. 一种支持完全细粒度属性撤销的CP-ABE方案[J]. 软件学报. 2012(10)[4] 杜春来. 无线移动自组网密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5] 王锦晓,张F,陈勤. 一种高效属性可撤销的属性基加密方案[J]. 计算机应用. 2012(S1)[6] 罗军舟,金嘉晖,宋爱波,东方. 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 通信学报. 2011(07)[7] 刘志宏. 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8] 袁E.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密钥管理和虚假数据过滤机制的研究[D]. 复旦大学 2009[9] 麻浩,王晓明. 外包数据库的安全访问控制机制[J]. 计算机工程. 2011(09)[10] 冯登国,张敏,张妍,徐震. 云计算安全研究[J]. 软件学报. 2011(01)[11] 田胜利. 基于l-多样性的隐私保护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付戈. 数据库动态恢复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11[13] 汪志鹏. 私有信息检索技术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2013[14] 时杰. 关系数据库细粒度访问控制研究[D].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5] 彭清泉. 无线网络中密钥管理与认证方法及技术研究[D].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0[16] 郑健,刘广亮,李兆国. 基于椭圆曲线的等级密钥管理方案[J]. 福建电脑. 2010(03)[17] 黄志宏,巫莉莉,张波.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安全威胁及防范[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2(08)[18] DENG Robert. CCA-secure unidirectional proxy re-encryption in the adaptive corruption model without random oracles[J]. Science China(Information Sciences). 2010(03)[19] JunbeomHur,ChanilPark,Seong OunHwang. Fin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写参考文献范文
论文写作对参考文献的格式也是有严格要求的。
如果参考文献格式不对,那么论文可能会被退还重新修改。
下面教教你论文的参考文献怎么写。
(1)期刊
[序号]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xx,32(1):51-53.
(2)专著
[序号]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3)论文集
[序号]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孙品一.高校学报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4)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4]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5)报告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5]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
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专利文献
[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6]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中国专利:881056078,1983-08-12.
(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7]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6.
(8)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例如:[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思路[N].人民日报,
1998-12-25(10).
(9)电子文献
[序号]作者.电子文献题名[文献类型/载体类型].电子文献的
出版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的期/引用日期(任选).
例如:[9]王明亮.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
[EB/OL].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
DobbsJM,WongJM.Modificationofsupercriticalfluidphasebehavio rusingpolorcoselvent〔J〕.IndEngChemRes,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xx(2):103-105
〔4〕
MesquitaAC,MoriMN,VieiraJM,etal.Vinylacetatepolymerizationb yionizingradiation
〔J〕.RadiationPhysicsandChemistry,xx,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xx.127 〔2〕KortunG.ReflectanceSpectroscopy
〔M〕.NewYork: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
EibenAE,vanderHauwJK.Solving3-SATwithadaptivegeicalgorithms 〔C〕.//Proc4thIEEEConfEvolutionaryComputation.Piscataway:I EEEPress,1997.81-8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大学,2000
〔2〕
ChrisstoffelsLAJ.Carrier-facilitatedtransportasamechanistic toolinsupramolecularchemistry〔D〕.TheNetherland:TwenteUniversity.1988
5、专利文献
〔1〕
Hasegawa,Toshiyuki,Yoshida,etal.PaperCoatingposition 〔P〕.EP0634524.1995-01-18
〔2〕仲前昌夫,佐藤寿昭.感光性树脂〔P〕.日本,特开平09-26667.1997-01-28
〔3〕
YamaguchiK,HayashiA.Plantgrowthpromotorandproductionthereof 〔P〕.Jpn,Jp1290606.1999-11-22
〔4〕厦门大学.二烷氨基乙醇羧酸酯的制备方法〔P〕.中国发明专利,1073429.1993-06-23
6、技术标准文献
〔1〕ISO1210-1982,塑料——小试样接触火焰法测定塑料燃烧性〔S〕
〔2〕GB2410-80,透明塑料透光率及雾度实验方法〔S〕
7、报纸
〔1〕陈志平.减灾设计研究新动态〔N〕.科技日报,
1997-12-12(5)
8、报告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密相气力输送技术〔R〕.北京:1996 9、电子文献
〔1〕万锦柔.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1983-1993)〔DB/CD〕.
北京: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