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身在“辐”中要知“辐”》阅读答案

《身在“辐”中要知“辐”》阅读答案

《身在“辐”中要知“辐”》阅读答案①手机有辐射、电脑有辐射、微波炉有辐射、太阳光也有辐射……现代人早已身在“辐”中。

可是,我身边很多人对于“辐射”两字,可以说是谈虎色变。

如果是这样,那说明你身在“辐”中不知“辐”,因为辐射远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

②辐射是科学上常用的一个名词,指的是物体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向周围发射能量的过程,也称为“放射”。

科学告诉你,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零度(接近-273.15℃)以上,都以电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就是辐射。

③依据能量高低及电离物质的能力大小,可以笼统地把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④所谓“电离”,一般而言,是指电子被高能辐射从电子壳层中击出,使原子带正电。

拥有足够高能量的辐射可以把原子电离,人们因而称之为“电离辐射”。

比如,让人谈虎色变的核辐射就是一种高强度的电离辐射。

⑤非电离辐射,是指含有的能量很低,不足以让原子电离,它是由电场和磁场交互作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释放形成的,所以也被称为电磁辐射。

例如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微波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在我们生活中最容易接触到的就是太阳光和一般家用电器发出来的非电离辐射。

⑥虽然非电离辐射对细胞组织影响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但不管怎么说,它比电离辐射的伤害要小得多。

当然,凡事无绝对,如果你天天24小时手机不离身,总是戴着耳机听音乐,那肯定或多或少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⑦由于电离辐射会破坏细胞组织,可以引发癌症,所以,一般人常说的辐射都是指电离辐射。

⑧非电离辐射看上去很麻烦,事实上我们一点也不用怕它。

⑨首先,家用电器的功率很小,相对的辐射“剂量”也很有限,一般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

有人说,微波炉这个家伙的功率可不小啊,而且靠发射电磁波工作,难免会释放大量的微波辐射。

但是,请放心,微波是无法穿透金属的,一般微波炉都是全金属外壳,所以,一个合格的微波炉是不可能让微波出来游逛的。

⑩其次,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人类早就发明了很多防范辐射的方法。

电磁辐射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磁辐射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磁辐射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解释以下名词术语1.(1)等效辐射功率:答:①在1000 MHz 以下,等效辐射功率等于机器标称功率与对半波天线而言的天线增益的乘积。

〔天线增益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

它定量地描述一个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

〕②在1000 MHz 以上,等效辐射功率等于机器标称功率与全向天线增益的乘积。

(2)各向同性响应:答:对电磁波不同极化方向和不同入射方向所具有的相同响应能力。

(3)频率灵敏度:答:宽带辐射测量仪在整个工作频带中幅度特性的频率不均匀性。

2、(1)热效应:答:指吸收电磁辐射能后,组织或系统产生的直接与热作用有关的变化。

(2)非热效应:答:吸收电磁辐射能后;组织或系统产生的与直接热作用没有关系的变化。

3、(1)电磁辐射:答: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

(2)比吸收率:答:指生物体每单位质量所吸收的电磁辐射功率,即吸收剂量率。

(3)功率密度:答:在空间某点上电磁波的量值用单位面积上的功率表示,单位为W/m2;或在空间某点上电磁波矢量的值。

4、(1)长波:答:指频率为100~300 kHz,相应波长为3~l km 范围内的电磁波。

〔2〕中波:答:指频率为300 kHz~3 MHz,相应波长为1km~100 m 范围内的电磁波。

(3)短波:答:指频率为3~30 MHz,相应波长为100~10 m范围内的电磁波。

(4)超短波:答:指频率为30~300 MHz,相应波长为10~1 m 范围内的电磁波。

(5)微波:答:指频率为300 MHz~300GHz,相应波长为1m~1 mm 范围内的电磁波。

(6)混合波段:答:指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波段混合在一起的电磁波。

二.填空题1、国家标准规定的电磁辐射防护根本限值:(1) 职业照射:在每天8 h 工作期间内,任意连续①_______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②________;(2)公众照射:在一天③__________内,任意连续6 min 按全身平均的比吸收率〔SAR〕应小于④_________。

【说明文阅读】我们身边的辐射阅读答案(2021年义乌中考语文试题)

【说明文阅读】我们身边的辐射阅读答案(2021年义乌中考语文试题)

【说明文阅读】我们身边的辐射阅读答案(2021年义乌中考语文试题)我们身边的辐射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反射的强度、时间和反射的人体部位有关。

电磁辐射就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到和摸不着的,但需用仪器去观测和度量。

度量电磁辐射剂量的单位就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mu;sv)。

放射线不剂量反射对人体的影响相同,下表为了放射线相同强度反射对人体的影响:照射剂量(单位:毫西弗)对人体的影响大于100对人体没有危害100~500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1/130600~1000出现各种辐射疾病2000~4500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2至6周内死亡③从上面列举的数据可知,大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电磁辐射对人体就是没危害的。

实际上,人类就是生活在放射治疗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返回过放射线。

人所受到的放射线包含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

天然放射线主要源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宇宙、自然界能够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比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有放射性物质。

此外,日常生活中采用手机、玩游戏、坐飞机、吸烟也可以产生放射线。

具体内容说道,人们摄取的空气、食物、水中的电磁辐射反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拎夜光表每年存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扣20支烟每年的电磁辐射反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

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

八下物理典中点试卷答案

八下物理典中点试卷答案

八下物理典中点试卷答案题目:什么是电磁辐射?
答案:电磁辐射是指由电磁场产生的电磁波,它是由电磁场中的电磁能量传播而来的。

电磁辐射可以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也可以以电磁粒子的形式传播。

电磁辐射的波长可以从几纳米到几十兆米不等,它的频率可以从几千赫兹到几十万赫兹不等。

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有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

天然来源包括太阳辐射、地球自身发出的辐射以及宇宙背景辐射等。

人为来源包括电视台、无线电台、雷达、电磁炉、电磁灯、电磁热水器、电磁热炉、电磁热毯等。

电磁辐射的作用有很多,它可以用来传输信息,也可以用来检测物体的位置、速度和形状等。

此外,电磁辐射还可以用来治疗疾病,如用X射线检查病人的身体状况,用磁共振成像检查病人的大脑状况等。

电磁辐射也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如长期暴露于高能电磁辐射中可能会导致癌症、婴儿畸形等疾病,因此,人们应该注意保护自己免受电磁辐射的危害。

2016年中考题解析——句子的衔接

2016年中考题解析——句子的衔接

2016中考题分类——句子的衔接(2016·湖南益阳市)5.结合语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3分)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

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地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

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解答本题,可根据前后文的句意是否连贯或衔接来思考,可用排除法,如,木匠心里盘算古松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根本不会去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据此可排除A、D项;++更不会去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可排除B 项。

(2016·山东东营市)3.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选入《一本》之《雷电颂》)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有时像一阵风,;有时如漫天大雨,;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①尽情地沐浴山峦草木②在岩壑间自由流转呼唤③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A.③①②B.①③②C.②①③D.①②③【考点】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分析】此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结合具体语境,及形式表达的需要辨析作答.【解答】风之飘洒与②句的“流转”相对应,第一空中可填②;①中“淋浴”一词可与“漫天大雨”相对应;③“浅吟轻蹈”是隐者的特点.答案:C.(2016·山东淄博市)7.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

读山水小品,宜。

读忠烈传,宜。

读奸佞传,宜。

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

读“赋”宜。

①纵水狂呼,可以旋风②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③击剑捉酒以销愤④吹笙鼓瑟以扬芳A.②①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①③④②【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根据句子隐含信息排列语序的能力。

《电磁辐射》阅读附答案

《电磁辐射》阅读附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努力学习,报效父母《电磁辐射》阅读附答案
《电磁辐射》,完成第20—21题。

(7分)
 电磁辐射
 ①继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之后,电磁波辐射污染已被世界公认为第四大污染。

电磁波辐射污染主要由高压输电线、短波、超短波、微波、电子游戏机、视频端显示器、移动电话等辐射源产生。

它看不见,摸不着,穿透力强,充斥着整个空间。

 ②人体处在一定强度的电磁场下,会吸收辐射能量,发生生物学作用,包括热作用和非热作用。

所谓热作用,就是高频电磁波对生物机体细胞的”加热”作用。

人体接受电磁辐射后,体内的分子会受到磁场的影响而重新排列,在重排过程中,分子间相互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引起热作用。

人体内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因受到电场的作用而发生移动传导电流,也能使电解质变热。

另外,由于人体内某些成分(如体液等)为导体,还可产生局部性感应涡流,也会产生热。

如果人体吸收的辐射能太多,靠体温的调节无法把热量散发出去,就会引起体温升高,进而引发各种病症。

由于电磁波是穿透生物表层直接对内部组织”加热”,往往机体表面看不出什幺,而内部组织却已严重”烧伤”。

 ③至于电磁波的非热作用问题,正在进一步研究之中,一般认为是低频波产生的影响。

人体被电磁波辐射后,体温并未明显升高,但已经干扰了人体的固有微弱电磁场,造成细胞内遗传基因发生畸形突变,进而诱发白血病和肿瘤,还会引发胚胎染色体改变,导致婴儿的畸形或孕妇的自然流产。

 ④现实生活中,电磁辐射也在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电磁辐射以光速传播,用以传递信息,在工业、军事科学、医学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

吸波材料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吸波材料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吸波材料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①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增大。

在机场,飞机航班曾因电磁干扰无法起飞而误点;在医院,移动电话常会干扰各种电子诊疗仪器的正常工作;电脑的普及应用,使得电脑病、电磁过敏症频频出现。

当前,治理电磁污染,寻找一种能抵挡并削弱电磁波辐射的材料──吸波材料,已成为材料科学的一大课题。

②吸波材料是能吸收投射到它表面的电磁波能量、并通过材料的损耗转变为热能而产生吸收的一类材料。

在工程应用上,除要求吸波材料在较宽频带内对电磁波具有高的吸收率外,还要求它具有重量轻、耐温、耐湿、抗腐蚀等性能。

③早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德等国出于各自的军事目的,针对雷达电子侦察和反侦察,开始对电磁波吸收材料进行大量探索工作。

美国于60年代开始把吸波材料应用于空军的F-14、F-15和F -18战斗机和F-117A隐形飞机上。

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投入巨资加大对吸波材料研究的力度,中国也将其列入九五攻关课题。

④电磁辐射是通过热效应、非热效应、累积效应对人体造成直接和间接的伤害。

研究证实,电磁波吸波材料中的高磁导率铁氧体吸波材料性能最佳,它具有高吸收频段、高吸收率、匹配厚度薄等特点,将铁氧体吸波材料应用于电子设备中则能吸收泄漏的电磁辐射,能达到消除电磁干扰的目的。

根据电磁波在介质中从低磁导向高磁导方向传播的规律,利用高磁导率铁氧体,引导电磁波,当各向异性的自旋磁矩与外加的电磁波辐射频率一致时,发生共振,以大量吸收外界的电磁辐射能量,再通过磁矩自身的旋转。

《我们身边的辐射》阅读理解及答案

《我们身边的辐射》阅读理解及答案

2013年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精选:我们身边的辐射我们身边的辐射①最近一段时间,因受日本9.0级大地震影响,福岛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

一时间“谈核辐射而色变”,辐射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人们当下最为关心的话题。

②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与放射线照射的强度、时间和照射的人体部位有关。

辐射是无色、无味、无声,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但可用仪器来探测和度量。

度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是西弗(Sv),1西弗(Sv)=1000毫西弗(mSv)=1000000微西弗(μSv)。

放射线不同剂量照射对人体的影响不同,下表列出了放射线不同强度照射对人体的影响:照射剂量(单位:毫西弗)对人体的影响小于100对人体没有危害100~500没有疾病感觉,但可引起白细胞数量减少,患癌症的可能性为 1/130600~1000出现各种辐射疾病2000~4500掉头发,血液发生严重病变,一些人在 2 至 6 周内死亡③从上面列出的数据可见,小于100毫西弗的放射线辐射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

实际上,人类是生活在放射环境中的,人类的生活一时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放射线。

人所受的放射线包括天然放射线和人工放射线。

天然放射线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宇宙射线、地面和建筑物中的放射线、人体内部的放射性。

宇宙、自然界能产生放射性的物质不少,例如,太阳光等宇宙射线,人体内的钾-40,岩石、土壤和水中都存在放射性物质。

此外,日常生活中使用手机、看电视、坐飞机、抽烟也会产生放射线。

具体说,人们摄入的空气、食物、水中的辐射照射剂量每年约为0.25毫西弗,带夜光表每年有0.02毫西弗,乘飞机旅行2000千米约0.01毫西弗,每天抽20支烟每年的辐射照射剂量为0.5~1毫西弗。

④日本的核辐射让人惊慌,而平时就在我们身边的一些辐射源却很容易被忽视。

实际上,在生活中也有放射性物质能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造成对机体的慢性损害。

例如,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的建筑材料造成居室内放射性污染加重,有少量放射性物质的燃煤造成空气污染,佩带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异常光彩夺目的或廉价合成的首饰制品对人体也有严重的损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辐射”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我们平时所熟悉的污染物,多是“物质流污染物”,如粉尘、废水、毒物、固体废弃物等,它们可见可闻,容易被人感知。

而“能量流污染物”就不同了,如电离辐射、电磁辐射、次声等,其特点是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不占空间,也不留痕迹,更不易被人感知。

“能量流污染物”中的电磁辐射,是一种从电磁源向外发出电磁能量的现象。

换句话说,电磁辐射借辐射现象传递能量。

太阳发出光和热,就是如此。

电磁辐射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最为密切。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其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产生电磁辐射。

我们身边的任何电子、电器设备在运行时,也会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辐射。

可见,不论在何处,我们都会受到许多不同频率的电场和磁场的复合照射,它们都可以产生各种形式、不同频率、不同强度的电磁污染。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电磁场中,可能增加癌症发病的概率,也有可能引起人体染色体的畸变。

这是因为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当人体接受电磁辐射时,体内分子会随着电磁场的转换快速运动,使体温升高,进而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精神系统的功能障碍。

即使吸收辐射不足以引起体温增高,也会对脑细胞产生影响,使大脑皮质细胞活动能力减弱,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受到抑制。

如果机体过多或过久地暴露于电磁辐射的环境中,就会“受激”而产生不利的生物效应,出现急性损害或慢性损害。

平时电磁辐射的慢性损害比较多见,且是以功能性危害的表现为主,器质性损害的表现较少。

受到电磁辐射污染,一般会出现头疼、失眠、记忆衰退、心律不齐等中枢神经的问题,也会出现皮肤病以及视力下降等现象。

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发育组织的生理活动十分活跃,所以更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伤害。

为了减少电磁辐射的伤害,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自我防护。

远离辐射源,尽量缩短使用电器的时间,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C和蛋白质的食物。

14.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在日常生活中,那些不易被人感知的电离辐射、电磁辐射、次声等都属于“能量流污染物”。

B.太阳发出光发热,也是一种电磁辐射现象,不仅产生电磁能量,也产生电磁污染。

C.电磁辐射污染带来的头疼、失眠、皮肤病等问题,都是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的器质性损害。

D.电磁辐射对人体的损害程度与人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发育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15.在生活中,为什么对“电磁污染”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5分)
参考答案:
14.C (3分)
15. (5分)
①电磁污染不易被人感知;②电磁污染无处不在;③电磁污染容易引起功能性和器质性疾病。

(答对3点得5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1点得2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