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用系列增白剂产品说明书
OB-1增白剂的相关类容

OB-1增白剂介绍兴华颜料的OB增白剂介绍:应用范围:PE,PP,EV A,POM,PVC,橡胶,PS,AS,ABS,PMMA,PET, PC,PA6,PA66应用数据:索引号:C.I.393,色光:黄相底色,耐温260度,耐光5级,耐迁移性4级,用量0.012%应用标准:1、法国塑料工业标准(FPL);2、日本PVC协会的卫生标准(JHPA);3、日本聚烯烃协会的卫生标准(JHOSPA);4、德国标准(BgVV);5、欧洲塑料生产商协会标准(APME AP89/1);6、美国CONEG和欧洲94/62 EC标准。
储存方式:置阴凉干燥处规格:25公斤/桶主要成份: 2.2'-(4,4'-二苯乙烯基-)双苯并噁唑技术指标:外观黄绿色结晶粉末熔点≥359℃纯度≥99%细度大于300目性能及特点:1、增白强度高,有强烈荧光。
2、适用性能广,广泛应用于聚酯、尼龙纤维和各种塑料的增白。
3、具有优秀的耐高温性能。
适用范围:1、适用于聚酯纤维、尼龙纤维、丙纶纤维等化纤的增白。
2、适用于聚丙烯塑料、硬质PVC、ABS、EV A、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的增白增亮。
3、适用于聚酯和尼龙的常规聚合中加入。
应用方法:推荐用量:每1000kg物料加入OB-1增白剂:1、EV A、丙纶、尼龙、聚碳酸酯等加入量在75~200g。
2、涤纶纤维加入量在75~300g。
包装与贮存:25kg纸桶包装。
在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
注意事项:1、本产品资料仅供参考,如您有任何技术或使用问题,请与我公司联系。
2、本产品资料仅供参考、研究和鉴定,本公司并不承担由此所引起的责任和专利纠纷。
1.性能外观:亮黄色结晶粉末熔点:357-360℃纯度:≥98.50%最大紫外吸收波长:374nm最大紫外吸收波长:434nm2.用途本产品特别是用于高温下对各种塑料及塑料制品的成型加工,由于具有很好的耐热、耐光、耐氯漂白性能,故对涤纶纤维的增白剂涤纶与棉和其他纤维混纺织物的增白效果也特别理想,并可用于聚酯原液的增白。
塑料增白剂的配方

塑料增白剂的配方塑料增白剂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添加剂,用于提高塑料制品的白度和光亮度。
它主要由增白剂、稳定剂和助剂组成。
增白剂是塑料增白剂的主要成分,它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可见光,从而使塑料制品呈现出更亮白的颜色。
常见的增白剂有荧光增白剂和紫外线吸收剂。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能够在可见光下发出蓝紫色荧光的化合物。
它们能够吸收紫外光,并将其转化为可见光。
荧光增白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芳香酮等基团,这些基团能够吸收紫外光,然后释放出可见光。
常见的荧光增白剂有苯二氮唑类、双噻吩类和联苯类等。
这些荧光增白剂可以根据其吸收和发射的波长,调整塑料制品的白度和色调。
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类能够吸收紫外线的化合物。
它们主要通过共轭体系来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塑料制品不受紫外线的照射。
紫外线吸收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酮基和羰基等基团,这些基团能够吸收紫外光,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常见的紫外线吸收剂有苯甲酰二甲基亚砜类、二氨基二苯酮类和苯酰邻苯二甲酸酯类等。
这些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根据其吸收的波长和吸收强度,选择适合的剂量来保护塑料制品。
稳定剂是一类能够保护塑料增白剂不受热、光、氧和湿度等因素影响的化合物。
塑料制品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热、光和氧的影响,导致增白剂的性能下降。
稳定剂能够与增白剂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延长增白剂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稳定剂有酚酞类、苯并三唑类和磷酸酯类等。
这些稳定剂可以根据塑料制品的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剂量和类型。
助剂是一类能够改善塑料增白剂性能的化合物。
它们可以增加增白剂的分散性、增强增白效果和改善塑料制品的加工性能。
常见的助剂有分散剂、增塑剂和抗氧剂等。
分散剂可以提高增白剂在塑料中的分散度,使其均匀分布在整个塑料制品中。
增塑剂可以增加塑料的延展性和柔软性,从而提高增白剂的效果。
抗氧剂可以抑制增白剂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氧化反应,延长其使用寿命。
塑料增白剂的配方主要包括增白剂、稳定剂和助剂。
塑料用系列增白剂产品说明书

聚氯乙烯(PVC)系列荧光增白剂(本白型)
聚氯乙烯(PVC)系列荧光增白剂(本白型)
聚氯乙烯(PVC)系列荧光增白剂(调色型)
涤纶短纤荧光增白剂
聚丙烯(PP)拉丝荧光增白剂
聚乙烯(PE)吹膜荧光增白剂
洗涤剂荧光增白剂
棉、人造纤维用系列增白剂
棉、人造纤维用系列增白剂
造纸用系列增白剂
造纸用系列增白剂
纺织绦纶系列增白剂
涤纶荧光增白剂单体
注意事项
1.本产品资料仅供参考、研究和鉴定,本公司并不承担由此所引起的责任和专利纠纷。
2.如您有任何技术或使用问题,请及时与我公司联系。
荧光增白剂CBS-X产品说明

SHANXI QINGSHAN CHEMICAL INDUSTRY CO.,LTD.Address: No.888, PVT Industrial Zone, Linyi County, Shanxi Province, China Zip: 04410 Tel: (0086)-359-4098865 Fax: (0086)-359-4098870E-mail: saleskingsun@ Web: Build up the world class fluorescent brightener agent. 荧光增白剂FB-351C.I.351 CAS :27344-41-8结构式: CH CH CH CHSO 3Na NaO 3S分子式:C 28H 20S 2O 6Na 2化学名称:disodium 2,2'-([1,1'-biphenyl]-4,4'-diyldivinylene)bis(benzenesulphonate) 相对分子质量:562.60(按199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紫外吸收波长:349nm执行标准:HG/T3726-2003质量指标:性能特点:荧光增白剂FB-351是双苯乙烯—联苯型光学荧光增白剂,是洗涤剂用最优秀的荧光增白剂。
可溶于水,在室温下对纤维素纤维、聚酰胺、蛋白纤维均有良好的增白效果。
其高浓度产品对棉布的增白效果相当于二苯乙烯 双三嗪类荧光增白剂的2.7倍,并具有良好的微青色调和溶解分散性。
对次氯酸钠的稳定性极高,属于耐漂白型的荧光增白剂。
适用范围:用于合成洗涤剂、香皂和肥皂行业。
使用方法:可在合成洗涤剂,香皂和肥皂制造过程中任何一步加入,与荧光增白剂31#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建议按如下量加入:洗涤剂类型 用量(%W/W 对洗涤剂) 洗涤剂类型 用量(%W/W 对洗涤剂)普通洗衣粉 0.005-0.03 香皂、肥皂 0.01-0.05浓缩洗衣粉 0.01-0.05 织物柔软剂 0.01-0.05液体洗涤剂 0.02-0.06 洗衣膏 0.005-0.02包装: 25kg 纸箱包装,内衬塑料袋。
荧光增白剂374 安全技术说明书

荧光增白剂374 安全技术说明书荧光增白剂374是一种常用的增白剂,广泛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塑料、胶粘剂、细纱纸等制造工艺中。
本文将就荧光增白剂374的安全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荧光增白剂374是一种白色晶体粉末,其主要成分为双取代二嗪基顶夫碱(C.I.113)化合物。
它因其在紫外光下能发出蓝白色荧光而得名。
荧光增白剂374的主要功能是增加物品的白度,提高其观感和光亮度。
首先,荧光增白剂374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暴露和吸入的风险。
操作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荧光增白剂374的粉尘在空气中聚集。
其次,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荧光增白剂374需要放置在干燥、通风、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防止其受潮结块。
在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避免撞击和摩擦,防止包装破损。
荧光增白剂374是一种稳定的化学物质,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需要注意安全。
避免与强酸、强碱等物质混合使用,以防止产生有害气体。
如意外接触皮肤或进入眼睛,应及时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寻求医生的帮助。
如果误吞入,应立即漱口并向医生求助。
对于荧光增白剂374的废弃物处理,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一般情况下,应选择持续通风的场所,避免粉尘飞散。
可以将废弃物封装集中,送交专业单位进行处理。
在使用荧光增白剂374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荧光增白剂374只能用于指定用途,禁止私自使用于其他用途。
其次,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操作规程,严禁超出推荐浓度。
此外,应定期对荧光增白剂374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最后,应当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让操作人员了解荧光增白剂374的安全性和操作技术,提高其使用荧光增白剂374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总之,荧光增白剂374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对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纺织品、塑料等制造工艺有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为了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并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管。
增白剂(荧光剂)的种类及用途

增白剂(荧光剂)的种类及用途增白剂俗称白色染料,是一种无色并在紫外光照射下能激发出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它能提高物质的白度和光泽。
增白作用是利用光学上的补色原理,使泛黄物质经荧光增白剂处理后,不仅能反射可见光,还能吸收可见光以外的紫外光并转变为具有紫蓝色或青色的可见光反射出来。
黄色和蓝色互为补色,抵消了物质原有的黄色,使之显得洁白。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五类:①二苯乙烯型,用于棉纤维及某些合成纤维、造纸、制皂等工业,具有蓝色荧光;②香豆素型,具有香豆酮基本结构,用于赛璐璐、聚氯乙烯塑料等,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③吡唑啉型,用于羊毛、聚酰胺、腈纶等纤维,具有绿色荧色;④苯并氧氮型,用于腈纶等纤维及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具有红色荧光;⑤苯二甲酰亚胺型,用于涤纶、腈纶、锦纶等纤维,具有蓝色荧光。
增白剂主要用于纺织、造纸、塑料、涂料、洗涤剂、印刷油墨、蜡、包装材料等。
增白剂只是光学上的增亮补色,并不能代替化学漂白。
因此,带色物不经漂白,直接用增白剂处理,不能从根本上获得洁白效果,使用时应注意。
商品名焦亚硫酸钾成分焦亚硫酸钾性能及用途白色单斜晶系结晶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或颗粒。
通常具有氧化硫气味。
相对密度2.300。
190时分解。
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成硫酸钾。
遇无机酸分解成二氧化硫气体。
呈强还原性。
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pH(1%水溶液)3.54.5。
含量90.0%。
本品为漂白剂、防腐剂、抗氧化剂。
可用于葡萄酒、果酒、速冻虾、干燥水果、淀粉糖浆等。
安全注意事项ADI0~0.7mg/kg(以SO2计,FAO/WHO,1985)。
LD50600~700mg/kg(以SO2计,兔,经口)。
GRAS(FDA,§182.3637,1985)。
商品名亚硫酸氢钠成分亚硫酸氢钠与焦亚硫酸钠混合而成性能及用途白色或黄白色单斜晶系晶体或粗粉。
带二氧化硫气味。
在空气中不稳定,缓慢氧化成硫酸盐和二氧化硫。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pH(1%水溶液)4.05.5。
塑料增白剂的配方

塑料增白剂的配方一、塑料增白剂的类型1.领域增白剂:主要用于塑料制品的成型过程中,如注塑、挤出和吹塑等。
常见的领域增白剂有荧光增白剂、白色颜料、白色无机颜料。
2.专用增白剂:专用增白剂适用于特定类型的塑料,如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
常见的专用增白剂有荧光增白剂、紫外线防护剂。
二、塑料增白剂的制备方法1.荧光增白剂的制备方法:荧光增白剂是一类能吸收紫外光,再发射可见光的化合物。
其制备过程通常包括合成荧光增白剂原料、精细调节增白剂分子结构和制备增白剂粉末等步骤。
2.无机颜料的制备方法:无机颜料主要是利用铁、钛、锌等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特性,通过溶解、沉淀、煅烧等工艺制备而成。
其制备过程涉及物料选择、溶解、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等工艺步骤。
三、塑料增白剂的配方设计1.荧光增白剂的选择:聚丙烯(PVC)常用的荧光增白剂有OB、OB-1、FP-127、KCB等。
根据所需效果和成本考虑,选择合适的荧光增白剂。
2.配方设计:将荧光增白剂按一定比例与聚氯乙烯(PVC)树脂混合。
通常增白剂的添加量为塑料总量的0.05%至0.5%,具体比例可根据需求实际调整。
同时,可适当添加稳定剂、抗氧化剂等辅助添加剂,以提高PVC 塑料的性能和稳定性。
3.混炼过程:将荧光增白剂和聚氯乙烯(PVC)树脂加入混炼机中,通过高温和剪切力使增白剂均匀分散于塑料中。
4.吹塑成型:将混炼好的PVC料粒再次加热、挤出,并通过吹塑机制成所需的塑料制品。
四、塑料增白剂应用总结:塑料增白剂是通过合理选择增白剂和塑料树脂的配方,通过混炼和成型等处理工艺,提高塑料制品的白度和质量。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不同塑料类型和应用需求进行配方设计,并合理控制增白剂的添加量和混炼工艺,以获得理想效果。
PP增塑剂1412777

PP增塑剂(Organic Peroxide Master Batch)使用说明PP有机过氧化物母料(Organic Peroxide Master Batch),型号为:SPG-01,是我公司开发的一种与PP相容的高科技产品——新型添加剂(国内目前尚无同类产品),其主要作用: 一是可以通过调整有机过氧化物母料(Peroxide)的含量,无限制的提高PP的熔体指数(MI),二是改善PP制品的变形,大幅度的提高产品的物性指标,它不仅适用于普通注塑、挤出拉丝工艺及挤粘无纺布生产,也适用于提高分散的混合工艺;它既能帮助PP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也能帮助厂家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国内市场高熔指的共聚PP料比低熔指的共聚PP料每吨贵600~1000元人民币,如使用低熔指的共聚PP料加上本产品代替高熔指共聚PP料,可以在大幅度提高物性指标的同时每吨降低成本500~900元人民币)。
其主要用法(Peroxide M/B ——SPG-01):1、如MI12 MI24则25kg/包PP + 33克SPG-01MI25 MI502、如MI12 MI36则25kg/包PP + 66克SPG-01MI25 MI753、如MI12 MI48则25kg/包PP + 99克SPG-01MI25 MI100注:1.本产品人民币结算单价为65/kg(不带票,不含税,可送货)。
2.本产品经过FDA认证, 可做食品药品包装PP料之助剂。
韩国智仁贸易(株)SPG在无纺布生产中的使用特点介绍一、SPG使用范围1.SPG用于无纺布生产时可与PP粒料混合使用,一般推荐用MI 12左右的注塑级PP原料,通常将MI调整到36左右大约需添加SPG 2.67kg,SPG单价为¥65/kg,则需大约¥175,但由于低MI PP原料比高MI PP原料便宜¥300以上,故在提高品质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150以上。
2.根据产品和客户的不同要求,SPG也可以与PP粉料、再生料混合使用,由于粉料、再生料与新料的价差较大,因此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可帮助厂家大幅度地降低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料用系列增白剂
聚氯乙烯(PVC)系列荧光增白剂(本白型)
聚氯乙烯(PVC)系列荧光增白剂(本白型)
聚氯乙烯(PVC)系列荧光增白剂(调色型)
涤纶短纤荧光增白剂
聚丙烯(PP)拉丝荧光增白剂
聚乙烯(PE)吹膜荧光增白剂
棉、人造纤维用系列增白剂
造纸用系列增白剂
纺织绦纶系列增白剂
涤纶荧光增白剂单体
注意事项
1.本产品资料仅供参考、研究和鉴定,本公司并不承担由此所引起的责任和专利纠纷。
2.如您有任何技术或使用问题,请及时与我公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