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年)《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2024年)《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完整版
21
职业病患者的权益保障
知情权
患者有权了解自己的职 业病病情、诊断结果、 治疗措施等相关信息。
2024/3/26
治疗权
患者有权获得及时、有 效的治疗,保障其生命
安全和身体健康。
赔偿权
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 者患职业病的职工有权 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
偿。
22
监督权
患者及其家属有权对职 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
,提出意见和建议。
CHAPTER 06
职业卫生管理与监督
2024/3/26
23
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职责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和操作规程
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 理人员
02
01
组织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和培训
03
组织实施职业卫生监测和评 价
04
2024/3/26
05
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
24
重要性
职业卫生是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经 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劳动生 产率、减少医疗费用支出、维护社会 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4/3/26
4
职业卫生法规与标准
2024/3/26
法规
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法规,如《职业病防治法》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为职业卫生 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2024/3/26
9
常见职业病及其危害
尘肺病
由于长期吸入粉尘导致肺部组织纤维化, 影响呼吸功能,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
高温中暑
由于高温环境下作业导致体温调节失衡, 引起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 导致热射病危及生命。
职业中毒
由于接触有毒物质导致中毒,轻者引起头 痛、头晕、恶心等症状,重者可能导致昏 迷、死亡。

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培训教材(PPT72页)

职业卫生管理知识培训教材(PPT72页)

2.解读职业病防治法
2.解读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
现行职业病防治法自2016年7月2日 起施行。该法对职业病的预防、治疗 和职业病待遇保障各环节作了规范。 面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职业病防治新 局面,根据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 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 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六部法律的决定》 第二次修正)。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基本特征
有一定的临床特征。许多职业病临床表现和病程进展上各有其相 对的特点,如矽肺须在接触矽尘数年至十年以上才会发病,X线 胸片有特殊的结节性和间质性改变,病情并不因脱离接触粉尘而 停止进展,慢性苯中毒则多在长期接触苯之后逐渐出现血象改变, 早期多表现为白细胞减少,及时调离病情多能恢复。 疗效不够满意。多数职业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而以对症治疗为 主,其疗效往往不够理想。 职业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职业病是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引起的疾 病,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使劳动者免于接触这些有害因素, 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的概念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 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 等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 害因素引起的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1.职业病及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 各种危害的因素。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主要有: 各类生产性粉尘,含游离台二氧化硅的矽尘、煤尘、打磨出来的 粉尘等; 化学毒物:苯、铅、汞、CO、有机磷农药等; 电离辐射: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等; 物理因素:高温与热辐射、噪声、振动、高低气压等; 生物因素:森林脑炎病毒、炭疽杆菌等;

2024版《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

2024版《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
重要性
职业卫生是保护劳动者健康、促进 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社 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职业卫生法规与标准
法规
我国已经颁布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法规, 如《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 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为职 业卫生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标准
国家和行业制定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标准, 如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标准、 个人防护用品配备标准等,为职业卫生 工作提供了技术依据。
完善应急预案和措施。
06
职业卫生培训与宣传
职业卫生培训内容与形式
培训内容
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病防护措施、应急处理与救援等
培训形式
讲座、案例分析、现场模拟演练、小组讨论等
职业卫生宣传方式与手段
宣传方式
海报、宣传册、视频、微信公众号等
宣传手段
定期发布职业卫生知识,组织职业卫生知识竞赛,开展职业卫生宣传周活动等
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亚急性中毒。
物理因素危害及防护
物理因素类型
噪声、振动、高温、低温、 辐射等。
危害表现
听力损失、手臂振动病、 中暑、冻伤、放射性疾病 等。
防护措施
控制声源,减少振动,隔 热降温,保暖防寒,加强 辐射防护等。
生物因素危害及防护
生物因素类型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 等)和寄生虫(蠕虫、昆虫等)。
职业卫生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职业卫生工作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而不断 发展。
发展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高度重视,职业卫生 工作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不断向着科学化、规范化、系 统化的方向发展。
02
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

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
02
操作措施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减少接触职业病危害
因素的时间和机会。
03
健康管理措施
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职业病危
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同时,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劳动
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04
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与 使用
防护措施
使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 物质,加强通风排毒,佩戴防
毒面具等。
应急处理
掌握毒物泄漏、中毒事故的应 急处理方法和程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危害因素种类
包括噪声、振动、高温、辐射 等。
健康影响
长期接触物理性危害因素可引 起听力损失、振动病、中暑、 放射病等。
防护措施
采取隔声、减振、降温、屏蔽 辐射等措施,佩戴个人防护用 品。
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
目录
• 职业卫生概述 • 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 职业病防治与管理 • 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与使用 • 工作场所卫生管理与实践 • 职业健康教育与培训
01
职业卫生概述
职业卫生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职业卫生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 者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劳动条 件、预防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 康的一门科学。
行业卫生规范
各行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的卫生规 范,如化工、冶金、建筑等行业的 卫生规范,对工作场所的卫生条件 提出具体要求。
工作场所卫生管理制度与措施
1 2 3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包括职业卫生责任制、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等,确保工作场所卫生 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职业卫生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范措施。
经验教训总结
对事故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 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和现场处
置方案。
Part
06
企业内部职业卫生管理体系建 设
组织架构设置和人员配备要求
设立职业卫生管理部门
01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管理企业的职
业卫生工作。
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02
企业应按照相关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病原微生物
如细菌、病毒、真菌等, 可引起各种传染病。
寄生虫
如血吸虫、钩虫、蛔虫等 ,可引起寄生虫病。
动植物毒素
如蛇毒、蜂毒、河豚毒素 等,可引起中毒、过敏反 应等。
心理社会因素
工作压力
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可导致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
睡眠问题
工作压力大、倒班工作等可导致 睡眠问题,影响身体健康。
人际关系
采取隔声、吸声、消声等 措施,降低噪声对工人的 影响。
操作规程与培训制度
01
02
03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明确各岗位的安全操作要 求,规范工人操作行为。
实施安全培训
定期开展职业卫生知识培 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 和操作技能。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
制定应急预案,指导工人 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正确的 应对措施。
个人防护用品管理
高温
高温作业可引起中暑、热射病、 热痉挛等。
化学性危害因素
有毒物质
1
如铅、汞、苯、甲醛等, 可引起中毒、癌症等。
农药
4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 可引起中毒、神经系统疾 病等。
粉尘
2
如煤尘、硅尘、棉尘等,
可引起尘肺、呼吸系统疾

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

职业卫生培训ppt课件
2019 9
(4)、急性中毒:吸入本品蒸 气可引起眩晕、恶心、厌食、 欣快感和步态蹒跚,甚至出现 意识丧失和木僵状态。对皮肤 有轻度刺激性。 (5)、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可 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少数人 有轻度中性白细胞减少,消化 不良。
2019 10
环境标准
危害物質成分 汽油

八小時日時量 平均容許濃度 TWA
300 ppm(890 mg/m3)
短時間時量 平均容許濃度 STEL
375 ppm
甲苯
二甲苯
100 ppm(376 mg/m3)皮膚
100 ppm(434 mg/m3)
125 ppm
125 ppm
三甲基苯
戊烷 正己烷 正庚烷 辛烷 壬烷
2019
25 ppm(123 mg/m3)
600 ppm(1770 mg/m3) 50 ppm(176 mg/m3) 400 ppm(1640 mg/m3) 300 ppm(1400 mg/m3) 200 ppm(1050 mg/m3)
2019 26
(5)、噪声对视力的损害。人们只知 道噪声影响听力,其实噪声还影响视 力。试验 表明:当噪声强度达到90 分贝时,人的视觉细胞敏感性下降, 识别弱光反应时间延长;噪声达到95 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放大,视模 糊;而噪声达到115分贝时,多数人的 眼球对光亮度的适应都有不同程度的 减弱。所以长时间处于噪声环境中的 人很容易发生眼疲劳、眼痛、眼花和 视物流泪等眼损伤现象。
2019
-
5
三、职业病危害的防护
1、职业病危害的防护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作业场所防护设施的防护,二是 个人防护用品的防护。 2、使用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1)、正确选择符合要求的用品。 (2)、使用人员要接受了解使用防护 的目的、意义、性能方面的教育。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PPT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PPT

处理措施
针对检查结果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相 应的处理措施,如调整工作岗位、提 供个人防护用品、进行职业病治疗等。
职业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要求
档案内容
职业健康档案应包括个人基本信 息、职业史、职业病危害因素接 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
情况等。
建立要求
用人单位应负责建立并管理职业 健康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 连续性。同时,档案应保密并妥
CHAPTER 02
工作场所危害因素识别与评 估
危害因素分类及来源
01
02
03
04
物理性危害因素
包括噪声、振动、高温、低温、 辐射等。
化学性危害因素
包括有毒物质、粉尘、烟雾、 蒸汽等。
生物性危害因素
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昆 虫等。
心理性危害因素
包括工作压力、紧张、疲劳、 抑郁等。
危害因素识别方法与步骤
职业病治疗原则及措施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同时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对于急性职业病,应立即脱离有害 环境,进行紧急救治。
治疗措施
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针对病因和症状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如针灸、按摩等可缓解症状;心理治疗可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信心。 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综合评估法
将定量和定性评估方法相结合, 对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标准
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如职 业卫生标准、安全卫生标准等,
对危害因素进行评估和判定。
CHAPTER 03
个人防护用品选用与佩戴
个人防护用品分类及作用
呼吸防护用品
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用于 防止吸入有害物质。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PPT(44张)

职业卫生培训课件PPT(44张)

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
❖ 下列图形就是一个典型的职业损伤图
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
❖ [小结] 职业病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A.病因明确。 ❖ B. 病情的轻重和病因之间常有明确的剂量(接触水平)变
化关系。 ❖ C.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
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
②职业病损伤。当受职业危害作用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 限度、身体不能代偿所造成特定的功能和器质性病理改变, 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劳动能力,称为 职业病损伤。如:工作场合噪声致听力损伤。
③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也称职业性多发病。主要指由 于生产环境中存在一些多因素所致的病损,或虽然原为非职 业性疾病,接触职业危害而使之加剧或发病率增高。因而研 究这一类疾病的发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也是劳动卫生工 作的一部分。
❖2.2法定“职业病”的作用
❖ “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卫法监发 [2002]108号),《通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的规定,现将《职业病目录》印发 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 [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的内容是
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
❖1 .2职业禁忌症的概念 ❖ 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
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 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 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 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 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一、认知职业病、职业禁忌症和职业损伤
❖[解释]职业禁忌症是指不宜从事某种作业的 疾病或解剖、生理状态。在该状态下接触某 些职业性危害因素时可导致下列情况:①使 原有疾病病情加重。②诱发潜在疾病。③影 响子代健康。④对某种职业危害因素易感或 较易发生该种职业病者。不同职业危害因素 的职业禁忌症不尽相同,如血液病、妇女月 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其他有出血倾向 的疾病,是苯和放射线作业的禁忌症;肺结 核、慢性呼吸道疾病是粉尘作业的禁忌症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的职业卫生标准: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 素(GBZ 2.1 )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 2.2 )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 225 )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B/T18664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T203)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信息指南(GBZ/T204) →家具制造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11) →城镇污水处理厂防毒技术规范(AQ-4209) →焊接工艺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14) →印刷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25) →制革企业防尘防毒技术规范(AQ-4249)
◎2011年12月31日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进一步明确和理顺了相 关部门在职业病防治工作当中的监管职责。
◎按照“防、治、保”三个环节,确 立了在职业病危害防治方面以安全监管部 门负责为主,在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职 业病诊断与治疗方面以卫生部门负责为主 ,在职业病人社会保障方面以劳动保障部 门负责为主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制度。
●监管部门职责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 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第十一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情 况进行统计和调查分析(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确认劳动者关系的职 业病病人,可以向地方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 和生活等方面的救助。(第六十一条,新增)
◎新中国建立后进入经济恢复初期,广大工 人生产积极性高涨,但因缺乏劳动卫生知识,劳 动保护措施不力,出现了矽肺、急性及慢性中毒 等较多的职业病,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从1954年 起,我国开始建立职业病防治的专业机构。
◎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 病防治法》实施,国务院、卫生部相继颁布 了相关的职业卫生法规,职业病防治工作完 全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
(二)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历史
第一阶段: 1950年5月31日,国家颁布了《工厂卫生暂行条例草案 (试行)》。 1956年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防止厂矿企业中矽尘危害 的决定》。
1957年还专门公布了14种法定职业病名单。
第二阶段: 1983年卫生部发布了《职业病报告办法》。 1984年颁布了《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下发了《关于 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在决定中要求:“对那些 工艺落后,尘毒危害严重,经济效益低又无力改造的企 业,应当下决心关、停、并、转。” 1987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这 是建国以来我国政府有关职业卫生权威性较高的法规 。 至上世纪末,我国没有专门针对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管理 的法律,只是在1995年我国颁布的《劳动法》中,对劳 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要求和规定。
◇20世纪开始,欧美发达国家工业发展迅速,合成生产了许 多种有机化合物包括农药、医药、石油化工产品等,出现 了多种急、慢性化学中毒和职业性肿瘤等新问题。20世纪 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又兴起了以原子能、高分子化合物和 电子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X射线、原子 能、高频、微波、红外线等技术,还有其他新原料、新化 学物质和高科技等被应用于生产,随之出现劳动方式的变 化,带来了新的职业卫生问题。
办法(2017安监总局令第90号)
□规范性文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 国办发[2009]43号)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安监总安健[2012]89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安监总安健 [2012]73号)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3〕171号)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 →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4 〕111号) →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 16号) →关于加强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5〕 121号)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安监总厅安健〔2015〕124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国卫疾控发[2015]92号) →关于贯彻落实《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 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7〕37号)
◆政府职责
→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 →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 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 体制、机制,统一领导、指挥职业卫生突发 事件应对工作;加强职业病防治能力建设和 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落实职业病防治工作 责任制。(新增)
◎公元7世纪,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 》中记载古井和深坑多有毒气,则是对窒息性气 体中毒的描述。 ◎明代李时珍在所著的《本草纲目》(1593 年)中明确提到铅矿工人的铅中毒。
◎17~18世纪,宋应星在《天工开物》 (1637年)中述及煤矿井下简易通风方法,并 指出烧砒(三氧化二砷)工人应站在上风向操 作,应保持十余丈的距离,以免发生中毒。
●职业卫生标准体系
◎2002年卫生部以卫通[2002]8号令的方式,发布了第一批157 项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其中职业卫生标准47项,与职业病 诊断有关的标准110项,这对全国职业卫生的管理,职业病 的诊断、治疗及预防起到了指导作用。 ◎我国自1979年颁布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以来,迄今已发布有关化学毒物、粉尘及物理因素的 国家职业卫生大类标准已达200余个,与职业病诊断有关标 准150余种,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的标 准系列。 ◎相关标准在不断修订、完善。
◇18世纪英国纺织机械的革新和蒸汽机的出现引发 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上传统的手工业生产转变 为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但当时劳动条件恶 劣,职业病及传染病流行,经常发生意外工伤事 故,工人的工时过长,并出现雇佣童工等问题。
◇19世纪,德国因电力的广泛应用又产生第 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大规模的采矿和冶炼,开 始煤化学工业的生产,还发明了合成染料等。出 现了工人的急性苯胺染料中毒、煤焦油引起阴囊 癌等问题。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2018年5月

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

职业卫生监督检查

职业病危害事故案例
一、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 (一)职业病学发展史 (二)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历史
(三)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体系
(四)职业病防治各相关方职责
(一)职业病学发展史
◆国外职业病学发展史
◇埃及木乃伊中发现矽肺,可以推测古代给法老王 修建金字塔的石工因接触矽尘而罹患矽肺病。但 “矽肺”这个名词直到1870年才出现。 ◇欧洲人于公元前即开始铅、汞金属矿的开采。根 据记载, 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公 元前460~ 337年)是第一个认识到铅是引起腹绞痛 原因的人。
(三)职业病防治各相关方职责
●国家实行职业卫生监督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卫 生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据各自 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防治的监 督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 内负责职业病防治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各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 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安全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诊 断、监管所需资料;组织现场调查了解工作场所职业病 危害因素情况,对存在异议的资料作出判定。(第四十 七条,第四十八条,新增)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应受理当事人对劳动关系、 工种、工作岗位或者在岗时间有争议的仲裁申请。(第 四十九条,新增)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加强 对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护管理措施情况的监督检 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第四十二条, 新增)
◇矿工和冶炼工的职业病,包括冶炼金、银、铅、铜、 锌、汞等引起的职业病,曾在德国的矿物学家乔治鲍尔 Agricola(16世纪)所著的《论金属(Deremetallica)》中述 及。 ◇同一时期,意大利的拉马兹尼Ramazzini(1633~1714) 出版了《手工业者疾病》(1700)一书,描述了50多种职业 病,包括矿工、陶工、制玻璃工、油漆工、磨面粉工、石 工等的疾病和金属中毒等,成为职业病的经典著作,而 Ramazzini也因此被誉为“欧洲职业医学之父”。
第三阶段: 全国的职业病防治专家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法委的法律 专家们,经过10余年的调查研究,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职业病防治法》,于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 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从2002年5月1日起实施。
2011年12月又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 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对《中 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修正,从7章79条增加 至7章90条。
■政府未履行职责的责任
→未依照本法履行职责,本行政区域出 现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造成严重社 会影响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直 至开除的处分(第八十三条)
●监管部门不履行职责的责任
→职业卫生监管部门不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滥用 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依法对直接负责的 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 级的处分;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 果的,依法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第八十三 条) →卫生行政、安全监管部门不按照规定报告职业病 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的,由上一级行政部门责令改 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虚报、瞒报的,结单 位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 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第 八十二条)。
2016年7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二十一,共7章88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