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二试题:专题2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课时作业 含答案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2)习题: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训练—落实提升+Word版含答案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有误的注音。
和睦.(mù)挨.打(ái)俘虏(lǔ)弹坑.(kēnɡ)狙.击(zū) 奔丧.(sànɡ) 嗜好(shì) 腮.帮(sāi)粘.住(zhān) 一撮.盐(cuō) 瓦砾.(lì) 睫.毛(ji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狙”应读jū,“丧”应读sānɡ。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导学号:16702036】A.战争结束后的一个春天,“我”在一个渡口邂逅退伍军人安德烈·索科洛夫,他带着一个小男孩到外地去谋生。
B.他告诉我说,还在四二年六月里,德国人轰炸飞机厂,一颗重型炸弹正中我的房子。
C.我的儿子是个肩膀狭窄、脖子细长、喉结很尖的男孩子,总是笑嘻嘻的。
D.树林里听到我那个同志的叫声和划浆声。
这个陌生的,但在我已经觉得很亲近的人……【解析】D项中的“浆”改为“桨”。
【答案】 D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16702037】①德国进攻苏联,卫国战争________,41岁的索科洛夫应征入伍。
②我也全身打战,两手发抖……我当时________没有放掉方向盘,真是奇怪极了!③我跟他(凡尼亚)不论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只是我的心________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A.爆发居然震荡B.暴发反而振荡C.爆发居然振荡D.暴发反而震荡【解析】“爆发”,①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处迸出;②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暴发”,①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②突然发作。
根据语境应选“爆发”。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苏教版语文必修二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专题二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第2课时 .doc

第2课时测试与反馈(分值:5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和睦.(mù)召.见(zhāo)俘.虏(fú) 责有攸.归(yōu)B.踪.影(zōnɡ) 殉.职(xún) 瓦砾.(lì) 一蹴.而就(cù)C. 寂.静(jì) 确凿.(záo) 狙.击兵(jū)力学笃.行(dǔ)D.欺侮.(wū) 嗜.好(shì) 胡诌.(zhōu)纷繁芜.杂(w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梗概口蜜腹箭蓬乱日薄西山B.告磬大相径庭窒闷百密一疏C.邂逅狼吞虎咽吝啬小心翼翼D.伫立神气活现勋章兴高彩烈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夜里醒来,我常常做着老头儿的梦想:等到战争一结束,我就给儿子娶个媳妇,自己就住在小夫妻那儿……B.我一个人需要些什么呢?一块面包,一个葱头,一撮盐,就够兵士饱一整天。
C.我就一下子打定主意:“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我要领他当儿子。
”D.江西作家中既不乏众体皆备、声名显赫的文学巨擘,也不乏独擅一体、技压群芳的名家高手,至于二三流的作者,更是多得难以计数。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跟他(凡尼亚)不论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只是我的心________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2)我感到左大腿上挨了一针,全身猛地________了一下,我想抬起身子,可是坐不起来……(3)每一幅照片都有________人心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________。
A.震荡震撼震颤结果B.震撼震荡震颤后果C.震荡震颤震撼后果D.震颤震撼震荡结果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得最好的一组是()(1)在中国,________,而独在吃上分毫不能马虎。
(2)山上水沿草绳流注,__________,如一张透明的薄帘。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5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含解析苏教版必修211191172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5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含解析苏教版必修211191172[基础运用层]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在远离故乡的德国土地上,__①__了自己最后的欢乐和希望。
儿子的炮兵连__②__着礼炮,给自己的指挥员送丧。
我的心里仿佛有样东西断裂了……我__③__地回到自己的部队里。
不久我复员了。
A.丧失鸣不知所以B.埋葬响不知所措C.埋葬鸣不知所以D.丧失响不知所措C[“埋葬”和“鸣”都运用了比拟手法,比“丧失”和“响”生动形象。
不知所以: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也形容人不明缘故,感到意外。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长期以来,有关领域的专家一直为提高我国规避、观测空间碎片的能力,控制空间碎片的增加而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工作。
B.教育部要求,加强对高中学生军事训练情况、军事素养和国防意识的考核,并将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记入档案。
C.在人们看来,“金砖合作”是一个创新,超越了政治和军事结盟的老套路,建立了结伴不结盟的新思路。
D.科学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孜孜以求,常人往往认为是苦,其实在顿悟和突破后能获得极大的快感。
B[A项,语序不当,“规避、观测”应调整为“观测、规避”。
C项,搭配不当,“建立……新思路”应改为“建立……新道路”。
D项,成分残缺,“在顿悟和突破后能获得极大的快感”的主语是“科学家”。
]3.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A.一道电流刺透我的身体,我忽然产生一种不祥的预感。
B.当我跟首长谈话的时候,我的头好一阵习惯成自然地缩在肩膀里,仿佛怕挨打一样。
C.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
D.两个失去亲人的人,两颗被空前强烈的战争风暴抛到异乡的沙子……什么东西在前面等着他们呢?B[B项不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相比,不是比喻。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的遭遇》标志着肖洛霍夫已从“顿河的歌者”上升为苏联人民命运的关怀者与同情者。
(苏教版)必修二课堂作业:第2专题《一个人的遭遇》【1】(含答案)

一、基础验收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梗.概( ) (2)邂.逅( ) (3)和睦.( )(4)刹.那( ) (5)狙.击( ) (6)嗜.好( )(7)粘.住( ) (8)哄.骗( ) (9)栖.息( )(10)窒.闷( ) (11)胡诌.( ) (12)翘.首(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掩敝奖赏寂静古里古怪B.影踪寂静荒凉喜气洋洋C.狭窄气慨衬衫狼吞虎咽D.军衔安祥震荡小心翼翼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B.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
c.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
D.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
4.填空。
《一个人的遭遇》作者是,作家,1965年获奖。
作品有长篇小说《》《》等。
阅读下文,完成5~10题。
他从右边走来,我打开车门,让他坐在旁边,开动车子。
他是个很活泼的小家伙,却不知怎的忽然沉默起来,想了一会儿,一双眼睛又慢慢地从自己那两条向上卷曲的长睫毛下打量着我,叹了一口气。
这样的一个小雏儿,可已经学会叹气了。
难道他也应该来这一套吗?我就问他说:“凡尼亚,你的爸爸在哪儿呀?”他喃喃地说:“在前线牺牲了。
”“那么妈妈呢?”“妈妈当我们来的时候给炸死在火车里了。
”“你们是从哪儿来的呀?”“我不知道,我不记得……”“你在这儿没有一个亲人吗?”“没有一个。
”“那你夜里睡在哪儿呢?”“走到哪儿,睡到哪儿。
”这时候,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
我就一下子打定主意:“我们再也不分开了!我要领他当儿子。
”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
我向他俯下身去,悄悄地问:“凡尼亚,你知道我是谁吗?他几乎无声地问:“谁?”我又同样悄悄地说:“我是你的爸爸。
”天哪,这一说可说出什么事来啦!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叫得连车厢都震动了:“爸爸!我的亲爸爸!我知道的!我知道你会找到我的!一定会找到的!我等了那么久,等你来找我!”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
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练习册:专题2 一个人的遭遇(节选)

专题二和平的祈祷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狙.击(zǔ)瓦砾.(lì)军衔.(xián) 勉强.(qiǎng)B. 沮.丧(jǔ) 徘徊.(huái)藏匿.(nì) 模.样(mó)C. 器械.(xiè) 蹂躏.(lìn)奴役.(yì) 瞬.间(shùn)D. 活塞.(sè) 渲.染(xuàn)扼.守(è) 疲惫.(bè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掩敝奖赏寂静古里古怪B. 影踪耽搁荒凉喜气洋洋C. 狭窄气慨衬衫狼吞虎咽D. 军衔安祥震荡小心翼翼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我跟他(凡尼亚)不论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只是我的心_________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2)每一幅照片都有________人心的故事,从中可以看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________。
(3)我走进去,向他们眨眨眼睛,________地说:“你们瞧,我可找到我的凡尼亚了!”A. 震荡震颤结果惟妙惟肖B. 震撼震颤后果惟妙惟肖C. 震颤震撼结果神气活现D. 震荡震撼后果神气活现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夜里醒来,我常常做着老头儿的梦想:等到战争一结束,我就给儿子娶个媳妇,自己就住在小夫妻那儿,干干木匠活儿,抱抱孙子。
B. 等到我心松开了,血在耳朵里冲击的时候,就想起我的伊琳娜在车站上怎样跟我难舍难分。
C. 现在刮着一股急功近利、浮躁之风,甘于寂寞、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不多,他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D. 我怀着沉重的忧郁,用目光送着他们……本来,在我们分别的时候可以平安无事,可是,凡尼亚忽然向我挥动一只粉红色的小手。
二、课文精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他从右边走来,我打开车门,让他坐在旁边,开动车子。
语文必修二+第二专题《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练习学生)+.doc

《一个人的遭遇》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和睦.(mù)挨.打(ái)俘虏.(lù)弹坑.(kēng)B.狙.击(jū) 奔丧.(sāng) 嗜.好(shì) 腮.帮(sāi)C.粘.住(zhān) 一撮.(cuō) 耽.搁(dān) 狼吞虎咽.(yàn)D.胡诌.(zhōu) 前襟.(jīn) 吝.啬(lìn) 泥泞.(nì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屋檐眺望划浆惟妙惟肖 B.嶂碍复员斑斓百无聊赖C.寂寞耽搁颠波无济于事 D.祈祷端详脸谱无计可施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掩敝奖赏寂静古里古怪 B.影踪寂静荒凉喜气洋洋C.狭窄气慨衬衫狼吞虎咽 D.军衔安祥震荡小心翼翼4.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那对眼睛呀,却亮得像雨后黑夜的星星!B.他扑在我的脖子上,吻着我的腮帮,嘴唇,前额,同时又像一只太平鸟一样,响亮而尖利地叫了起来。
C.他贴住我的身体,全身哆嗦,好像风下的一根小草。
D.有时候,它收缩和绞痛得那么厉害,眼睛里简直一片漆黑。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冬天里我们一直不停地进行反攻,彼此就没________常常写信。
(2)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的心才痛得那么________吧。
(3)这些,老兄,倒没什么,我跟他________怎样总可以过下去的,________我的心震荡得厉害,得换一个活塞了。
A.功夫厉害尽管/但是 B.功夫利害不论/只是C.工夫利害尽管/但是 D.工夫厉害不论/只是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等到我心松开了,血在耳朵里冲击的时候,就想起我的伊林娜在车站上怎样跟我难.舍难分...。
B.东西根本不想吃,晚上也睡不着觉,各种古里古怪....的念头尽在脑子里转动。
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版块一《一个人的遭遇》达标练习 苏教版必修2

我夯基我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和睦.(mù)挨.打(ái)俘虏.(nǔ)弹坑.(kēnɡ)B狙.击(jū)奔丧.(sānɡ)嗜.好(shì)腮.帮(sāi)C粘.住(zhān)狼吞虎咽.(yàn)一撮.(cuō)耽.搁(dān)D胡诌.(zhōu)前襟.(jīn)吝.啬(lìn)泥泞.(nìnɡ)解析:A项中“俘虏”的“虏”应该念“lǔ”。
答案:A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立意标新立异黯淡暗淡无光B求实实事求是世故人情事故C行迹形迹可疑国事共商国是D淹没湮没无闻精心漫不经心解析:B项中“人情事故”应该是“人情世故”。
答案:B3下面这段话的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昆剧在表演艺术上_________高雅,而且优秀艺人为了_________观众,常常以通俗的语言_________剧本。
A品味接进润色 B品位接近润饰C品味接近润色 D品位接进润饰解析:“品位”是名词,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的化合物含量的百分数,含量的百分数越大,品位越高,现引申为对艺术品等或人的行为的评价。
“品味”是动词,是品尝、欣赏的意思。
“接近”是靠近,“接进”是进入。
“润色”是动词,是修饰文字的意思。
“润饰”的意思与“润色”相近。
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女主人给他在盘子里倒了菜汤,看他那样狼吞虎咽....地吃着,看得掉下眼泪来。
B他在敦煌学研究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
C这块石头简直就是个天造地设....的瞭望台,在这里安个岗哨是再合适没有了。
D APEC会议期间,一位三年前曾到过上海的外国游客感慨地说:“今天的上海真令人刮目相...看.。
”解析:B项中“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与该句语境不符合。
答案: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本来是为社会捕捉热点、剖析焦点的大众传媒,由于竞相改革,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2专题《一个人的遭遇》练习题

2016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2专题《一个人的遭遇》word练习题《一个人的遭遇》配套训练题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1〜4题。
柏林静悄悄[美]奥莱尔一列火车缓缓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就是妇女与孩子,几乎瞧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她身旁的就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
显然她在沉思,旅客们听到她在数着:“一、二、三。
”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嗪” 声。
停顿了一会儿,她又不时重复起来。
两个小姑娘瞧到这种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地嗤笑起来。
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淸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
这时那位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挺了挺身板,开口了.“小姐,”她说,“当我告诉您们这位可怜的妇人就就是我的妻子时,您们大槪不会再笑了。
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她们就是在战争中死去了•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
在我走之前, 我总得把她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
(选自《外国短文选粹》)1、"车厢里尽就是妇女与孩子,几乎瞧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句中的'‘尽就是”与“几乎” 有何表达作用?2、老妇人为何反复地数着“一、二、三”?3、文中突出地写了两个小姑娘的两次“笑",有何用意?选岀正确的一项()A、悲喜对照,指责小姑娘们天真无知,缺乏同情心。
B、以悲衬喜,突出小姑娘们的天真幼稚,对老妇人举动的不理解°C、悲喜对衬,以小姑娘们的嗤笑与老妇人病态之重相互衬托。
D、以喜衬悲,更加重了老妇人失去三个儿子的悲剧色彩.4、对这篇小小说的主题思想表述正确的一项就是()A、展示战争残酷,告诫下一代同情受难者.B、揭露战争的残酷性,控诉战争罪恶.C、描写老兵一家悲剧,歌颂老兵献身精神。
D、描写战争灾难,表达对老兵一家之同情.【参考答案】1、强调车内人的组成,暗示战争葬送了过多的参战健壮男子的生命,可见战争之残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遭遇战争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一、语言基础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嗜.好(shì) 忧郁.(yù)挨.打(ái) 弹坑.(kēng)B.和睦.(mù) 狙.击(jū)俘虏.(lǚ) 送丧.(sàng)C.勋.章(xūn) 侵.略(qīn)胡诌.(zhōu) 粘.住(zhān)D.管弦.(xián) 雏.儿(chú)瓦砾.(lì) 邂.逅(xiè)解析:B “虏”应读lǔ,“丧”应读sā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震撼眺望复员无计可使B.补偿祈祷耽搁百无聊赖C.帐篷寂寞端详无计于事D.屋檐障碍划浆惟妙惟肖解析:B A项,“无计可使”应为“无计可施”;C项,“无计于事”应为“无济于事”;D项,“划浆”应为“划桨”。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两项是( )A.母亲生病的那几年,我形影不离....地守在她的床边,希望用自己放弃事业而换来精心的照顾,让她早日从疾病的苦痛中走出来。
B.农村文明建设要从细节做起,一些地方的“调停会”制度就很好,由于他们的调解,积不相能....的邻居能够和睦相处。
C.在我们周遭复杂的人际交往中,有些看似聪明、真诚的沟通,很大程度上等于在给自己埋地雷,要小心陷入交浅言深....的误区。
D.今天,你看比尔·柯莱的《第五个神秘世界纪》了吗?这篇文章内容固不必说,就是遣词造句方面,也出神入化....,精粹无比。
E.新闻发布会上,面对来自各地的众多的记者的指责,他哑口无言....,但还是要虚张声势,进行狡辩,表示错不在他那边。
解析:BC A项,形影不离:两人关系好,做什么事都在一起,不分开。
使用错误。
应换为“寸步不离”,表示一步也不离开。
B项,积不相能:表示双方长期以来互不亲善,不和睦。
使用正确。
C项,交浅言深: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指言谈有失分寸。
使用正确。
D项,出神入化: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应换为“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艺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
E项,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
形容理屈词穷一时语塞或紧张。
前后矛盾。
应换为“理屈词穷”,表示理由已被驳倒,无话可说。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昨天,网上出现了题为“韩总理看家属遭泼水”的新闻,报道了韩国沉船事件的新进展,引发了人们的热议。
B.“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后,新生人口必然会增长,一方面将改善“4—2—1”的家庭结构;另一方面劳动资源增加,也会减轻适龄劳动人口赡养老年人。
C.孔子学院正在各国落地生根,传播中华文化,推广汉语教育,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和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国样本”。
D.《财富》经济论坛最终选址成都,是因为成都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强大的创新能力、独特的文化气质、丰富的国际会议承办经验以及优良的政务服务等优越条件。
解析:D A项,中途易辙,偷换主语,应在“报道”前加“新闻”。
B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宾语中心语“的负担”。
C项,语序不当,应是“推广汉语教育,传播中华文化”。
5.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光盘行动”倡导厉行节约,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所以得到普通老百姓的支持。
全球平均每年饥饿死亡人数达 1 000万,每六秒钟就有一名儿童因饥饿而死亡!如我们每天的食物节约5%,就可以救活400万的饥民!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明天做起,培养节约资源意识。
所以,“光盘行动”也已经成为全球性行为。
①“光盘行动”不只是得到了普通老百姓的支持。
②③解析:文段阐述的是“光盘行动”的价值。
“从明天做起”不能够体现“光盘行动”的紧迫性,应是从现在做起,立刻行动起来。
“已经成为全球性行为”夸大了“光盘行动”的范围。
答案:②节约应该从现在做起,从眼下做起。
③“光盘行动”目前还没有成为全球性行为。
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小儿子“真是岂有此理!”警察局长温特狠狠地将当天的报纸扔在桌上。
“三个星期以来,这已是第六起药房被盗案了,所有麻醉品又被偷了个精光!”他让人通知刑侦科科长埃默尔来见他。
“什么,还是一点儿线索也没有,如果你认为你没法破这个案子,干脆就跟我直说,我会找人接替你的工作!”温特的脾气是有名的,他对着埃默尔大发雷霆。
下班后,垂头丧气的埃默尔回到家。
这段时间,埃默尔和小儿子住在一起,小儿子大学毕业一年了,来城里找工作,学的是金融管理专业,却酷爱推理侦探,研读过很多专业的侦探著作,好几次闹腾着要进埃默尔的警察局。
“臭小子,又不见人影!”看着空空的家,埃默尔更多了几分烦恼。
坐到桌旁,埃默尔沉下心来,把六起盗窃案的情况又从头至尾细细地回忆了一番。
忽然,他想起,在第六家被盗药房的现场,曾发现一截超级帝国香烟的烟蒂,这种牌子的烟现在很少人抽了,而他的小儿子维尔讷,抽的就是这种……想到这,他不由得一哆嗦,目光落在桌上的那张全家福上。
那上面有他的大儿子,一名优秀的警察,可惜年仅二十五岁就被犯罪分子杀害了。
为此,他坚决反对热衷于侦探的小儿子再当警察,可现在……他不敢再往下想。
一个儿子被罪犯杀害了,另一个儿子本身是一名罪犯,这会是真的吗?吃过晚饭,维尔讷进房间去了。
埃默尔悄悄地把维尔讷用过的杯子收了起来,第二天,他把杯子拿到警察局去化验。
结果令他几乎站立不住了:杯子上的指纹和现场找到的烟蒂上的指纹,是同一个人的。
晚上,维尔讷吃过饭就匆匆出去了。
满面愁容的埃默尔窜进了儿子的房间,意外地发现一张本市地图,上面用各色圆圈做满了记号,其中六个红圈被一条蓝线连起来。
埃默尔仔细一看,这六个红圈代表的正是那六家被盗的药店!对于埃默尔来说,这真是一个痛苦的时刻,他不得不相信,自己最心爱的儿子——维尔讷竟是一名罪犯。
这真是他所遇到的最棘手的案子。
埃默尔是一名正直而又有原则的警官,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他拨通了刑侦科的号码……接着,他带上装好子弹的手枪,却发现手铐不翼而飞,一定是维尔讷!但他顾不了这许多,出了门直奔阿德勒药房。
天色阴沉沉的,在昏黄的街灯下,城里的建筑像一个个狰狞的大怪物。
阿德勒药房的四周此刻已埋伏了好多警察,将这里团团围住,看着这一切,埃默尔心里一阵难过。
“报告警官大人,刚才有人从后门翻进去,现在还没有出来,估计正在作案……”一名警察小声说。
“跟我来!”埃默尔挥了挥手,几名警察在他的带领下,悄悄地进入了药房。
药房里面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埃默尔等人在黑暗中小心翼翼地向前摸索着。
忽然前面发出一阵阵窸窸窣窣的声音,似是有人在走动,埃默尔大吼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不然我开枪了!”几乎在同时,一名警察摸到了电灯开关,顿时一片通明。
“不要开枪,爸爸,是我!”一名年轻的男子叫道,正是维尔讷。
“你们怎么才来呀,我好不容易逮住了这家伙!真对不起,爸爸,我拿了你的手铐。
”埃默尔这才注意到,维尔讷身边蜷缩着一个沮丧的男子,双手被手铐铐着。
这时,天色似乎清朗了很多,在路灯光的映照下,埃默尔忽然发现,自己的小儿子长高了,长帅了。
“好了,我亲爱的埃默尔,”一小时后,警察局长温特亲切地对埃默尔说:“你难道还不同意维尔讷当警察吗?让他来吧,我们正需要这样的年轻人,他会和你一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警官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常有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暗示人物心情等作用,本文中,前面的天色阴沉和后面的天色清朗属于自然环境,主要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向下发展。
B.小说的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能把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
本文采用的是双线结构,明线是埃默尔的经历,暗线是维尔讷的行动。
C.埃默尔在重重压力下理智地分析思考,找到破案的线索,在发现罪犯很可能是自己的小儿子时,果断地“带上装好子弹的手枪”奔赴现场,他高大的形象和光辉的人性在这一系列举动中展露无遗。
D.本文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等直接表现了埃默尔的尽忠职守,同时在开头两段还通过温特的暴躁,对比突出埃默尔的沉着冷静。
解析:A “主要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向下发展”错。
7.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是“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本文的结尾也有这些特点,那么请结合全文,对这一特点作简要分析。
解析:文章的结尾方式主要有“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直接点明主旨”“急转直下”“环境渲染”等方式,作用分别有“结构严谨、悬念丛生”“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中心突出”“富有戏剧性”等,还要结合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进行进一步分析,此题“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注意答出各自的内容。
答案:意料之外:①六起被盗案,没有其他一点线索,只有一个有维尔讷指纹的烟蒂。
②维尔讷房间里的地图和标注,和案件完全吻合。
③维尔讷晚饭后匆匆出去了,而埃默尔的手铐也不见了。
④这一切,都把疑点指向维尔讷,然而,结尾揭示真相,维尔讷不是罪犯,而是很聪明的侦探者,实在大大出乎读者的意料之外啊。
情理之中:①维尔讷虽然学的是金融管理专业,却酷爱推理侦探,还研读过很多专业的侦探著作。
②维尔讷好几次闹腾着要进埃默尔的警察局,而埃默尔因考虑到这个工作的危险性坚决反对小儿子投身作警察。
③维尔讷拿走的是用于缉捕的手铐,而不是用于攻击的手枪。
④当结局出来时,对照以上这三个伏笔,读者便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维尔讷的那一系列疑点都是表相,真相是维尔讷在积极地参与破案,那么,他最终逮到罪犯就合情合理了。
8.本文的主人公是埃默尔还是维尔讷?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解析: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旨进行分析。
小说的解读注意五位一体的原则,即“主题”“环境”“情节”“人物”“标题”。
五位要同时解读,分析一种要从其余的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分析主人公是谁,注意结合此人物和标题、情节、主旨方面的作用进行分析,还要分析其和另一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答案:埃默尔是主人公:①从视角上来说,全文是通过埃默尔的视角,来看到故事一步步展开的。
②从主题来看,本文主要是通过描写埃默尔的尽忠职守,不徇私枉法来展现人性的光辉。
③从情节来看,埃默尔的举动是串起全文情节的明线,他的行动直接牵引着读者更多的视野。
④从主体内容来看,描写埃默尔的内容占据着绝大部分的篇幅,即使标题是“小儿子”,而小儿子既指人物,也指身份,标题中也有埃默尔的影子。
维尔讷是主人公:①从整体构思来看,全文多处打下埋伏,设置悬念,直至结尾才揭示真相,照应前文,技法可谓非常高明,而这一切都是为了突显维尔讷的形象来设置的。
②从主题来看,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维尔讷是一个积极行动,聪明睿智,不畏危险的年轻人,他的身上同样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