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浙江中考科学总复习:高分作业(易错专项突破)-- 专题二 力和运动、几种常见的力
2020浙教版中考科学二轮复习题——运动和力(答案)

浙教版中考科学难点专题精析系列专题一运动与力1、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方向水平、速度大小可调节的风,用来研究处在流动气体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将一个套有木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球受到的重力为G.球在杆上运动时,球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跟它们之间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是k.如图甲所示,将杆沿平行风速的方向固定,调节风速的大小,使球恰能沿杆匀速运动.再将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乙所示,将球从杆的上端由静止释放,保持球下滑过程中所受风力与杆处于水平方向时受到的风力大小相同.则球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答案】k2G.【解析】当杆水平放置时的压力等于重力,摩擦力为:f水平=kG;由于小球匀速滑动,所以风力大小等于摩擦力,即风力为kG;当杆竖直放置时,风力大小不变,仍为kG,所以此时压力为kG,根据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可知此时摩擦力为f竖直=k×kG=k2G.2、如图所示,甲、乙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分别与物块的上下表面相连接,乙弹簧的下端与地面连接。
起初甲弹簧处于自由长度,乙弹簧的压缩长度为△L.现用手将甲弹簧缓慢上提,使乙弹簧承受物重的32,乙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那么,甲弹簧的A端应向上提起的距离为 .【答案】L∆32【解析】(1)乙弹簧,一开始,重物压在乙上,乙形变△L,当压力为重物G的32时,根据胡克定律得:LLGG∆∆='32,所以△L′=32△L,乙弹簧相对于原来的位置上升了△h乙=△L−△L′=31△L.(2)对于甲弹簧,开始甲弹簧拉力为零,由于乙弹簧原来受压力为G ,后来受压力为32G ,则甲弹簧的拉力为31G , 所以甲弹簧上端升高了△h 甲=31△L . (3)甲弹簧的A 端应向上提起的距离为△h =△h 甲+△h 乙=31△L +31△L =32△L . 3、如图运动传感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发射器内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发射装置,接收器内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接收装置。
其测量的原理是:固定在小车上的发射器向接收器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信号和一个超声波信号,接收器在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开始计时,在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时停止计时,计算机根据两者到达的时间差△t 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计算出发射信号时小车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2020-2021中考物理复习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专项易错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关系问题1.如图,三个相同的物体叠放在一起,当B受到5N的水平拉力时,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A.B和C之间的摩擦力0NB.A和B之间的摩擦力为0NC.B物体所受的合力为5N,方向水平向右D.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5N,方向水平向右【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对AB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B所受的合力为零,AB受到5N 的水平向右拉力,所以受到C对AB向左的摩擦力5N,即B和C之间的摩擦力5N,故A 不符合题意;B.因为A向右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可知A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符合题意;C.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B所受的合力为零,故C不符合题意;D.对整体分析,三个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受力平衡,整体受到5N的水平向右拉力,所以受到地面对整体水平向左的摩擦力5N,即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5N,方向水平向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每年都有一大批丹顶鹤从北方迁徙到我市滩涂越冬,如图所示,一只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滑翔,此过程中,空气对它作用力的方向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与运动方向相同D.与运动方向相反【答案】A【解析】【详解】丹顶鹤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滑翔,处于平衡状态,则丹顶鹤的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故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故选A。
3.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甲、乙丙三块石头均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C.甲、乙、丙三块石头所受合力不为零D.乙石头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和乙石头对甲石头的支持力,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B.乙石头处于平衡状态,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F G G甲乙支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F G甲压所以丙石头对乙石头的支持力和甲石头对乙石头的压力的大小不相等,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甲、乙、丙三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所受合力为零,故C错误;C符合题意;D.乙石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丙石块对乙的支持力、甲石块对乙的压力三个力的作用,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2020届中考科学(杭州版)复习全效高分卷(十三):主题2 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1-5单元)

全效高分卷(十三)主题2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第一单元~第五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
关于冬奥会的部分比赛项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D)A.被推出的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时受力平衡B.短道速滑运动员匀速过弯道时运动状态不变C.滑雪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D.冰球运动员向后蹬冰面就会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
图中分别给出了A、B 的受力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图1A.F2与G A、F1两个力的合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F1与F3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G A与F2是一对平衡力D.F2与F1是一对平衡力3.踢出去的足球继续在草地上向右滚动,最后慢慢停下。
若用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f表示球受到的摩擦力。
足球在离开脚后向右滚动的过程中,水平方向受力正确的是(D)4.如图,玻璃水箱中有一个气泡和一块石头,本来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在用水平向右的外力猛推水箱,则水箱加速时,气泡和石头相对于水箱(C)图2A.气泡和石头都向左运动B.气泡和石头都向右运动C.气泡向右运动,石头向左运动D.气泡向左运动,石头向右运动5.如图甲所示为一个挂在墙上的弹性小球被拉开一个角度放手瞬间的情形,图乙是小球逆时针转动到刚刚碰到墙壁瞬间的情形,请对小球进行分析(C)图3A.甲图中小球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小球处于平衡状态B.乙图中小球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和墙对球的弹力,小球处于不平衡状态C.乙图中小球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小球处于不平衡状态D.乙图中小球受到重力,绳子拉力,小球处于平衡状态6.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选质量为10g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
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重物,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
为探究这两个力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则所挂重物质量合适的是(C)图4A.5g B.10g C.200g D.任意质量均可7.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中盛有某种液体,容器底面积为80cm2,用细线拴着体积为100cm3的金属球沉入容器底,这时液体深度为10cm,它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1.9N,如图所示。
2021-2023年浙江省各市(杭州温州台州等)中考科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2运动和力含详解

专题2运动和力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2•杭州)小金和小杭并排坐在等待发车的和谐号列车上。
此时,边上有一列复兴号列车也在等待发车。
过了一会儿,小金说,我们的车开动了。
而小杭却说,我们的车没有开动,因为站台柱子没有动。
小金判断和谐号列车开动,选取的参照物是()A.小杭B.和谐号列车C.复兴号列车D.站台柱子2.(2022•温州)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后,每隔0.1秒的位置如图所示。
假设小球运动至甲处时,所受所有外力都消失,则推测小球从甲处开始,其运动情况及每隔0.1秒的位置正确的是()A.A B.B C.C D.D3.(2023•温州)利用频闪照相技术,拍摄击出的羽毛球在相同时间间隔的位置如图所示。
则从①→②过程中,羽毛球()A.重力变小,速度变大B.重力变小,速度变小C.重力不变,速度变大D.重力不变,速度变小4.(2021•湖州)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了超过2千克的月球岩石及土壤样本,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质量变大B.月球岩石带回地球后受到的重力不变C.月球土壤带回地球后密度变大D.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相比不含空气5.(2023•杭州)小金用脚将足球踢出,足球在地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后停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踢球时脚也受到球的作用力,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球离脚后能在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球具有惯性C.球运动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是因为球受到阻力的作用D.球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切外力突然消失,球将立即静止6.(2021•杭州)小金在进行百米赛跑时经历了加速、减速等阶段,最终冲过终点线。
以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金加速跑时的惯性比减速跑时大B.小金冲过终点线,停下来时没有惯性C.小金整个跑步过程惯性大小不变D.小金在加速、减速等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7.(2022•温州)跑步是一种健身方式。
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左脚后蹬时,图中箭头表示左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正确的是()A.B.C.D.8.(2021•丽水)我市各县(市)在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容市貌越来越好。
2020浙教版中考科学二轮复习题——运动和力(试题)

浙教版中考科学难点专题精析系列 专题一 运动与力1、风洞实验室中可以产生方向水平、速度大小可调节的风,用来研究处在流动气体中物体的受力情况.将一个套有木球的细直杆放入风洞实验室,球受到的重力为G .球在杆上运动时,球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跟它们之间的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是k .如图甲所示,将杆沿平行风速的方向固定,调节风速的大小,使球恰能沿杆匀速运动.再将杆沿竖直方向固定,如图乙所示,将球从杆的上端由静止释放,保持球下滑过程中所受风力与杆处于水平方向时受到的风力大小相同.则球下滑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2、如图所示,甲、乙两根相同的轻弹簧,分别与物块的上下表面相连接,乙弹簧的下端与地面连接。
起初甲弹簧处于自由长度,乙弹簧的压缩长度为△L .现用手将甲弹簧缓慢上提,使乙弹簧承受物重的32,乙弹簧仍处于压缩状态,那么,甲弹簧的A 端应向上提起的距离为 .3、如图运动传感器由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发射器内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发射装置,接收器内装有红外线和超声波接收装置。
其测量的原理是:固定在小车上的发射器向接收器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信号和一个超声波信号,接收器在接收到红外线信号时开始计时,在接收到超声波信号时停止计时,计算机根据两者到达的时间差△t 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计算出发射信号时小车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
(1)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v =340m /s ,红外线的传播速度v ′=3×108m /s .在某次测量中,小车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为0.9m ,请分别算出超声波和红外线在两者间传播所需的时间t 和t ′.并简要说明计算机在计算小车和接收器之间的距离S 时,可以忽略红外线传播时间的原因。
(2)请写出计算机计算小车和接收器之间距离S 的公式(用字母符号表示).1、车站上并排着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
初中科学中考过关专题-运动和力之二.doc

2月4日初中科学过关专题运动和力之二一、单选题(共2题)1.如图16所示,直径为36cm的半球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碗的端口水平。
一根密度分布均匀、长度为47cm的光滑杆ABC搁置在半球碗上,碗的厚度不计,杆C 平衡时碗内部分AB段与碗外部分BC段的长度之比为()A. 38:9B. 35:12C. 32:15D. 27:202.假设实心球体在空中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正比球体半径与球体速度的乘积。
现有实心木球甲、乙和实心铁球丙从高空由静止下落,如图19所示,三球的半径关系为R^RpR”」,若三球匀速到达地面的速度分别为百、a?和V3,则下列结论有可能正确的是()A. V3>Vi>V2B. v!>v2>v3C・ V!>v3>v2 D. v1=v2=v3二、填空题(共1题)3.如图甲所示,将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金属硬棒的一端通过较链固定在O 点,并能使金属棒绕O点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
现通过一个"拉力一距离传感器"可对硬棒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使硬棒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
已知硬棒的长度是1.2m,"拉力一距离传感器"可自动记录拉力F的大小和拉力作用点到O 点的距离x, 并将记录的结果输送到计算机绘制出F与x的关系图线。
若计算机上显示出的拉力F与距离x倒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可知金属棒所受的重力为—No三、计算题(共5题)4.如图是建造楼房时常用的混凝土泵车,它使用柴油提供动力,能将搅拌好的混凝土抽到高处进行浇灌,该车满载时总重为2.5X105N,为了减少对地面的压强它装有四只支腿,支腿和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2m\该车正常工作时每小时可以将60n?的混凝土输送到10m高的楼上.求:(g=10N/kg, p sa±=4.3xl01 2 3kg/m\1该车满载时静止在水平路面上时对路面的压强;2 该车将60n?的混凝土输送到10m高的楼上,克服混凝土重力所做的功;3 该车将60rr?的混凝土输送到10m高的楼上,消耗柴油2kg,则泵车的效率为多少?5.如图所示,工人站在水平地面,通过滑轮组打捞一块沉没在水池底部的实心金属物体A。
浙江省科学中考第一轮总复习:第16课时 运动和力(二)(考点)

第16课时运动和力(二)一、二力平衡考点1概述二力平衡的概念b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__ __状态或__ __运动状态,就说这两个力是__ __的。
考点2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b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 __、__ __,并且在__ __上,则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考点3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现象c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有关问题时,首先要确定物体是否平衡,且受到两个力,其次再利用二力平衡条件,根据已知的一个力的三要素去推知另一个力的三要素。
考点4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解释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c1.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依据_ __,用已知的力去推断未知力的大小和方向。
也可以根据两个力是平衡力推断出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__ __。
2.当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__ __作用,反之当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__ __。
1.(2015·衢州)考试时,许多同学有一个不良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转圈,笔会经常掉到地面或桌面上发出噪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笔在下落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B.笔停在静止的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C.笔在手指中拨动时才会连续转圈,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说明笔与手指间不存在摩擦力★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一个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弯杆,其下端固定一个小球,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二、牛顿第一定律考点5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a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__ __ 或__ __。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
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受到这个力或那个力的作用,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这一定律。
考点6概述惯性的概念b1.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是否受力、受力的大小均无关。
2020届浙江中考科学总复习:高分作业(易错专项突破)

易错专项突破——科学专题一学科综合[学生用书P108]1.(2018·杭州余杭区一模)以下有关物理量的测量,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 A.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B.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37℃C.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为4sD.教室内一盏日光灯额定功率约为200W【解析】本题考查对不同物理量大小的认知。
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22℃。
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为8s。
教室内一盏日光灯额定功率一般为50W。
2.(2018·杭州江干区三模)如果用如图表示各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表中与图示相符的是(C)图1选项123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B重力势能机械能内能C蛋白质有机物化合物D细胞器官组织【解析】地月系属于太阳系。
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内能与机械能无关。
蛋白质属于有机物,有机物属于化合物。
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
3.(2018·杭州江干区三模)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模式图来理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D)图2A.甲图表示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里被消化酶消化的过程B.若乙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上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则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C.丙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若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经过心脏的途径是Ⅳ→Ⅱ→Ⅰ→ⅢD.丁图显示温室栽培该种蔬菜时,温度控制在25~30℃最有利于提高产量,当温度在5℃以下时该蔬菜光合作用停止【解析】脂肪只能在小肠里在胆汁的帮助下被消化酶消化。
食物链中等级越高,生物的相对数量越少。
静脉注射消炎药,则药物先进入右心房、右心室,经肺循环后再进入左心房、左心室,最后送达病灶处。
从丁图上分析,温度在5℃以下时该蔬菜光合作用还是在进行的。
4.(2018·宁波)甘肃鸣沙山月牙泉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被称为天下沙漠第一泉。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图3A.月牙泉风景区的植被是一个种群B.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鸣沙山昼夜温差较大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月牙泉地形的形成是地球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5.(2018·青岛)下列关于实验或探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C)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时,需要用到载玻片B.进行膝跳反射实验时,叩击的部位是大腿的肌肉C.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纤毛时,需将视野调亮D.在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中,不需要进行重复实验6.(2018·宁波)下列实验或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C)选项实验或活动名称实验用品使用目的A观察和解剖花刀片剖开子房B 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碘液检验淀粉C种子呼吸释放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检验二氧化碳D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解析】检验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力与运动、几种常见的力[学生用书P94]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2.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
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
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B)图1A.减小为原来的1/2B.和原来一样C.增大为原来的2倍D.无法判断【解析】物体静止和匀速下滑,都是平衡状态,所受平衡力为重力和摩擦力,根据平衡力特点可知,摩擦力等于重力,而重力不变,所以两次摩擦力不变。
3.如图所示,当传送带静止不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 点滑到下端B点所需时间为5min;当皮带轮转动,传送带斜向上匀速运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动,沿传送带从上端A点滑到下端B点所需时间为(A)图2A.5minB.大于5minC.小于5minD.无法确定【解析】物体两次受到的都是滑动摩擦力,无论物体与传输带相对速度是多大,只要滑动起来,摩擦力就不变,也就是两次受力相同,运动过程也相同,因此从A点滑到B点仍用5min的时间。
4.“悬空的磁环”实验中,若所用的磁环都一样,中间的塑料管是光滑的。
当甲、乙两个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它们之间的距离为h1,如图所示。
再往乙的正上方套入丙磁环,当丙悬空并静止后,甲、乙之间的距离变为h2,乙、丙之间的距离为h3。
已知磁环间的斥力随它们距离的减小而增大,则h1、h2、h3之间的大小关系满足(B)图3A.h1>h2,h2>h3B.h1>h2,h2<h3C.h1<h2,h2=h3D.h1<h2,h2<h3【解析】设每个磁环的重力为G,则当甲、乙两磁环处于静止状态时,甲、乙之间的力大小为G,此时所对应的距离为h1;当丙磁环套在乙的正上方,甲、乙、丙都处于静止状态时,乙、丙之间力的大小为G,对应的距离为h3,甲、乙之间力的大小为2G,对应的距离为h2,根据磁环间的斥力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的原理可知,h1=h3>h2,即h1>h2,h2<h3。
5.如图甲所示,重为5N的铁块吸附在竖直放置足够长的磁性平板上,在竖直向上拉力F的作用下,铁块沿直线竖直向上运动。
铁块运动过程中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若铁块受到的摩擦力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图4A.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等于5NB.在0~2s内拉力F等于7NC.在0~6s内拉力F等于5ND.在2~6s内拉力F等于7N【解析】题中没有磁性平板对铁块的吸引力的任何提示,无法确定大小。
由图乙可知,在0~2s内,铁块处于加速运动状态,即此时的拉力F大于重力和摩擦力之和。
在0~6s内,先加速后匀速,所以拉力是变化的。
在2~6s铁块在竖直方向上运动时,速度保持不变,因此铁块做匀速直线运动,铁块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下的摩擦力f和竖直向上的拉力F,根据平衡力的特点,f+G=F,所以F=G+f=5N+2N=7N。
6.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P、Q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以不同的放置方式和运动速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图5A.F1=F2=F3=F4B.2F1=2F2=F3=F4C.2F1=F2=2F3=F4D.4F1=2F2=2F3=F4【解析】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个影响因素不变时,摩擦力不变。
图甲、乙、丙、丁在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改变了接触面积的大小,摩擦力不变,而四图中木块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衡力的特点,推力与摩擦力的大小相等。
7.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
如图所示,关于粉笔刷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图6A.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D.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解析】粉笔刷所受磁力沿水平方向,而粉笔刷所受重力沿竖直方向,不是一对平衡力。
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二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因此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由于重力的作用,粉笔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而重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因此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8.如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5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两个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0__N,木块A所受的摩擦力为__15__N;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15__N。
图7【解析】在15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A、B都受平衡力,在水平方向B不受拉力,因此摩擦力为0;A受15N的拉力,因此摩擦力也为15N。
若将A、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也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则推力仍为15N。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每个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D)图8A.(M+m)gB.(M+2m)gC.Mg+fD.Mg+2f【解析】小环受到大环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环受到两个小环的摩擦力大小各为f,方向向下;以大环为研究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大环受到向上的力是绳子对它的拉力F,受到向下的力有:大环的重力G、两个小环的摩擦力2f,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力的大小相等的特点,得到F=G+2f=Mg+2f。
10.小敏利用“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的性质,设计了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电源、电流表、定值电阻和压敏电阻由导线连接成一个串联电路,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可活动的绝缘球,压敏电阻不受力时,电流表示数为I0,小车运动状态变化会引起电流表示数变化。
如图乙所示是某次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时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下列有关该次小车运动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C)图9A.0~t1时间内,小车速度变大B.t1~t2时间内,小车速度不变C.t2~t3时间内,小车速度变大D.t3~t4时间内,小车速度变小【解析】0~t1时间内,电流为I0不变,压敏电阻的阻值不变,此时不受压力,小车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t1~t2时间内,电流增大,压敏电阻的阻值减小,所以压力增大,小车做加速运动。
t2~t3时间内,电流不变,且保持在一个较大的数值,压敏电阻的阻值不变,所以压力较大,小车仍做加速运动。
t3~t4时间内,电流减小,压敏电阻的阻值增大,所以压力减小,但小车仍做加速运动,只是加速较慢。
11.如图甲所示,小明顺着竖直的杆匀速下滑。
图10(1)在图乙中代表小明的圆点A处画出其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
(2)小明沿杆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f杆,再沿绳匀速下滑受到的摩擦力为f绳,f绳__=__f杆(选填“>”“=”或“<”)。
(3)若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__竖直向上__。
【答案】(1)如答图所示。
第11(1)题答图【解析】(1)小明在沿杆匀速下滑时,竖直方向上只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2)注意题目中“匀速下滑”是解题的关键点,说明二力平衡,大小均等于重力G。
因此f绳=f杆。
(3)小明沿杆匀速向上爬,他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此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是竖直向下,因此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上。
12.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选用的器材有:正方体木块、读数准确的弹簧测力计、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棉布、毛巾等。
图11(1)采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发现很难保持弹簧测力计示数的稳定,很难读数。
其原因是__不易保持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__。
(2)为解决上述问题,某同学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乙所示。
请说明利用该装置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的方法:__当拉动长木板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__。
(3)用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原因是__无论长木板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容易读数__。
13.“水会增大物体间的摩擦力吗?”多数人的答案是:不会。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常识:油漆过的地板上有水时,人很容易滑倒。
但也有相反的事例,例如爬过树的人都知道:手上出汗时,会感觉到手与树之间的摩擦力变大了。
水到底可以增大还是减小物体间的摩擦呢?比较上述事例发现,油漆过的木板表面不吸水,树木(可看作未油漆过的木板)表面吸水,所以探究水对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应分为两种情况:猜想一:在不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时的摩擦力小。
猜想二:在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时的摩擦力可能比无水时的摩擦力大。
为了验证上述两个猜想,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将所需实验器材补充完整。
器材:油漆过的木板、未油漆过的木板、带有挂钩的木块、盛水的烧杯及__弹簧测力计__。
(2)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答案】(2)14.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本身重力不计)串联在一起,将其一端固定,另一端挂5N的重物时,两弹簧伸长5cm,如果再在两条弹簧的连接处串联一个5N的重物,两弹簧的共同伸长量是__7.5__cm。
【解析】将两弹簧串联起来,在不考虑下面弹簧重量的情况下,两个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是不变的,串联在一起,将其一端固定,另一端挂5N的重物时,两弹簧伸长5cm,每根均伸长2.5cm;在两条弹簧的连接处串联一个5N的重物,上面的弹簧受到的拉力增加,变为原来的一倍,所以伸长量为2.5cm+2.5cm=5cm;下面弹簧所受拉力不变,还是5N,伸长不变,为2.5cm;所以弹簧共同伸长量应是两弹簧伸长量,即5cm+2.5cm=7.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