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
2025年浙江省中考科学一轮复习课件:第11讲遗传和进化

2025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中考模拟
第11讲 遗传和进化
3. (2023•西湖区模拟)遗传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单个的基因竟然会“跳舞”,即从染色体的一个 位置跳至另一个位置,甚至从一条染色体跳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然后可能就在那里“安家”了。这
种能跳动的基因被称为“转座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上起遗传效应的一些片段;
(3)基因的作用: 控制生物的性状 。如:人的肤色、茎的高矮等。
(4)遗传实质就是亲代通过 DNA 的复制,将自己具有的 遗传物质 传
递给了子代。
(基因)
(5)基因有 显性 和 隐性 之分,当有显性和隐性基因同时存在时,
只有 显性 基因所控制的性状能表现出来。
2025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内容:无机物→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大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 → 原始生命 。
2025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知识梳理
第11讲 遗传和进化
3、生物的进化: (1)生物进化的最有力、直接的证据: 化石 ;
(2)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是由 水生 到 陆生 、由简单 到 复杂 ,由
低等 到 高等 。
(3)植物的进化顺序: 藻类植物→ 苔藓 植物→ 蕨类 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裸
2025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第11讲 遗传和进化
2025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生命科学
第11讲 遗传和进化
2025浙江中考科学一轮复习
思维导航
第11讲 遗传和进化
遗传物质 :染色体、DNA、基因
遗传 遗传的规律 :亲代按一定规律将基因传递给子代
遗
遗传的应用 :育种、优生
传
变异:亲代与子代、子代各个体间的差异
2024浙江中考科学生物考纲知识点

2024浙江中考科学生物考纲知识点2024年浙江中考科学生物考纲知识点主要包括五个模块,分别是生活与环境、生物的构造与功能、细胞和遗传、变异与进化、人体健康与生活安全。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解析:一、生活与环境1.知识点:(1)细胞的存在是生命的基础。
(2)生物在适应环境中发生进化。
(3)地球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地球生态系统。
(4)地球上的物质循环是一种自然规律。
2.解析:(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命现象和生物特征至关重要。
(2)生物会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进化,以适应环境的要求,从而增加生存机会。
(3)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等组成部分。
了解地球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不同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
(4)地球上的物质循环是指地球上各种物质的循环过程,包括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了解物质循环对于保持生物的正常生活和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二、生物的构造与功能1.知识点:(1)植物器官特点及功能。
(2)动物器官特点及功能。
(3)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方式。
2.解析:(1)植物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等,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如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负责植物的支撑和传输养分,叶进行光合作用等。
(2)动物器官包括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如呼吸系统负责气体的交换,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循环系统负责血液的循环和输送等。
(3)物质运输和信息传递有多种方式,如植物通过维管束进行水分和养分的运输,通过激素进行信息传递,动物通过血液进行养分和氧气的运输,通过神经系统进行信息的传递等。
三、细胞和遗传1.知识点:(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基因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3)基因的表现形式。
2.解析:(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每个结构都有特定的功能,如细胞膜包裹和保护细胞,细胞核控制细胞的活动等。
浙江九年级中考科学知识点

浙江九年级中考科学知识点科学是我们理解自然规律、探索世界奥秘的重要工具。
在中考中,科学作为一门必考科目,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
本文将一一介绍浙江九年级中考科学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考试。
一、物理学知识点1. 声光热的传播与性质- 声音的传播:介质中的分子振动形成纵波,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 光的传播:光是一种横波,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为光速。
- 热的传播:热通过传导、对流、辐射等方式传播。
2. 能量的转换与守恒- 动能与势能的转换:物体在高处具有重力势能,下落时转化为动能。
- 热能与机械能的转换:热能可以驱动发电机,转化为机械能。
-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自行消失或产生,只能互相转换,总能量守恒。
3. 电流与电路- 电流的流动:电流是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移动,由电源提供电势差驱动。
- 电阻与电路:电阻决定了电流的大小,串联电阻求和,并联电阻求倒数之和。
4. 光学现象- 光的反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光的折射:光从一介质进入另一介质时,会发生折射,折射角由折射率决定。
- 光的色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产生色散现象。
二、化学知识点1. 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反应。
- 化学反应类型: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盐析反应等。
2. 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核心为质子和中子,电子环绕核心。
- 元素与化合物:由同种原子构成的物质称为元素,由不同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的物质称为化合物。
3. 化学键与离子- 化学键:原子通过化学键相连接,包括共价键和离子键两种。
- 离子:由带电离子组成的物质,包括阳离子和阴离子。
4. 酸碱与盐的性质- 酸的性质:有酸味、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等。
- 碱的性质:有碱味、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能与油脂发生皂化反应等。
- 盐的性质:嗅无味、可溶于水、能导电等。
杭州中考科学必考知识点归纳

杭州中考科学必考知识点归纳杭州中考科学考试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知识点,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归纳总结:物理部分1. 力学基础:包括力的概念、重力、摩擦力、浮力等,以及力的合成与分解。
2. 运动学:涉及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等概念。
3. 牛顿运动定律: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与加速度的关系)、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
4. 功和能:包括功的概念、能量守恒定律、势能、动能等。
5. 简单机械:杠杆原理、滑轮系统、斜面等。
6. 流体力学:液体压强、帕斯卡定律、伯努利定律等。
7. 热学:温度、热量、热传递方式、热机效率等。
8. 电学基础:电荷、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等。
9. 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的简化和计算。
10. 电磁学:磁场、电磁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原理。
化学部分1. 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等。
2.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平衡。
3. 化学计量:摩尔概念、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等。
4. 溶液:溶液的类型、溶解度、溶液的浓度等。
5. 酸、碱、盐:酸碱中和反应、盐类水解、pH值等。
6. 金属与非金属:金属活动性系列、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的化学性质。
7. 有机化学基础:烃、醇、酸、酯等基本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生物部分1. 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细胞分裂、细胞代谢等。
2. 遗传与进化:DNA、基因、遗传规律、自然选择与进化。
3. 植物学:植物的结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的分类。
4. 动物学:动物的结构、生理功能、动物的分类。
5.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6. 人体生理:人体系统、血液循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7. 健康与疾病:生活方式与健康、传染病、非传染性疾病等。
实验技能1. 实验操作: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使用显微镜、天平、滴管等。
2. 数据记录与分析:实验数据的记录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技巧。
浙江省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

科学复习考点与知识归纳一、考试要点二、精析物理部分知识梳理第一册第一章1、质量与密度公式:ρ→单位:1克/厘米3 = 103千克/米3应用:求质量、体积及密度(物质鉴别)注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2、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第二册第一章声波波的存在电磁波光波波的作用:传播信息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会发生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路线是可逆的。
速度: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数值为3×108米/秒。
漫反射凸透镜 凹透镜5、眼睛——视力的矫正第二册第二章1、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
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a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b )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4)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2、速度与平均速度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 = s / t单位:米/秒(主单位),千米/小时(常用单位)(2)平均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3、力)。
大小方向作用点4、力的测量、力的图示(1)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测力计是弹簧秤。
弹簧秤使用时应注意:(1)零点的确定。
(2)量程的选择。
(3)最小刻度值的判断。
(4)让弹簧自由伸缩。
(5)视线与刻度相垂直。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浙教版中考科学知识点总复习提纲(自己搜集,汇编,排版)

浙教版中考科学知识点总复习提纲(自己搜集,汇编,排版)浙教版科学七上第一章科学导论一、科学在我们身边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改变世界,但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
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积极和消极的影响,从而认识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二、实验和观察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是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为了进行实验,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程序。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秒表:用于测量时间,主要用于测量时间间隔。
平衡和重量:用于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物质和微观世界的变化,如细胞。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固体药物的搅拌、引流和转移。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
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类感官的局限性,对感官的观察——直接观察无法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为了正确观察并做出准确判断,我们可以扩大观察范围,借助工具测量数据。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
浙教版科学中考知识点复习大纲

浙教版科学中考知识点复习大纲一、生物基础知识1.生物的特征和分类-生物的共同特征-生物的分类和分类方法2.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组织、器官和器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常见的组织和器官系统3.生物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分解和合成反应-感受和反应4.生物体的调节和控制-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调节和控制机制5.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的基本规律-变异的原因和意义二、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生物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特点和区别2.动植物的繁殖-植物的无性繁殖方式和特点-动物的生殖方式和特点3.人类的生殖-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人类的生殖方式和特点4.生物的发育过程-卵子的发育-胚胎的发育三、生物与环境1.生物与光的关系-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意义2.生物与土壤的关系-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中的生物3.生物与空气的关系-呼吸作用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意义4.生物与水的关系-水的重要性-水中的生物四、生物与健康1.生物与营养-营养物质和吸收-均衡饮食和健康2.生物与疾病-疾病的传播途径-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3.生物与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危害-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五、生物技术与生物工程1.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生物工程的发展和应用2.基因工程-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基因工程的原理和应用3.细胞工程-细胞分裂与组织移植-细胞工程的应用以上是浙教版科学中考生物部分复习知识点的大纲,建议根据这个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可以结合教材和相关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深入学习。
同时,也要多做一些相关的习题和模拟试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祝你考试顺利!。
浙江省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

浙江省科学中考复习知识点归纳一、物质的组成与性质1. 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种类原子组成的,不能分解为其他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类元素化合而成的,具有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小分子与大分子小分子是由少量原子组成的,分子量相对较小;大分子是由巨量原子组成的,分子量相对较大。
3. 物质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等。
二、运动与力1. 运动的描述描述运动的基本要素包括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2. 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3. 万有引力与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根据万有引力定律,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大小和距离的平方成正比。
三、能量与能量转化1. 动能与势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状而具有的能量。
2. 能量转化能量可以在物体之间转化,如机械能转化、热能转化、光能转化等。
四、物质与能量的转化1. 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2. 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
3. 物质的汽化与凝华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凝华是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
五、声音与光线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能够通过介质传播,如空气、固体和液体。
2. 光的传播与反射光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同时也会在介质表面上发生反射。
3. 光的折射与色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同时也会出现颜色的变化。
六、静电与电流1. 静电的产生静电是由于物体带有过多或过少的电荷而产生的。
2. 静电的带电现象静电可以产生吸引和排斥力,并具有电荷守恒和电中性原理。
3. 电流的产生与电路电流是电荷运动产生的,电路是电流在闭合回路中流动的路径。
七、磁场与电磁感应1. 磁场的产生与磁力线磁场由磁体产生,可以用磁力线表示。
2. 磁铁的性质磁铁具有两极性,可以吸引或排斥其他磁铁或磁性物质。
3. 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感应是由磁场变化引起的感应电动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复习考点与知识归纳一、考试要点m =ρvv =m ρ 二、精析 物理部分知识梳理第一册第一章1、质量与密度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公式:ρ= → 单位:1克/厘米3 = 103千克/米3 应用:求质量、体积及密度(物质鉴别)注意: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的大小无关。
2、密度相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第二册第一章声波波的存在 电磁波光波波的作用:传播信息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会发生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路线是可逆的。
速度: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数值为3×108米/秒。
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 漫反射密度mv 1、波2、光的传播种类3、光的反射项目 不同点相同点镜面反射 反射面 光线特点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整光面如果入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射粗糙不平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折射现象特点:凸透镜 凹透镜5、眼睛——视力的矫正类型 特点矫法 近视眼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前 戴凹透镜 远视眼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后戴凸透镜第二册第二章1、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
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 (a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
(b )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4)运动的分类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2、速度与平均速度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 = s / t单位:米/秒(主单位),千米/小时(常用单位)(2)平均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历的时间(1)速度透镜4、光的折射名称 形状 性质特点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起会聚作用,有实焦点 能成实像和虚像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有虚焦点只能成虚像空气→水(其它)∠入>∠折 水(其它)→空气∠入<∠折之比。
3、力)。
大小方向作用点4、力的测量、力的图示(1)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实验室常用测力计是弹簧秤。
弹簧秤使用时应注意:(1)零点的确定。
(2)量程的选择。
(3)最小刻度值的判断。
(4)让弹簧自由伸缩。
(5)视线与刻度相垂直。
(2)力的图示: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三要素。
注意:(1)明确受力物体。
(2)选择合适标度。
(3)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力只画一个作用点,只确定一个标度。
5、常见的力定义: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作用点:重心。
外形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1)重力 方向:竖直向下。
大小:重力与质量成正比,G = mg ,g = 9.8牛/千克。
表示质量是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静摩擦力动摩擦力(1)改变物体间的压力。
(2)改变物体表面粗糙程度。
(3)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相互转变。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可成为物体运动的动力。
6、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指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a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b )大小相等;(c )方向相反;(d )同一直线。
(或者说合力为零)(3)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速度大小运动方向注意:只要有一个方向改变,运动状态就发生改变。
7、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地,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即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
(2)惯性:物体总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大小与物体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惯性大小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第三册第一章1、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公式:p = F / S单位:1牛/米2 = 1帕斯卡(简称帕)2、液体压强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在同一深度液体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浮力F 浮 =G 空-G 液——称量法(G 空、G 液分别为物体用弹簧秤称得空中和液体中的力)F 浮 = F 上-F 下——压力差法(F 上、F 下为液体中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 F 浮 =ρ液·g ·V 排——阿基米德定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物体全部浸没——悬浮 V 物 = V 排 物体部分浸没——漂浮 V 物>V 排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气体或(液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第五册第三章第1-5节1、简单机械定义: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动力F 1:使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 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五要素 支点:固定不动的点阻力F 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阻力臂L 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平衡条件:F 1·L 1 = F 2·L 2 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转动省力杠杆 L 1>L2种类 等臂杠杆 L 1=L 2费用杠杆 L 1<L 2注意:动力臂、阻力臂的画法:定支点,作二线(画出力的作用线)画力臂。
(2)滑轮种类结构 实质特点注意点定滑轮等臂杠杆 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改变力的大小 F = G S = h动滑轮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能改变力的大小,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F = 1/2G S = 2h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大小,又能改变力的方向F = 1/nG S= nh(n 为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条数)注意:滑轮组绕线法则:奇动偶定(与动滑轮相连后的绳子条数n 为奇数时,绳子起点在定滑轮上,n 为偶时起点在动滑轮上),先后外(从里面的小滑轮逐步向外绕线,不得重复与交叉)。
2、功和功率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定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1)杠杆(1)功做功的二个必要因素公式:W = F ·S 注意:F ·S 应具备同时性的同体性 单位:1牛顿·米 = 1 焦耳定义: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 意义:描述物体做功快慢公式: ( = F ·V )单位:1焦耳/秒 = 1 瓦 1千瓦 = 1000瓦 (1马力 = 735瓦)3注:①外力撤消后,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
第三册第四章1、电路电源——提供电能 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控制电路 导线——输送电能 通路开路 短路 电路图实物图串联 并联(2)串、并联电路的比较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用电器连接方法 逐个顺次地连接并列地连接用电器间的 相互关系 用电器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损坏,其他用电器均不工作所有用电器不关联,即任何一个用电器可单独工作电流路径 只有一条有两条或两条以上 开关在电路 中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与开关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支路中的开关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的通断图例2、电流、电压和电阻电流电压电阻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压使电路中形成了电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符号 IUR国际单位安培(A ) 伏特(V ) 欧姆(Ω) 单位换算1安= 103毫安 1毫安 = 103微安1千伏 = 103伏 1伏 = 103毫伏 1毫伏 = 103微伏1兆欧 = 103千欧 1千欧 = 103欧大小电流大小用1秒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多少来衡量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1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伏,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伏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大小决定于导休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测量仪器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和电压表连接方式电 路项 目量项目3、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1)符号不同点共同点电流表○A 必须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不允许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①连接电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②被测电流(或电压)淡能超过电流以表(或电压表)的量程③读数方法:先确认量程,再确认刻度盘上的每个大格和小格所表示的数值,最后从指针的位置读出被测电路的电流值(电压值)电压表○V须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可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原理:通过改变连入电组线的长度改变电阻结构图符号接线连接:上下各一,下柱连入阻值判断:向移减少,离移增大4、电学规律(1)电荷间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2)磁极间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3)欧姆定律:I =(4)串并联电路特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关系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I = I1 = I2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I = I1+I2电压关系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U = U1+U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U = U1 = U2电阻关系串联电路的总电阴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项目仪器使用(2)滑动变阻器UR电路项目第五册第三章第6-8节1、电功、电功率(1)(3)焦耳定律:Q = I 2·R ·t第四册第四章1、磁现象主要概念磁性、磁体、磁极、磁化、磁场、磁感线、地磁场 2、磁场概念直导线 通电螺线管3说明: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刚转过平衡位置时,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线圈继续转动。
火线:与地面之间电压为220V零线:与地面之间电压为0V 作用:接通和切断电源 安装:静触头在上,不可倒装作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断电源保险丝选择方法:使它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电路中的最大正常工作电流。
插座灯泡安全电压:一般情况下不高于36V 触电原因:电流通过人体达到一定量家庭电路触电:人体直接或间接与火线接触造成跨步电压触电 高压电弧触电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第一册第四章第1-3节、第五册第三章第9节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热能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热能化学能:能够通过化学变化而释放的能定义:能够通过原子核反应而释放的能重核裂变(链式反应) 轻核聚变(热核反应)光能 电能 能机械能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定义:物体部大量做热运动的粒子具有的能 大小决定因素——物体的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对外做功——能减少外做功——能增加发生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 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定义: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单位:焦/千克5、物态变化(1)物质的状态及转化高压触电5、安全用电触电类型1、能的形式势能机械能核能释取方式2、基本规律3、内能改变方法做功热传递4、燃料的热值化学部分知识疏理第三册第一章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及其特征(1)联系: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