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中的例外性专题训练
高中生物高考大题专项练2 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

高考大题专项练2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1.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改变,该基因的模板链局部碱基序列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苯丙酮尿症是由相应基因的碱基对发生了而引起的一种遗传病。
(2)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编码谷氨酰胺的密码子为。
(3)苯丙氨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供应不足也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若某婴儿已确诊为苯丙酮尿症患者,你认为有效的食疗措施是。
(4)下图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4的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
①Ⅲ4的基因型是;Ⅱ1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②若Ⅲ5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填“父亲”或“母亲”)。
③若Ⅲ1与一正常男人婚配,他们最好生(填“男孩”或“女孩”);在父亲的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
2.已知黑腹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偶然出现的XXY个体为雌性可育。
黑腹果蝇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
现有2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残翅白眼♀甲长翅红眼♂乙实验①P aaX B X B×AAX b Y↓F1长翅红眼♀长翅红眼♂个体数 920 927实验②P aaX B Y×AAX b X b↓F1长翅红眼♀长翅白眼♂长翅白眼♀个体数930926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实验①与实验②的主要目的是验证。
(2)理论上预期实验①的F2基因型共有种,其中雌性个体中表现上图甲性状的概率为,雄性个体中表现上图乙性状的概率为。
(3)实验②F1中出现了1只例外的白眼雌果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遗传中的例外共18页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遗传中的例外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八年生物“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与“人的性别遗传”练习卷(带解析)两篇

八年生物“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与“人的性别遗传”练习卷(带解析)两篇一,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知识点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1.(2017?昆明质检)如图是豌豆的遗传图解。
根据图解可以推测,高茎、矮茎分别是()A.显性性状、隐性性状B.隐性性状、显性性状C.隐性性状、隐性性状D.显性性状、显性性状【解析】选A。
由题图可知,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出现了矮茎豌豆,说明两株亲代豌豆中都有一个隐性基因,被显性基因掩盖,在当代没有机会表达,通过遗传在后代中表现出了隐性性状,即矮茎。
【变式训练】下列符合孟德尔对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解释的是(①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②豌豆表现矮茎性状的基因组成是dd,而表现高茎性状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③基因组成是Dd的,d控制的性状表现时受D影响,但向后代传递时不受D影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解析】选D。
孟德尔杂交实验的合理解释是,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有Dd或DD,隐性性状的基因组成是dd,虽然基因组成是Dd,d控制的性状表现受D影响,但d会传递给后代。
2.(2017?宿迁质检)下图为一对豚鼠产生后代的遗传结果,若父方、母方都是纯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豚鼠的黑色是显性性状B.豚鼠的棕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C.子代黑鼠,有的是纯种,有的是杂种D.虽然子代都是黑鼠,但它们都有棕色基因【解析】选C。
分析图示可知,黑鼠与棕鼠的后代都是黑鼠,说明豚鼠的黑色是显性性状,豚鼠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鼠个体中,一定含有隐性的棕色基因,所以,后代全部是杂种。
3.下列关于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B.出现频率高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出现频率低的性状是隐性性状C.相对性状存在显性和隐性之分D.隐性性状只有在子二代中才能表现出来【解析】选C。
遗传解题中的特例

比例是: 1/8 。
2021/8/2
5
跟踪练习2:用南瓜中结球形果实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结果如
下图:
P: 球形果实 ×球形果实
F1:
扁形果实
F2: 扁形果实 球形果实 长形果实
9 :6 : 1
根据这一结果,可以认为南瓜果形是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
请分析:
(1)纯种球形南瓜的亲本基因型是 AAbb 和 aaBB (基因用A
只有A和B同时存在时才是红花,已知两白花品种甲、乙杂交,F1
都是红花,F1自交所得F2代红花与白花的比例是9:7。试分析回
答: (1)根据题意推断出两亲本白花的基因型: AAbb、aaBB 。 (2)从F2代的性状分离比可知A和a;B和b位于 两 对同源染
色体。 (3)F2代中红花的基因型有 4 种。纯种白花的基因型
有 3 种。 (4)从F1代开始要得到能稳定遗传的红花品种应连续自
交 两 代。
2021/8/2
4
二、显性基因的积加作用导致的变式比 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则能表现相 似的性状,无显性基因时表达出又一种性状来。常见的变式比有 9:6:1等形式。
例2:某植物的花色有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控制,现有纯合蓝
例4.蚕的黄色茧(Y)对白色茧(y)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 因(I)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现用杂合白茧(YyIi)相互交配,后代中的白色茧与黄色茧的分离 比为 ( B )
C 9种 9:3:3:1
D 9种 1:4:6:4:1
2021/8/2
11
四、抑制基因引起的变式比
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对一对性状发生作用, 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基因的效应掩盖了另一对等位基因中 显性基因效应;
遗传中的例外专题 学生

遗传学中的“例外”专题在遗传中,有着典型的规律,如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等,自交、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都有着典型的分离比,这些都是遗传典型性的体现,但在各种内在与外在因素的作用下,这些典型的分离比就会改变而出现“例外”。
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遗传学中某些“例外”现象,如:不完全显性、“显(隐)性致死”、“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表型模拟”、“性染色体的同源区和非同源区”等等,常常作为能力考查的命题材料。
一、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一对基因,仍遵循分离定律)1.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
2. 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同时表现出双亲的性状。
3.显(隐)性致死:常表现为一对基因的显性纯合致死或隐性纯合致死。
例题1(2004全国Ⅱ)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
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黑色鼠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例题2(09四川理综).大豆是两性花植物。
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大豆子叶颜色(BB 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②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50道遗传题

高中生物50道遗传学相关题目题目:何为基因?解答:基因是生物体中携带遗传信息的单位,是决定个体遗传特征的DNA片段。
题目:解释孟德尔的遗传法则。
解答:孟德尔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说明基因在遗传中的传递和组合规律。
题目: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解答:显性基因在表型中表现出来,而隐性基因只有在两个基因都是隐性的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题目:解释XY性别决定系统。
解答:XY性别决定系统是指由男性携带XY染色体,女性携带XX染色体。
精子携带X或Y染色体,卵子只能携带X染色体。
所以,受精卵中XY决定男性,XX决定女性。
题目:什么是等位基因?解答:等位基因是指在同一基因座上,有两个或多个基因可以控制相同性状,但它们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题目:解释杂交和纯合的概念。
解答:杂交是指两个不同的纯合个体繁殖出的后代,纯合是指个体两个相同等位基因。
题目:什么是遗传变异?解答:遗传变异是指基因或染色体水平上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差异。
题目:什么是基因突变?解答: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的突然变化,可能导致蛋白质合成中的错误。
题目:解释复等位基因。
解答:复等位基因是指在同一基因座上,有多个等位基因,它们可以分别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题目:什么是连锁遗传?解答:连锁遗传是指两个或多个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它们因为共同的染色体而倾向于一同遗传给下一代。
题目:解释基因重组。
解答: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从而产生新的基因型。
题目:什么是表观遗传?解答: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题目:解释同源染色体和异源染色体。
解答:同源染色体是指来自同一物种的两个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相似;异源染色体是指来自不同物种的两个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不同。
题目:什么是染色体变异?解答: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量发生改变而引起的遗传变化。
题目:解释单倍体和多倍体。
遗传专题复习 题型分析

遗传变异专题(最全面的遗传题型分析)一、例外情况分析1、多因一效:(基因互作——不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影响性状的表现。
)例、(2008广东卷·33)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F2的性别为,分离比为。
(2)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答案:(1)BbTt,雌雄同株异花。
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9:3:4。
(2)bbTT, bbtt(3)bbTt,bbtt2、致死等条件遗传:例1、已知某哺乳动物棒状尾对(A)对正常尾(a)为显性;黄色毛(Y)对白色毛(y)为显性,但是雌性个体无论基因型如何,均表现为白色毛。
二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如果一只表现型为黄色棒状尾和一只白色棒状尾的亲本杂交,表现型为雄性3/8黄色棒状、1/8黄色正常、3/8白色棒状、1/8白色正常;雌性3/4白色棒状、1/4白色正常。
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yy×♂AaYy (标明亲本的雌雄)。
例2、果蝇的眼形有棒眼与圆眼之分,受基因D、d控制;翅形有长翅与残翅之分,受基因V、v控制。
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蝇进行杂交试验,发现其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随后又用这对果蝇进行多次试验,结果都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问题:(1)果蝇的眼形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眼形和翅形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
(2)图中F代的圆眼残翅雌蝇中纯合子所占比值为。
(3)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原因是基因型为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成活。
若要获得更明确的结论,请你设计最简便的探究实验。
①用(双亲)进行杂交试验。
②结果与结论:。
(1)圆眼眼形(2)1/2 (3)VVX D X D或VVX D X d①纯合的圆眼长翅雄蝇与纯合的棒眼长翅雌蝇VVX D Y或VVX d X d②若子代中有雌蝇,则基因型为VVX D X D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成活;若子代中无雌蝇,则基因型为VVX D X d 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成活3、基因型不确定,而交配方式确定:例、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练习:基因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遗传特例分析练习一、选择题1.若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就称为复等位基因。
例如,人类ABO血型系统有A型、B型、AB型、O型,由I A、I B、i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基因I A和I B对基因i是完全显性,I A和I B 是共显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I A I B基因型表现为AB型血,I A I A和I A i都表现为A型血B.一个正常人体内细胞中一般不会同时含有三种复等位基因C.I A、I B、i三个复等位基因在遗传时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A型血的男性和O型血的女性婚配生下的孩子,其血型最多有2种可能2..已知某种老鼠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和a决定,A+(纯合会导致胚胎致死)决定黄色,A决定灰色,a决定黑色,且A+对A显性,A对a显性。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种老鼠的成年个体最多有6种基因型B.基因型均为A+a的一对老鼠产下了3只小鼠,一定是2只黄色,1只黑色C.A+、A和a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一只黄色雌鼠和一只黑色纯合雄鼠杂交,后代可能出现3种表型3.如果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杂交,F1为粉红色,有人认为这符合融合遗传理论,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完全显性遗传的结果。
为探究上述问题,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纯种红牡丹与纯种白牡丹再杂交一次,观察后代的花色B.让F1进行自交,观察后代的花色C.对F1进行测交,观察测交后代的花色D.让F1与纯种红牡丹杂交,观察后代的花色4.某种开紫花的植物有雌株、雄株和两性植株三种性别类型,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基因存在时表现为雌株,不含A基因但含有A+基因时表现为两性植株,只含a基因时表现为雄株。
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考虑突变的情况,该植物群体中雌株的基因型有AA、Aa、AA+B.该植物雌株和两性植株杂交所产生的后代最多有两种性别类型C.该植物中的雌株与雄株杂交,子代两性植株所占比例为1/4D.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两代,理论上F2中雄株所占比例为1/65.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中的例外性专题训练一、选择题1.人工建立一个数量足够大的果蝇实验群体,雌雄个体数量相当且均为杂合子。
已知某隐性基因纯合致死,预测该隐性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应该是(纵坐标表示该隐性基因频率)2.一只突变型雌性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性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 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 1 ,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
这个结果从遗传学 角度作出的合理解释是A .该突变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 .该突变基因为X 染色体隐性基因C .该突变基因使得雌配子致死D .该突变基因使得雄性个体致死3.a 基因纯合会导致某种生物胚胎致死,现已知该生物某自然种群中A 的基因频率接近50%,则该种群中杂 合子大约占A.l %B. l0%C. 50% D .99%4.某种鼠中,毛的黄色基因Y 对灰色基因y 为显性,短尾基因T 对长尾基因t 为显性,且基因Y 或T 在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有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它们所生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A .9:3:3:1B .1:1:1:1C .3:3:1:1D .4:2:2:15.某种群中aa 为致死基因型,如果调查的第一代中AA 和Aa 各占50%,并且此种生物为一年生植物(自花授粉),则该种群的自交第三代中A 基因频率为 ( )A .12/13B .11/14C .5/8D .1/26.①瓢虫的翅色遗传表现为镶嵌显性,即瓢虫鞘翅的底色为黄色,前缘呈黑色,称为黑缘型(S AV S AV ),另一种情况相反,鞘翅的后缘为黑色,称为均色型(S E S E ),两者杂交产下的F 1(S AV S E )代同时具有双亲的特点,即鞘翅前后缘都呈黑色②金鱼的体色为不完全显性,即透明金鱼(TT ) ×? 普通金鱼(tt )→半透明(五花鱼T t )③野马毛色为共显性,即显性纯合子为黑马,隐性纯合子为白马,杂合子为棕马④豌豆的粒形为完全显性,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皆为圆粒,隐性纯合子为皱粒试问以上四种材料,哪些可通过抽样调查法根据表现型比例了解控制性状的基因频率( )A. 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 ④7.雌猫发育过程中,细胞中的X 染色体总有1个从不转录。
已知猫的毛色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
一只黄毛猫与一只黑毛猫交配产生的一只雌猫的毛色是黒黄相间的,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A .这对毛色基因在体细胞中同时表达B .这对毛色基因具有同等的表达机会,但不同时表达C .这对毛色基因是显隐性关系,表达与否取决于环境D .这对毛色基因表现出不完全显性现象8.麦的粒色受不连锁的两对基因1R 和1r 、和2R 和2r 控制。
1R 和2R 决定红色,1r 和2r 决定白色,R 对r 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 的增加而逐渐加深。
将红粒1122()R R R R 与白粒1122()rrr r 杂交得1F ,1F 自交得2F ,则2F 的表现型有A.4种B.5种C.9种D.10种9.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
研究发现,让多对黄鼠交配,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
由此推断正确的是A.鼠的黑色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黄鼠后代出现黑鼠是基因突变所致C.子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黄鼠与黑鼠交配,任一代中黄鼠都约占1/210.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四种配子,其比例为Ab ∶aB ∶AB ∶ab=4∶4∶1∶1,该生物自交后代中,出现双显性纯合子的几率为( )A .1/6B .1/10C .1/100D .1/16011.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多,白人含量最少。
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 和a, B 和b )所控制;显性基因A 和B 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
若一纯种黑人与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和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A.3种,3:1 B .3种,1:2:1C .9种,9:3:3:1D .9种,1:4:6:4:112.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 2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9:7和9:6:1和15:1,那么F 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A .1∶3、1∶2∶1和3∶1B .3∶1、1∶1和1∶3C .1∶2∶1、1∶3和3∶1D .1∶3、1∶2∶1和1∶413.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红色品种杂交,F 1为蓝色,F 1自交,F 2为9蓝∶6紫∶1红。
若将F 2中的紫色植株用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A.2红∶1蓝B.2紫∶1红红∶1紫 D.3紫∶1蓝14.蚕的黄色茧(Y )对白色茧(y )为显性,抑制黄色出现的基因(I )对黄色出现的基因(i )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现用杂合白茧(YyIi )相互交配,后代中的白茧与黄茧的分离比为A. 3:1B. 13:3C. 1:1D. 15:115.人类常色体上β-珠蛋白基因(A′),既有显性突变(A),又有隐性突变(a),突变均可导致地中海贫血。
一对皆患地中海盆血的夫妻生下了一个正常的孩子,这对夫妻可能A.都是纯合子(体)B.都是杂合子(体)C.都不携带显性突变基因D.都携带隐性突变基因二、非选择题1.(7分)雕鸮 (鹰类)的下列性状分别由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A 、a 和B 、b 表示.其中有一对基因(设为A 、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纯合显性致死或纯合隐性致死)。
巳知绿色条纹雕鸮与黄色无纹雕鸮交配,F l 为绿色无纹和黄色无纹,比例为l ︰l 。
当F 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无纹︰黄色无纹︰绿色条纹︰黄色条纹=6︰3︰2︰l 。
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雕鸮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分别为 、 。
(2)写出亲代到F 1代的遗传图解。
(3分)(3)F1的绿色无纹雕鸮彼此交配的F2中致死基因型有,占其F2的比例为。
2.家蚕是二倍体,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其中一对是性染色体,雄蚕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蚕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
请回答以下问题:(1)家蚕的一个染色体组包括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雌蚕产生的卵细胞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雄蚕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条Z染色体。
(2)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A与白色基因a(A对a显性)。
在另一对常染色体上有B、b基因,当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b基因不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
①结黄茧的蚕的基因型是。
②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交配,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
③现有基因型不同的两个结白茧的蚕杂交,产生了足够多的子代;子代中结白茧的与结黄茧的比例是3∶1。
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AaBb,还可能是×;×(正交、反交视作同一种情况)。
(3)家蚕中D、d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d是隐性致死基因(导致相应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Z d的配子有活性)。
是否能选择出相应基因型的雌雄蚕杂交,使后代只有雄性?请根据亲代和子代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牛中,有一复等位系列,其中三个基因为:A Y为黄色,纯合致死(胚胎期死亡);A为本色,a为黑色。
列在前面的基因对列在后面的基因是显性。
这一复等位基因系列位于常染色体上,(1)现有下列杂交组合,A Y a(黄)×A Y A(黄),则理论上它们子代的表现型为_____ (2)一只黄色雄牛与几只黑色雌牛杂交,你能不能在子代中同时得到本色和黑色小牛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定进行很多黄色牛与本色牛的杂交,共有8只小牛。
问在同样条件下(出生率相同),进行同样多黄色牛与黄色牛的杂交,共生几只小牛?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种牧草体内形成氰的途径为:前体物质→产氰糖苷→氰。
基因A控制前体物质生成产氰糖苷,基因B控制产氰糖苷生成氰。
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表现型有氰有产氰糖苷、无氰无产氰苷、无氰基因型A_B_(A和B同时存在)A_bb(A存在,B不存在)aaB_或aabb(A不存在)(1)在有氰牧草(AABB)后代中出现的突变那个体(AAbb)因缺乏相应的酶而表现无氰性状,如果基因b与B的转录产物之间只有一个密码子的碱基序列不同,则翻译至mRNA的该点时发生的变化可能是:编码的氨基酸,或者是。
(2)与氰形成有关的二对基因自由组合。
若两个无氰的亲本杂交,F1均表现为氰,则F1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3)高茎与矮茎分别由基因E、e控制。
亲本甲(AABBEE)和亲本乙(aabbee)杂交,F1均表现为氰、高茎。
假设三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F2中能稳定遗传的无氰、高茎个体占。
(4)以有氰、高茎与无氰、矮茎两个能稳定遗传的牧草为亲本,通过杂交育种,可能无法获得既无氰也无产氰糖苷的高茎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