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三个关键环节核对操作流程

合集下载

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

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

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各科室: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是临床输血管理过程中的重中之重,经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一、临床用血重点科室:手术室、麻醉科、急诊科、普外科(一)、普外科(二)、血液科、产科、骨科、消化科。

二、临床用血的关键环节:1、掌握输血适应症。

经治(值班)医师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拟定病人输血治疗或手术前备血,应当充分告知病人或其授权人,征得同意后提出临床用血申请。

主治医师(及主治以上医师)应当严格审核,并在《临床输血申请单》上签字。

2、标本采集。

临床科室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士采集病人血样时,应当携带《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贴好联号的试管,当面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后于申请单上分签字。

受血者血样与《临床输血申请单》由医护人员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送申请单和血标本者明要在输血科的接收登记本上签字。

禁止所送血标本没有贴联号或送血标本者在输血科室窗口贴联号。

3、管理信息。

输血科应建立好输血管理信息系统,做好血液入库、储存和发放制度。

负责制定临床用血储备计划,根据血站供血的预警信息和医院的血液库存情况协调临床用血。

4、血型的检查。

输血科负责全院输血前血型的检查,包括:ABO血型、Rh血型、血型抗体筛查。

5、交叉配血。

输血科要逐项核对《临床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供血者ABO血型(正、号反定型),并常规检查病人的Rh(D)血型,准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6、抗体筛选。

凡遇下列情况必须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1)交叉配血不合时;(2)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者。

7、取血。

配血合格后,输血科于预约输血日通知取血。

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取血时,必须与发血者双方共同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型、血液有效期、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在《输血记录单》上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输血三级审核流程

输血三级审核流程

输血三级审核流程
输血三级审核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评估输血:评估患者是否有输血适应症、禁忌证以及所需输血量。

2.输血申请和审核:
●800ml及以下: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
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

●800~1600ml: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
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

●1600ml及以上: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
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报医务部门批准。

3.核对和配血:采集受血者血样后要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供
血者血样,然后配血。

配血合格后方可发血。

4.取血发血:取血方、发血方共同查对。

查对合格则可输血。

查对
不合格则不得发出。

输血前要两名医护人员核对。

输血时也需两名医护人员床旁核对。

5.输血前核对: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
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检查血液
制品和输血装置是否在有效期内,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6.输血中观察:输血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输入的血液内
不得加入其他药物,如酸性或碱性药物、高渗或低渗溶液,以防血液凝集或溶解。

7.输血后管理:输血后要进行输血登记,核对的信息同取血时的信
息,无误后登记在输血登记本上,并在配血报告单上签名,不允许代签。

以上步骤确保了输血的安全性,避免了输血过程中的风险和并发症。

输血的操作流程

输血的操作流程

输血的操作流程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对床号、姓名,向病员解释取得合作。

2、两人核对供血者和受血者姓名、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核对者、执行者签全名。

执行者再次核对床号、姓名、血型及血液、血量,按密闭式输液法滴入等渗盐水,待液体滴入畅通后,将等渗盐水瓶塞上的针头拔出,插入已消毒的输血袋或瓶内。

无误后方能输血,调滴数10—15滴/分。

并交代输血注意事项。

3、观察输血十五分钟后调整滴数,填写护理记录,记录5分钟、15分钟30分钟输血情况,详细记录输血时间、血型、核对者等。

4、血液将输完时,继续滴入少量等渗盐水,力求将输液管内的全部血液输完。

5、如不再输血或其它液体时,则可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签按压局部针孔。

6、随时观察输血后反应及变化,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值班医生,并记录。

7、输血完毕当班护士再核对无误后,将血袋置入黄色污物袋内并填写护理记录签名(血输完时间,有无输血反应,病人有无不适)整理病床,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8、将储存血袋的污物袋和医生填写的《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在24小时内,送至检验科保存,核对后双签名。

输血的查对制度及流程

 输血的查对制度及流程

(1)三查:查血液有效期;查输血装 置是否符合标准、完整,在有效期之 内;查血液质量。
(2)十一对:对床号、姓名、性别、 年龄、住院号/门急诊卡号、科别、血 袋编号、血液剂量、血液成分、血型 鉴定单、交叉配血试验单。
10.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 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 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 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 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每袋输血前应二名护士到床边核 对。
03 专人负责将配型血标本和输血申请 单送交血库。
4
5
6
患者血型鉴定单应由二 名护士认真核对(姓名、 床号、住院号、血型), 血型告知患者或其家属, 病房护士在术前准备中 要检查核对血型鉴定单。 手术室护士除常规核对 外,术前还必须与患者 核对血型。
由护士到血库与发血者 共同查对病室/门急诊、 床号、住院号、患者姓 名、性别、年龄、血型 (含Rh因子)、交叉配 血试验结果、血袋编号、 血液种类、血量、血液 有效期,以及血的外观 等,信息无误后双方共 同在临床交叉配血记录 单上签全名。
11.密切监测输血过程中临床症 状和生命体征变化;输血过程中 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 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 者有无输血反应,如出现异常情 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 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性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上 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 ①核对输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②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 (4)剩余血及输血用具均需加血库进一步检验,积极配合医师或血库。进 行输血不良反应的各项检测。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和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和处理流程

输血管理安全制度、操作及处理流程(一)输血安全制度1. 接到输血医嘱后,两名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2. 由医院专门人员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 接到输血科通知可以取血后,有医务人员携带专用容器到输血科取血,执行《输血核对核查制度》中发血环节。

4. 血液取回到病房后,经两名医护人员进行再次查对。

5.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①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②供血者和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③血袋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④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

核对无误后,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

6. 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再次对上述项目进行核对,同时让病人自诉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

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

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7. 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用盐水。

不得自行储血。

不得长时间放在温室中或置于无温度监控的冰箱中。

血液发出后原则上不能退回,如因故未能及时输注,血液离开冰箱超过30分钟,由迹象表明血袋已被打开或有任何现象应当报废。

8.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连续输血时,输血器12小时更换一次。

9. 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2)重新核对病历、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实验记录;(3)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和输血科值班人员。

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

输血前检测及核对制度一、引言输血,咱们听起来可能觉得有点儿陌生,但其实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每当有人因为受伤或者生病需要输血,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而严谨的流程。

在这个过程中,检测和核对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咱们不能马虎。

1.1 检测的重要性输血前,最关键的第一步就是检测。

不同的血型、抗体检测,都是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想象一下,如果给一个A型血的人输B型血,那可就闹出大笑话了!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每一次检测,都是对生命的尊重。

1.2 检测流程通常,检测流程包括了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

血型鉴定就是确定一个人的血型。

简单说,就是看看他属于A、B、AB还是O型。

交叉配血更进一步,是把患者的血与供体的血混合,看有没有不良反应。

这个过程听起来简单,但其实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细致的操作。

二、核对制度2.1 核对的意义核对制度则是整个输血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它就像一个守护者,确保每一步都是正确的。

核对包括对患者身份、血型和供血单位的核实。

记住,一个小小的错误,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就像那句老话,“细节决定成败”。

2.2 核对流程核对的流程一般是由医护人员进行双人核对。

这个环节,不仅要看患者的手腕识别标签,还要仔细查看相关的文档。

每个环节都需要认真核实,绝不能心浮气躁。

每次核对,都是在为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

2.3 核对标准在核对过程中,还要遵循一定的标准。

比如,患者的姓名、性别、住院号等信息都必须一一对照。

一个名字的错位,就可能导致大问题。

因此,核对的标准是高而严格的。

医护人员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确保每一步都稳妥。

三、沟通与培训3.1 医护人员的沟通在输血的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良好的沟通,才能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医护人员应该定期交流经验,分享在实际操作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

这样,大家都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警惕,减少错误的发生。

3.2 培训的重要性培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输血核对流程

输血核对流程

输血核对流程
(1)查对程序:
1.输血前三查十四对:三查: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十四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血液制品种类、血量、献血码、产品码、血液采集时间、血液有效期、交叉配血结果;
2.并在医嘱执行单、合血单、发血单上进行双人签名。

(2)接受血库血液时:
1.检查血袋上采血日期、有效期,血/血制品有无凝血块和溶血、变色、气泡、血袋有无破损及封口是否严密。

2.血袋上供血者德信息是否与交叉配血单上的信息相符。

(3)输血前必须经两人在床旁独立核对,核对无误后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字执行者和协助者签全名及时间:
1.交叉配血单上受血者和供血者德血型是否相符、交叉配血结果;
2 .交叉配血单上受血者对的姓名、床号、病历号是否与住院基本信息相符,血型是否与原始血型相符;
3 .交叉配血单上供血者的血型、血量、血袋号是否与血袋上的标签相符;
4 .有以上任何疑问之一,不得执行输血;
5 .使用后的血袋号单独放入黄色医疗垃圾袋并贴上标签,注明科室、时间、床号、姓名后立即返回血库保存。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和输血前核对制度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和输血前核对制度

输血标本采集流程和输血前核对制度
一、护理人员接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后,必须核对患者的姓名、
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诊断、和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必须在采血管上贴上条形码标签,填写患者的姓名、科室、床号、采血时间。

二、抽取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标本时,必须有两名护士(夜间一
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到患者的床边,按照输血申请单共同核对床号、姓名后方可抽血。

同时有二名以上患者需备血时,必须严格遵守“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应逐一采集血标本。

三、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由医护人员或专职人员送交输血科,
双方进行逐项核对,申请单与血标本标签内容不符合时,退回申请单,重新采集血标本,原标本留输血科保存,备查。

四、配血合格后,由护理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五、取血和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
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血袋号、血液有效期、血液外观及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等,准确无误后,双方共同签名后方可发出。

六、输血前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按照“三
查十对”标准,严格查对输血记录单及血袋标签上的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七、输血时,由二名护士(夜间一人当班时与值班医生)带病
历共同到患者旁边核对患者的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等,确认与输血记录单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观察5~10分钟后方可离开。

八、输血核对内容记录于《护理输血安全记录单》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三个关键环节核对操作流程
第一环节:配血
执行医嘱
两人(有执照护士)核对输血申请单:
病区、床号、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血型、血液成分
准备试管,用标签注明病区、床号、姓名
两个有执照护士(晚上只有一个护士由医生代)备齐用物到病人床前
查对病人姓名(让病人或家属说出姓名),并核对试管上的床号、姓名
护士复述一确认
询问病人输血史(血型)
确认无误后采血,二人同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全名和采血时间
将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血库,由血库人员进行逐项核对
护士与血库发血者双方交接核对
查对交叉配血报告单:
受血者、姓名、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有效期、储血号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
核对无误后,双方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字
取血返回病房,需具有执照护士二人再次核对医嘱、交叉配血单查血袋是否完整,有无破损以及血量、血液成分是否正确
核对受血者姓名、住院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有无凝块或溶血核对献血者姓名、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有效期、储血号、采血日期护士同时配齐用物,携带病历到病人床前
核对床号、姓名、血型、血液成分
让病人或家属说出姓名、年龄
询问病人是否有输血史、输血过敏史及血型
确认无误后,二个护士同时在交叉配血单上签字
交叉配血单贴在病历上
观察输血情况,做好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