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西藏自治区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答题技巧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答题技巧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教育从业者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项资格认证。

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还能够增加自己的求职竞争力。

然而,考试中的答题环节往往是考生们最为关注的部分。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本文将为大家分享一些答题技巧。

一、认真审题在考试中,准确理解题目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在答题之前,务必要认真审题,确保自己完全理解题目所要求的内容。

可以通过反复阅读题目,圈画关键词,梳理题目信息,并思考解题思路。

只有理解了题目的要求,才能更加准确地回答问题。

二、注重关键信息在解答题目时,要注重关键信息的把握。

通常,题目中会有一些关键词或关键短语,这些信息对于解题非常重要。

比如,题目中可能会出现"最重要的是"、"最合理的是"等词语,这时候就需要将重点放在"最"上。

另外,一些指示性词语如"分析"、"解释"、"比较"等也需要引起考生的注意。

通过抓住关键信息,可以更好地回答问题。

三、构思思路在答题前,应该先构思自己的思路。

可以通过列出提纲、梳理思路等方式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回答问题。

首先,要明确自己回答问题的角度和主题。

然后,可以进行逻辑思考,将相关的观点、事实和论据进行组织和安排。

构思思路可以使回答更加有序和连贯。

四、简明扼要在答题时,要注意言之有物,简明扼要。

答案要言之有理,表述要准确。

可以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来回答问题,不要泛泛而谈,也不要赘述太多无关内容。

要尽量突出重点,把握住问题的核心。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阅卷教师的阅读效率,还能展现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举例具体在回答问题时,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

通过举例子,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说明自己的观点。

同时,也能够增加答案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举例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例子,并且要确保例子和观点之间的关联性。

2015西藏自治区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试技巧重点

2015西藏自治区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试技巧重点
A、 言语信息 B、 智力技能 C、 动作技能 D、 认知策略
10、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5、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 )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6、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7、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8、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9、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 )
1、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2、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 )
A、 奥苏贝尔 B、加涅 C、布鲁纳 D、塞伦
3、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A、 苛勒 B、 托尔曼 C、 桑代克 D、 巴甫洛夫
4、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

教师资格证中的题解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中的题解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中的题解题技巧教师资格证中的解题技巧教师资格证考试是评价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考试,对于备考者来说,熟悉解题技巧是提高答题效率和正确率的关键,本文将介绍几种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用的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选择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以下是几种解题技巧:1.审题准确: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注意关键词,排除干扰项,准确把握题目要求。

2.排除法:将答案选项进行逐一排除,找出不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3.就近原则:当不确定答案时,可以选择离得最近的答案,这样可以增加正确率。

4.合理猜测:当实在不知道答案时,可以根据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进行合理猜测,增加猜对的可能性。

二、填空题解题技巧填空题是考察备考者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的一种题型,以下是几种解题技巧:1.上下文法:利用上下文信息,了解所需填空的语境和语义,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推测。

2.词根词缀法:通过词根和词缀的含义辨析,找出与题意相符的答案。

3.同义替换法:寻找与原句意义相近的词语或短语,进行替换填空。

4.语法结构法: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推断所需填空的词性和形式,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

三、解答题解题技巧解答题是考察备考者灵活运用知识和能力的一种题型,以下是几种解题技巧:1.审题准确:仔细阅读题目,理解所给条件和要求,确保明确答题的方向和内容。

2.提炼关键信息: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提炼出来,做好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

3.论证说理:在回答问题时,合理运用论证和说理的方法,举例说明、分析比较等。

4.结构清晰:在书写答案时,注意段落结构的合理安排,分清主次,层次分明,体现逻辑性。

四、注意事项在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每个知识点的备考时间,避免片面突击和临时抱佛脚。

2.多练习:通过做大量的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熟悉题型和解题思路,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

3.自信心培养:备考过程中保持积极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自信心。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解析)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解析)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解析1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此《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题目中马老师要求学生:“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

”这说明马老师在抓智育的同时也全面落实了德育、美育、体育,真正做到了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马老师全面贯彻了素质教育中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综上表明B项正确。

A项:开拓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但题目反映的是素质教育的理念。

排除。

C项:自主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之一,但题目反映的是素质教育的理念。

排除。

D项:因材施教是学生观的要求,但题目反映的是素质教育的理念。

排除。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

所谓教师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对象,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决策、行为及相应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善于自我反思是教师观中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

题干中钟老师用记日志的方式记录着自己的教学反思情况,表明了钟老师善于进行自我反思。

综上表明A项正确。

B项:探索精神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但题干中钟老师的日志没有反映出缺乏探索精神,从语言的褒贬也能看出应该选择表述积极、正面的选项。

排除。

C项:善于引导学生是教师观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但题干中钟老师的日志没有反映出此能力。

排除。

D项:缺乏问题意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善于发现问题,没有做好反思工作。

教资答题技巧

教资答题技巧

教资答题技巧
教资答题技巧包括以下几点:
1. 题目理解:仔细阅读题目,确保理解题目要求和内容,注意关键词和限定词的含义和作用。

2. 分析解题思路:根据题目要求和内容,思考解题思路,可以进行逻辑推理、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实例论证等方法。

3. 提炼核心观点:答题时应注意提炼出题目的核心观点或要点,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和回避主题。

4. 辩证思考:在答题过程中,要能够运用辩证思维,看到问题的双重性和多样性。

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和论证。

5. 注意细节和事实依据:在回答问题时,要时刻注意细节和可能的事实依据,用具体的案例和数据进行论证,增加答案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6. 时间分配和答题顺序:对于教资考试来说,时间分配是很重要的,可以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掌握情况,合理安排答题顺序。

总之,答题技巧的关键在于对题目的准确理解和恰到好处的答题策略,同时也需要对相关知识点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

不断进行练习和模拟考试,逐渐提升答题技巧和应对能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教师资格证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答题技巧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众多想要投身教育事业的人必须面对的重要关卡。

掌握有效的答题技巧,能够帮助考生在考试中更加游刃有余,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1、认真审题在做选择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干的含义和要求。

注意关键词、限定词和否定词等,避免因为粗心大意而选错答案。

2、运用排除法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或者不确定的题目,可以先运用排除法。

将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掉,缩小选择范围,从而提高答对的概率。

3、知识迁移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迁移和运用。

有时候题目可能会以新的情境或形式出现,但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同的。

通过将已有的知识与题目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做出选择。

4、比较选项在多个选项之间进行比较和分析。

注意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选择最符合题意、最全面和最准确的答案。

5、相信第一感觉如果在答题过程中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轻易更改最初的答案。

通常第一感觉往往是比较准确的。

二、简答题答题技巧1、分点作答简答题要注意条理清晰,分点作答。

按照题目要求,将答案分为几个要点进行阐述,这样既能使答案更有条理,也便于阅卷老师批改。

2、抓住关键词在回答问题时,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展开论述。

这样能够确保回答不偏离主题,并且突出重点。

3、简洁明了简答题的回答要简洁明了,不要冗长繁琐。

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核心观点和要点。

4、适当举例如果能够结合具体的例子来阐述观点,会使答案更加生动和具有说服力。

但要注意例子的简洁性和相关性。

三、论述题答题技巧1、确立论点在回答论述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论点。

论点要清晰、明确,能够准确回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

2、展开论述围绕论点进行详细的论述。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方面进行分析,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逻辑严密论述过程要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可以采用总分总、总分等结构,使论述具有条理性和连贯性。

4、结合实际论述过程中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能够使答案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师资格证中的答题技巧与解题思路

教师资格证中的答题技巧与解题思路

教师资格证中的答题技巧与解题思路教师资格证是对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考核,其考试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技术等。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各类题型,提高答题正确率。

本文将分享一些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用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以期帮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1. 仔细阅读题干选择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正确解答选择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题干,并将选项与题干进行对比。

在阅读题目时,要注意关注关键词、形容词、限制性条件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题意。

2. 排除法当遇到选择题不能确定答案时,可以利用排除法缩小选项范围。

首先,将明显错误或无关选项排除,然后在剩余选项中进行比较。

通过分析选项间的差异,进行逐一排除,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3. 多选题的解答方式多选题相对于单选题而言更具考验性。

在回答多选题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先选必选项,再选择可能正确的选项。

对于含有“全部都是”、“只有”之类词语的选项,需特别注意。

二、解答题解题思路1.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较为常见的题型,考查考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和主题,把握文章结构和逻辑。

(2)标注文章的关键信息、主题句和关联词,帮助理清文章主题和论述逻辑。

(3)根据问题定位到文章中的相关信息,比照选项进行对比,选取最佳答案。

2. 计算题计算题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答计算题时,应遵循以下步骤:(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和要求。

(2)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

(3)进行计算,注意细节和运算精度。

(4)检查答案,核对计算过程和结果。

3. 填空题填空题是对考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考查。

在解答填空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先大后小,先填写长篇幅的答案,再填写短篇幅的答案。

如何在教师资格证中高效答题

如何在教师资格证中高效答题

如何在教师资格证中高效答题教师资格证是衡量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认证,在争取这一资格证书时,高效答题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分享一些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高效答题的技巧和策略,以帮助考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充分准备在教师资格证考试前,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关键。

首先,熟悉考试的内容和形式,理解每个题型的要求和标准答案。

其次,对于可能出现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复习,做好笔记和总结。

最后,进行模拟考试,熟悉考试的时间限制和压力感。

二、审题准确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审题准确是做题的基础和前提。

在开始作答之前,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对题目的理解准确。

特别是多选和填空题,要仔细分析每个选项或填空的含义,避免在答题过程中产生歧义。

三、时间分配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合理的时间分配是高效答题的关键。

根据考试的时间限制和各个题型的难度,合理划分每个题型的作答时间。

对于较难的题目,可以先跳过,先解答相对较简单的题目,确保稳定地积累分数。

四、做题技巧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灵活运用一些答题技巧可以提高效率。

首先,扫读题目,迅速获取整体信息,了解题目所涉及的内容。

然后,寻找关键词,帮助理解题目的要求或限制。

最后,运用排除法,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增加答题的准确性。

五、简洁明了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简洁明了的表达是答题的艺术。

在书写答案时,要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不要过多赘述。

同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连贯性,避免产生歧义。

六、复查答案在教师资格证考试结束前,留出一些时间复查答案。

仔细阅读每个题目的要求和自己的答案,确保答案与要求相符。

同时,检查书写的清晰度和语法的正确性。

如果有时间余裕,可以再次阅读一遍整个答卷,确保没有遗漏或错误。

七、接受失败最后,也要提醒考生接受失败的可能。

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严格的评估标准,不容易通过。

如果在一次考试中没有达到预期的成绩,不要灰心丧气。

反思自己的不足,找到问题所在,做好准备,并再次尝试。

总结: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高效答题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浪漫的爱的组成是()
A、亲近和激情
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
C、激情和承诺
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
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3、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4、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
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5、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
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
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
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
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
6、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7、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广阔兴趣
8、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
A、熟悉性临近性
B、形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9、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
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1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
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11、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
A、熟悉性临近性
B、形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1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13、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学生的学习
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14、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
A、布卢姆
B、加涅
C、澳苏贝尔
D、奥斯本
15、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
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16、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7、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
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18、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
A、艾森克人格问卷
B、Y-G人格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19、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
A、桑代克
B、斯金钠
C、加涅
D、金布尔
20、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
A、桑代克
B、斯金钠
C、加涅
D、金布尔
21、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22、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23、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
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24、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A、4 2
B、5 2
C、6 2
D、7 2
25、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
A、奥苏贝尔
B、加涅
C、布鲁纳
D、塞伦
26、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27、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
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28、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A、 1岁
B、 3岁
C、 5岁
D、 7岁
29、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30、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
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
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31、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A、 1岁
B、 3岁
C、 5岁
D、 7岁
32、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
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
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
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
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
3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
A、桑代克
B、斯金钠
C、加涅
D、金布尔
34、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35、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36、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37、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38、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
A、同化
B、顺化
C、平衡化
D、自动化
39、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来源:考试大
D、欲望内驱力
40、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4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42、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
A、自我评价
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
C、自我定义。

D、自我同一性(个体对“我”是谁,是干什么的,“我”的期望、信仰和价值观是什么的一致和内化的认识)
43、人工智能是属于()
A、人和动物的学习
B、人类的学习
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D、机器学习
44、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A、4 2
B、5 2
C、6 2
D、7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