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喷系统喷油控制分析与软件设计

合集下载

汽车电控燃油喷射模拟系统的开发

汽车电控燃油喷射模拟系统的开发

汽车电控燃油喷射模拟系统的开发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成为了现代汽车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系统之一。

汽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开发能够在燃油的使用效率、油耗、动力等方面优化汽车的性能。

本文将介绍一款汽车电控燃油喷射模拟系统的开发过程。

1. 系统需求分析在模拟系统的开发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的是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需求分析需要确定模拟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模拟系统所需的输入和输出,以及模拟系统的计算和控制算法等。

在此之后,需要逐步确定各项功能的细节,以便能够进行后续的软件和硬件设计。

2. 软件设计软件设计是模拟系统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在软件设计中,需要确定模拟系统所需的计算和控制算法,并对其进行详细的编程实现。

此外,还需要设计系统的用户界面、数据处理模块和模拟系统与硬件的交互模块等。

3. 硬件设计硬件设计是模拟系统开发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汽车电控燃油喷射模拟系统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来支持其正常运行。

硬件设计需要确定所需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比如氧气传感器、节气门执行器、喷油嘴等,并进行选型和布置。

此外,还需要设计数据采集和控制电路等。

4.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是模拟系统开发的最后一个环节。

进行系统测试可以验证系统的性能,包括计算精度、控制精度、响应时间等。

在测试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工况进行测试,以保证模拟系统能够稳定工作。

总的来说,本文介绍了一款汽车电控燃油喷射模拟系统的开发过程。

当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开发,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除了本文介绍的基本开发流程,下面将更具体地讲解汽车电控燃油喷射模拟系统的一些特点和发展方向。

首先,汽车电控燃油喷射模拟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汽车的燃油使用效率,二是提高汽车的动力性能。

针对不同的需求,需要进行不同的系统设计和算法开发。

例如,在提高燃油使用效率的方向上,需要更加精准地控制燃油喷射量,针对不同的工况进行优化调整,并且需要考虑优化调整对驾驶体验的影响。

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方案设计综合训练

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方案设计综合训练

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方案设计综合训练方案设计: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1. 系统概述: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一种控制轿车发动机燃油喷射的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多个传感器协调工作,以实现燃油的高效喷射和燃烧,从而提高发动机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2. 系统组成:- 电子控制单元(ECU):负责接收和处理传感器信息,并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状态。

- 燃油泵和燃油滤清器:负责将燃油从油箱中抽取并过滤,然后供给给燃油喷射系统。

- 燃油喷嘴:将燃油以高速喷射到发动机气缸中。

- 燃油压力调节器:控制燃油流动的压力,使其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 多个传感器:包括氧气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等,用于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并提供相关数据给ECU。

3. 工作原理:当发动机启动时,ECU会接收到来自传感器的信号,包括冷却液温度、空气流量、氧气浓度等。

根据这些信息,ECU会计算出燃油的喷射时间、喷射量和喷射压力,并控制燃油喷射系统相应地工作。

当发动机工作时,ECU会不断地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对燃油喷射系统进行调整,以保持燃油的喷射量和喷射时间在最佳范围内,从而实现燃油的高效喷射和燃烧,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4. 设计考虑:在设计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传感器选择:选择可靠的传感器,并确保其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

- 控制策略:确定合理的燃油喷射控制策略,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性能要求。

- 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

- 故障诊断:设计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及时检测和排查系统中出现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故障代码和解决方案。

5. 总结: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一种基于电子控制的先进技术,能够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传感器选择、控制策略、安全性和可靠性以及故障诊断等因素,并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和满足用户的需求。

汽车电喷系统喷油控制分析与软件设计

汽车电喷系统喷油控制分析与软件设计

汽车电喷系统喷油控制分析与软件设计
作者:陈明伟, 蒋志雄, CHEN Ming-wei, JIANG Zhi-xiong
作者单位:陈明伟,CHEN Ming-wei(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上海,201206), 蒋志雄,JIANG Zhi-xiong(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上海,201201)
刊名: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ONSTRUCTION MACHINERY
年,卷(期):2006,4(2)
1.王珂;常久鹏;张幽童LNG多点喷射发动机32位电控系统软硬件设计[期刊论文]-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0(06)
2.于振洲汽车电子燃油喷射装置结构、原理、使用、维护 1994
3.钱耀义汽车发动机汽油喷射系统 1992
4.钱人一;韩本忠电子控制汽油机负荷信息的传感方法 1995(0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gcjxxb200602017.aspx。

汽车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的精确控制技术优化方案

汽车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的精确控制技术优化方案

汽车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的精确控制技术优化方案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燃油喷射系统的精确控制技术优化是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降低尾气排放以及提升汽车性能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一种针对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精确控制技术优化方案。

一、引言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对燃油经济性和尾气排放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因此,优化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精确控制技术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可行的优化方案,以满足对燃油经济性和尾气排放的需求。

二、背景知识1. 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功能和原理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燃油喷射到发动机的气缸中,以供给燃烧所需的燃料。

现代汽车的燃油喷射系统通常采用电子控制单元(ECU)来精确控制喷油嘴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和喷油量,以实现最佳的燃烧效果。

2. 燃油喷射系统的问题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燃油喷射系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喷油量的不准确性、燃油雾化不完全等,这些问题会导致不良的燃烧效果,增加油耗并产生过量的尾气排放。

三、优化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优化方案:1. 优化喷油嘴设计通过优化喷油嘴的结构和材料,可以改善燃油雾化效果,并提供更准确的喷油量。

例如,采用多孔喷油嘴可以增加燃油与空气的充分混合,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2. 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在燃油喷射系统中,传感器的准确性对于控制喷油量和喷油时间非常重要。

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如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燃油系统的状态,并反馈给ECU,从而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

3. 优化控制算法改进控制算法是提高燃油喷射系统精确控制的关键。

采用先进的PID控制算法和模糊控制算法,在不同工况下调整喷油嘴的开启时间和喷油量,以实现最佳的燃烧效果和燃油经济性。

4. 实施反馈和闭环控制引入反馈和闭环控制是优化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时监测燃烧效果和尾气排放,反馈给ECU,进而调整喷油嘴的参数,以实现精确控制和优化效果。

汽车喷油控制系统设计

汽车喷油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国际社会对世界环境问题的关注,人们对汽车排污问题越来越重视,汽车排放法规也更加严厉,国际上兴起了以发动机电子控制为核心的汽车电子燃油喷射技术。

这种技术能使汽油机在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等方面均获得很大的提升,是唯一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对汽车各种使用工况需求的技术。

本文主要是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电喷技术的基础上,对汽油机电控单元的硬件与软件开发技术进行分析和设计。

汽油机电子控制的关键技术是汽油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软件、硬件的开发,通过对其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不断改进,逐步满足汽车电子各方面更加精确控制的要求。

结合我国当前排放法规的要求和燃油品质的现状,分析了汽油机电控技术和发动机的具体情况,主要以INTEL的80C196KB单片机为主芯片,设计了喷油控制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硬件电路图和喷油主程序、脉宽计算程序、A/D转换程序和转速计算程序在内的软件。

该系统经运行调试后,基本可以实现发动机的喷油要求,为后续发动机电控单元的设计、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汽油机;80C196KB;电控单元;喷油系统AbstractAs the vehicle mission regulation becomes strieter,the vehicl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as the key of engine control comes to b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he world. This key technology is the unique technology fitting or the require of the using of vehicle in the model society for it had made a great Progress in the Power,economic,emission etc.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on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ECU based on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advanced ECU technology. The key of the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is to develop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ECU.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will meet the need of more accurate control for the vehicle electronies. Combined with the request of current emission regulation and fue qualify,it analyzes the ECU technology and the real environment of engine,then designs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fuel injection of the ECU with the 80C196KB of INTEL as the main CMOS chip. It also draws the hardware with the protel Software and designs the ASM software Proceeding etc. Hardware and software Tests how that the improved ECU can meet the basic requires of the vehiele. At the same time,gave out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the best ECU in the future.Key words: Petrol machin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Fuel Injection System目录第1章绪论 (1)1.1课题的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 (1)1.3本文工作内容简介 (2)第2章汽车各参数的计算与测量 (3)2.1汽车运行的工况 (3)2.2运行工况分析 (4)2.2.1稳定工况分析 (4)2.2.2 瞬态工况分析 (5)2.3汽车各参数测量与设计 (5)2.3.1空燃比的测量 (5)2.3.2进气量的计算 (7)2.3.3喷油量的计算 (8)第3章汽车检测电路设计 (10)3.1需检测的参数测量方式设计 (10)3.1.1汽车曲轴转速的测量设计 (10)3.1.2冷却液温度的测量设计 (10)3.1.3进气温度的测量设计 (11)3.1.4进气压力的测量设计 (11)3.1.5节气门开度的测量设计 (12)3.1.6废气中含氧量的测量设计 (12)3.2参数测量电路设计 (12)3.2.1水温测量电路设计 (12)3.2.2进气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13)3.2.3压力测量电路设计 (14)3.2.4节气门开度测量电路设计 (14)3.2.5转速测量电路设计 (15)3.2.6氧气含量测量电路设计 (15)3.2.7起动测量电路设计 (16)3.2.8判缸检测电路设计 (16)第4章控制系统的设计 (18)4.1概述 (18)4.2微处理器介绍 (19)4.2.1内容分析 (19)4.2.2芯片引脚介绍 (21)4.3主电路设计 (21)4.3.1时钟电路 (22)4.3.2复位电路 (23)4.3.3存储器电路 (23)4.4 ECU控制设计 (24)4.4.1 执行机构的设计 (24)4.4.2喷油量的控制系统喷油器的设计 (24)4.4.3点火驱动电路的设计 (26)第5章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27)5.1概述 (27)5.2 软件设计策略 (27)5.2.1程序资源分配 (27)5.2.2软件设计方法 (29)5.3程序设计 (30)5.3.1主控程序设计 (30)5.3.2喷油子程序 (34)5.3.3喷油脉宽计算模块 (35)5.3.4 A/D子程序 (35)第6章抗干扰设计 (38)6.1硬件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38)6.1.1供电系统干扰的防护措施 (39)6.1.2过程通道干扰的防护措施 (39)6.2控制系统的软件抗干扰设计 (39)6.2.1应用数字滤波消除测量误差 (40)6.2.2设置软件陷阱 (40)6.2.3启动监视跟踪定时器 (40)6.2.4采用软件冗余措施 (41)第7章试验 (42)7.1喷油频谱的制取 (42)7.2发动机排污性能测试 (43)第8章总结 (46)参考文献 (47)致谢 (48)附录 (49)第1章绪论1.1课题的研究意义20世纪是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的世纪。

3.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解析.doc

3.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解析.doc

3.2-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解析.2.1 喷射正时的控制1. 同时喷射各缸喷油器同时打开,同时关闭。

(1)同时喷射控制电路:一根电源线,一个驱动回路。

(2)同时喷射信号波形:曲轴转一圈,喷油一次,一工作循环,喷油两次,根据曲轴位置信号确定喷射时刻。

(3)同时喷射正时图:各缸同喷,一缸两喷,有储存。

(4)优点和缺点优点:控制回路简单,成本低,易维修。

缺点:有储存,喷射时刻不是最佳,各缸混合气不均匀。

高速无影响,低速时因各缸雾化不同,怠速不稳。

2. 分组喷射(3)顺序喷射正时图:顺序喷射,一缸一喷,无储存。

(4)优点和缺点优点:喷射时刻最佳,各缸混合气雾化好,性能最好。

缺点:控制回路复杂,成本高。

3.2.2 喷油量(脉宽)的控制1.起动时喷油量的控制冷车起动时,温度低,转速低,应加浓;起动喷油脉冲宽度(ms)=由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决定的喷油脉冲宽度(ms)+无效喷射时间(ms)根据起动装置的开关信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一般400r/min以下)判定起动工况。

(1)通过冷起动喷油器加浓冷起动喷油器安装在节气门后总进气歧管上,一个;温度-时间开关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喷油器不受ECU控制,由温度-时间开关控制,喷射时间决定于水温和接通时间;只在冷起动时起作用,热起或起动后不喷油。

工作原理:1)冷却液温度低于50℃时且起动开关ON(<15s),触点闭合,喷油;冷却液温度越低,加热时间越长,喷油越多,最长喷射时间7.5s。

2)冷却液温度高于50℃(热起)时,或起动ON>15s,或起动OFF,触点断开,不喷油。

(2)微机(ECU)控制起动加浓水温决定基本喷油脉宽,再进行进气温度修正和蓄电池电压修正;为避免火花塞“淹死”,发动机每转一转分多次喷射,实现异步喷射;为避免火花塞“淹死”,ECM有清除溢流(Cleaning Flood)功能。

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t wwwwwwwwwwwwwwwwwwww图水温-喷油时间图图起动时喷油时间的确定3-2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控制原理(2)修正系数1)水温修正起动后加浓:发动机低温起动后数十秒内,进行起动后加浓;水温越低,修正系数越大,随后逐渐衰减。

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方案设计综合训练 (2)

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方案设计综合训练 (2)

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方案设计综合训练轿车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现代汽车引擎系统中的关键部件之一,它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多种传感器实现对燃油喷射的精确控制和调整,从而实现引擎的高效工作和排放的优化。

在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方案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燃油喷射方式:燃油喷射系统的设计方案可以包括直接喷射和间接喷射两种方式。

直接喷射是指将燃油直接喷射到气缸内部,间接喷射是指将燃油喷射到气缸壁或进气门附近。

直接喷射方式具有更好的燃烧效率和更低的尾气排放,但技术难度也相对较大。

2. 喷油系统配置:喷油系统由喷油器、燃油泵和燃油滤清器组成。

在设计方案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喷油器类型、燃油泵工作压力和流量以及燃油滤清器的过滤精度,以确保燃油的供给和喷射质量。

3. 传感器选择:燃油喷射系统需要使用多种传感器来监测和反馈引擎工作状态。

常用的传感器包括空气流量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大气压力传感器、氧气传感器以及曲轴位置传感器等。

在设计方案中需要根据引擎的需求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

4. 控制算法: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核心是ECU中的控制算法,它通过对传感器信号的处理和分析,控制喷油器的喷油时机、喷油量和喷射方式。

在设计方案中需要根据引擎特性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算法,并进行仿真和调试。

5. 系统集成与测试:完成方案设计后,需要进行系统集成和测试。

这包括对喷油系统和传感器的安装和连接,ECU的编程和调试,以及整个燃油喷射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测试。

其中动态测试可以通过在试验台上进行模拟运行,或在实际道路上进行实车测试。

综上所述,轿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方案设计综合训练需要考虑燃油喷射方式、喷油系统配置、传感器选择、控制算法以及系统集成和测试等多个方面。

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引擎特性和性能要求进行综合考虑,确保系统的可靠性、高效性和环保性。

汽车喷油控制系统设计

汽车喷油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随着国际社会对世界环境问题的关注,人们对汽车排污问题越来越重视,汽车排放法规也更加严厉,国际上兴起了以发动机电子控制为核心的汽车电子燃油喷射技术。

这种技术能使汽油机在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等方面均获得很大的提升,是唯一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对汽车各种使用工况需求的技术。

本文主要是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电喷技术的基础上,对汽油机电控单元的硬件与软件开发技术进行分析和设计。

汽油机电子控制的关键技术是汽油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软件、硬件的开发,通过对其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的不断改进,逐步满足汽车电子各方面更加精确控制的要求。

结合我国当前排放法规的要求和燃油品质的现状,分析了汽油机电控技术和发动机的具体情况,主要以INTEL的80C196KB单片机为主芯片,设计了喷油控制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硬件电路图和喷油主程序、脉宽计算程序、A/D转换程序和转速计算程序在内的软件。

该系统经运行调试后,基本可以实现发动机的喷油要求,为后续发动机电控单元的设计、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汽油机;80C196KB;电控单元;喷油系统AbstractAs the vehicle mission regulation becomes strieter,the vehicl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as the key of engine control comes to b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the world. This key technology is the unique technology fitting or the require of the using of vehicle in the model society for it had made a great Progress in the Power,economic,emission etc.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on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ECU based on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advanced ECU technology. The key of the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is to develop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ECU.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will meet the need of more accurate control for the vehicle electronies. Combined with the request of current emission regulation and fue qualify,it analyzes the ECU technology and the real environment of engine,then designs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fuel injection of the ECU with the 80C196KB of INTEL as the main CMOS chip. It also draws the hardware with the protel Software and designs the ASM software Proceeding etc. Hardware and software Tests how that the improved ECU can meet the basic requires of the vehiele. At the same time,gave out th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the best ECU in the future.Key words: Petrol machin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Fuel Injection System目录第1章绪论 (1)1.1课题的研究意义 (1)1.2 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 (1)1.3本文工作内容简介 (2)第2章汽车各参数的计算与测量 (3)2.1汽车运行的工况 (3)2.2运行工况分析 (4)2.2.1稳定工况分析 (4)2.2.2 瞬态工况分析 (5)2.3汽车各参数测量与设计 (5)2.3.1空燃比的测量 (5)2.3.2进气量的计算 (7)2.3.3喷油量的计算 (8)第3章汽车检测电路设计 (10)3.1需检测的参数测量方式设计 (10)3.1.1汽车曲轴转速的测量设计 (10)3.1.2冷却液温度的测量设计 (10)3.1.3进气温度的测量设计 (11)3.1.4进气压力的测量设计 (11)3.1.5节气门开度的测量设计 (12)3.1.6废气中含氧量的测量设计 (12)3.2参数测量电路设计 (12)3.2.1水温测量电路设计 (12)3.2.2进气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13)3.2.3压力测量电路设计 (14)3.2.4节气门开度测量电路设计 (14)3.2.5转速测量电路设计 (15)3.2.6氧气含量测量电路设计 (15)3.2.7起动测量电路设计 (16)3.2.8判缸检测电路设计 (16)4.1概述 (18)4.2微处理器介绍 (19)4.2.1内容分析 (19)4.2.2芯片引脚介绍 (21)4.3主电路设计 (21)4.3.1时钟电路 (22)4.3.2复位电路 (23)4.3.3存储器电路 (23)4.4 ECU控制设计 (24)4.4.1 执行机构的设计 (24)4.4.2喷油量的控制系统喷油器的设计 (24)4.4.3点火驱动电路的设计 (26)第5章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27)5.1概述 (27)5.2 软件设计策略 (27)5.2.1程序资源分配 (27)5.2.2软件设计方法 (29)5.3程序设计 (30)5.3.1主控程序设计 (30)5.3.2喷油子程序 (34)5.3.3喷油脉宽计算模块 (35)5.3.4 A/D子程序 (35)第6章抗干扰设计 (38)6.1硬件电路的抗干扰设计 (38)6.1.1供电系统干扰的防护措施 (39)6.1.2过程通道干扰的防护措施 (39)6.2控制系统的软件抗干扰设计 (39)6.2.1应用数字滤波消除测量误差 (40)6.2.2设置软件陷阱 (40)6.2.3启动监视跟踪定时器 (40)6.2.4采用软件冗余措施 (41)第7章试验 (42)7.1喷油频谱的制取 (42)7.2发动机排污性能测试 (43)参考文献 (47)致谢 (48)附录 (49)第1章绪论1.1课题的研究意义20世纪是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的世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圈分类号 : U 464 . 136
Ana lys is and de s ign of the e le ctronic fue l inje ction control softwa re
CHEN Ming-wei1, JIANGZhi-xiong2
(1.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 Shanghai Automotive Industry Company, Shanghai 201206 , China;
过程如图 2 所示.
废气再循坏 进气脉动 的废气压力 修 正 进气压力
平均值
卜 令卡 卿
残余废气 基本修正 温度
压力 修正
圈 1 进气压力采样计算过程
Fi g. l Sampling of the intake pressure
图2 R g. 2
负荷t 计算过程
E va l ua t io n o f t h e loa d
体常数.
上 用到的 量 数,是 个十 杂的函 目 式 充 系 , 一 分复 数, 前一般的 理方法 处 是利用大 量的台 验, 其 架试 将
简化为转速和进气压力的函数, 并将函数值整理成表格图的形式.关于上述计算的详细分析可查阅参考文 献【 进气压力采样过程如图 1 所示, 1] 为了减少进气压力波动给喷油量计算所带来的误差, 一般对进气压 力采样 8 次或 8 次以上 但这样会造成得到的进气压力信号有滞后现象, 在过渡工况时特别明显. 所以采 用速度 一 密度法时, 对过渡工况的喷油量要进行专门修正. 在得到进气歧管压力值以后 , 还需对其进行一系列修正计算, 才能得出发动机负荷的量, 具体的计算
摘要: 主要对电子嫩油喷射系统喷油控制进行分析, 详细给出了发动机负荷、 喷油脉宽的计算方法, 同时也给出 了各修正量的修正原因、 计算方法和影响效果.基于以上分析设计了经济型轿车的电控燃油喷射系统喷油控制 软件, 经过调试该软件能基本实现各种喷油控制功能.
关健词: 燃油喷射; 电子控制; 喷油脉宽; 喷射方式
各种途径以解决汽车的节能和排放问题.混合动力汽车、 燃料电池车、 太阳能汽车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研 究.但在当前阶段, 应用最广, 价格最低, 并受到广泛肯定的是电控燃油喷射技术. 本文对电喷系统中燃油
喷射部分进行了深人的剖析和研究.
I
喷油控制分析
1. 1 发动机负荷. 的计算分析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要实现对混合气空燃比的精确控制以及对发动机功率的调节, 首先就必须对发动 机当前负荷量进行精确计算.对负荷量的 计算可通过三种方法来实现. 1. 1. 1 基于进气压力和温度信号的计算 利用进气压力信号计算气缸循环充气量的方法称为速度 一 密度法, 其计算公式如下:
第4 卷第2 期 2006 年 4 月
中 国 工 程 机 械 学 报 CHINESE JO URNAL OF CONST T IONM RUC ACHINERY
V ol . 4 N o . 2
Apr. 2006
汽 车 电喷 系统 喷 油 控 制 分 析 与软 件 设 计
陈明伟‘蒋志雄“ ,
( 1.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 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 201206 ; 2. 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 上海 201201)
关系, 并拟合成表格图的形式. 计算时需查表. 利用发动机排气压力就能得到气缸内残余废气压力, 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2 .Hells Shanghai Electr nics Co. , o Ltd. , Shanghai 20 1201,China)
Abstract :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uel injection control strategy and provides the calculation method of engineer load and injection measuring width . The correcting reasons, calculation method and effect of many corrections are also given. The fuel injection control software based on the former research , which will be used in an economical sedan, is designed and can complete the fuel injection control function basically after debugging. Key words : fuel injection ; electronic control; injection measuring width ; injection mode 面对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和燃油经济法规, 传统的化油器式汽车已经难以胜任, 世界汽车工业寻找
进气歧管压力修正系数主要与发动机的压缩比有关, 主要作用是修正由于气缸内气体压力的变化而 对进气歧管内气体压力产生的影响. 该修正系数的计算可用下式来表示: [k ( 。 一1) + 1] CP Z k ( 。一1)
式中:CP” 进气 I 为 歧管压力修正系数;k 为 工质气体的 绝热系 数;。 压缩比. 为
缸内残余废气压力与发动机气缸的排气压力有关 , 因此需首先计算发动机的排气压力. 排气压力的计 算可用下式表示:
pe = ( PO+ pe Ca b) l 式中:p。 为发动机排气压力;PO为环境压力;pe b为排气背压; Ca为海拔修正系数. l 发动机的排气背压 peb是由 进气歧管压力和发动机转速决定的, 一般通过台架试验得出它们之间的
wi a = 二 石不叭 = U 不叭
g It 1 1
、 ,
VCP
。P
作者简介: 陈明伟( 1967 一) .男 , 上海人, 高级工程师, 工程硕士,MBA.
中 国 工 程

械 学

第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卷
式中:,为 , 充量系 ; p 为进 数; 气歧管压力;T 为进气歧管温度; V。 气缸容积; 9 为重力常数;R 为 气 为 ; 摩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