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号演奏艺术的振动机制与训练
浅谈小号演奏中嘴唇振动的控制技巧

时气流 较缓 ,唇部肌 肉松弛 ,唇尖风 口较大 ,使振 动的振频变低 ,
所形 成的气柱较粗 ;随着音逐渐 变高 ,气流随 音高逐渐变 急,唇部
肌 肉控制力量 随之 增大 ,唇尖 的风 口也相映 变小,使振动 的振频变
高 ,所 形 成 的气 柱 也 变 细 。
随着音高 由低 到高 的变化 ,气息 由缓到 急,嘴唇肌 肉的控 制力
高速气流通过 两唇之 间的小缝隙 ,同时稍稍 用力让 下巴向上 向前并
拢 些 , 口 型像 说 “ 哝” ( 口腔 并 拢 )字 。 吹 奏 中 、低 音 时 ,嘴 唇 较
下孵或 3 / 5 上唇,2 / 5 下唇等等 的说法 ,还应根据 不 同人 的牙 齿和嘴
唇情况而定 。
为 放 松 , 下 巴 向下 向后 推 , 同 时 口腔 要 打 开 , 气 流 流 量 加 大 ,两 唇
在演 奏小号时嘴唇 的控制是关键 。 初 学小 号的人在 了解 其发声原理后 ,往往在短 时间 内便能够 吹 响 ,而在很 长一段时 间内却不会有大 的进步 。其关 键就在于是 否掌
握 种 科 学 的 、 正 确 的 嘴 唇 振 动 方 法 。 嘴 唇 在 振 动 时 , 需 要 唇 部 周 围 肌 肉 的控 制 , 这 被 称 为 口型 。也 就 是 说 , 学 习 小 号 , 必 须 要 有 一 个 确 的 口型 。 由于 民族 、 人 种 的 不 同 使 得 在 学 习 吹 小 号 时 口型 的 具 体 情 况 也 会 有 所 差 异 , 但 演 奏 原 理 是 一 致 的 。控 制 唇 部 活 动 的 肌 肉 包 括 上 唇 方 肌 、下 唇 方 肌 、颏 肌 、 笑 肌 、三 角 肌 、 口轮 匝肌 、 咬
才 能养成 良好 的习惯 ,为更 深 一步的演奏奠 定基础 。吹奏 高音时 ,
小号演奏的动力生理机制及艺术要求

规律 到 演奏 艺术 开发 的要 求 , 得 到 了实践 的检 验 。 并 呼 吸方法 的要 求 和运 用 , 穿 于小 号学 习 、 奏 贯 演
的始终 , 因此 , 合理的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掌握、 运用
好 呼吸方 法 , 是小 号学 习 和演奏 的基石 , 是提 高演 奏 质量 、 升华艺 术水 平 的重 要途 径 。明确 基本 认识 、 掌 握基 本方 法 、 理解 基 本 要 求 、 清 基 本 思 路 , 在 明 理 意 确 练习 要求 、 高练 习效 果 , 学 习 的过程 中 以此为 提 在 指导 , 对不 同要 求 , 针 面对 不 同作 品 , 取不 同方 法 , 采 解 决 不 同 问题 , 小号 学 习变枯 燥 为生 动 , 使 变抽象 为 具体 , 为学 习者 其 它 技 术 的 开 发 和提 高 提 供 基 础 并 保 障 , 学 习者 向艺术 演奏 的高级状 态 发展 。 使
21年 第1 总第14 02 期/ 2期 di1 . 99 ji n 10 2 3 .02 O .0 o:0 3 6/ . s.0 2— 26 2 1 . 10 8 s
山东艺求学 院学报
QI L U矗l U 口R S d n or T
齐 譬
小 号 演 奏 的 动 力 生 理 机 制 及 艺 术 要 求
傅 义 洁
( 山东艺术学 院音乐 学院 ,山东 济南 20 1 ) 5 04
摘
要: 小号演奏 的动力 来源是气息 , 气息控 制 自呼吸方法 出。 呼吸方法由低 级状 态到高级 阶段 的发展 , 是人
们长 期以来的理论认识和 艺术 实践 不断深化和发展 的产物 , 它从生理 自然规律和演奏 艺术开 发两个方 面为人们 向 着 演奏 艺术高级 阶段 的发展铺就 了道路 。只有将 概念 清晰、 灵活运 用、 高修养 几个方 面结合起来 , 能准确诠释 提 才
论唇震在小号演奏中的重要性与应用

论唇震在小号演奏中的重要性与应用1. 引言1.1 小号演奏中的特殊技巧小号演奏中的特殊技巧包括呼吸控制、唇部肌肉运用、音色调节和音准控制等方面。
在演奏小号时,演奏者需要通过正确的呼吸技巧来保证气息的稳定和充沛,从而支撑起连续的演奏。
唇部肌肉的协调运用对于音准和发音的准确性至关重要,演奏者需要通过练习和训练来提高唇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力度。
小号演奏中的特殊技巧还包括音色调节的技巧。
演奏者可以通过调整气息的强弱、唇部的紧张程度和音阶的变化等手法来达到不同的音色效果,从而丰富演奏的表现力。
音色调节技巧的灵活运用可以使演奏更加生动和具有个性。
在小号演奏中,音准控制也是一项关键的技巧。
演奏者需要通过准确的音高掌握和合理的音阶过渡来确保演奏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小号演奏者在练习和表演中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音准控制能力,以确保演奏的精准和稳定。
1.2 唇震在小号演奏中的重要性与应用在小号演奏中,唇震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巧,它不仅可以帮助小号手更好地控制音准和音色,还能够提升演奏的表现力和音乐性。
唇震是指通过快速振动唇部肌肉来产生音符的技巧,它可以帮助小号手轻松地演奏出高音和快速乐曲。
唇震的训练和技巧是小号演奏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不断练习唇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力量,小号手可以更好地控制唇震的速度和力度,从而达到更加准确和清晰的演奏效果。
在高音演奏中,唇震可以帮助小号手轻松地突破音域的限制,演奏出高难度的音符。
在快速乐曲演奏中,唇震可以帮助小号手快速准确地演奏出连续的音符,保持音乐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唇震在表现情感和音乐性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灵活运用唇震技巧,小号手可以更好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和情绪,使演奏更加生动和感染力。
唇震不仅可以帮助小号手提升演奏水平,更可以使演奏更加富有个性和魅力。
唇震是小号演奏中不可或缺的技巧,它的重要性和应用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只有掌握了唇震这一技巧,小号手才能够在演奏中展现出更高的水平和更丰富的音乐性。
论小号演奏的动力生理机制及艺术要求

82
黄河பைடு நூலகம்声
2017年第5期
美声唱法在流行音乐演唱中的运用
王 怡
(大同大学,山西 大同 037009)
摘 要: 在中国音乐的发展中,我国的流行音乐在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初盛起,在当时对解放人们的思想、丰富人们 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作用。在现代这个互联网如此发达的环境下,世界各地的流行音乐都在不断更人们带来各 种不同的视听享受,在很大程度代表了这个时代的特点。而美声唱法相对却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唱法。从国外流传到 中国的美声唱法有着非常多的独到之处,它可以表现出层次不同的唱法,而且可以充分的发挥共鸣效果。而且在进 行歌唱的时候,它不仅加强了音量,同时还加强了人们对声调的控制,在进行歌唱锻炼的时候,通过采用美声演唱 方法的训练,便可以让歌唱着的演唱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 关键词: 美声唱法;音乐演唱;运用
表演 艺术
论小号演奏的动力生理机制及艺术要求
付少巍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 要: 小号演奏的根本动力在于演奏者的气息,因此,演奏者在进行小号演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气息进行控制, 只有正确地掌握了控制气息的方式才能够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文章中分析了小号演奏的实际动力,根据小号演奏 的特点来研究小号演奏中的艺术要求,从而为当前小号演奏者提供建议。 关键词: 小号演奏;生理机制;气息;艺术要求
呼吸时,其体内的横膈膜会参与到呼吸当中,这种呼吸的方式为腹 部呼吸的方式,同时也被称为横膈膜呼吸的方式。当演奏家在进行 呼吸时,横膈膜和腹肌会共同发挥作用。当小号演奏家在吸气时, 体内的横膈膜会移动,从而使得体内的腹腔充满,容积增加。当演 奏家呼气时,整个横膈膜会保持在吸气后移动的位置,然后慢慢地 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这种呼吸的方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使得小号演奏者在演奏的 过程中可以迅速地吸气,在腹肌强有力的运动下,整个呼吸可以完 整而有力气。因此,腹部呼吸的方式能够保证小号演奏者的声音极 具穿透力,呼吸较为平稳。但是,在演奏者使用腹部呼吸时胸腔不 会随着呼吸而进行运动,整个小号的吸气量也无法满足演奏家的需 求,因此,这种呼吸方式无法满足演奏家在整个演奏中的呼吸量的 需求。 (三)联合呼吸的方式 联合呼吸的方式是一种最新的呼吸方式,是演奏者经过多年的 实践和理论学习而发现的新的呼吸方式。这种方式指的是腹部呼吸 方式和胸部呼吸方式共同发挥作用,从而保证演奏者的气息可以满 足演奏的需求。在演奏的过程中,胸腔和腹腔需要共同完成呼吸作 用,首先,腹部要完成吸气的扩张,然后胸部再继续进行吸气的扩 张,从而使得人的体内充满气息。其次,通过横膈膜的隔离作用, 整体包围气息,整个上身就会有充满气息的感觉。此时,利用腹部 的肌肉力量将气息呼出。这种呼吸的方式需要腹部力量和胸部力量 共同发挥作用来完成,充分利用了胸部的肌肉弹性,腹部肌肉可以 为整个呼吸提供保证作用。另外,胸腔在这种呼吸的作用下得到了 充分地扩展,整个上身都充满了气息,满足了演奏家在演奏过程中 需要的气量足、气息长的特点,从而使得演奏者的演奏更加轻松, 达到更好的演奏效果。到目前为止,这是小号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 使用最为科学的方式,也是一种相对理想的呼吸方式。 二、分析小号演奏的艺术要求 小号演奏者在明确小号演奏的呼吸方式之后,需要在日常的 演奏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学习和练习,从而能够将腹部和胸部联合呼 吸的方式应用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使得小号演奏者的演奏更加标 准,更加规范。众多小号演奏家认为掌握了小号演奏的呼吸方式就 相当于掌握了小号演奏的方式,这是一种相对错误的认知。 (一)小号演奏的实践性较强 小号演奏是一种实践性非常强的艺术,与众多乐器演奏有着 相似之处,这种演奏要求演奏者能够不断地进行练习才能够将联合 呼吸方式完全掌握。演奏者不能够仅仅知道这种呼吸方式,而是应 该学会在演奏的过程中应用这种呼吸的方式。在了解这种呼吸方式
关于小号基本功训练方法的探究

号嘴是小号发音体的主体,而号身则应看成主要是一个共鸣体和扩大器,主要用于小号发音。唇振和吹口练习是正确吹小号的准备活动,它不仅有助于掌握正确的吹奏办法,而且在演奏过程中减轻了嘴唇的压力和紧张感,提高了演奏技巧和音乐水平,对表现力也很有帮助。
1.号嘴练习技巧一:借助号嘴练习器
在小号口上添加一个特别的运动装置称为号嘴同步运动器,它不仅能稳定口部的位置,而且能使乐器进行单独的口部运动。它与手持练习方法有着严格的区别,从整体协调到同一指距的跟踪,从而达到同步练习的最佳效果,有效地克服了单臂持号嘴时身体一侧肌肉的生硬。更重要的是,单独练习吹号嘴的习惯,不会比号嘴练习器所形成的习惯,坚持使用号嘴练习器会使演奏者无论在演奏号嘴或是乐器的时候都会运用同样的习惯来演奏。
练习胸腹部呼吸最常见的办法是:练习者自然站立,双脚与肩同宽,腰部向下曲折,双手腰腰深呼吸,腰部感觉像一个气球被气流充满,然后呼吸平衡和呼气。弯腰是为了让练习者容易感觉到吸入气流抵达的位置。通过重复练习,当练习者站着时,他仍然能感觉到整个腰部的膨胀感,这基本上控制了胸部和腹部的混合呼吸。
三、唇振与号嘴练习
唇振练习不受环境约束或影响。走在路上,你能够骑自行车练习。一天几回,每隔几分钟,戴上号角和乐器,你会觉得声音很容易。原因很简单,由于压力降低,嘴唇肌肉的功用增强。初学者做这个练习很困难,可以多吹长音,简单的音阶,以到达加强口腔肌肉的目的。
2.唇振吹奏技巧
嘴唇是小号最重要的部分,就像木管乐器中的簧片。当我们演奏时,我们通过嘴唇的振动来发音。口型、口缝和气流是吹奏高质量声音的重要确保。因此,在比赛过程中,演奏者有必要根据不同的腔调调整气流和嘴缝,以到达改变嘴形的目的。例如,演奏高音时,上下嘴唇应向内抿,嘴的两角相对固定往人中集中。当演奏低音时,嘴巴应该坚持微笑,嘴巴打开。(见频谱示例)
浅谈中小学铜管乐队小号手的基础训练

浅谈中小学铜管乐队小号手的基础训练王延杨倩小号是中小学铜管乐队、鼓号队极其中重要的乐器。
它音色嘹亮具有极强的震撼力。
在乐队演奏中,小号演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乐队的演奏效果。
,因此怎样训练出合格的小号瘦成为中小学铜管乐队、鼓号队的重点话题。
小号不同于其他吹管乐器,有的靠哨片震动发音,有的靠气流的发音。
而小号却是靠嘴唇震动来发音。
多以相比之下,小号的发音更为困难。
因为想让我们的嘴唇能够以不同的频率来震动的确不容易。
因此,这对于小号手的口型条件有了一定的要求。
以牙齿较齐、嘴唇较薄者、没有缺缺陷者为首选。
年龄应在10岁以上为宜。
年龄太小、气息不足、年过10岁的本人身体虚弱以及患有肺部疾病、气喘、咽喉疾病的均不适合。
当然,还需要有良好的音准概念。
因为小号的发音靠气息和嘴唇的控制,同样一种指法会因为气息、口型的变化发出不同的声音。
因此,小号手在演奏时首先要对音高有个把握。
曾见过许多学校的铜管乐队和鼓号队的表演,其中大多数小号手在演奏时脸红、脖子粗,一幅痛苦不堪的表情,吹出的声音也很刺耳。
甚至还有小号手鼓着腮帮子吹。
持号的姿势也是五花八门。
后经过交流才知道,原来他们好多都是集训的,训练的时间都不是很长,有的甚至只有短短一两个月,就硬撑着吹曲子了。
一曲未吹完就累的要命,还留下了很深的号嘴痕迹。
因为大多数老师训练号手时都是靠号嘴对嘴唇的压力来吹奏的,而对气息、唇震音、嘴唇控制、长音基础训练少之又少。
有的干脆和学生说:“压紧点,用力吹!”这样的训练方法只能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不仅让号手嘴唇上留下了很深的“烙印“,还由于吹奏时不会用力脖子过于用力,导致咽喉肌肉韧带充血、发炎。
也导致许多学生家长对孩子身体上有不少顾虑,担心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对学习吹管乐器有一定的偏见。
实际上小号的学习并不是这样的,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而并不是短期的、不注意方法的集训。
小号的基础训练,我个人认为应该从一下几个方面逐步展开:一演奏姿势小号的演奏姿势分为坐姿和站姿两种。
浅谈小号的启蒙教育

浅谈小号的启蒙教育小号是一种古老的铜管乐器,起源于中世纪欧洲。
它的音色明亮、悦耳、宏亮,是管乐器家族中的一员。
在吹奏小号时,演奏者需要通过嘴唇的震动来产生音调,并且通过按压活活塞来改变音高。
小号通常与管弦乐队、交响乐队以及军乐队一起演奏,也可以独奏。
小号有着较为严格的呼吸和吐息控制,熟练的演奏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坚持。
对于儿童来说,学习小号不仅可以培养音乐天赋,还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学习小号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专注力和耐心。
小号的演奏需要严格的口腔肌肉控制和呼吸控制,孩子们在学习小号的过程中需要逐渐培养专注力和耐心。
在练习和演奏小号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不断地重复和调整,这需要他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通过学习小号,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和毅力,这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
学习小号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小号通常是在乐队中演奏的乐器,因此学习小号也是在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乐队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需要相互合作,相互协调,才能演奏出悦耳动听的音乐。
学习小号也是培养孩子们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学习小号的启蒙教育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学习小号,孩子们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提高音乐感知和节奏感,培养专注力和耐心,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小号的启蒙教育中,家长和教师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让孩子们在学习小号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好,享受音乐的快乐。
希望通过小号的启蒙教育,能够帮助更多的孩子们在音乐世界中茁壮成长,享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的韵律探索小号演奏的技巧和表现力

音乐的韵律探索小号演奏的技巧和表现力音乐的韵律探索:小号演奏的技巧和表现力音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可以通过丰富的音符与韵律传达情感与思想。
小号作为管乐器中重要的一员,在演奏中有其独特的技巧和表现力。
本文将探讨小号演奏的技巧以及如何通过小号展现出丰富的表现力。
一、技巧探索小号演奏技巧的熟练程度直接决定了演奏者在表现音乐时的自由度和质量。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小号演奏技巧:1. 唇振动与气流控制:小号是通过唇振动产生声音的,演奏者需要通过控制气流的强度、速度和方向来调节音高和音色。
在演奏前,进行适当的吹奏练习,培养唇肌肉的灵活性,提高音准和音色的稳定性。
2. 唇腭协调:演奏小号时,唇腭协调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调整口形、舌位和嘴唇的张合程度,可以准确控制音高、音色和音量。
演奏者应通过不断的练习,提高唇腭协调的能力,使音符的切换更加流畅。
3. 指法和换气:小号的音程通过指法控制,而演奏长音需要适时的换气。
熟练的指法和灵活的换气技巧可以帮助演奏者在演奏中达到更准确和流畅的效果。
密切注意指法与换气的配合,可以减少演奏中的间隔和不连贯感。
二、表现力的展现小号作为一种既有高音域又有低音域的乐器,具备广泛的表现力。
通过运用适当的技巧和表现手法,演奏者可以使音乐更富有感染力和表达力。
1. 音色的探索:小号可以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音色,通过调整唇的张合程度、舌的位置和嘴巴的形状,演奏者可以创造出明亮、温暖、明亮甚至沉重等不同的音色效果。
在演奏中灵活运用不同的音色,可以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
2. 动态的变化:小号具备较强的音量可变性,演奏者可以通过控制气流和唇腭的协调来表现丰富的动态变化。
合理运用强度和轻柔的演奏手法,可以使音乐在表达上更富有层次感和冲击力。
3. 音乐的情感表达: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工具,通过对小号演奏技巧的熟练应用,演奏者可以更好地表达出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在演奏中,演奏者需要理解作曲家的意图,并将其与自己的情感相融合,将音乐所传达的情感以真挚、感人的方式呈现给听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号演奏艺术的振动机制与训练
丁宗尧
(贵州民族大学贵州贵阳550025)
丁宗尧:浅谈小号演奏艺术的振动机制与训练_________________|56
【摘要】嘴唇与号嘴是小号演奏的振动之源,唇振训练与号嘴练习是每一位小号演奏家的必修课。
任何一 位演奏家都离不开极长时间的练习,小号演奏者若想在这门乐器上长久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在长时间的练习中加 强对唇振与号嘴的练习。
本文阐述了嘴唇与号嘴的振动机制及训练方法,希望能对小号演奏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所 帮助。
【关键词】嘴唇振动;号嘴练习,练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J621.6 文献标志码:小号(T_pet)是铜管乐器家族中的高音乐器,源自于
西方古罗马时期,它见证了漫长的器乐艺术发展史。
因为小 号这门乐器需要依靠嘴唇的振动来演奏,所以嘴唇与号嘴的 训练便成为了每个演奏家的必经之路,因此嘴唇和号嘴的训 练在小号的学习与吹奏当中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笔者通过多 年的小号学习与演奏经验并且结合文献来谈谈小号演奏艺 术中的振动机制与训练方法。
_、小号演奏的振动机制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小号能够发出声音也是因
为乐器在吹奏时发生了振动。
小号的发声原理是将嘴唇贴在 号嘴上,用气息带动嘴唇振动和管内空气振动从而发出声 音。
气息是小号吹奏的动力,在吹奏髙音和低音时,风口的 大小和气流的速度是不同的。
如伯努利定律所提到的,当气 息流速快时,其压强会相对减小。
当吹奏者在吹奏高音时通 常气压大、流速快;在吹奏低音时气压相对小、流速慢。
因此,吹奏者要注意掌握和适应吹奏不同音区时所需要的气息 流量和流速的关系。
在刚开始学习小号时,老师通常会让学生先练习吹号 嘴,以此来感受吹奏时嘴唇振动的状态。
但有些初学者刚开 始吹号嘴时不太注意正确的方法,养成了不好的吹奏习惯,从而导致在吹奏时嘴唇压力过大,进而影响到唇部的正常血 液循环。
这样会使嘴唇上的肌肉得不到充分振动,肌肉耐力 也会因此变得不足而伤害到嘴唇。
这种状态不仅会导致吹奏 者无法完成较长的乐句甚至作品,还会影响演奏者嘴唇的耐 力和音色的质量。
初学者要在吹奏之前先练习好唇振练习和号嘴练习。
号
嘴本身所提供的“振动”要比在乐器上小得多,吹号嘴会比 演奏时需要花费更多的气息,一种好的气息流动会帮助嘴唇 放松而且振动得更加自由。
因此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嘴唇的 控制和嘴唇肌肉的增长会有很大帮助。
二、唇振练习与号嘴练习的作用和意义
小号的吹奏离不开嘴唇与号嘴振动的支撑,要想拥 有精湛的吹奏技巧,就必须科学系统地进行唇振与号嘴的练习,这是我们学习小号的必经之路。
唇振练习顾名 思义就是不需要乐器和号嘴,只需要用嘴唇发生振动的一种练习方法。
唇振练习主要是为了训练吹奏者嘴部周围的肌肉以及对肌肉的控制,目的是在吹奏时能够更好控制音色和音准。
号嘴练习的目的就是训练嘴部的肌肉力量以及吹奏小号时对感觉的把控。
很多人认为号嘴练习是初学者才需要的练习,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许多著 名的小号演奏家在吹奏前都会进行必要的号嘴练习。
科A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8-0056-01
学的号嘴练习不仅能够固定演奏小号时的口型,还有助
于提高嘴唇的肌肉力量。
三、 唇振练习与号嘴练习的方法
(一) 唇振练习的方法。
在进行唇振练习时,嘴唇需自 然放松,双唇之间不可闭合得太紧,保持微笑,上下唇贴
在上下门牙上不能突出,脖子和呼吸保持最为放松的状态,
下巴往下拉(保持一个U形的平面即可),让气流带动唇
尖振动。
在练习过程中吹奏者应先练习一些比较容易发出的
音,把容易的音吹稳定后再逐渐练习其他的长音或关系音
程,练习的主要内容是长音和一些相关的日常练习,也可以
在日常生活的空闲时间中对吹奏进行徒手练习,经常做唇振
练习,有助于增强嘴唇的肌肉力量。
但由于唇振练习并不是
乐器本身发出的声音,所以进行专门的号嘴练习也是非常有
必要的。
(二) 号嘴练习的方法。
在进行号嘴练习时要做到身体 自然放松,尽可能吹长一些,避免声音出现抖动,像歌唱一
样把每一句吹得平稳自然,使气流均勻地向外输送,用气
息去做推动,想象我们通过号嘴把声音送得更远,让远处
的人也能听到。
笔者推荐使用号嘴练习器来进行号嘴练习,
它可以固定在乐器上,使吹奏者拿着乐器来进行单独的号嘴
练习,并且使用号嘴练习器会让演奏者用同样的习惯进行号
嘴练习或演奏乐器。
在进行号嘴练习的同时,可以使用同音
高的指法进行练习,这样既不会影响到号嘴练习,又能够有
效避免手拿号嘴时所造成的身体僵硬以及对嘴唇的压力过
大等错误习惯。
在进行号嘴练习时,可先练习一些长音,但
是要注意音准问题,可通过对照钢琴检验音准。
长音吹稳后
可进行音阶和音程的谱例训练,体会嘴唇和号嘴结合后气流
与嘴唇肌肉的控制力的变化。
在日常吹奏小号前进行号嘴练
习,可以帮助我们热身,调整和适应嘴唇与号嘴的压力,从
而更“决找到演奏状态。
四、 结束语
唇振练习和号嘴练习是非常重要的,系统地对待唇振练
习和号嘴练习,会给我们在吹奏小号上带来很多益处,不但
可以提高嘴唇肌肉的耐力,而且对嘴唇和音准的控制会更加
有效,使演奏者在演奏时更加自信。
参考文献:
[1] 阿尔班.阿尔班小号-短号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 社,2001.
[2] 亓迎春.谈小号的唇振与号嘴练习U].科技创新与生 产力,200(X4):44-4
作者筒介:丁宗尧(1996-),男,回族,河南焦作人,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