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心理学的概念: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历史 发展与流派 (人物,主要观点)
构造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认知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理论领域: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 应用领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法律与犯罪
感觉记忆
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
注意区别 长时记忆
遗忘的进程与遗忘曲线
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
有意遗忘的作用
遗忘
地点法
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韵律法
记笔记
定义
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按学习方式划分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意义学习
学习 学习的分类
机械学习
知识学习
按学习内容划分 技能学习
社会规范的学习
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复习策略、组织策略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测验法 调查法 实验法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概念:
可控制状态:
意识的性质
自动化状态:
白日梦状态:
状态 睡眠状态:
指向性
特点 集中性
概念
功能 选择功能
意识
维持功能
调节功能
不随意注意
种类 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生物节律
情境性失眠
假性失眠
睡眠与梦 失律性失眠
斯坦福—比内测验
经典智力测验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团体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关系
大学心理学第五章 思维与想象

实用文档
(二)什么是问题解决?
由一定情景引起的,按一定目标应 用各种知例如识“和韩技信能分油,”经算过术游一戏系:列思维 操作,使问“题3斤得的以葫芦解7决斤的的灌过,程。
(四) 典型化 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 形象的过程。
实用文档
四、作用
(1)预见功能 (2)理解功能 (3)补充功能 (4)调节功能
实用文档
五、分类 P98-100
(一)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 (二)有意想象 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3、幻想:包含科学幻想、理想和空想。 4、妄想:是一种常见的思维障碍,是思维的
独特性(新)
(2)发散思维
实用文档
运用已获得的知 识经验,按惯常 的方式解决问题
(三)根据创造性程度划分:
(1)常规思维
(2)创造思维
以新异、独创的 方式解决问题
实用文档
第二节 想象
猫说… … 小鸭子说… …
实用文档
一、想像的含义(P97) 想像是人脑对原有的表象
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心理
过程。
问题2:某城市有15%的人不把号码放在 电话簿上。如果你从该城市的电话簿上随 机抽取200个号码,你能否预期其中有多 少人是不把号码放在电话簿上?
实用文档
2、功能固着
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
• 问题
–利用如图所示 的材料,将蜡 烛象壁灯一样 立在墙上。
实用文档
问 题 答 案
实用文档
第五章 思维

三、分类: 分类: 1、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的不同 凭借物的不同 、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 形象思维— 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 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 、根据思维探索目标的方向 聚合思维—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3、根据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 3、根据思维是否具有逻辑性 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直觉思维 分析思维 4、根据创造性成份的多少 创造性成份的多少 、根据创造性成份 习惯性思维— 习惯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例:
古希腊国王处死一批囚犯, 古希腊国王处死一批囚犯,允许每个囚 犯说一句话,真话,处绞刑, 犯说一句话,真话,处绞刑,假话砍头 “要对我砍头” 要对我砍头” 国王左右为难,真砍头,真话应绞死, 国王左右为难,真砍头,真话应绞死, 若绞刑,假话应砍头。将他放了。 若绞刑,假话应砍头。将他放了。
都是B,所有的B都是 都是C,因而所有的A都是 都是C; ①所有的A都是 ,所有的 都是 ,因而所有的 都是 ; 所有的 都是 所有的A都不是 都不是B,所有的B都是 都是C,所有的A都不是 都不是C; ②所有的 都不是 ,所有的 都是 ,所有的 都不是 ; 所有的A都是 都是B,所有的C都是 都是B,因而所有的A都是 都是C; ③所有的 都是 ,所有的 都是 ,因而所有的 都是 ; 有些A是 ,有些B是 ,因此,有些A是 。 ④有些 是B,有些 是C,因此,有些 是C。 从图解可知,上述论断中只有①是正确的, 从图解可知,上述论断中只有①是正确的,但实际生活中许 多人认为这四个结论都正确。 多人认为这四个结论都正确。
何为创造性思维? 何为创造性思维?
期中考试——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论创造性思维 论创造性思维 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要求: 要求: 1、有理有据、条理清晰 、有理有据、 2、10分钟左右 、 分钟左右 3、重点突出,能够自圆其说 、重点突出,
5第五章 思维与创造性

第五章思维与创造性✧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过程✧思考过去、现在及将来✧和问题解决过程紧密联系第一节思维及其特征一、思维的概念和特征(一)思维的概念以人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人类和其它许多动物一样都有感觉、知觉、记忆等较低层次的心理现象,但是思维这一复杂的高级心理现象只有人类才拥有。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教黑猩猩灭火,实验员在它面前用碗从一个水桶里舀水灭火,不久黑猩猩学会了做个动作,但是把水桶拿走,而旁边的水池中注满水,黑猩猩就不知该如何是好了!这个实验说明,黑猩猩不能将水桶中的水和水池中水联系起来,就是说不能从这两种水中抽象出以水的共同、内在的特征:灭火。
“水能灭火”,不管它放在那儿,清洁还是肮脏,这一抽象只有人能用“思维”得到。
与黑猩猩相反,7、8岁的小孩都知道用尿浇灭导火索。
感知觉对对事物外部现象、个别属性的反映;思维则反映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性。
问:九大行星都围绕太阳公转,这只是现象,这一现象的内在规律是“万有引力定律”,这一定律是经过思维得到的,确切的说是“由此及彼”得到的。
(二)思维的特征(1)间接性:是指通过其他事物为媒介来反映外界事物,在思维过程中凭借已有知识经验或其它事物媒介来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能感知到的事物内在属性,以推测事物过去的、本来的进程,认识事物的本质。
例如,早晨见地上是湿的就可推知昨夜下过雨;医生通过测知病人的体温、血压、血液成分以及其它症状便可推知得了什么疾病;再如物理、化学实验,计算机仿真、模拟,宇宙产生、生物产生的研究过程。
通过思维过程,人们把事物的现象和它本质联系起来,把本来没有直接关系而只具是内在关系的事物联系起来,在此基础上人才可以超越感知觉提供的信息,去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2)概括性:概括性是指通过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得出概括性的认识。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说明一、课程基本情况1.课程编号:(901003)2.课程名称:普通心理学3.总课时:444.总学分:2.55.开课时间:第四学期6.适用专业:师范生7.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二、课程简介《普通心理学》是师范生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立足于学院“一实二高三强四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为学生学习《普通教育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提供理论支撑,而且给学生参加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提供实践指导,特别是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普通心理学》,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了解、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而且能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主要的是为其日后在中小学工作提供了帮助。
三、教学目的、要求和方法1.教学目的: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形成正确的心理学观念,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强化解决教育实践中典型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培养高素质的中学教师。
2.教学要求:第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做到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又有具体的教学案例,力求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有所突破,形成特色,以适应教学使用。
第二,为了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对教学内容不做过细要求,注重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不苛求教师,但强调教师的专长,让学生在教师的专长上受益。
3.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观影、自学、团体心理辅导等教学方法四、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2.教学难点:心理现象的本质、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五、课外作业自学作业2次、复习作业1次、观影报告1次、团体心理辅导报告1次六、课程考核1.考试方式:课堂提问和讨论、检查课堂笔记、作业、观影笔记、章节重难点考核、开卷笔试等考核方式.2.考试次数:共9次,其中平时考核5次,阶段考核3次,结课考核1次。
教育心理学-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

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一、不定向选择题1、瓦拉斯1926年提出的创造性思维阶段包括()。
A、准备期B、交流期C、酝酿期D、豁朗期E、验证期2、以下属于问题解决的特点有()。
A、目的性B、认知性C、序列性D、知识性E、指向性3、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是()。
A、集约性B、流畅性C、变通性D、辐射性E、独创性4、下面关于无结构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
A、无结构的问题在结构上具有不明确性B、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C、解法规则和答案上具有唯一性D、问题的初始条件可能是不明确的E、无结构问题比有结构问题更能激发学习者的探究欲5、哪些搜寻解法的策略会干扰问题图式的获得?( )A、问题类比B、想法——检验C、问题分解D、“手段——目的”分析E、问题怀疑6、创造性与智力的基本关系表现在()。
A、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B、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C、低创造性者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D、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E、高智商是高创造性的充分条件7、在搜寻解法阶段,当学习者对一个问题一无所知时,学习者只能采用的策略是().A、问题类比B、“手段—-目的"分析C、问题分解D、想法——检验8、“木头除了做桌椅板凳外,还能作什么用?”这属于发散思维的()训练方法。
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形态扩散D、方法扩散9、基克提出了一个问题解决过程的模式,认为一般性的问题解决大致包括的阶段是( )。
A、建立问题表征B、搜寻解法C、执行解法D、评价10、在规定的时间内,面对相同的问题,有的人能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
这反映了思维的().A、独创性B、多维性C、变通性D、流畅性11、高创造性者具有的个性特征包括()。
A、幽默感B、好幻想C、强烈的好奇心D、独立性12、为分析问题,找到解法,学习者可以采用的策略有()。
A、问题类比B、“手段-—目的”分析C、问题分解D、想法—-检验E、问题怀疑13、下列选项中,属于无结构问题的是().A、1+1=?B、世界上有几大洋?C、有“世界屋脊”之称的是?D、衣服有哪些功能?E、如何治理空气污染?14、“红色的东西有哪些?"这属于发散思维的哪种训练方法?()A、用途扩散B、结构扩散C、形态扩散D、方法扩散15、依照基克的观点,解决问题首先要().A、建立问题表征B、搜寻解法C、执行解法和评价D、分解问题16、在搜寻解法的策略中,()是最通用也是最无力、最笨拙的方法。
创造学基础第五章逻辑思维

在炎热、干旱的沙漠中两位摩托手为获得一笔优厚的奖金进行一项奇怪的比赛谁的车迟到达位于沙漠另一处的目的地谁就获胜。
出发后两位车手都磨磨蹭蹭不肯前行越来越严重的饥渴感包围着他们。
你能替他们想一个办法使他们能够尽快地到达目的地又不至于因此输掉这场比赛吗主要办法同时到达奖金一人一半车丢在沙漠人走过去反向开出沙漠先到目的地附近等着对方先过终点改变比赛规则谁先到达谁先赢互换车。
第一节第一节逻辑思维概述逻辑思维概述一、逻辑思维的涵义一、逻辑思维的涵义“逻辑”一词源于希腊文logic是音译过来的。
其原意是指思想、言辞、理性规律性。
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它与形象思维相对是指人们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这些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
逻辑思维撇开事物的具体形象而取其本质因此具有抽象性的特征。
例如我们根据第一量大于第二量第二量大于第三量而作出第一量大于第三量的判断时不必去追究这些量究竟是苹果还是鸡蛋用直径和圆周率的乘积来计算圆周长的公式既适用于篮球也适用于地球。
打个通俗的比喻逻辑思维过程就好比一个人从一个据高点向另一个据高点的攀登过程。
可以说逻辑思维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线型”思维形式。
逻辑思维通常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
形式逻辑思维又分为归纳思维和演绎思维等。
二、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二、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
概念、判断和推理这几个思维形式是互相联系的。
概念的形成往往要通过一定的判断和推理过程。
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概念之间的联系关系而判断的获得通常又需要通过推理。
1. 概念概念是人脑对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概念是在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而不反映事物的非本质属性。
例如关于“鸭子”的概念只反映鸭子扁嘴、短颈、足有蹼、船形体态、喜游水等本质属性而不反映其颜色、大小、肥胖等非本质属性。
柏拉图说“人是无羽毛之两足动物。
”但有人就拿来一个拔了毛的鸡向他质问。
假如人插上了羽毛会不会变成鸡呢或者人本来也就是一只被拔了毛的鸡而已。
《我们如何思维》读书心得

《我们如何思维》读书心得
《我们如何思维》读书心得
本书是一本关于思维方式的重要著作,通过对思维的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详细阐述了人们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下面将对本书的各个章节进行细化阐述。
第一章:思维的定义与特点
本章主要介绍了思维的概念以及思维的特点,包括思维是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活动等。
第二章:思维的分类与层次
本章介绍了思维的分类和层次,包括直觉思维、概念思维、判断思维、推理思维等不同类型的思维,以及思维的层次结构。
第三章:思维的过程与方法
本章深入分析了思维的过程和方法,包括问题的提出与定义、信息的获取与选择、思维的加工与推理、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思维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创造性思维与创新
本章主要介绍了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第五章: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思维
本章重点讲解了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对信息的评估与判断、逻辑推理的规则和步骤等。
第六章:情感思维与情绪管理
本章探讨了情感思维与情绪管理的关系和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情感思维来提高个人的情绪管理能力。
第七章:跨学科思维与终身学习
本章介绍了跨学科思维的重要性和方法,以及终身学习的意义和策略,鼓励读者积极跨界学习、扩展知识面。
附件:
附件1:思维导图
附件2:案例分析报告
法律名词及注释:
1. 概念思维:通过对事物抽象和概括的思维方式。
2. 推理思维:通过逻辑推理和推断进行的思维。
3. 直觉思维:基于经验和感觉直观感知的思维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而所有的A都是C。
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
所有的学生都是青年人 一些青年人是球迷
因此:
①所有的球迷是学生 ②没有一个球迷是学生 ③一些球迷是学生 ④一些球迷不是学生 ⑤上述结论均不正确
判断正误
所有的艺术家都不是养蜂人,所有的养蜂人都是化学家,所以所有的艺术家都不 是化学家。
运用到具体的事物和现象中去,以加深加宽对该事物和现 象的认识的思维过程。
离开了具体化,人们无法解决实际问题,一切事物的共性
都失去了依托,一切理论都失去了意义。
四、思维的种类
依 方
据
类
别
式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辐合思维、发散思维
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指 向 性
创新程度
(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思维不同于感觉、知觉、记忆
区别:
感觉、知觉——刺激初加工 记忆——刺激编码、存储、提取 思维——刺激深层次加工-判断、推理、解决问题
联系:
思维离不开感知、记忆的信息 感知——信息——记忆——推理、假设——规律
二、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错误的观点 1、思维决定语言 2、语言决定思维 3、思维等于语言 思维和语言是两种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现象: 区别: 1、思维与客观现象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语言和客观现实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 2、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概念,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词。 3、思维规律具有全人类性,不同的民族的思维规律相同。 语言规律具有民族性,语法并不完全相同。 联系: 1、从思维的内容看,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 2、从思维的结果看,语言是记载思维结果的工具。 3、从思维的发生和发展看,思维和语言是同步发生的。 4、语言也离不开思维。
类比推理(analogy reasoning)
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类比推理的结论并不都是可靠的, 必须由实践或实验证明。
(一)演绎推理
1、三段论推理
由两个真实的前题,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 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①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是C,因此,所有的A都不是C。 ②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C都是B,因而所有的A都是C。
1. 定义特征的突显性
一个概念的定义特征越突显或越明显,这个概念越容易
学习。 哺乳动物? 有毛、恒温、胎生、 哺乳 社会? 人类、共同体、自然环 境&文化&人口
2. 定义特征与特异特征的重叠性
一个概念的定义特征与
特异特征越多,二者的 重叠性越大,这个概念 越容易学习。
小鸟有羽 毛、会飞, 是鸟
第二节 概念
一、概念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 概念的外延:概念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事物的本质。
二、概念结构的理论
(一)、特征说 1、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恒温 有羽 毛 两足 鸟 卵生 会飞
2、概念规则
简单规则:定义特征只有一个。 合取规则:每个定义特征同时具备。 析取规则:定义特征两者选一,也可兼备。 关系规则: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第六章Leabharlann 思维与创造教育科学学院 张丽雅
人机大战
1997年,计算机“深蓝”和国际象棋世界
冠军卡斯帕罗夫进行比赛,卡斯帕罗夫 在六局比赛中一胜三和两负,最终输给 了深蓝。
深蓝的思维能力比人类更强吗?
我们如何解释人类的思维能力呢? 思维、
问题解决、创造性将是本章讨论的主题。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思维 概念 推理 问题解决 批判性 创造性
第一节 思维及基本特征
我思故我在。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贻。
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
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 特征:
概括性
间接性
“一个人的学习成绩不好,或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或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头, 某同学的学习成绩不好不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因此,某同学学习成绩不好的
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头。”
沃森和约翰逊-莱尔德(Watson & Johnson-Laird,1972) 选择作业实验
规则: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那么另
定义特征与特征重叠多,易学习 如概念“鸟” “会飞”是鸟的特异特征。 “有羽毛”是鸟的定义特 征。 二者重叠少些,学习较难 鸵鸟有羽毛、 不会飞,但仍 然是鸟
3. 无关特征的数量
无关特征是指在其所有正例中都不出现或者在正例和
反例中都出现的特征。
无关特征越多,概念就越难学习。
布?一定是布吗?其他质地的 可以吗? 如什么是抹布? 用于擦拭?别的用途可以吗? 算“家具”的成员吗?
过程:首先通过分析,找出具体事物的个别属性;其次通过比较,找到 许多事物之间的共同属性,共同属性又分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最后通过抽象
抽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2、概括:在头脑里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若干
本质属性,联合起来推广到一类事物,使之普
遍化的思维过程。
(四)具体化
具体化是在思想上把通过抽象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
有喙
(二)、原型说
1、原型
范畴中最能代表该范畴的典型成员。
2、类别成员的代表性程度
概念是由原型加上与原型有相似性的成
员来组成的。
原型
蔬菜
水果 文学作品
电影明星
冰淇淋
运动员
(三)层次网络模型(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
①概念,结点(node)存储在概念网络中,每个概念具有
二、推理的种类
演绎推理(deductive)
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到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其前提 反映的是一般性知识、蕴涵着结论的知识,因而其结论所断 定的知识范围不会超出前提所断定的知识范围,
归纳推理(inductive)
是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到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其结论 一般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具 有或然性。
一定的特征。
②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网络系统。
③特征分级储存。
④按逻辑上下关系组成网络,简洁,说明了概念的关系。
三、概念形成的研究
1、样例学习说
人物:茹什 观点:
自然概念的形成以样例子学习为主 对概念样例的记忆
2、假设检验说(hypothesis test theory)
2、条件推理
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
假言推理:假设情况A的存在是情况B存在的条件,当情况 A出现时,那么情况B必然出现。
如果今天下雨,就取消球赛。今天下雨了,所以球赛取消了。
选言推理:假设情况C的存在只有在情况A或者情况B存在
的条件下才出现,那么当情况C的出现不是由于情况A的出
现时,就只有可能是因为情况B的出现。
具体动作思维:依靠实际行动解决问题。3岁以前的幼儿。 具体形象思维: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
问题的思维过程。3-7岁学龄前儿童或者艺术家等。
抽象逻辑思维:运用语言符号形成的概念进行判断、推
理、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人类典型的思维。
(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人们依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
③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C,因而所有的A都是C。
④有些A是B,有些B是C,因此,有些A是C。
A
B
A
C
①所有的A都不是B,所有的B都是C, 因此,所有的A都不是C。
B
C
②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C都是B, 因而所有的A都是C。
ABC
AB
C
A BC
ABC
A
B
C
③所有的A都是B,所有的B都是C,
④有些A是B,有些B是C, 因此,有些A是C。
一面就是偶数。
E
F
4
7
问题:要证明这一规则的真假,必须要
看哪些卡片的背面?
证实倾向
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
象,就是人们倾向于去证实某种假设或规
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称为证实
倾向。
(二)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inductive reasoning),就
是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到一般性知识的结 论的推理。
所有的阔叶植物都是落叶植物,所有的葡萄树都是阔叶植物,所以,所有的葡萄 树都是落叶植物。
所有的审判员都在法院工作,有些大学生在法院工作,所以,有些大学生是审判
员。
所有共青团员都是青年,他不是共青团员,所以,他不是青年。 所有的鱼都是用鳃呼吸的动物,所有的鱼都是水生动物,所以,所有水生动物都 是用鳃呼哨。
4. 概念规则的复杂性
如法律和交通规则
概念规则越简单,概念越容易学习。反之,则越
不容易。
5. 正例与反例的熟悉度
正例应涵盖概念的所有外延,这样才能避免概
念的外延被缩小。
举反例可以避免概念之间因相似而产生混淆,
避免概念外延的扩大。
五、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的两种方式 1、“例子—定义”的教学方式 2、“定义—例子—定义”的教学方式
程。
(二)比较
在头脑里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过程。 人们经过分析和综合,认识了事物的诸多特点和属性,为了进
一步认识和辨别某一事物,还需要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与这
一事物相似的或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 同点和差别点。
(三)抽象与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