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

合集下载

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

三个古人尊师重道的故事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师授人以“德”、“才”,教人做人之道、以及学业、技能和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使其一生受益,因此古训中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

古人非常注重品行修养,学师德,谢师恩,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以下为其中的几个。

第一个故事是文王、武王师从姜子牙商朝末年时,西部诸侯国中最长的周文王以德化民,推行仁政,深明要治理好国家就要任用贤德之人。

他思贤若渴,听说姜子牙道德高尚、学识渊博、是当世大贤,就选定吉期,斋戒熏香沐浴,极其诚挚的亲自率众到磻溪去请姜子牙。

谈话中,文王看姜子牙胸怀博大,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安民之志,便高兴的说:“我祖父在世时曾对我说:‘ 将来一定会有位圣人来到周,帮你把周兴盛起来。

’您就是我祖父说的圣人啊。

”说罢就请姜子牙与他同车而归。

文王拜姜子牙为丞相,请他当自己的老师,向他请教治国安民的方略,从此西周更加强盛起来。

文王临终前把儿子武王托付给姜子牙,文王嘱咐武王说:“以父事丞相,早晚听训指教。

可请丞相坐而拜之。

”武王于是尊姜子牙为相父,又尊为“师尚父”。

姜子牙不负众望,励精图治,辅佐武王伐纣,一统天下,为后世开辟了治国兴邦之正道。

第二个故事是子贡维护师道尊严春秋时,孔子的学生子贡,聪颖好学,克己自律,对老师毕恭毕敬。

不仅是孔子儒家学说的传播者,而且还是坚定的捍卫者。

他视师志为己志,弘扬道德仁政思想,时时处处维护着老师的尊严和声誉。

陈子禽问子贡说:“孔子的学问是从哪儿得来的?他周游列国,了解了各国的政事,是请求人家告诉的,还是人家主动说的呢?”子贡说:“文王、武王的仁义之道流传在世间,贤能的人知道它的内涵,缺少贤能的人只知它的皮毛,道义公理无处不在,夫子在哪里不能学习呢!夫子打听消息的方式也和一般人不一样,他是凭着温和、善良、恭谨、俭朴、谦让的美德得来的。

”齐景公向子贡询问孔子的贤能时,子贡马上回答说:“夫子圣人也,岂直贤哉。

”鲁国大夫叔孙武叔毁谤孔子,子贡义正词严的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夫子是毁谤不了的。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原文及解释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原文及解释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原文及解释名句: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摘自:《荀子·大略》解释:国家将要兴盛,一定尊敬老师并看重有技能的人;如此,规矩和制度就能保持并得以推行。

大略原文: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

欲近四旁,莫如中央,故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

天子外屏,诸侯内屏,礼也。

外屏、不欲见外也;内屏、不欲见内也。

诸侯召其臣,臣不俟驾,颠倒衣裳而走,礼也。

诗曰:“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礼也。

诗曰:“我出我舆,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天子山冕,诸侯玄冠,大夫裨冕,士韦弁,礼也。

天子御珽,诸侯御荼,大夫服笏,礼也。

天子雕弓,诸侯彤弓,大夫黑弓,礼也。

诸侯相见,卿为介,以其教士毕行,使仁居守。

聘人以圭,问士以璧,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

人主仁心设焉,知其役也,礼其尽也,故王者先仁而后礼,天施然也。

聘礼志曰:“币厚则伤德,财侈则殄礼。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诗曰:“物其指矣,唯其偕矣。

”不时宜,不敬文,不驩欣,虽指非礼也。

水行者表深,使人无陷;治民者表乱,使人无失,礼者,其表也。

先王以礼义表天下之乱;今废礼者,是弃表也,故民迷惑而陷祸患,此刑罚之所以繁也。

舜曰:“维予从欲而治。

”故礼之生,为贤人以下至庶民也,非为成圣也;然而亦所以成圣也,不学不成;尧学于君畴,舜学于务成昭,禹学于西王国。

五十不成丧,七十唯衰存。

亲迎之礼,父南向而立,子北面而跪,醮而命之:“往迎尔相,成我宗事,隆率以敬先妣之嗣,若则有常。

”子曰:“诺!唯恐不能,敢忘命矣!”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

礼也者,贵者敬焉,老者孝焉,长者弟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

赐予其宫室,犹用庆赏于国家也;忿怒其臣妾,犹用刑罚于万民也。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视,道之以道而勿强。

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于人心者,皆礼也。

礼之大凡:--事生、饰驩也,送死、饰哀也,军旅、施威也。

尊师【尊师重道的意义是什么】百度作业帮

尊师【尊师重道的意义是什么】百度作业帮

尊师-【尊师重道的意义是什么?】百度作业帮尊师尊师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其本质是尊重知识、尊重教育、尊重人才.对青少年进行尊师重道教育,这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把“教”与“政”视为同等重要,主张实行礼义教化.荀子将君师并称,认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唐代的韩愈说:“举世不师,故道益离”,认为只有尊师重道,整个社会才能按照“道统”的方向顺利发展.宋代的苏轼说:“斯文有传,学者有师”,认为教师对于发展文化,培养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历代提倡尊师重教、尊师敬长,古代流传下来这方面的故事许许多多.如,《子贡尊师》、《魏照尊师》、《李世民教子尊师》、《张良拜师》、《陆佃千里求师》等等.这些故事生动形象地记叙了莘莘学子不辞劳苦,虔诚拜师的历程,也展示了师者德高望重,悉心育人,传道授业的崇高的思想境界.尊师重道在近现代更加得以发扬.毛泽东、李大钊、刘少奇、陈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是尊师重道的典范.他们身为领袖人物,对自己的老师们执弟子之礼;他们博学多才,仍虚心好学,以长为师;他们不仅重视学业的进步,更重视自己品德和意志的修养.古往今来,尊师重道,已成传统,代代相传.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为确立人民教师的政治地位,国家决定从1985年起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以法律手段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对中国牢固树立尊师重教、尊师敬长的良好社会风尚将起到重要的稳定的保障作用.为了继承和弘扬尊师重道这一传统美德,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尊师重道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尊师重道教育的具体内容是:1.教育青少年学生尊师重傅,懂得“国之将兴,必尊师而重傅”的道理,让学生自觉做到尊敬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接受老师的教导,服从教职员工的管理.对老师有意见和要求,能善意诚恳地提出来,不许顶撞老师.让学生明白,师,是特殊的“长”;师生关系,是特殊的长幼的关系.从这个角度尊师也是敬长的表现.2.教育青少年学生要尊重知识.教育是传播知识、创新知识、传递文明、培养人才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全社会重视支持教育事业,这是国家文明的重要的标志.教育青少年学生尊师重教,其目的是教育学生通过尊师更好的学习知识,学会做人.长大后,在各条战线上成为一名尊师重道的劳动者和接班人.人之所以称为人,在于人类可以创造文明,而文明说到底不过是一种积累与传递.每一代长者都把其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传给下一代,才有了人类的今天.所以,对于青少年学生,应该养成谦虚礼貌之类的好品德、好习惯,尊敬老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从长者手里学到知识与本领,使其继承、发扬.回答如满意,请点击选为满意答案。

《师说》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师说》统编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 现其报国之志。发现科场黑暗,朝政
腐败,吏制弊端重重,当时的上层社会,看不起教书之人。在士
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作者借
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这篇文章,以澄清人们在“求师”和“为
师”上的模糊认识。
探究二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①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 ⑦ 益:表示程度加
②出人:超出一般人。
重。副词。
③犹且:还,尚且。
④焉:代词,指老师。
⑤众人:一般人。
⑥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学习目标
壹 积累、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贰 学习正反对比等论证方法。 叁 培养谦虚好学的精神和尊师重教的品德。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 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 宗”之誉。与柳宗元并称 “韩柳”,与柳宗元、欧阳 修、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 大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 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 “昌黎先生”。中唐时期文学家、思想家、 政治家,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曾出 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 后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 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病逝后追 赠其为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 文公”。后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 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倡导“文道 合一”、“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 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 黎集》等。

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

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

位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兴趣和特长, 让每一位教师获得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位教师体 会到作为教师的成就感与幸福感,这是我
们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的方向。只有教师发展得好,我 们的学校才能发展得好;只有学校发展得好,学校的教 师才能发展得好,才能更有尊严,更受尊
重,价值和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国将兴,必尊师 而重傅相关信息:把物联网搬上课堂 让每一个学生享受 学习主动权当今世界,即将迎来万物互
,该校荣誉学院是中国民办高校中创办的第一...大学老师 的职业值得热爱需要敬畏原标题:大学老师的职业值得 热爱需要敬畏自古以来,我们国家
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历来都把老师尊称为“先 生”,很早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社会 各界更把大学教师当作知识的化身、品格修
养的典范,一...以爱为魂,学校教育才能绽放美丽近日, 我到本地的小湖小学调研。这是一所公办完全小学,16 名教师,215名学生,校园占
微整形培训班
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号召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 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 教师。爱是教育的真谛。习总书记强调指
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 不可能成为好老师。高尔基说:“谁爱
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 子。”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爱 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
联的时代变革,在此背景下,适应时代的教育变革显得 尤为重要。在物联网背景下的教与学方式如何进行变革, 尖端技术与教育如何深度融合等话题,
再一次引发了行业的热议。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中国 民办高校首所荣誉学院在珠海兴建 郭少棠任院长中新网

关于老师的名人名言7篇

关于老师的名人名言7篇

关于老师的名人名言7篇关于老师的名人名言11、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疾学在于尊师。

2、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

3、老师是我们的在生父母!爹娘生养我们老师教育了我们!4、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5、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6、身为世范,为人师表。

7、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事业。

8、事师之犹事父也。

9、落红本非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1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2、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

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

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13、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1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5、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关于老师的名人名言21、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谈十年书。

2、感人肺腑的谈话,能医治孩子心灵的创伤。

3、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4、教师与画家不同的是他要创造真善美的活人。

5、是宽容而不是纵容,是诱导而不是命令。

6 、没有爱的教学,宛如无水池塘,终将群鲜枯竭。

7、真正的教师,极力防止自己的坏习惯及于学生。

8、要散步阳光到别人心里,必须自己心里有阳光。

9、教师的加法是增加桥粱,教师的减法是减少荒凉。

10、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11、在知识的舞台上,最渊博的教师也是最谦虚的学生。

12、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儿童作出或好或坏的评价。

13、良好的师德风范必须心中有学生有学生立场。

14、享受人文的课堂,享受动感的课堂,享受智慧的课堂。

15、教学相长,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学到很多。

16、父母给了我生命,您给了我智慧,使我得以健康成长。

第三章 教师观练习题

第三章 教师观练习题

第三章教师观一、单项选择题1.“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学家对教师职业的赞誉?( )A.夸美纽斯B.福禄贝尔C.陶行知D.桑代克【参考答案】A【名师点睛】由于教师职业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巨大贡献,l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称赞教师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

”这句话是我国古代思想家( )对教育和教师对国家兴衰、法制存废重要性的论述。

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就曾对教育和教师对国家兴衰、法制存废的重要性有过论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存。

”3.下列选项不属于教师专业的内部标准的是( )。

A.职业实践水平B.职业自律性C.职业社会地位D.教师人员素质【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如果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专业自主权、权威性是教师专业的外部标准,那么教师的职业实践水平、人员素质,以及教师职业的自律性等就是教师专业化的内部标准。

4.下列不属于教师专业知识的范畴的是( )。

A.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B.专门性的学科知识C.教育学科知识D.教育研究知识【参考答案】D【名师点睛】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教育工作的知识技能性的保障。

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方面的基本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最基础的层面。

教师还要拥有专门性的学科知识,掌握1—2门专门性的知识,有扎实的基础和熟练运用的技能,这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知识。

教师还要具备教育性知识,即教育学科类知识,这是指有关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和规律的知识,以及教育教学的知识技能等。

5.与新手型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具有( )。

A.系统性B.结构性C.预见性D.实效性【参考答案】C【名师点睛】专家型教师能够根据教育质量标准与儿童发展的特点,同时结合现有的教育条件,拟定合理的教育目标、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之间富于逻辑性、创新性,教学的针对性、预见性强。

尊师重教的古诗文

尊师重教的古诗文

中国尊师重教的古诗11、《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己亥杂诗》清·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3、《酬问师》唐·刘商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4、《天净沙六首·王本成》敢说敢作敢为,无怨无恨无悔。

狂风暴雨惊雷,吐气扬眉,天下舍我其谁?5、《远师》唐·白居易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6、《寻雍尊师隐居》唐·李白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树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中国尊师重教的古诗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唐)杜甫《春夜喜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清)龚自珍《乙亥杂诗》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万龙孙绕凤池。

――〖清〗郑燮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为学莫重于尊师。

——谭嗣同经典诗句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

——吕不韦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务学不如务求师。

——杨雄圣人无常师。

——韩愈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司马光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程颐中国尊师重教的古诗3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意思是: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对别人的老人不好;敬爱自己的老人,就不敢怠慢别人的老人。

出自《孝经。

天子章》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意思是:不向老师学习,这等于开始渐渐地放弃对学问的追求。

出自《吕衡州文集与族兄皋请学春秋书》。

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首语
文/
翟小宁
“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至圣先师孔子,博学好仁,设杏坛讲学,传播思想,矢志不渝。

近百年来,正是因为有蔡元培、陶行知、夏丏尊等中国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身体力行,躬耕讲台,积极探索,不懈努力,才谱写出中国教育的辉煌,成为当代中国教育的精神财富。

习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号召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

爱是教育的真谛。

习总书记强调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

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

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

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

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崇高。

十八大以来,我们的老师积极践行立德树人理念,为国育才,传授着知识,传承着文化。

孟子曾经谈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
也。

”我们要用爱心与智慧、信心与力量,呵护每一个孩子,关爱每一个孩子,教育好每一个孩子,培养好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将来成为有用之才,成为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不辜负家庭和社会的殷殷重托与厚望。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学校要被社会认可,必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理念先进、不断创新、教育教学水平一流、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

学校是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共同家园,是我们的爱与希望之所在,是我们的信心与力量之所在。

学校取得的每一次成绩与荣誉,都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与默默奉献。

我们要凝聚每一位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兴趣和特长,让每一位教师获得自由而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位教师体会到作为教师的成就感与幸福感,这是我们孜孜以求、不懈努力的方向。

只有教师发展得好,我们的学校才能发展得好;只有学校发展得好,学校的教师才能发展得好,才能更有尊严,更受尊重,价值和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实现。

本立道生,恒念立校之本;鉴往知来,不坠青云之志。

让我们继续秉承为学校发展的公心,同心同德、精诚开拓,举全力、聚众智,建设一个更加温暖幸福的学校,走向更加光明而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人大附中校长来源:《人民日
报》)
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