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文档】抽筋草

合集下载

伸筋草

伸筋草

伸筋草【名词定义】:【中文名称】:伸筋草【英文名称】:Herba Lycopodii(拉);common clubmoss herb【定义】:石松科植物石松 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 的干燥全草。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中药学(二级学科);中药(二级学科)【植物形态】:长叶牛尾莱多年生草本,攀援状。

茎细长,有纵条,无皮刺。

叶互生;卵形,长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6~9厘米,宽2.8-6.5厘米,先端渐尖或突尖,基部楔形或近圆,两面光滑无毛;叶柄基部具卷须2根。

花单性,异株;花序伞形;腋生;花被6片,离生,向外反折;雄花有雄蕊6,较花被裂片为短;雌花较雄花小,退化雄蕊线形,子房球形,柱头3裂。

浆果球形,黑色。

花期6月。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缘或林内。

生于低山的酸性土草地、阔叶林边及马尾松林中。

【地理分布】: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均有分布。

【中药属性】:药材简介:马尾伸筋: ma wei shen jin【别名】:牛尾菜,大顺筋藤,大伸筋,百部伸筋,水摇竹,伸筋草,龙须草,牛尾伸筋,牛尾节,牛尾卷,水球花,大叶伸筋,牛尾蕨.伸筋灵。

名称考证:牛尾菜(《救荒本草》),大顺筋藤(《植物名实图考》),大伸筋(《中药志》),百部伸筋,水摇竹,伸筋草,龙须草,牛尾伸筋,牛尾节,牛尾卷,水球花,大叶伸筋,牛尾蕨(《湖南药物志》)。

为石松科石松属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的全草。

【附方】:治关节痛:牛尾菜五钱,路边荆一两,老鼠刺一两,豨莶草五钱。

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性味归经】:苦辛温,入肝经。

【主治功效】: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

用于风寒湿痹,筋脉拘挛疼痈。

外用治跌打扭伤肿痛。

【主要产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采收储存】: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置干燥处储存。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

民间草药:抽筋草

民间草药:抽筋草

民间草药:抽筋草古代陕西,有一人家日子过得艰难,但儿子却非常孝顺。

听说有一种草药加猪肉炖能治其父的小腿麻木抽筋,在他自己已很长时间没肉吃的情况下,依然用家里仅有的一些余钱为其父买来了猪肉炖上。

这草药就是抽筋草,又叫接筋草,筋骨菜,由名可见其所治病症会与筋骨病有关。

为石竹科繁缕属植物石生繁缕的全草。

因全株有白色星状柔毛,又名星毛繁缕。

还叫大鹅肠菜,鹅肠菜常见于田间菜园,而本种常见于草地,灌丛或林边。

为多年生葡匐草本,长60-90cm,基部葡匐,上部半直立,灰绿色,质脆易断,分枝稀疏。

单叶对生,叶片卵状椭圆形或陕卵形。

二歧聚伞花序细弱,有细长总花梗,生于叶腋或二分枝杈间。

花瓣白色,倒披针形。

蒴果长卵形,种子多,近黑色。

花期4-7月,果期7-8月。

产于四川、云南、湖北等地。

入药为全草,性味辛凉,有小毒。

归肝脾经。

具祛风活络,利湿解毒,活血止痛之效。

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等。

故事中为老父亲治病的方子是这样的。

治肢体麻木抽筋:接筋草120g,猪肉500g,加水共炖,分2次吃肉喝汤。

本方载于《陕西中草药》。

除了治上症,脾虚浮肿也可用接筋草治疗。

这个治脾虚浮肿的功效其实和治麻木抽筋有共通之处。

脾气虚或脾阳虚而使水湿运化失常、水湿停蓄溢于肌肤而作肿。

是为脾虚浮肿。

而水湿不运,寒湿下注困阻,可导致麻木抽筋。

治脾虚浮肿:接筋草9-15g,水煎服或煮小肠吃。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以上就是接筋草药用选方。

故事中的老父亲被接筋草治好麻木抽筋后,为了减轻儿子的负担,他采了很多接筋草到集上,看能不能换点钱回来。

售卖的过程中,他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向众人宣传药效。

没想到他的宣传被被贬到这里的朝廷官员张大人的随从听了满耳,张大人当时正患双腿麻木之症,无法行走。

随从当即将这草药买回去给张大人炖肉汤喝,张大人的症状减轻了许多,能下床走路了。

而这时,张大人的特赦昭书也到了,临回京前,他派人找到这位老父亲,希望能对这草药多点了解。

中药学_青鱼胆草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青鱼胆草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青鱼胆草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青鱼胆草>>>
名称:青鱼胆草 别名:胆草、对叶林、抽筋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青鱼胆草
原始出处:《贵州民间药物》 引自:《中药大辞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青鱼胆草
药材基源: 为龙胆科植物蔓龙胆的全草。秋后采集。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青鱼胆草
原始形态:
多年生蔓生草本。茎细长。叶对生,纸质, 卵状披针形,长4~7厘米,宽1.2~2.3厘 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全缘,深绿色; 3主脉明显。花腋生;萼筒状5裂,裂片三 角状披针形;花冠钟状,5裂,淡紫色, 裂片间有副裂片。浆果长球形,长1.5厘 米,红紫色,有长柄,超出宿存花萼。花 期秋季。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青鱼胆草
应用举例: ①治黄疸:青鱼胆草根三两,煎水服。
②治风热咳嗽:鲜青鱼胆草一至二两,炖 猪肉吃。
③治风湿:青鱼胆草根五两,泡酒服;亦 可用藤煎水熏洗。
④驱蛔虫:青鱼胆五钱,玉竹三钱,大米 一把。煮成稀饭,分二次吃完。
中药材:青鱼胆草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青鱼胆草
生态环境: 生山野、路边阴湿地。分布贵州、台湾等 地。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青鱼胆草
性味: 性凉,味苦。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青鱼胆草
功能主治: 清热,健脾,清肺止咳。治黄疸,风热咳 嗽,风湿,蛔虫病。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青鱼胆草
相关疾病症状: 风热咳嗽、蛔虫病、健脾利湿、清肺、清 肺止咳、疏风、疏风清热。

【优秀文档】地精草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优秀文档】地精草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地精草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地精草,为石竹科植物石生繁缕的全草。

夏、秋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多分布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那么在医学上地精草有哪些具体的药用价值呢?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下面三九养生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地精草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拼音名
Dì Jīnɡ Cǎo.
别名
筋骨菜(《峨嵋药植》),单背叶、青姑草、金缠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抽筋草、被单草、滇繁缕(《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石竹科植物石生繁缕的全草。

夏、秋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

茎圆柱形,匍匐,中空,被短毛茸(放大镜下观)。

单叶对生;披针形,长2.5厘米许,宽约1.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全缘,两面部被密而短的毛茸;无柄,叶腋有芽。

聚伞花序,腋生;萼片5,基部联合;花瓣6,比萼片短,顶端2深裂达基部;雄蕊10;花柱3或4。

蒴果和宿存萼近等长。

种子多数。

生境分布
分布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炮制
《滇南本草》:”火炙用。


性味。

抽筋草的功能主治

抽筋草的功能主治

抽筋草的功能主治功能主治概述抽筋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能和主治作用。

它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中。

本文将介绍抽筋草的功能主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抽筋草。

1. 缓解肌肉痉挛抽筋草具有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抽筋草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舒缓肌肉紧张,放松痉挛的肌肉,缓解相关的症状。

2. 改善血液循环抽筋草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供应到痉挛部位,有助于缓解痉挛并促进组织修复。

良好的血液循环对于减轻疼痛和促进康复非常重要。

3. 缓解疼痛由于抽筋草的舒缓肌肉紧张的作用,它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抽筋草可以通过舒张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减少组织缺氧和酸性物质的积聚,从而减轻疼痛的程度。

4. 消炎抗菌抽筋草具有一定的消炎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菌的繁殖。

抽筋草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减轻炎症的程度,加速伤口的愈合,并预防感染。

5. 散瘀止痛抽筋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瘀血和疼痛症状,具有散瘀止痛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瘀血的消散,舒缓局部的疼痛,并恢复组织功能。

6. 舒筋活络抽筋草对舒筋活络有显著的效果,常用于治疗关节疼痛、扭伤、肌肉劳损等症状。

它可以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痉挛和炎症反应,恢复关节和肌肉的活动能力。

7. 其他主治作用除了上述功能主治外,抽筋草还具有清热利湿、除湿止痒、解毒等作用。

它可以应用于中医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如风湿病、湿疹、慢性肾炎等。

如何使用抽筋草抽筋草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应用,包括外用和内服。

具体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

1.外用:可以将抽筋草制成药膏或药水,外敷于患处,每天3-4次,轻轻按摩至吸收。

2.口服:抽筋草也可以制成药丸或丸剂,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服用。

一般建议每日2-3次,饭后服用。

请记住,在使用抽筋草前,请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根据医嘱正确使用。

抽筋草虽然有很多好处,但不适当的使用可能会产生副作用。

注意事项在使用抽筋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避免过量使用,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抽筋草的功能主治

抽筋草的功能主治

抽筋草的功能主治1. 概述抽筋草,学名Pedilanthus tithymaloides,是常见的多肉植物。

它生长迅速,枝叶繁茂,枝干多肉质,叶片呈翅状,枝端有红色小花。

抽筋草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观赏植物,还具有一些药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抽筋草的功能主治,以及其在中药领域的应用。

2. 抽筋草的主要功效抽筋草具有以下主要功能:•止痛消炎:抽筋草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和止痛作用。

它可以缓解关节炎、肌肉疼痛等疼痛症状。

•清热解毒:抽筋草富含甙类和心甙,具有一定的清热解毒作用。

它可以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喉咙痛等症状。

•消肿散结:抽筋草中的有效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散结。

它可以用于治疗淋巴结肿大、乳腺肿块等疾病。

3. 抽筋草的主治疾病抽筋草在传统中药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它的主要主治疾病:•风湿痛:抽筋草具有温经活络、祛风散寒的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肌肉疼痛:抽筋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刺激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疼痛和酸痛不适。

•咽喉肿痛:抽筋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扁桃体发炎等症状。

•乳腺肿块:抽筋草通过促进淋巴循环,有利于消肿散结,对乳腺肿块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4. 抽筋草的用法用量抽筋草的用法用量应该根据具体疾病来确定,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内服:将抽筋草叶片或枝干研磨成粉末,每次3-5克,可冲泡开水,分2-3次服用。

•外用:将抽筋草捣烂敷患部,以减轻局部疼痛和肿胀。

注意事项: -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抽筋草。

- 对抽筋草过敏者禁用。

- 用药期间忌辛辣、油腻食物。

5. 抽筋草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抽筋草与以下药物不宜同时使用:•抗凝血药物:抽筋草具有刺激血液循环的作用,与抗凝血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出血风险增加。

•广谱抗生素:抽筋草中的成分可能会干扰抗生素的药效,建议在使用抗生素期间避免使用抽筋草。

•中草药与西药:在使用中草药与西药治疗同一疾病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搭配。

每日一草:牛筋草

每日一草:牛筋草

每日一草:牛筋草一、物种简介牛筋草(学名:Eleusine indica (L.) Gaertn.),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穇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二、物种别名蟋蟀草、百夜草、绊倒驴、宝古尼-少布文-塔日阿、扁草、穇子草、尺盆草、打鸡草、大屁股草、斗鸡草、蹲倒驴、官司草、鸡爪草、将军草、老驴蹲、路边草、牛顿草、牛筋、千斤草、千金草、千人踏、水牯草、锁驴草、螅蟀草、鸭脚草、哑啪央、油葫芦草、白露水草、狼尾草、露水草、牛板筋、牛顿棕、牛屎弹即草、扭鞘香茅、其米欧特、芮草、野铲子、蚰蜻蛚草、泽白淮。

三、物种分布安徽、北京、福建、广东、贵州、海南、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江西、陕西、山东、上海、四川、台湾、天津、西藏、云南、浙江。

四、生长环境多生于荒芜之地及道路旁。

五、形态特征根系极发达。

秆丛生,基部倾斜,高10-90厘米。

叶鞘两侧压扁而具脊,松弛,无毛或疏生疣毛;叶舌长约1毫米;叶片平展,线形,长10-15厘米,宽3-5毫米,无毛或上面被疣基柔毛。

穗状花序2-7个指状着生于秆顶,很少单生,长3-10厘米,宽3-5毫米;小穗长4-7毫米,宽2-3毫米,含3-6小花;颖披针形,具脊,脊粗糙;第一颖长1.5-2毫米;第二颖长2-3毫米;第一外稃长3-4毫米,卵形,膜质,具脊,脊上有狭翼,内稃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具狭翼。

囊果卵形,长约1.5毫米,基部下凹,具明显的波状皱纹。

鳞被2,折叠,具5脉六、价值功能药用价值:味甘,性平。

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散瘀止血的功能。

饲用价值:秆叶强韧,全株可作饲料。

其他价值:优良的保土植物。

七、防除方案水稻田①苗前,36%丁.恶乳油 150ml/亩,喷雾。

②苗后,10%氰氟草酯.恶唑酰草胺乳油120-140毫升/亩,喷雾。

(此方案仅供参考,请严格按照厂家说明使用)。

滇南本草课件模板-015(共20)

滇南本草课件模板-015(共20)

《滇南本草》:紫金皮
紫金皮: ──丛本卷下。
《滇南本草》:铁刺枝
铁刺枝:
铁刺枝(图),一名刺枝。硬枝铁梗,开 小白花,冬秋无花,似铁钉刺,多出石旁。 味苦,无毒。采取晒干为末,治酒毒冲心, 胃中结疼,或成酒虫、酒龟,在腹内作痛 不能忍者,服之效。 取杨梅根同此刺枝根共为末,治瘫痪痰软。 每服三钱,用无灰酒下,神效。忌萝卜。 ──务本卷一上。
《滇南本草》:奶浆藤
奶浆藤:
奶浆藤(图),又名通光散、通关散。茎 心有白奶浆流出。味苦、涩、性寒。 主治通乳、利尿、祛痰,清火。 (附方) 治喉痛、牙痛。 奶浆藤(三钱) 板兰根(三钱) 水煎服。 (又方) 乳汁不通,用奶浆藤(三钱) 当归头(三钱) 白芍(三钱) 川芎(三 钱) 王不留行(二钱) 煎服。 ──永和本。
《滇南本草》:赤木通
赤木通:
赤木通(图),一名野蒲桃根,又名金刚 散。味酸、苦,性寒。利膀胱积热,消偏 坠下气,走经络,定痛,散乳结肿痛,治 痈疮,排脓,通利五淋、赤白便浊,止玉 茎痛。 (附方) 治膀胱偏坠、疝气疼痛。 赤木通(三钱) 小茴香(一钱炒) 吴茱 萸(五分) 水煎点水酒服。疝气加 橘核 (一钱炒) 荔枝核(七个炒) 为末,亦 照前点水酒服。
土茯苓(金荞麦):
土茯苓(图),一名冷饭团,子名仙遗粮。 味苦、微涩,性平。治五淋、赤白浊,兼 治杨梅疮毒。 (附方) 治妇人红崩白带。 土茯苓 水煨,引用红沙糖治红崩,白沙 糖治白带。 (又方) 治杨梅疮毒。 土茯苓(或一两或五钱) 水酒浓煎服。 (又方) 治大毒疮红肿。 土茯苓 为细末,好醋调敷。 (补注) 子名仙遗粮,治杨梅结毒,丹
大红袍:
大红袍(图),又名野黄豆、锈钉子。味 苦、微涩,性温。调经活血,止血除瘀。 (附方) 治妇人血崩不止。 大红袍(五钱) 钻地风(五钱) 煨红糖 服即止。 (又方) 耳底发炎疼痛。 大红袍鲜根 挤汁滴注。 又治胃气疼 大红袍煮鸡蛋吃。 ──于本卷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筋草
抽筋草
【别名】虫儿被单、筋骨菜、单背叶、青姑草、金缠莱、大娥嫦菜、石灰草、接筋草、小伸筋草、背单草、滇繁缕、白筋骨草、鸡骨草、唐根草、石繁缕、糯米藤。

来源
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石生繁缕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匍匐蔓生草本,长60-90cm。

全株密被白色星状柔毛。

茎基部匍匐,上部半直立,灰绿色,质脆易断,分枝稀疏,节膨大,有不定根。

单叶互生;叶柄极短而近于无柄;叶片卵状椭圆形或狭卵形,长2-3.5cm,宽8-12m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微抱茎,全缘,两面被白色星状毛,下面较密。

二歧聚伞花序细弱,有细长总花梗,生于叶腋或2分枝叉间;花梗细,长短不等;苞片较小;萼片5,披针形,长约4mm,外面被星状柔毛;花瓣5,白色,稍短于萼,2深裂至基部;雄蕊10;子房上位,花柱3-4。

蒴果长卵形,与宿萼等长。

种子多数,近黑色,有瘤状突起。

花期4-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0-2300m的河谷草丛及旷野山地、田间、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浙江、台湾、河南、湖北等地。

性状
性状鉴别全草长60-90cm。

茎圆柱形,脆而易断,中具维管束一缕似筋,故名”抽筋草”,上部密生短柔毛,稀分枝。

叶对生,完整叶片卵状椭圆形或狭卵形,长2-3.5cm,宽8-12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