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雕油泥常见硬度分析
d40直径t2y状态 的表面硬度

d40直径t2y状态的表面硬度一、表面硬度的定义和测试方法表面硬度是指材料表面在受外力作用下的抗划伤能力。
常用的表面硬度测试方法有洛氏硬度、维氏硬度、布氏硬度等。
其中,洛氏硬度测试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一定压力,利用硬度计测量压痕的大小来确定材料的硬度。
二、d40直径t2y状态的表面硬度特点d40直径t2y状态的表面硬度具有以下特点:1. 高硬度:d40直径t2y状态的表面硬度较高,具有较强的抗划伤能力。
这使得该状态的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抵抗外界的划伤和磨损。
2. 细腻平滑:d40直径t2y状态的表面硬度使得材料表面变得细腻平滑。
这不仅提高了材料的观感,还使得表面更加耐久,延长了使用寿命。
3. 耐腐蚀性强:d40直径t2y状态的表面硬度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
这使得材料能够在恶劣环境下使用,不易受到腐蚀和损坏。
三、d40直径t2y状态的表面硬度与应用d40直径t2y状态的表面硬度适用于多个领域和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机械制造业:d40直径t2y状态的表面硬度能够提高机械制造件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2. 汽车工业:d40直径t2y状态的表面硬度能够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保证汽车在恶劣环境下的正常运行。
3. 航空航天工业:d40直径t2y状态的表面硬度能够提高航空航天零部件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能,确保航空航天器在极端环境下的安全可靠性。
四、提高d40直径t2y状态表面硬度的方法为了提高d40直径t2y状态的表面硬度,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表面处理:通过表面处理方法,如电镀、喷涂等,形成一层硬度高、耐磨性好的涂层,增加材料的表面硬度。
2. 材料选择:选择硬度高、耐磨性好的材料作为原材料,以提高d40直径t2y状态的表面硬度。
3. 热处理:通过热处理方法,如淬火、回火等,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五、总结d40直径t2y状态的表面硬度是评价材料抗划伤能力的重要指标,具有高硬度、细腻平滑和耐腐蚀性强等特点。
浅析泥雕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136浅析泥雕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李涵(深圳市宝安区航城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 深圳 518100)摘要:不管是哪一种雕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让学生了解材料的特性,学会各自的制作方法和加工技术,培养耐心细致的劳动习惯和增强审美的观念,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来制作泥塑。
所以,泥塑的雕刻材料和制备方法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泥雕刻;制作;选择;材料引言不同的雕塑泥巴材料的细腻性、常温硬度与黏结性的具体成型效果也参差不同。
所以我们需要因材施教,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
不管是哪一种雕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让学生了解材料的特性,学会各自的制作方法和加工技术,培养耐心细致的劳动习惯和增强审美的观念,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来制作泥塑。
一、材料选择但不是所有的泥都可以作雕塑的。
它必须是黏性强、质地细的泥土。
不同的雕塑厂家制作泥塑时选择的泥巴材料也各不相同,雕塑泥巴材料一般都比较细腻且在细节雕刻技术要求比较高,常用的有天然黏土(软硬度靠水分控制)、人工合成的雕塑泥,可分为油泥(自带硬度,需加热软化可循环利用)、目结土、黏土石粉(自然硬化后可加水反复利用、但不成型)、AB土(硬化速度快、附着力较差、不可反复利用)、原子灰(硬化快、硬性强、有毒保持通风戴口罩操作)、精雕油泥、陶泥等,一般小型工艺品采用油泥与精雕油泥、陶泥、天然黏土的多,其余的大多适合大型雕塑产品塑形。
(一)油泥油泥因本身的特点,所以都用于波丽类雕刻.目结土也可以,但一般都是目结土做大形,上面再用油泥雕细部.所以,油泥就等于是产品波丽。
波丽开模是用硅胶是一种白色软而有弹力的塑胶,所以不用考虑开模.而石膏就恰恰相反。
油泥是不粘手的,但在软化时温度还高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会烫到皮肤的。
油泥可以雕刻非常细小的东西,如发丝与手指衣纹等,表现力非常的强而且黏度非常之高.没做好的雕刻品又可长时间放那而不会坏掉.只是价钱上比目结土高多了。
初学者一般对油泥会感到力不从心,原因是开始时太硬,不易上手,到后来时太软。
工业油泥怎样区分(德国博米工业油泥)与一般工业油泥

工业油泥怎样区分(德国博米工业油泥)与一般工业油泥一、一般工业油泥1.常温下质地坚硬细致,可精雕细琢。
适合精品原型、工业设计模型制作。
2.对温度敏感、微温可软化塑形或修补。
3.新产品薄片精雕泥土,用手温即可软化,塑形简便、适合教室教学习作。
4.不沾手、不收缩,比目结土更干净精密,精密度高,是工艺品业界原型制作的好材料。
1.新产品薄片精雕泥土,用手温即可揉形。
2.两片胶合可用热吹风机软化表面再压合。
3.塑形后之厚块非常坚硬,如需要重新塑造,可用耐热塑胶袋装上,泡在热水中或装在筒内放进电锅中软化。
电锅只要插电,不放水,保温半小时后即可软化。
二、工业油泥(德国博米工业油泥)汽车模型油泥(工业油泥)产地:德国进口型号:W353,1000克/条规格:长27CM,直径5.0CM,15公斤一箱包装:独立安全包装描述:冬季常温下硬度60度,夏季常温下硬度55度,软化温度为50度。
含微量硫。
特性、用途:无杂质,手感更好,色泽分布均匀,刮削性能强(特别是细节部分),特别适用于制作等比例和缩小比例的汽车、摩托车、家电等产品的立体造型设计、模型制作。
几乎不会因温度变化而引起膨胀、收缩。
模型。
好的油泥有着优秀的操作性,其色彩一致,质地细腻,随温度变化伸缩性小,容易填敷,能提供相当好的最终展示。
特别是刮削性能好,工作就进展得顺利。
要很好的平衡硬度,粘性,刮削性能之间的关系。
产品设计时制作模型用的材料,使用时将油泥加热至中心变软即可。
常温下油泥有一定的硬度,切削性好,能用专用的油泥工具任意切削制成各种曲面模型。
做好的模型能永久不变形地被保存。
使用过的油泥用刮刀从模型上刮下后通过油泥回收机可再次使用。
特别适用于制作等比例和缩小比例的汽车、摩托车模型。
好的油泥有着优秀的操作性,其色彩一致,质地细腻,随温度变化伸缩性小,容易填敷,能提供相当好的最终展示。
特别是刮削性能好,工作就进展得顺利。
要很好的平衡硬度,粘性,刮削性能之间的关系。
四级硬度参照物

四级硬度参照物
四级硬度参照物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硬度试验方法,四级硬度参照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硬黏土是一种常见的四级硬度参照物,它主要用于差别压痕法硬度试验。
硬黏土的硬度值通常在100到500之间,可以通过压痕深度和压痕直径来测量。
2、钢球是四级硬度参照物中最常用的一种,它主要用于差别压痕法和派氏硬度试验。
钢球的硬度值通常在50到1000之间,可以通过测量压痕直径和压痕面积来确定。
3、金刚石锥是四级硬度参照物中最坚硬的一种,它主要用于维氏硬度试验。
金刚石锥的硬度值通常在1000到5000之间,可以通过测量压头顶角和压头底面直径来确定。
4、硅片是四级硬度参照物中最薄的一种,它主要用于显微硬度试验。
硅片的硬度值通常在1到10之间,可以通过测量显微缺口长度和显微缺口宽度来确定。
常见硬度测试及其适用范围介绍

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力学性能,它是指材料表面上低于变形或者破裂的能力。
硬度试验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硬度试验方法有很多,不同硬度测量方法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下面为大家介绍的是洛氏硬度、维氏硬度、布氏硬度、显微硬度、努氏硬度、肖氏硬度各自的特点及其适用领域。
供各位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同学参考选择。
洛氏硬度:采用测量压入深度的方式,硬度值可直接读出,操作简单快捷,工作效率高。
然而由于金刚石压头的生产及测量机构精度不佳,洛氏硬度的精度不如维氏、布氏。
适用于成批量零部件检测,可现场或生产线上对成品检测。
维氏硬度:维氏硬度测量范围广,不但可以测量高硬度材料,也可以测量较软的金属以及板材、带材,具有较高的精度。
但测量效率较低。
布氏硬度:具有较大的压头和较大的试验力,得到压痕较大,因而能测出试样较大范围的性能。
与抗拉强度有着近似的换算关系。
测量结果较为准确。
对材料表面破坏较大,不适合测量成品。
测量过程复杂费事。
适合测量灰铸铁、轴承合金和具有粗大晶粒的金属材料,适用于原料及半成品硬度测量。
对于测量精度,维氏大于布氏,布氏大于洛氏。
显微硬度:压痕极小,可以归为无损检测一类;适用于测量诸如钟表较微小的零件,及表面渗碳、氮化等表面硬化层的硬度。
除了正四棱锥金刚石压头之外,还有三角形角锥体、双锥形、船底形、双柱形压头,适用于测量特殊材料和形状的硬度。
努氏硬度:努氏硬度测量精度比维氏硬度还要高,而且同样试验力下,比维氏硬度压入深度较浅,适合测量薄层硬度。
再加上努氏压头作用下压痕周围脆裂倾向性小,适合测量高硬度金属陶瓷材料,人造宝石及玻璃、矿石等脆性材料。
肖氏硬度:操作简单,测量迅速,试验力小,基本不损坏工件,适合现场测量大型工件,广泛应用于轧辊及机床、大齿轮、螺旋桨等大型工件。
肖氏硬度是轧辊重要指标之一。
不同硬度测量方式有着自己的测量范围,下面从硬度值这一角度来说明不同硬度测量法的测量范围:显然,维氏硬度的适应范围最宽,它能够覆盖了金属所有的硬度范围。
硬度试验介绍

[维氏硬度HV][洛氏硬度HR]布氏硬度(HB)[维氏硬度HV]维氏硬度也是利用压痕面积上单位应力作为硬度值计量。
维氏硬度所使用的压头是锥面夹角为136º的金刚石四方锥体。
试验时,在载荷P的作用下,在试样试验面上压出一个正方形压痕。
测量压痕两对角线的平均长度d,借以计算压痕面积AV,以P/AV的数值表示试样的硬度,以HV表示。
HV=P/AV=1.8544P/d^2载荷P的大小可根据试样的不同选择,一般为5-100kgf。
维氏硬度的优缺点:维氏硬度有一个连续一致的标度;试验负荷可任意选择,所得的硬度值相同。
试验时加载的压力小,压入深度浅,对工件损伤小。
特别适用于测量零件的表面淬硬层及经过表面化学处理的硬度,精度比布氏、洛氏硬度精确。
但是维氏硬度的试验操作较麻烦,一般在生产上很少使用,多用于实验室及科研方面。
[洛氏硬度HR]洛氏硬度是工业生产中最常用的硬度测量的方法,因为操作简便、迅速,可以直接读出硬度值,不损伤工件表面,可测量的硬度范围较宽。
但洛氏硬度也有一些缺点,如因压痕小,对材料有偏析及组织不均匀的情况,测量结果分离度大,再现性较差。
洛氏硬度(HR)也是用压痕的方式试验硬度。
它是用测量凹陷深度来表示硬度值。
洛氏硬度试验用的压头分硬质和软质两种。
硬质压头为顶角为120º的金刚石圆锥体,使用于淬火钢等硬的材料。
HRA以60kgf的负荷试验,硬度有效范围是>70,适用于硬质合金、表面淬火层及渗碳层;HRC 以150kgf的负荷试验,硬度有效范围是20-67(相当于HB230-700),适用于淬火钢及调质钢。
布氏硬度(HB)用一定直径的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以规定的试验力(F)压入式样表面,经规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量试样表面的压痕直径(L)。
布氏硬度值是以试验力除以压痕球形表面积所得的商。
以HBS(钢球)表示,单位为N/mm2(MPa)。
其计算公式为:式中:F--压入金属试样表面的试验力,N;D--试验用钢球直径,mm;d--压痕平均直径,mm。
手办树脂

2、石粉粘土
石粉粘土日本人使用较多,稍贵,是油泥的五倍左右(就体积而言)。此种材料买回来是软的用水湿润更软更粘稠,像放多水的面粉团。然后自然风干硬化,无毒。一般人制作是要加骨架,骨架主要是各种金属丝,(个人不推荐铁丝做骨架,其一粘土湿润后包在骨架上铁丝会生锈,其二铁丝分件时难切断。)硬度适中,不小心的话会容易断。而且等水分蒸发要一点耐心,比油泥硬化时间要久,具体情况看粘土块的形状体积而定。
目前采用Cast树脂的手办主要有原版、港版(请注意是真正港版,不是用翻上翻来冒充港版的那种)
日版手办的材质一般都标明是Cold Resin Castkit,Cold是指成形工艺——冷成型,也就是说材料进入模具之前不需要加热熔化。其它材料(如PVC/ABS之类热塑性塑料)的则必须加热熔化才可以进行注塑成型;Resin是树脂;Kit指套件、组件……所以翻译过来就是冷成型Cast树脂套件的意思。
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不熔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是一种工业模具制作的材料,特别硬,不适合手工加工,粘合性好,填补、喷涂附着力一般,流动性较好,需要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调和使用(可根据需要加入适量黄石膏,如果不加黄石膏可以得到比较透明的效果),正常调和比例4:1,冬天3:1,将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调和好后根据需要加入适量黄石膏,再不断搅匀,直到感觉树脂发热时倒入模具,冬天可用电吹风辅助加热。
其它:PVC(聚氯乙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S(聚苯乙烯)都是Plastic成型工艺,与以上三种材料都不一样,属于加热熔化注塑成型。
机械硬度知识

机械硬度知识一、硬度简介:硬度表示材料抗击硬物体压入其别处的才能。
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一样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1.布氏硬度(HB)以必定的载荷(一样3000kg)把必定大年夜小(直径一样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别处,保持一段时刻,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2.洛氏硬度(HR)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克不及采取布氏硬度实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
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必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别处,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
依照实验材料硬度的不合,分三种不合的标度来表示:HRA:是采取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采取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是采取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专门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
3 维氏硬度(HV)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别处,用材料压痕凹坑的别处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HV值(kgf/mm2)。
注:洛氏硬度中HRA、HRB、HRC等中的A、B、C为三种不合的标准,称为标尺A、标尺B、标尺C。
洛氏硬度实验是现今所应用的几种通俗压痕硬度实验之一,三种标尺的初始压力均为98.07N(合10kgf),最后依照压痕深度运算硬度值。
标尺A应用的是球锥菱形压头,然后加压至588.4N(合60kgf);标尺B应用的是直径为1.588mm(1/16英寸)的钢球作为压头,然后加压至980.7N(合100kgf);而标尺C应用与标尺A雷同的球锥菱形作为压头,但加压后的力是1471N(合150kg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雕油泥常见硬度分析-手办制作须知
(2009-11-14 16:43:28)
似乎一直以来都有很多手办制作爱好者对精雕油泥硬度的问题产生很多疑问,到底什么样的精雕油泥算硬的,什么样算软的?该如何选择顺手的精雕油泥呢?精雕油泥本身那几种有什么优缺点?今天我谨代表一方言词跟大家探讨下。
首先我们看图,以下三种是我店中有的三种精雕油泥(从上到下是精雕油泥A,精雕油泥B,精雕油泥S),应该也是比较常见的油泥种类,还有其他种类的因为我没用过所以也就不评论了
看了三种油泥后我们基本大概记住了颜色等特征,云艺精雕油泥这种东西本来是台湾那边的东西,不过我们无从考证台湾那边的是哪里生产的,而显然现在市面上的精雕油泥种类都是由于工厂按季节需要或者由于质量配料控制不严格导致的百花齐放,所以我首先要说的是,请不要使用本贴的标准去衡量所有你看到的油泥(相信一定有人觉得看明白了然后去
挑长的差不多的最便宜的买来就好了,不幸的是,我坚持不保证我没用过的东西跟本贴东西一样,选错了别赖我,呵呵),如果发生任何差异本人坚持不负责。
一、精雕油泥的颜色:
很多朋友常常根据精雕油泥的颜色来判断油泥的好坏或者硬度,除非你是固定一家买的,那么基本问题不大,否则各个厂家之间可比性并不是100%。
影响精雕油泥的颜色有哪些因素呢?
1、本批次精雕油泥中各种原料的配比(别指望工厂用天平之类的给你详细称那上吨的油泥各原料比例,精雕油泥不是化学试剂,差不多就好了)
2、本批次精雕油泥中染色剂的比例(请允许我这么称所有色膏、色浆之类的东西,别告诉我你不知道里面调了色,如果你愿意,让工厂给你生产绿的精雕油泥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有量)
这么看下来,你还觉得有多大把握说某种颜色就是一定软硬?(虽然颜色评判大部分时候管用,但是不是绝对的而已)
二、精雕油泥的配料:
这方面我只能大概说下,我也只是从工厂了解,如果真的把配料表列出来了,那只能说明我是个白痴厂长了,那样的表格对我们来说也没太大用。
1、油质(可能包含凡士林等东西,没有油怎么叫油泥?没有油那是泥土)
2、石粉类(具体是什么不知道,就像普通泥土是土和沙子类的,这基本是主料之一)
3、石蜡类(具体是什么还是不确定,但是肯定是类似石蜡的东西)
好了,配料几种主料说完了,从这时候我们再开始讲硬度问题
PS:如果你还纠结颜色问题,那拜托你说以上这三种东西是什么颜色?油质:白色偏一点点黄,石蜡:石蜡中也含有油质,但是石蜡是白的,石粉:大部分也是白色吧,呵呵,这么看你明白了么?颜色有何用?
我们看下这三种东西什么软什么硬?显然油脂越多就越软,这不用说了吧?石粉本身呢?粉末有何硬度?最硬的是什么?石蜡,没错,石蜡很硬,于是乎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前提:在石蜡融化前常温状态下;
石蜡多:硬度高、易于雕刻、但是对温度敏感;
油质多:粘度高、偏软,适合捏,对温度也还好;
石粉多:这玩意多少无所谓了,反正百分比中,别的多这个就少,别的少这个就多,这东西对温度什么的都没什么敏感度;
然后最终将以上三种东西和别的东西混合切块后就是精雕油泥了:
精雕油泥A:其实石蜡不少了,常温下硬度高,但是互相粘连性稍差,主要也是雕刻,软化后可捏;
精雕油泥B:各种材料比例适中,石蜡偏少,油质应该偏多,互相粘连性不错,常温下硬度在这三种里面算是最低的了,软化后可捏,不适合雕刻,适合做简单造型或者喜欢捏、塑式雕塑手法的人;
精雕油泥S:这是这次新进的,其中石蜡的比例很大,天冷的时候甚至很脆,但是硬度很高,而且由于石蜡比石粉细腻多了,所以整体精雕油泥比较细腻,软化后也可以捏,但是变硬速度快,主要适合雕刻,做些配件之类的很方便,互相粘连不好;
三种油泥摆在这里,详细情况已经与大家透彻分析,最后具体怎么用就是看大家的了,这里还要讨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的评判标准是石蜡多的算硬的,但是也有朋友说那种的反而软,这也许只能说由于石蜡对温度敏感度高,所以适当加热后立刻变得比石蜡少的软了的结果,甚至在夏天,很可能精雕油泥S就不会这么硬了,对于这种情况我只能说,一切对比
应该是建立在常温情况下,另外,真正哪个硬哪个软又能有多重要?我们只需要知道在当前情况下那种配比的最终会是什么特性,如何选用更重要,大家说呢?呵呵
最后一句,这是个人心得,禁止转载用于商业用途(还有上面那句,根据本贴图片选错了便宜货别赖我,我卖的东西的确贵,但是我多了一些辛苦评测和帮助大家使用,提供技术支持,呵呵,所以购买自由还在大家手中,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