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实验教案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教学设计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教学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生物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方法,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 讲解生物分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展示不同生物分子的实验鉴别方法2. 酶的特性与酶促反应- 探讨酶的特性和功能- 进行酶活性实验,观察酶促反应的速率变化3. 光合作用与呼吸过程- 介绍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的基本原理- 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的相关实验教学步骤1. 引入- 通过提出问题或图片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兴趣2. 知识讲解- 分步骤讲解生物分子的化学组成、酶的特性与酶促反应、光合作用和呼吸过程的基本原理3. 实验操作演示- 对每个实验进行操作演示,详细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4. 学生实验- 将学生分成小组,指导他们按照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并解答他们的问题5. 结果分析与讨论-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加深对生物化学实验的理解6. 总结- 对本次实验的要点进行总结,提醒学生掌握实验技巧和实验原理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 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方法、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和结论等2. 实验操作技能评价- 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包括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步骤的规范操作等3. 科学思维评价- 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资源- 生物化学实验仪器和试剂- PowerPoint演示文稿- 实验指导书和实验报告范例参考文献- 生物化学教材-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书。
生化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了解蛋白质的合成过程;(3)熟悉蛋白质的修饰与调控。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的能力;(2)提高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撰写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2. 教学难点:(1)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2)蛋白质的修饰与调控。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蛋白质?它在生物体中有什么作用?2. 回答:蛋白质是生物体中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多种功能,如结构、催化、运输、免疫等。
3.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蛋白质的合成与功能。
(二)新课讲解1.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具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
(2)肽链: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链状结构。
(3)蛋白质的结构层次: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4)蛋白质的功能:结构、催化、运输、免疫等。
2. 蛋白质的合成过程:(1)转录:DNA上的基因序列被转录成mRNA。
(2)翻译:mRNA上的密码子被tRNA识别,并合成蛋白质。
3. 蛋白质的修饰与调控:(1)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在合成后进行修饰,如磷酸化、乙酰化等。
(2)调控机制:蛋白质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激素、酶等。
(三)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合成过程及修饰与调控。
2. 强调蛋白质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练习1. 提问:请列举蛋白质的几种功能。
2. 提问: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包括哪些步骤?3. 提问:蛋白质的修饰与调控有哪些机制?(五)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蛋白质的合成与功能。
生物化学实验课教案1.生化基本功训练

若ρ颗=ρ介,颗粒悬浮
若ρ颗<ρ介,颗粒上浮
若ρ颗>ρ介,颗粒下沉
离心机转动离心力沉降速度V若ρ颗=ρ介,颗粒悬浮
若ρ颗<ρ介,颗粒上浮
普通离心机:最大转速6000转/分
高速离心机:最大转速20000-25000转/分
超速离心机:最大转速50000-80000转/分
3.普通离心机的基本构造
4.普通离心机的使用方法:
检查→配平→放置→离心→结束→关闭
(1)检查:离心机是否平稳,离心管是否完整(2)把待分离的悬浮液加入到试管中,将试管放入离心管中,配平离心管。若不平,用滴管取少量蒸馏水加入到离心套管中,切不可加入到试管中。(3)把配平的离心管对称放入转头中(放稳放到底部),多余的取出,盖上离心机盖子(4)打开电源,调节所需转速和时间,启动离心机,听离心机转速声音,可知是否平稳转动。(5)结束待离心机停稳后方可取出离心管(6)关闭离心机,
A=K.C.L(阐述了物质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及液层厚度的关系)
物质的吸光度A
溶液浓度C
液层厚度L
吸光系数K
K是物质的特征性常数,与入射光的波长及其物质性质有关。溶液浓度C和液层厚度L无关,不同物质对同一波长单色光,有不同的吸光系数.
(2)待测溶液的浓度的计算:
标准液法:
欲知某溶液的浓度C测,我们可以配制出此物质已知的浓度C标
强调三点一线,边讲边示教
强调轻取重放,边讲边示教
讲一遍后示教
强调配平衡、放对称
举例CUSO4溶液,蓝色,其互补色为黄色,测定它的最大吸光能力,我们就选择黄色光系内的某段波长光为入射光。
画图
按表格操作
示教:
722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及其构造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全)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目录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 (1)实验二糖的还原作用 (3)实验三多糖的实验 (4)实验四糖的旋光性和变旋现象 (5)实验五血糖的定量测定(葡萄糖氧化酶法) (7)实验六人血清中总胆固醇的测定 (8)实验七牛奶中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9)实验八牛奶中酪蛋白的提取 (11)实验九牛奶中酪蛋白含量的测定 (12)实验十氨基酸的纸层析 (14)实验十一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 (16)实验十二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18)实验十三蛋白质的沉淀反应 (20)实验十四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 (22)实验十五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23)实验十六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25)实验十七紫外光吸收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26)实验十八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 (28)实验十九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29)实验二十溶菌酶的提纯结晶 (30)实验二十一酵母RNA的提取 (31)实验二十二 RNA的定量测定(苔黑酚法) (32)实验二十三 DNA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33)实验二十四荞麦中总黄酮的定性定量研究 (33)实验一糖的颜色反应[实验目的及要求]1. 掌握莫式(Molisch)试验鉴定糖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塞式(Seliwanoff)试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3. 掌握杜式(Tollen)试验鉴定酮糖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1.莫式试验:糖经无机酸(浓硫酸、浓盐酸)脱水产生糠醛或糠醛衍生物,后者在浓无机酸作用下,能与а-萘酚生成紫红色缩合物。
2.塞式试验:酮糖在浓酸的作用下,脱水生成5-羟甲基糠醛,后者与间苯二酚作用,呈红色反应;有时亦同时产生棕红色沉淀,此沉淀溶于乙醇,成鲜红色溶液。
3.杜式试验:戊糖在浓酸溶液中脱水生成糠醛,后者与间苯三酚结合成樱桃红色物质。
[实验仪器及用品]仪器:水浴锅。
器皿:吸管、试管。
实验药品:蔗糖、葡萄糖、淀粉、果糖、阿拉伯糖、半乳糖、а-萘酚、浓硫酸、95%乙醇、间苯二酚、盐酸、间苯三酚。
生化检测讲课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目标:1. 理解生化检测的基本原理和重要性。
2. 掌握常见生化检测项目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3. 学会分析生化检测报告,并能应用于临床实践。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教学资源:1. PPT课件:《生化检测基础》、《常见生化检测项目讲解》2. 教案纸3. 实验器材:试管、滴管、试剂等4. 案例分析:临床病例报告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医学检验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提出问题:什么是生化检测?它在医学检验中有什么重要性?二、讲解生化检测的基本原理1. 介绍生化检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讲解生化检测的原理,包括酶学检测、光谱法、电化学法等。
3. 通过PPT展示生化检测的基本原理图解。
三、常见生化检测项目讲解1. 肝功能检测:讲解肝功能检测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如ALT、AST、ALP、TBil 等。
2. 肾功能检测:讲解肾功能检测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如BUN、Scr、eGFR等。
3. 心功能检测:讲解心功能检测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如LDH、CK、CK-MB等。
4. 血糖、血脂检测:讲解血糖、血脂检测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如FBG、HbA1c、TC、LDL-C等。
四、案例分析1. 分享临床病例报告,引导学生分析生化检测报告。
2. 讨论病例中生化检测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生化检测基本原理和常见检测项目。
2. 通过提问和讨论,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分析生化检测报告1. 讲解如何分析一份生化检测报告。
2. 分享一份典型的生化检测报告,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指标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3. 强调分析报告时应注意的细节,如参考值、变异系数、结合临床症状等。
三、实验操作1. 实验目的: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生化检测的理解。
2. 实验内容:进行一项生化检测实验,如肝功能检测中的ALT、AST等。
3. 实验步骤:讲解实验步骤,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学习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2.掌握生物化学实验中的常用仪器和试剂;3.熟悉生物化学实验的实验流程和数据分析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试剂1.设备:显微镜、恒温水浴、酶标仪等;2.试剂:无水乙醇、苯酚、硫酸、甲醛、五氯酚、硫化碳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实验一:蛋白质定性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未知蛋白质溶液;(2)在试管中加入Biuret试剂;(3)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如果出现紫色,则说明蛋白质存在。
2.实验二:酶的活性测定步骤:(1)将一定量的酶溶液和底物溶液分别加入试管中;(2)将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保持固定温度;(3)根据一定时间内底物消耗量的测定结果,计算酶的活性。
3.实验三:核酸磷酸化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核酸溶液加入试管中;(2)加入适量的磷酸和反应媒介;(3)通过显微镜观察核酸的磷酸化程度变化。
4.实验四:脂质酯化实验步骤:(1)将一定量的脂质溶液和酸性催化剂加入试管中;(2)加热试管,在高温下反应一定时间;(3)观察产物和溶液颜色的变化,判断酯化反应的进行程度。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实验室的安全,操作时佩戴实验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用具;2.注意使用实验设备和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3.在操作中要细心、准确,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4.实验完成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卫生。
五、实验数据分析1.对于蛋白质定性实验,根据试剂对蛋白质溶液的反应结果来判断蛋白质的存在;2.酶的活性测定可以根据底物的消耗量来计算酶的活性;3.核酸磷酸化实验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核酸的磷酸化程度变化来判断实验结果;4.脂质酯化实验可以通过产物和反应溶液的颜色变化来判断酯化反应的进行程度。
六、实验总结与体会通过完成这些生物化学实验,我学习到了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常用仪器试剂的使用方法。
在实验中,我注意了安全操作,遵循了实验步骤,得到了准确的实验数据。
通过数据分析,我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果,并从中深化了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生化教案蛋白质分解代谢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和途径。
3. 培养学生对生化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2.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3.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途径4. 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意义5. 蛋白质分解代谢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和途径,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意义。
2. 教学难点: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具体步骤和机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分解代谢的重要性。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和途径。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讲解:介绍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过程和途径,解释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蛋白质分解代谢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
4. 互动环节: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疑问。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概念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蛋白质分解代谢过程和途径的掌握情况。
4. 期中考试:设置有关蛋白质分解代谢的试题,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生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研究动态。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实际操作蛋白质分解代谢的相关实验。
3. 推荐阅读资料,让学生拓展知识面,了解蛋白质分解代谢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生化检测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化检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常见的生化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常见的生化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
2.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常见生化检测项目的原理和临床意义。
2. 实验操作中的误差分析和质量控制。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生化检测相关教材3. 实验室设备和试剂4. 学生分组名单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生化检测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生化检测吗?它在临床医学中有什么作用?二、讲授新课1. 常见的生化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a. 肝功能检测:ALT、AST、ALP、TBil等。
b. 肾功能检测:BUN、Cr、eGFR等。
c. 心功能检测:CK、LDH等。
d. 血糖、血脂检测:FBG、HbA1c、TC、LDL-C、HDL-C等。
e. 离子及电解质检测:K+、Na+、Cl-、Ca2+、Mg2+等。
2. 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a. 样本采集:正确采集血液、尿液等样本。
b. 样本处理:及时分离血清或血浆,避免溶血、污染等。
c. 试剂准备:严格按照说明书配制试剂,注意试剂的保存条件。
d. 仪器操作:熟练掌握仪器操作,注意仪器维护和保养。
e. 结果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 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什么疑问?五、作业布置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课后习题。
2. 查阅资料,了解生化检测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了解了生化检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意义,掌握了常见的生化检测项目及其临床应用。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强调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求内容:1、酵母RNA的提取
2、RNA的水解
3、RNA的鉴定
并进行结果的处理及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并结合演示
重点、难点:
酵母RNA的提取技术
鉴定RNA各组分的原理和方法
作业及阅后记事: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
任课教师
吴旭红
计划学时
4
实验五、脂肪酸的β-氧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作业及阅后记事: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任课教师吴红计划学时3实验三、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学习薄膜电泳的操作,掌握电泳技术的原理和用途。
要求掌握内容:1、浸膜
2、点样
3、电泳:电场的设置
4、染色、漂洗、制干膜等技术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并结合演示
重点、难点:
学会薄膜电泳的操作,掌握电泳技术的原理和用途
点样量及样点大小的控制
作业及阅后记事: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
任课教师
吴旭红
计划学时
4
实验四、酵母RNA的提取及定性
教学目的和要求:
目的:进一步理解核酸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由碱基、戊糖、磷酸组成。学习核糖核酸的提取方法和原理,并会鉴定RNA。
学习目的:学习从牛乳中分离制备蛋白质的原理和操作,掌握蛋白质等电点的测定方法。
要求掌握以下内容:
1、讨论制备方案
2、酪蛋白的制备
(1)调等电点,离心法制取酪蛋的粗制品。
(2)纯化、干燥、称重。
(3)测pI。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并结合演示
重点、难点:
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的配制要准确。
等电点的调节要精确,洗涤过程避免丢失。
学习目的:了解脂肪酸的β-氧化的原理,掌握测定酮体生成量的一般方法。
要求:1、学习滴定法的原理及使用
2、掌握除去杂蛋白的技术
3、计算和结果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并结合演示
重点、难点:
掌握脂肪酸的β-氧化的原理
精确滴定样品与滴定对照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体积之差,计算由丁酸氧化生成丙酮的量。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并结合演示
重点、难点:
过氧化物酶的提取和酶活力的保持
需氧脱氢酶作用的原理及操作条件的控制
作业及阅后记事: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
任课教师
吴旭红
计划学时
4
实验八、发酵过程中无机磷的利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目的:掌握定磷的原理和方法,观察酵母发酵中无机磷的利用
讲授并结合演示
重点、难点:
掌握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及影响因素
酶的提取及酶活力的保持
作业及阅后记事: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
任课教师
吴旭红
计划学时
3
实验七、生物氧化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目的:学习和观察生物氧化中酶的催化作用
内容:1、氧化酶的作用
2、需氧脱氢酶的作用
3、过氧化物酶的作用
进行实验结果的处理及分析
2、点样
3、层析系统的建立
4、显色等技术
并进行结果的处理及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并结合演示
重点、难点:
掌握圆形滤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的原理
点样量及样点大小的控制
作业及阅后记事: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
任课教师
吴旭红
计划学时
4
实验二、酪蛋白的制备及其等电点的测定
教学目的和要求:
作业及阅后记事: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
任课教师
吴旭红
计划学时
4
实验六、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目的:进一步理解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掌握机体内脱氢反应检测方法。
要求掌握内容:1、琥珀酸脱氢酶酶液的制取
2、酶促反应
3、观察记录及结果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教案
教学单位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生物化学实验
任课教师吴旭红
授课专业及班级生科051-4生技053
齐齐哈尔大学教务处制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
任课教师
吴旭红
计划学时
4
实验一、圆形滤纸层析法分离氨基酸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纸上层析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进一步掌握氨基酸的结构和分类知识。
要求掌握:1、层析纸的处理
学习目的:掌握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要求掌握:1、全血无蛋白滤液的制备
2、测定血糖
3、计算及结果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并结合演示
重点、难点:
掌握全血无蛋白滤液的制备技术
作业及阅后记事: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
任课教师
吴旭红
计划学时
4
实验十、必需氨基酸的测定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内容:1、标准曲线的制定
2、酵母发酵
3、无机磷的测定
4、结果的计算及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并结合演示
重点、难点:
掌握定磷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了解发酵过程中无机磷的作用
作业及阅后记事:
齐齐哈尔大学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
任课教师
吴旭红
计划学时
3
实验九、血糖含量的测定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目的:学习测定Lys的原理和方法
要求掌握:1、制作标准曲线
2、样品的测定
3、结果计算及处理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及教学方法手段:
讲授并结合演示
重点、难点:
蛋白质中的赖氨酸具有一个ε-NH2,它与茚三酮起颜色反应呈蓝紫色,其颜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赖氨酸的含量成线性关系。亮氨酸与赖氨酸的碳原子数目相同,而且仅有一个氨基(α-NH2,相当于蛋白质中赖氨酸残基上的ε-NH2,因而可以用量氨酸作标准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