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2_复习题及答案2011_2012年

合集下载

2011-2012-2桥梁结构复习题

2011-2012-2桥梁结构复习题

一、填空题1.现代桥梁主要分为以下几种体系:、、、_、。

2. 桥梁按上部结构行车道位置分,可分为:、、。

3. 桥梁下部结构包括:、、。

4. 桥梁按上部结构行车道位置分,可分为:、、。

5. 大型桥梁的设计阶段包括、、。

6.拱桥按主拱圈线型可分为:、、。

7. 公路桥梁上承受的作用包括:、、。

8.公路汽车荷载由、组成,车道荷载由、组成。

9.桥梁上的偶然作用包括:、、。

10.公路桥涵设计体系规定了桥涵结构的两种极限状态:、。

11.桥梁桥面布置主要有、、几种。

12.桥面部分包括、、、、、栏杆和灯柱等。

13.桥面铺装可采用、和等各种类型。

14.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的构造层次有、、、。

15.桥梁横坡的设置方式主要有、、三种方式。

16.公路桥涵常用伸缩缝类型:、、。

17.混凝土梁桥常用的横断面形式分为、、。

18.混凝土梁桥按受力特点分,可分为:、、。

19.装配式板梁的横截面形式主要有和。

20.装配式板梁板块横向连接方式有和。

21.拱桥按拱圈截面型式可分为:、、、、、、。

22.桥梁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23.工程中常用的桥梁支座形式有、、等。

24.横装配式T形梁桥桥面板常用的横向连接方式有、。

25.涵洞按构造分为、、、。

26.涵洞由、、、组成。

27.柔性桥墩可分为、、、。

28.T形钢构可分为、、。

二、选择题1. 下列作用中属于可变作用的是()a. 土侧压力。

b. 汽车引起的土侧压力。

c. 基础变位。

d. 地震作用。

2. 下面关于桥梁分孔问题表述错误的是()。

a. 应考虑通航的要求。

b. 与桥梁体系无关。

c. 需考虑桥梁的施工能力。

d. 需考虑地形条件。

3. 下列各桥梁上的作用中,属于可变作用的是()。

a. 土侧压力。

b. 水的浮力。

c. 温度作用。

d. 混凝土收缩及徐变作用。

4. 桥梁分孔的最经济方式就是使()。

a. 上部结构造价最低。

b. 下部结构造价最低。

c. 上下部结构总造价最低。

d. 选择大跨径。

5. 桥梁结构的力学计算以()为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梁板结构的主要结构形式有:、、。

2、单向板的经济跨度一般为1.7-2.7m,次梁的经济跨度一般为4-6 m,主梁的经济跨度一般为5-8 m.。

3、作用在板面上的荷载传递路线为:荷载————次梁————柱(墙)——基础。

4、次梁的间距即为的跨度,主梁间距即为的跨度,墙或柱子的间距即为的跨度。

5、楼梯梯段的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

6、雨篷在荷载作用下,雨篷梁受、剪力和作用。

7、单层工业厂房常用的结构体系主要有和两种。

8、在厂房的横向排架计算中,吊车的水平荷载是由________刹车时产生的摩擦力引起的,其作用位置为_____________。

9、单层厂房结构中有支撑体系,支撑包括和柱间支撑,其作用是加强厂房的,并传递荷载至主要的承重构件上。

10、等高排架是指_____________相等的排架,用剪力分配法计算等高排架时,柱顶水平集中力引起各柱的剪力按柱的_______________进行分配。

11、框架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采用分层法计算内力时,底层柱和梁的传递系数为。

12、柱的反弯点高度取决于、、和。

13、反弯点处弯矩零(等于、不等于),剪力零(等于、不等于)。

14、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近似计算方法有两种,即反弯点法和D值法,其中,D值法对反弯点法在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做了改进。

15、基本风压的定义为以当地比较空旷平坦地面上离地_________m高度处,根据当地气象台站所记录到的10分钟平均年最大风速,统计所得的________年一遇基本风速v0(m/s)为标准,按确定的风压值。

16、多层和高层建筑均承受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但多层建筑往往由______荷载控制设计,而高层建筑由______荷载控制设计。

17、地震作用是指由______发出的地震波到达建筑场地后引起地面运动(包括三个平动分量和三个转动风量),经建筑物基础激起结构产生振动,振动过程中的_______力。

混凝土结构设计2_复习题及答案2011_2012年

混凝土结构设计2_复习题及答案2011_2012年

混凝土结构设计2_复习题及答案2011_2012年(预应力,梁板结构设计,单层厂房设计,多层级高层框架结构设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习题一填空1、单向板肋梁楼盖中主梁沿房屋横向布置的优点是()。

2.按弹性理论设计多跨连续梁板时,进行荷载折算的目的是()。

3、采用塑性理论设计多跨梁板结构用钢量将比按弹性理论设计的用钢量()。

4、塑性铰的特点是()()()。

5、对于()()()且跨数超过5跨的连续梁可按5跨计算。

6、按板的()不同,将肋梁楼盖分为单向板肋梁楼盖和()肋梁楼盖。

7、计算简图应表示出结构的()()()及荷载的()()()等8、混凝土楼盖按其施工方法分为()()()三种形式。

9、为保证多跨连续梁板结构在支座截面能形成塑性铰,设计时要满足()。

10、在塑性理论计算中,可通过控制截面()来控制塑性铰出现的情况。

11、产生塑性铰的截面的钢筋一定进入了()阶段。

12、现浇整体式楼盖,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的不同分为()()()和密肋楼盖。

13、.多跨连续板,板的宽度较大而外载相对较小,一般仅混凝土就足以负担(),故()一般无须验算。

三、选择1、主梁对次梁作为不动铰支座的计算简图在支座处的转角θ与实际结构在支座处的转角θ'相比,是()。

A.相等B.θ>θ'C.θ<θ'2、多跨连续梁求某跨中截面最大弯矩时,活载的布置应为()。

A.本跨布置,然后隔一跨布置B.本跨的左面、右面跨布置C.全部满跨布置3、对于周边与梁整体连接的多跨连续板考虑内拱作用,?可将中间跨中和中间支座的计算弯矩降低()。

A.5%B.10%C.20%D.30%4.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不等跨的多跨连续梁、板时,当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可近似按等跨连续梁、板内力计算系数查表。

A. 5%B. 10%C. 20%5.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板的荷载按弹性理论计算时()。

A.按g′=g+q/2,q′=q/2折算B. 按g′=g+q/4,q′=3q/4折算C.不进行荷载折算6.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次梁的荷载按弹性理论计算时()。

混凝土结构设计_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_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1.钢筋冷加工的目的是什么?冷加工的方法有哪几种?各种方法对强度有何影响?答:①冷加工的目的是提高钢筋的强度,减少钢筋用量。

②冷加工的方法有冷拉、冷拔、冷弯、冷轧、冷轧扭加工等。

③这几种方法对钢筋的强度都有一定的提高。

2.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几种?我国热轧钢筋的强度分为几个等级?用什么符号表示?答:①我国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钢筋有4种:热轧钢筋、钢铰丝、消除预应力钢丝、热处理钢筋。

②我国的热轧钢筋分为HPB235、HRB335、HRB400和RRB400三个等级即I、II、III三个等级,符号分别为( R ) 。

3.什么叫混凝土徐变?线形徐变和非线形徐变?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有什么本质区别?答:①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应力不变,变形也会随时间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

②当持续应力σC≤0.5f C时,徐变大小与持续应力大小呈线性关系,这种徐变称为线性徐变。

当持续应力σC>0.5f C时,徐变与持续应力不再呈线性关系,这种徐变称为非线性徐变。

混凝土的收缩是一种非受力变形,它与徐变的本质区别是收缩时混凝土不受力,而徐变是受力变形。

4.结构构件的极限状态是指什么?答:整个结构或构件超过某一特定状态时(如达极限承载能力、失稳、变形过大、裂缝过宽等)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种特定状态就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按功能要求,结构极限状态可分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5.在外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任一截面上存在哪些内力?受弯构件有哪两种可能的破坏?破坏时主裂缝的方向如何?答:①在外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的截面产生弯矩和剪力。

②受弯构件的破坏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沿正截面破坏,即沿弯矩最大截面的受拉区出现正裂缝 ;二是可能沿斜截面破坏,即沿剪力最大或弯矩和剪力都比较大的截面出现斜裂缝。

6.适筋梁从加载到破坏经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每个阶段是哪个极限状态的计算依据?答:①适筋梁的破坏经历三个阶段:第Ⅰ阶段为截面开裂前阶段,这一阶段末Ⅰa ,受拉边缘混凝土达到其抗拉极限应变时,相应的应力达到其抗拉强度t f ,对应的截面应力状态作为抗裂验算的依据;第Ⅱ阶段为从截面开裂到受拉区纵筋开始屈服Ⅱa 的阶段,也就是梁的正常使用阶段,其对应的应力状态作为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的依据;第Ⅲ阶段为破坏阶段,这一阶段末Ⅲa ,受压区边缘混凝土达到其极限压应变cu ε,对应的截面应力状态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部分答案(全)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部分答案(全)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部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设计框架时,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 A )A.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小B.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大C.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小D.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大2.伸缩缝的设置主要取决于(D )A.结构承受荷载大小B.结构高度C.建筑平面形状D.结构长度3.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上层层高变小时,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 B )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C.不变D.向上移动至23层高处4.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一般布置于伸缩缝区段的(A )A.中央B.两端C.距两端的第二个柱距内D.任意一端5.钢筋混凝土柱下扩展基础的高度主要是由(C )A.地基抗压承载力确定B.地基抗剪承载力确定C.基础抗冲切承载力确定D.基础底板抗弯承载力确定6.在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 A )A.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折减B.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增加C.底层柱线刚度应折减,其他各层柱不变D.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不变7.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时,为简化计算,对现浇楼盖,取中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为( D )A.I0B.1.2IC.1.5ID.2.0I(.I—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8.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 D )A.总是大于1B.总是小于1C.总是等于1D.可能大于1,可能等于1,也可能小于19.单层厂房计算中,对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的取值是按( D )A.两者之和B.两者的平均值C.两者的较小值D.两者中的较大值10.高层剪力墙结构的水平位移曲线为( )A.弯曲型B.剪切型C.弯剪型D.剪弯型11.多层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主要是由(C )A.梁剪切变形引起的侧移B.柱剪切变形引起的侧移C.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侧移D.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12.单层厂房排架在柱顶集中水平力作用下按剪力分配法计算时,总剪力是按( C )A.柱的数量平均分配给各柱B.柱的高度分配给各柱C.柱的侧移刚度分配给各柱D.柱的截面面积分配给各柱13.在D值法中,D值的计算公式为D=α2j ch i12其中α数值(<1 )A.<1B.>1C.=1D.可能>1,也可能<114.在用分层计算多层框架内力时,中间层某柱的柱端弯矩,( B )A.只与该柱所属的一个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有关B.只与该柱所属的两个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有关C.与所有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有关D.与所有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无关15.层数不多,荷载不大而地基承载力较高时,框架柱较经济的天然浅基础型式是( C )A.条形基础B.筏式基础C.独立基础D.箱形基础16.框架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通常最大层间位移位于(C )A.框架顶部B.框架中部C.框架底部D.框架2/3高度处17.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的地区指的是(C)A.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B.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C.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D.海岸、湖岸、海岛地区18.在进行单层厂房柱控制截面内力组合时,每次组合都必须包括(B)A.屋面活荷载B.恒荷载C.风荷载D.吊车荷载19.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其柱上端梁刚度降低,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A)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至52层高处C.不变D.向下移动至31层高处20.在进行框架梁端截面配筋计算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弯矩和剪力均采用柱边的值B.弯矩和剪力均采用柱轴线处的值C.弯矩采用柱轴线处的值,剪力采用柱边值D.弯矩采用柱边值,剪力采用柱轴线处的值2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侧移多层多跨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 0最小的是(B )A .采用现浇楼盖的边柱B .采用现浇楼盖的中柱C .采用装配式楼盖的边柱D .采用装配式楼盖的中柱22.反弯点法可用在(D )A .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小的框架B .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大的框架C .水平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小的框架D .水平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大的框架23.下述单层单跨厂房中,整体空间作用较大的是(B )A .无檩屋盖,两端无山墙B .有檩屋盖,两端有山墙C .有檩屋盖,两端无山墙D .无檩屋盖,两端有山墙24.框架柱的侧移刚度212h i D cα=,其中α是考虑(A )A .梁柱线刚度比值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B .上下层梁刚度比值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C .上层层高变化对本层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D .下层层高变化对本层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25.单层厂房抗风柱与屋架上弦之间采用弹簧板连接,弹簧板(A )A .只传递水平力B .只传递竖向力C .只传递弯矩D .不传递力26.对于多层多跨规则框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 .在风荷载作用下,边柱的轴力较大,中柱的轴力较小B .在风荷载作用下,迎风面的柱子受拉,背风面柱子受压C .在楼面均布恒载作用下,边柱的弯矩较大,中柱的弯矩较小D .在楼面均布恒载作用下,边柱的轴力较大,中柱的轴力较小27.一般情况,在风荷载作用下,规则框架结构的侧移特征是(B )A .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大,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大B .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大,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小C .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小,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大D .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小,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小28.一般情况下,在选择框架梁的截面高度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 )A .梁的跨度B .层高C .结构的总高度D .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29.确定框架结构内力分析的计算简图时,框架梁的计算跨度应取(D )A .梁的净跨度B . 梁的净跨度+21梁高C .梁的净跨度+21柱截面高度 D .梁两端柱轴线之间的距离30.在设计厂房结构吊车荷载时,根据吊车达到其额定起吊值的( C ),将吊车工作制度分为轻级、中级、重级和超重级四种工作制。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一、填空题:1.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为 、 、、 和 。

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有 、 和三种破坏形态。

3.由于轴向压力的作用,延缓了 得出现和开展,使混凝土的 高度增加,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有所后,反而会使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

4.其他条件相同时,受弯构件的配筋率越高,平均裂缝间距越,平均裂缝宽度越 。

5.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有 、 、三种破坏形态。

6.一配置HRB335 级钢筋的单筋矩形截面梁,该梁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公式为 。

若该梁所承受的弯矩设计值大于上述最大弯矩,则应 、 或改用双筋截面。

7.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是和 。

8.适筋梁的破坏始于 ,它的破坏属于 。

超筋梁的破坏始于 ,它的破坏属于 。

9.影响梁斜截面抗剪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和。

10.在设计中,对梁纵向钢筋的弯起必须满足三个要求:满足的要求;满足 满足 的要求;满足 的要求。

11.钢筋和混凝土是两种不同的材料,钢筋和混凝土能够很好的共同工作是因为 、和 作用。

12.复杂应力作用下混凝土强度的变化特点:当双向受压时,一向的混凝土强度随着另一向压应力的增加而 ,当双向受拉时,双向受拉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均 单向抗拉强度,当一向受拉、一向受压时,混凝土的强度均 单向(受拉或受压时)的强度。

13.抗扭钢筋包括 和 。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扭破坏形态主要与 有关。

14.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有 、 和等。

15.偏心压力的作用点离构件截面形心的距离称为偏心距。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按长细比可分为 , 和。

16.在实际工程中,边长为100mm和边长为200mm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应分别乘以换算系数和 ,以考虑试件和试验机之间的接触摩阻力的影响。

17.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是以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为基础,主要进行 、等三个方面的验算。

18.光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主要由 、 和组成。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计算题 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计算题 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复习题1、已知某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mm 500mm 200⨯=⨯h b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22N/mm 71.1,N/mm 1.19==tc f f ),钢筋采用HRB335级(2N/mm 300=y f ),在受压区已配置3Φ20的钢筋,截面承受弯矩设计值M=330kN.m ,环境类别为一类,求受拉钢筋的面积,并绘制配筋截面图。

2、已知某矩形截面梁截面尺寸为mm 550mm 250⨯=⨯h b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钢筋采用HRB400级,在受压区已配置3Φ18的钢筋,截面承受弯矩设计值M=230kN.m ,环境类别为一类,求受拉钢筋的面积,并绘制配筋截面图。

3、如图所示简支梁,环境类别为一类,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求受剪箍筋。

4、某承受均布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截面尺寸b ×h =250mm ×500mm ,a s =35mm;混凝土采用C20级,配有HPB235级双肢箍筋 φ8@100,梁支座边缘处截面的剪力设计值为200kN ,试验算该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5、已知某轴心受压柱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 , 承受的轴心压力为N =1400kN ,计算长度l 0=4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采用HRB335级,试设计该截面。

6、某钢筋混凝土对称配筋矩形截面柱,截面尺寸为b ×h=300mm ×600mm ,mm a a s s 40='=,计算长度l 0=7.2m 。

混凝土采用C35级,钢筋采用HRB400级。

承受轴向压力设计值N =300kN ,弯矩设计值M=160kN ·m ,试求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s A 和sA '1、解:2、解:22121s621121622mm9.2945256)3(mm2927941300300300440355.02009.110.1)2(159.0440/352255.0355.0292.0211211292.04404402001.190.1107.215kN.m7.2153.114330114.3kN.mN.mm103.114)35440(941300)(mm941203440mm60500,mm60)1(=Φ=⨯+⨯⨯⨯⨯=''+=+==⨯='>=<=⨯--=--==⨯⨯⨯⨯⨯===-=-==⨯=-⨯⨯='-''=='Φ=-==ssyyycssssbscsssyssAAfffhbfAAAA/habhfMMMMahAfMAha,受拉钢筋选用配筋计算,满足条件按单筋矩形截面计算则的钢筋,压区已经配置了由已知条件可知,在受则设验算适用条件ξαξαξααξ226s2621121622mm1388)3(mm1331)35515(36010230)()2(136.0440/352255.0133.0124.0211211124.05152509.110.1102.98kN.m2.988.131230kN.m8.311N.mm108.131)35515(763360)(mm763183mm51553550,mm35)1(==-⨯⨯='-==⨯='<=<=⨯--=--==⨯⨯⨯⨯===-=-==⨯=-⨯⨯='-''=='Φ=-=='=ssyssbscsssysssAahfMAA/habhfMMMMahAfMAhaa,配筋计算受压钢筋不能屈服,按单筋矩形截面计算则的钢筋,压区已经配置了由已知条件可知,在受则布置一层钢筋,因已知弯矩较小,假定验算适用条件ξαξααξ3、解:4、解: ,满足要求配箍率)验算最小配箍率(,即箍筋采用,取,则,),选用双肢箍()计算箍筋数量(需要按计算配箍筋配箍筋)验算是否需要按计算(截面尺寸满足要求则纵向钢筋排一层,验算最小截面尺寸)(影响,所以不需考虑剪跨比剪力的百分比为:生的剪力占支座边缘总集中荷载在支座边缘产支座边缘总剪力设计值产生的剪力设计值由集中荷载在支座边缘产生的剪力设计值由均布荷载在支座边缘计算剪力设计值)(%16.0 21043.124.024.0 %18.01252503.282 56@125mm 125mm 1360.4128.32 mm 3.286241.056521025.110004.14110009.20225.17.049.2024.14156525043.17.07.03kN 9.202kN 505N 5050005652503.140.125.025.0 426.2250565 mm 65535006,mm 35 2%75%529.202105 kN 9.2021059.97 kN 105702323 kN 9.9776.5342121 1min .21001000=⨯==>=⨯⨯====⨯====⨯⨯⨯-⨯=-===<=⨯⨯⨯==>==⨯⨯⨯⨯=<===-==<===+=+==⨯===⨯⨯==yv t sv sv sv sv yv t sv sv t c c w s P P q P n q f f bs A s s A n h f bh f V s nA s A kN V kN bh f V bh f b h h a V V V V V P V ql V ρρφφβ,承载力满足要求的双肢箍,选用,由已知条件知,kN 200kN 3.212N 212300 4651003.50221025.14652501.17.0 25.17.0mm 3.508@100mm 46535500mm 3501010=>==⨯⨯⨯⨯+⨯⨯⨯=+===-==V h s nA fyv bh f V A h a sv t u sv s φ5、解:6、解:22min s 0mm 804614 )3(mm 735350350%6.0kN 1623959.09.010*******.0kN 175********.142959.043.1135.0/4/φ1=Φ=⨯⨯===⨯⨯=>=⨯⨯====s u c s A bh A N A f A h l ,纵筋选用配筋,可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故不需按计算配置纵筋)计算(,查表得,)计算稳定系数(ρϕϕ2min 200b 10220020131003600mm 804)3(mm 308600300002.0mm 4.562)40560(3609.350300000)(mm 9.350402/6009.6102/2mm 804022 mm 30856055.0mm 9.593007.160..1300000mm 1685603.03.0mm 9.610553104.1104.112560/553140011/1400110.11512/0.1101.5103006003007.165.05.0512600/7200/mm 55320533mm 20mm 2030/60030/mm 5331030010160 mm 560406001==⨯⨯=>=-⨯⨯='-'='==+-='+-=''==⨯='<=⨯=>=⨯⨯===⨯=>=⨯==⨯⨯+=⎪⎭⎫ ⎝⎛+==<==>=⨯⨯⨯⨯==>===+=+=====⨯⨯===-=-=s s y s s s i s s s c i i c a i a s A bh a h f e N A A a h e e A A a h b f N x h e h l h e h l N A f h l e e e e h N M e a h h ,配筋,并验算最小配筋率)计算(,受压钢筋不能屈服,确实为大偏压,可先按大偏压计算,取,取,需计算,则)判断截面类型(ρηξαηηζζζη。

混凝土结构复习题

混凝土结构复习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设计框架时,可对梁进行弯矩调幅,其原则是( A )A.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小B.在内力组合之前,对竖向荷载作用的梁端弯矩适当调大C.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小D.在内力组合之后,对梁端弯矩适当调大2.伸缩缝的设置主要取决于(D )A.结构承受荷载大小B.结构高度C.建筑平面形状D.结构长度3.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上层层高变小时,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 B )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C.不变D.向上移动至23层高处4.单层厂房下柱柱间支撑一般布置于伸缩缝区段的(A )A.中央B.两端C.距两端的第二个柱距内D.任意一端5.钢筋混凝土柱下扩展基础的高度主要是由(C )A.地基抗压承载力确定B.地基抗剪承载力确定C.基础抗冲切承载力确定D.基础底板抗弯承载力确定6.在用分层法计算框架内力时( A )A.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折减B.除底层外,其他各层柱的线刚度应增加C.底层柱线刚度应折减,其他各层柱不变D.各层柱的线刚度均不变7.设计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时,为简化计算,对现浇楼盖,取中框架梁的截面惯性矩为( D )A.I0B.1.2IC.1.5ID.2.0I(.I—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8.荷载分项系数的取值( D )A.总是大于1B.总是小于1C.总是等于1D.可能大于1,可能等于19.单层厂房计算中,对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的取值是按( D )A.两者之和B.两者的平均值C.两者的较小值D.两者中的较大值10.高层剪力墙结构的水平位移曲线为( )A.弯曲型B.剪切型C.弯剪型D.剪弯型11.多层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主要是由(C )A.梁剪切变形引起的侧移B.柱剪切变形引起的侧移C.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侧移D.柱轴向变形引起的侧移12.单层厂房排架在柱顶集中水平力作用下按剪力分配法计算时,总剪力是按( C )A.柱的数量平均分配给各柱B.柱的高度分配给各柱C.柱的侧移刚度分配给各柱D.柱的截面面积分配给各柱13.在D值法中,D值的计算公式为D=α2j ch i12其中α数值(<1 )A.<1B.>1C.=1D.可能>1,也可能<114.在用分层计算多层框架内力时,中间层某柱的柱端弯矩,( B )A.只与该柱所属的一个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有关B.只与该柱所属的两个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有关C.与所有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有关D.与所有开口框架计算单元无关15.层数不多,荷载不大而地基承载力较高时,框架柱较经济的天然浅基础型式是( C )A.条形基础B.筏式基础C.独立基础D.箱形基础16.框架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通常最大层间位移位于(C )A.框架顶部B.框架中部C.框架底部D.框架2/3高度处17.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的地区指的是(C)A.有密集建筑群的大城市市区B.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C.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D.海岸、湖岸、海岛地区18.在进行单层厂房柱控制截面内力组合时,每次组合都必须包括(B)A.屋面活荷载B.恒荷载C.风荷载D.吊车荷载19.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结构,当某层其他条件不变,仅其柱上端梁刚度降低,该层柱的反弯点位置(A)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至52层高处C.不变D.向下移动至31层高处20.在进行框架梁端截面配筋计算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弯矩和剪力均采用柱边的值B.弯矩和剪力均采用柱轴线处的值C.弯矩采用柱轴线处的值,剪力采用柱边值D.弯矩采用柱边值,剪力采用柱轴线处的值2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侧移多层多跨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0最小的是(B)A .采用现浇楼盖的边柱B .采用现浇楼盖的中柱C .采用装配式楼盖的边柱D .采用装配式楼盖的中柱22.反弯点法可用在(D )A .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小的框架B .竖向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大的框架C .水平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小的框架D .水平荷载作用下,梁柱线刚度比大的框架23.下述单层单跨厂房中,整体空间作用较大的是(D )A .无檩屋盖,两端无山墙B .有檩屋盖,两端有山墙C .有檩屋盖,两端无山墙D .无檩屋盖,两端有山墙24.框架柱的侧移刚度212h i D cα=,其中α是考虑(A )A .梁柱线刚度比值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B .上下层梁刚度比值对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C .上层层高变化对本层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D .下层层高变化对本层柱侧移刚度的影响系数25.单层厂房抗风柱与屋架上弦之间采用弹簧板连接,弹簧板(A )A .只传递水平力B .只传递竖向力C .只传递弯矩D .不传递力26.对于多层多跨规则框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 A .在风荷载作用下,边柱的轴力较大,中柱的轴力较小B .在风荷载作用下,迎风面的柱子受拉,背风面柱子受压C .在楼面均布恒载作用下,边柱的弯矩较大,中柱的弯矩较小D .在楼面均布恒载作用下,边柱的轴力较大,中柱的轴力较小27.一般情况,在风荷载作用下,规则框架结构的侧移特征是(B )A .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大,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大B .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大,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小C .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小,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大D .各层侧移越往上越小,层间侧移越往上越小28.一般情况下,在选择框架梁的截面高度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 )A .梁的跨度B .层高C .结构的总高度D .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29.确定框架结构内力分析的计算简图时,框架梁的计算跨度应取(D )A .梁的净跨度B . 梁的净跨度+21梁高C .梁的净跨度+21柱截面高度D .梁两端柱轴线之间的距离 30.在设计厂房结构吊车荷载时,根据吊车达到其额定起吊值的( C ),将吊车工作制度分为轻级、中级、重级和超重级四种工作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设计2( 预应力, 梁板结构设计 , 单层厂房设计 ,多层级高层框架结构设计 )预应力(一)填空题1.先张法构件的预应力总损失至少应取 ,后强法构件的预应力总损失至少应取 。

2.预应力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不宜低于 ,当采用高强钢丝、钢绞线时,强度等级一般不宜低于 。

3.已知各项预应力损失:锚固损失11σ;管道摩擦损失12σ;温差损失13σ;钢筋松驰损失14σ;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损失15σ;螺旋式钢筋对混凝土的挤压损失16σ。

先张法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损失为 ;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为 ;预应力总损失为 。

后张法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损失为 ;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为 ;预应力总损失为 。

4.施回预应力时混凝土立方体强度应经计算确定,但不低于设计强度的 。

5.影响混凝土局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 。

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当加荷至混凝土即将出现裂缝时,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是 。

7.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对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进行抗裂验算时,对荷载效应的超标准组合下应符合 ,在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下,宜符合 。

8.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对于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进行抗裂验算时,对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应符合 。

9.为了保证在张拉(或放松)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不被压碎,混凝土的预压应力cc σ应符合 。

其中先张法的cc σ应为 ,后张法的cc σ应为 。

10.轴心受拉构件施工阶段的验算包括 、 两个方面的验算。

11.在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抗裂给算时,对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奕符合 、 。

对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符合 、 。

12.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 、 。

13.全预应力是指 。

部分预应力是指 。

14.有粘结预应力是指 。

无粘结预应力是指 。

15.张拉控制应力是指 。

16.先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完成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

17.后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完成第一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完成第二批损失时,混凝土的预压应力为 。

18.先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在使用阶段,当加荷到预压应力被抵消时,构件承担外荷载产生的轴向拉力为 ;继续加荷至混凝土即将开裂,相应的轴向拉力为 ;当加荷至构件破坏时,相应的轴向拉力为 。

19.后张法轴心受拉构件在使用阶段,当加荷到预压应力被抵消时,构件承担外荷载产生的轴向拉力为 ;继续加荷至混凝土即将开裂,相应的轴向拉力为 ;当加荷至构件破坏时,相应的轴向拉力为 。

20.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使用阶段正载面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为 ;其荷载效应及材料强度均采用 。

21.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对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满足 ;对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应满足 和 ;对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满足 。

2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第一批损失完成后,受拉区预应力的钢筋应力为 ;第二批损失完成后,当分别加荷至受拉区和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各自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 ,受压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 。

2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第一批损失完成后,受拉区预应力的钢筋应力为 ;第二批损失完成后,当分别加荷至受拉区和受压区预应力钢筋各自合力点处混凝土法向应力等于零时,受拉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 ,受压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为 。

24.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由预加力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先张法构件pc σ为 ;后张法构件pc σ为 。

25.先张法构件是依靠 传应力的,后张法构件是依靠 传递预应力的。

答案:1、100N/mm 2;80 N/mm2 2、C30;C403、141311σσσ++;15σ;1211σσ+;161514σσσ++4、75%5混凝土强度等级;局压面积A 1;局部受压的计算底面积A 06、tk con pcr f E +-=ασσσ17、tk pcII ck f ≤-σσ;0≤-pcII cq σσ8、0≤-pcII ck σσ9、ck cc f /8.0≤σ;)(1I con cc σσσ-=0/A A p ;n p con cc A A /σσς=10、张拉(或放松)预应力钢筋时,构件承载能力验算;构件病部锚固区局部受压承载能力的验算11、ck cp tk tp ck cp tk tp f f f f 6.0;95.0;6.0;85.0≤≤≤≤σσσσ12、先张法;后张法13、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截面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即为全截面受压。

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截面混凝土允许两面拉应力或开裂,即为截面只有部分受压。

14、预应力筋全长其周围均与混凝土粘结,即为截面只有部分受压。

15、张位预应力钢筋时,张拉设备上测力仪表所示的必须达到的总张拉力除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截面面积得出的拉应力值,用con σ表示。

16、01)(A A p I con pcI σσσ-=;0151)(A A A s p con pcII σσσσ--= 17、n p I con pcI A A )(1σσσ-=;n s p con pcII A A A 151)(σσσσ--= 18、00A N pcII σ=;0)(A f N tk pcII cr +=σ;s y p py uA f A f N += 19、00A N pcII σ=;0)(A f N tk pcII cr +=σ;s y p py u A f A f N +=20、s y p py u A f A f N N +=≤21、0≤-pc ck σσ;tk pc ck f ≤-σσ;0≤-pc cq σσ;lim max W W ≤22、pcI I con pe σασσσE --=1;10σσσ-=con p ;1//σσσ-=con po23、I con pe 1σσσ-=;pcII con po σασσσE +-=1;pcII con po /1///σασσσE +-=24、o o po po o po pc y I e N A N ±=σ;n nn n pn p n p pc y I M y I e N A N 2±±=σ 25、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力;其两端锚具锚住预应力钢筋 一、填空题 1.予加应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先张法 和 后张法 。

两法均利用张拉钢筋的回缩、施压于砼,其预应力的传递前者靠 粘结力 ,后者靠 锚具 来实现。

2.目前国内常用的锚具有下几种 螺丝端杆锚具 、 JM-12锚具 、 锥形锚具 、 镦头锚具 、后张自锚锚具 、 QM 型锚具 等。

3.预应力钢筋性能需满足下列要求 高强度 、 具有一定的塑性 、 良好的加工性能 、 与砼有较好的粘结强度 。

4.预应力钢筋可分为 钢筋 、 钢丝 、 钢绞线 三大类。

5.预应力砼构件对砼的性能要求是 强度高 、 收缩徐变小 、 快硬早强 。

6.预应力损失有以下几种:(1)1l σ 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2)2l σ 预应力钢筋与孔道之间摩擦引起的损失 (3)3l σ 温差损失 (4)4l σ 钢筋应力松驰引起的损失 (5)5l σ 砼收缩、徐变引起的损失7.预应力砼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分为 三 级四、问答题1.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其正截面裂缝控制等级分为几级?各级的要求是什么?答:预应力砼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

(1)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要求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不得出现拉应力,即0≤-pc ck σσ。

(2)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的构件,要求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下可以出现拉应力,但不得超过砼的抗拉强度标准值tk f ,在荷载的淮永久组合下,不得出现拉应力,即tk pc ck f ≤-σσ,0≤-pc cq σσ 。

(3)三级——使用阶段允许出现裂缝的构件,应验算裂缝宽度,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的构件最大裂缝宽度不超过裂缝宽度限值,即lim max w w ≤。

3.减小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1σ的措施有哪些?答:减少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1l σ的措施有:(1)选择锚具变形小或使预应力钢筋内缩小的锚、夹具,尽量少用垫板,因为每增加一块垫板,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值a 就增加1mm ;(2)增加台座长度,因为1l σ与台座长度l 成反比(s l E la .1=σ) 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 习题一 填空1、单向板肋梁楼盖中主梁沿房屋横向布置的优点是( )。

2.按弹性理论设计多跨连续梁板时,进行荷载折算的目的是( )。

3、采用塑性理论设计多跨梁板结构用钢量将比按弹性理论设计的用钢量( )。

4、塑性铰的特点是( )( )( )。

5、对于( )( )( )且跨数超过5跨的连续梁可按5跨计算。

6、按板的( )不同,将肋梁楼盖分为单向板肋梁楼盖和( )肋梁楼盖。

7、计算简图应表示出结构的( )( )( )及荷载的( )( )( )等8、混凝土楼盖按其施工方法分为( )( )( )三种形式。

9、为保证多跨连续梁板结构在支座截面能形成塑性铰,设计时要满足( )。

10、在塑性理论计算中,可通过控制截面( )来控制塑性铰出现的情况。

11、产生塑性铰的截面的钢筋一定进入了( )阶段。

12、现浇整体式楼盖,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的不同分为()( )( )和密肋楼盖。

13、.多跨连续板,板的宽度较大而外载相对较小,一般仅混凝土就足以负担( ),故( )一般无须验算。

三、选择1、主梁对次梁作为不动铰支座的计算简图在支座处的转角θ与实际结构在支座处的转角θ'相比,是()。

A.相等B.θ>θ'C.θ<θ'2、多跨连续梁求某跨中截面最大弯矩时,活载的布置应为()。

A.本跨布置,然后隔一跨布置B.本跨的左面、右面跨布置C.全部满跨布置3、对于周边与梁整体连接的多跨连续板考虑内拱作用,•可将中间跨中和中间支座的计算弯矩降低()。

A.5%B.10%C.20%D.30%4.按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不等跨的多跨连续梁、板时,当计算跨度相差不超过()可近似按等跨连续梁、板内力计算系数查表。

A. 5%B. 10%C. 20%5.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板的荷载按弹性理论计算时()。

A.按g′=g+q/2,q′=q/2折算B. 按g′=g+q/4,q′=3q/4折算C.不进行荷载折算6.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次梁的荷载按弹性理论计算时()。

A.按g′=g+q/2,q′=q/2折算B.按g′=g+q/4,q′=3q/4折算C.不进行荷载折算7.整体式肋形楼盖的板的长边(L2)与短(L1)边之比为()的板称为单向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