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上册专题训练3份 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化学九年级上册全一册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付,858)

(1)“钠保存在煤油中”说明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常__温__下__可__以__与__氧__气__、__水__反__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钠块浮在水面上”说明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_____钠__的__密__度__比__水__的__密__度__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学知识解释钠“熔化成银白色小球”的原因是______钠__的__熔__点__低。
3.(2分)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B A.氢气、天然气都是可燃气体 B.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4.(3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水用作冷却液 B.金属铜用于制导线 C.氧气用作航天助燃剂 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A.木质屋顶燃烧 B.消防用水汽化
C.电线拉断 D.拱柱摔碎
5.(2分)加热某固体物质产生了气体,对于这一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C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6.(2分)(荆州中考)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
___然__后__称__量__吸__引__铁__粉__的__质__量__,__发__现__仍__为__1___g__________。 (3)证明c是化学变化过程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用__磁__铁__对__黑__色__固__体__物__质__进__行__吸__引__,__固__体__不__被__吸__引______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复习PPT课件(25张)

C
基本概念
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的有关知识 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 系?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子
构成
原子
得失电子
离子
和联系?用分子原子 知识会解释两种变化(如: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有什 么不同?)
1)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里面,如果小木条复燃,则 证明气体是氧气。 1)排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小木条复燃, 则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2)排水法收集,当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氧 气已经收集满。
某同学设计了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如图。 ⑴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 ② ③ 。 试管 铁架台 酒精灯 ④ ⑤ ⑥ 。 水槽 集气瓶 铁夹 ⑵指出该制取装置(左边)中的两处明显错误: ① , ② ;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试管口没塞棉花 从酒精灯尚未点燃角度看,该收集装置中还隐藏着两处错误: ① ,② 。 集气瓶的水没充满 没开始加热就把导管伸到集气瓶中 ⑶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有: A.向试管内装入高锰酸钾 B.加热试管 C.检查装置 气密性 D.将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固定在铁架台上 E.将导管伸入盛满 水的集气瓶中 F.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正确操作顺序是 。 ⑷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⑸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 CAFDBE △ ⑹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为了 。 2KMnO4=; K2MnO4+MnO2+O2↑ ⑺实验完毕后,应先 ,再 防止试管内的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 以防止 。 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 ⑻右图不宜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 A B 把导管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 C D 水倒流进试管,使试管炸裂 BD
二、物质的分类
人教版新标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专题训练-制取氧气习题

人教版新标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专题训练制取氧气习题1、如图所示,老师在演示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收集完氧气后,反应还在继续进行。
小明同学认为,这个装置的缺点是不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造成了药品的浪费。
为了解决小明提出的问题,请你对原实验装置加以改进,或设计新的简易实验装置,以便有效地控制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友情提示:你可从下列用品中选取,也可自行选用其它仪器。
请你至少写出两种方案:方案一:;方案二:;2、(5分)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能用装置A制取的一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所需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
(3)能用装置B制取的一种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所需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
3、实验室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棉花、木块及下列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②;(2)芳芳发现若补充的一种仪器,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就可以制取氧气。
需要补充的仪器是,除此而外,她还需选择的仪器有;(填序号)(3)她正在绘制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你帮助芳芳将其补充完,并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与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方法相比较,能体现出的一条优点是;4、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以史引入 体验探究
化学是实验科学
体验探究
探究蜡烛燃烧
探究呼吸气体成分
实验报告示例
学习方法
【自学指导1 】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是一门以 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
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 得到的。
(2)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现象的
、
和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 等,可以发现和验
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发光、放热、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
讨论:
有发光、放热、 生成气体等这些 现象发生的一定 是化学变化吗? 举例说明。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哪种类型,并说明理由。
1.春天到了,冰雪融化 。 2.把一块3克的黄金打造成一枚漂亮的戒指 。 3.菜刀生锈了 。 4.农民用收获的粮食自酿米酒 。 5.灯泡钨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
(1)大量液体药品的取用 (倾倒)
注意事项: 1、细口瓶塞要倒放 2、标签要向手心 3、瓶口要紧挨 4、使用完盖好,放 回原处
? 化学是一把双刃剑
五、化学的拓展——绿色化学
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 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 的原料
•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 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实现“零排放” • 产品有利与环境、社区安全、人体健康
化学参与的过程工业:以美国为例,在全 部生产中份额要超过30%。这还不包括诸如电 子、汽车、农业等相关工业的产值。后者都要 用到化学工业的产品。
与化学有关的中国古代发明和文明
指南针模型
蔡伦
火药—— 万户飞天模型
活字印刷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作业课件:第四单元专题训练(一) 化学用语 (共25张PPT)

A.乳酸属于氧化物 B.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乳酸由碳、氮、氧三种原子构成 D.一个乳酸分子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21
20.(2016,呼和浩特)如图是甲、乙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试写出甲 物质的化学式__C_2_H_4_O__2 __;乙和甲不是(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 质。
22
21.(2016,绥化)煤、石油、天然气常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其中天 然气(1)的CH主4中要碳成元分素是的甲化烷合(C价H4为)。__-__4___价。
(2)从宏观角度看,甲烷是由_____碳__元__素__和__氢__元__素____组成的;从微观 角度看,甲烷是由________甲__烷__分__子________构成的,一个甲烷分子是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5
5.①最外层电子数为8;②核外有2个层电子;③质子数小于核外电 子数。下列粒子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C )
A.Na+ B.Ne C.O2- D.S2-
6
6.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水分子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氢__原;子、氧原子 (2)在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_______分__子__在__不__断__运__动__________;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专题训练(一) 化学用语
1
专题概述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学习化学遇到的难点、分化 点,是学习化学的关键。 主要包括物质的构成粒子、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等内容。元 素符号是所有化学用语的基础,只有记住了元素符号,理解元素符号 及周围数字的意义才能为化学的学习建立牢固的支点。化学式是化学 用语的关键,元素符号要通过化学式来巩固。在化学用语的学习中注 意结合书写规则、步骤进行提炼、概括或把繁杂的内容编写成几个句 子来进行记忆。
21
20.(2016,呼和浩特)如图是甲、乙分子的微观结构模型,试写出甲 物质的化学式__C_2_H_4_O__2 __;乙和甲不是(填“是”或“不是”)同一种物 质。
22
21.(2016,绥化)煤、石油、天然气常被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其中天 然气(1)的CH主4中要碳成元分素是的甲化烷合(C价H4为)。__-__4___价。
(2)从宏观角度看,甲烷是由_____碳__元__素__和__氢__元__素____组成的;从微观 角度看,甲烷是由________甲__烷__分__子________构成的,一个甲烷分子是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5
5.①最外层电子数为8;②核外有2个层电子;③质子数小于核外电 子数。下列粒子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C )
A.Na+ B.Ne C.O2- D.S2-
6
6.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水分子 (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氢__原;子、氧原子 (2)在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_______分__子__在__不__断__运__动__________; (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专题训练(一) 化学用语
1
专题概述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也是学习化学遇到的难点、分化 点,是学习化学的关键。 主要包括物质的构成粒子、元素符号、化合价、化学式等内容。元 素符号是所有化学用语的基础,只有记住了元素符号,理解元素符号 及周围数字的意义才能为化学的学习建立牢固的支点。化学式是化学 用语的关键,元素符号要通过化学式来巩固。在化学用语的学习中注 意结合书写规则、步骤进行提炼、概括或把繁杂的内容编写成几个句 子来进行记忆。
(安徽专版)2019秋九年级化学上册全一册习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
RJ·九年级化学上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及洗涤
第一单元 小结与复习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RJ·九年级化学上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1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2课时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第一单元检测卷
第二单元检测卷
课题1 空气 第1课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课题1 空气 第2课时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保护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2课时 离子的形成 相对原子质量
课题3 元素 第1课时 元素
课题3 元素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第三单元 小结与复习
课题4 化学式和化学价 第2课时 化合价
RJ·九年级化学上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3课时 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第四单元 小结与复习
专题三 化学用语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实验专题(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第五单元 小结与复习
专题四 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RJ·九年级化学上
专题五 化学计算
第六单元检测卷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1课时 碳的单质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2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
实验专题(三)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
实验专题(四) 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
第六单元 小结与复习
第七单元检测卷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第2课时 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课题2 燃烧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化石燃料的利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复习题PPT共5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复 习题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全册课件全集(717张)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 酸性、碱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 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 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 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 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些观点是认识和分析化 学现象及其本质的基础。
英国科学家— 道尔顿
意大利物理学家、化 学家—阿伏加德罗
讲授新课
三 化学发展史
观察与思考
1.古代化学 (1)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 聪明而强大。 (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蔡侯纸”的发 明者—蔡伦
火药:万户飞天模型
中国精美的瓷器
讲授新课
。
随堂训练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涉 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九上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导入新课
随堂训练
2.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黄冈中考)小雨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
①3个锌原子:3ZN;②两个氢分子:2H2;③两个氢氧根离子:2OH-;④原
子结构示意图
对应的粒子:Mg2+;⑤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
⑥-2价的氧元素:O2-。其中正确的有(A)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类型四 化学式
12.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
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说法错误的是(D)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不一定比原子大 B.电解水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C.同种分子构成纯净物,不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 D.某同学将密封良好的塑料零食包装袋从平原带到西藏后,发现塑料包装 袋鼓起,是因为袋中的气体分子体积增大
4.(泰安中考)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含
0.48
3.3
10.(德州中考)向盛有10 g纯碱样品(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 加入(2)8解0 :g稀设盐纯酸碱时样,品恰中好碳完酸全钠反的应质量。为反应x。后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86.7 g。
Na2CO3+2HCl===2NaCl+H2O+CO2↑ (l)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g。
B.CH4O
C.CH4
D.C2H4O
5.(广东中考)大型电动车使用的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具有“体积小、 成本低、充电快、输出功率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回答问题: (1)磷酸亚铁锂中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P_∶__O_=__1_∶__4_______。 (2)磷酸亚铁锂中锂、磷元素的质量比为__7_∶__3_1_______。 (3)磷酸亚铁锂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3_5_._4_%_______(精确到0.1%)。
上述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C_l_O_2______,一个二氧化氯分子是由 _1_个__氯__原__子__和__2__个__氧__原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化学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
专题训练(二) 化学计算
一、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2.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 各元素的质量比=(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3.元计素算的化质学量式分中数某=相元对素原的子质质量量分×数原子个数×100%
(6)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单质:_O_2___。
16.形象的微观示意图有助于我们认识所学物质和理解化学反应。 (1)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2O”所 表示意义的是__C__(填序号)。
(2)ClO2是一种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 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③⑤化学性质相似 C.②③④均表示离子 D.②④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
H2O 5.现有H、O、H+、O2-、HH22、、OO22、、OHH2-O 、H2O八种粒子: (1)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H的+粒子是_______。 (2)可用于表示物质的是________O_2_-_、__O_H_-__。 (3)没有电子的粒子是____O_2_-_、__O。H-、H2O (4)质子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H_、__O_____________。 (5)电子数相同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原子序数为11~17的元素的符号15和原子结构示意5图如下,请结合下图回答:
(1)原子序数为15的原子质子数为_____,最外层有____个电子。
(2)结合上图用符号表示下列内容:
Al3+
①原子序数为13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的符号为C_l_2_______;
②分子中含有两个原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MgCl2
20 g 答:原 20 g 混合物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为 35% 。
点燃
=====
解:设 23 g 乙醇完全燃烧需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x。
12.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医用消毒,也常作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可C2表H6示O+为3:O2C=2=点H=6燃=O=+2C3OO22+3H2O 2CO2+3H2O。
类型一 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1. 菱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C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FeCO3中Fe、C、O元素的质量比是1∶1∶3 56
B.FeCO3中Fe、C、O的原子个数比是56+5612∶+116×2∶3 16
C.FeC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6+12+16
D.FeCO3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化学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
专题训练(一) 化学用语
一、化学符号的含义 1.元素符号及其前面的数
2.离子符号及其周围的数
3.化学式及其周围的数
二、化学图示及其相关含义 1.原子结构示意图
2.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有关信息
类型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①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 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 ③镁原子与镁
6.(乐山中考)下图是“△△牌”钾肥的部分信息:
△△牌钾肥
主要成分:K2SO4(杂质不含钾元素) 净重:50 kg
××化工厂
根据该信息计算:
(1)硫酸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解2):该(1钾)硫肥酸中钾钾中钾元、素硫的与质氧量元分素数的质最量高比为为多(2少×3?9)(∶精32确∶到(4×0.116%)=) 39∶16∶32。
3.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D)
A.1∶1
B.4∶5
C.2∶3
D.5∶4
4.(苏州中考)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 g CO2和1.8 g H2O,另取3.2 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 g O2,该有机化合 物的化学式可能是(B)
A.C2H4
B.O2—2个氧原子 D.CO2—二氧化碳中含有 2个氧原子
15.(黔东南中考)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汞原子:___2_H_g___。
(2)3个铁离子:__3_F_e_3+_____。
(3)4个氨分子:__4_N_H_3___。 (4)加碘盐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___K_+I_5O_3__。 (5)核电荷数分别为8、12的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_M_g_O____。
106 44 (2)求x该纯3.3碱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06= x x=7.95 g 44 3.3 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7.95 g×100% =79.5%。 10 g
11.(襄阳中考)某同学将锌和氧化锌的混合物20 g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
量分数的稀硫酸,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氢气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求:
0.4
(2)解:设原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 x。
(1Z)n恰+H好2S完O4=全==Z反nS应O4+时H生2↑成氢气的质量是____g。 (26x)5计02.4算g 原20 g混合物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
65= x x=13 g 2 0.4 g 混合物中氧化锌的质量分数=20 g-13 g×100% =35% 。
类型三 化合价
9.(郴州中考)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C)
A.-1
B.0
C.+1
D.+5
10.下列物质的顺序依一定规律排列:HCl、Cl2、NaClO、M、Cl2O5、HClO4。 根据这种排列规律,M是(D)
A.Cl2O7 C.MgCl2
B.KClO3 D.NaClO2
③原子序数为12、17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从11~17的随元着素原,子随序着数原的子增序加数,的原增子加的,最其外原层子电结子构数(逐或渐元增素加的性质)呈现出的
(合理即可) 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相对分子质量
4.样样品品中中某某元元素的素含含量量=的元素计的算质量×100%
样品的质量
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解题步骤 利用化学方程式,已知某物质的质量求其他物质的质量,主要的解题步骤包 括:设、写、找、列、解、答。 2.寻找数据 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所代入的已知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题中没 有纯净物的质量,必须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找出某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再进行计算。 3.有关表格数据处理的计算 关键是根据变与不变的数据关系,找出内在规律,然后进行计算。
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④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可能发生变化
A.①②④
2.(东营中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高花未吐,暗香已远——分子在不断运动 B.品红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碘升华变为碘蒸气——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分子可以再分
质的是(B)
A.O
B.Zn
C.N2
D.CO
13.(深圳中考)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 A.三个钡离子:3Ba2+ B.两个氧原子:O2 C.四个硫酸根离子:4SO32- 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5CO
14.(乌鲁木齐中考)下列化学符号中“2”的含义表述正确的是(C)
A.2H—2个氢元素 C.2N2—2个氮分子
下实验:取2.16 g该物质,使其充分燃烧,测知只生成2.16 g水和5.28 g二氧化碳。
请你通过计算填空:
(1)该物质中含氢元素______g,含碳元素_______g;
(2)该物质中______(填“含”或“不含”)氧元素;若含有氧元素,其质量为
0.24
1.44
_______g(若不含氧元素,此空不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