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大气层

合集下载

名师导学——2.1 大气层

名师导学——2.1 大气层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2.1 大气层(1)点击要点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________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

2.大气温度在________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3.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________之间。

从地面向上约________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________,12千米到55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________,在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又呈逐渐________。

4.大气层是地球上________的条件之一,它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差________,还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________和________。

5.根据大气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到距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________,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________千米。

6.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________,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________,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课堂讲练例1 在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的变化是呈( )A.迅速上升的趋势B.逐渐下降的趋势C.逐渐上升的趋势D.平稳的趋势巩固训练1 在距地表500千米以上,大气温度与高度关系是( )A.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B.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C.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先下降,后升高D.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先升高,后下降例2 气象探空气球可以从地面上升到30000米的高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一路遇到的情况可能是( )A.气温越来越高B.气温越来越低C.一直处在对流层D.可到达对流层和平流层巩固训练2 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表示不正确...的是( )跟踪演练一、选择题1.地球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A.大气的厚度 B.大气的质量C.大气的比热 D.大气的温度、密度等2.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的( )A.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B.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C.3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D.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3.地球大气分为五层,其中厚度最小的是( )A.对流层 B. 平流层C.中间层 D.暖层4.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的大气成分是( )A.二氧化碳 B. 氧气C.氮气 D.臭氧5.干洁空气中体积含量最多的气体成分是( )A.氧气 B. 臭氧C.氮气 D.二氧化碳6.下列有关大气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中间层B.对流层和暖层都是上部冷,下部暖C.大气分为4层D.能够吸收太阳紫外线的是平流层7.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发生的现象中,仍然存在的是( ) A.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C.火山喷发 D.天空出现彩虹8.下列地区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最多的是( )A.南极地区上空B.青藏高原地区上空C.北极地区上空D.赤道地区上空9.下列有关大气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的上升而降低B.大气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C.大气层没有明显的上界,主体在1000千米高度以下10.下列关于大气作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阻碍太阳的热辐射B.阻碍夜间地球热量的散失C.抵挡来自天体的侵袭D.不断提供氧气,满足生物生命所需二、填空题11.大气的分层是根据________、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而分为________层的。

2.1大气层(分层作业)八年级科学上册高效课堂(浙教版)

2.1大气层(分层作业)八年级科学上册高效课堂(浙教版)

2.1 大气层(分层作业)【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是()A.雷电风雨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B.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减少小天体的撞击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D.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答案】【解析】A.对流层,大气最下层,厚度随季节和纬度而变化,雷电等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这一层,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大气层能保护地球,可以减少小天体的撞击,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对流层的显著特点,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递减,在垂直方向上形成强烈的对流,对流层也正是因此而得名,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变化,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装满水的回形玻璃管做对流实验,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在A点加热,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顺时针方向流动B.如果在D点加热,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逆时针方向流动C.如果在B点放冰块,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逆时针方向流动D.如果在C点放冰块,液体会发生对流,液体按顺时针方向流动【答案】B【解析】A.如果在A点加热,因为液体加热之后会膨胀,但是A点液体已经在上方,所以不会发生对流,故A说法错误;B.如果在D点加热,因为液体加热之后会膨胀,这样单位体积的液体会变少,密度变小,上升,一边温度低密度大的液体过来补充,从而使管中液体沿逆时针流动,故B说法正确;C.如果在B点放冰块,液体遇冷收缩,液体密度变大,导致液体向下运动,从而使管中液体沿顺时针流动,故C说法错误;D.如果在C点放冰块,液体遇冷收缩,液体密度变大,但是因为C点液体已经在下方,所以不会发生对流,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3. 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几种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③图中B层——人造卫星在其中运行;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浙教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复习知识点归纳 (新)浙教

第2章天气与气候2.1 大气层知识点1 大气的作用及大气的温度1.大气不仅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而且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大多数紫外线,避免地球上的生物受到强紫外线的伤害,同时,大气层的水汽可以成云致雨,构成了地球的水循环,使水成为一种可再生资源.2.大气层具有缓冲作用,避免地球表面温度变化过于剧烈,永远保持在一个相对适宜的温度,不会因为过冷或过热而导致生物死亡.3.大气温度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12km 以下和55~85km的范围内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其余高度则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知识点2 大气的分层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其中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底层的对流层.点拨:大气没有明显的上界.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因此大气并不存在明显的界限.目前地球大气上界有多高,说法不一.在1000 km以上的高度,大气密度已变得非常小,到距地表5000 km处,已接近真空.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500km知识点3 对流层1.对流层的高度并不完全相同,低纬度对流层的厚度大;高纬度对流层的厚度小.2.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强烈;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2 气温知识点1 天气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阴、晴、风、雨、雷、电、雾、霜、雪等都是天气现象.2.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同一时刻,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也是不同的.3.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的,其中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是构成天气的重要因素.知识点2 气温1.气温是时刻变化着的,一天当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而不是太阳高度最高的12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而不是晚上24时.2.陆地和海洋的性质不同.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因此,北半球陆地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而海洋最高月平均气温一般出现在8月,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2月.南半球和北半球正好相反.2.3 大气的压强知识点1 大气压的存在和大小1.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例子有很多,如浮杯实验、可乐瓶瘦身、瓶吞鸡蛋等,日常生活应用中的吸管、吸盘等均是利用的大气压.2.地球周围被厚厚的气体包围着,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大气层的气体与固体、液体一样也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就产生了大气压强.3.离地面越高,空气就越稀薄,空气的密度越小,大气压也就越小.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于1。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

2.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案)

第二章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位于地理1第二章第一节,在教材结构体系中承接地球的外部圈层,对大气圈物质组成、垂直分层展开详细叙述,深入学习大气圈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与此同时,本节课程内容中涉及到对流层、平流层的温度变化与大气运动特征的相关知识,为下一节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运用图表资料,说明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主要层次的主要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大气垂直分层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1.重点:对流层、平流层大气的特点;人类活动与各层大气的关系。

2.难点: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对流层、平流层大气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内容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作用1、低层大气主要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2、干洁空气主要由(78%)、组成。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读“大气的垂直分层”图,1、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密度、温度等物理性质和运动状况,可以将大气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借助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讲解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海拔高度和内部特征,举实例加以证明。

例如利用“高处不胜寒”讲解对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温度逐渐降低。

绘制简单示意图推到大气垂直运动和平流运动等。

从气温变化、大气运动和物理特性等方面讲解大气的垂直分层与人类活动的影响。

归纳:对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包含了几乎全部的大气和杂质,以垂直方向的对流云动为主。

平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含有臭氧,氧气稀薄,以水平方向上的平流运动为主。

高层大气温度先降低后升高,电离层和流行现象分布于此。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实际,绘制示意图,加强知识梳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课堂探究:大气的垂直分层如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流层的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有何特点?该层的厚度随纬度如何变化?为什么?2.为什么对流层的天气复杂多变?3.平流层的气温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飞机为什么选择在平流层飞行?4.高层大气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三、课堂总结借助板书、板图和思维导图归纳知识体系,划分地球大气垂直结构,整理其温度变化、运动状况、物质组成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1大气层

2.1大气层
55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 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8-17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 平流层 升高,且天气现象少,适 合高空飞行 依据 大气的密度 对流层
大气的温度
大气的物质组成
三、对流层
特点:强烈的对流运动
用酒精灯加热对流管一端, 你会发现水会怎么流 动?(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线香的烟如何运动
你能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5、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平流层上冷下热,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 B、气温基本上不受地面影响 C、在平流层中存在一个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平流层有利于高空飞行,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
6、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 装在冷藏室的上部?
本节小结
大气的存在及作用
大 气 层
大气的温度
说一说
地球与月球哪些不同点是因为 地球有大气。
哪些现象或事实可以证明大气的存在呢? 大气就在我们身边 热气球 闪电 台风眼
彩虹 龙卷风
极光
大气的范围: 主要集中在1000 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地球 大气 航 天 飞 机 拍 摄
大气由哪些气 体组成
展开你想象 的翅膀
如果 没有大气, 地球会……
高度/千米
大气的温度 垂直分布图
大气温度垂 直分布规律
第五层 外 层 第四层 暖 层 第三层 中间层 第二层 平流层 第一层 对流层
大气的分层
对流层的最显著特点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请大家携手保护
大气
我们共同的“外衣”
作业:作业本
1、夏天空调机应该怎么装?冬天暖 气又应该怎样装?
D 仍然存在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_____
A、彩虹 B、流星 C、下雪 D、地震 D、暖层 2、有复杂的天气现象的是_____ B 层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1 大气层(共50张PPT)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1   大气层(共50张PPT)

你知道冰箱的冷凝器安装在哪里吗? 北方的暖气片装在哪里吗?
热气腾腾 冷气沉沉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对地球的大气层造成影响?
大气的重要性
大气的温度
大 气
大气的温度 垂直分布图
大气的温度垂

直分布规律
大气的分层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_____仍然存在
A、彩虹
B、流星
C、下雪
D、地震
2、有复杂的天气现象的是_______层。
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 过卫星来传送
又称电离层,完成远距 离无线电通讯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 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度升高, 且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飞行
雨、雪、暴雨和大部分云等天气 现象
一辆飞机从赤道上空10千米往北极方向飞 行,这辆飞机经过了大气层的哪几层?
对流层、平流层
1、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小。
2.1 大气层
对照月球表面的环境特点,你
能分析大气层对地球的意义吗?
1、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 2、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吸收了绝大多数紫外线,避免地球上的生 物受到强紫外线的伤害。 3、形成云降雨,是地球水循环的重要环节,水是地球任何生物 都需要的。 4、大气层有缓冲作用,避免地球表面温度变化过于剧烈,过冷, 过热导致地球生物的死亡。 5、大气可以帮助地球烧毁陨石,防止陨石落在地球上。
请在下图中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在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空气呈上升运动,而气温低的 地方空气呈下沉运动,从而形成了空气对流。
热岛效应是由于人们改变城市地表而引 起小气候变化的综合现象,在冬季最为 明显,夜间也比白天明显,是城市气候 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城市热岛效应使城 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1℃,甚至更多。 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 郊区高出6℃以上。原则上,一年四季都 可能出现城市热岛效应。此外,城市密 集高大的建筑物阻碍气流通行,使城市 风速减小。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与 郊区形成了一个昼夜相同的热力环流。

2.1大气层

2.1大气层

空气受热时,是否也会和烧杯中的水 一样流动起来呢?
是 受热处空气上升,两侧温度较低
处的空气下沉,即热空气上升, 冷空气下降,形成空气的对流。
在下图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下降 在垂直方向上,暖空气____,冷空气_____, 上升
在水平方向上,空气从__的地方流向__的地方进 冷 热
行补充。
度、密度和物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 质组成等特点 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可以把大气层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 分成五层。 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
适合高空飞行
雨、雪、风、闪电等天气现 一、对流层 象,有显著地对流运动 8—17千米
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大气
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对流层在地球哪个 位置最薄?又哪个位置最厚?
1、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B ) A、密度 B、温度 C、人类活动的多少 D、物质的组成
D 2、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____ 仍然存在 A、彩虹 B、流星 C、下雪 D、地震
3、有复杂的天气现象的是 B _______层。 A、平流层 B、对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神舟七号的外面为什么要 穿一件白色的“外衣” ? 在几百千米的高空,大气很稀薄,神舟七 号在阳光的照射下温度会升高很高,穿一件银 白色的“外衣” ,可以反射阳光降低温度。
两极地区
(约8千米) 赤道 (17~18千米)
【探究实验】 对流是怎样形成的? 对流层最显著的运动——对流运动
实验1:观察水受热时水的对流运动。 玻璃中的水会流动吗?又是怎么流动的?
会 受热处液体上升,两侧温度较低处的液
体下沉,即热水上升,冷水下降,形成水 的对流。
【探究实验2】 :空气的对流运动。
游戏

2.1 大气层

2.1 大气层

没 有 大 气 , 地 球 无 液 态 水
如果没有大气,地球将…
①易受陨石的侵袭 ②紫外线将直接进入地球 ③白天气温很高,晚上很低 ④听不到任何声音,世界一片寂静 ⑤没有天气现象(风、霜、雨、雪等) ⑥人和动物由于不能呼吸空气而无法生存 ⑦电风扇可以转动,但没有风 氢气球不能升空
三、大气层的作用
天气现象
思考1: 神州 7号飞船发射到 341千米的近地 轨道,依次要 经过哪几层大 气?在哪一层 绕地球飞行?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 存在。 A.狂风暴雨 C.火山喷发 B.雷电交加 D.碧海蓝天
仍然
2、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3、大气中随高度上升温度逐渐下降的是
____和_____,随高度上升大气温度逐渐 上升的是_____和_____。
小组讨 论
12
0
温度,可分为
层序 第一层 高度范围 0--12千米 温度分布特点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12---55千米
55---85千米 85千米以上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随高度增加而升高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特点
层序 层名 高度(千米) 平均12 0-8(17) 12-55 55-85 温度分布特点
五、对流层
对流实验
现象:烟先上升,再沿四周下沉
用箭头表示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1、夏天空调机应该怎么装? 2、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 冷藏室的上部?
一、大气的厚度
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大气”
“地球”
二、大气的成分
物质名 称
氮气
氧气
稀有气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气 层
哪些现象或事实可以证明大气的存在呢? 大气就在我们身边 热气球 闪电 台风眼
彩虹 龙卷风
极光
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
①没有天气变化(风、霜、雨、雪等)
②听不到任何声音,世界一片寂静
③易受陨石的侵袭
④气温白天很高,晚上很低
大气很重要!
⑤氢气球不能升空
⑥抽水机不能抽水
⑦电风扇可以转动,但没有风
500千米以外 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外层
电话信息和电视图象通 过卫星来传送 又称电离层,完成远距 离无线电通讯 流星体大部分在这燃尽, 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使温 度升高,且天气现象少, 依据 适合高空飞行 大气的密度 雨、雪、暴雨和大部分 云等天气现象 大气的组成
暖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大气的温度
1、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变小。 2、对流层聚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 汽、固体杂质 3、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强烈的对流运动 4、各种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5、对流层与人类最密切.
气体对流运动
热空气上升 冷空气下降 形成对流
1、夏天,鱼贩子在卖鱼时,为了防止鱼变质, 经常用冰块作制冷剂,则冰块应放在鱼的哪个 部位? 2、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在冷藏 室的上部?
做一做
3、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温度的垂直分布 ),大
气随着高度上升直接下降是( 对流 )层和( 中间)层
4、爬山时你会感受到(
A
)。
A.气温越来越低,空气越来越稀薄
B.气温越来越高,空气越来越稠密
C.气温越来越低,空气越来越稠密
D.气温越来越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大气层的名称: A_______ 对流层,B______ 平流层 (2)A层气温变化特点是 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___________________ (3)B层气温变化特点是 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__________________ (4)填字母: 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大气层是_______ A , 利于大型喷气客机高空飞行的大气层是____ B , 有复杂天气变化的大气层是_______ A , 空气有显著对流运动的是_______ A 。
人和动物由于不能呼吸空气而无法生存
你能说说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规律吗?
高度 (千米)
85
(1)图中纵轴和横轴分别 代表什么? (2)图中温度的变化曲线 象什么?
55
(3)随着高度的升高, 温度呈现什么样的变化规 律?
12
0
-100 -80 -60 -20 0 20 50
温度( C)
O
大气分成几层?主要依据时什么?
高度/千米
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将大气分为五层。
85
层序
55
高度
温度分布特点
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升高
对流层 0-12千米
平流层 12-55千米 中间层 55-85千米
12 0-80-60 -20 0 20 50
暖层 外层 85-500千米
讨论: 1.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为什么要安装 在冷藏室的上部? 2.空调夏天和冬天怎样安装比较好?
做一做
1、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
A.狂风暴雨 C.火山喷发
C
仍然存在
B.雷电交加 D.碧海蓝天
2、大气的作用是(
D
)。
A.是地球的外衣,保护地球。
B.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C.吸收绝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生物免受紫外 线的伤害。 D.以上各项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