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1节 大气层知识点练习第三十三篇

合集下载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 2.1 大气层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 2.1 大气层

整合方法·提升练
(3)B层为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 (4)C为高层大气层,存在电离层,在太阳活动影响下, 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影响甚至中断。 (5)据(2)题,空气集中在对流层,故大气层高度越高,空 气越稀薄。
探究培优·拓展练
15.小芳同学平时最喜欢看漫画。一天,她在书中看到 了女娲补天的漫画(如图所示),根据现在所学的知识, 她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请你来回答:
夯实基础·巩固练
5.下列大气对流图中正确的是( B )
夯实基础·巩固练
6.读气温垂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垂直分层的主要依据是
_大__气__温__度__在__垂__直__方__向__上__的__变__化___; 对流层厚度由___赤__道___向___两__极___ 逐渐变薄。 (2)有大气对流运动的是___A_____。(填字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整合方法·提升练
【点拨】大气层由下而上是:对流层下界0千米,上界 8~18千米;平流层下界8~18千米,上界50~55千米; 中 间 层 下 界 50 ~ 55 千 米 , 上 界 80 ~ 85 千 米 ; 暖 层 下 界 80~85千米。39 043.9米处于平流层。
整合方法·提升练
11.300千米以上的大气温度在1 000 ℃以上,但在其中 飞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原因是( C )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动,风力大,能很好地散热 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热量和与之摩擦 产生的热量都有限 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浙教版 八年级上
第1节 大气层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夯实基础·巩固练
1.地球充满生命活力离不开厚厚的大气层,下列关于大 气层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是( B ) A.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 变化 B.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平流层 C.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D.随着高度上升,大气逐渐变得稀薄

(完整word版)浙教版八上第二章科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word版)浙教版八上第二章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复习提纲第一节大气层1、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上千米左右的高度内,与地球的半径相比,显得很薄。

大气层对地球很重要,主要表现在。

2、大气温度在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

3、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之间。

从地面向上约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12千米到55千米,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在85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又呈逐渐。

4、大气层是地球上的条件之一,它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差,还阻挡了很大一部分可能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的、和。

5、根据大气的、和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到距离地表5000千米处,已接近,外层是地球与大气层与宇宙空间的过渡层,其层底距地表约千米。

6、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民航飞机和热气球在平流层,航天飞机能到达层,有造卫星在层活动。

7、对流层是大气的层,对流层在两极地区的厚度约为千米,到赤道则增大到千米。

8、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固体杂质,最显著的特点是有强烈的。

9、由于受对流运动的影响,气温高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而气温低的地方空气的垂直运动呈。

据此,冰箱冷冻室的冷凝管安装在冷藏室的的(填“上部”或“下部”)。

10、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云、雨、雾、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它们影响着生物的和。

第二节气温1、短时间内近地面的、、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

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

2、天气的主要组成要素是、、、风和。

3、空气的温度称为,它告诉我们当地空气的。

气温是描述天气的。

4、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气温度量单位是,用表示。

在气象观测中,还可以使用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分别测量一天中的和。

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

动物的行为和气温变化有关,各种农作物有各自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1节 大气层知识点练习七十一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1节 大气层知识点练习七十一

2019-2020学年度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知识点练习七十一第1题【单选题】如果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被破坏,下列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太阳辐射增强,热带范围扩大B、地面失去保护层,全球气温变暖C、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D、大气高度电离,危及人类生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有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臭氧不吸收太阳辐射B、水汽和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必备条件C、对流层上暖下冷,有利于空气对流D、中间层由于上冷下暖,因而对流强烈,雨雪等天气变化复杂【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如果没有大气层,则下列现象中可能在地球上发生的是( )①地球上到处是陨石坑②地球上没有水③天空背景变成黑色④生命都从地球上消失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大气垂直分层中,云、雨、雪和雷电等主要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A、高层大气B、电离层C、平流层D、对流层【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 )A、4℃B、一定是-40℃C、0℃D、应该略高于-40℃【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结合有关大气层的特点或作用,以下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 )A、保护作用一一阻挡紫外线危害和陨石撞击B、垂直分层一一从对流层到外层,大气密度逐渐变得浓厚C、物质组成一一随大气层高度上升大气物质组成基本不变D、气温变化一一地表到1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先增加后减小【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近地面,大气的对流运动正确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平流层顶部温度较底部高的原因是( )A、云层反射B、水汽、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C、空气散射D、臭氧吸收紫外线【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在神九飞天之前,每天早晚气象台都会升起一个乳白色的气象探测气球,探测气球可以从地面上升到30千米高空,气球在上升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可能是( )A、气温越来越高B、气温越来越低C、一直处在对流层D、可到达对流层和平流层【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十一长假小开随着父母前往西藏旅游,从温州机场登机前往拉萨,在高空飞行过程中飞机大部分处于______层。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习题课件(一)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习题课件(一)

【点拨】大气层由下而上是:对流层下界0千米,上界 8~18千米;平流层下界8~18千米,上界50~55千米; 中 间 层 下 界 50 ~ 55 千 米 , 上 界 80 ~ 85 千 米 ; 暖 层 下 界 80~85千米。39 043.9米处于平流层。
11.300千米以上的大气温度在1 000 ℃以上,但在其中 飞行的人造卫星不会被烧毁,主要原因是( C ) A.卫星与大气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B.卫星在大气中高速运动,风力大,能很好地散热 C.该层大气稀薄,卫星从中吸收的热量和与之摩擦 产生的热量都有限 D.该层大气密度很大,有利于卫星散热
12.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
层冷却较快,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
递增,称为辐射逆温。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
温垂直分布,一般
出现在午后;b表示
辐射逆温形成后,一
般出现在黎明以前。
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A )
A.上午
B.正午 C.傍晚 D.凌晨
13.当空中的雨落到近地面的物体和地面上时,立即凝 结成冰,这就是冻雨。以下四幅对流层竖直方向上温 度结构示意图, 最能说明冻雨 成因的是( C )
到最大值,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如图所示:
(4)C层中有若干__电__离____层,__太__阳__活__动____强烈时,信号 会受影响。
(3)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B____,有电闪雷鸣现象的是 ____A____。(填字母)
(4)D层气温分布的特点是_温__度__随__高__度__升__高__而__升__高_________。
7.探究大气对避免流星袭击的作用。如图所示,有相同 的两直筒,其中一直筒是空的,另一直筒放有松散的 棉絮(模拟大气层)。现将金属球从相同高度抛落,回 答下列问题。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一节大气层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一节大气层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二章第一节大气层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0分)1.国庆期间,小科从台州坐飞机到北京旅游,在空中他感觉飞机颠簸得很厉害,此时飞机处于大气层中的A. 对流层B. 平流层C. 中间层D. 暖层2.如图是大气温度垂直分布图,下列几种关于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图中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图中A层——与人类生活关系最密切;③图中B层——人造卫星在其中运行;④图中B层——集中了大气中四分之三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水汽。

A. ①②B. ①③C. ①④D. ③④3.某层大气层具有以下特点:(1)对流运动剧烈;(2)占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3)高度升高,温度降低;(4)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该层。

这对应的是图中的哪一层大气层A. ①B. ②C. ③D. ④4.下列哪一个不是对流层的特性?A.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B.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C. 气温、湿度的水平分布很不均匀D. 对流层中部有臭氧层5.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仍然存在的现象是( )A. 狂风暴雨B. 雷电交加C. 火山喷发D. 碧海蓝天6.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科学家将大气分层进行研究。

下列关于大气中对流层的相关叙述:①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由于大气分5层,所以对流层占了大气质量的五分之一。

其中正确的描述是:( )A. ①③④⑤B. ①②③⑤C. ①②③④D. ①③④7.小柯暑假乘飞机旅行。

飞机起飞时,天下着蒙蒙细雨,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

对此过程中出现的情境有如下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 “下着蒙蒙细雨”描述的是当时的气候B. 飞机起飞时,飞机受到空气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C. “窗外阳光明媚,白云尽在脚下”,说明飞机进入了大气层的中间层D. 飞机上升过程中,小柯感到耳朵有点疼,说明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减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8.0分)8.由“大气垂直分层图”可知,A层大气以运动为主,(填字母)是平流层,该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飞机在其中受力比较稳定。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2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第2章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km左右的高度内,包围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1没有天气变化○2没有声音○3易受陨石侵袭○4昼夜温差大3.根据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将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 激烈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是形成天气的重要原因。

对流运动的规律:冷空气下降,热空气上升5. 人类对大气层的影响:A有毒气体排放,污染大气,如形成酸雨B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C臭氧层破坏,紫外线长驱直入,危害人类皮肤第2节气温1. 天气——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各天气要素的综合状况要素: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等2. 天气于气候的区别:(1)天气:短时间如阴转多云晴空万里鹅毛大雪烈日炎炎(2)气候:长时间如四季如春秋高气爽终年高温冬暖夏凉3. 用温度计测量气温的大小,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中。

A保护作用,以免风吹雨打;B防止太阳直接照射(门朝北);C 通风,受地面辐射影响不大,能真实反映大气温度4. 一天中,最高气温大致在午后2点,最低日出前后5. 人体最感舒适温度在22℃第3节大气的压强1.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A马德堡半球实验;B杯中水不倒出的实验2. 特点:A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B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因为高空中空气密度小C 流速大,压强小。

机翼下侧流速小于上侧,所以下侧压强大于上侧用压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抓住变化后形成压强差。

3. 大气压强的单位:帕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5帕,或等于760毫米汞柱(10高水)4 高压区:空气下降,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空气上升(遇冷),多为阴雨天气5. 气压与沸点的关系:1.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实验手段:往里充气,原来沸腾的水停止沸腾,温度计温度升高。

应用:高压锅2. 气压降低,沸点减小实验手段:往外抽气,原来不沸腾的水重新沸腾。

精选2019-2020年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1节 大气层巩固辅导第八十四篇

精选2019-2020年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天气与气候第1节 大气层巩固辅导第八十四篇

精选2019-2020年浙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巩固辅导第八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面大气层冷却较快,较高大气层冷却较慢,气温从地面开始向上递增,称为辐射逆温。

图中a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前的气温垂直分布,一般出现在午后;b表示辐射逆温形成后,一般出现在黎明以前。

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A、上午B、正午C、傍晚D、凌晨【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超期服役的“天宫一号”空间站将于2017年下半年在大气层中坠落烧毁,走完了它辉煌的一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下半年是指7-12月,此时浙江地区均是昼短夜长B、“天宫一号”坠毁时将依次通过外层、中间层、平流层和对流层C、“天宫一号”燃烧所得产物的总质量和“天宫一号”的总质量相同D、“天宫一号”坠落经过大气层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关于大气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B、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C、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平流层D、地球上如果没有大气,火山喷发现象依然存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关于大气层的气温变化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A、B、C、D、【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依据是( )A、大气的厚度B、大气的质量C、大气的物质组成D、大气的温度、密度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哈勃望远镜的外面“穿”有一件银白色“外衣”,其原因是它所处的高度( )A、空气密度大,温度高,太阳辐射弱B、空气密度大,温度低,太阳辐射强C、空气密度小,温度高,太阳辐射强D、空气密度小,温度低,太阳辐射强【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如果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被破坏,下列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太阳辐射增强,热带范围扩大B、地面失去保护层,全球气温变暖C、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D、大气高度电离,危及人类生存【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在炎热的夏天,安装空调时,为了通过对流较快地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空调最好安装在( )A、靠近地面的墙上B、房间的中间C、任何地方都可以D、靠近天花板的墙上【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有关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有: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对流层占据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全套课后习题练习课件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单元全套课后习题练习课件
温垂直分布,一般 出现在午后;b表示 辐射逆温形成后,一 般出现在黎明以前。 则c出现的时间最可能是( ) A A.上午 B.正午 C.傍晚 D.凌晨
13.当空中的雨落到近地面的物体和地面上时,立即凝 结成冰,这就是冻雨。以下四幅对流层竖直方向上温 度结构示意图, 最能说明冻雨 成因的是( C )
21.2 21.4 21.6 21.8 22.0 22.3 /℃ (1箱)请外算出两支温度计6次观测的22.8 _/℃_2_1_.7__℃__,箱外温度__2_2_.0__℃__。
(2) 箱 外 的 平 均 气 温 比 箱 内 ___高_____ , 这 是 由 于 __受__阳__光__直__射_______________。
10.某电视台在9月13日播送的天气预报如下: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阴晴变化 风 人体舒适程度
35 ℃
26 ℃
午后有 雷阵雨
根据表中有关数据分析回答:
东南风 3~4级
多数人感 觉不适
(1)9月13日这天的35 ℃的气温通常出现在_午__后__2_时__左右
,26 ℃的气温通常出现在日_出__前__后_____。
(1) 臭 氧 主 要 分 布 在 大 气 层 的 平 流 层 , 它 能 大量吸收_紫__外__线___,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所以臭氧被人 们赋予“_地__球__生__命__的__保__护__伞___”的称号。
(2)试分析臭氧层空洞形成的人为原因及危害。
人类使用氟利昂作为冰箱、空调等电器设备的制冷 剂,氟利昂在低空不易分解,上升到平流层后,通 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臭氧层破坏一方面直 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还对生态环境和农业、 牧业、渔业造成破坏。
水银膨胀,压力增大,迫使水银挤过狭管上升。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2章天气与气候第1节大气层知识点练习
第三十三篇
第1题【单选题】
飞机在大气层中飞行主要是在平流层而不是在对流层是因为( )
A、平流层没有强的对流运动,而且空气流动平稳
B、平流层距地面最低,有利于飞机的飞行
C、对流层的温度太高了,飞机承受不了
D、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但,但不会影响飞机的飞行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如果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被破坏,下列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
A、太阳辐射增强,热带范围扩大
B、地面失去保护层,全球气温变暖
C、紫外线大量进入地表,伤害人类和其他生物
D、大气高度电离,危及人类生存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超期服役的“天宫一号”空间站将于2017年下半年在大气层中坠落烧毁,走完了它辉煌的一生。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坠毁时将依次通过暖层、中间层、平流层和对流层
B、“天宫一号”坠落时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且机械能守恒
C、“天宫一号”燃烧所得产物的总质量和“天宫一号”的总质量相同
D、下半年是指7-12月,此时浙江地区均是昼短夜长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结合有关大气层的特点及作用,以下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 )
A、气温变化——地表到1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B、垂直分层——对流层上部冷下部热不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
C、物质组成——原始大气层里含有氧气
D、保护作用——阻挡紫外线危害和陨石撞击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有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臭氧不吸收太阳辐射
B、水汽和尘埃是成云致雨的必备条件
C、对流层上暖下冷,有利于空气对流
D、中间层由于上冷下暖,因而对流强烈,雨雪等天气变化复杂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

起飞一段时间后,突然窗外阳光明媚,天空碧蓝碧蓝的,自云都在她的脚下,看上去像无际的雪原小明对这些现象作出了如下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
A、“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是描述当地的气候特征
B、在飞机上升的过程中小明感到耳朵有点不舒服,是因为随着高度的升高气压逐渐减小的缘故
C、地面阴雨绵绵,高空却阳光灿烂,这是因为飞机进入了平流层
D、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地球大气对流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②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③低纬地区厚度小于高纬地区;④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结合有关大气层的特点或作用,以下说法中你最认可的是( )
A、气温变化——地表到l2千米高度,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
B、垂直分层——从对流层到外层,大气密度逐渐变得浓厚
C、物质组成——随大气层高度上升大气物质组成基本不变
D、保护作用一一阻挡紫外线危害和陨石撞击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2016年1月23日受最强寒潮侵袭,杭州气温低至-9 ℃。

为应对极端低温天气,若采用集中供暖气的方法为居民供暖,住房中都设计安装暖气片。

为了通过对流加热空气,暖气片应该安装在( )
A、房间的中央
B、靠近地面的墙上
C、任何地方都可以
D、靠近天花板的墙上
【答案】:
【解析】:
第10题【填空题】
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的上部(夹持装置省略),上部的水沸腾了,而试管下部水里的鱼却安然无恙。

这表明下部水的温度没有明显升高,其主要原因是在上部加热,水的______不能形成。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右图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示意图
②层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______。

对流层的天气复杂多变,造成对流层天气复杂多变的原因是。

A、对流层集中了四分之三的大气
B、对流层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C、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D、对流层集中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答案】:无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读气温的垂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在①②③三层中,①为中间层,有利于高空飞行的是______;(填序号)
下列关于对流层描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对流层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②不同地表的对流层高度是一样的③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是空气有强烈的水平运动④对流层集中了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⑤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答案】:
【解析】:
第13题【填空题】
读图,回答问题:
甲图中大气分层的主要依据是______ .乙图中空气以______(“平流”或“对流”)运动为主,根据其运动原理,判定这种运动主要存在于甲图的______层.
【答案】:
【解析】:
第14题【填空题】
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

这是因为蜡烛的火焰使附近空气的温度升高,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______ ,所以热空气______(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

【答案】:
【解析】:
第15题【填空题】
太阳大气层可分为三层,其中间层是______;地球内部也可分为三层,其中间层是______;地球大气层可分为五层,其中臭氧层位于______层中(填名称)。

【答案】: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