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意义”的导入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4篇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4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结合实际操作,通过观察、类比等活动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2、在理解小数意义的基础上学会读小数和写小数,并分清与整数读写的区别。
3、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结合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教学难点: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正方形纸片、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课件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请大家用最响亮的声音告诉老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与哪个季节有关?生:春天。
师:对,春天来了,瞧,(课件展示)花儿绽放了,蝴蝶飞来了,人们也纷纷走到了户外。
看,画面上的老太太在读报纸呢,一直蝴蝶从她的身边飞过,它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1千瓦时的电可以让电动车运行千米。
师: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1千瓦时的电可以让电动车运行千米。
师:是个什么数?生:小数。
二、合作探究1、教学小数的读写师:你还会读其他的小数吗?课件出示一组小数。
指名学生读。
如果都读对了给自己适当的鼓励。
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
然后分组讨论: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讨论后回答汇报。
教师小结:小数点前面的数按照整数的读法去读,小数点后面的按照数字出现的顺序去读。
师:打搅会读小数了,那你会写小数吗?生:会。
课件出示零点四七四点一三十二点四零五学生自由写--交流--集体订正。
2、教学小数的意义师:大家既然都见到过小数,那想一想都是在哪里见到的:生举例生活中的小数(超市的货架上、小票上、课本上等等)师:大家都是善于观察、乐于发现的好孩子。
那你知道元是什么意思吗?生:1角。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师出示正方形的纸,然后让学生图出元。
生操作然后汇报。
师生共同通过课件展示来理解1角=元,然后拓展到2角。
师操作让学生回答表示的是多少元。
师:我还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你能表示出3角吗?涂一涂。
小数的意义课堂导入

小数的意义课堂导入小数的意义课堂导入【引子】小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意义在于能够精确地表示介于整数之间的数量,满足了日常生活中对更精确计量的需求。
小数不仅在数学中有重要作用,也广泛应用于科学、工程、经济和统计等领域。
在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重要性?下面将从课堂导入的角度,阐述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小数。
【导入步骤】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课堂导入需要设计有趣、富有启发性的活动。
下面介绍几种可能的导入方式:【1.日常生活中的小数应用】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数应用场景,引发学生思考小数的意义和重要性。
例如,老师可以展示购物单上的小数金额、蔬菜水果称重时的小数数字、温度计上的小数刻度等,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感受到小数的实际意义。
【2.小数与分数的转换】小数与分数的转换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分数,并要求他们将其转换为小数形式。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体会到小数是一种更精确的数值表示方式,小数的位数表示了数值的精确度。
【3.小数的大小比较】通过设计一些小数的大小比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数的意义。
例如,给学生出示几组小数,要求他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位数以及小数点后的数字大小,帮助他们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规则。
【4.小数运算的实际应用】小数运算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展示一些实际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小数运算的兴趣和重要性。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购物清单,要求他们计算总金额,并找零;或者给学生一组练习题,要求他们计算银行存款的利息等。
通过实际运算,学生可以认识到小数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强小数概念的实用性。
【5.与学生互动讨论】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可以设计一些互动式的讨论活动。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你认为小数有何意义?它在哪些领域有应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和同学一起分享。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精选8篇)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精选8篇)小数的意义说课稿篇1一、教材分析《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说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中的学习内容,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已经对小数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已经学习了长度、货币之间的换算;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购物、量身高等现实活动,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小数的感性认识。
因此,教材在编写时特意以学生熟悉的计量单位为媒介,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来帮助建构新知。
另一方面,由于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
但是学生并没有系统学习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相当的困难。
所以教材在编排时,除了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习中也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习。
如教科书第55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度”,第57页第10题“说一说下面小数的实际含义”等。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交流、练习巩固,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为后续学习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小数的四则运算以及百分数奠定基础,并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已有水平和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产生及意义,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2、通过探究交流,形成归纳类推的数学思维能力;3、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懂得利用小数解决生活问题。
这样的目标设计立足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注重对知识目标的实现,更融入了对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学生情感的陶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平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由于教材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只是着重借助分数帮助学生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
小数的意义教案

小数的意义教案关于小数的意义教案四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小数的意义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归纳能力。
3.在学习小数意义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具准备:米尺、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读一读信息(课件出示)想一想,这样写符合实际吗?(1)老师的体重是565千克。
(2)小明的身高是145米。
(3)笑笑的数学测验成绩是935分。
2.这些数据都少了“一点”,那你知道小数由几部分组成吗?比如这里,51.5这个小数,里面的51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这个5就是小数部分。
那这两个5所在的数位一样吗?表示的意义一样吗?3.那这小数部分的5所在的数位是什么呢?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又是多少?学了小数的意义这节课,你就能找到答案。
二、探索新知识1.过去,我们学习长度单位时,都测量过自己的课桌高度,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讲桌的高度是多少吗?指名测量,其他同学观看。
2.汇报测量结果。
3.在日常生活中,测量一个物体的长或高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这时,我们就要用到小数。
那么,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
4.出示米尺图。
上图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米?写成分数是多少?5.请同学们看米尺:从0到30,从0到70,应该是几分米,十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十分之几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6.出示米尺。
指着板书:有什么新发现?学生汇报。
7.提问:如果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 000份,每一份是多少?从0刻度线到第一条短刻度线表示1毫米,它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呢?让学生说出两个用毫米作单位的长度,并请自己的同桌把它用小数表示出来。
小数的意义教案15篇

小数的意义教案15篇小数的意义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降法的意义,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并能够正确计算.2.提高学生迁移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除以整数中“商与被除数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过程复习铺垫(一)填空1.0.32里面含有32个()2.1.2里面含有12个()3.0.25里面含有()个百分之一4.2.4里面含有()十分之一5.8里面含有()十分之一(二)列竖式计算2145÷15二、指导探究(一)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1.(课件演示:小数除法的`意义)板书课题:小数除法的意义2.练习:(继续演示课件:小数除法的意义)(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练习68.8÷4 85.44÷16三、质疑小结(一)教师提问1.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对齐?2.今天学习的除法与过去学习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它与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将课题补充完整: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组织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质题答疑.四、反馈练习(一)列竖式计算(分组完成)42.84÷7 67.5÷15 289.8÷18 79.2÷6(二)列式计算.1.两个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3.64.6是17的多少倍?(三)应用题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3.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多少公顷?五、课后作业计算下面各题42.21÷18 6.6÷4 37.5÷6 15.36÷12小数的意义教案2[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第2-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小数的意义课前导入

小数的意义课前导入小数的意义课前导入导语:小数是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值形式。
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够正确运用小数,我们需要在课前进行一些有趣的导入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课前导入活动。
1.游戏:找出小数简介:这个活动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给定范围内的小数。
活动步骤:a.将教室的墙上贴上带有小数的卡片,例如0.5、0.25、0.75等;b.在黑板上写下要找的小数范围,例如0到1之间的小数;c.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所要求的小数;d.时间结束后,统计每个小组找到的小数数量,奖励最多的小组。
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加强观察力和记忆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小数的意义。
2.实践:小数显示法简介:通过将物品分割成不同的部分,让学生亲身体验小数的分数表示法。
活动步骤:a.在黑板上画出一个正方形,并将其划分为10等份;b.让学生挑选一个物品,并将其分割成与黑板上正方形相同的10等份;c.观察和讨论:这个物品的一份等于多少?两份等于多少?以此类推;d.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小数的概念,并体验小数分数的表示法。
3.游戏:小数排列简介:通过一个小组合作的游戏,让学生熟悉小数的大小关系。
活动步骤:a.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一副小数卡片,卡片上随机列有不同的小数;b.学生需要按照小数的大小关系,将卡片从小到大排列;c.每个小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排列;d.最后,检查每个小组的排列结果,奖励排列正确且用时最短的小组。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加深对小数大小关系的理解,并进行团队合作,提高解题能力。
4.实践:小数与百分数的转化简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小数与百分数的转化关系和意义。
活动步骤:a.给每个学生发一些饼干或巧克力(至少4个);b.让学生将其中一个分成10份,然后介绍这一个分之一等于0.1,即10%;c.用同样的方式,让学生将另外一个饼干分成5份,介绍这一个分之一等于0.2,即20%;d.通过这些实际的分割操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小数与百分数的转化关系。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方案 3篇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方案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2页和第33页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借助学生熟悉的米尺和格子图等实物,让学生多角度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在探索交流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3.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及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米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一)交流资料师:昨天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收集了吗?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生汇报交流。
如:一袋方便面的价钱是1.2元;一个笔记本的价钱是2.6元……(二)师出示图片师:王老师也找了一些图片,看大屏幕。
请你认真读一读,并说一说每张图表示什么含义。
生读小数并结合图说小数表示的含义。
(三)小结看来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三年级时我们已经对它有所了解,今天我们进一步研究小数(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一)观察猜测,实践体验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大家伙,(师举起给学生们看)什么呀?(生:米尺)它有多长?(1米)可以干什么用?(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这节课上它的功劳是最大的,借助它我们会掌握很多新知识。
请两位同学合作测量一下课桌的高度及它表面的长度,谁愿意?两位学生测量,其他学生观察,教师板书记录:桌子长60厘米多,高80厘米。
师:如果用米作单位,不够1米怎么办?生:可以用小数。
小结:在我们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
(设计意图:教师选择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测量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直观感知1.借助课件,引导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观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米?(生:1分米)写成分数是几分之几米?(生:十分之一米)像这样的分数也可以用小数0.1米表示师:那3分米、7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用分数和小数怎么来表示?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汇报。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15篇

小数的意义说课稿15篇小数的意义说课稿1课堂简介:一、谈话导入,揭示小数的产生1、师:认识小数吗,你能说一个小数吗?2、你还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3、你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二、教学小数的意义1、认识一位小数2、认识两位小数3、认识三位小数……4、概括小数的意义师:分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6、认识进率三、巩固练习(略)四、课堂小结(略)听课反思:听了屈老师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我不禁感叹:这节课真的不好讲!同时,本节课也有我比较困惑和值得思考的地方。
1、课堂引入要有针对性。
我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而对于一节课来说,尤为重要。
可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
虽然是讲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但要怎么引,确实值得琢磨:这么引对教学是否有帮助,是否和新内容有一定的关联。
小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屈老师在课上开门见山的引入小数,唤起了学生的学习经验。
简洁精炼,有针对性的导入,这是我的收获之一。
2、在教学时如何体现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重点是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利用分数接触小数。
回顾自己以往的教学和屈老师的这节课,屈老师利用板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了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脑、眼、手协同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
并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练习,强化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小数计算单位的掌握。
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多侧重说一下表示的意义就好一些,如:0.1米表示什么?0.3米又表示什么?……然后我认为计数单位的教学可以揉到小数的意义的揭示过程中。
还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利工具,所以我觉得最后的'练习环节应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生活中的练习题。
3、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