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北京猿人头盖骨出土90周年不断丰富史前文化遗产》阅读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2025届北京二中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北京二中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5届北京二中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流浪地球》的票房奇迹,加上此前《三体》的热销,刘慈欣的作品影响巨大,但社会各界的评价却颇有两极分化之势。

刘慈欣的大多数作品都没有精巧的剧情或百转千回的人物感情,更多是直接甩出一个个宏大震撼的设定,靠设定本身为读者带来审美快感。

在笔下,主人公与他人的情感联结不过是宇宙规律中很小的部分,和人类命运、宇宙洪荒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刘慈欣自称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坦承自己“喜欢文学因素较少、科幻因素较多的科幻作品,一直认为,透视现实和剖析人性不是科幻小说的任务,更不是它的优势”,甚至有过“把科幻从文学剥离出来”的激进想法。

在写作的过程中,刘慈欣却逐渐意识到需要保持“科学性与文学性的平衡、思想性与可读性的平衡、作为文学的科幻与作为商品的科幻的平衡”,他后来的作品“正是这些平衡的结果”,这“或多或少地背叛了自己的科幻理念”。

刘慈欣对文笔也并不是没有自觉。

他评价阿西莫夫的文笔,“平直、单色调、刚硬、呆板……几乎所有这类文学上的负面词都可以用来形容他的文笔”,却又话锋一转,表示“这种笔调无论如何是不适合文学的,但却很适合科幻,也使他的小说风靡世界”。

刘慈欣对于他敬仰的阿西莫夫的描述,显然也适用于他自己的文风。

(摘编自冰村《刘慈欣:黄金年代的守望者》)材料二:为什么有人认为科幻小说欠缺文学性?科幻小说描绘幻想世界,我们当然能够发现幻想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某些相似性,但是在细节设置和整体结构方面,幻想世界是超出我们现在的社会结构和人的行为心理的。

2014-201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4-201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4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一、基础·运用(共23分)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将其填在括号内。

(共(一)选择。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共4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发掘,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一举世闻名的古人类遗址,2011年7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开始迁建。

建成后的新馆,面积是旧馆的8倍。

走进博物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雕塑,“北京人”右手持木棍,肩上扛着一头猎物,身体直立着行走, ①地还原了“北京人”狩猎归来的场景。

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用来收藏、保护和研究②。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追溯.(shuò)“为”字的笔顺是:丶为B.追溯.(sù)“为”字的笔顺是:丶为C.追溯.(sù)“为”字的笔顺是:丶为D.追溯.(shuò)“为”字的笔顺是:丶为(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B.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C.①巧妙绝伦②周口店遗址历年来的考古发掘物D.①栩栩如生②周口店历年来的考古遗址发掘物2.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字谜,就常常借助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

下列字谜,不属..于.按照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偏旁来设计的一项是(2分)( )A.上下平行,左右勾连。

(打一字)谜底:互B.看时圆,写时方,寒时短,热时长。

(打一字)谜底:日C.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

(打一字)谜底:高D.有女全姓姚,有手能肩挑,有足蹦蹦跳,有木桃花俏。

(打一字)谜底:兆3.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它的来源十分丰富。

下列各组成语,全都来源于历史故事的一项是(2分)( )A.温故知新杞人忧天毛遂自荐B.门庭若市舍生取义刻舟求剑C.守株待兔完璧归赵豁然开朗D.闻鸡起舞破釜沉舟三顾茅庐4.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2023新高考一语文 -回复

2023新高考一语文 -回复
D.第三段介绍多种学术观点,展示了考古学在上古史体系构建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一项是()
A.出土 精美玉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能为其所属时期的文明化进程提供佐证。
B.中国考古学的众多研究成果证明,“三皇五帝”只是神话传说,而非实有其人。
C.在二里头遗址和二里头文化中,已经发现了有关中华文明礼乐文化的信息。
那些工人,那些管理机械、指挥轮船、把千百个人、把许多辆列车载过潭江的工人,当他们站在铁板上面,机械旁边,一面管理机械,一面望那白茫茫的江面,看见轮船慢慢地逼近岸边的时候,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真实地写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
我在上海常常看见一些大厦的建筑。打桩的时候,许多人都围在那里看。那有力的机械从高处把一根又高又粗的木桩打进土地里面去,一下,一下,声音和动作都是有规律的。它们继续下去,很快地就把木桩完全打进去了。四周的旁观者的脸上都浮出了惊奇的微笑。土地是平的,木头完全埋在地底下了。这似乎是不可信的奇迹。机械完成了奇迹,给了每个人以一种喜悦。这种喜悦的感情,也就是诗的感情。我每次看见工人建筑房屋,就仿佛读一首好诗。
看着这些站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
四周是平静的白水,远处有树有屋。江面很宽。在这样的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机械有规律地响着,火车趴在那里像一条被人制服了的猛蛇。
我看着这一切,在我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对于这些工人的羡慕。我感到了一种诗情。我仿佛读了一首真的诗。于是一种喜悦的、差不多使得我的心战抖的感情抓住了我。这机械的诗的动人的力量,比任何诗人的作品都要大得多。
D. “考古写史”立足于考古发现,与以文献为本位的“证经补史”研究路径不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北京猿人头盖骨出土90周年不断丰富史前文化遗产》阅读答案及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北京猿人头盖骨出土90周年不断丰富史前文化遗产》阅读答案及解析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市房山告龙骨山上的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这是上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人类的历史被推前至50多万年前(后续的测年表明北京猿人最早者为距今80万年左右),并据此确立了人类演化史上十分重要的直立人阶段。

这一发现成为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一座里程碑。

1961年,周口店遗址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90年间,周口店遗址留下了丰富的学术记录,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周口店遗址提取并论证了北京猿人用火证据。

周口店遗址曾被公认为保存古人类最早的有控制用火的证据,但这样的结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曾受到质疑0 2009年至2016年期间,周口店遗址发掘提取到毋庸置疑的原地用火证据。

发掘出三处集中用火的部位或火塘,其中一处火塘残存围石圈筑结构。

科技分析显示这些部位集中分布着高含量的植硅体、钾元素等燃烧产物和超出常规的磁化率信号和红度,确定被长时间使用过。

发掘出多件内外皆呈黑或灰褐色,科技分析证明是被烧过的动物骨骼。

这些烧骨与石制品、火塘等具有清晰的共生关系。

发掘显示高温受热的灰岩变成石灰。

研究证实,这些石灰岩块和颗粒不等的石灰粉末堆积在一起,属于原生并就地埋藏。

此外,课题组进行了系统的野外沉积样品采集发掘和磁化率、色度测量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区域确实发生过长时间集中原地用火。

周口店遗址助力东亚古人类研究0 2003年,在周口店遗址区的一个田园洞内,一具古人类的遗骸被发掘出土。

该化石的发现,为周口店遗址的学术历史带来新惊喜,为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和演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材料。

田园洞人属于早期现代人,这为东亚现代人至少部分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假说增添了新的支持证据。

围绕田园洞人更重要的科学发现是对其遗传密码的破译。

考古学家、遗传学家从田园洞人的骨骼上成功提取到线粒体DNA和核DNA。

2024北京朝阳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朝阳区高三(上)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朝阳高三(上)期末语文2024.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10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 -5题。

材料一2020年,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重启发掘。

创新的考古发掘研究模式,给三星堆研究带来了巨大收获。

在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现场,四个巨大的考古方舱最引人注目。

它们将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罩住,,来自不同科研单位的专业人员穿着防护服在其中开展野外考古。

发掘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文物在地下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出土后周围环境发生巨变,如果保护不及时,会造成毁灭性伤害,如彩绘变色、有机物碳化等。

如今,这种由多学科专家设计建造的密闭的考古发掘舱,可以严格控制发掘现场的温度、湿度,避免外界尘土、细菌等污染因素的干扰,为出土文物提供及时有效的现场保护。

野外工作结束后,出土文物的室内整理、保护和修复成为重点工作。

三星堆的文物出土时脆度较高,采用传统的实物拼对的方式修复容易造成伤害。

文保团队采用了三维模型数字拼接的方式:对文物进行全方位扫描,建立三维模型;利用AI,计算彼此的匹配度;分析受力数据,验证不同拼接组合的可能.性...无需触碰实物,研究人员可以在数字空间进行模拟拼对和复原,充分验证各种可行性方案, 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修复过程中对文物的伤害。

三星堆遗址祭祀坑的形成年代一直没有明确的结论。

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碳十四年代研究团队经过研究,初步判断三星堆的几个祭祀坑形成于商代晚期,形成时间大致相当。

中国丝绸博物馆研究团队首次深入揭示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的丝织品的组织结构和织造工艺之谜。

河南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团队研发出了适用饱水糟朽象牙文物的保护材料及相关保护工艺,实现了考古出土饱水糟朽象牙整根完整保护“零的突破”....众多考古学难题,正在各方研究团队的努力下,一一被攻克。

(取材于李凯旋、童芳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2023年7月,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

河南省周口市某校2022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河南省周口市某校2022年-有答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河南省周口市某校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北京人遗址发现大量人类化石,10万多件石制品,具有人工砍砸痕迹的骨片和丰富的人类用火遗迹等……石器的打片方法以砸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碰砧法。

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主要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砍砸器等。

据此可以判断北京人A.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B.石器制作技术已经比较成熟C.石器是生产生活的唯一工具D.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2. 先民的传说,有些内容近乎神话,但我们不能因此否认一个事实——古史传说仍然是一种真实史实的曲折反映。

黄帝时期有许多传说,下图所示文物可以为哪一传说提供佐证A.纺织制衣B.商品交换C.制作陶器D.营建宫室3. 下面的文物“利簋”的铭文中提到商军溃败之后,身为有司(官职名称)的利得到周武王赏赐给他的青铜,并铸造了一件铜簋,作为永世的纪念,所以利簋也被称作“武王征商簋”。

该文物印证了历史上的A.涿鹿之战B.夏朝建立C.商汤灭夏D.牧野之战4.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

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

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这里的“鼎”的作用是A.炊具B.兵器C.酒器D.礼器5.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其中在战国初期消失不见的诸侯国是6. 下面的工程简图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大型水利工程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长城7. 法家对战国时期社会政治变革影响最大。

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集大成者。

下列选项中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A.仁政治国,爱民保民B.兼爱非攻,尚贤尚俭C.礼治天下,学以成圣D.重刑崇法,君权至上8. 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后,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为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广东附答案与解析_2

广东附答案与解析_2

选择题“顷得一头骨,极完整,颇似人。

”1929年12月2日,来自北京市郊的一则电报,震动了古人类学界。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将空前丰富而完备的原始人生活遗迹展现在世人面前。

以下对原始社会认识正确的有①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②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生活的基本单位③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是理想的“黄金时代”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原始社会形态。

①②: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最低阶段,在原始社会,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①②正确。

③:原始社会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但因为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极其匮乏,因而不是理想的“黄金时代”,③错误。

④: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阶级社会,④错误。

故本题选A。

选择题根据现有的考古成果判定,约公元前2900年,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古代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恩格斯认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

”这说明①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②地租是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③奴隶主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奴隶创造的剩余价值④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A.①③B.①④C.③④D.②④【答案】B【解析】①④:恩格斯认为“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墙壁并非无故:它们的堑壕成了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高耸入文明时代了。

”这说明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①④符合题意。

②: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地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②错误。

③:资产阶级在生产过程中无偿占有无产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③错误。

【北京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真题(解析版)

【北京卷】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真题(解析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语文—、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3分)A.生物种类以非正常速度消失。

B.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

C.物种分布发生大范围变化。

D.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活。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

B.第一段通过列举数据来凸显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严重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市房山告龙骨山上的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这是上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人类的历史被推前至50多万年前(后续的测年表明北京猿人最早者为距今80万年左右),并据此确立了人类演化史上十分重要的直立人阶段。

这一发现成为人类起源与演化研究的一座里程碑。

1961年,周口店遗址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90年间,周口店遗址留下了丰富的学术记录,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周口店遗址提取并论证了北京猿人用火证据。

周口店遗址曾被公认为保存古人类最早的有控制用火的证据,但这样的结论在上世纪80年代后曾受到质疑0 2009年至2016年期间,周口店遗址发掘提取到毋庸置疑的原地用火证据。

发掘出三处集中用火的部位或火塘,其中一处火塘残存围石圈筑结构。

科技分析显示这些部位集中分布着高含量的植硅体、钾元素等燃烧产物和超出常规的磁化率信号和红度,确定被长时间使用过。

发掘出多件内外皆呈黑或灰褐色,科技分析证明是被烧过的动物骨骼。

这些烧骨与石制品、火塘等具有清晰的共生关系。

发掘显示高温受热的灰岩变成石灰。

研究证实,这些石灰岩块和颗粒不等的石灰粉末堆积在一起,属于原生并就地埋藏。

此外,课题组进行了系统的野外沉积样品采集发掘和磁化率、色度测量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区域确实发生过长时间集中原地用火。

周口店遗址助力东亚古人类研究0 2003年,在周口店遗址区的一个田园洞内,一具古人类的遗骸被发掘出土。

该化石的发现,为周口店遗址的学术历史带来新惊喜,为东亚地区现代人起源和演化的研究提供了珍贵材料。

田园洞人属于早期现代人,这为东亚现代人至少部分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假说增添了新的支持证据。

围绕田园洞人更重要的科学发现是对其
遗传密码的破译。

考古学家、遗传学家从田园洞人的骨骼上成功提取到线粒体DNA和核DNA。

测序比对的结果表明,田园洞人是一个古东亚人个体,携带着早期现代人的基因,与当今亚洲人和美洲土著人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古人类学研究表明,东亚的直立人、早期智人和现代人的演化是连续的,在体质特征上一脉相承。

从考古学的角度也支持这样的结论,中国乃至东亚的旧石器时代文化是承前启后、连续稳定发展的。

周口店遗址展示了世界文化遗产和考古科研的风貌。

人类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也关系到我们如何认识当代社会,如何选择人类未来的发展道路。

周口店早期人类遗址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展示,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人类起源、演进的历程,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

在中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周口店遗址的重要性不断被世界认识、认同,堪称一座考古科研工作的丰碑。

今天,当我们提到周口店、北京猿人时,会自然联想到安特生、葛利普、步达生、魏敦瑞、杨钟健、裴文中、贾兰坡等一批著名学者,还有中国第一个现代科学机构中国地质调查所的组织者翁文灏、丁文江。

在周口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后山,沿着石阶和木道拾级而上,就可以祭奠这些安睡在“科学家纪念园”中的学者。

周口店遗址记录着东方人类起源、演化艰辛的历程,铭刻着古人类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第四纪哺乳动物学与古环境学等学科在我国诞生、成长、壮大的足迹。

未来,更多破译人类历史的钥匙还埋藏在类似周口店这样的古人类遗址地下,等待我们不断寻找、发掘和解读。

(摘编自高星《北京猿人头盖骨出土90周年不断丰富史前文化遗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周口店遗址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周口店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B.2009年至2016年期间,周口店遗址发掘并提取到四个方面毋庸置疑的古人类原地用火证据。

c.属于古东亚人的田园洞人,携带着现代人的基因,与当今亚洲人和美洲土著人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D.更多破译人类历史的钥匙还埋藏在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地下,等待我们不断寻找、发掘和解读。

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立足考古发现,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揭示了考古研究和遗址保护重要的现实意义。

B.行文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逻辑严密。

c.本文叙事、议论相结合,既有客观的记述,也有严谨的分析。

此外,笔端不乏深情。

D.选文兼顾科学性和人文性,将人类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联系起来,语言准确生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口店遗址曾被公认为保存古人类最早的有控制用火的证据,但有人曾对此质疑,由此可见,北京猿人不是最早的会用火的古人类。

B.田园洞人遗骸的发掘出土和研究成果,能为东亚现代人部分演化自本土古人群的论断提供新的实物证据。

c.周口店早期人类遗址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展示,为人们关注和了解人类起源、演进的历程,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万物的关系做出了重要贡献。

D.中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我们应该拥有坚定的文明自信,也应和世界其他文明在交流中,互学互鉴,不断发展。

阅读答案:
1.B(A项原因分析不当,以偏概全,“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只是原因之一,更因为“周口店遗址留下了丰富的学术记录,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

C.应该是“早
期现代人”。

D项应该是“类似”周口店这样的古人类遗址地下)
2.B(文章总体采用的是总分总的结构,不是“层层深入”)
3.A(曾受到质疑,但从近年的周口店遗址发掘“提取到毋庸置疑的原地用火证据”以及“北京猿人最早者为距今80万年左右”,可知“北京猿人是最早的会用火的古人类”的论断理由充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