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AMFSJp0015维生素ADCE 高效液相色谱法 定量
维生素测量方法

维生素测量方法
维生素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是一种常用的维生素测量方法,具有高效、快速、灵敏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维生素的测定。
2. 微生物法:根据维生素为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原理,以细菌繁殖程度或代谢产物定量该维生素含量,适用于检测多种衍生物的总和。
微生物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但整个实验周期长,批次检测结果重复性差,检测结果误差大。
3. 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维生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测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等优点,但灵敏度较低,容易受到其他物质的干扰。
4. 荧光法:利用某些维生素在激发光照射下能发出荧光的特性来测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需要使用昂贵的荧光计。
5. 电化学法:通过测定维生素在电极上的氧化还原电位来测定其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优点,但需要使用专门的电化学仪器。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维生素测量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具体的样品类型、测量要求和实验室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同时,在进行维生素测量时,还需要注意避免干扰物质的影响,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品中维生素A、 D、 E含量

液相色谱法测定乳品中维生素A、 D、 E含量吴少明【摘要】A new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determination vitamin A, D, E from dairy products by ultra-high pressur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UPLC ) technology. Sample was saponificated under alkaline conditions, and then by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dehydrated and concentrated to nearly dry, the residue was dissolved in methanol, flitted and analysis. Limit of detection (S/N=3) and limit of quantization of vitamin A, D, E were 0. 2~10 μg/100 g. There was an excellent linear correlation (r2>0. 999) of vitamin A, D, E. When infant formula powder was spiked with vitamin A, D, E at three levels (n=6), the average recoveries were 94. 0% ~99. 1%,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 was 2. 1% ~6. 1%, respectively. The established method is simple, fast high sensitivity, good reproducibility. The method can be adapted to detection vitamin A, D, E from dairy products.%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了乳品中维生素 A、 D、 E的测定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原理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是一种分离技术,常用于分析和测定复杂的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在测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D时,HPLC可以提供高效、准确和灵敏的分析结果。
HPLC的基本原理是将一种混合物分离成为其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一个流动相(溶剂)和一个固定相(填充物)。
样品在流动相中通过固定相,根据不同化学性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两者之间的亲和力选择性地分离出来。
在测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D时,下面是HPLC的基本步骤:1.样品制备:对于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测量,样品通常是食品、血液、营养补充剂等。
样品需要进行前处理步骤,如提取、稀释和过滤,以获得可测量的分析样品。
2.色谱条件设置:选择适当的色谱柱和填料,以确保目标化合物的高效分离。
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分子结构不同,因此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填料和溶剂体系。
3.流动相选择:选择合适的溶剂系统以实现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分离。
流动相通常是有机溶剂和缓冲溶液的混合物。
溶剂的选择应考虑到色谱柱类型、填料性质和化合物的亲和力。
4.柱温和流速控制:控制色谱柱的温度和流速以优化分析条件。
柱温度可以影响化合物的分离性能,而流速可以影响分析时间和色谱峰形。
5.峰检测:使用适当的检测器检测样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峰。
常见的检测器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荧光检测器和质谱仪。
检测器的选择应根据目标化合物的特性和所需的灵敏度进行。
6.标准曲线与定量:根据一系列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制备标准曲线,并根据样品中的峰面积与标准曲线进行定量。
通过比较样品峰的面积和标准曲线上对应峰的面积,可以确定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浓度。
7.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根据定量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可以计算样品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浓度,并进行统计比较或评估。
总结起来,HPLC同时测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原理是通过将样品分离并进行检测来确定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药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药学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阿司匹林肠溶片为非甾体类抗炎药,临床可用于抗血栓,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列入的品种。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司匹林肠溶片中阿司匹林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快速,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1 仪器与试药1.1 仪器:大连依利特P23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UV230+紫外可见检测器;手动进样器;超声仪(型号KQ5200E,功率200W,频率40KHz);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0.0001g)。
1.2 试药:阿司匹林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00113);阿司匹林肠溶片(亚宝药业太原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31210;石家庄康力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21037;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1306072),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2.1 色谱条件: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 柱(250mm4.6mm,5m);流动相:甲醇∶0.5%乙酸溶液(37∶63);流速:0.8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67nm;理论板数按阿司匹林计不得少于3000。
2.2 溶液的制备: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一定量阿司匹林对照品,置100ml 量瓶中,加1%醋酸甲醇溶解并定容制成100gml-1的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石家庄康力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21037)约0.03g,精密称定,置100ml 量瓶中,用1%冰醋酸甲醇溶液溶解并定容,过滤,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按处方比例取辅料制成空白制剂,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样品溶液。
2.3 专属性实验:在2.1色谱条件下,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阴性样品溶液各10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维生素a含量测定方法

维生素a含量测定方法维生素A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对视力、免疫系统和细胞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确定食物和补充剂中维生素A的含量,有几种常用的测定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最常用的测定维生素A含量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基于维生素A 的特定吸收波长和相对于其他物质的特异性。
首先,将样品经过预处理,如提取和净化,以去除干扰物质。
然后,将样品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并使用特定条件进行分析。
通过比较样品吸收峰的峰面积或峰高与标准曲线的峰面积或峰高,可以确定维生素A的含量。
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通过酶标记的抗体与维生素A结合来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抗体与维生素A之间的特异性结合。
首先,在酶标板上涂布抗体,然后将待测样品加入到酶标板孔中,使样品中的维生素A与抗体结合。
接下来,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二抗,使其与样品中的维生素A结合。
最后,通过添加显色底物,观察反应底物的颜色变化,并通过比色计测定维生素A的浓度。
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是一种通过测定样品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维生素A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维生素A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特性。
首先,将样品按照一定浓度稀释,并制备样品溶液。
然后,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测定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通过与标准曲线的比较,可以确定维生素A的含量。
4. 高效薄层层析法(HPTLC)高效薄层层析法是一种通过分离和定量分析样品中维生素A的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维生素A在移动相和静止相之间的分配特性。
首先,将样品经过预处理,如提取和净化。
然后,将样品在预涂层玻璃板上添加,并使用特定的移动相进行分离。
接下来,使用紫外灯照射板检测维生素A在薄层板上的位置。
通过比较维生素A的Rf值(从出发点到样品经过的距离与移动相最前端到出发点的距离的比值)和标准曲线,可以确定维生素A的含量。
综上所述,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法和高效薄层层析法等方法,可以测定食物和补充剂中维生素A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奶粉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

MS / MS )t o s i mu l t a n e o u s l y d e t e c t V i t a mi n A, D。 E i n mi l k p o wd e r f o r a n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s Vi t a mi n s i n t h e s a mp l e w e r e e x t r a c —
测( S R M) 正 离子模式测定 。结果 维生 素 A、 维 生素 D、 维 生素 E在 各 自浓度 范 围内线 性关 系 良好 。方 法 的相 对标 准
偏差 ( R S D) 为4 . 8 % ~1 6 . 7 %( n= 6 ) , 奶粉 中维生素 A 、 维生素 D 、 维生素 E的回收率 为 7 6 . 4 %~ 9 5 . 9 %, 7种 维生素 的 检 出限分 别为 : 维生 素 A: 5 . 0 g / L ; 维生素 D : 1 . 0 g / L ; 维生素 D , : 1 . 0 g / L ; 一维生素 E: 0 . 1 L; B一维生素 E :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 g / L ; 一维生素 E: 0 . 5 g / L ; 8一 维生 素 E: 0 . 1 g / L 。结论 本法可 同时对奶粉 中的维生素 A 、 维 生素 D、 维生 素 E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 , 方法 的精密度 、 回收率和检出 限能满足 实际 检测要求 , 可用于奶 粉等食 品中维生素 A、 维生 素 D 、 维生素 E含量 的 日常监测 。 关键词 :高效液相 色谱 一串联质谱 ; 维生素 A; 维生素 D; 维生素 E; 奶粉 中图分类号 : T S 2 5 2 . 5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4—8 6 8 5 ( 2 0 1 5 ) 1 1 —1 7 3 3— 0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维生素A、E、β-胡萝卜素

血清样品在采血后立即离心,分离 血清; 置5ml塑料试管中,充氮、密封,于 -40℃保存备用。
在5ml棕色具塞玻璃离心管中,加入 0.25ml血清、1ml 10%邻苯三酚乙醇溶 液、0.5ml 60%KOH,用氮气将管内空 气置换,37℃水浴1h。
冷水浴3min后加入5%NaCl 1ml,己烷 /乙酸乙酯(9:1)3ml,用氮气将管内空 气置换,盖紧塞子,水平振荡器上振 荡5min(40次/min);
β-胡萝卜素遇光和氧会被迅速破坏, 所以应临用新配,并注意避光保存。 样品的提取液比较稳定,可以隔夜 后进行分析。
五、思考题
1. 维生素A族维生素与能量代谢有关?
四、质量控制
1. 配制标准液时:
若有条件应对配制好的标准稀释液 维生素A、维生素E、β-胡萝卜素 200~600nm扫描,观察最大吸收峰 的波长。
如果所用HPLC仪能作波长变换,则 在测定组分的最大吸收波长下测定 可取得较高的灵敏度。
2. 吸取上清液时:
注意不可触及界面;
否则: 一方面会吸入水,影响分析和柱 的分离能力; 另一方面,界面上的脂肪层可能 会影响分析结果。
β-胡萝卜素以氯仿配制成不同浓 度的标准液,同样品一样处理。
分别以标准应用液浓度为横坐标, 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三、数据处理
将样品中三种待测组分平行测定的峰面 积均值分别代入各自的工作曲线,求得 测定样液中各自的含量。
再乘以样品处理时的稀释倍数,即得 到血清样品中维生素A、维生素 E及β胡萝卜素的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 维生素A、E、β-胡萝卜素
AM-AM-FS-Jp-0018 维生素E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量测定

维生素地高效液相色谱法地定量测定.适用范围本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地食品中维生素地测定..原理概要.主要试剂和仪器.主要试剂无醛乙醇:参照维生素地测定中地该项;正己烷:光谱分析用;无水:将无水在℃地温度下加热后,在干燥器中放冷、密封保存;α,β,γ,δ生育酚(维生素):α,β,γ,δ生育酚(维生素)纯品;母育酚:母育酚纯品;生育酚同系物标准溶液:生育酚同系物(α,β,γ,δ生育酚)分别各准确称取,分别以正己烷溶解后,定容.分别各取其用正己烷定容,装入褐色具塞瓶中,用氮气排除其中地空气,密封,保存于冷暗处(可使用一个月);母育酚标准溶液:准确称取母育酚约,加正己烷溶解并定容.取其用正己烷定容,装入褐色具塞瓶中,用氮气排除其中地空气,密封,保存于冷暗处(可使用一个月)..仪器化用地烧瓶等容器:参照维生素地测定中地该项.效液相色谱仪:带有荧光检测器..过程简述.试验溶液地调制称取约含生育酚地试料于碱化烧瓶中,加入乙醇及地邻苯三酚乙醇溶液,再加入()溶液,连接回馏冷却器,在沸腾水浴中加热碱化.碱化后,快速冷却到室温后,加水,将其移至褐色分液漏斗中,分别用水和石油醚清洗碱化烧瓶,将洗液合并到分液漏斗中,振荡萃取,提取石油醚层.水层进一步用石油醚萃取次,合并石油醚层液,依次用水洗一次,再每次用水洗三次,进一步用水洗至酚酞指示液无色为止.在分液漏斗中分离掉水层后,提取石油醚层,加无水脱水,将石油醚层移至褐色烧瓶中.剩余地每次用石油醚清洗次,将洗液并入烧瓶中.将石油醚萃取液在水泵减压下()℃下振动地同时进行蒸馏,残留物用正己烷溶解,作为试验溶液..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正项色谱柱(. ×)移动相:正己烷:异丙醇()流速:检出器:荧光检测器(激发,发射).定量:在试验溶液中加入母育酚标准溶液(μ),取其μ注入高效液相色谱柱中分离测定,求出生育酚同系物地峰高(αδ)和母育酚地峰高(). .换算系数分别取生育酚各同系物标准溶液,加入母育酚标准溶液,取其μ注入高效液相色谱柱中按照前述液相色谱条件进行操作,求出生育酚同系物地峰高和母育酚地峰高,再从μ中这些物质地重量(μ)求出生育酚同系物对母育酚地换算系数(重量比峰高比)αδ..结果计算用下式计算试料中生育酚同系物地量(μ).试料为油脂将其作为试料地情况下,试料中生育酚同系物地量(μ)(μ)×(αδ) ×αδ. ×(试料量())从试料将油脂提取出后作为试料地情况下,试料中生育酚同系物地量(μ)(μ)×(αδ) ×αδ. ×(试料量()) ×()—试料中油脂含量地百分数..来源《卫生试验法·注解》版日本药学会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MAMFSJp0015维生素A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AM-AM-FS-Jp-0015维生素A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的食品中维生素A的测定。
2.主要试剂和仪器2.1.主要试剂无醛乙醇:在1L乙醇中加入5mL50%的KOH溶液及5gZn粉进行2h的回流后蒸馏之。
除去初馏液和后馏液各10%;无水Na2SO4:将无水Na2SO4在120℃的温度下加热2h后,在干燥器中放冷、保存;维生素A醇:维生素A乙酸酯碱化后可得维生素A醇。
计算出其国际单位IU(或μg),用时进行调制;维生素A醇标准溶液:用异丙醇制备浓度为5IU/mL、25IU/mL、50 IU/mL 的维生素A醇溶液。
用时进行调制。
2.2.仪器碱化用150mL褐色烧瓶;分液漏斗:(250~300)mL, 褐色;蒸馏用烧瓶:250mL,褐色,梨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带有荧光检测器。
3.过程简述3.1.试验溶液的调制准确称取 (20~30)IU(6~9μg) 维生素A于碱化烧瓶中,加入30mL的乙醇和1mL的10%的邻苯三酚乙醇溶液,充分搅拌后,加入3mL90%(W/V?)KOH 溶液,连接好回馏冷却器,在沸腾的水浴中进行30min碱化。
快速冷却至室温后,加入30mL的水,移置于褐色的分液漏斗中。
将烧瓶依次用10mL水、30mL 石油醚清洗,洗液移置于褐色的分液漏斗中,充分振荡、摇匀、放置后,将水层移置于另一褐色的分液漏斗中,依次用30mL石油醚萃取2次,合并萃取液,用10mL的水清洗一次,再依次用50mL水清洗3次,进一步每次用50mL水清洗至酚酞指示液无色为止。
将分液漏斗中的石油醚层加无水Na2SO4进行脱水后,移至褐色烧瓶中,进一步每次用10mL石油醚清洗残留的Na2SO4两次,洗液移至烧瓶中。
将石油醚醚萃液在(40~45)℃条件下进行减压蒸馏,其残留物中加入异丙醇溶解,取1mL(VmL)作为试验溶液。
3.2.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ODS(4.6mmi.d×250mm)移动相:乙醇:水(95:5)流速:0.5mL/min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40nm,发射波长460nm)3.3.定量:将20μL(υμL)的试验溶液注入色谱柱中,取维生素A醇的峰高。
3.4.作工作曲线:在同样的色谱条件下,分别取5IU/mL, 25IU/mL, 50IU/mL的维生素A醇标准溶液20μL,注入色谱柱中,以各浓度所对应的峰高作工作曲线。
4.结果计算通过工作曲线求出υμL中维生素A醇的IU单位数(或μg)[S[IU(μg) ]],利用下式计算100g试料中维生素A的IU单位数(或μg)。
试料为油脂的情况下:100g试料中维生素A的量[IU(μg) ]=S[IU(μg) ] ×[V(mL) ×1000/υ(μL) ]×[100/试料取样量(g)]将油脂从试料中提取出的情况下:100g试料中维生素A的量[IU(μg) ]=S[IU(μg) ] ×[V(mL) ×1000/υ(μL) ]×[100/试料取样量(g)] ×X/100X:试料中油脂的百分数5.来源:《卫生试验法·注解》2000版日本药学会编AMAMFSJp0017维生素D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AM-AM-FS-Jp-0017维生素D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鱼贝类、兽鸟鲸肉类、蛋类、乳类、蘑菇类食品中维生素D的测定。
2.主要试剂和仪器2.1.主要试剂维生素D标准溶液:将结晶的麦角钙化醇(维生素D2)或胆钙化(甾)醇(维生素D3)溶解于无醛乙醇中。
先将该标准品的乙醇溶液在230nm和265nm分别测其吸光度,使A230/A265在0.65以下。
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值由下式求出:维生素D标准溶液的浓度(μg/ mL)= A265×(M/ε)×1000其中M:维生素D标准品的分子量:D2396.66D3384.65ε:265nm的摩尔吸光系数:D2 19200D318800无醛乙醇:在1L乙醇中加入50%的KOH 5mL、锌粉5g,进行约2小时的回馏,除去初馏液和后馏液各10%左右。
2.2.仪器离心管:50mL褐色具塞离心管烧瓶:50mL褐色具塞烧瓶高效液相色谱仪:两台带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一台用于第一阶段,另一台用于第二阶段馏分收集器3.过程简述3.1.试验溶液的调制将试样的可食部切成细丝,混合,取其(50~200)g 用快速粉碎机充分粉碎均匀后,准确地称取(2~3)g于离心管中。
另一离心管中加入含标准维生素D约0.25μg(Sμg)的维生素D标准溶液,和试料进行同样的操作。
在上述离心管中加入1%邻苯三酚乙醇溶液10mL,60%的KOH溶液(2~5)mL,在70℃水浴中进行60min的碱化。
加入1%NaCl溶液19mL和醋酸乙酯:正己烷(1:9)15ml,盖上塞充分振荡混匀后,进行离心[1300×g(约3000rpm),10min],上层的醋酸乙酯正己烷分离到梨型烧瓶中。
水层进一步用醋酸乙酯:正己烷(1:9)15ml萃取2次。
合并萃取液,在35℃下减压蒸馏。
残留物用500μL乙腈:甲醇(9:1)溶解,作为维生素D提取试验溶液。
3.2.第一阶段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柱:ODS(8.0mmi.d. ×300mm)移动相:乙腈:甲醇(9:1)流速:1.5mL/min检出器:紫外检测器(265nm)维生素D提取:用馏分收集器收集标准维生素D的保留时间的前后各45秒之间的馏分(事先将维生素D标准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柱中,确认维生素D的出峰时间)。
3.3.阶段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柱:硅胶(4.6mmi.d. ×250mm)移动相:正己烷:异丙醇(99.5:0.5)流速:1.5mL/min检出器:紫外检测器(265nm)定量:将150μL维生素D提取用溶液注入到连有馏分收集器的第一阶段高效液相色谱柱中,收集维生素D部分。
把这部分在35℃下减压蒸馏,残留物用正己烷:异丙醇(99.5:0.5)200μL溶解。
其中100μL注入第二阶段高效液相mm)和试料中的维生素D(Pmm)峰高。
色谱柱中,量取标准维生素D(Pst4.结果计算用下式计算试料中维生素D的量。
) ×(100/试料量(g)) 100g试料中维生素D的量(μg)=S×(P/PstS——标准维生素D的量(μg)P—试料中的维生素D的峰高(mm)—标准维生素D的峰高(mm)Pst5.来源:《卫生试验法·注解》2000版日本药学会编AMAMFSJp0018维生素E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AM-AM-FS-Jp-0018维生素E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定量测定1.适用范围本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的食品中维生素E的测定。
2.原理概要3.主要试剂和仪器3.1.主要试剂无醛乙醇:参照维生素A的测定中的该项;正己烷:光谱分析用;无水Na2SO4:将无水Na2SO4在120℃的温度下加热2h后,在干燥器中放冷、密封保存;α-,β-,γ-,δ-生育酚(维生素E):d-α-,d-β-,d-γ-,d-δ-生育酚(维生素E)纯品;母育酚:母育酚纯品;生育酚同系物标准溶液:生育酚同系物(α-,β-,γ-,δ-生育酚)分别各准确称取100mg,分别以正己烷溶解后,定容100mL。
分别各取其5.0mL用正己烷定容25.0mL,装入褐色具塞瓶中,用氮气排除其中的空气,密封,保存于冷暗处(可使用一个月);母育酚标准溶液:准确称取母育酚约100mg,加正己烷溶解并定容100mL。
取其5.0mL用正己烷定容25.0mL,装入褐色具塞瓶中,用氮气排除其中的空气,密封,保存于冷暗处(可使用一个月)。
3.仪器化用的烧瓶等容器:参照维生素A的测定中的该项。
效液相色谱仪:带有荧光检测器。
4.过程简述4.1.试验溶液的调制称取约含生育酚0.2mg的试料于碱化烧瓶中,加入30mL乙醇及10%的邻苯三酚乙醇溶液1mL,再加入90%(w/v)KOH溶液3mL,连接回馏冷却器,在沸腾水浴中加热碱化30min。
碱化后,快速冷却到室温后,加30mL水,将其移至褐色分液漏斗中,分别用10mL水和30mL石油醚清洗碱化烧瓶,将洗液合并到分液漏斗中,振荡萃取,提取石油醚层。
水层进一步用石油醚30mL萃取2次,合并石油醚层液,依次用10mL水洗一次,再每次用50mL水洗三次,进一步用50mL水洗至酚酞指示液无色为止。
在分液漏斗中分离掉水层后,提取石油醚层,加无水Na2SO4脱水,将石油醚层移至褐色烧瓶中。
剩余的Na2SO4每次用10mL石油醚清洗2次,将洗液并入烧瓶中。
将石油醚萃取液在水泵减压下(40-45)℃下振动的同时进行蒸馏,残留物用1.0mL正己烷溶解,作为试验溶液。
4.2.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色谱柱:正项色谱柱(4.6mmi.d. ×250mm)移动相:正己烷:异丙醇(98:2)流速:0.5mL/min检出器:荧光检测器(激发298nm,发射325nm)4.3.定量:在试验溶液1.0mL中加入母育酚标准溶液1.0mL(Sμg/mL),取其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柱中分离测定,求出生育酚同系物的峰高(Bα-δ)和母育酚的峰高(C)。
4.4.换算系数分别取生育酚各同系物标准溶液1.0mL,加入1.0mL母育酚标准溶液,取其1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柱中按照前述液相色谱条件进行操作,求出生育酚同系物的峰高和母育酚的峰高,再从10μL中这些物质的重量(μg)求出生育酚同系物对母育酚的换算系数(重量比/峰高比)fα-δ.5.结果计算用下式计算100g试料中生育酚同系物的量(μg)。
试料为油脂将其作为试料的情况下,100g试料中生育酚同系物的量(μg)=S(μg)×(Bα-δ/C) ×fα-δ. ×(100/试料量(g))从试料将油脂提取出后作为试料的情况下,100g试料中生育酚同系物的量(μg)= S(μg)×(Bα-δ/C) ×fα-δ. ×(100/试料量(g)) ×(X/100)X—试料中油脂含量的百分数。
6.来源《卫生试验法·注解》2000版日本药学会编AMAMFSJp0024维生素C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AM-AM-FS-Jp-0024维生素C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含异抗坏血酸添加剂的试料)1.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含异抗坏血酸添加剂的样品2.原理概要3.主要试剂和仪器3.1.主要试剂10%(w/v)的偏磷酸溶液:同4.2.1.1中1)。
0.5%(w/v)的偏磷酸溶液:用时将10%(w/v)的偏磷酸溶液稀释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