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 张明生

合集下载

天津汇森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含答案解析)

天津汇森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测试(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王瑞同学水平推动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物体的v 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①物体0~1s处于静止状态②物体在第1~4s做匀速直线运动③物体在4~6s通过的路程是2.4m④物体在0~6s的平均速度是0.7m/s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确2.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B.在0~20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筝C.两同学在0~15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0~15s内,乙同学追上甲同学并在100m处相遇3.小强和小明坐在顺水漂流的皮筏中,相对于小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皮筏是运动的B.岸边的树木是静止的C.小明是运动的D.溪水是静止的4.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运动,它们的s 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0.6m/s v =甲,0.2m/s v =乙B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6.0mC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4.8mD .经过6s 两小车可能相距2.4m5.如图所示,近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多军种多方向成体系出动兵力,在台湾海峡及南北两端连续组织实战化演练,进一步检验提升多军种联合作战能力,这是针对当前台海安全形势和维护国家主权采取的必要行动。

若军演中导弹追打一飞机,导弹的速度为800m/s ,飞机的速度为800km/h ,已知导弹发射时,飞机离导弹发射处的距离为10.4km ,则从导弹发射到击中飞机只需( )A .9sB .18sC .27sD .36s6.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5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5m/sB .6m/sC .6.25m/sD .7m/s 7.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为( )A .v v >甲乙B .v v <甲乙C . v v =甲乙D .无法确定 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如图所示,分别为两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

江苏省2012高中生物 第三章第三节知能过关演练 苏教版必修2

江苏省2012高中生物 第三章第三节知能过关演练 苏教版必修2

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的说法,错误的是( )A.雄果蝇精子中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四条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B.雌性果蝇卵细胞中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四条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C.一般地讲,配子中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一组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D.所有生物的生殖细胞中含有的全部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解析:选D。

本题主要考查对染色体组的理解。

A、B两项正确,因为果蝇是二倍体,它们的生殖细胞中的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四条染色体就是一个染色体组;C选项是染色体组的概念;D项中生物有单倍体、二倍体及多倍体生物,多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染色体组。

2.下列关于单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新个体B.单倍体的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也称一倍体C.由二倍体的一个配子发育成的植株是单倍体D.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解析:选B。

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其形成是由未受精的配子(精子或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的。

因此A、C、D项都正确。

而B项,体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二倍体生物的配子形成的单倍体。

此时,该单倍体也称一倍体。

但单倍体也可能是多倍体的配子发育而成,此时单倍体体细胞不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3.(2011年天津南开中学检测)一杂合体植株(二倍体)的下列部分,经组织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后可获得纯合体的是( )A.根B.茎C.叶D.花粉4.下图为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图解,下列依次排列正确的是( )①缺失②倒位③重复④易位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解析:选C。

图1中染色体丢失一段,为缺失;图2中一条染色体上某一段重复,为重复;图3中同一条染色体上某一段颠倒了180 °,为倒位;图4为染色体断裂的片段移到非同源染色体上,为易位。

5.如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A.基因重组和易位B.易位和易位C.易位和基因重组D.基因重组和基因重组解析:选A。

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_第22章_二次函数_单元检测试题

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_第22章_二次函数_单元检测试题

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20212021学第一学期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章二次函数单元检测试题考试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有()①②③④A.个B.个C.个D.个2.一小球从某一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阻力),设下落的时间为,下落的高度为,已知与的函数关系式为(其中为正常数),则函数图象为()A. B.C. D.3.二次函数的图象是()A. B.C. D.4.若二次函数,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5.已知函数图象上有三点、、,试确定、、的大小()A. B.C. D.6.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当时,C.方程有两个大于的实数根D.存在一个大于的实数,使得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7.已知抛物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B.C. D.8.在抛物线上有、和三点,若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在正半轴上,则、和的大小关系为()A. B.C. D.9.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可能为()A. B.C. D.10.某广场中心有高低不同的各种喷泉,其中一支高度为米的喷水管喷水最大高度为米,此时喷水水平距离为米,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这支喷泉的函数关系式是()A. B.C. D.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1.函数的最大值为________.12.有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三个同学分别说出了它的一些特点.小明说:对称轴是直线;赵同说:函数有最大值为;张单说:此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关于轴的对称点;请你根据上述对话写出满足条件的二次函数关系式________.13.抛物线与轴交点的坐标是________.14.某商场经营某种品牌的玩具,购进时的单价是元,根据市场调查:在一段时间内,销售单价是元时,销售量是件,而销售单价每涨元,就会少售出件玩具.设该种品牌玩具的销售单价为元,请你用的代数式来表示销售量________件,销售该品牌玩具获得利润________元.15.抛物线与轴的交点是________,解析式写成的形式是__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__.16.在距离地面高的某处把一物体以初速度竖直向上抛物出,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其上升高度与抛出时间满足:(其中是常数,通常取).若,则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最高点距地面________.17.如图,一条抛物线与轴相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若点、的坐标分别为、,抛物线与直线始终有交点,线段的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18.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若线段在轴上,且,以为边作等边,使点落在该函数第四象限的图象上,则点的坐标是________.19.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为,且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则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________.20.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与轴相交于、两点(点在点左侧),点关于轴的对称点为,我们称以为顶点且过点,对称轴与轴平行的抛物线为抛物线的“梦之星”抛物线,直线为抛物线的“梦之星”直线.若一条抛物线的“梦之星”抛物线和“梦之星”直线分别是和,则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为________.三、解答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60 分)21.如图,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互垂直,垂足为,且,设长为,四边形的面积为.请直接写出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根据中的函数关系式,求出当为何值时最大,并求出最大值.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在的左侧),与轴交于点.求出点,,的坐标.在抛物线上有一动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有另一动点,若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点的坐标.向右平移抛物线,使平移后的抛物线恰好经过的外心,求出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3.已知,函数的图象过点.求此函数的关系式;求该函数图象与轴的两个交点、与顶点所围成的面积是________;观察函数图象,指出当时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若,两点都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试比较与的大小.24.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且对称轴为直线,与轴交于点.求抛物线的解析式;点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连接、,当的周长最小时,求点的坐标;点在中抛物线上,点为抛物线上一动点,在轴上是否存在点,使以、、、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存在,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5.如图,矩形的两边长,,点、分别从、同时出发,在边上沿方向以每秒的速度匀速运动,在边上沿方向以每秒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秒,的面积为.求关于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的取值范围;求的面积的最大值.26.如图,在一块三角形区域中,,边,,现要在内建造一个矩形水池,如图的设计方案是使在上.求中边上的高;设,当取何值时,水池的面积最大?实际施工时,发现在上距点的处有一棵大树,问:这棵大树是否位于最大矩形水池的边上?如果在,为保护大树,请设计出另外的方案,使三角形区域中欲建的最大矩形水池能避开大树.答案1.C2.C3.C4.C5.D6.D7.D8.A9.A10.D11.12.13.,14.15.16.17.18.或19.,20.21.解:设,四边形面积为,则,即;∵,∴有最大值当时,.22.解:当时,,∴与轴交点,当时,,解得:或,∴,;,当在轴的上方时,即为抛物线的顶点时,可以构成平行四边形,如图,当在轴的下方时,∵,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有两种情况:①当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左侧时,如图,∴点的横坐标为,当时,,此时;②当在抛物线对称轴的右侧时,如图,∴点的横坐标为,当时,,此时;综上所述,点的坐标为或或;如图,∵、、∴,,,∴,,∴,∵,∴,∴,∵,∴,∴,∴是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就是斜边的中点,∵,∴的中点的坐标为,即平移后的解析式经过,∴相当于把原抛物线向右平移个单位,∴平移后的解析式为:.23.;.24.解:∵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且对称轴为直线,∴,又∵抛物线过点、、,故设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将点的坐标代入,求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当的周长最小时,即的值最小,连接,交直线于点,即为所求的点;∵直线经过,,∴直线的解析式为,当时,∴;∵点在抛物线上,∴当时,,∴点的坐标是,如图,当为平行四边形的边时,∵,∴.∴,;如图,当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易求,.25.解:∵,,,∴,即;由知,,∴,∵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而,∴当时,,即的最大面积是.26.解:如图,过点作,交于,在中用勾股定理得:,∵,∴,∴;∴中边上的高.∵水池是矩形,∴,∴,∵,分别是和对应边上的高,∴,∴,∴,∵,∴,设水池的面积为,则,当时,水池的面积最大;∵,,∴,∴,∴,又∵,,在中用勾股定理可得,∴,∵,∴这棵大树在最大水池的边上.为了保护这棵大树,设计方案如图:。

飞腾教育辅导中心初一升初二物理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飞腾教育辅导中心初一升初二物理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飞腾教育辅导中心初一升初二物理第一单元质量检测
满分100分时间60min
姓名
一·填空题
1·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由固态变为液态热(8分)
2·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在并熔化的过程中继续加热,它的温度,当冰全部熔化为水后继续加热,它的温度。

(12分)
3·T= +t(5分)
4·温度计的设计原理是(5分)5·今天温度是29度昨天的温度是28度,那么今天的温度比昨天的温度高一度,试回答一度是怎么规定的
(10分)
二·文字说明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牙医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了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下,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试叙述人工降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
3试叙述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
4物态变化包括了哪些,分别是吸热还是放热?
5加快蒸发的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6夏天装满水的木水桶为什么会有“出汗”的现象?。

必修高中生物课1单元整合提升2

必修高中生物课1单元整合提升2
2020/6/6
2020/6/6
2020/6/6
(1)能够合成③物质的细胞器有[ ]。 (2)具有物质①的细胞器是[ ]。 (3)①~④中,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是[ ] (4)物质③与④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区别是__________。 (5)丙反应和丁反应两者都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丙反应 中产生的[H]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在同一细胞中丙反应 产生的O2到图丁参加反应共穿过__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2020/6/6
1.(2012·上海高考)回答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的问题。
下图中A~E表示5种细胞器,①~④表示从细胞中提取 出来的4种有机物(①、④只表示某有机物的局部),甲~丁表 示细胞结构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回答下列问题(在“[ ]”中 填写数字或编号,在“________”上填写文字)。
• (3)图3所示结构产生的气体从产生部位扩散 到相邻细胞中被用于细胞呼吸,至少需要 穿过的磷脂分子层有________层。
2020/6/6
[规范解答](1)3 13 8 5 或 12(5、12 均可) (2)都由双层膜包被 线粒体、叶绿体 (3)14
2020/6/6
[名师讲评](1)对细胞的类型及不同类型细胞的亚显微结 构识别不清。根据图像可确定左侧为高等动物细胞模型,右 侧为高等植物细胞模型,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高等植物细 胞没有中心体;植物细胞中水溶性色素存在于液泡中,叶绿 体中的色素属于脂溶性色素;结构 15 应为核仁,其主要与 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与Ⅱ组细胞相比,Ⅲ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 ______________,说明HgCl2对蛋白A的功能有________作 用。比较Ⅲ、Ⅳ组的结果,表明试剂M能够使蛋白A的功能 ______________。推测HgCl2没有改变蛋白A的氨基酸序列, 而是破坏了蛋白A的______________。

天津双菱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提高卷(培优)

天津双菱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综合提高卷(培优)

一、选择题1.在同一水平路面上,甲、乙两物体分别以5m/s和2m/s的速度相对于地面自东向西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甲物体作为参照物,乙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A.3m/s;向东B.3m/s;向西C.7m/s;向东D.7m/s;向西A解析:A【详解】以甲为参照物,甲乙相对地面的速度同向,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所以乙将以3m/s的速度远离甲,即向东运动,故A符合题意,BC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如图所示,分别为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4s时间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B.第2s时刻甲、乙两物体再次相遇C.0-4s时间内甲、乙运动路程相等D.0-4s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5m/s B解析:B【详解】A.由图甲可知,甲在1-3s内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B.由图甲可知,甲在1s内的速度为4m/s,1-2s内静止,2s内甲运动的路程s甲=v甲t1=4m/s×1s=4m乙在2s内的速度是2m/s,2s内乙运动的路程s乙= v乙t2=2m/s×2s=4ms甲=s乙=4m所以第2s时刻甲、乙两物体再次相遇,故B正确;C.0-4s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s甲1=v甲t1+v甲t3=4m/s×1s+6m/s×1s=10m0-4s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s乙1=v乙t4=2m/s×4s=8m0-4s时间内甲、乙运动路程不相等,故C错误;D.0-4s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110m =4ss v t '='甲甲=2.5m/s 故D 错误。

故选B 。

3.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7m/s ,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m/s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4.2m/sB .5m/sC .4.8m/sD .4.5m/s A 解析:A【详解】设总路程为s ,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2s ,则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112t sv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222t sv =物体全程时间t =t 1+t 2全程平均速度v =21221211223m/s 7m/7m/s =====4.2m/s s+3m/s 22v v t t v v s s s s s t v v +⨯++⨯ 故选A 。

必修二 第1单元 单元整合探究

必修二 第1单元 单元整合探究

必修2· 第1单元· 单元整合探究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名师讲评](1)未能理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由题中图 可知控制长翅与残翅、直翅与弯翅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同一 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基因A和a、b和b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 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 由组合。
必修2· 第1单元· 单元整合探究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3)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褐色和黑色两种,是由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必修2· 第1单元· 单元整合探究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①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探究褐色和黑色的显隐性关系,采用的 方法最好是________。 ②已知褐色为显性,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探究控制体色的基因 位于X染色体或是常染色体上,应该选择的杂交组合是 ________。不通过杂交实验,还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进行分析 判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1
2
知识网络构建
3 对接高考模拟
规范解答展示
必修2· 第1单元· 单元整合探究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知识网络构建
必修2· 第1单元· 单元整合探究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必修2· 第1单元· 单元整合探究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规范解答展示
必修2· 第1单元· 单元整合探究
必修2· 第1单元· 单元整合探究
走向高考 ·生物 ·人教实验版
(2)该昆虫一个初级精母细胞所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昆虫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细胞同一极的基因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昆虫细胞分裂中复制形成的两个D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 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津双菱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综合提高卷(培优)

天津双菱中学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综合提高卷(培优)

一、选择题1.科学家发现,人体上的“身份证”不仅限于指纹,在眼睛、嘴唇、大脑、血液等各部位都有“身份证”,其中有一种“身份证”叫做声纹。

由于人的发音器官有微小的差异,科学家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分辨出不同的人。

这种声纹即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C解析:C【分析】音色是指不同声音表现在波形方面总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物体振动都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发声体由于其材料、结构不同,则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例如钢琴、小提琴和人发出的声音不一样,每一个人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

由题意可知,因为每个人的发声音色不同,科学家就可以利用这种差异分辨出不同的人,这种声纹即声音的音色。

故选C。

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国掀起了“停课不停学”的网络在线课堂热潮。

下列有关网课的说法,错误的是()A.老师对着麦克风讲课时发出的声音不是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B.学生将手机的音量调大,是改变了手机声音的响度C.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A解析:AA.老师对着麦克风讲课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选项错误,A选项符合题意;B.学生将手机的音量调大,是改变了手机声音的响度,故B选项正确,B选项不符合题意;C.老师随机提问与学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及时反馈上课知识点掌握情况,故是声音传递信息,故C选项正确,C选项不符合题意;D.学生在听课时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选项正确,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如图所示,小明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分别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发现小球弹起的角度不同,比较角度大小是为了探究()A.声音的产生原因B.响度和频率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响度和振幅的关系D解析:D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

这是因为用力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错处理 Checklist:
是否检查错误出现

资源使用前后 其他模块使用前后 抛出错误 通知用户 进行记录 在系统干预前处理 报告和记录的错误真实详细
出现错误,是否进行错误处理
错误处理是否有效
其他
6.2单元测试流程
针对测试目标,规定测试 任务、资源分配、人员角 色、进度安排等。 测试计划 测试设计 根据测试计划,忠 实地记录测试执行 的过程和结果。 分析测试记录,如 果发现与预期结果 不同,确定并重现 缺陷。 检查测试设计是否 全部执行完毕,缺 陷是否全部关闭。 测试执行 测试记录 分析 完毕 测试总结 缺陷跟踪 根据测试计划,设计测试 用例,包括:测试步骤、 测试场景、测试代码、测 试数据(包括预期结果)。 根据测试计划,配置测试 环境,并手动或者自动执 行测试设计。 记录、分发、 评估、关闭缺 陷报告。
概要设计
概要设计 集成测试设计 集成
详细设计
详细设计 单元测试设计 集成测试
单元测试 编码
一、知识回顾

H模型:测试是独立的流程,贯穿整个生命周 期
测试就绪点 测试准备 测试执行 测试流程
其他流程(如 设计流程)
二、WHAT——单元测试的定义


又称模块测试,是开发过程中进行的最低级别 的活动。 是一种细粒度的测试。 其依据是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书,对模块内所有 重要的控制路径设计测试用例,以便发现模块 内部的错误。



#include<stdio.h> void iszero(int m) { if(m!=0) printf("%d",m); else printf("%d",1); } void main() { int a[5]; int i=0; printf("请输入五个整数\n"); for(i=0;i<=4;i++) { scanf("%d",&a[i]); iszero(a[i]); } }
②确定单元测试的策略

一旦明确单元测试的重点,接下来就需要进一 步确认应用什么样的测试方法?具体的方法在 前面已经介绍了,这里给出一个综合的策略:
②确定单元测试的策略


首先,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概要设计 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应用场景法、 等价类划分法、规格导出法、状态转移法等检 查程序是否正确的实现了功能 其次,采用静态测试方法,如代码审查、走查、 桌面检查,重点在于是否符合编码规范,模块 接口是否正确。
引例


那么怎样才能测试B模块呢?需要做: 1、写两个模块Sd和Se分别代替D模块和 E模块(函数名、返回值、传递的参数相同), 这样B模块就可以通过编译了。Sd模块和Se模 块就是桩模块。 2、写一个模块Da用来代替A模块,里面 包含main函数,可以在main函数中调用B模块, 让B模块运行起来。Da模块就是驱动模块。
二、WHAT

单元测试的对象:
三、WHY——为什么要进行单元 测试?

单元测试是烦人的
Hale Waihona Puke ①它浪费了太多的时间? 一旦编码完成,开发人员总是迫不及待的进行集 成工作,这样他们就能看到实际的系统开始启 动工作了。 在这种开发步骤中,真实意义上的进步被外表的 进步取代了。大量时间将被花费在跟踪那些包 涵在独立单元里简单的BUG上面。
一、知识回顾

1、软件开发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需求→分析→设计→编码→
测试→维护

作为一个未来的软测从业者,你认为其中 的问题在哪?
一、知识回顾

2、软件开发的模型有哪些?说说你知道的 边做边改模型
瀑布模型


快速原型模型 增量模型 螺旋模型
一、知识回顾
一、知识回顾



三、WHY



实际中,进行了完整计划的单元测试和编写代 码花费的精力大致是相同的。 在确保手头拥有足够可靠的部件的情况下,开 发人员能够进行更有效的系统集成工作。 所以说,完整计划下的单元测试,是对时间的 更高效 的利用。
三、WHY




②我是个很棒的程序员,我是不是可以不进行 单元测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编码不是一个可以一次 性通过的过程。 真实世界中,软件产品必须进行维护,以对操 作需求的改变做出反应。修改后,进行可重复 的单元测试,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回归测试?
6.2.2 设计单元测试
①单元测试的模型
(1)驱动模块(Driver) 用来模拟被测试 模块的上一级模块,相当于被测模块的 主程序。它接收数据,将相关数据传送 给被测模块,启动被测模块,并打印出 相应的结果。 (2)桩模块(Stub) 用来模拟被测模块工 作过程中所调用的模块。它们一般只进 行很少的数据处理。

1. 编码完成后 2. 系统测试前 3. 测试用例编写完成后 4. 集成测试后
五、WHO——由谁来做?

白盒测试,又叫程序员测试。 同样,绝大部分情况下,单元测试由开发人员 来设计和执行。
六、HOW——内容与方法
一个单元测试的例子
执行单元测试的一般步骤为编译运行程序(查看能 否正确运行)→静态测试(检查代码是否符合规 范)→动态测试(深入检查代码的正确性,容错 性和边界值等),其中静态测试时我们需要提前 准备一份“编码规范检查单”,进行动态测试时 我们需要提前设计一些测试步骤、测试数据,即 测试用例。
1970年温斯顿•罗伊斯(Winston Royce)提 出了著名的“瀑布模型”,直到80年代早期, 它一直是唯一被广泛采用的软件开发模型。 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测序, 如同瀑布流水,倾泻而下,因此得名。 主要缺点:①在项目各个阶段之间极少有反馈。 ②只有在项目生命周期的后期才能看到结果。
6.2.2 设计单元测试
引例

假设现在项目组把任 务分给了7个人,每个 人负责实现一个模块。 你负责的是B模块,你 很优秀,第一个完成 了编码工作,现在需 要开展单元测试工作
引例


1、由于B模块不是最顶层模块,所以它一定 不包含main函数(A模块包含main函数),也 就不能独立运行。 2、B模块调用了D模块和E模块,而目前 D模块和E模块都还没有开发好,那么想让B模 块通过编译器的编译也是不可能的。
第五章 单元测试
张明生
本次课授课方式

牵引式启发教学法 将采用“4W1H”为主线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是“4W1H”?
What
+ Why + When + Who + HOW
教学目录

知识回顾 What——单元测试的定义 Why——为什么要进行烦人的单元测试 When——单元测试在什么时候进行 Who——单元测试都由谁来做 How——一个典型的单元测试是如何进行的
②局部数据结构测试

在模块工作过程中,必须测试模块内 部的数据能否保持完整性,包括内部 数据的内容、形式及相互关系不发生 错误
局部数据结构测试 Checklist:
(1)变量从来没有被使用,包括可能别 的地方使用了局部变量或函数。 (2)变量没有初始化。 (3)错误的类型转换。 (4)数组越界。 (5) 变量或函数名称拼写错误 (6)不合适或不相容的类型说明
④单元测试的输出


《单元测试计划》 《单元测试方案》 《需求跟踪说明书》或需求跟踪记录 代码静态检查记录 《正规检视报告》 问题记录 问题跟踪和解决记录 软件代码开发版本
6.2.2 设计单元测试
①单元测试的模型

在我们进行单元测试的时候,单元本身无法构 成一个切实可运行的程序系统,所以我们需要 为单元测试来开发桩模块和驱动模块,从而完 成我们的单元测试目的,这是桩模块和驱动模 块的作用。

③动态测试 深入检查代码的正确性、非法数据的容错性和 边界值等问题。
六、HOW——内容与方法
6.1 单元测试的内容


模块接口测试 局部数据结构测试 路径测试 错误处理测试 边界测试
六、HOW——内容与方法
①模块接口测试 检查进出程序单元的数据流是否正确。 模块接口测试必须在任何其它测试之 前进行。
六、HOW
③边界条件测试
主要检查临界数据是否正确处理。 Checklist: (1)普通合法数据是否正确处理; (2)普通非法数据是否正确处理; (3)边界内最接近边界的(合法/非法) 数据是否正确处理。

六、HOW
④独立路径测试 在单元测试中,最主要的测试是 针对路径的测试。测试用例必须 能够发现由于计算错误、不正确 的判定或不正常的控制流而产生 的错误。
二、WHAT


单元测试的对象: ①结构化程序,单元测试所说的单元是指函数, ②面向对象程序,单元测试的单元一般是指类。 但从实践来看,以类作为测试单位,复杂度高, 可操作性较差,仍然主张以函数作为单元测试 的测试单位,但可以用一个测试类来组织某个 类的所有测试函数。 简单实用高效才是硬道理。
测试步骤:
①编译运行程序


首先编译程序,没有语法上的错误,编译通过。 然后运行程序,输入1 2 3 4 0 ,按回车。 输出1 2 3 4 1,符合预期结果。
检查程序中不符合编码规范的地方(参考C语言 编程规范),发现程序没有任何注释,应该注 明程序的基本信息和各函数的主要功能。
②静态测试

三、WHY

③不管怎样,集成测试都会抓住所有的BUG? 规模越大的代码复杂性越高,查找BUG的代 价也越为昂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