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修改后说课稿
《洲际导弹自述》说课稿(修改版2)

《洲际导弹自述》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洲际导弹自述》。
下面我将从整体设计思路、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对本课实行说明。
一.整体设计思路说明练习”这个设计思路展开教学。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文是现代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朱毅麟于1980年刊登于《光明日报》的一篇科普说明文,作者以自述的方式,亲切自然地介绍了洲际导弹的构造、性能和发展过程,拉近了洲际导弹这个陌生事物与读者的距离。
(二)学生情况分析本次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对于刚刚接触说明文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本文是学习事物说明文的很好的范例,但同时也存有很多学习难点,基于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水平相对薄弱。
可见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尤为重要。
既要协助学生理解用拟人化的手法写科普说明文的好处,又要协助学生领会这些说明方法对介绍事物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本次教学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习说明文,去体会说明文语言和内容的特点。
由此,结合学生和课文的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与水平:(1)学生能够识记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学生能够了解洲际导弹的相关知识;(3)学生能够理解本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科普说明文的好处。
(4)学生能够从课文中找出使用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内容,并领会说明方法对其介绍事物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描绘洲际导弹的轮廓,课中合作讨论为洲际导弹建立“明星档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初步了解洲际导弹的一般知识,明白新式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从中激发他们热爱尖端科学,增强国防意识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
《语文园地二》 说课稿

《语文园地二》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某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统编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学习板块,它以单元主题为依托,将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训练进行了有机整合。
本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这五个部分。
“交流平台”旨在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阅读策略,总结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
“识字加油站”通过呈现与车辆和船舶相关的词语,帮助学生认识新字,拓展词汇量。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让学生体会“分号”在句子中的用法,二是通过对比,学习按照不同方面把事物写清楚。
“书写提示”则关注了楷书的书写规范,引导学生提高书写水平。
“日积月累”精选了一首古诗,让学生在积累经典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五个部分相互关联,既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重语文能力的提升,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是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识字量和阅读能力,但在阅读速度和方法的掌握上还有待提高,对词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此外,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知识,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交流总结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能在阅读实践中运用。
(2)认识与车辆、船舶有关的生字词,积累词汇。
(3)能正确使用分号,了解按照不同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方法,并能进行仿写。
(4)掌握楷书的书写规范,提高书写水平。
(5)背诵并理解古诗《鹿柴》,感受古诗的意境。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交流、讨论、练习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2、5、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修改版]
![《2、5、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48739da45177232e60a252.png)
第一篇:《2、5、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2、3、5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一、说教材:《2、3、5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7——19页的内容,它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
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再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
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
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使学生通过理解和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3、5的倍数,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2、3、5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
3、认识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4、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掌握2、3、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1、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3的倍数。
2、掌握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我从三个方面考虑教法和学法: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2、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变为学堂。
3、采用让学生自主发现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程序:下面重点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我分以下的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初三英语unit2说课稿

初三英语unit2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是初三英语教材的Unit 2。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School Life”,旨在通过对学校生活的描述和讨论,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同时加深他们对学校文化和学习生活的理解。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首先是热身活动,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入话题;接着是听力练习,学生将听到一段关于学校生活的对话;然后是口语练习,学生需要就学校生活的话题进行讨论;紧接着是阅读材料,介绍了不同国家的学生的学校生活;最后是写作任务,学生需要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学校生活的短文。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描述学校生活的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了解不同国家学校生活的差异。
2. 能力目标:通过听力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描述学校生活的词汇和句型,提高听说读写各项技能。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讨论和比较不同国家学校生活的异同,以及如何组织写作活动,帮助学生用英语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材料,设计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的练习题。
2. 学生准备:预习本单元的词汇和表达,收集一些关于自己学校生活的照片或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不同学校的照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学校生活。
- 引导学生用英语简单描述自己的学校,如学校的环境、课程设置等。
2. 听力练习(1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学校生活的对话,让学生听后回答问题,检测他们的听力理解能力。
- 分组讨论对话内容,每组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 口语练习(1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讨论并列出自己国家的学校生活特点。
说课稿(完整)

说课稿(完整)标题:说课稿(完整)引言概述:说课稿是教师在备课时准备的一种教学设计文稿,用于向评课专家、同行教师或学生家长等群体介绍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
一份完整的说课稿需要包含丰富的内容,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能够清晰地传达教学意图和教学过程。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份完整的说课稿应包含的内容。
一、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标是说课稿的首要内容,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要求目标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1.2 教学重点和难点:指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帮助评课专家和听课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
1.3 教学过程设计:详细描述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包括引入、导入、展开、总结等环节,要求过程设计合理、流畅。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内容概述: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扩展内容等,要求内容丰富、有深度。
2.2 教学内容分析: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定义、特点、应用等,帮助评课专家和听课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2.3 教学内容衔接:指出本节课与前后课程的衔接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三、教学方法3.1 教学方法选择:介绍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要求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学内容。
3.2 教学方法操作:详细描述每种教学方法的操作步骤,包括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参与方式等,帮助评课专家和听课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
3.3 教学方法评价: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四、教学手段4.1 教学媒体选择:介绍本节课所使用的教学媒体,包括PPT、视频、实物等,要求媒体选择合理、能够有效辅助教学。
4.2 教学器材准备:详细描述每种教学媒体和器材的准备情况,包括使用方法、展示效果等,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4.3 教学环境布置:指出本节课的教学环境布置情况,包括教室布置、学生座位安排等,要求环境整洁、氛围良好。
说课稿(完整)

说课稿(完整)引言概述:说课稿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和分析,并将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一种教学准备工作。
说课稿的编写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准备工作、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五个大点详细阐述说课稿的编写要点。
正文内容:1. 准备工作1.1 研读教材:教师应仔细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把握教材的主题和重点。
1.2 分析教学任务: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分析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求,为编写说课稿提供基础。
1.3 确定教学重点: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重点,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教学目标2.1 确定知识目标: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学习要求,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
2.2 设定能力目标: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定学生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3 提出情感目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道德修养。
3. 教学内容3.1 教材分析: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教材的结构和内容,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3.2 知识点讲解:教师应对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3.3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能力,适当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教学方法4.1 情景模拟法: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教学内容,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
4.2 合作学习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4.3 多媒体辅助法: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视频等,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5. 教学评价5.1 个别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个别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英语必修2说课稿Unit4WildlifeProtection

高中英语必修2说课稿 Unit 4 WildlifeProtection高中英语必修2说课稿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大家好,今天我要介绍的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2第4单元Wildlife Protection的阅读部分。
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我的课:教材分析^p 、学情分析^p 、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p :(教材内容分析^p ,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首先,我来讲下我的教材分析^p 。
这主要包括教材内容分析^p ,学情分析^p ,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和难点四个方面。
1.教材内容分析^p这篇阅读材料紧扣本单元的中心话题“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讲述了一个叫戴西的小女孩在梦里和一些野生濒临灭绝的动物交谈,知道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既是对前面热身部分的升华,也是这单元的主题内容和词汇学习的重点。
这篇文章构造非常明晰,是按戴西在梦中的的三次飞毯经历来分段的,但段落大意不是很明确。
此外,在这篇文章中出现的生词不是很多。
〔下面,我来讲下对学生学情的分析^p 〕2.学情分析^p学生对本单元的主题“野生动物保护”的话题是非常的熟悉,而且学生们对各种各样的动物也非常的感兴趣。
高一现阶段的学生也已经掌握了根本的像寻读,略读,概括等阅读技能,他们也能就一些问题进展英语对话讨论。
但是,学生对文中出现的组织WWF并不清楚,对有些句子所隐含的话外之音也不是很清楚,也对独立解决一些现实的问题感到困难。
3.教学目的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包括知识目的、语言技能目的、情感目的、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目的。
语言技能:1〕学生可以应用不同的阅读技能得到所需的信息;2〕在略读后,学生能概括各段段落大意;3〕学生可以分析^p 作者某些句子的写作意图,像“No rainforest, no animals, no drugs” and “And there are always WWF.”语言知识:1〕学生能知道更多的关于为什么一些动物濒临灭绝以及如何保护它们;2〕通过学习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并运用重要词汇: mercy, importance, contain等等;情感态度:学生可以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文化意识:学生能对WWF组织有一定的理解。
《语文园地二》(说课稿)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季节特点仍然感到困惑。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这些技巧。
-让学生体会诗人在登高过程中表达出的豪情壮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教学难点
(1)阅读理解: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对于文章中抽象的描绘和深层的情感表达,如“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赞歌”,学生可能难以把握,需要教师引导分析。
(2)词语积累:词语的准确运用和语境理解。
-学生可能对一些词语的具体用法和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感到困惑,如“丰收”一词在描述秋天果实成熟和农业收获时的区别。
1.强化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2.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加强对重点难点的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4.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季节特点”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3)写作指导:如何将修辞手法灵活运用于写作中。
-学生在仿写时可能难以将所学的修辞手法与自己的写作内容相结合,需要教师提供具体的写作支架和指导。
(4)诗歌欣赏:诗歌意境的深入理解和情感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 消元---代入法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说课稿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 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 二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一课代 入消元法。下面我从 ★教材分析
★ 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
★教学程序
这四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
一 、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课内容是
学生自己书写解题过程 设计目的:通过讨论归纳解二元一 次方程组的方法,学生自己完成,锻 炼学生探究新知的能力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x-y=3 3x-8y=14
解:将方程⑴变形,得 x =y+3 将方程(3)代入(2)得 3(y+3)-8y=14 解这个方程得: y=-1 把y=-1代入(3)得:x=2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
三、教法学法 1.教法:我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 了探究式教学方法,设疑思考、点拨 启发、小组探究、逐步深入。 2.学法:本课将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 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认知过程。 通过观察、比较、思考、探索、交流、 应用等活动,灵活地运用旧知识去研 究新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学习方 法。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最 后到“乐学”。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代入消元使学生初步了解把 “未知”转化为“已知”和把复杂问 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能迅速在 所给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中选择一个系 数较为简单的方程变形。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通过提供适当的情境资料,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合作讨论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启迪 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消元: 二元
一元
2、用代入法解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主要步骤: 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 转化 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代入 消去一个元 分别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求解 写出方程组的解 写解
5、拓展升华 巩固提高 你会解这个方程组吗? 2 x 7 y 8
3 y 2 x16
设计意图:
两个方程的x y系数都不是1时,选择 系数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引导学生 观察相同未知数x的系数特点,为加 减消元法的学习埋下伏笔。
6、 布置作业 学以致用 1、必做题: P103 第2题 ⑵ ⑷, 第4题 2、 选做题: ax by 4,
则a b等于 ________
x 2 若方程组 的解是 bx ay 5, y 1.
设计意图:分层次,选择作业题,有 利于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
3、典例分析 巩固新知
例1:你能把下列方程写成用含x 的式 子表示y的形式吗?Y表示x的 呢?思考怎么表示简单? 2x-y=3 3x+y-1=0 本题设计意图:这个问题的设置 是为代入法作准备,加深学生对代入 消元法的认识。
例2 用代入法解方程组
x y 3 3x 8 y 14
赛,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胜1场得2分 , 负1场得1 分,我班篮球队为了取得好名次 , 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40分,那么我班篮 球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
设计意图:创设篮球比赛的生活情 境,吸引学生注意力,为学习新课埋 下伏笔。2、尝试发现 Nhomakorabea探究新知
在上述问题中,我们也可以设出两 个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那么 怎样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呢? 教师提出问题后,将学生四人一小 组进行讨论。教师深入学生的讨论中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联系?
x y 22 2 x y 40
与
2x+(22-x)=40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后,师生共 同完成解答过程,并将结果与前面列 一元一次方程求出的结果对照。 (1)这时,方程组转变成什么方程? 哪个未知数的值可以先求出来?从哪 里求?问题解完了吗? (2)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如何求? 学生思考,互相交流。
归纳总结
综合以上问题,由教师总结出将未知数 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是消元思 想,而根据一个方程,把一个未知数用含有 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 方程的方法是带入消元法。 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问题的提出是建 立在学生已有知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 上,让学生在研究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 一元一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化归的思想。
4、 反思小结
感悟收获
引导:(1)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 么知识?(2)你是怎么用代入法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用代入法解二元 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步骤?先由小组讨 论,再推荐一位同学总结本节课的知 识点。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在解方程组 中的程序化思想。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基本思路:
四、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如下教学程序
教学序 教 学 环 节 目标序
创 设 情 境 激 发 兴 趣
尝 试 发 现 探 究 新 知
典 例 分 析 巩 固 新 知
反 思 小 结
拓 展 升 华
布 置 作 业
学 以 致 用
感 悟 收 获
巩 固 提 高
1、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出示引例:我校举办“奥运杯”篮球联
在学生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 念之后讲授的,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 次方程组是学生接触到的解方程组的第 一种方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之一,学完之后可以帮我们解决一些实 际问题,也是为了今后学习函数等知识 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代入消元法解简单的二 元一次方程组。 (2)初步体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基本思想——消元。
⑴ ⑵
(3)
还可以怎么变形?
整个活动突出教学重点
x=2 y=-1
练习题:你能选择合适的未知数 进行代换,解出下列各题吗?
x y 22 2 x y 40
x y 7 x 3 y 17
2 x 7 y 8 y 2 x 16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掌握用代入法解二 元一次方程组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带入 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技能和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 程组。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代入消元法的 技巧,把“二元”转化为“一元”。
二、学情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一方面 运用生活中的引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 方面,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已经学习了一 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但对于代入消元法解 方程组的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 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应予以简单明 白,层层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