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__第一单元_绪论

合集下载

麻醉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四)

麻醉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四)

《麻醉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1、麻醉生理学研究的目的与内容是什么?2、名词解释:稳态、内环境、反馈、应急、应激3、手术对人体生理功能有哪几方面的影响?麻醉的目的是什么?第二章麻醉与神经系统1、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形成的基本条件。

2、局部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特征是什么?3、简述正常脑电图和诱发电位的定义、基本波形。

4、简述脑诱发电位的特征。

5、麻醉与手术对神经系统生物电活动有何影响?6、何谓意识?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什么?意识内容的核心是什么?7、觉醒状态包括哪些?觉醒状态是如何维持的?8、简述正常意识及其特征。

9、病人出现昏睡时,反射、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是否存在?10、麻醉状态下的意识活动和感觉是如何变化的?全麻药作用的主要靶区在哪?11、简述疼痛的概念与生物学意义。

13、参与人体镇痛的物质有哪些?最重要的是什么?14、痛觉阈、痛反应阈、耐痛阈的定义,临床病人疼痛测量的方法是什么?15、简述全麻药对躯体运动的主要影响。

16、肌松药主要作用与什么部位?作用机制是什么?17、简述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18、脊髓中枢调节哪些内脏反射活动?19、麻醉病人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表明麻醉中枢的部位已达何处?20、何谓眼心反射?手术牵拉内脏引起循环系统哪些变化?21、有关麻醉深度的反射有哪些?各定位在哪里?第三章麻醉与呼吸1、呼吸道包括哪些部分?何谓上、下呼吸道?2、气管切开有哪些优缺点?3、叙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

4、肺循环有哪些特点?5、列举能使支气管扩张的常用麻醉药物。

6、叙述气道阻力的大体分布。

7、影响气道阻力有哪些因素?8、麻醉期间有哪些情况可增加气道阻力而影响肺通气?采用哪些措施可使呼吸道通畅?9、名词解释:气道跨壁压、机械无效腔、FVC、FVC1/FVC%、MMFR、CC、CV、D L、A-aDO2、P50、无呼吸氧合。

10、何谓通气效率?若比值大能提示通气效率高吗?11、在作气管插管时对病人常采用什么手法?此手法对气道阻力和无效腔有何影响?13、什么叫功能残气量?体位与麻醉对其有何影响?14、PaCO2、PaO2、H+如何影响肺通气?15、麻醉对肺通气是如何影响的?16、常用的吸入和静脉麻醉药对肺通气的影响是如何的?17、PEEP对呼吸、循环、颅内压的影响是如何的?18、何谓通气/血流比值?为何说该比值必须匹配?19、如何防止气管插管时病人出现无呼吸氧合?20、何谓流动氧量?它受哪三种因素的影响?21、简述麻醉期间缺氧的因素。

旅游学概论模拟题

旅游学概论模拟题

旅游学概论模拟题模拟试题绪论一、名词解释1、旅游学二、判断题()1、旅游是一世界性的社会现象。

三、填空题1、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并且持久不衰的产业,被誉为20世纪2、旅游学概论是各旅游专业都有必要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同社会科学中所有其他学科一样,它需要以旅游发展的实践为基础,从整理和了解旅游现象中分析并总结旅游发展的和合理性,从而发现其活动规律。

第一章旅游的产生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驿站2、士人漫游3、现代旅游二、是非题()1、从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就可以知道,人类就已经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2、旅游活动的最初产生是出于消遣目的。

()3、历史表明,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活动始于原始社会初期,并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4、欧洲封建社会相当长时期中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它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而来的\。

()5、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封建社会时期旅行活动的发展同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没有直接的关系。

()6、对产业革命时期旅游活动发展影响最大的是铁路运输。

()7、1841年7月5日,英国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一次从英国中部地区的莱斯特前往洛赫伯勒的团体旅游,这次团体旅游活动实际上就是单纯的消遣性旅游。

()8、内燃机的出现预示了近代旅游开始向现代旅游的过渡,喷气推进技术在民用航空中的应用则标志了现代旅游的产生。

()9、1964年,中国旅行和游览事业管理局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已步入新的阶段。

()10、1978~80年代中期,我国旅游业的性质明确定义为经济性产业。

()11、80年代中期至1997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是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并行发展阶段。

三、填空题1、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具有和求生性,都说明它们根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或旅游活动。

2、丝绸之路东起长安,途径陕西、甘肃、新疆,越过帕米尔高原,在经中亚、西亚,最后抵达它不仅在古代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今天仍是举世闻名的3、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名著的公认为是一部极为珍贵的地理学重要文献,被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马克思主义哲学绪论试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绪论试题及答案

绪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A.19世纪四十年代B. 19世纪五十年代C. 19世纪六十年代D. 19世纪七十年代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 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 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 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B.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C. 毛泽东思想D. 邓小平理论5.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是()A.工人罢工B.周期性的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固有予盾运动D.阶级斗争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B.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C. 工人起义D.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7.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 实事求是C. 阶级性D. 科学性8.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 机械唯物主义9.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 新陈代谢 B.科学性与革命性C.合逻辑性 D. 与时俱进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 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C. 消灭国家 D.消灭两极分化(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文艺复兴2.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A.康德 B.黑格尔C. 费尔巴哈D.笛卡尔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A.斯密 B.李嘉图C. 马歇尔D. 萨缪尔森4.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A. 圣西门B. 傅立叶C. 欧文D. 费希特5.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 巴黎公社B. 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历史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 )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科学发展观9.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A. 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B. 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C. 防止和反对实用主义D. 防止和反对经验主义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三)简答题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四)论述题1.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2. 如何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五)材料分析题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生理学试题库

生理学试题库

生理学考试模拟训练试题姓名:考区:准考证号:成绩:第一章生理知识绪论一.名词解释:1 内环境2 稳态3 兴奋性4 刺激5 反应6 阈值7 兴奋8 抑制9 负反馈 10 正反馈二.填空题:1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和————。

2 机体生理功能的主要调节方式是————、————、————和————。

3 反馈包括—反馈和—反馈,用于调节内环境稳态的反馈主要是——反馈。

4 反应通常包括两种形式,——————和——————。

5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叫————,大于该刺激的刺激叫————,小于该刺激的刺激叫————。

6 描述兴奋性的指标是——,它与兴奋性呈——比。

7 常见的内环境组成有——、——、——、——和——,其中以——最为重要。

8 ——————————————————是内环境稳态的一个实例。

9 刺激与反应的相同之处是————。

而不同之处,前者是————,后者是————。

10 新陈代谢包括两个过程:——————和——————。

11机体中的可兴奋组织通常指————、————和————,这些组织受到有效刺激后能产生————。

三.单选题:1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E)A.神经活动B.肌肉收缩C.腺体分泌D.反射活动E.动作电位2 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是属于(C)A.全身性体液调节B.局部性体液调节C.神经体液调节D.神经调节E.自身调节3 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途径是(B)A.正反馈调节B.负反馈调节C.神经调节D.体液调节E.自身调节4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E)A.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恒定B.降压反射C.呼吸节律的维持D.体温恒定的维持E.排尿反射5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C)A.血液凝固B.排便反射C.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时ADH释放增加D.排尿反射E.分娩反射6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E)A.人体与环境关系B.人体细胞功能C.人体功能调节D.各器官的生理功能E.人体功能活动规律7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A.反射B.反应C.适应D.正反馈E.负反馈8 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客观指标是(D)A.动作电位B.阈电位C.组织对刺激的反应能力D.强度阈值E.除极速度9 机体功能调节中,最重要的调节方式是(A)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反馈调节E.前馈调节10 下列关于刺激和反应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A.有刺激必然产生反应B.产生反应时,必然接受了刺激C.阈刺激时,必然产生反应D.有刺激时,不一定产生反应E.有时反应随刺激强度加大而增强四.回答题:1. 试述人体生理功能调节的几种方式有哪些?其特点如何?2. 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1 单纯扩散2 易化扩散3 泵转运4 静息电位5 动作电位6 阈电位7 局部兴奋8 绝对不应期9 “全或无”现象10 兴奋-收缩耦联 11 等张收缩 12 等长收缩 13 完全强直收缩14 极化状态 15 去极化(除极) 16 复极化 17 超极化 18 超射二.填空题:1 常见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和————。

《应用写作》练习参考答案

《应用写作》练习参考答案

《应用写作》练习参考答案注:此答案仅供参考,请学员留意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A2、A二、多项选择题:1、ABCD2、CD3、ABD4、CDE5、ACE6、ABDE7、CD三、填空题:1、处理日常公私事务2、文章3、有实际用途4、内容真实确凿5、规格范式6、内容语言7、办事8、刘熙载四、判断说明题:1、√应用文专指人与人之间为处理公私事务而使用的那部分文章。

2、√应用文或为办事而写,或为实际需要而写,或为沟通关系而写,其目的全在于应用。

3、×应用文是一类文章的统称。

4、√因为实用性是判别文章是否是应用文的标志。

5、×除此之外还要熟悉各行各业通用的公文。

五、名词解释:1、应用文: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处理日常公私事务而使用的文章的统称。

2、实用性:就是有实际用途,每一篇应用文都应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实际作用。

3、真实性:是指应用文的内容真实确凿,不是想象出来的,更不是凭空捏造的。

4、规范性:是指应用文在写作上有一定的规格、范式,不能任意改变、随便“创造”。

5、简明性:是指应用文在内容上、语言上尽量简单、明确。

六、简答题:1、答:应用文之所以被称为应用文,主要是因为写作这些文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即为办事而写,为实际需要而写,为沟通关系而写,不是为欣赏而写,不是为解闷而写,不是为抒情而写。

2、答:应用文的基本特点包括以下四点:①实用性,就是有实际用途。

每一篇应用文都应在现实生活中发挥实际作用,缺乏实用价值的文章不能称为应用文。

实用性是判别文章是否是应用文的标志。

②真实性,就是内容真实确凿,不是想象出来的,更不是凭空捏造的。

③规范性,是指写作有一定的规格和范式,不能任意展改变、随便创造。

④简明性,是指应用文在内容上、语言上尽量简单、明确。

3、答:学习应用文可从以下四方面努力:①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

②知识面要广中有深。

掌握一般知识面要广,掌握专业知识则应比较深。

③要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心理学模拟试题(题库)

心理学模拟试题(题库)

心理学模拟试题(题库)模拟试题第一章绪论1、以下哪一项能正确描述心理学的性质。

( D)A心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B心理学是一门社会性科学C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D心理学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科学2、实验室要控制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是(A )。

A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B自变量、实验变量、控制变量C因变量、反应变量、无关变量D反应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变量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冯特 B华生 C考夫卡 D弗洛伊德4、精神分析理论是( B)提出的.A.斯金纳B.弗洛伊德C.马赛尼D.罗杰斯5、罗杰斯是(C )心理学的代表人物A.认知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6、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是( B )A.机能心理学B.构造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二章感知觉1、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A )的表现。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2、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D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3、“看其所知,不看其所见”表明知觉具有( C )A整体性B恒常性C选择性 D组织性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是嗅觉的(A)特性。

A适应 B敏锐 C钝化 D分辨5.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征,叫做知觉的(C)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6.人在知觉事物时,即使当部分刺激物在客观上存在缺陷或者不完整时,人也能依据知识经验全面地知觉它,在主观上弥补刺激物客观上的缺陷,这叫做知觉的(C)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7.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都发生反应,而只是选择其中少数刺激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其他刺激作为知觉的背景,人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叫做知觉的(A)。

液压与气压传动(本科)模拟试题集

液压与气压传动(本科)模拟试题集
36.试述内啮合齿轮泵的特点。P165(18) 44.液压传动中常用的液压泵分为哪些类型? P168(19) 48.液压马达和液压泵有哪些相同点? P169(23) 54.限压式变量叶片泵有何优缺点? P172(22) 计算 2.5、8.9.11 2.已知某液压泵的转速为 950r/min,排量为 =168mL/r,在额定压力 29.5MPa 和同样转速
62、解决齿轮泵困油现象的最常用方法是(B) A、减少转速 B、开卸荷槽 C、加大吸油口 D、降低气体温度
63、下列液压泵可做成变量的是(B) A、齿轮泵 B、单作用叶片泵 C、双作用叶片泵 D、 B+C 73.为了使齿轮泵的齿轮子稳地啮合运转、吸压油腔严格地密封以及均匀连续地供油, 必须使齿轮啮合的重叠系数 r(A)1。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85.液压传动中所用的油液,随着油液温度的升高,其粘度将(D) A、不变 B、略有上升 多顶选择 10、11、21、 C、显著上升 D、显著下降
10.根据度量基准的不同,液体压力分为(A、B) A、绝对压力 D、表压力 B、相对压力 E、真空度 C、大气压力
11.粘性的大小用粘度表示。常用的粘度包括(A、B、C) A、动力粘度 D、赛式粘度 B、运动粘度 E、雷氏粘度 C、恩式粘度
第二章 液压油与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第一节 液体的物理性质 第二节 液体静力学基础 第三节 液体动力学基础 第四节 液体流动时的压力损失 第五节 液体流经小孔和缝隙的流量 第六节 液压冲击和空穴现象 单项选择 1、28、42、50、52、71、85、
第 1 页 共 28 页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1.当温度升高时,油液的粘度(A)。 A、下降 B、增加 C、没有变化 D、不确定

《组织学与胚胎学》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组织学与胚胎学》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组织学与胚胎学》模拟测试题含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H.E染色2、组织学3、异染性4、PAS反应5、超微结构6、组织二、填空题1、光镜结构是指;超微结构是指。

2、组织切片(光镜下)厚度一般是,超薄切片(电镜下)厚度一般是。

3、Hematoxylin是一种性染液,使所染的结构着色;Eosin是一种性染液,使所染的结构着色。

4、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是通过或反应原理显示某种的定位、定量以及与功能的关系。

5、免疫细胞化学术是应用与结合的免疫学原理,检测细胞内、、和大分子物质的存在与分布。

6、扫描电镜用于观察;透射电镜用于观察。

7、细胞和组织的酸性物质或结构与硷性染料亲合力强者,称;而硷性物质或结构与酸性染料亲合力强者,称;若与两种染料的亲合力均不强者,称。

三、选择题1、关于细胞间质,下列哪项错误?A、是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包括基质和纤维B、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不属于细胞间质C、不同组织的细胞间质成分不同D、细胞间质具有支持、联系、保护和营养细胞的作用E、参与构成细胞的微环境2、PAS反应显示A、核糖核酸B、脱氧核糖核酸D、蛋白质E、脂肪3、对苏木精亲合力强的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膜D、细胞核E、脂滴4、对伊红亲合力强的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膜D、细胞核E、糖原5、光学显微镜的最高分辨率是B、0.2nmC、0.2umD、2umE、5nm四、判断题1、组织是众多细胞由细胞间质组合在一起的细胞群体。

2、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具有支持、联系、保护、营养细胞的作用,并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3、观察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使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和组织的表面结构使用透射电镜。

4、原位杂交是一种通过检测细胞内mRNA和DNA序列片段,原位研究细胞合成某种多肽或蛋白质的基因表达。

5、组织切片所显示的是细胞、组织和器官的三维图象。

第一章绪论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用苏木精(Hematoxylin)和伊红(Eosin)进行染色的方法简称H、E染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类别】儿科中级
【考试科目】儿科学
【单元】绪论
【细目】儿科学特点
【题型】A1
1.关于儿科临床特点,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小儿患病时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小,预后不良
B.新生儿患感染性疾病时,常表现为发热,并且有明确的定位症状和体征
C.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疾病的种类、临床表现均有其独特之处
D.小儿疾病的种类与成人基本相似
E.成人的疾病均与儿童时期的异常无关
答案:C
【解析】小儿急性病常起病急,来势凶,变化快而非小,救治及时预后好;新生儿多无明确的定位症状和体征;小儿疾病种类与与成人区别大,很多成人的慢性疾病起源于儿童时期的异常甚至胎儿期(称胎儿起源的成人疾病)。

只有C是对的。

【难易程度】偏难
【试题级别】模拟试题
【考试单元】基础知识
【考察方向】基础理论
【考察层次】中级
【考察深度】掌握
【细目】儿科学特点
【题型】A1
2.关于儿科疾病的特点,错误的是( )
A.婴幼儿疾病感染性疾病占多数
B.儿童对疾病造成的损伤的恢复能力较弱
C.儿童对病情的表诉常有困难,因此体格检查很重要
D.儿童时期适当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成人时某些疾病的发生
E.儿童用药量可按儿童的体重来计算
答案:B
【解析】婴幼儿感染性疾病多,其次为营养缺乏性疾病;儿童对疾病造成的损伤恢复快,所以治疗效果常好于成人;但婴幼儿表达常有困难,需仔细体检;由于很多成人的慢性疾病起源于儿童时期的异常甚至胎儿期,儿童时期适当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不少成人疾病的发生;儿童用药量一般按体重或体表面积来计算。

【难易程度】偏难
【试题级别】模拟试题
【考试单元】基础知识
【考察方向】基础理论
【考察层次】中级
【考察深度】掌握
【细目】儿科学特点
【题型】A1
3.关于小儿的免疫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较成人差
B.自行合成IgG能力约3~4岁时达到成人水平
C.新生儿可通过胎盘自母体得到IgG,故6个月内患某些传染病的机会较少
D.婴儿期lgA缺乏,易患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
E.母体IgM不能通过胎盘,故新生儿易患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答案:B
【解析】儿童自行合成IgG能力约6岁左右才能达到成人水平。

【难易程度】偏难
【试题级别】模拟试题
【考试单元】基础知识
【考察方向】基础理论
【考察层次】中级
【考察深度】掌握
【细目】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题型】A1
4.关于幼儿期的划分哪项是正确的( )
A.生后满28天~36个月
B.生后满28天~24个月
C.生后满1月~36个月
D.生后满12月~24个月
E.生后满12月~36个月
答案:E
【解析】生后满12月至36个月为幼儿期。

【难易程度】偏易
【试题级别】模拟试题
【考试单元】基础知识
【考察方向】基础理论
【考察层次】中级
【考察深度】掌握
【细目】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题型】A1
5.婴儿期小儿的主要特点,要除外下列哪一项( )
A. 小儿生后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B. 身高增加50%
C. 体重增加2倍余
D. 脑组织快速发育
E. 逐渐接触周围事物,智力发育快
答案:E
【解析】婴儿期是小儿生后体格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幼儿期逐渐接触周围事物,和学龄前期一样智力发育加快。

【难易程度】中等
【试题级别】模拟试题
【考试单元】基础知识
【考察方向】基础理论
【考察层次】中级
【考察深度】掌握
【细目】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题型】A1
6.女孩青春期的一般年龄范围是( )
A. 9~10岁到17~18岁
B. 11~12岁到15~16岁
C. 10~11岁到17~18岁
D. 11~12岁到17~18岁
E. 12~13岁到18~19岁
答案:D
【解析】女孩青春期的一般年龄范围是11~12岁到17~18岁,男孩是13~14岁到18~20岁。

【难易程度】中等
【试题级别】模拟试题
【考试单元】基础知识
【考察方向】基础理论
【考察层次】中级
【考察深度】掌握
【细目】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题型】A1
7.发病率高,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是( )
A. 胎儿期
B. 幼儿期
C. 青春期
D. 婴儿期
答案:E
【解析】新生儿期是生后适应环境的阶段,由于发育不够成熟,发病率高,死亡率也最高。

【难易程度】偏易
【试题级别】模拟试题
【考试单元】基础知识
【考察方向】基础理论
【考察层次】中级
【考察深度】掌握
【细目】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题型】A1
8.关于新生儿期的特点,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在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无特殊性
B、发病率低,死亡率高
C、脱离母体生存,所处环境变化不大
D、先天性畸形常在此期表现
E、分娩过程的感染不延续存在
答案:D
【解析】新生儿期生长最快,脱离母体生存,所处环境变化剧烈,分娩过程的感染可以延续存在,发病率高,死亡率也最高,且先天性畸形常在此期表现出来。

【难易程度】偏难
【试题级别】模拟试题
【考试单元】基础知识
【考察方向】基础理论
【考察层次】中级
【考察深度】掌握
【细目】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题型】A1
A.孕期10周到出生后30天
B.从受孕到出生后10天
C.孕期20周到出生后1周
D.孕期24周到出生后30天
E.孕期28周到出生后1周
答案:E
【解析】围生期是指孕期28周到出生后1周。

【难易程度】中等
【试题级别】模拟试题
【考试单元】基础知识
【考察方向】基础理论
【考察层次】中级
【考察深度】掌握
【细目】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题型】A2
10.生后6个月,婴儿患某些传染病的机会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A. 来自母体的IgG浓度下降,而自身合成IgG的能力又不足
B. 来自母体的IgM浓度下降,而自身合成IgM的能力又不足
C. 白细胞吞噬功能不足
D. 来自母体的微量元素储备不足
E. 全身皮肤、黏膜屏障机能差
答案:A
【解析】IgG半衰期约21天,至6月时,来自母体的IgG差不多衰减完了,而儿童自行合成IgG能力不足,因此,婴儿患某些传染病的机会增加。

【难易程度】中等
【试题级别】模拟试题
【考试单元】基础知识
【考察方向】基础理论
【考察层次】中级
【考察深度】掌握
【细目】小儿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题型】A2
11.幼儿期生长速度减慢, 智能发育较快, 语言、思维和交往能力增强,识别能力不足,此期保健重点中哪项更重要
A. 防病
B. 防意外
C. 早期教育
D. 食物选择
E. 定期体检
答案:B
【解析】幼儿期开始逐渐接触周围事物,但识别能力不足,无危险感,常易发生意外伤害,因此防意外发生尤为重要。

【难易程度】偏难
【试题级别】模拟试题
【考试单元】基础知识
【考察方向】基础理论
【考察层次】中级
【考察深度】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